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史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西方电影史

第一章 西方电影史
名不副实的“艺术电影”——新瓶装旧酒
电影的成长
一、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一)鲍特与《火车大劫案》
鲍特,曾任爱迪生公司摄影师
• 1903年,拍摄《火车大劫案》 • 全片13段,共13个镜头,运用景深镜头、革新的 剪辑技巧 大获成功,占据美国银幕十年之久
二、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
大卫· 格里菲斯
布赖顿学派
• 同卢米埃尔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相比,同梅里埃沉 湎于幻想的神话故事相比,影片具有可贵的现实主义 精神 • 与卢米埃尔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梅里埃“乐队指挥” 的视点相比,开创了多视点变换的时空 • 使影片进一步“电影化”
费迪南· 齐卡的创作
• 法国“百代公司”制片人,学习“布赖顿学派”
从格里菲斯开始,以场景为单位的带有戏剧色彩 电影,终于蜕变为拥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形 式——以镜头为单位讲述故事
三、美国的喜剧电影
美国影人赋予电影以喜剧片叙事的观念
重要影人
麦克· 塞纳特、巴斯特· 基顿、查理· 卓别林

塞纳特
• 美国喜剧片创始人、滑稽戏演员 • 创立“启斯东制片厂”——制片厂制度雏形
热情
• 《前进吧,苏维埃》
尤里斯·伊文思

荷兰人,摄影师出身
《雨》1928年 英国纪录片学派的开创者、核心人物 《漂网鱼船》1929
格里尔逊

弗拉哈迪 与《北方的纳努克》

爱尔兰裔美国人

1922年拍摄《北方的纳努克》
• 记录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 • 运用长镜头记录纳努克捕捉海豹的场面,成为长镜 头的典范; • 使得纪录电影取得了与戏剧电影一争高下的可能性
• 真正开创艺术电影传统的创作者 前期创作——短片 格里菲斯与鲍特的不同 1. 2. 格里菲斯在场面、段落之中有了“镜头”的概念,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已经考上北京电影资料馆;以下是我之前在才思老师们的指导下看过的参考书的内容。

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收获。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招生目录及参考书学科、专业名称(代码)):戏剧与影视学(130300))研究方向:01、电影理论与美学02、中国电影史03、当代中国电影04、外国电影研究05、电影档案06、影视创作及理论07、电影产业招生人数:20 人。

考试科目初试:1、思想政治理论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4、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文艺理论: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刘三富北京大学出版社4、西方文论史马新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理论:1、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德)中国电影出版社2、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3、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法)中国电影出版社4、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美)世界图书出版社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文艺出版社6、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美)中国电影出版社7、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8、当代电影(期刊)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9、电影艺术(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10、世界电影(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外电影史:1、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2、中国电影简史陆弘石、舒晓鸣文化艺术出版社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中国电影出版社4、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法)中国电影出版社5、世界电影史(第三卷,上、下)乌·格雷戈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6、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7、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片分析:1、结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美)中国电影出版社2、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中国电影出版社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胡克、李一鸣、李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4、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四、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重要种类( 1 )戏剧艺术。

西方电影史

西方电影史

外国电影发展简史第一章电影的诞生和故事化第一节卢米埃尔兄弟对电影的贡献电影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诞生于19世纪末,但是在此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试验和摸索的时期,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电影的发明首先是从人们发现视觉滞留的现象开始的。

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的时候,看上去是一条火带,这个现象被19世纪初期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所关注,在付出了双目失明的代价之后,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反映在人们视网膜上的视像不会马上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这个时间大概在0.1—0.4秒之间。

这种滞留性可以使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相互连接起来,看起来像是一个流畅的动作。

在这种原理的基础之上,19世纪出现了许多玩具,“幻盘”出现的比较早,它是一个两面都画着图画的硬纸做的盘子,当盘子很快地旋转起来的时候,这两个图画就变成了一个流畅的动作。

“法拉第轮”和“诡盘”随后出现,其中“诡盘”的产生比此前的视觉玩具在理论上进了一步:“它不但使一系列活动画面产生运动,而且还能使视觉上所产生的运动分解为各个不动的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视觉玩具如轮车盘、活动视镜、频闪观察器也都相继出现,基本原理都相同,都是先将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画面,再让这些画面按照顺序运动起来,然后就会出现连续活动的幻象。

