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小波杂文中的反传统思想意蕴

合集下载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王小波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之一,其文化想象贯穿于其作品之中,是其作品的重要特征。

王小波的文化想象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

王小波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存在的问题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和看法。

他的作品中对于封建道德、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深入的,大多通过他的小说主人公的言行展现出来。

例如,其小说《黄金时代》中的主人公,在封建主义下的中国社会中渴望自由和独立,但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所压抑。

这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中的批判更显深入,更富个人风味的批判,是王小波文化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小波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吸收,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他在其小说中引用和运用的西方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和对话。

例如以《黄金时代》中男主角“陈清扬”对《陆游文集》等书籍的翻译,以及对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想的略微深入的探讨。

这种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不仅扩展了他文学的范围,也丰富了他的文化想象。

在现实社会方面,王小波的作品听取的是女权、个体解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例如,《黄金时代》反映了女性在愈发开放的社会中追求自由和权利的状态,同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压抑和束缚相对比。

尽管王小波生前世代较为保守的岁月,但其作品中对于个性解放和自由的反思,已经走在时代前列。

因此,王小波的文化想象是多方面的,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在西方文化中的吸收和借鉴、对于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等方面,体现了这位作家深刻独特的文化底蕴,将会是文学爱好者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主题。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反讽精神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王小波成为了当代小说文学的热门人物。

王小波和他的作品被大量地研究,在他去世后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学现象。

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

作为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的《黄金年代》,更是因为其荒诞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反思成为文革题材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对文革黑暗历史的反思,作者采用了深刻的反讽的方式进行叙述和书写,而反讽精神背后连接着荒诞、幽默、真实和作者的深刻反思,构成了整部小说的主要架构,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研究。

关键词:王小波反讽文革荒诞黑色幽默作为一个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远播的作家,王小波凭借他的那份严肃而深沉的幽默打动了很多的读者。

王小波的作品大多是关于文革那个特殊题材的,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荒诞离奇而且畸形残酷的社会生活,在那种变态的环境中人性的恶与良善和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一,整部小说以“文革时代”为故事背景,叙述了男主角王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里的生活境遇。

和那些同为对历史的反思而写作的文人式的写作不同,王小波摆脱了杜甫式的那种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教化普通老百姓的救世情怀,以极端的冷静而又玩世不恭的流氓态度和反讽精神从容地叙述了游离在时代和社会边缘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从流氓式的写作来看,王小波和王朔很像,也有人说王小波像卡夫卡,不管怎么样,王小波对文革的抒写影响和打动了很多的读者,这可以从他去世后掀起的研究他的文学热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

一、流氓外衣下的严肃与反讽《黄金时代》整部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追述回忆了那段充满了异端体验的岁月,“异端”二字,足以概括那个吃人的社会。

小说叙事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和“王二”的性格一样,无拘无束,打破了时间上的跨度;几个故事情节同时交错进行,始终用一种调侃但背后暗含严肃的风格述说普通人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

浅析王小波自由精神对当今时代的影响

浅析王小波自由精神对当今时代的影响

浅析王小波自由精神对当今时代的影响作者:刘丽丽来源:《活力》2019年第10期[摘要]王小波是一名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他诙谐的文笔、极具个性的思想引得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的追慕。

作为一名“关怀整个社会、人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崇尚自由思想是王小波杂文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小说“时代三部曲”到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都充满着强烈的自由主义色彩,传达出他对传统的反叛和对专制的批判。

同样,他的杂文代表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把他的自由思想传递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作品中“猪兄”的形象特点及体现出来的自由精神出发,探讨自由思想对于当今时代的影响。

[关键词]王小波;自由精神;时代;影响《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追求自由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文章幽默诙谐,讲述了一只猪特立独行,追求自由个性的遭遇趣事,却体现出一个深刻严肃的主题——“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

文章中,“猪兄”无拘无束、追求自由与个性、敢于反抗的精神令人钦佩与羡慕,因此,许多人在读完这篇文章都不会忘记这只特立独行的小猪。

然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一只猪,又该如何看待它身上的自由精神和品行呢?我们先来探讨文章中展现的“猪兄”的具体形象,再剖析它身上体现的自由精神,最后再谈“猪兄”自由精神对当今时代的影响。

一、“猪兄”的形象特点千百年来,猪在人们的心里,是一种简单的动物,人们认为猪性情温和、好吃贪睡、体型肥胖,一提起“猪”,总会与“笨”“肥”“懒”等字相联系。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猪的文化现象显示出来的猪的形象也是憨厚、笨拙的,如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面的猪八戒,它好吃懒做,憨厚中带着一点投机取巧的小心思,显得笨拙可爱。

2005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猪之歌》里的猪的形象是这样的:耳朵是那么大,呼扇呼扇也听不到我在骂你傻,猪头猪脑猪身猪尾巴,从来不挑食的乖娃娃,每天睡到日晒三杆后,从不刷牙,从不打架。

