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

高中化学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专题二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小结: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

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

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
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

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

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

硝基苯。

溴苯。

一般无
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三硝基甲苯
等均为固体。

(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综述一、碳氢化合物甲烷烷烃通式:CnH2n-2 (1)氧化反应燃烧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变色。

(2)取代反应光线氯甲烷:CH4+Cl2 CH3Cl+HCl2.乙烯乙烯的制备:烯烃通式:(1)乙烯的氧化反应燃烧:乙烯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丙烯和溴水加成:丙烯和氢加成:丙烯和氯化氢加成:丙烯和水加成:(3)聚合反应丙烯加成聚合,3.1,3丁二烯向溴中加入1,3丁二烯:1:1加入1,3丁二烯:4。

乙炔乙炔的制备:(1)乙炔在氧化反应中的燃烧;乙炔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并引起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和溴水添加:加入氢气;加入氯化氢;图2乙炔(3)聚合反应的制备丙烯加聚:5。

苯苯的同系物具有以下通式:(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苯不能淡化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取代反应①苯和溴反应(2)硝化反应高中化学方程式概述(第二部分),第2-1页,共6页(3)加成反应甲苯(1)氧化甲苯的燃烧: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溴的反应甲苯硝化反应产生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也称为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采矿等。

二。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烃类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及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类醇酚醛羧酸酯代表物质通式为R-X R-羟基溴乙烷C2H5Br乙醇C2H5OH苯酚-羟基乙醛O | | CH3-C-H分子结构特征C-X键具有极性,易断裂的C-O键和O-H 键具有极性;-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相连-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碳氧双键具有极性,并具有不饱和的主要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取代反应生成乙醇;2.消除反应:与强碱醇溶液共同加热生成烯烃。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释放氢气;2.氧化反应:O2:产生CO2和H2O;;氧化剂:产生乙醛;3.脱水反应:140℃;乙醚;170℃:乙烯;4.酯化反应。

化学有机物物理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化学有机物物理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烷烃: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

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

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

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

烯烃: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炔烃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苯的同系物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

)加成反应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

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烯烃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

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

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

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

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

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炔烃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归纳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10-08-29 17:48 物理性质烷烃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汇总(精华版)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汇总(精华版)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大全汇总(精华版)方程式是化学学科内容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化学方程式1必修二各章节化学方程式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4li+o22li2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h2===2hfcl2+h2===2hclbr2+h2===2bri2+h2===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4、mg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mg+2hcl===mgcl2+h2↑点击查看:高一必修二常用化学方程式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用电子式表示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2h2o+o2↑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5、高炉炼铁:2c+o2===2cofe2o3+3co==2fe+3co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co2(g)+2h2o(l)(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2h4+3o22co2+2h2o(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4)聚合反应:(乙烯制聚乙烯)(氯乙烯制聚氯乙烯)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br(2)取代反应:①与br2的反应:+br2+hbr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反应类型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供您参考:
1、烷烃的燃烧反应
CH4 + 2O2 →CO2 + 2H2O
C2H6 + 7O2 →2CO2 + 3H2O
2、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CH4 + Cl2 →CH3Cl + HCl
C2H6 + Cl2 →C2H5Cl + HCl
3、烯烃与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
CH2=CH2 + X2 →CH2XCH2X
CH2=CH2 + HX →CH3CH2X
4、乙醇的燃烧反应
C2H5OH + 3O2 →2CO2 + 3H2O
5、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
6、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C2H5OH
7、酯化反应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8、苯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
C6H6 + HNO3(浓) →C6H5NO2 + H2O
9、苯的燃烧反应
C6H6 + 7O2 →6CO2 + 3H2O
10、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
CH2=CH2 + H2SO4(浓) →CH3CH2SO3H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有机反应,如酯化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加氢还原反应等等。

学习高中有机化学时,建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程式。

(完整版)(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完整版)(完美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 1。

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

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n 3.乙炔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 (OH)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2 HC=CHBr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CHCl 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CH n4。

