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层识别

合集下载

水淹层特征识别

水淹层特征识别

随之 也 越 来 越 严 重 , 水淹 层 的解 释 技 术 就 成 为 储 层 解 释 的 重要 环 节 。 总 结 了水 淹 层 的 基 本特 征 和 水 淹层 类 型 , 而进 从

关 键 词 : 井解 释 ; 淹 层 ; 井响 应 特征 ; 测 水 测 定量 判 断 ; 层 储
目前 , 国各大油 田相继进 人勘 探 开发后期 , 我 水驱油 田的测 井解释作为石油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就显得很 重要 。随着 油 田注 水开发时间的延 长 , 主力油层被水淹的情况越来越严 重。在此情 况下 , 水淹层解释技术就显得越 来越重要 。然而 , 由于各 油田的 地质结构 、 注人水性质 、 开发条件均不相 同, 尚没有一种通用 的水
水淹对油层 含油性的影 响 , 直接表现为含油饱 和度降低 。这 种 由于注人水的侵人 使含 油饱和 度 以不同程 度下 降后 的数 值, 称之为剩余油饱 和度 , 它介 于原 始含 油饱和 度和残 余 油饱和 度
之 间。油层水 淹后 , 自然 电位 P和 电阻率 Rt 对 的影 响 比较 明 显 。当注人水矿化度较高时 , 随着含水饱 和度的增加 , 电阻率 Rt 呈下降趋势 ; 但随着注人水矿 化度的降低 , 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 , 电 阻率反而急剧上升 , 形成 “ 形 曲线 。而对 自然 电位 P的影响 , U” 则主要 取决 于注人水矿化度与钻井 液滤液矿 化度及原 始地层水 矿化度 之间的差异 , 可能造成异常 幅度 的增加 、 有 降低或基线偏

矿化度差异大 , 则地层 电阻率最小值 出现早 。油层底部水淹电极 系电阻率 常出现极 大值深 度上移 。 自然电位 负异常 幅度 明显 变 小, 且常伴随有泥岩基线的正向偏移 。上部泥岩基线偏移表示 油 层上部水 淹 , 下泥岩基线偏移表示油 层下部 水淹 , 当全层 水淹时

水淹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

水淹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
1水 淹 层 识 别 .
小, 如图 2中第 2 层 。 O
l I 3声波 时差 法
油层和水淹层 的声 波时差 的差别 不大 ,但当地层粘土成分 中蒙脱 石含量很 高时 , 由于蒙脱石 遇水 膨胀 , 或强水 淹把粘土成分 冲洗 掉 , 岩 石孔隙结构发生变化 ,L 孑 隙度 增大 , 就会引起水淹层的声波时差相应增 大。 如图 3中第 1 6层所示 。 井区对应层位 声波 时差在 2 0 3 0z/ 而 8 — 4 1 m, . s 该层声波时差值达到 30 ,m以上 , 9 p/ s 水淹现象较明显。
I ・ ‘ 嚣 ^

11自然 电位层 内异常 . 在水驱油过程中 , 由于地层内部的非均匀性及重力作用 的影 响, 水 在层 内各 部的推进速度 各异 , 使油层部 分水淹 , 、 两部分地层 的含 上 下 水矿化度不同 , 引起 自然电位基线偏移 。自然 电位基线偏移的程度主要
n 含水饱和度指数 ; : ab 与岩性有关 的系数 ; ,:
R L 侵入带 电阻率 , m; IM: n・
A 声波时差 ,s C: x m。 I/
R: 水淹层混合液 电阻率 , m n・ 。 2 相对渗透率解释模 型 . 3 对于两相共渗体系 , 油水相对渗透率是束缚水 、 冲洗 带含水 饱和度 以及残余 油饱和度的函数 , 经实验室测定 的关 系式为 :
15利用 R . MT测井判 断水淹层
R T M 测井钙硅 比曲线是很好 的反 映岩性的测井曲线 , 氧比曲线 碳 则是 反映地层含油. 好坏的曲线 ,利用 钙硅 比测井 曲线与碳 氧比测井 1 生 曲线 重叠显示 时 , 岩性相 同时 , 在水层 处 , 两者 基本重合 ; 但在油层 中 , 两者 间有明显 差异 , 随地层 孔隙度 增大 , 且 两者之差也随之增大。因此 , 应 用这种 曲线重 叠技术 , 以方便 、 速 、 可 快 直观地显示储集 层含油饱 和 度与含 油量相对大小 , 而达 到定性识别水 淹层。 从

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

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

■ ■ ,
_
1 O0O
—r

若 l O 0
10 Βιβλιοθήκη - ■ ■


I I

由于 地 层孔 隙分 布和 大 小不 均 , 孔 隙 结 构 复杂 等原因, 注入 地层 的水在 它 所流 经 的孔隙 过程 中 , 不
3 6 40 44
2 0
2 4
28
3 2
I 】 nR( %)
水 淹
可 能将 孔 隙 中的油 全部 驱替 干净 。对 于一个 投 入注 水 采油 的油 层来 说 , 从注 入 端到 采 出端 区域 内 , 在 采 油 井 中 出现 注入 水 之 前 , 地 层 中的 含油 饱 和 度或 含 水 饱和 度 的分布 是 不连续 的 。 在 注水 前缘地 带 , 饱 和
1 . 1含 油 性 变 化
喉道 半 径 加 大 , 孔 隙变 得 干净 、 畅通 , 孔 隙半 径 普遍 增大 , 缩短 了流体 实 际渗 流途 径 ; 岩 石孔 隙结 构系数 变小 , 物 性 好 的岩 石 孔 隙 度 , 可 能 有一 定 程度 的增
随着水 淹程 度增 加 , 含水 饱 和度 增加 , 油 层 的含
反 应是地 层 电阻 率发 生变 化 。油 水分 布发生 的具体 变化 , 与 地层 的非 均 质 性 、 重力 、 注 水井 地层 吸水状
况等 因素有 关 。
1 . 4 油 层 饱 和 度 的 横 向 分 布
水 淹 时
2 0
l , o R( %)
l O0O0

_ 一
1 5 O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3 期

埕岛油田馆上段水淹层地质特征与识别

埕岛油田馆上段水淹层地质特征与识别

埕岛油田馆上段水淹层地质特征与识别摘要:埕岛油田长期注水开发、随着注入水的不断推进,水淹层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它明显区别于油层的原始状态。

本文对馆上段油藏水淹层的基本特点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生产实践中对测井公司解释的水淹层进行判断分析。