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视觉玩具结合起来,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首先投影在银幕上,然后再运动,在银幕上表现出连续的动作,这就是早期动画的原型。

“视觉滞留”的电影原理和电影的诞生之间,还有漫长的过程。

用手绘制的图画不能够真实地记录世界,要想创造真正的电影,需要用更精确的摄影术取它而代之。

1823年,法国人尼埃浦斯用一种沥青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花费了十四个小时的曝光时间,而且只能拍摄静物和风景。

1839年,法国“达尔盖照相法”产生,曝光时间缩短为30分钟,到1851年,再次缩短到只要几秒钟。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外电影史考研经验分享、育明学员考研参考书分享 考研真题 黑不黑 歧视外校生吗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外电影史考研经验分享、育明学员考研参考书分享 考研真题  黑不黑 歧视外校生吗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中外电影史考研经验分享、育明学员考研参考书分享【育明教育北影考研教研室独家提供】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郑亚玲《外国电影史》如果你想搞得足够细致,那就请把这两本薄薄的小书仔细看看,弄透。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会在这本书里讲到,但是如果出到类似建国后电影私营厂的创作状况,苏联冷冻时期的创作状况这种题而拿不准且模模糊糊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要说你好像看到过就是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仅仅知道了么回事儿。

这是我的教训。

彭吉象《影视美学》这本书我是作为电影理论的主要备考书籍来看的。

书非常条理,上篇是理论发展概括,下篇是结合实例对一些问题的分析。

我对上篇做了很认真的笔记,整理完拿着笔记作为一个主要的复习资料。

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我在1月初发现了这本书,不惜8号去博库拿到了订好的这本书,因为那个时候的心理你们晓得吧,都是很慌乱的,觉得白白看了好几个月,什么都不知道。

结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看到09年有道大题是问电影演员的缺席在场理论的。

而这道题中所说的缺席与在场理论的详细扩充在任何之前看到书里都没有,结果被我发现这书里有讲到正解。

书还是条理的,不深不浅,但是其实也只有这么一道非常正解的题让我很惊喜。

其他的中规中矩,别的书里也会有。

而且从2011年开始,文学系大改,不再从题库里出题目,都是全新方式命题,以往的题库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了。

杨远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很多书单里都有这本书,后来我知道有的学校老师也会给自己考研的学生推荐这本书。

但是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本书如果从考研应试角度讲,效率不是很大。

顶多看看小字。

考研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干的事儿当成一件大事儿,以为自己要考研了非要看什么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原著论文,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理,毕竟初试考试考得还是知识面和基础专业知识,复试一聊才能聊出真东西。

