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偏瘫十二法
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肢软乏力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肢软乏力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肢软乏力验方秘方绝招,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通络复瘫汤:丹参30g、赤芍30g、炮山甲10g、水蛭6g、当归10g、鸡血藤30、黄芪45g。
功效: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主治:脑卒中半身瘫痪偏于气血不足者,症见半身不遂,肢软乏力,日久不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口眼歪斜,加全蝎6g,僵蚕10g,白附子6g;
语言不利,加石菖蒲10g,远志6g,胆南星6g;
气短乏力重者,加党参30g或人参6g。
治疗中风偏瘫的小偏方有哪些
治疗中风偏瘫的小偏方有哪些
中风偏瘫出现后由于对患者的个人生活影响很多,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尽快的解决它,让自己能够恢复以前正常的行动力。
偏方往往有种神奇的魔力,那么治疗中风偏瘫的小偏方有哪些?下面飞华健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
1.治中风不省人事,吐字不清晰。
急用针刺十指角离甲1韭叶许,出血立苏。
2.治中风、痰厥、昏迷卒倒,气欲绝者。
用巴豆去壳,纸包捶油出尽,去豆,用纸作捻,或加牙皂末捻烧熏人鼻内即醒可治。
3.治中风闭证,牙关紧闭,气粗痰喘,两手握拳。
用老姜汁、童便灌之最妥,盖姜能豁痰开闭,便能降火下气故也。
4.治中风。
芹菜洗净后打取汁,每服3次,连服一周左右
5.紫皮洋葱,清水洗涤干净。
然后用搅拌机搅拌成泥,一个洋葱+2汤匙老陈醋搅拌均匀。
每天早饭和午饭吃到中间,吞2汤匙制作好的洋葱老陈醋泥。
6.萝卜汁粥。
本药膳有消滞化痰作用,对于气滞痰多腹胀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7.干菊花粥。
有清肝火、降压作用,对于肝火内盛、血压偏高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以上是治疗中风偏瘫的小偏方这个问题做得解析,供广大患者朋友们参考,使用民间偏方还需谨慎,使用前还是希望能问问专业医生适不适合使用再做决定,且不可盲目。
中风偏瘫中医辨治经验
中风偏瘫中医辨治经验
中风偏瘫是由于大脑中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面、手、脚肢体的瘫痪和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中风偏瘫是由于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经络阻塞引起的,因此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虚实辨证治疗法
中风偏瘫的辨证要根据患者身体的虚实情况进行,一般有虚证者施以滋补、扶正之法,有实证者则以清热、通络之法进行治疗。
2. 调理脾肝肾
中风偏瘫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理脾肝肾三脏,统一编秘方可取。
秘方包括桂枝四物汤、当归四逆汤、六君子汤等,通过滋补肌肉、调理经脉,恢复正常的人体生理功能。
3. 手法疗法
中风偏瘫治疗中推拿和针灸是常用的手法疗法。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调理经络;针灸可以刺激神经和肌肉的活性,促进行动恢复。
4. 中药熏洗疗法
中风偏瘫较为严重的时候,常常伴有瘫痪肌肉萎缩、麻木等症状,此时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疗法。
方剂以补肾脾、温经通络为主,如桂枝四逆汤、四神汤等。
总之,中风偏瘫中医经验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根据病情和病机有针对性的施治,如果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瘫痪方
治疗半身不遂、中风瘫痪方
瘫痪特效方【引用】
槐枝、柳枝、桃枝、茄枝、共切碎合煎水三桶,用盆熏洗,如冷加热水,洗后睡床盖被,让出汗避风,数次即愈。
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
这是我父亲行医生涯中积累总结的治疗半身不遂秘方:广木瓜,麻黄,川牛膝各12克,用纱布包好,放入内脏挖空的鸡(男性用大母鸡,女性用大公鸡)腔内,置砂锅中(水没过鸡),煮熟,吃肉喝汤不吃药。最后把鸡骨头炒黄,研成细末,用白酒冲服出汗,多吃几只,直至治好,服药期间忌吃生冷酸辣食物。无副作用,多年临床验证治愈率达75%。
中风偏瘫针灸:
中风偏瘫针灸:一、选穴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二、手法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三、并发症的治疗(一)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
(二)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
(三)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四) 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
(五) 复视:针天柱、晴明、球后。
(六)癫痫:针大陵、鸠尾、(七)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八)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
(九)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