关键词:馆上段油藏水淹层地层电阻率自然电位测井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水深3m-20m的极浅海海域,处于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交汇处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属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大型披覆构造。

截至2010年底,埕岛油田已发现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及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及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等七套含油气层系,自营区探明含油面积156.54km2,探明储量37950.2万吨。

已上报动用探明含油面积104.49km2,石油地质储量24638.28万吨,标定采收率20.3%。

其中人工注水驱埕岛主体馆上段油藏为其主要的含油层系和开发层系,已探明储量和开发储量分别占埕岛探明储量和动用储量的54.8%和70.9%,年产油占采油厂年产油量的78%。

一、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水淹层的基本特点油藏长期注水开发、随着注入水的不断推进,水淹层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它明显区别于油层的原始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含水饱和度增大随着水淹程度增强,由原始的临界含水饱和度(相当于束缚水饱和度)逐步增大,直到某个最大值。

2.层物性发生变化水洗会导致充填于砂岩孔道内或砂岩颗粒表面的粘土被冲散或被冲掉,孔隙半径增大(主要是孔隙喉道半径增大),因此,强水洗后渗透率有明显增高。

同时,岩石润湿性发生变化,亲油变为亲水,饱和指数n也发生变化。

但是,水淹也可能使某些粘土矿物膨胀,堵塞孔道,降低产层的渗透率,一般来说,水淹的结果,使孔隙度增大。

3.地层电阻率发生变化油层在注水初期,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电阻率减少。

4.水淹区的分布与沉积的韵律性有密切关系馆上段为正韵律沉积的河道砂、点砂坝,在水驱过程中,首先在储层底部的岩性较粗的相带形成大孔道的水窜,造成局部的先期水淹。

水淹层识别

水淹层识别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一、水淹油层的特征在油田开发工程中,由于注水驱油或是边底水推进,油层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淹,引起储集层物性、电性一系列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特征。

1、水淹油层的地质特征储层含油性和油水分布变化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孔隙结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岩石的湿润性变化油层水淹后的地层压力与温度变化(1)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而且它们与水洗程度成比例。

大庆油田根据水驱油岩心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油层弱水淹时含油饱和度下降约10%;油层中等水淹时降低约20%~30%;油层强水淹时下降30%以上。

在水洗作用下,油层的粘土和泥质含量下降,粒度中值相对变大,随之也使束缚水饱和度相应降低。

在注水开发中,随着注入水不断增加,地层中的油水分布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一般来说油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都有程度不同的非均质性。

显然,注入水在非均质严重的油层中并非活塞式的推进,而是沿着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部位推进,直到高渗透性地带中大部分油被水驱走时,中、低渗透部分的孔隙中仍保留着相当多的原油。

物性好的高孔隙、高渗透性部位早水淹,水洗强度大;低孔隙、低渗透性部位晚水淹,水洗强度小,甚至未被水淹。

这样,在高含水期,原来的好油层变成强水淹层;而较差的油层(包括物性差的油层和薄油层),则又可能成为“主力油层”。

因此,尽管某些油井的产水率很高,但低孔隙性、低渗透性油层、薄油层或厚油层中的低孔隙性、低渗透性部分仍有可观的潜在产能,它们将成为高和特高含水期油田挖潜稳产的主要对象。

在高含水期,水淹油层的油、水分布一般都有按沉积旋回水淹的规律。

正韵律油层如河道砂、点砂坝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细变粗,注入水先沿底部粗岩性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大孔道的水窜,造成底部先被水淹,上部晚水淹;底部强水淹、上部弱水淹或未水淹。

在反韵律沉积的三角洲河口砂坝等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粗变细,注入水先沿顶部突进,但由于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影响,使注入水推进相对稳定,且注入水波及面积、厚度及驱油效率都较高,水洗强度自上而下由强变弱。

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

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

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
水淹层的定量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电阻率测井:这是水淹层测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可以推断出油井中的岩石类型和含水性质。

当测量到很低的电阻率时,很可能是由于岩石孔隙中充满了水,即存在水淹层。

2. 声波测井:通过测量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和幅度,可以推断出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识别水淹层。

在声波测井中,通常使用单发双收的测井仪,可以消除井壁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度。

3. 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利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进行研究,可以测量地层中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含量,从而识别水淹层。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能够提供地层中水的赋存状态和分布情况。

4. 介电测井:介电测井利用岩石和水的介电常数差异进行测量,可以识别水淹层。

介电测井能够提供地层中水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测量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这些定量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结合地质资料、试油数据、生产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水淹层。

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交会图方法

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交会图方法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o f t h e w a t e r e d — o u t r e s e r v o i r p o s s e s s e s i mp o r t a n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f o r t h e t a p p i n g o f t h e r e —
ma i n e d o i l i n t he me d i u m a n d l a t e p e io r ds o f a n o i l ie f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e we l l l o g g i n g da t a h a v e t h e f o l l o wi n g a d —
2 0 1 4年 4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庆石 油 地质 与开 发
P 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 d O i l i f 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Ap r .,2 01 4
第3 3卷第 2期
为水 淹层测井识别的敏感参数 ,然后采用交会 图技术 建立 电阻率一储 层厚 度 、电阻率一声波 时差 、电阻率一声 波孔 隙度交会图 ,最后利用交会 图中数 据 点 的分 布特 征划 分 水淹 级 别。应 用表 明 ,交 会 图 的识别 准 确率 达到
8 0 % 以上 。因此 ,该 方法 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水淹层解释是有效 的,其精度达 到油田现场 的要求 。
p a r t i a l l y e mpi r i c a 1 .T he r e f o r e t h e c r o s s p l o t me t h o d t o q ua l i t a t i v e l y r e c o g n i z e t h e wa t e r e d— o u t r e s e r v o i r s b y t he we l l l o g g i ng d a t a i s pr e s e n t e d or f t h e ma i n o i l l a y e r s i n Da q i n g Xi n g s h u g a n g a nd Sa e r t u Oi l f i e l d s .At ir f s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t h e we l l l o g g i n g r e s po ns e o f t h e wa t e r e d— o u t r e s e r v o i r s,t h e s e ns i t i v e p a r a me t e r s o f t h e a b o v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u c h a s r e s e vo r i r t h i c k n e s s,r e s i s t a n c e,i n t e r v a l t r a n s i t t i me,c a l c u l a t e d p o r o s i t y b y t h e i n t e va r l t r a n s i t t i me a r e o p t i mi z e d,a n d t h e n wi t h t h e h e l p o f t h e c r o s s p l o t t e c h n i q u e,t h e c r o s s p l o t s o f r e s i s t a n c e ・ r e s e vo r i r t h i c k —