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 —6 (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点燃光光光光浓硫酸170℃ 高温催化剂 △2-CH 2点燃图2 乙炔的制取催化剂△Br 2—CHCl点燃(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溴苯)②硝化反应+HO-NO +H 2O (硝基苯) (3)加成反应(环己烷)。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碳原子及其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在高中有机化学中常使用的反应方程式包括:1. 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一个或多个反应物相加形成一个产物。

例如:烯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C2H4+Br2→C2H4Br22.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一个分子中的两个官能团或原子被去除,产生一个倍数的产物。

例如:醇脱水消除反应R-OH→R+H2O3.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一个官能团或原子被另一个官能团或原子替代。

例如:醇和氯化氢的取代反应R-OH+HCl→R-Cl+H2O4. 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醇的氧化反应R-OH→R+H2O5. 加成聚合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烯烃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开启,连续加成形成聚合物。

例如:乙烯聚合nC2H4→(-CH2-CH2-)n6.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两个或更多分子结合并释放一个小分子。

例如:酸醇缩聚反应R-COOH+R'-OH→R-COO-R'+H2O7. 氢化反应(Hydrogenation Reaction):和氢气反应,添加氢原子到碳-碳双键上。

例如:烯烃的氢化反应C2H4+H2→C2H68. 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 Reaction):醇与酸酐反应形成酯。

例如:乙醇和乙酸酐的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OC2H5→CH3CH2OCOCH3+C2H5OH9. 酸碱中和反应(Acid-Bas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

例如:醋酸与钠氢氧化物的酸碱中和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10. 脱氢反应(Dehydrogenation Reaction):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去除。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

有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甲烷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乙烯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O→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 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CaCO3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 CO+H2高温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苯和氢气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乙醇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实验室制法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②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③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④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⑤工业制取乙醇: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⑥乙醛的制取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烯氧化法: 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⑦乙酸的制取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加聚反应:乙烯聚合nCH2=CH2→CH2 CH2(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 CH2-CHCl(条件为催化剂)氧化反应: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1. 烷烃的燃烧反应
烷烃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在氧气存在下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以甲烷(CH₄)为例:
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
2. 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单宁酸是一类含有羟基和酚羟基的有机酸,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

以单宁酸与铁离子(Fe³⁺)为例:
Fe³⁺ + 3C₇H₅O₅⁻ -> Fe(C₇H₅O₅)₃
3. 醇的脱水反应
醇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烯烃。

以乙醇(C₂H₅OH)为例:
C₂H₅OH -> C₂H₄ + H₂O
4. 羧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羧酸是一类含有羧基的有机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以乙酸(CH₃COOH)与氢氧化钠(NaOH)为例:
CH₃COOH + NaOH -> CH₃COONa + H₂O
5. 醛酮的氧化反应
醛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醛酮在氧化剂作用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酸和水。

以乙醛(CH₃CHO)为例:
CH₃CHO + [O] -> CH₃COOH
以上是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方程式的汇总。