歌词里的猪有着温和、傻憨、听话、贪睡的特点。

浅论王小波杂文的精神内核

浅论王小波杂文的精神内核

浅论王小波杂文的精神内核作者:乔露来源:《新丝路·下旬刊》2015年第08期摘要:王小波的杂文创作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鲁迅的血脉,但同时又体现出自觉追求的创作特色。

其逝世后所引发的“王小波热”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杂文的分析,重点关注其杂文的创作精神与创作特色。

本文主要从两个大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第一,“王小波热”的现状,第二,出现“王小波热”的真正原因在于创作特色与精神内核。

关键词:自由;智慧;精神;特立独行;杂文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杂文集《思维的乐趣》等。

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

王小波现象的爆破点在于其杂文,值得一提的是,其杂文在身前就曾经受到关注。

评论界有把王小波热比作陈寅恪热之后,自由主义浪潮在中国的第二次勃兴。

一 .发现王小波——“王小波热”现象的出现1997 年,王小波的死使得人们发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自由思想家。

他的小说、杂文集、剧本甚至生前照片、情书都成为书商们挖掘的图书资源。

他的去世被媒体评为 97 年十大名死之一,其著作也被评为 97 年十大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突然间成为传媒和评论者关注的焦点,成为一种时尚。

对于“王小波热”,不仅文学界著文评说,一些社会学者、思想史学者、哲学史学者、经济学者也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其中《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和《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评论集。

1999 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带有写真集味道的《王小波画传——81 个瞬间》等等,当代中国文坛为中国这么一个有趣的、特立独行的自由思想者而兴奋。

浅论王小波杂文中的反传统思想意蕴

浅论王小波杂文中的反传统思想意蕴

浅论王小波杂文中的反传统思想意蕴提要:作为20世纪特立独行的一位杂文作家,王小波以“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敏锐而深刻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试从直接表达其思想的杂文入手,从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层面的理性分析中,揭示其对传统反思的思想轨迹。

王小波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崇尚智慧理性,追求个性自由的张扬。

关键词:王小波;杂文;思想意蕴;反传统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

王小波以其充满智性和思想批判的杂文著称于世。

他的杂文以自由主义思想为起点,崇尚智慧,张扬个性自由,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成为他反传统杂文创作的思路轨迹。

一、杂文创作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思想解禁王小波出生于共和国建国之初,其人经历复杂,出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后去云南插过队,做过工人,民办教师,后来考取大学。

毕业后在大学任教,不久又赴美国读研,回国后先任教后辞去教职,专事写作。

丰富的阅历,广博的见识和成熟的思想使他的杂文创作深刻而又独特。

王小波创作时期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之后。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进行了大胆解放思想,冲破思想束缚,加速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的直接变化除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之外,就是由此所引起的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从70年代末起,在逐步深入扩大改革开放的同时,也逐步扩大和加深了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范围和程度。

在80年代中期前后,这些外来的文化思想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股不可遏止的理论新潮。

而且这股理论新潮的进一步发展,又涉及到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在当今中国吸纳和融合的前景与可能性等诸多问题,使这些文化思想的引进直接联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进程,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的新时期意识,其核心是以‘科学、民主’为内容的对于‘现代化’的热切渴望。

这种意识表现为两个主要层面,一是在与过去年代(‘文革’)的决裂和对比中,来确立未来道路,另一则主要是反观‘历史’做出的发问和思考。

王小波杂文的反讽艺术

王小波杂文的反讽艺术

王小波杂文的反讽艺术作者:徐文倩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6期摘要:反讽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古老的艺术手法,在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中,被广泛的使用于小说的创作。

王小波的创作经常使用反讽修辞,他在杂文也使用了大量的反讽修辞。

本文立足于王小波的杂文创作,就其使用的反讽修辞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反讽修辞在杂文中的独特体现,更大限度的发掘王小波杂文的价值。

关键词:王小波;杂文;反讽一、反讽的内涵反讽是西方文论中一种古老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被广泛使用。

反讽起初是作为一种说话的技巧而用于政治演讲,从十八世纪以后,被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

广义的反讽定义非常宽泛,一般涉及到众多领域,哲学、美学和语言符号学,甚至包括心理学,因此使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狭义的反讽专指创作批评方式,指文学作品语言的修辞风格,尤其是用在小说杂文的写作之中。

王小波杂文中使用非常多。

二、王小波杂文语言的反讽2.1语言幽默化使用幽默有趣味的语言来达到反讽的艺术效果,是杂文写作者都会使用的形式。

王小波通过在一定的语境下,使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褒义贬用,甚至不乏自嘲的方式,引人发笑,达到反讽的艺术效果。

但是如果脱离一定语境,意思就会含混不清。

例如《积极地结论》里:“但我认为,北京城原来是个很安全的地方,经过这些学生的努力之后,在他的西北郊出现了一大片枪炮轰鸣的交战地带。

”“努力”这个词就是褒义贬用。

“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我直到现在也没有认真考校一下自己的心脏是否因此更红了一些。

