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的一次深入理解,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分析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资料,直观展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提升: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世界人口增长、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

教育经费,填入表 1.3,并谈谈感想。
课本第 13 页
第二节 人口
课本精讲
二、人口东多西少
2010 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 143 人/千米 2 ,约为世
界平均人口密度(47 人/千米 2 )的 3 倍多,是世界人
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课本第 13 页
第二节 人口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从图
1.13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口密
的到来推迟了 5 年。
课本第 11 页
第二节 人口
课本精讲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
然较大。
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
第二节 人口
课本第 12 页
第二节 人口
活动 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1. 阅读图 1.11,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课本精讲
课本第 12 页
活动 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阅读图 1.15,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
课本精讲
第二节 人口
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
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
课本第 14 页
第二节 人口
2. 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课本精讲
第二节 人口
第二节 人口
课本第 11 页
第二节 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 2010 年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 口总数为 13.40 亿,约 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课本精讲
课本第 11 页
第二节 人口
从 图 1.10 可 以 看
出,新中国成立前,人
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精品教学课件

资料二:中国的春运
2017年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2017年春运期间,全国铁 路累计发送旅客3.57亿人次,同比增加3275.2万人次,增长 10.1%,创铁路春运旅客发送新纪录。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 量1.8亿人次,同比增加3441.4万人次,增长23.5%,高铁旅客 发送量首次超过普速旅客列车,成为春运旅客运输的绝对主力。 2017年2月2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096.6万人,刷新了历 年春运单日发送量的最高纪录。
关于人口的思考
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四
资料三 面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资料一:中国人口年龄的构成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5.84个百分点。老 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 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 分点。但是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比较大, 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
19
18
17
15
13
11
9
209
7
5.9
5
1953
12 259
8.1
1968
325 10 10.1
1980
450
385 12.01
8
400
人均耕地
350
人口 人均粮食
图中数据单位: 300
10-2公顷
250
亿
200
千克
150
1992
返回
主要人口问题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
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
沿海或临海 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
这三个城市人口密度特点?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__社__会___、__经__济___ 的发展相适 应,同__资__源___、__环__境____的利用保护相协调。
20世纪70年代初期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只生一个好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以控制人 口 数 量 。 有 人 估 算 若 不 实 施 此 项 政 策 , 我 国 的 人 口 数 量 在 2010 年 可 达 16 亿 。 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4亿,粮食生产总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 入为19562亿元。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填入 下表,并谈谈感想。
新的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计
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
划
生
育
2016年1月1日 全面二孩
政
策
调
2021年8月20日 全面三孩
整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
“未富先老的尴尬”
(2050年)
课堂活动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02
我国人口的分布
中国14亿多人,都主要分布在哪儿? 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家庭成员小调查
调查对象
爷爷兄弟 姐妹总数
奶奶兄弟 姐妹总数
爸爸兄弟 姐妹总数
妈妈兄弟 姐妹总数
1 2 3 4 5
调查对象本人
出生 兄弟姐 年份 妹数
北戴河 长城
兵马俑 迪士尼
一、
约14.12亿人
1.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读P11图,1949年新中 国成立,为什么在此 前后我国人口增长速 度变化大?
初中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朝 鲜 族
18
回 族
19
满 族
20
壮族 杆栏式木楼
21
苗族
苗山斗马
22
傣 族 泼 水 节
23
蒙 古 族 那 达 慕 大 会
24
珞 巴 族
25
马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 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26
冬不拉:哈萨克族古老 的弹弦乐器。历史悠 久,制作简易,音色 柔美,富有浓郁的草 原风味,在哈萨克族 地区广泛流传,是民 间歌手常用的伴奏乐 器。
被称为少数民族 2.巧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9个):
壮回藏维蒙古,满彝苗土家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塔塔尔族(3000多人)
3.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10
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
11
我国的民族分布
12
二.民族的分布
• 1.分布状况: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
3
晚婚五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
4
二.人口的分布
• 1.人口密度 •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该地面积 • 2010年,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
千米
• 活动一下:课本13页活动一
5
四省区人口密度有什么差异?
6
我国的人口密度图 7
2.人口分布特点
• 东多(94%)西少(6%) • 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27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人口增长
2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目前,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超过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 欧洲国家的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人口》精品教学课件