四、治疗时间每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点穴推拿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腰带,医师坐在病人右侧,用右手中指按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俟指下感到气通为止第二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以建里穴气通为止。
病人姿势和医师手式,同第一式。
第三式: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右手中指按住气海穴,旋转推按不可过久,以指下觉气通即止。
病人体虚弱或虚症,气海穴用补或调,如果体壮,病实症则用泄或调。
虚实关键在此。
第四式:两手放两带脉。
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面带脉,往里拢拨,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
第五式:右手大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是按住左章门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同时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推按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门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
最多三次。
第六式:右手中指按住左梁门穴,大指按住右石关穴,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
左手无名指扣天突穴,中指按璇玑穴,食指按华盖穴,右手中指按住巨阙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
第八式: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无名指按建里穴,同时旋转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阙穴。
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气通即止此式操作毕,再治阑门穴(与第一式同)一次第九式: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枢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枢部位,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乘势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食指迎住左梁门。
第十式:按照第四式推按气海一次后,并压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
自右少腹右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压少腹,自左少腹左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为第二把,用手背缓缓向下压推至关元部位,为第三把。
一次为止。
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气海部位,同时提起。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中医治疗偏瘫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常用药物包括活血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通络软筋药如葳蕤、川续断、水蛭等,以及扶正抗邪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偏瘫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针灸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受损神经的营养供应,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3. 中药外治疗法:中药外治主要是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浴,或者将中药煎煮后敷贴在患处进行治疗。
中药外治能够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的修复和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偏瘫还可辅助使用理疗、推拿、拔罐、艾灸等物理疗法和按摩疗法。
但是中医治疗偏瘫的疗效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2首名医偏方治中风偏瘫,收藏了!
22首名医偏方治中风偏瘫,收藏了!1,通脉汤杨百茀,《名医治验良方》组成:黄芪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川芎、丹皮、桂枝、茯苓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3次温服。
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脉迟缓或浮弱,舌苔薄白。
临床屡用,对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者有良效。
凡中风初期实证者忌用。
2,加味补阳还五汤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组成: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外伤性截瘫。