这当然也是个很特别的时期”,“红”色代表革命,心脏更“红”就是革命的忠诚度更高,作者是要讽刺文革时期的荒诞生活。

这样的话听着风趣幽默,放在特殊的语境里,幽默之外是深深地讽刺与批判。

《救世情节与白日梦》1中:“现在有一种‘中华文明将拯救世界’的说法正在一些文化人中悄然兴起,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年轻时的豪言壮语:我们要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进而解放全人类。

带刺的蔷薇__--__王小波杂文思想论析

带刺的蔷薇__--__王小波杂文思想论析

内容摘要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候,王小波这个生前相对平寂的作家突然成为了大众视线的焦点,文亿评论的热点。

嚣14,波静突然去餐更诖“王夺波”戒为了一令事件,文化、知识圈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对于“王小波”进行燕新指认豹“熬哗”之中。

对王小波的研究照明显的滞后性,14,波的小说得以在大陆内销,传播之螽,牮爱密叛裢举办过一次关予王枣波{乍鑫麴讨论遗凌,焦点在《荧金时{弋》的性描写上,将他的小说置于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领域进行论述:王小波逝世质,缀出《三联生活髑于|』》发起,又有不少知识塑中黝学者对王小波对文化文学是谢产生或产生多大的影响进行探讨,其论述空间主要集中在对王小波“身份”怒位的揍认上;露后出现了一批慰王小波的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探究的作品,但似乎憨在隔靴搔瘁。

在90年代末,王小波小说及随撼中蕴含的思想驻示了许多与传统价值不同的精髓,渐渐为多数人所认可,予楚,在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思潮的渊源、背景上论述王小波或王小波作品中显示的思想,辨毫旰其自由主义的精髓的作品渐次多了嫠寒。

只不过这婆评述多蹩将王小波酶,l、说和杂文迸幸亍交融评价,这固然有勾联和映射的好处,但也多使论述鼹得庞杂交错。

而对Id,波杂文专题酶论述显褥较为冷潘——警熬并不否诀对王小滚条文送行蘧惑蘩麓帮褒扬的作晶倒是数不胜数。

本文试图在中国瑷兰饯杂文滚交瓣基磁土,激孛嚣知识分子襄蒙憨怒兹转型为视角,从王小波杂文的批判特色(内容与形式、传承与变异等)角度切入,来探讨王枣波戆杂文特色。

本文垮王小波豹蜃痿蒙愚恕淘五嬲瓣裳数魑蒙愚想作一嫂比较,以突出王小波杂文创作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在这条主线的串联乏下,典体穆铁:反设爨与专制,追求憨想的独立、精神豹囊虫;反传统反愚昧、更坚决地张扬科学的理性精神:反媚雅,以不同于精英的姿森书写个人的意志这三瓤批判大旗羞手,对王小波杂文鹳思想搬源、内虢及意义等方弱进行更深硕士学位沦丈^1ASl£R’S…l:S!S入地追索。

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与讽刺

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与讽刺

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与讽刺王小波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犀利的观察力闻名,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与讽刺。

首先,王小波的作品常常通过夸张和荒诞的情节来展现幽默。

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中,主人公陈清扬的一系列奇特经历就展示了这种幽默。

陈清扬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女性,她在一个荒谬的社会中追求自由与真理。

小说中的情节包括她与一只猫进行对话、与一位神秘男子交往等等,这些情节都充满了荒诞和夸张的元素,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会心一笑。

其次,王小波的作品中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揭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

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中,陈清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虚伪和权威主义的社会。

作者通过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这种社会的荒谬和可笑之处。

例如,在小说中,陈清扬的父亲是一个官僚主义者,他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对待下属和家人都非常苛刻。

这种讽刺不仅揭示了官僚主义的弊端,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王小波的作品中也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揭示人性的弱点。

他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对话的设置,展现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荒谬之处。

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男友王二是一个自私且懒散的人,他对待感情和工作都不负责任。

通过对王二的描写,王小波讽刺了一部分人的懒散和自私,以及他们对待感情和责任的态度。

这种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使读者在笑声中思考人性的弱点。

最后,王小波的作品中的幽默和讽刺也常常与哲学思考相结合。

他的作品往往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中,陈清扬通过与猫的对话,思考了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这种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使得哲学思考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在欢笑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综上所述,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与讽刺是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观察力的体现。

通过夸张和荒诞的情节、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以及与哲学思考的结合,王小波的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幽默和讽刺风格,使读者在欢笑中思考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浅谈王小波小说的怪诞性特征

浅谈王小波小说的怪诞性特征

浅谈王小波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西方文化及文学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中国的文艺界产生影响,并推动一批先锋作家写出了具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

已故知名作家王小波的作品虽全归属于“先锋文学”,但其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仍是十分鲜明的。

本文将对王小波作品中反映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做一简要陈述和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进入到后现代主义时期。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深深地影响到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宗教、法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是对文学创作领域影响极深。

后现代文学作品对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进行解构和颠覆,主张文学创作中思维、写作和话语方式的随意性与多元化。

80年代末90年代初王小波受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或闪耀着人性解放的光辉,或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深沉关注,或折射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自觉追求“有智、有趣、美好和自由”。