这些方程式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请注意,以上反应方程式仅供参考,实际反应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使用时请参考相关化学教材和实验指导。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形形色色”的酯化反应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的酯化反应:RCOOH+HOR′RCOOR′+H2O 甲酸与甲醇2、多元醇与一元羧酸的酯化反应(乙二醇和乙酸)1:1反应1:2反应3、多元羧酸与一元醇的酯化反应(乙二酸和乙醇)1:1反应1:2反应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酯化反应(乙二酸和乙二醇)1:1成链状1:1成环状成聚酯5、羟基酸的酯化反应(乳酸)两分子乳酸酯化成链状两分子乳酸酯化成环状一分子乳酸酯化成环状乳酸的缩聚反应1 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2 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3 乙酸苯酯的碱性水解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甲烷及烷烃的反应 (烷烃性质较稳定,主要是燃烧和取代反应)1甲烷的燃烧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 2 甲烷的取代反应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CH 3Cl +Cl 2−−→−光照CH 2Cl 2+HCl CH 2Cl 2+Cl 2−−→−光照CHCl 3+HCl CHCl 3+Cl 2−−→−光照CCl 4+HCl3 乙烷的取代反应 CH 3CH 3+Cl 2−−→−光照HCl +CH 3CH 2Cl (还有其他的卤代烃) 5 甲烷的高温分解 CH 4−−→−高温C +2H 26 烷烃的燃烧通式C n H 2n+2+21n 3+O 2−−→−点燃nCO 2+(n+1) H 2O7烷烃裂解(裂化)反应C 16H 34−−→−高温C 8H 16+C 8H 16C 16H 34−−→−高温C 14H 30+C 2H 4 C 16H 34−−→−高温C 12H 26+C 4H 8乙烯的化学性质 (易氧化,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易加成,易加聚) 1 乙烯的制备 CH 3CH 2OH C︒−−→−170浓硫酸CH 2===CH 2↑+H 2O 2 乙烯的燃烧反应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3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5CH 2=CH 2+12KMnO 4+18H 2SO 4―→10CO 2+12MnSO 4+6K 2SO 4+28H 2O4 乙烯与溴水加成 CH 2==CH 2+Br 2−−→−4CCl CH 2Br —CH 2Br5 乙烯与水加成 CH 2==CH 2+H 2O 加热、加压催化剂−−→−CH 3CH 2OH 6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CH 2==CH 2+HCl ∆−−→−催化剂CH 3CH 2Cl 7 乙烯与氢气加成 CH 2==CH 2+H 2∆−→−NiCH 3—CH 38 乙烯的加聚反应 n CH 2==CH 2−−→−催化剂9丙烯与溴水加成CH 2==CHCH 3+Br 2−−→−4CCl CH 2Br —CHBrCH 310 丙烯和溴化氢加成 CH 2==CHCH 3+HBr −−→−催化剂CH 3—CHBrCH 311 烯烃的燃烧通式 C n H 2n +3n2O 2−−→−点燃n CO 2+n H 2O 121,3—丁二烯与溴水的1,2加成13 1,3—丁二烯与溴水的1,4加成141,3—丁二烯与溴水的1:2加成CH 2=CHCH=CH 2+2Br 2―→CH 2BrCHBrCHBrCH 2Br15 1,3—丁二烯的加聚16 异戊二烯的加聚17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臭氧反应R —CH==CH 2+−−→−HKMnO 4RCOOH +CO 2↑ R 1—CH==CH —R 2OH Zn O23/−→−R 1CHO +R 2CHO1 实验室制乙炔 CaC 2+2H 2O ―→C 2H 2↑+Ca(OH)2 2 乙炔的燃烧反应 2CH≡CH +5O 2−−→−点燃4CO 2+2H 2O3 乙炔与氢气加成 HC≡CH +H 2∆−→−NiCH 2==CH 2,CH 2==CH 2+H 2∆−→−NiCH 3—CH 34 乙炔与溴水加成 HC≡CH +Br 2―→CHBr ==CHBr ,CHBr==CHBr +Br 2―→CHBr 2—CHBr 25 乙炔与氯化氢加成 HC≡CH +HCl ∆−−→−催化剂CH 2==CHC l (氯乙烯) 6 乙炔与水加成 HC≡CH +H 2O −−→−催化剂CH 3CHO 7 氯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Cl =CH 2−−→−催化剂8 乙炔的加聚反应n HC≡CH −−→−催化剂 1 苯的燃烧反应 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2 苯与液溴的取代3 苯与浓硝酸的取代 CC SO H NO HO ︒︒−−−→−-+60~55242浓NO 2O H 2+4 苯环的磺化反应HSO 