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
应用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以目标为导向、结果为基础,强调通过自我管理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因其可有效提升工作实效性而被企业广泛应用。

高校学生管理虽与企业管理存在一定差异,但学生管理也属于管理实践工作,所以,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也具有较强应用性,可有效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鉴于此,高校应深入研究目标管理理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析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策略,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1 目标管理理论
1.1 目标管理的特征
目标管理是指使组织内部群体与个体均设定自身目标,并监控目标是否完成;科学合理的目标可推动群体与个体切实担负起自身责任,同时获取相应自由;实施目标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简化管理过程,并且,目标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方式来说具有部分明显特征,如:
其一,目标是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正式开展管理工作之前根据目标确定工作计划、进行部门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并将目标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点,最终使组织内部的群体或个体均锁定同一目标,为实现该目标贡献力量[1]。

目标管理强调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为一个整体,依托推动组织全面发展为组织内个体提供优质发展平台;反之,组织全面发展离不开组织内个体的努力,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其二,目标管理重点为整体管理与成果管理。

组织内的个体都肩负着不同职责,其均在目标管理体系下,所以,目标管理强调按层次负责,并要求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即个体承担责任的同时赋予个体一定的权利,为完成目标夯实基础。

目标管理重点强调工作联系,即组织内各群体、个体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使组织内各群体与个体共同发挥力量。

在设定目标时应精细明确其内容,将预期达到的结果详细呈现,并通过评估目标完成程度对组织内群体与个体进行奖励与惩罚,提高组织内群体与个体对结果的重视程度。

其三,人性化管理。

在目标管理中,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强调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传统管理工作将物或事看作管理对象有所差别。

目标管理强调使组织内每个个体都参与到管理中,并综合上下级意见确立
最终目标。

目标管理通过将具体任务转化为目标体系对其实施,强调推动组织内个体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以此调动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性,帮助个体树立主人翁意识。

1.2 目标管理的理论要求
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的管理理论,研究其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差别可明晰目标管理有以下要求:其一,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管理模式以民主性与参与性理念为核心,并在规划目标时要求全员参与其中,强调自我控制与各主体自愿。

其二,建立完善的目标体系,即在确立目标之后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各群体或个体目标,打造围绕整体目标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整体目标体系。

其三,重视最终成果[2]。

在目标管理中,应通过评价最终工作成果对各群体或个体进行评价,提高各群体与个体对最终成果的重视程度,调动各群体与个体完成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目标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最早应用于企业
管理中,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发展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能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当前,目标管理不仅为我国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与参考,还被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可充分调动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内在驱动力,提升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2 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确保学生管理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首先应立足本校实际发展情况、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订目标,避免目标出现脱离实际或缺乏挑战性等问题。

并且,在确定目标时首先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基本目标,在完成基本目标后再向更高目标推进,做到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实现目标的层层递进。

目标设置还应做到简明易懂,避免出现因错误理解目标内容或目标过于复杂无法执行的情况。

除此之外,高校应明确目标管理时间期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截止日期,为检验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夯实基础。

2.2 把控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过程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生对自身思想行为等进行管理、实现学生管理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多个部门工作人员协同开展相关工作,所以,高校应统一各部门管理方向,打造完整、健全的工作体系。

首先,明确各目标负责人与工作职责。

高校应安排各部门领导负责总体目标,再由各部门领导将目标层层分解,分配给各部门工作人员,由其根据分层目标制订详细工作内容。

通过细化各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责任分解学生管
理整体目标,确保高效科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3]。

其次,推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打造工作合力。

高校应引导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职责权利范围内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协助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

最后,强化监督检查。

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反馈体系,引导各部门工作人员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工作成果反馈给上一级,最终由各部门管理人员总结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管理工作各项内容落实情况,并明确阻碍学生管理整体目标实现的因素,为高校调整学生管理工作计划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收获理想效果。

2.3 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目标管理视域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始终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高校可使学生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主体,推动学生全方位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首先,调整学生管理工作组织结构。

一方面,高校应为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4]。

另一方面,高校应面向学生开展咨询、指导、服务等工作,设置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咨询、指导服
务,多维度帮助学生积蓄发展之势。

其次,调整管理制度。

高校应进一步拓展学生管理内容,扩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覆盖面,为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并且高校应体现学生管理权的层次性,由浅至深推动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初级层次应为学生对管理内容的知情权、工作监督权与建议权;中级层次应为咨询权与评议权;高级层次应为投票权、决策权与表决权等。

2.4 打造专业工作队伍
在目标管理视域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改革落实现有管理体系,所以,高校应积极打造专业工作队伍。

首先,高校应强化决策层责任感,改变传统决策层依托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制订工作目标与内容的思维方式,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其次,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选聘制度,构建高素质工作队伍。

高校应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与薪资待遇,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水平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
入学生管理工作中。

最后,高校应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5]。

高校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型培训活动,并邀请学生管理专家面向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管理理念与管理技巧,拓宽工作人员工作视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并且高校应引导工作人员
在工作中听取学生意见,立足学生角度开展相关工作,为学生更好地提供服务,打破学生与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界限感,为工作人员了解学生动态夯实基础,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指向性。

除此之外,高校应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考察工作人员是否完成自身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与其在培训工作中是否收获理想学习效果,对顺利达成学生管理目标、在培训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加以奖励,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

2.5 构建完善的目标测评体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采取以学年或学期为一周期的周
期性管理模式,每个管理周期都有不同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与内容,所以,高校应对每周期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将其与该周期学生管理目标进行比较,明晰各周期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其他周期学生管理工作的差距,为实现学生管理总体目标筑牢根基。

并且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管理工作领导者检查各级工作部门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各级部门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给予奖励或惩罚;领导人员在指出各级部门工作不足之处的同时还应帮助各级部门明晰问题
出现的根本原因,督导促进各级部门及时整改不到位的工作,推动各部门实现各层次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为实现学生管理
工作整体目标夯实基础[6]。

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目标测评结果分析学生管理整体目标与各层次目标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一个周期内测评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周期的学生管理工作
即将开始,并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在传统工作计划与新工作目标相结合下开展,所以,高校应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查,记录各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是否达成,对其进行量化,为工作人员调整工作开展方式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 结语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高校应主动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目标管理为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应积极从科学合理设定学生管理目标、把控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过程、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专业工作队伍、构建完善的目标测评体系等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推动学生与教职工共同为实现学生管理整体目标努力,在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与科学性的同时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始终紧
跟时代发展步伐,为高校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夯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