浅谈对水淹层识别的一点认识

浅谈对水淹层识别的一点认识

浅谈对水淹层识别的一点认识作者:黄亚段,迎利,李萌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2期黄亚段迎利李萌(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摘要】目前,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水驱油田的测井解释作为石油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然而,由于国内各大油田的地质特点,水驱开发及资源条件不同,尚没有一种通用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利用测井技术进行老井饱和度计算、水淹层判断、汽驱效果评价、剩余油饱和度评价,可以为寻找剩余油和发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老区进一步调整和挖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测井解释;水淹层;剩余油1 国内外发展现状在国外,为了探明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广泛采用给地层注入同位素活化液或盐水,随时间推移进行两次或多次测井的“测一注一测”技术,从而由多次测得的结果求出剩余油饱和度。

同时可用此技术监视油层的枯竭状态及驱油效率。

20多年来,我国测井工作者围绕水驱岩石物理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方法以及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经历了从定性解释,半定性解释到定量解释的发展过程,已形成了一套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定性判别水淹层、定量求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综合判别水淹级别的解释方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水驱油田测井解释主要集中体现在用“三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水淹层含水率及水驱采收率两方面。

根据三饱和度测井资料,不仅能够确定产层含水率、划分水淹级别,而且还可以确定产层水驱采收率(又称采出程度),评估水驱油田开发效益,为油田增产挖潜提供科学依据。

近几年,通过测井系列的改善和新解释方法的研究,初步解决了厚层内划分水淹部位和判断薄层(0.5m)水淹的难题,建立了注水过程中淡化系数方程,以及回注油井产出水或注入水电阻率与原始地层水相比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的水淹层解释模型。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与大庆油田还研制出了适用于高含水期测井解释的工作站软件平台START。

怎么判断水淹层

怎么判断水淹层

一、水淹级别解释标准
测井解释在判断水淹层及水淹级别中,它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含水率(Fw)而确定的,即:当Fw≤35%时,测井解释为低水淹(D);
当35%<Fw>75%时,测井解释为中水淹(Z);
当Fw≥75%时,测井解释为高水淹(G)。

众所周知,测井解释确定的是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而含油饱和度(So)与含水率(Fw)是有差别的,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建立试油结果与测井解释确定的含油饱和度的一个关系,找出其中的关联。

在建立了试油结果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后,还需了解该油田的含油饱和度(So)、残余油饱和度(Soi)、束缚水饱和度(Swi)之间的关系。

这样,在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后,根据剩余油饱和度(So)与含水率(Fw)的关系、剩余油饱和度(So)与残余油饱和度(Soi)和束缚水饱和度(Swi)之间的关系,确定水淹层及水淹级别。

我们通过对塔里木轮南油田的含水率、残余油饱和度(Soi)和束缚水饱和度(Swi)与剩余油饱和度的研究,确定了轮南油田水淹层的解释标准:
低水淹层:Φ>15%,Soi≥35%,Fw≤35%
中水淹层:Φ>15%,35%>Soi>25%,35%<Fw≤75%
高水淹层:Φ>15%,Soi≤25%,Fw>75%
须注意的是:①脉冲中子测井的俘获截面曲线的特征与感应测井曲线很相似,因此感应测井在特殊复杂层(如低阻层)解释中遇到的困难,同样在脉冲中子测井资料中也会遇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种测井方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②以前曾多次提过,无论那种方法所求剩余油饱和度都是有误差的,不能严格按其大小判断水淹级别。

常规测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研究

常规测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研究
和 度 降 低 , 油 的 流 动 阻 力 增 加 、 对 渗 使 相
透 率 减 小 , 测 井 曲 线 上 的 反 应 是 地 层 在
含水 ( 油) 和度 会很 快趋 于原 始 含 水 f 含 饱 含
油 ) 和 度 , 趋 近 于 束缚 水 饱 和 度 ( 油 饱 或 纯
电 阻 率 发 生 变 化 。 水 分 布 发 生 的 具 体 变 层 ) 当地 层 的 含 水 饱 和 度等 于 束缚 水 饱 和 油 。 1 3 油、气 、水分布状态 和流动 特点 的变化 化 , 地 层 的 非 均 质 性 、 力 、 水 井 地 度 的 条件 下 , 层段 内的流 体 为 单相 ( ) . 与 重 注 地 油 流 水 淹 前 的 油 层 , 呈 束 缚 状 附 着 在 孔 层 吸 水 状 况 等 因 素 有 关 。 水 动 。 着 注 水 时 间 的延 长 , 随 前缘 位 置 会 逐 渐
1 2 孔隙 度和渗透 率变 化 .
度 或 含 水 饱 和 度 的 分 布 是 不 连 续 的 。 注 在 能 在 此 处 形 成 水 滴 。 此 , 田 在 注 水 开 水 前缘 地 带 , 和 度会 出 现 突 变 。 前 缘 到 因 油 饱 从
注水端之间 , 含水 饱 和 度 逐 渐升 高 , 含油 饱 和 度 逐 渐 降 低 , 这 区 间 内 的 地 层 段 为 油 在 水 两 相 共 同 流 动 地 段 。 前 缘 端 到 采 油端 在
变小 , 性好 的 岩 石 孔 隙 度 , 能 有 一 定程 物 可 度 的 增 加 , 渗 透 率 明 显 增 大 。 图 1 为 水 淹 而 ( )
层 前 后 孔 隙 度和 渗 透 率 变 化 对 比 图 。
方 向上 位 于 前缘 端 附 近 的 小 区域 内 , 油 含 了流 体 实 际渗 流途 径 , 石 孔 隙结 构 系 数 会 使 地 层 的 含 水 饱 和 度 升 高 , 余 油 饱 饱 和度 可 能 要 高 一些 , 越 过 这一 小 区 域 , 岩 剩 但

常规测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研究

常规测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研究

常规测井水淹层综合识别方法研究摘要:油层水驱开采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方法,水淹层测井解释是注水开发油藏监测的关键技术,其解释精度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在水驱过程中油层的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储层及测井曲线上有所显示。

通过分析研究这些特征,对水淹层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淹层渗透率孔隙度测井曲线特征1 水淹层储层性质变化特征1.1 含油性变化油层水淹后随着水淹程度增大,含水饱和度逐渐增加;含油饱和度逐渐降低,与水洗程度成比例。