3−−−→−-+C80~C 703..H SO HO OH 2+5 苯与氢气加成6 甲苯的燃烧反应 C 7H 8+9O 2−−→−点燃7CO 2+4H 2O 7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HKMnO 48乙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必须有氢原子,无论侧链有多长,均将烃基 氧化为羧基)9 甲苯与浓硝酸的取代10 甲苯与液溴的取代11 甲苯与氯气的光照取代1 溴乙烷水解成醇 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2溴乙烷消去成烯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1 乙醇和钠的置换反应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2 乙醇和镁的置换反应 2CH 3CH 2OH +Mg ―→(CH 3CH 2O)2Mg +H 2↑3 乙醇的燃烧反应 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3 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 3CH 2OH +O 2∆−−→−AgCu /2CH 3CHO +2H 2O4 正丙醇催化氧化 2CH 3CH 2CH 2OH +O 2∆−−→−AgCu /2CH 3CH 2CHO +2H 2O5 异丙醇催化氧化 2+O 2∆−−→−AgCu /2+2H 2O6 乙醇直接被氧化成乙酸 CH 3CH 2OH −−−−−−−→−酸性重铬酸钾酸性高锰酸钾/CH 3COOH7 乙醇分子间脱水成醚 C 2H 5OH +HOC 2H 5 C︒−−→−140浓硫酸C 2H 5OC 2H 5+H 2O 8 乙醇与浓氢卤酸的取代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9乙醇与酸的酯化反应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 2H 5+H 2O10 乙醇的消去反应 CH 3CH 2OH C︒−−→−170浓硫酸CH 2===CH 2↑+H 2O 苯酚的化学性质1 苯酚的电离 C 6H 5OHC 6H 5O -+H +2 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OH2→+Na 22ONa↑+2H 3 苯酚与氢氧化钠的反应4 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OH→+32CO NaONa3NaHCO +`5 苯酚钠与碳酸反应6 苯酚钠与盐酸反应7苯酚与浓溴水的取代反应8苯酚与浓硝酸的硝化反应9酚类的显色反应10 苯酚与乙酸酯化反应11苯酚与氢气的加成反应12 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醛的化学性质1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 CH 3CHO +H 2∆−→−NiCH 3CH 2—OH2 乙醛的催化氧化 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3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4 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H 3CHO +2Cu(OH)2+NaOHCH 3COONa +Cu 2O↓+3H 2O5 乙醛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H 3CHO −−−−→−+)(4H KMnO CH 3COOH6 乙醛与溴水反应 CH 3CHO +Br 2+H 2O ―→CH 3COOH +2HBr7 乙醛的燃烧反应 2CH 3CHO +5O 2−−→−点燃4CO 2+3H 2O8 甲醛与氢气的加成 HCHO +H 2 ∆−→−NiCH 3OH9甲醛的银镜反应HCHO +4Ag(NH 3)2OH (NH 4)2CO 3+4Ag↓+6NH 3+2 H 2O10 甲醛与Cu(OH)2反应 HCHO +4Cu(OH)2+2NaOH −→−∆Na 2CO 3+2Cu 2O↓ +6H 2O11 丙酮与氢气的加成+H 2∆−→−Ni1 乙酸与金属钠反应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2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CaO)反应 CaO +2CH 3COOH ―→(CH 3COO)2Ca +H 2O 3 乙酸与烧碱反应 CH 3COOH +NaOH ―→CH 3COONa +H 2O 4 乙酸与弱碱反应 CH 3COOH +NH 3·H 2O ―→CH 3COONH 4+H 2O 5 乙酸与纯碱反应 2CH 3COOH +Na 2CO 3―→2CH 3COONa +CO 2↑+H 2O 6 乙酸与小苏打反应 CH 3COOH +NaHCO 3―→CH 3COONa +CO 2↑+H 2O 7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 2H 5+H 2O8 乙醇与硝酸的酯化反应 C 2H 5OH +HONO 2∆−−→−浓硫酸C 2H 5—O —NO 2(硝酸乙酯)+H 2O 9乙醇与硫酸的酯化反应C 2H 5OH +HO —SO 3H −−→−C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的通式为XXX,其中n为烷基的碳数。