4.1亿
13.4亿
(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入 为19 562亿元。算一算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填入表1.3 ,并谈谈感想。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不实行计划生育 (2010年)
312.29 1 117.83
实行计划生育 (2010年)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 给我过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阅读图1.12,认识少生的作用
(1)估算在不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201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 与实际人口数相比,算一算少生了多少人。
407.84 1 459,85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可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和教
育经费,改善居民的生活和教育。
达成学习目标 1
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 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 之一。
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特点。
为什么到处都是 拥挤的人群?
新知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新知2 人口东多西少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图,说说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 人口增长较慢。
பைடு நூலக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口增长迅速。
思考:众多的人口给国家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二节 人口

人口世界最多
人 口
人口增长趋势
数 量
人口众多的优劣势
人
计划生育国策
口
人 口
人口密度较大
分 布
人口东多西少
第二节
人口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数量变化、密度等基本状况,认识人口 问题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思维 了解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人口与 自然、人口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关系,培养保护生态环境、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科素养 ■地理实践力
通过数据分析和调研考察等方式,学会探究人口问题,提高 地理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 通过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分析并给解决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 科学的人口观。
5.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 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通过一段视频一起了解一下“全面 二孩”和“三孩”政策实 施的背景,请思考:这两个人口政策是基 于哪个人口问题制定的,它还属于计划生育政策吗? 答 案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 我国出现了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失调 等人口问题。为此,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决定实施 “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
2.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课本 图1.10),提出以下问题:
(1)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是怎样增长 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 则: 方便管理,有利于社 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是怎 样增长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人口增长迅 速。原因是社会稳定, 医疗卫生水平高,生 活水平高。
总结: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 境 条件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口分布图和增长图表,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人口分布和增长的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拓展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口分布和增长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人口地理学导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是理解人口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人口问题与世界》: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人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尤其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口问题。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善于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获取新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人口增长特点及其原因、人口问题对环境、经济的影响等抽象概念难以理解。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人口问题感到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 测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测试成绩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作业评价:
- 认真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 点评:教师在点评作业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会带来什么后果?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 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 适应。
黑河 腾冲
填空
1.我国平均人口密度 143人/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分布 很不均匀 。 3.东部地区人口 稠密 。 4.西部地区人口 稀疏 。
黑河
西少
腾冲
东多
黑河-腾冲线 东南部 西北部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突出特征: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 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 列,能环绕地球赤道5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 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 43%
57%
人口占全国比重 94% 6%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数量
广东 山东 河南 四川 江苏
10430万 9579万 940
2558万 2181万 630万 563万 300万
东部省区
西部省区
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人口大省的位置, 看看是在人口分界线的哪边?
解决措施 适当人口迁移
如果我们不实行计划生育?
16.8亿 13.4亿
可能就会这样……
人口特点二:人口增幅下降
我国低自然增长率
2010年自然增长率为0.48%。 1970年2.58 % 2010年世界自然增长率:1.16% 2010非洲自然增长率:2.3%
但是!!!
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数依然非常巨大!
我国现在每年新增人口仍超过 600万!!
该地区人口数 人口密度=
该地区面积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这是各地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 不平衡造成的。
东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 湿润,经济较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 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所以人口较少。
谈一谈
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大,你认为如何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人口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较慢
迅速 减缓
读一读,填一填
1.我国人口总数为 13.40亿 。 (不包括港澳台) 2.约占世界人口的 五分之一 。 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 多 的国家。
国家
人口数
位次
中国
13.70
1
印度
11.69
2
美国
3.02
3
印度尼西亚
2.32
4
巴西
1.87
5
巴基斯坦
1.64
6
孟加拉国
1.59
7
尼日利亚
1.48
8
俄罗斯
1.42
9
日本
1.28
10
墨西哥
1.03
11
2012年世界各国人口排名(11个人口超1亿的国家)
人口特点一:人口基数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人口众多的利弊
利: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国防力量坚实; ……
弊:交通压力增大; 居住条件变差; 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医疗条件差; 资源短缺、环境的破坏…….
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为什么?
人口基数大
人口特点三:每年新增人数多
为什么每年新增人口多?
人口基数大
人口特点:
人口基数大
增幅下降,低自然增长率 每年新增人数多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和小孩子越来越少。
为什么呢? 生活环境好,医疗卫生条件先进,社会保障制
度健全,老年人的寿命变得长寿。 自然增长率低,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青少年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解决这个问题呢?
适量迁移
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 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 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西部大部分地区受 自然条件限制,不 适宜大量移民,应 发展教育,提高人 口素质。
本节课小结
人口特点 人口最
基数大,低自然增长率, 每年新增人口多
人 口
多的国 家
人口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不均匀
人口的分布 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