弱水淹层含油饱和度降低约10%;中等水淹含油饱和度降低约20%~30%;强水淹时含油饱和度降低约30%以上。

1.2 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由于注入水的冲洗,岩石孔壁上贴附的粘土被剥落,含油砂岩较大孔隙中的粘土被冲散;沟通孔隙的喉道半径加大,孔隙变得干净、畅通,孔隙半径普遍增大,缩短了流体实际渗流途径;岩石孔隙结构系数变小,物性好的岩石孔隙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渗透率明显增大。

(图1)为水淹层前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对比图。

1.3 油、气、水分布状态和流动特点的变化水淹前的油层,水呈束缚状附着在孔壁的粗糙表面上或微小的细孔中。

注入水进入地层后,水驱油的过程中,水相和油相由开始的连续流动状态逐渐转变为不连续窜流或分散状态。

在亲水性的岩层中,孔道较小或孔道拐弯处,沿孔壁窜流的水会在此处将油切断,形成滞留的油块或油滴;在亲油性岩层中,沿大孔道中心流动的水,流经狭小孔道截面时,也可能在此处形成水滴。

因此,油田在注水开发以及油层水淹后,对于偏亲油的岩层,注入水将不断驱替大孔道的油而占据大孔隙空间。

对于偏亲水性岩层,注入水会不断将油切断形成油水混合液,两者都会使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升高,剩余油饱和度降低,使油的流动阻力增加、相对渗透率减小,在测井曲线上的反应是地层电阻率发生变化。

油水分布发生的具体变化,与地层的非均质性、重力、注水井地层吸水状况等因素有关。

1.4 油层饱和度的横向分布由于地层孔隙分布和大小不均,孔隙结构复杂等原因,注入地层的水在它所流经的孔隙过程中,不可能将孔隙中的油全部驱替干净。

《水淹层解释方法》课件

《水淹层解释方法》课件

解释准确性的提高
综合多种资料
01
利用地震、测井、试井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解释
的准确性。
建立解释标准
02
制定统一的水淹层解释标准,规范解释流程和方法,减少人为
误差。
动态监测与调整
03
对水淹层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解释参数和方法,提高解释
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结合
环境保护
水淹层也是地下水的重要保护层,通过水淹层解释可以更好地了解 地下水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预防
水淹层解释有助于了解地下水流场特征,预测地质灾害风险,为灾 害预防提供依据。
02
水淹层解释方法分类
基于地震数据的解释方法
地震反射系数法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 系数,推断出水淹层的岩性、物性和 含水性。
沉积学分析法
通过对地层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推断水淹层的形成原因和含 水性。
古生物标志法
利用古生物化石和地层中有机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水淹层的含水性和油 藏特征。
03
常见的水淹层解释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
总结词
通过地震波的反射信息,对地层进行反演,推断出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含水状况。
详细描述
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从多角度揭示水淹层 的特征和规律。
石油工程与环境科学的融合
将石油工程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综合考虑水淹层的开发 与环境保护。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运用
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水淹层数据进行处理、分 析和模拟,提高解释的效率和精度。
人工智能在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前景

砂泥岩水淹层的常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方法

砂泥岩水淹层的常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方法

砂泥岩水淹层的常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方法ZHU Xue-Juan;GE Xin-Min;KONG Xue;ZHANG Rui-Xiang【摘要】水淹层的典型特征是含油气饱和度下降和混合地层水导电能力的变化,反应到测井曲线上,对于地层水水淹和污水水淹的储层,水淹程度越高,电阻率越低;而淡水水淹的储层,电阻率会先降低再升高,呈现“U”形甚至“S”形的变化;同时混合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必然导致自然电位的变化,造成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的变化、自然电位正负异常翻转和自然电位基线偏移.根据已知水淹层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典型特征,直接对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就可对未知水淹层进行识别,或将测井数据制作成交会图,得出水淹层的判断标准.【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6页(P1215-1220)【关键词】水淹层;常规测井;定性识别;电阻率;自然电位【作者】ZHU Xue-Juan;GE Xin-Min;KONG Xue;ZHANG Rui-Xi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0 引言对注水开发的老油田确定剩余油分布、挖潜剩余油潜力来说,定性识别水淹层是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水淹层精细评价的基础和重点。

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注水开发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利用测井曲线进行水淹层识别并不简单。

但是可以从水淹层的水淹机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在各种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上的变化,分析总结这些变化引起的测井响应特征,并以此来综合判断水淹层[1]。

油层水淹后最直接的变化是混合地层水导电能力和地层含油气饱和度的变化。

所以,常规测井曲线定性判断水淹层的主要手段,就是根据对混合地层水导电能力和含油气饱和度反应灵敏的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总结这些曲线在已知水淹层的响应特征,对这些响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来判别出同一区块的其他水淹层[2]。