烷烃的氧化反应包括甲烷的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烷烃的取代反应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生成。

烷烃的分解反应可以制得乙烯。

烯烃的通式为XXX,其中n为烯基的碳数。

乙烯可以通过浓硫酸催化乙醇脱水制得。

乙烯的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氢气和水的加成。

乙烯可以聚合生成聚乙烯。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其中n为炔基的碳数。

乙炔可以通过电石与水反应制得。

乙炔的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氢气和氯化氢的加成。

乙炔可以用CuSO4或NaOH溶液除去生成的H2S。

需要注意的是,烯烃和烷烃可以通过加成反应鉴别。

同时,乙烯和乙炔的制取方法也有所不同。

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其中氯乙烯和乙炔分别加聚,分别得到聚氯乙烯和聚乙炔。

这些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另外,苯是一种重要的芳香烃,它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和加成等反应。

其中,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苯是苯的同系物,也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和加成等反应。

其中,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烃、醇、酚等。

这些衍生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例如,卤代烃的C-X键有极性,易断裂,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醇具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可以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烯烃。

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NaOH溶液中和,还可以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C=O双键具有极性和不饱和性。

由于C=O的影响,O—H键能够电离产生H+。

醛能够发生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

羧酸可以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酸(如银镜反应和还原氢氧化铜)。

乙醇可以通过加成反应与氢加成生成,催化剂为Ni。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自己整理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自己整理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自己整理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课题1:烷烃烷烃主要反应是燃烧和取代反应。

甲烷及烷烃的取代反应如下:一氯甲烷:CH4 + Cl2 → CH3Cl + HCl(光)二氯甲烷:CH3Cl + Cl2 → CH2Cl2 + HCl(光)三氯甲烷:CH2Cl2 + Cl2 → CHCl3 + HCl(光,CHCl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3 + Cl2 → CCl4 + HCl(光)这些反应需要光照,且要求卤族元素都必须是气态纯净物。

与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不同。

另外,有机物的燃烧通式为CxHyOz + (x+y/4-z/2)O2 → xCO2+ y/2H2O(光)。

课题2:烯烃烯烃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水、溴化氢和氢气的反应。

当双键两端的碳不同时,遵循马氏规则,即门当户对。

乙烯还有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催化剂H2C=CH2 + H2O + CH3OH →CH3CHOHCH3(加热加压)。

课题3:炔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包括与溴水、氢气、水和氯化氢的反应。

乙炔还有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室制取乙炔需要点燃。

乙炔的燃烧通式为HC≡CH + 5O2 → 4CO2 + 2H2O。

课题4:苯及其同系物苯密度比水小,沸点为80.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能萃取溴使溴水褪色。

苯及其同系物的1卤代反应需要铁粉或FeCl3,反应温度在30℃到55-60℃之间。

一、取代反应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将4个硝酸和H2O2加入到55-60℃的环境中,可以得到发烟的硝酸。

将这个硝酸和NO2一起加入到浓硫酸中,加热至295℃,可以得到NO和NO2.在30℃下,将NO2和HNO3加入到浓硫酸中,可以得到NO2和HNO3.将这个化合物和H2SO4加入到CH3CH3中,加热至30-50℃,可以得到NO2和NO。

将这个化合物和H2SO4加热至180℃,可以得到SO3H。

高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

高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高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高一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总结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nH2n+2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烯烃:CnH2n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炔烃:CnH2n-2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

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

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醛:CnH2nO羧酸:CnH2nO2酯:CnH2nO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

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水解)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有机化学方程式的汇总,供参考。