所以抱着一颗纯粹应试的心准备考试吧,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大可以忽略。

动画艺术领域学生必读书目汇编

动画艺术领域学生必读书目汇编

一、艺术美学综合部分38.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39.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40.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德)尼采三联书店41.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2. 《傅雷家书》傅雷著,辽宁教育出版社43. 《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44. 《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45.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46.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三联书店47. 《美学原理》(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48.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凤凰出版社49.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50. 《全球人文艺术通史》(美)杰内达•勒布德•本恩顿著,山东画报出版社51. 《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思海姆著,四川人民出版社52. 《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53. 《从黎明到衰落(全二册)》(美)雅克.巴尔赞著,中信出版社54. 《退步集续编》陈丹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5. 《艺术概论(第7版)》郭青春高等教育出版社56.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 》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电影及动画专业部分1.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著彭吉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美)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4.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5.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美)悉德•菲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6.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7. 《电影剪辑技巧》(英)盖文•米勒著,中国电影出版社8. 《电影理论史》(意)阿里斯泰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9.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0. 《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1. 《解读电影》[美]布鲁斯•卡温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 《沃尔特•迪斯尼传》,(美)马克•埃利奥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3.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4. 《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5. 《论蒙太奇》(苏联)爱森斯坦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6.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美)大卫·波德维尔著,海南出版社17. 《希区柯克论电影》[法]弗朗索瓦•特吕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8.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劳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 《导演功课》[美]大卫•马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1. 《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2. 《电影剧作概论》汪流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3. 《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4. 《影视类型学》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5. 《外国电影史》郑亚铃胡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6. 《电影理论基础》陈晓云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7. 《黑泽明自传》[日]黑泽明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8. 《荣誉》苏牧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9.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王志敏著,中国电影出版社30. 《电影剧作观念》刘一兵著,中国电影出版社31. 《生命的幻象:迪斯尼动画造型设计》(美)弗兰克·托马斯中国青年出版社32. 《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英)威廉姆斯中国青年出版社33. 《动画的时间掌握》(英)哈罗德•威特克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34. 《动画艺术辞典》孙立军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35. 《动画艺术概论》,冯文、孙立军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36. 《中国动画史研究》孙立军著,商务印书馆37. 《世界动画史》段佳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38. 《欧洲漫画史1848-1900年》,爱德华•福克斯著,王太智、沈惠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39. 《日本动画全史》:[日]山口康男著,于素秋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0. 《亚太动画》,John A Lent主编,张慧临译,北京中信出版社41. 《现代漫画概论》,王庸声编著,海洋出版社42. 《使命:动画电影<小兵张嘎>创作大揭秘》,孙立军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43. 《动画人的生存手册:迪士尼&皮克斯故事大师讲动画剧本创作》:[美] 约翰·卡尼梅克著,叶珊译,中国青年出版社44.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葛竞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5. 《迪士尼动画黄金圣典》[美] 沃尔特•斯坦奇菲尔德著,栾晟楠译,人民邮电出版社46.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孙立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7. 《动画声音创作》,王玉琴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8. 《STORYBOADING 分镜头脚本设计》,特米勒罗著,王璇、赵嫣译,中国青年出版社50. 《动画声音设计》[美]Robin Beauchamp著,人民邮电出版社51. 《影视动画音乐概论》张建翔孙林肖珣海洋出版社52. 《电影音乐赏析》[法]皮埃尔﹒贝托米厄著,文化艺术出版社53. 《动画笔记》余为政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59. 《中国漫画史》甘险峰著,山东画报出版社60. 《欧洲漫画史古代-1848年》、《欧洲漫画史1848-1900年》爱德华福克斯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61. 《美国连环漫画史》洪佩奇著,译林出版社。

广播电视专业推荐书目

广播电视专业推荐书目

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必读书目(专业入门版)一、中国电影电视史(26部)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2),中国电影出版社李少白《影心探赜》,文化艺术出版社李少白《影史榷略》,文化艺术出版社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中国电影出版社孟犁野《心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饶曙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新时期电影10年》,重庆出版社任仲伦《新时期电影论》,上海文艺出版社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郦苏元《中国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大卫"鲍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卢非易《1949-1994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远流出版社郭镇之《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钟艺兵、黄望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陈飞宝、张敦材《台湾电视发展史》,海风出版社二、世界电影电视史(15部)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第3卷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任远、彭国利《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夏尔"福特《法国当代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李芝芳《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艺术出版社若昂"贝纳尔"达"科斯塔《葡萄牙电影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袁华清等《意大利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岩崎昶《日本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张学智《日本电视》,中国电影出版社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三、世界电影理论与思潮史(7部)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中国电影出版社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叶"魏兹曼《电影哲学概说》,中国电影出版社四、影视理论、美学与批评(47部)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川《电影史学新视野》,学林出版社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张江华等《影视人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云南大学出版社B"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爱森斯坦《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中国电影出版社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邵牧君导论《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员》,中国电影出版社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伊夫特"皮洛《世俗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欧内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查希里扬《银幕的造型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雷乃"克莱尔《电影随想录》,中国电影出版社克里斯汀"麦兹《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克里斯汀"麦兹《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大卫"鲍德威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大卫"鲍德威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广播电视出版社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罗杰"希尔福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赫尔曼、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五、文化理论与批评方法(42)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马科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从》,重庆出版社阿莱尔"艾尔雅维兹《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宁《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郭镇之《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弗洛伊德《梦的解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W"考夫曼《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A.J.格雷玛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三联书店杰克"斯佩克特《艺术与精神分析学》,文化艺术出版社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出版社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罗婷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程进程《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大出版社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唐金海、周斌《中国20世纪文学通史》,东方出版中心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六、电影电视专业杂志(11种)《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卷》;《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电视研究》、《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南方电视学刊》学习电影必读书目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类型片剧作研究方向考研参考书目以及导师作品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类型片剧作研究方向考研参考书目以及导师作品