1 水淹层常规测井曲线特征要对未知水淹层进行识别,必须先对本区块已知的水淹层进行分析,从已知样本中统计、分析、总结,得出目的区块水淹层的判别标准。

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

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

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李忠楠!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黑龙江大庆"!+-&&&#""摘"要!油层水驱开采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方法!水淹层测井解释是注水开发油藏监测的关键技术!其解释精度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针对油田注水开发油层水淹状况复杂!测井资料难以解释!分析了水驱后岩石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储层及测井曲线上有所显示"通过分析研究这些特征!对水淹层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水淹层#渗透率#孔隙度#测井#曲线特征""中图分类号!M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水淹层储层性质变化特征!#!"含油性变化随着水淹程度增加"含水饱和度增加"油层的含油饱和度降低"与水洗程度成比例$弱水淹层含油饱和度降低约!&2%中等水淹含油饱和度降低约"&2&-&2%强水淹时含油饱和度降低约-&2以上$!#""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由于注入水的注入"原来充填在砂岩孔道内或砂岩颗粒表面的黏土被冲散或被冲走"沟通孔隙的喉道半径加大"孔隙变得干净&畅通"孔隙半径普遍增大"缩短了流体实际渗流途径%岩石孔隙结构系数变小"物性好的岩石孔隙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渗透率明显增大$!图!#为水淹层前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对比图$图!!#-"油’气’水分布状态和流动特点的变化水淹前的油层"水呈束缚状附着在孔壁的粗糙表面上或微小的细孔中$注入水进入地层后"水驱油的过程中"水相和油相由开始的连续流动状态逐渐转变为不连续窜流或分散状态$在亲水性的岩层中"孔道较小或孔道拐弯处"沿孔壁窜流的水会在此处将油切断"形成滞留的油块或油滴%在亲油性岩层中"沿大孔道中心流动的水"流经狭小孔道截面时"也可能在此处形成水滴$因此"油田在注水开发以及油层水淹后"对于偏亲油的岩层"注入水将不断驱替大孔道的油而占据大孔隙空间$对于偏亲水性岩层"注入水会不断将油切断形成油水混合液"两者!’!""&!+年第%期""""""""""""内蒙古石油化工收稿日期!"&!+7&,7&-作者简介!李忠楠!男!学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工程"都会使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升高!剩余油饱和度降低!使油的流动阻力增加"相对渗透率减小!在测井曲线上的反应是地层电阻率发生变化#油水分布发生的具体变化!与地层的非均质性"重力"注水井地层吸水状况等因素有关#!#’"油层饱和度的横向分布由于地层孔隙分布和大小不均!孔隙结构复杂等原因!注入地层的水在它所流经的孔隙过程中!不可能将孔隙中的油全部驱替干净#对于一个投入注水采油的油层来说!从注入端到采出端区域内!在采油井中出现注入水之前!地层中的含油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在注水前缘地带!饱和度会出现突变#从前缘到注水端之间!含水饱和度逐渐升高!含油饱和度逐渐降低!在这区间内的地层段为油水两相共同流动地段#在前缘端到采油端方向上位于前缘端附近的小区域内!含油饱和度可能要高一些!但越过这一小区域!含水$含油%饱和度会很快趋于原始含水$含油%饱和度!或趋近于束缚水饱和度$纯油层%#当地层的含水饱和度等于束缚水饱和度的条件下!地层段内的流体为单相$油%流动#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前缘位置会逐渐地由注水方向朝采油方向移动!使双向流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单相流的区域不断缩小#到采油端见到注入水时!地层内流体就全部成为双相流动区域#显然!随着注水驱油的不断进行!油层内每一处含水饱和度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即使在同一时刻"油层内各部位的含水饱和度也会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在注水开发期间!产层内每一处"每一时刻的剩余油饱和度都是变化的#!#("压力与温度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各层段产出量和注水量不同!造成各层段地层压力明显不同于原始地层压力!并产生不同的差异&长期从地面注入冷水!可使地层温度降低!注水井附近更为明显#""水淹层测井曲线特征"#!"电阻率曲线特征油层水淹后由于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导电离子增多!出现电阻率下降的现象#在高分辨率三侧向电阻率表现为’在排除因岩性变差导至电阻率下降!曲线幅度值随含水升高而降低&未淹层"差岩性多在厚层顶部!侧向电阻率较低!但微球较高!且多有夹层分隔&顶部渐变层电阻率渐渐升高时!在极大点前常未淹&底部渐变层电阻率渐低!通常含水渐高如图"&单峰时!顶部陡直"低部呈漫坡状$非剑形对称%!同时底部岩性不变或变好!是水淹程度高之表现#在"#(0梯度曲线表现为’水淹后底部梯度极大值上抬$含底钙层例外%!厚层较高水淹层常出现在极大值之后如图-#在利用电阻率下降判水淹层时!要参考自然伽玛"密度测井等曲线!若电阻率值下降不是由于岩性变差引起的!可以判为水淹!若是由于岩性引起的!不能判为水淹层#图"图-"’!内蒙古石油化工"""""""""""&!+年第%期"图’图(图+图$图,-’!""&!+年第%期""""""李忠楠"常规测井水淹层识别方法分析图%"#""密度曲线特征水淹后常显示幅度增高!读值变小"在高水淹时也有读值变大现象"一是差岩性层由于水的沉降作用出现的高淹层"二是低压滞流区高淹层"由于流体中夹带的流动泥质沉积导致岩性变差"此时声波时差呈现高值如图’所示#"#-"声波时差曲线特征油层被注入水长期冲刷"储层孔道内黏土矿物的分布形态及含量发生变化"造成产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加"表现在高分辨率声波曲线上的特征是曲线值增大#尤其当邻井注水导致评价井压力升高"直接造成弹性波幅度有很强的衰减"致使声波时差增加#油气层水淹初期"由于孔隙度变化不大"声波时差曲线的变化并不明显$油气层水淹中后期"尤其是强水淹层"声波时差曲线有明显增大的现象如图(#在利用声波曲线判别水淹层时要参考微电极曲线!电阻率曲线#因为大孔隙或储层内含气及井眼增大"都会引起声波值增大#在排除井眼影响条件下"时差增大为水淹渐强特征#在复合韵律层中"每个岩性变差%有一定岩性!物性分隔能力&后的第一个小层常比岩性变差前的最后一个小层水洗程度差一至两个等级"要结合其它曲线综合判断#"#’"微电极与微梯度曲线特征微电极与微梯度曲线主要测量井壁附近冲洗带的电阻率"一般的水淹状况对此影响较小#其幅度值主要依赖于岩性骨架电阻率的贡献"孔隙内流体的贡献较小#随含水上升读值下降"幅度差减小"且曲线由不淹时毛刺状或锯齿状愈趋光滑如图+#"#("自然电位曲线特征由于油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大多数水淹层都具有局部水淹的特点"被水淹的局部部位就引起自然电位偏移"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油层被淡水水淹以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局部受到淡化#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淹前后地层水矿化度的比值#二者比值越大"则基线偏移也越大"且岩性越细偏移幅度越小#对应油层界面"自然电位上部基线偏移"指示油层上部水淹"若下部基线偏移则主要表示下部水淹$如果油层中部或全部地层均匀水淹"自然电位曲线不会发生偏移"而表现为全层自然电位幅度下降如图$#"#+"自然伽马曲线特征油层注水后"在水驱油过程中"对自然伽马值的影响有两部分"水淹层受水洗影响"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和泥质成分被注入水溶解和冲走"使粘土和泥质含量降低"因而使自然伽马测井值降低$同时注入水溶解油层中一些放射性盐类"并在油水过度带随着矿化度升高增强"从围岩中淋漓出的镭的同位素额外富集使自然伽马值增大#对中!强水淹层"自然伽马值测井值降低"层内非均质响应减弱$渗透性差的弱水淹层"自然伽马值测井值增大如图,#在厚层上部J O 值显示变小%幅度上抬&是水淹开始特征"在中!下部J O 变小和增大都是水淹程度增加特征"常是不含铀情况下含水渐高的表现如图%#-"结论注水开发中后期水淹层在油田普遍存在"能否准确识别水淹层直接影响射孔投产!作业生产#因此利用现有的测井资料准确识别水淹层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归纳出识别水淹层方法"希望能给水淹层解释提供可以借鉴的作用"以在有限的资料情况下提高水淹层认识水平#!参考文献"!!""雍世和#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吴锡令#生产测井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孟凡顺$孙铁军$注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砂岩储层大孔道方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肖慈$杨斌#利用测井录井信息识别水淹层!;"#测井技术$"&&&$"’%(&#---&--+#’’!内蒙古石油化工"""""""""""&!+年第%期"。