1.醇的酸催化脱水反应:
醇+酸催化剂→烯烃+水
2.醇的氧化反应:
醇+氧气→酮+水
3.乙醇的酸催化羟醛反应:
乙醇+酸催化剂→乙醛+水
4.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HCl→1,2-二氯乙烷
5.乙酸的脱羧反应:
乙酸→乙烯+二氧化碳
6.酯的酸催化水解反应:
酯+酸催化剂+水→酸+醇
7.酮的还原反应:
酮+还原剂→醇
8.烷烃的卤代反应:
烷烃+卤素→卤代烷
9.烯烃的氢化反应:
烯烃+氢气→饱和烃
10.碳烯的环化反应:
碳烯+碳烯→环烃
11.二酮的恶英酮合成反应:
二酮+烯醇→恶英酮
12.烯烃的氧化反应:
烯烃+氧气→带有双键氧官能团的化合物
13.炔烃的氢化反应:
炔烃+氢气→烯烃
14.进行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芳香烃:
芳香烃+亲电试剂(例如:卤素、硝酸、酸酐等)→取代芳香烃
15.进行求核取代反应的芳香烃:
芳香烃+强求核试剂(例如:亚硝酸钠、乙酰氯等)→取代芳香烃
16.逆反应(加甲基):
CH3O-+CH3Cl→CH3OH+Cl-
17.卤酸与酸酐反应生成酸:
HBr+CH3COOH→CH3COOH+Br-
以上是一些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的汇总,供参考。

有机化学方程式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应用。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掌握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总结:1、烷烃的取代反应CH4 + Cl2 → CH3Cl + HCl2、烯烃的加成反应CH2=CH2 + H2 → CH3CH33、炔烃的加成反应CH≡CH + 2H2 → CH3CH34、醇的氧化反应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5、酮的氧化反应2RCOCH3 + O2 → 2RCOCHO + 2H2O6、羧酸的酯化反应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7、酯的水解反应CH3COOCH2CH3 + H2O → CH3COOH + CH3CH2OH8、醛的还原反应R-CHO + H2 → R-CH2OH9、酮的还原反应R-CO-R' + H2 → R-CH2-R' + H2O10、酰胺的水解反应NH2CO-R + H2O → NH3 + R-COOH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但它们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些反应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对于一些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真空泄污系统自控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自动化设备,专门设计用于处理和减少废物排放。

此系统利用真空技术,自动抽取和处理废气、废液等污染物,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真空泵:用于产生负压,从污染源抽取污染物。

传感器: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以便控制系统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

控制系统: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自动调整真空泵的工作状态和净化设备的运行。

净化设备:对抽取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化学反应等处理,降低或消除污染。

排放系统:经过处理的污染物被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

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实时调整处理策略。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 +2H2O=加热=CH3COO- +2Ag↓+3NH4+ +NH3·H2O (2)、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酸的条件下)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碱的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是可逆反应碱性条件下不可逆,因为生成了CH3COONa酯化的时候CH3COOH提供OH, C2H5OH提供H(3)苯的硝化C6H6+HNO3(浓)==浓硫酸,加热===C6H5-NO2+H2O 苯和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CH3CH2OH_→(浓硫酸,加热)CH2=CH2↑+H2O②浓H2SO4的作用是_催化剂,脱水剂_ ③混合液滴加的先后顺序是_先加入1体积酒精,再缓慢加入3体积浓硫酸_ ④迅速升温至170℃的原因是_防止酒精碳化____ ⑤有效控制反应混合液温度的方法是_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温度____ ⑥反应后阶段的混合液常变黑,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除去气体的方法是_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硫,再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二氧化碳_⑦收集乙烯只能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乙烯密度接近于空气(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烃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总结3.3

烃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总结3.3

有机物烃及其衍生物性质总结 2014.3.3一.物理性质总结1.烃类物理性质总结①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由气态过渡到液态、固态;②.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密度比水小,与水混合后均在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2.常见有机物的状态①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三硝基甲苯TNT等均为固体。

(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苯酚、醋(16.6℃以下)②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烃[C x H Y]:当x>4时。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乙醛CH3CHO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③气态: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a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b衍生物类:一氯甲烷(...HCHO....,沸点为....-.21℃...)......).甲醛(.....CH..3.Cl..,.沸点为...-.24.2℃3. 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苯及苯的同系物、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香味:乙醇、低级酯苦杏仁味:硝基苯4. 密度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烃类密度均小于水。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6.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甲烷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甲烷也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分解成碳和氢气。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最终生成物是碳和两个氢分子。