辅导资料
《电影理论与批评》 才思考研考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根据历年来考点整理的电影学基础理论、电影批评的 资料。
辅导资料
《电影理论与批评》 才思考研考博·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根据历年来考点整理的电影学基础理论、电影批评的 资料。
基本信息
以下资料由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教学培训部整理,以下资料完全符合中国艺术研究院要求,对报考中国 艺术研究院的考生极为重要,请考生仔细阅读。
才思教育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考博最权威的辅导机构和领军机构,自开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培训以来,始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独到的理解。 不仅如此,才思教育在全国首次推出研究生辅导中的“五指理念”(即指定院校、指定学院、 指定专业、指定方向、指定教师)。并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理念下,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 法,让考生能够有着最为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和最为专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督导,做到一切只为 一人定制,你的作品,绝对不会和他人重复。同时,文化课的辅导也将全部按照北大清华的要求对 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定制。 目前,才思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培训正在火热招生中,咨询电话:一七七零一二五五八七 五。咨询QQ:二零五七三零七七零五,二三八二五九五三三二。才思让你离中国艺术研究院更近一 步。
参考书目
《西方电影史概论》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邵牧君
《西方电影史概论》的主要内容是:这不是一本电影史。作者 只是对西方电影史上的某些问题作了些十分肤浅的论述,或者 说,只是就怎样看待西方电影史的问题谈了些不成熟的看法。 对于不熟悉西方电影史的读者来说,这本小书也许能起一点增 长知识的作用。我们读西方的一些电影史著作时,由于其中提 到的影片作者们绝大部分都未看过,而那些作者们又往往是在 假定读者已经熟悉这些影片的前提下写他们的书的,所以容易 愈读愈糊涂,不能完卷。作者这本小书可能没有这个毛病,一 是作者自己吃过读那种书的苦头,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 神,尽量介绍背景材料,不讲没头没脑的话。

西方电影史_与电影概念剖析

西方电影史_与电影概念剖析

西方电影史《西方电影艺术史略》张专著1.电影的发明——1895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

2.原始电影—卢米埃尔、梅里爱、英国“布莱顿学派”和法国艺术电影1)《水浇园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是卢米埃尔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爱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记》(1902)——戏剧电影3.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主要人物有: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希塞尔·海普华斯和查尔斯·欧本等。

:“布莱顿学派”为电影带来了富有创意的行为,平行动作的交叉、外景拍摄、景别交替,以及内容上的现实主义,他们真正涉及到了电影语言的实质。

4.鲍特和《火车大劫案》1903)——西部片的鼻祖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5.大卫·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1)格里菲斯对电影的最大贡献是他对电影的分段。

2)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片的关系。

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小叙事单位。

3)格里菲斯的两部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2)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究。

3)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

6.美国喜剧的奠基人是塞纳特,其创立的戏剧风格为“启斯东风格”。

7.查理·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记》(1925)8.20年代先锋派电影对电影叙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描写和主观感受2)画面的造型感3)运动的节奏感9.先锋派电影的流派:1917-1928年,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大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

且与当时盛行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

主要流派有:印象主义(法国)、表现主义(法、德)、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考研参考书目,真题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考研参考书目,真题

才思网址:
1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
《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 《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 《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 《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 《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
导演系 电影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 备考书目 《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 《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 《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 《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 以上书籍为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华语电影十导演》浙江摄影出版社
外国电影史研究方向 备考书目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 《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世界电影史》萨杜尔 《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
中国电影史(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方向 备考材料: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 《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部分院系】
文学系
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
备考书目
1.剧作理论: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
《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学院文学系
《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学《诗学》亚里士多德
《美学》黑格尔
《论戏剧和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劳逊
《银幕的剧作》弗雷里赫
管理系
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 1.《电影艺术词典》 2.于丽《电影电视制片管理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3.于丽《电影市场营销》中国电影出版社 4.黄一峰《电影市场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5.巩继程主编《影视制片项目管理》河北教育出版社

电影概论 (55)

电影概论 (55)