水淹级别判别标准

水淹级别判别标准

水淹级别判别标准
水淹层作为注水或边底水驱油油藏油层分级评价,水淹级别判别标准是:一级水淹:含水率在90%以上;
二级水淹:含水率在60%与90%之间;
三级水淹:含水率在30%与60%之间;
四级水淹:含水率在30%以下。

含水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水层作为边底水油藏油层分级评价,其判别标准是: 含水油层:部位近邻油层且含水率在50%以下;
油水同层:部位近邻含水油层或油层且含水率在50%与90%之间;
含油水层:部位近邻油水同层或含水油层且含水率在90%以上;
水层:部位邻近油水同层或孔隙度在6%以上且含水率在98%以上。

油层、差油层、水层、干层是根据孔隙度大小及可动水饱和度大小来判别,其判别标准是:
油层:孔隙度在6%以上且可动水饱和度在5%以下;
差油层:孔隙度在4%与6%之间且可动水饱和度在5%以下;
干层:孔隙度在4%以下且可动水饱和度在5%以下。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首先,电阻率测井曲线是水淹层测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由于水和油的导电性差异,通过测量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水淹层的存在。

通常使用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解释,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测井仪器上的多个电极分别测量不同深度的电阻率,然后根据电阻率值的大小推断油井中的岩石类型和含水性质。

当测量到很低的电阻率时,很可能是由于岩石孔隙中充满了水,即存在水淹层。

其次,自然伽马射线测井曲线也可以用于水淹层的测井识别。

自然伽马射线是地球自然放射性物质产生的放射线,不同的地质层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

当油井中存在含水层时,伽马射线的强度会显著增强。

通过测量伽马射线测井曲线的变化,可以判断水淹层的存在与否。

具体方法是分析伽马射线曲线的峰值和谷值,以及伽马射线的不规则波动。

当出现高峰值或者小谷值时,表示油井中有水淹层的存在。

最后,声波测井曲线也可以在水淹层测井中发挥重要作用。

声波测井通过测量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可以判断岩石中的孔隙度和含水性质。

水的存在会导致声波传播速度的降低和衰减程度的增加。

因此,当声波测井曲线呈现较低的传播速度和较高的衰减程度时,可以初步判断存在水淹层。

除了以上几种测井识别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地质信息进行判断,如钻井记录、岩心分析等。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通过交叉验证来进行水淹层的准确识别。

总之,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是石油地质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电阻率测井曲线、自然伽马射线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等多种测井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油田开发者判断油井中是否存在水淹层,进而调整开发策略,提高开发效率。

水淹层解释方法ppt课件

水淹层解释方法ppt课件

316
35
羊检 1 1981 33.0
2346 15
羊三木 Ng2 羊 10-13 1972 30.4
777
28
羊新 11-33 1985 31.6
781
24
羊三木 Ng2 羊 11-32 1973 31.2
799
26. 羊监 1 1997 34.5
2152 14.
港 东 Nm3 港 205 1967 32.8
●污水水淹,由于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 差不大,自然电位的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
27
水淹层解释方法
电阻率曲线特征 ●淡水水淹,呈U形曲线变化; ●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28
水淹层解释方法 声波时差曲线特征
●水淹初期,由于孔隙度变化不大,声波 时差曲线的变化并不明显;
●水淹中后期,尤其是强水淹层,声波时 差曲线会有增大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有时难 以识别。
16
水淹层解释方法
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 水淹后油层的Sw增加, So降低,与水
洗程度成比例。 ● 油水分布发生变化,与地层的非均质 性、重力、注水井地层吸水状况等因素有 关。
17
水淹层解释方法
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
● 混合地层水矿化度Pwt和电阻率Rwz的大小取 决于原始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矿化度以及注入水 量。 ● Pwt和Sw的变化在测井曲线上最直接反映是电 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而电阻率的变化 最明显。 ● 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呈U形曲线变化; 污水水淹,Rt随Sw的增加而降低。
水淹层解释方法
1
水淹层解释方法
一、 绪论 二、水淹层概述 三 、水淹层特征 四 、水淹层解释方法及模型建立 五、效果分析 六、结论

基于常规测井方法的水淹层识别探讨

基于常规测井方法的水淹层识别探讨

1 水淹层储层性质的动态特征1.1 含油性、孔隙度与渗透率动态特征油层水淹会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含水饱和度会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含油饱和度随水淹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弱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为10%~30%,中水淹为30%~70%,强水淹则超过70%。

岩石孔壁附贴的黏土会因为注入水的冲洗而剥落,含油砂岩孔隙内的粘土被冲散,扩大了孔隙半径,增加了孔喉的顺畅和清洁程度。

从水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水淹导致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增大。

1.2 油气水的分布及流动情况水驱油开发会将持续流动形式的油相和水相变为间断或分散形式,在亲水性岩层内,水沿孔壁流动时会被较窄部分切断,形成滴状或块状滞留油。

在亲油性岩层内,大孔道的水流在经过狭窄截面时会变为水滴。

对于水淹层,亲油性岩层,注水会驱替大孔道油,亲水性岩层内,注水则会切断油而形成油水混合液体,从而增大地层的含水饱和度,降低含油饱和度,阻碍油的流动,降低渗透率。

1.3 油层饱和度实际横向分布特征地层孔隙大小和分布不均匀,且有较复杂的孔隙构成,注入水流经孔隙,并不能完全驱走油质。

在注水之前,储层的含水或含油饱和度都呈现间断性分布。

注水前缘地区,会突然改变含油饱和度,前缘到注水侧区间,含水饱和度逐步提升,含油饱和度下降,该区间出现油水两相共流现象。

前缘侧到采油侧方向上,前缘侧邻井小区域内的含油饱和度会略高,但是超过这一区域,会趋于最初的含油饱和度。

在束缚水饱和度等于含水饱和度的情况下,地层流体为单相油。

持续注水,前缘部分会沿注水方向前移,扩展了双向流动区域,地层内流体完全变为双相流动区域。

注水驱油作用加强,会增大每一处含水饱和度,且同一时间内各个部位的含水饱和度也不同。

1.4 压力和温度变化注水开发过程中,每层产出水量不同,各深度的起初地层压力和注水后压力有所不同,长时间注入冷水会降低地层温度,在注水井近区有着更直观的表现。

2 关于水淹层测井曲线分析2.1 电阻率特点油层水淹后会加大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增加导电离子,降低电阻率。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分析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分析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分析摘要:地球物理测井是识别和评价水淹层的重要手段。