目前对王小波作品的后现代性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解构、陌生化、异化、语言实验、荒诞、狂欢化和明显的复调特征等。

本文将着重从荒诞、解构、语言实验3个方面来阐述王小波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荒诞后现代主义作品具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特征,以纯粹的虚构、特定的境遇取代了传统文学围绕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展开情节,也取代了主人公与他人及自身发生的种种冲突。

后现代主义用了反传统、反小说、反戏剧的荒诞手法来表达荒诞的思想内容。

在这些作品中,情节荒诞离奇,人物怪异扭曲,语言破碎混乱,结构违反常规,从而形成荒诞的形式与荒诞的思想主题的统一。

荒诞是与优美、滑稽、崇高、悲剧并列的,最普遍最常见的审美形态。

由丑恶和滑稽两种成分融合而成,丑恶是融合的内容,滑稽是融合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它常以极端反常化为构成方式,即用最熟悉的构成最陌生的,最明白的构成最神秘的,最浅陋的构成最智慧的,最美善的构成最丑恶的,最现实的构成最超现实的,最非人的构成最人体的。

王小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批判

王小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批判

王小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批判王小波在1997年不幸去世后就成了人们的议论话题,现在他是网上被讨论的比较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话被人反复引用。

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月10月版)中,王小波用他特有的机智和幽默的笔调,对中国文化提出了许多见解。

对于他的多数意见,笔者是赞赏的,但是也有少数观点笔者难以苟同。

下面笔者想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王小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中过分注重伦理的批评。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伦理为主要内容,这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

如王小波指出,“《独立宣言》里说: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话孟夫子一定反对,他说过: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对于宋明理学王小波尤其没有好感,他说:“有关传统道德里让寡妇守节,我们知道,有人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又有人说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这些先生没有仔细考虑过让寡妇守节是否合理,此种伦理是否有必要变革,所以才能如此轻松地得出要丧偶女士饿死这样一个可怕的结论。

”并说:“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

”因为爱讲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爱唱高调。

王小波在评价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时指出:“黄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到处都是乱糟糟;偏偏明朝理学盛行,很会摆排场,高调也唱得很好。

”王小波把这种唱高调追溯到孟子那里,他说:“孟子发明了种伦理学,说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孝敬父母、忠君爱国是人间的大义。

所以,臣民向君父奉献一切,就是崇高之所在。

”对于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如郭解埋儿、老莱娱亲等王小波更是把它们理解为“肉麻”、“毛骨悚然”。

因此在王小波看来,至少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很容易造成一种自激——“中国的传统道德,讲过了头,一样会导致抽疯式的举动。

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在这方面也是个放大器。

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

简论王小波小说的反讽艺术

简论王小波小说的反讽艺术

简论王小波小说的反讽艺术作者:高红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08期王小波是当代中国著名先锋派小说家,其作品题材宽泛,跨越古今,但都表现一个荒诞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在专横而又强大的非理性权威与意识形态主宰下,一切都是不可理喻的。

不正常被当作正常,正常被看作不正常。

是变成了非,非变成了是,真理和谬论混为一谈,美与丑完全混淆。

人处于永恒的困境中。

在表现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时,王小波的主要策略是反讽写作。

王小波的反讽叙事、反讽修辞荒诞、滑稽,有冷讽、有热嘲,妙趣横生,别出心裁。

在王小波的作品中,讽刺与批判的总体基调一以贯之,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标志性特征。

反讽,是指一种以夸张、戏谑的态度,使用与本意相异或相反的话语形式表达真实意图的艺术方式。

其目的在于嘲弄、贬斥不合理事物,突出其荒唐之处与矛盾所在,显示其可笑、可鄙、以致可恶。

布鲁克斯说:“语境对一个陈述的歪曲,称之为反讽。

在某种语境中,一句话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反,这是最明显的一种反讽。

”韦勒克说:“反讽就是矛盾的形态。

”“矛盾是反讽的绝对必要条件,是它的灵魂、来源和原则。

”反讽的要素包括:①“事实(实质)与表象的对照”。

要求表象与事实相对立或相抵牾,对照越强烈,反讽越鲜明;②喜剧性。

“喜剧因素是反讽形式特点所固有的因素。

故意设置的矛盾产生的心理张力,只能在笑声中消解。

”王小波的反讽艺术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词语反讽。

又称字面反讽或语言反讽。

“指说话者公开表达的意思不同于他实际意指的暗含的意思。

”人物语言字面意思与隐含意思的反差与冲突形成了反讽效果。

王小波小说中,对可怕事件的讽刺性、喜剧化的评论比比皆是。

《似水流年》中,一所大学的贺老师遭到造反派迫害,承受不了折磨和侮辱,跳楼自杀了。

他准备跳楼时,看到一个男孩站在楼下,便喊那个男孩赶快离开。

谈到这场悲剧时,叙述者说:“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贺先生跳楼前要小孩走开,现在我想出了原因,这是因为他在死时,不喜欢有人看。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王小波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当代社会、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而著称。