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3,豨莶至阳汤任应秋,《中医专题讲座选(二)》组成:九制豨莶草30克,黄芪9克,天南星、白附子、川附片各6克,川芎、红花各3克,细辛1.5克,防风、牛膝各6克,僵蚕3克,苏木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扶阳熄风,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阳虚证),多见突然口眼歪斜,皮肤麻木,言语失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甚至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汗出肢凉,呼吸微弱。
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4,豨莶至阴汤任应秋,《中医专题讲座选(二)》组成:制豨莶30克,干地黄9克,盐知母12克,当归、枸杞子各9克,炒赤芍12克,龟板6克,牛膝、甘菊花、郁金、丹参各9克,黄柏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滋阴降火,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阴虚证),多见头晕耳鸣、目眩少寐、突然发生舌强言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两手握固、肢体强直、时或抽搐、面赤身热、烦躁不宁,甚则也呈突然昏迷状态、言语失利,尿闭,便秘等。
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涤痰熄风汤谭日强,《谭日强医案》组成:法半夏、胆南星、云茯苓、明天麻、白僵蚕各9克,建菖蒲、远志肉、广陈皮各5克,双钩藤15克,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水竹沥2匙(兑服),生姜汁1匙(兑),生甘草3克。
中风后偏瘫的针灸治疗
中风后偏瘫的针灸治疗中风是近些年临床上多发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中风后7天左右有超80%的人出现偏瘫,行动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坐立等。
中风偏瘫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也会增加家庭生活负担与经济压力。
目前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今天我们说说针灸治疗。
一、单独针灸治疗1、手足十二针:主要选择手足部的五腧穴,是治疗半身不遂的首选针灸方法。
穴位选择曲池穴、阳陵泉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和三阴交穴。
主要功效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对于中风偏瘫早期采用该方法,可有效改善病症。
如果患者头晕目眩严重,可加刺百会穴与风府穴;如果患者语言表达不清楚,可加刺承浆穴与通里穴;如果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总出现呛咳现象,可加刺风池穴与翳风穴;如果患者总是神情疲惫爱睡觉,可加刺人中穴与隐白穴;如果患者阴虚肝旺明显,可加刺太冲穴;如果患者明显缺乏中气,可加刺中脘穴与气海穴。
注意刺法,应左右皆刺,先针刺健康一侧穴位,再针刺患病侧穴位,每个穴位留针半个小时。
2、偏瘫感应刺法:该方法属于一种针刺传感的刺法,就是“气至病所”加强针感,有助于改善瘫痪的肢体,也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种针刺法。
穴位选择风池穴、环跳穴、委中穴、极泉穴、合谷穴、太溪穴、尺泽穴与阳陵泉穴。
主要功效疏通经络,舒筋理气。
在中风偏瘫的恢复期,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采用该方法针刺治疗,可更好改善病情。
如果患者阴虚阳亢明显,可加刺曲池穴与太冲穴;如果患者嘴巴与眼睛明显歪斜,可加刺地仓穴与四渎穴;如果患者睡眠不好,总觉睡不踏实,可加刺神门穴与三阴交穴;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大便秘结不容易排便,可加刺支沟穴和足三里穴;如果患者出现足尖下垂症状,可加刺抬足穴。
刺法是只针刺患病侧,在每次针刺时,上下肢会有两处穴位出现强烈的传感,注意留针半个小时。
3、十二透刺法:中风偏瘫的患者多是痰瘀互结时间很久,血脉闭塞,针刺时肢体反应比较迟钝,因此选择长针透穴深刺才能起到疗效。
针刺处方:①太冲透涌泉:可泻肝火补肾源,实现标本兼治。
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中风偏瘫是非常可怕的症状,我们一旦出现了中风偏瘫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中风偏瘫的患者对于治疗疾病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治疗中风偏瘫不但需要很长的过程而且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过随着我们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治疗中风偏瘫的,例如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中医针灸的方法。
★一、中医辨证治疗1、气虚血瘀型:偏枯不用,或肢体麻木,兼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治法: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地龙、川牛膝、鸡血藤、木瓜、丝瓜络等。