工业革命使机器逐渐取代了人在生产中的地 位,人们越来越严重的感受到工业化的压抑与制约, 因此追求个人化就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一战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电影市场被好莱坞 占据,欧洲电影在艺术上几乎停滞,并且商业化倾向 严重,于是欧洲电影艺术家便立志要革新电影美学。
* 1911年,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 * 倡导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看待,并称其为
界爆发大危机之前,欧洲国家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 和平发展时期,科技的进步为电影奠定了良好的物质 条件基础,如电影胶片、灯光、摄影机等技术的发展。
一战还在欧洲的思想文化 界引发了巨大反应,人们开始 怀疑甚至否定以往的社会观念 和精神文明成果,于是促成19 世纪末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 快速发展。
这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学说影响最大,并直接促 成“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 义电影”出现。
第二十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
指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第一次实验电影运 动,发端于1910年代末,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 国和德国为中心,涉及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多个欧 洲国家。
1、“欧洲先锋派电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先锋派电影”: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代表,
从1917年到1929年贯穿“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
“第七艺术”,这先锋派电影”就是努力将电
影发展成为独立艺术的尝试与试验。
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不以讲述故事为宗旨;
同时,由于当时有声电影尚未出现,因此这些影 片主要探索无声电影的纯视觉表现和美学特征。
*“欧洲先锋派电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与当时
欧洲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社会思潮,以及电影 自身的变革需求等,紧密相关。
第一,电影技术的进步。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资料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资料
梅里爱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 《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
里》等。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二)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和电影流派包括: 大卫·格里菲斯 查理·卓别林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法国印象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均为纪实主义电影,银幕上 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 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劳动和工作的 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 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 代表作品:《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耶路萨冷教堂》、《拆墙》、 《儿童吵架》、《 婴儿的早餐》等。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这一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
➢ 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 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 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 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 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卢米埃尔兄弟
➢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电影短 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标志着电影 的诞生。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梅里爱(1861~1938)
梅里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主要包括: ➢ 把戏剧手法移植到电影中来,完成了电影同戏剧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二)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西方电影理论

西方电影理论

西方电பைடு நூலகம்理论及流派概论
• 2)情绪的类别。 • 纯电影理论与德国先锋派 • 奥斯卡·费辛格尔在《绝对电影1-12号》 中,企图用一系列的抽象图形来解释音乐。 这种工作的实质是:用视觉具体图形来解 释听觉幻象或抽象。 • 现在可以涉及“纯电影”理论的评价问题 了。 • 首先,在“纯电影”这个词中,它不仅是 一种理论主张,也是一场实践运动。
吉加· 维尔托夫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主张在1920 年成熟。 • 维尔托夫的理论主张对法国的电影创作人 员有着重大的影响。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第二章 语言时期
• 第一节 库里肖夫效应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 理论 • [库里肖夫小传] • 库里肖夫实验 • 库里肖夫的灵感也许来自他在实验工作室 中所作的实验。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 • • • • •
(四)色彩反差强烈。 (五)奇特的语言。 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简析 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罗伯特·维内小传] 印象派电影、印象派的文艺主张及其艺术 实践 • 印象画派分前期印象派、印象派和后期印 象派,印象画派是指法国画家罗保·塞尚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 Ⅱ.若干物象在纵深中的远近或前后配置。 (总体原则) • Ⅲ.外观的体积。位置在前方的物象显得大, 位置在后方的物象显得小。 • Ⅳ.光影配置,没有彩色。 • Ⅴ.画面面积的界限。 • Ⅵ.拍摄距离是可变的。 • Ⅶ.不存在时间和空间连续。 • Ⅷ.没有空间的方位。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能创造和构成一个形象,使它以后与其他 形象相协调,这是“形式电影”与“光影 的电影”的汇合。 • 法国先锋派关于纯电影的创作 • 通过视觉来触发纯粹的情绪,而且纯粹到 不带任何社会历史功利或价值判断。“纯 电影”理论的主张者和制作者在这里作了 两种规定:1)依靠“运动的线条”,即通 过视觉。

电影发展史书籍

电影发展史书籍

电影发展史书籍
关于电影发展史的书籍有:
* 《外国电影史》:由胡濒、郑亚玲所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电影发展,特别是几次重大的记录电影运动对故事电影发展的影响,以及各时代电影流派之间的传承关系。

*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所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该书介绍了作者对西方电影史上的某些问题的论述和看法。