他的小说《青铜时代》被认为是一部颠覆性及解构性的作品,以其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嘲讽和批判而脱颖而出。

本文将就《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进行深入探讨。

王小波在《青铜时代》中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他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颠覆,通过对主人公秦湘的家庭教育以及对故事中的其他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虚空和无力。

王小波以一种平实的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构,显示了在当代社会中其无法适用的局限性。

小说中的人物在现代社会中常常陷入各种困境,而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义道德无法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王小波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当代社会的现实进行了解构。

他以一种幽默讽刺的笔调,对社会中的官僚制度、道德沦丧、个人虚荣等现象进行了批判,展示了当代社会的种种丑恶和问题。

在小说中,王小波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的描写,暴露了当代社会中种种虚伪、狭隘和无聊的一面,从而激起了读者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王小波的小说《青铜时代》也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

他以一种简练明快的语言,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展现。

他放弃了传统文学中的浮夸和华丽,而是以一种朴素的语言,刻画出了现代人物内心的孤独、痛苦和迷茫。

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王小波展现出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真实而深刻的人生画卷。

《青铜时代》作为王小波的代表作品,以其颠覆性及解构性的特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颠覆和解构,王小波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和思考视角,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讨论和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内涵,以及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批判,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

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

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作者:杨开浪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12期摘 ;要:王小波的早期小说创作以独特的思维向度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凸现着自身的价值。

他拒绝既定的意识形态的框定和拒绝道德、价值上的简单评判,始终追逐个体在特殊政治时代艰难的处境和体验,直白而辛辣的描绘出主人公在严酷外部压力面前的生存图景。

在《猫》中蕴含着显而易见的国民性批判和深刻反思。

面对文革中惨痛记忆,王小波有着比其他作家更敏感的体悟和更持久的注意,并在《猫》这部动物寓言中,对暴力专制的控诉和揭露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也显示了王小波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操守和文化良知。

关键词:王小波 ;早期小说 ;《猫》 ;思想倾向“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存在的理由。

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1]。

米兰.昆德拉的这句话恰当的表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意义。

王小波的早期小说创作以独特的思维向度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凸现着自身的价值。

他的文学创作的最早期要追溯到知青时代,1968年至1970年,王小波和其他北京知青一起,到云南德宏州陇川弄巴农场插队,前后近三年。

虽然云南地处边疆,但在“文化大革命”举国狂热的背景下,各种极左思潮仍然泛滥成灾,思想控制无处不在。

少年时代的王小波像当时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身上流淌着理想主义的热血,为了建设崭新的社会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光辉理想”,甚至放弃了较为舒适的干校锻炼而自愿远赴云南边疆,希望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练一颗红心”,战天斗地。

然而崇高火热的理想和触目惊心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小波们想象中的革命、奋斗等天真的信条被残酷的生活击得粉碎。

大量匪夷所思、荒谬绝伦的事件纷至沓来,强烈的冲击着王小波敏感的神经。

可以说,正是艰苦的生存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王小波对生活的本质产生了新的思考。

在王小波的笔下,权力的淫威、暴虐,个人在权力之网中的弱小无力,孤苦无依的非人境况,一切都异常的残酷和真实,作品的主题也往往显得深刻而沉重,在小说中显示了令人惊异的思维的超前性和中国当代作家少有的写作勇气。

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乌托邦”精神浅析

王小波小说中的反“乌托邦”精神浅析

当时社会那 一代 人悲惨的命运 以及不甘 的哀 嚎。而这些痛 苦 在王小波 的笔下却 变得美 轮美奂 ,生机盎然 ,如果不清楚文 革 的人或许在拜读 td , 波的著作的时候真 的会 以为一切都是 那样 的美好 ,可惜 ,那个 自由自在 的世界 的下面却满是深沉 的铁链 ,它锁住 了中国人 民对于命 运的抗争 ,也锁住 了中国 发展 的命脉 。在那个 看不 到一点希望的时代里 ,王小波满 目
疮痍 。权力膨胀 、 崇拜 主义横行的时代 ,人 的思想被无情 的 热”。尽管这对 于一个文人来 说可能是最悲哀 的一件 事情 , 践踏与侮辱 , 所谓 自由不 过是 睡梦 中的那一根根被燃尽 的烛 但是对于王小波先生本人来说 这可能仅仅是 因为他 的文学是 火 ,在权利 的威慑下 ,只能任 由 命 运压迫 。而在另一部未来 超前 的而 已 。正如梵 高 的 向 日葵 ,并 不是 其本 身 的价值 不 小说 《 白银 时代 》中 ,王小波所用的 “ 我”生活在充满 了安 足 ,而是世人在 当时缺少欣 赏美的眼睛与心境 。而从 王小 波 排 的世界里 ,按照安排工作 ,按 照安排 生活 ,当生活与思想 的作 品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反 “ 乌托邦 ”。 形 成碰撞 ,我们所需要 的究竟是什 么呢?乌托邦的社会里 , 文学 作 品 中的反 ” 乌 托邦 ”精 神 万物共生 ,和平共处 ,但是这 种提 线木偶 一样的和平真的是 乌托邦 作 为人类 社会 思想体 系建 立 以来 所 能够联 想 到 我们想 要的吗?在王小波 的构思里 ,处 于统 治地 位的是国家
王小波 ,现代 著名的学者 、作家 ,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 富 ,不仅下过 乡 ,当过知青 ,而且还做过 民办教 师 、工人 。 从文学成就上来讲 ,王小波也可 以说是现代文学 的传 承者 , 被誉为是 中的乔伊斯 兼卡夫卡 ,而且他 唯一 的一 部电影剧本 《 东宫西宫 》也获得最佳 编剧奖 ,并且入 围加纳 电影 节。其 实王小波在其生前并 没有 巨大的名气 ,反而是死后其 作品被 先后 大量 出版 ,并且 在整 个 文学评 论界 掀起 ~股 “ 王小 波