随着油田水驱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田的水淹程度日趋增高,导致产层的流体性质、孔隙结构,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水分布规律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水淹层测井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以便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是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主要段。

关键词:水淹层测井解释一、油层水淹后产层物理性质的变化受注入水影响,储层性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岩石的电学性质、孔隙结构、水动力学系统等方面。

1、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的推进和冲刷使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发生改变,其变化大小与水洗程度有关。

弱水洗时,岩石中的粘土矿物受注入水浸泡发生膨胀,孔喉变窄,孔径变小,被冲刷的胶结物也可能堵塞孔道,导致孔隙度变小、渗透率降低;强水洗时,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粘土矿物被冲洗,使得泥质含量降低,孔隙度变大,渗透率提高。

因此,在注水井附近的高水淹区域,储层渗透率有明显提高。

2、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注水开发前,储层内主要为束缚水,含油饱和度高。

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油水分布发生变化。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的差异,物性好并且与注水井连通性好的区域先水淹,含油饱和度降低;相反,物性差且与注水井层连通差的区域后水淹或未水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成为挖潜调整的主要对象。

3、润湿性的变化岩石的润湿性与岩石的性质和孔隙结构有关,并由其亲水能力表现出来。

实验表明,水淹后,石英、长石的裸露面增大,岩石的自吸水能力增强,逐渐由弱亲水向强亲水转化,使水淹层的孔隙度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 的值也有所减小。

4、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注入水进入地层后与原始地层水发生溶液混合作用和离子扩散运动,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发生变化。

注入淡水时,地层混合水的矿化度将低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并随着累积注入水量的增加,地层混合水的矿化度不断降低。

注入污水时,其变化十分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一、水淹油层的特征在油田开发工程中,由于注水驱油或是边底水推进,油层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淹,引起储集层物性、电性一系列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特征。

1、水淹油层的地质特征储层含油性和油水分布变化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孔隙结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岩石的湿润性变化油层水淹后的地层压力与温度变化(1)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入水不断驱替地层中的原油,水淹油层的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剩余油饱和度不断降低,而且它们与水洗程度成比例。

大庆油田根据水驱油岩心实验和试油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油层弱水淹时含油饱和度下降约10%;油层中等水淹时降低约20%~30%;油层强水淹时下降30%以上。

在水洗作用下,油层的粘土和泥质含量下降,粒度中值相对变大,随之也使束缚水饱和度相应降低。

在注水开发中,随着注入水不断增加,地层中的油水分布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一般来说油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都有程度不同的非均质性。

显然,注入水在非均质严重的油层中并非活塞式的推进,而是沿着孔隙度大、渗透性好的部位推进,直到高渗透性地带中大部分油被水驱走时,中、低渗透部分的孔隙中仍保留着相当多的原油。

物性好的高孔隙、高渗透性部位早水淹,水洗强度大;低孔隙、低渗透性部位晚水淹,水洗强度小,甚至未被水淹。

这样,在高含水期,原来的好油层变成强水淹层;而较差的油层(包括物性差的油层和薄油层),则又可能成为“主力油层”。

因此,尽管某些油井的产水率很高,但低孔隙性、低渗透性油层、薄油层或厚油层中的低孔隙性、低渗透性部分仍有可观的潜在产能,它们将成为高和特高含水期油田挖潜稳产的主要对象。

在高含水期,水淹油层的油、水分布一般都有按沉积旋回水淹的规律。

正韵律油层如河道砂、点砂坝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细变粗,注入水先沿底部粗岩性高渗透部位突进,形成大孔道的水窜,造成底部先被水淹,上部晚水淹;底部强水淹、上部弱水淹或未水淹。

在反韵律沉积的三角洲河口砂坝等油层,岩性自上而下逐渐由粗变细,注入水先沿顶部突进,但由于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影响,使注入水推进相对稳定,且注入水波及面积、厚度及驱油效率都较高,水洗强度自上而下由强变弱。

复合韵律油层,属多次沉积旋回叠加而成的互层,沉积厚度大(一般层厚5~20m左右,平均约10m),层内具有多个岩性夹层。

注入水沿沉积单元推进,垂向窜流受到抑制,形成水淹程度极不均匀。

岩石颗粒粗、岩性均匀、物性好的层段,水淹强度高;而岩石颗粒细、物性差的层段,注入水波及影响小,水淹程度低。

(2)地层水的矿化度和电阻率变化油层水淹后,注入水(或边水、底水)与原始地层水相混合。

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将取决于原始地层水和注入水(或边水、底水)的矿化度以及注入水量。

相对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来说,注入水有淡水、地层水和污水,相应地有淡水型、盐水型和污水型水淹层。

地层水型水淹油层(如边水、底水水淹油层)中,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不大。

污水型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矿化度有一定的变化,其大小视注入水的污水矿化度及注入量而变。

淡水型水淹层的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最大。

大庆油田原始地层水矿化度约为8000mg/l,注入水(河水、水塘水、或污水回注)矿化度通常小于地层水,故属于淡水型水淹。

目前水淹油层地层水矿度在3000~5000 mg/l之间,地层水矿化度变化情况大致是:弱水淹层中地层水的含盐量降低约35%,强水淹油层中地层水的含盐量下降达75%以上。

从电阻率来看,与原始地层水电阻率Rw相比,混合地层水电阻率Rwz也有三种可能:淡水型水淹层,Rwz增高,Rwz>Rw;地层水型水淹层,Rwz近似不变,Rwz≈Rw ;污水型水淹层,当污水的矿化度大于、等于、小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时,则有Rwz<Rw、Rwz≈Rw、Rwz>Rw三种情况。

因此,同样是污水型水淹,但从电阻率来看,水淹性质却不一样。

(3)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描述储集层岩石结构重要的两个宏观特征参数。

由于注入水的冲刷,岩石孔壁上贴附的粘土被剥落,含油砂岩较大孔隙中的粘土被冲散、冲走,沟通孔隙的喉道半径加大,孔隙变得干净、畅通,孔隙半径普遍增大,迂曲度减小,连通性变好,缩短了流体实际渗流途径,岩石孔隙结构系数变小(据河南油田统计,约减少7%~13%),因而孔渗好的岩石孔隙度,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岩石渗透率明显增大。

故在距注水井近、水洗程度高的井中,水淹层的渗透率要比距注水井较远的、水洗程度低的井有明显的增高。

河南油田相邻两井水洗后,油层岩心资料与相同层位的原始状态油层岩心资料对比表明:粒度中值大于0.25mm的中细砂岩,水洗后的渗透率比水洗前增加1.2倍~1.7倍;粒度中值在0.15mm以下,渗透率小于0.065的含油细砂岩、粉细砂岩,水洗前后油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无明显变化。