2、阴虚风阳上扰型:头晕目眩,耳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石决明、刺蒺藜、炮龟板、僵蚕、黄芩、栀子、怀牛膝、当归、川芎、赤芍、土元等★二、针刺治疗体针: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秩边、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新面针:上肢区、下肢区、肝区、脾区头针:对侧头皮的运动区★三、按摩与推拿患者俯卧位,按压背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秩边,再用滚法松解之。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用擦法、滚法治疗患侧部位。
用拿法治疗患肢的软组织。
点穴,如膝眼、委中、承山、伏兔、风市、解溪等。
中风偏瘫是很个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慢慢调理康复的,患者一定要心平气静的接受治疗,平时可以多按摩一下四肢有助于加快恢复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中风偏瘫带给患者的危害,很多患者基本丧失了治疗中风偏瘫的信心,不过我们建议中风偏瘫的病人不用太过于悲观,大家可以用我们上文介绍的方法去治疗中风偏瘫。
治疗中风偏瘫十二法
治疗中风偏瘫十二法一、疏散风寒法1、适应证:年高气衰,冬季感受风寒后(多在由暖处猝至冷处或汗出受风寒时发生),猝然偏瘫,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2、方药:续命汤加减:麻黄10克,石膏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人参(或党参)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川芎5克,杏仁10克,千年健10克,威灵仙10克,老鹤草10克。
3、病例:刘×,男,65岁,农民。
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
邀家兄前往。
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
诊为风寒客于半身之腧。
以续命汤加减1剂症减,10剂诸症消失而愈。
二、益气活络法1、适应证:气血俱虚,络脉瘀滞,偏瘫不用,脉患侧弦大,健侧弦缓或沉弦。
2、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60克,当归10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
若头目眩晕,疲乏无力,脉迟弱者,加味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15克,龙眼肉15克,鹿角胶9克,丹参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甘松6克。
4、病例:赵××,女,68岁。
一个月前睡眠过程中突发偏瘫,先在某院治疗效果不明显。
审其除左上下肢不能活动外,神志清楚,伸舌偏歪,苔薄白,脉左弦大,右缓。
诊为气血俱虚,络味东滞,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
四剂后好转,40剂后诸症消失。
三、理气疏肝法1、适应证:肝郁气滞,枢机不利,阳气不能外达,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心悸失眠,轻度偏瘫,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脉沉弦涩或结或弦紧者。
2、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茯苓15克,大黄3克,甘草6克,大枣5枚,龙骨15克,社蛎15克。
3、病例:耿××,男,68岁。
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3年,脑血栓形成后遗症2年。
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细审前医所用诸方多为平肝熄风、养阴清热、益气活血之剂。
中风偏瘫下肢治疗方案
一、引言中风偏瘫是中风后遗症中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活动障碍等症状。
下肢偏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针对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风偏瘫下肢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提高康复效果。
(2)床上康复:包括床上翻身、坐起、转移等训练,提高患者的床上活动能力。
(3)站立与行走训练:在患者具备一定床上活动能力后,进行站立与行走训练。
包括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4)关节活动度训练:针对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提高关节活动范围。
(5)肌肉力量训练:针对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2. 物理治疗(1)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刺激瘫痪肌肉,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
(2)超声波疗法: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3)牵引疗法:通过牵引,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紧张。
(4)按摩疗法: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肌肉力量。
3. 中医治疗(1)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肢体功能。
(2)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3)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4. 营养支持(1)高蛋白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修复。