王小波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

王小波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

王小波作品中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摘要:王小波的作品中充满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反传统、时代的异化与变迁三组二元对立关系的分解,体现了他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具有后现代性元素。

标签:王小波;二元对立;后现代性二元对立是将认识对象分为两个方面,并在二者关系中做出对该对象的认识。

从中国古代道家的阴/阳对立与转换,到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用具有/不具有某种特性的二元体系来描述语言的特征,二元对立一直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构架和阐释模式。

文学中的二元对立关系亦不鲜见,长期以来它是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有力工具。

在对许多文本的解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美/丑,善/恶,忠/奸,生/死,男/女,正/斜,个人/集体,自我/他人,梦幻/现实,历史/虚构,等等。

二元体系的文本解读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焦点之一,它以社会道德、行为、价值观等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作为框架,描述文本在这一框架下的叙事过程。

众多学者对文学的后现代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反主流文化、模仿与反讽的叙述方法、反常规的语言特色、和对二元对立关系的批判。

对二元对立关系的批判作为讨论的主要焦点之一相比之下最为赢得共识。

余虹将后现代思想学术对形而上学的二元区分所进行的反省批判视为后现代文学性的基本问题、必须加以注意的问题;王宁则直接将二元对立及其意义的分解列为文学后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之一。

对文本的分解式阅读可以说是对文本的后现代性解读的重要环节。

随着中国先锋文学的兴起,许多可以进行分解式阅读的文本大量地涌现,它们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领域也引起了愈来愈广泛的重视。

对文本中二元对立意义的分解通常遵循的规律,中国学者王宁如是说:作者首先建立起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关系,然后在叙述过程中,诱发能指与所指发生冲突并导致能指的发散型扩展,而所指却无处落脚,最后这种二元对立不战自溃,意义也就被分解了。

可见,后现代性文学这一主要特征是有意制造矛盾,使得二元对立的关系不能成立。

王小波: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王小波: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王小波: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

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 思维的乐趣>>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 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

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 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

>>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 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 我们国家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

>> 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 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 沉默的大多数>>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

>>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 那本书里有一段讲到了前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见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

>> 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艺术分析

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艺术分析

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艺术分析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位独特存在,他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反讽,成为文学界的一抹亮色。

通过对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艺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王小波的幽默可以说是一种戏仿性的幽默,他善于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荒诞之处。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常常被夸大和放大,以达到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

例如,在《黄金时代》中,当主人公李银河说自己坐在凳子上每次都被电到时,读者无法不被其荒诞可笑的遭遇所逗乐。

这种戏仿性的幽默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戏谑,更是对社会陋习和愚昧现象的一种嘲讽。

此外,王小波的幽默常常伴随着一种讽刺的意味。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批评,他揭示了现实中的种种荒谬和矛盾。

在《黄金时代》中,王小波以夸张的手法揭示了文革时期的普遍愚昧和虚伪,将之置于一个荒唐可笑的背景中,使得读者不禁对现实的荒谬感到讽刺和自嘲。

这种讽刺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一种启示和震撼。

与此同时,王小波的反讽艺术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反讽是一种通过对事物的颠倒和扭曲来表现出事物本质的一种手法。

王小波善于运用反讽来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矛盾,通过对事实的逆向解读,让读者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产生不同寻常的思考。

在《黄金时代》中,他以母女的关系为例,透过对母亲的反讽描述和对李银河的描写,表明了社会中性别、家庭和个人意识形态的种种矛盾。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和悲悯。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批判,他试图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和对自我行为的改变。

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抱歉,从而引起了读者对现实的认同和反省。

正如他在《黄金时代》中所写道:“我很抱歉,我可能已死,但我曾有个好看的妹妹。

”这一句话在包含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之外,也表达了对人性尊严和幸福追求的一种坚持。

综上所述,王小波的幽默与反讽艺术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戏谑和嘲讽,也是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一种批判和启示。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

王小波《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王小波的小说《青铜时代》以其独特的颠覆性和解构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青铜时代》的颠覆性及解构性。

从叙事结构上来看,《青铜时代》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小说并不像一般的线性叙事那样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而是以大量的碎片化场景进行叙述,常常将事件以非传统的顺序呈现出来。