* 《世界电影史》:由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所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对世界各国的电影事业概况、思潮流派、创作倾向、重要作品和人物做了全面的论述。

* 《世界电影史(1960年代以来)》:德国电影学者乌利希·格雷格尔所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 《世界电影史》:美国学者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被誉为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是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

*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所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 《中国电影艺术史纲》:封敏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些书籍涵盖了世界和中国电影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背景、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和流派等,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资料馆电影考研《中外电影史》考试范围以及助学金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资料馆电影考研《中外电影史》考试范围以及助学金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外电影史》是报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MA)所属各个方向的学生的必考专业课,考试内容为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考察考生对于中外电影发展历程中的知识与理解程度。
二、 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考生不需要携带除书写工具以外的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长为3小时。
三、 考试题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问答论述题。
考试范围(基于以下著作,但不限于此)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
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
路易斯·贾内梯:《闪雷戈尔:《世界电影史》
《当代电影》杂志、《电影艺术》杂志

影视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目

影视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目

影视艺术概论考研参考书目
一、影视艺术基础
.《电影艺术导论》:张涵、刘展尧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影视艺术概论》:王心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影视艺术与技术》:李稚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二、影视史论研究
.《中国电影史》:袁玉琴、胡文彬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世界电影史》: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何一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三、影视技术与实践
.《影视光线艺术》:屠瑜、黄法扬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影视摄影技术》:刘永泗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王珏殷、吴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

四、影视批评与理论
.《影视批评学》:皇甫宜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影视理论文献导读》:贾磊磊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影视受众心理研究》:金丹元、赵赟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

五、影视产业与市场
.《影视产业与管理》:黄升民、周艳、马丽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影视市场营销学》: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2017)》,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

外国电影史及理论me介绍

外国电影史及理论me介绍

外国电影史与理论法国电影1895年:产生起源-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1908年:法国艺术电影运动1917-1928年:欧洲先锋派:法国印象主义心理派、抽象电影、超现实主义(纯电影、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记录电影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真实电影1958-1962:新浪潮、左岸派60年代末:战斗电影80年代:新巴洛克电影美国电影爱迪生:活动视镜1903年:鲍勃的叙事剪辑1908-1912-1916年:格里菲斯的叙事剪辑1920年:美国记录学派1912-1930:美国喜剧电影黄金时期电影、卓别林30-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黄金时期、实验电影1935-1955:迪斯尼卡通电影40-50年代(1940-1958):黑色电影50末到60年代初年代:直接(真实分支)电影、地下(原实验)电影60年代:美国新电影60-70年代:好莱坞新电影苏联电影1917-1928:欧洲先锋派、蒙太奇学派:普爱维30-4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50-60年代:新高潮70年代中期:四大题材德国电影1917-1928:欧洲先锋派、表现主义电影(抽象分支)、室内剧、街头剧、绝对电影1960-1976:德国新电影意大利电影10年代:电影大国、现实主义、自然主义20-30年代:法西斯统治,白色电话片、书法片1945-1951:新现实主义日本电影1896-1918:传入1918-1931:无声1931-1945:有声1946-1952:战后复苏1952-1954:独立制片运动1960-1980:日本新浪潮1980-今:复苏,改编多英国电影1900:布莱顿学派1929-1951:格里尔逊、30年代英国记录电影运动1956-1959:英国自由电影运动(英国新电影)70年代:当代英国电影低谷,00780年代:英国地那英复兴《法国中尉的女人》或国际认可奥斯卡电影的起源视觉滞留: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电影史概论
西方电影史概论是一门通过研究西方电影产业、电影技术、电影史学、文化和艺术来探究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西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经历了从无声电影时代,到有声电影时代,再到当代数字电影时代的发展演变。

从早期的拍摄技术、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到国家影片制作和世界电影产业的竞争,以及电影导演、摄影师和编剧的悉心研究与创作,每一个阶段都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西方电影史概论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
1.电影早期的发展和实验性质的创作,比如光影与运动捕捉技术的实验。

2.电影制作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电影到数字电影等技术的演进。

3.著名电影制作公司、电影院和影片的历史。

4.电影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影响,如战争、社会运动和现代性等。

5.近现代电影的发展,包括独立电影、西方和非西方电影的文化交流等。

学习西方电影史概论,可以了解电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电影的发展和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外观与内涵,对电影学习和创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