(2)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5. 心理支持(1)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2)家属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共同度过康复期。
三、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完成康复训练。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聚集剂、脑血管扩张药物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及脑血管再闭塞。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中风偏瘫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肌肉拉伸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
言语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进行训练。
职业治疗则通过助力器具和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3. 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包括中医治疗、针灸、推拿、理疗等,可以辅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此外,床位转换、体位转换、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也是帮助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中风偏瘫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坚持康复训练,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中风半身不遂瘫痪中医中药方剂治疗法
中风-半身不遂-瘫痪中医中药方剂治疗法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往往突然眩晕、天旋地转;面部、肢体麻木、无力、嘴歪眼斜并流口水;说话突然困难或听不懂语言并嗜睡;两腿发软甚至跌倒、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部头痛;血压居高不下;恶心、呕吐等都是中风发生时的信号。
严重时中风患者会突然失去知觉,有的还有麻木、视线模糊、出现双重影像、精神错乱及眩晕等症状。
中风的最大特点是犯病特别急,常常在做某事时犯病,或者早上起床时发现异常。
老年人容易患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更要注意。
中风瘫缓往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治疗很不容易,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
因此,努力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尽快让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一旦发现可疑的中风症状,应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变。
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故又称“脑血管意外”。
是指现代西医学的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栓塞,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脑积水,癫痫,等脑病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同侧的手足瘫痪,即偏瘫。
严重的可昏迷,抽搐,死亡。
西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中医认为似自然界之风性,因其风为百病之首,有发病急,变化快,善行而数变,无处不到的特点故古人称其为中风,或曰卒中。
它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脑萎缩等都是脑血管病变,但是它们又有不同的发病机理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中风造成人体的功能障碍由大脑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所决定。
最常见的是运动的障碍如偏瘫,病人一侧身体和手脚不灵活、无力。
甚至不能活动;或一侧身体和手脚感觉麻木。
日常生活中如衣、食、住、行以及个人清洁卫生等会有轻重不同的障碍。
部分严重的病人,比如高龄老人、大脑病变范围大或伴有其他心肺的严重疾病,常会神志不清,完全卧床,甚至大小便失禁,需要有专人的护理和照料。
脑中风康复15式的资料
中风偏瘫患者家庭康复运动15式中风后遗症患者容易出现肢体痉挛,长期卧床不起,身体容易产生创面损伤,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家属应特别注意患者所采取的卧位姿势,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褥疮等久卧性疾病带来的身体伤害。