这种颠覆传统叙事的方式使得读者需要在碎片化的场景之间不断穿梭,思考事件发展的逻辑关系。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破坏了传统道德故事的全知叙事者角度,使读者更加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

《青铜时代》对文学体裁进行了颠覆。

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嘲讽和讽刺性的元素,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批判和讽刺,以至于很难被归类为传统意义上的小说。

王小波以他自己独特的幽默和讽刺的语言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的思考,这种独特的风格使《青铜时代》成为他个人的“小说哲学”。

这种颠覆传统小说体裁的写作方式使读者更多地思考问题,而不是轻易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青铜时代》在主题上也具有颠覆性和解构性。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陈清扬的生活经历,通过他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独白,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迷茫和改变。

小说以陈清扬和其他各种人物的经历来暗示社会改革的缺陷和人类本性的悲喜交加。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深入探讨,《青铜时代》对传统社会制度进行了解构,呼吁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青铜时代》具有独特的颠覆性和解构性。

从叙事结构到文学体裁再到主题,王小波都通过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思考方式对传统进行了颠覆。

《青铜时代》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王小波杂文中的反传统思想意蕴提要:作为20世纪特立独行的一位杂文作家,王小波以“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敏锐而深刻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试从直接表达其思想的杂文入手,从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层面的理性分析中,揭示其对传统反思的思想轨迹。

王小波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崇尚智慧理性,追求个性自由的张扬。

关键词:王小波;杂文;思想意蕴;反传统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

王小波以其充满智性和思想批判的杂文著称于世。

他的杂文以自由主义思想为起点,崇尚智慧,张扬个性自由,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成为他反传统杂文创作的思路轨迹。

一、杂文创作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思想解禁王小波出生于共和国建国之初,其人经历复杂,出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后去云南插过队,做过工人,民办教师,后来考取大学。

毕业后在大学任教,不久又赴美国读研,回国后先任教后辞去教职,专事写作。

丰富的阅历,广博的见识和成熟的思想使他的杂文创作深刻而又独特。

王小波创作时期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之后。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进行了大胆解放思想,冲破思想束缚,加速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的直接变化除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之外,就是由此所引起的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从70年代末起,在逐步深入扩大改革开放的同时,也逐步扩大和加深了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范围和程度。

在80年代中期前后,这些外来的文化思想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股不可遏止的理论新潮。

而且这股理论新潮的进一步发展,又涉及到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在当今中国吸纳和融合的前景与可能性等诸多问题,使这些文化思想的引进直接联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实进程,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的新时期意识,其核心是以‘科学、民主’为内容的对于‘现代化’的热切渴望。

这种意识表现为两个主要层面,一是在与过去年代(‘文革’)的决裂和对比中,来确立未来道路,另一则主要是反观‘历史’做出的发问和思考。

‘文革’期间,由于理论、信仰和现实生活存在的严重脱节,由于社会生活存在的‘荒谬性’被深刻意识到,许多人都程度不同地经历过思想的震荡,经历过确立的权威的崩坏,思考和反省的潮流已经存在。

”这段论述深刻地阐释了王小波创作初期社会思想的大环境,不可否认,王小波的创作指导思想明显地受到这一思潮影响。

进入90年代,国家体制改革尝试转轨,一个经济发展期正在到来,富裕的中产阶级在兴起,社会的审美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变。

“90年代是一个价值多元,文化失范的年代……个人性正是在碎片化的缝隙中逐渐确立……”文学出现了从“国家、现代化”的宏大叙事向个人情感,个人体验的“内转”的趋势。

这些构成王小波反传统杂文创作的外部环境。

二、反传统的思想资源:张扬自由主义的视角王小波的思想渊源直接来自西方,主要是受英美经验主义的影响。

他以一个自由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头脑,以英美经验理性明辨是非,得出自己的结论。

王小波曾宣称自己是个绝对的自由主义者。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美国的朋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

——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什么是“自由”?“从外在的社会环境言之,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所能遭遇到的外在的强制压力,已经减少到了最低程度的情况。

从主体而言,一个人只有在他对人生的意义有清楚的自觉,对生命的价值有清楚的自知的时候,才能享有自由。

”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人的存在本身乃是目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任何政府、社会组织或别人的手段,所以每个人都具有人的尊严。

I·柏林在对自由的定义和阐释中,把自由的概念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即:“在什么样的程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情,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别人的干涉?”“消极自由”所提倡的是宽容式的处世态度。

“宽容”是“消极自由”的核心,其基石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它所关注的是个人的权利,个人的活动空间,而不是集体的权利。

从王小波的一生来看,他无疑持的是“消极自由”态度,站在私人生活领域,拒斥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共权威对个人生活的侵犯。

他指出:“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

”从王小波自由主义思想出发,其对传统的批判更多地体现在对“尊重个人”的解构,拒绝说教和限制,捍卫独立人格,维护个人价值上。

三、其杂文反传统思想在内容上的具体展现(一)对国民心态的剖析对智慧的崇拜以及自由主义的影响,使王小波得以用理性的眼光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传统文化浸淫下国人的心理状态。