大庆油田对三口井五块渗透性较好的岩样水驱前后测量结果表明,油层经长期注水后,不仅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而且相对渗透率曲线也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残余油饱和度平均降低约5%,油水共渗范围平均增加约5.6。

此外,无水采收率降低约2.7%,最终采收率平均提高约2%。

在其它油田还发现,在蒙脱石较多的油层中,由于蒙脱石具有遇水膨胀的水敏特性,渗透率变化比较复杂,对地层的疏通与堵塞作用都可能存在。

(4)粘土矿物的微观结构变化大庆油田对岩心的电镜扫描观察到:未被水洗岩样,岩石颗粒和孔道表面粘土覆盖比较丰富,在喉道处有粘土堆积,高岭石的“书页状”结构完整,排列整齐。

岩样经过长期水洗后,岩石表面覆盖的粘土明显减少,岩石颗粒表面与粒间附着的高岭石被溶解,贴附在颗粒表面的高岭石晶形很差(呈叶片状),绿泥石和伊、蒙混合粘土明显相对减少,而伊利石明显增加。

注入水同油层中粘土矿物的作用很复杂,它同注入水性质、粘土矿物的性质、分布状态及含量等有关。

不同的油田,这种作用也不尽相同。

而且注入水同粘土矿物的作用,是注入水引起油层物理参数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研究地区注入水同油层粘土矿物的作用,对于研究注入水后油层的物理参数变化和评价水淹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岩石润湿性的变化岩石润湿性是指在岩石-油-水体系中,一种流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自发地驱赶另一种流体的能力。

它是油层岩石的基本特性之一,油层岩石表面润湿性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油和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状态,并对毛细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及水驱油的效率都产生影响;当然,对岩石的导电性也产生影响。

油层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分成亲油的、亲水的和中性的三种。

在亲水岩石中,水是润湿相,油是非润湿相;在亲油的岩石中,油是润湿相,水是非润湿相。

润湿相总是附着在岩石颗粒的表面和孔壁上。

润湿相在地层中一般呈连续分布状态;非润湿相多处于孔道的中心部位,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如滴状,珠状、块状等等。

油层岩石表面润湿性一般为亲油的。

在油层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水冲刷作用,使贴附在岩石颗粒表面的油膜逐渐变薄或脱落,结果就使岩石-油-水三者之间原有的吸附和脱附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遭到破坏,随着注入水的长期大量地冲刷,就使这种动态平衡不断向脱附方向变化,最后导致油层岩石表面润湿性发生变化。

这就是油层岩石润湿性变化的过程。

例如大庆油田对21口井水淹油层的270块岩样的测定结果表明,油层经水淹后,岩石的润湿性由偏亲油转化为偏亲水的非均匀润湿性。

大量实践表明资料还表明,岩石润湿性与含水饱和度有关。

当含水饱和度大于40%时,大部分油层岩石润湿性由偏亲油转化为偏亲水;当含水饱和度大于60%时,将全部转化为亲水。

(6)驱油效率的变化驱油效率主要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结构、润湿性及注水量。

经过长期注水后,油层岩石表面比较干净,孔喉的粘土明显减少,大孔隙比例增多,孔隙连通性变好,渗透率增高,岩石润湿性转化为亲水性。

因而,注入水的驱油效率也随之增大。

大庆用未水洗岩样在实验室内用高倍数水驱油的实验结果表明,驱油效率还随着注入水倍数(孔隙体积的倍数)增高而增大,用高倍数注入水驱油可得到相当高的驱油效率,最高可达99.6%,平均为79.1%。

(7)油层水淹后的地层压力与温度的变化油田投入开发后,油层的压力逐渐降低,到了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的变化更为明显。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各层段产出量和注水量不同,造成各层段地层压力明显不同于原始地层压力,产生高压地层或欠压地层。

被测地层压力越是低于原始地层压力,说明油层动用程度越高。

被测地层压力高于原始地层压力,说明被测地层与注水层的连通性好,压力已经波及到被测地层,这类地层或是已经水淹或是虽未水淹但是打开后将很快水淹。

另外,注入水冲刷还可使岩石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岩石的机械强度下降。

根据资料统计,在砂砾岩井段,水冲刷后的岩心破碎率可高达72%,这也是渗透率增高的一个因素。

长期从地面注入冷水,可使地层温度降低,这在注水井附近更为明显。

2、水淹油层的电性特征油层水淹后,储层的电阻率、自然电位、声学性质以及核物理性质等物理性质均会发生变化。

而且地层性质、注入水的含盐量与注入量不同,这些测井参数的变化规律也不同。

研究水淹油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变化,对于应用测井资料准确地评价水淹层具有极重要意义。

(1)水淹油层的电阻率“U”型变化按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或电阻率的相对大小,可将注入水分为淡水(Rwj/Rw≥10)地层水(1≤Rwj/Rw<5)污水(5≤Rwj/Rw<10)。

其中,Rwj和Rw分别为注入水与地层水的电阻率。

矿化度或电阻率不同的注入水,在不同的注水期间产生的水淹层电阻率变化是不同的。

为了便于分析,现用Archie公式来讨论水淹层的电阻率变化。

式中Sw和φ分别表示水淹层的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Rwz为水淹层内混合地层水电阻率。

可见,对于一个地区,孔隙度一定的地层,水淹层的电阻率,取决于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

对于Rwz≈Rw类水淹层,如驱动水为边水、底水等地层水类水淹层,油层水淹后,由于含水饱和度增加,由上式可知,水淹层电阻率将比未水淹的油层电阻率要降低,水洗强度越高,水淹层电阻率越低。

因而,可通过电阻率降低来判断水淹层。

对于Rwz<Rw类水淹层,如注入水为矿化度比地层水的还要高的盐水,油层水淹后,Sw和Rwz的增加均使水淹层电阻率比未水淹的油层电阻率要降低很多。

且水洗强度越高,水淹层电阻率越低。

故用电阻率的降低能可靠判断水淹层。

淡水型水淹层的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据林纯增)对于Rwz>Rw类水淹层,如注入水为淡水的水淹层,情况就较为复杂。

由上式可看出,Rwz将使水淹层电阻率Rt增大,而含水饱和度Sw的增加又将使水淹层电阻率降低。

因而相对未水淹的油层来说,水淹层电阻率可能降低,也可能增高,还有可能不变,这由Rwz和地层水淹程度(即Sw)综合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