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最终生成四氯化碳。

这个反应需要光照。

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将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

这个反应需要加热和加入氧化钙。

乙烯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乙烯可以和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乙烯和水可以通过催化剂反应,生成乙醇。

乙烯和氯化氢可以反应,生成氯乙烷。

乙烯和氢气可以通过催化剂反应,生成乙烷。

乙烯可以聚合成聚乙烯,需要催化剂。

氯乙烯可以聚合成聚氯乙烯,需要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将乙醇加热和加入浓硫酸,生成乙烯。

乙炔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乙炔可以和溴水反应,生成四溴乙烷。

乙炔和氯化氢可以通过两步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第一步是乙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第二步是氯乙烯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乙炔和氢气可以通过两步反应,生成乙烯和乙烷。

这个反应需要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将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

聚乙烯可以通过将食盐、水、石灰石和焦炭反应生成。

首先将石灰石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将氧化钙和焦炭反应生成电石,最后将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再将乙炔聚合成聚乙烯。

苯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苯可以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苯可以和浓硫酸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苯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乙醇可以通过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条件是点燃。

暂无问题段落。

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催化氧化,产生的总方程式为:2C 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醇在浓硫酸(17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两分子乙醇在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方程式为: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烷烃)−→−乙烯(烯烃) −→−
苯(苯的同系物)−→−乙醇(醇类)−→−乙酸(羧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汇总
1、甲烷(烷烃):取代反应
CH 4+Cl 2−→−光 CH 3—CH 2—CH 3+Cl 2−→−光
2、乙烯(烯烃):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被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CH 2=CH 2+HCI ∆−−→−催化剂
CH 2=CH 2+Br 2−→− CH 2=CH 2+H 2O −−
→−催化剂
nCH 2=CH 2−−→−催化剂 nCH 3—CH=CH 2−−→−催化剂 CH 3—CH=CH 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苯(苯的同系物):取代反应(比烷烃难)、加成反应(比烯烃难)
+ Br 2−→−
Fe
+HNO 3
−−−→−H 4
2SO 浓
+3HNO 3
−−−→−H 4
2SO 浓
+ 3H 2−→−
N i
+ 3H 2−→−
N i
4、乙醇(醇类):置换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H 3CH 2OH+ Na → CH 3CH 2CH 2OH+ Ca →
−→
−+OH
OH
OH
H Na CH CH C 2
2
||
CH 3CH 2OH+ O 2
CH 3COOH+CH 3CH 2∆42
5、乙酸(羧酸):酸性反应、酯化反应 CH 3COOH+K 2CO 3
−→− CH 3CH 2CH 2COOH+ MgO −→−
CH 3CH 2CH 2COOH+ Zn −→−
CH 3COOH+CH 3CH 2OH ∆
42 6、糖类、油脂、蛋白质:水解反应、葡萄糖的弱氧化反应
(C 6H 10O 5)n (淀粉或纤维素)+nH 2O −−
−→−H 42SO 浓 C 12H 22O 11(蔗糖)+H 2O −−−→−H 4
2SO 稀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Ag(NH 3)2OH −→−
∆ CH 2OH (CHOH )CHO (葡萄糖)+2Cu(OH)2−→−∆

+H H H O
O O
O O
O
NaOH C
3C C C ||
C
CH ||
| C
CH ||
| CH 35
17
35
17
35
17
2
2

+H H H O
O O
O O
O
O H C 235
17
35
17
35
17
2
2
3C C C ||
C
CH ||
| C
CH ||
| CH
蛋白质最终的水解产物是
特征反应:取代 加成、加聚、酸性KMnO 4氧化 取代、加成 置换、氧化、酯化 酸性、酯化 水解
∆−−→− Ag
Cu 或CH 3CH 2CH 2OH + CuO
−→
−∆
−−−→
−H NO
+OH OH
OH
H O H 4
23
2
2
3||S CH CH C 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