王小波的杂文创作过程始终坚持以一种理性的精神和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进行严肃而毫不容情的解剖、批判。

王小波非常肯定和赞赏理性精神与态度,对理性精神、态度的呼唤和张扬可以说是贯穿其杂文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他在不止一篇文章里呼唤人们在社会生活里再多一些理性的态度。

所谓理性精神、态度,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实证的、求真的、不盲从的精神和态度。

他的杂文《救世情结与白日梦》对时下知识界颇为流行的“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文明将拯救世界”的论调作了剖析,他指出,这种论调实质上是自20世纪初以来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救世情结的翻版。

早在几十年前,梁启超便乐观地预言整个世界都要靠中国文化的精神去拯救;“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曾有过“我们要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进而解放全人类”的豪言壮语。

在王小波看来,这些都只是一种典型的一厢情愿式的瞎浪漫而已。

王小波之所以对这种“救世情结”耿耿于怀,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自欺欺人的妄想本身的荒唐与荒谬,更多地是因为这种妄想竟然主要地出现和存在于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里。

而知识分子之所以成其为知识分子,不仅仅在于他拥有丰富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他们应该“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

”换句话说,知识分子应该是每一时代的批判性良知、是对权势说话的人。

王小波在这篇文章里把批判矛头一直是指向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国人那种务虚不务实、夜郎自大、抱残守缺、沉醉于浪漫的空想而不能自拔的“阿Q”式的心态的。

它们就像一剂鸡血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麻醉与亢奋,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却只能使我们沉醉于妄想和幻想当中不能自拔,难有作为。

这种突出反映理性精神的杂文的创作正是在王小波对智慧追求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许纪霖先生曾注意到:“王小波给人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理性,那种清晰的,冷静的英国式的经验理性。

”王小波以一种超乎寻常的理智和冷静,对目前国人的务虚自大,浮躁矫情,耽于空想的心理状态予以深刻地批判,在这种深刻批判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王小波对这种蒙昧的国民心态的忧虑。

(二)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作为一位持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王小波的杂文在很多地方宣扬对个人的尊重,唤呼个人价值的体现,拒斥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共权威对个人生活的侵犯。

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王小波对一些人提出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提出质疑。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

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

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坚持自己的思想个性,以保持独立的人格,“我”宁愿保留“我”所谓的低下的思想,也要自己成为个体的特异性而存在。

“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

”如果你硬塞给我你的“美好信念”,这就是对个人独立生活意识的侵犯,“我”当然不乐意,对此王小波还表达自己的观点:“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这里王小波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对那种动辄对人实施意识形态灌输反感的态度。

“宁愿下地狱,也不负起灌输思想的任务”正是王小波尊重个人意愿,反对公共生活领域对个人生活空间压迫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

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是自由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王小波杂文里不止一处批判传统文化对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消解。

杂文《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里,谈到在山东老家插队时人代替驴往地里送粪,人和风力、水力比赛推动磨盘,和牲口比赛运输——而且是比赛一种负面的能力,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

这些现象不仅仅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物质生活的困苦,作者最主要的还是揭示出其背后深蕴着的传统文化的缺陷,这种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折射出了传统道德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性,及传统伦理中对个人的压抑。

王小波杂文还对传统文化里无视个人自由作出深刻的批判。

在《“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一文中引述《水浒传》里宋江犯了法,被戴宗视作“行货”的故事,描述了我们这个东方社会里个人成为货物的现象。

同王小波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他十七岁时去云南做知青)使他对这种无视个人尊严价值的行货文化产生彻骨的痛恨。

王小波指出,这种文化传统是“人家拿你干了什么或对你有任何一种评价,都无须向你解释或征得你的同意”。

作者还揭示出这种文化具有悠远的历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正是这种悠远的传统文化里却蕴含着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淡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的悲哀。

(三)对中西方文化的横向观照王小波常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心态,超越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对象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人文背景、特别是现代西方人文背景中加以横向观照,从而以一种更为客观、理性的视角来反观我们的现实、历史与文化,对其优长与缺失,有一个更为清醒、公允的认知。

王小波的《弗洛伊德和受虐狂》等文章,都是以东西方文化的横向对比作为思考和批判的基础的。

在《弗洛伊德和受虐狂》一文中,王小波举例说,法国人在马赛曲里唱:不自由毋宁死。

而辜鸿铭的良民宗教则高唱:若自由毋宁死。

这种巨大的反差来自于文化传统的影响。

接着王小波分析道:“《独立宣言》里说,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

这话是讲给英国皇上听的,表明了平民的尊严。

这话孟夫子一定反对,他说过,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又简直是宣布说,平民不该有自己的尊严,总而言之,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有的全是些相反的东西。

”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横向观照,王小波指出传统文化里,不尊重个人的尊严,无视个人的价值的弊病,这里彰显的是作者对抛弃传统文化里落后方面的意愿。

作者的这种深刻的揭示与批判,正是得力于那种跨文化的横向比较、比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