同时,在做康复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平和稳定的心态,先调整自己的呼吸,鼻吸口呼,均匀呼吸,让全身放松,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在做各种运动时,单纯做家庭康复过程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并且患者的恢复情况也受到自身情况的限制,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大大缩短训练时间,做一小时训练相当于3-5小时的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式:健侧卧位患者以健康肢体一侧侧卧在床上,头枕在枕头上,躯干与床面成90度角,患侧上肢随意地放在松软的枕头上,肘伸展放松,腕、指关节伸展放松,患侧下肢可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随意放在枕头上面,患者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功能恢复的活动,脚下的枕头要足够大,可以借助设备在正确卧位的基础上矫正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等,为行走功能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式:仰卧法患者患侧臀部、肩胛、大腿下均垫一软枕,患侧上肢伸展、肘、腕、手心向上。
采用仰卧位时要注意防止颈部和胸椎的屈曲。
为避免下肢伸肌痉挛,用一枚垫子置于患侧膝下,使膝关节稍屈曲。
不应在脚下放置任何木板或其他支撑物,患者只需要正确佩戴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即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功能恢复的活动,在正确卧位的基础上矫正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等,为行走功能训练打下基础。
第三式:主动翻身法双手交叉握掌(患手拇指扣于健指上),伸直手臂,与身体呈90角,双手左右摆动,同时摆胯,靠健侧肢体力量辅助完成翻身动作。
动作要领:手臂应尽量伸直,最大限度摆胯,锻炼手臂和身体的综合运动能力,达到偏瘫患者自行翻身的目的。
第四式:下肢运动法患者仰卧,可以采取欣奇迹偏瘫康复智能助行仪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进行功能性屈膝训练,结合抬高臀部训练,每次需要坚持几秒后,落下,抬高臀部为一下,落下为第二下,共做十下,每日3-5次。
《奇效简便良方》治疗中风、偏瘫等疾病共37款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治疗中风、偏瘫等疾病共37款良方来源:《奇效简便良方》治疗中风、偏瘫等疾病良方:1.中风不省人事 得病之日,便进此药,免成废人 柏叶、葱白各一握,连根细研如泥,无灰酒一大钟,煎一二十沸,去渣温服。
如不饮酒,分作四五次服。
2.中风口噤 荆芥末酒服二钱。
或乌梅肉和南星、细辛末,以中指蘸擦牙关。
急中风口闭涎壅垂死者,一服即愈巴豆二粒(去皮膜),白矾(如拇指大)一块,新瓦上同,以巴豆焦赤为度,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每服一丸,用棉裹放口中近喉处,良久吐痰乃愈。
3.中风失音 急捣梨汁频服4.中风扑地 大蒜一大把,路上热黄土搀和研烂,新汲水和,去渣挖齿灌之。
5.中风牙关紧闭 白矾、盐各半为末,擦牙即开。
6.中风痰壅或不能言语 香油一杯,姜汁半杯,调灌。
或鸡蛋清一个,香油一两,调灌。
7.中风痰厥气绝心头温喉中响者 千年锻石(去土垢),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煎六分,去又方白矾末二钱,姜汁调灌立愈。
8.半身不遂 (1.)橘红、生姜、煎汤频饮。
或白凤仙花,阴干煮酒饮,半月愈。
或芥菜子末,好陈醋调,如在左右,将左右半身自头至足敷满,盖被睡一觉,愈。
(2.)又半身不遂及痰火方新生鸡蛋将小头磕开取出蛋清,去黄,将清仍放壳内,入香油令满,炙火上,稍温连服三个。
如无油,饮蛋清后,再饮咸韭菜汤亦可。
(3.)三十六种黄病鸡子一个,连壳烧灰研细,醋和温服,鼻中虫出,效。
重者三服愈。
(4.)芝麻、桑叶,共为末,冲酒服。
(5.)红花七撮,艾七撮(炒),苜蓿根七根,山楂七片,凤眼草(即樟树子)七根(去两尖),旧簸箕上缠口藤(指顶大)七块,梨七片,红枣七个。
煎水冲白糖一两服,盖被出汗,渣用布包夹腋(男左女右),极多七剂必痊。
9.风湿瘫痪 老杨树虫蛀粪,干菊花连枝叶梗,桑木柴,先将房内泥地扫净,长五尺宽二尺,将前三物铺匀,用火烧之,以土泥烧热为度,扫去灰烬,乘热喷上黄酒,用稻草盖上,又喷于草上,再用干稻草盖上,随将病患脱尽衣裤,睡于草上,棉被盖暖,出透汗为度,缓缓去被,坐密室避风调息数日,自能行走如常,极效无比。
治疗中风的几种妙方
治疗中风的几种妙方
治疗中风的几种妙方
中风
生姜汁一杯,童便两杯,同调温服,立解。
因生姜开痰下气,童便滋阴降火。
中风口歪
皂角米研末,用三年老陈醋和匀。
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则更易之。
中风痰厥不省人事
用鸡毛蘸桐油,探入喉中,吐痰即活。
中风不语
巴豆一粒,同艾叶捣碎,烧烟熏鼻即醒。
或人尿洗面亦可。
一切口眼歪斜瘫痪
用银针刺少商穴,出血即解。
中风失音
捣梨汁,频服,甚效。
中风扑地
大蒜一把,用路上熟黄土和一起,研烂,新汲水调匀,澄清灌之即解。
中风中痰,不省人事
柏叶一把,葱叶一握,研如泥,加清酒一大杯,煎一二十滚,去渣温服。
中风反张(头足往后,形如反弓)
鸡屎白十克,酒五杯,用竹签顺搅千遍,饮之。
中风,眼珠上翻,手足弯曲
生木耳,滚水浸开,病发时,取木耳细嚼一二两,饮黄酒三四杯,盖被出汗,服至三斤除根。
瘫痪,不能行走,手颤,脚软
金毛狗脊全身,用黄酒洗去毛,切片,酒三斤,煮三柱香久,埋涂内七日,退火气。
空腹服,每日三服,数日自能行走。
中痰瘫痪(治三十六种中风诸症)
紫背浮萍,晒干研末,蜜丸弹子大小。
以豆淋酒化服。
菖蒲切薄片晒干三斤,盛入布袋,浸入清酒内,密封一百日,见有菜色时,放入一斗熟黍米,封十四日取出饮用。
四肢瘫痪
椿,槐,桃,李,茄,柯,桑,柘树叶及蓖麻子,共煎水洗之,洗数次痊愈(忌口服)。
遍身麻木
芥子,米醋,调擦之。
--------摘自《中国古代良医寿世方》《本草纲目》。
经验:中风偏瘫外治方
经验:中风偏瘫外治方
敷法
生附子、当归各40克,羌活、60克。
远志20克,威灵仙90克,乳香、琥珀各30克,没药50克,,蒜头适量。
上药共研成细末,每穴用药末5克,用醋调成糊状,炒热敷予患侧劳宫、诵泉穴上,以麝香风湿膏固定,次晨取下。
开始10天每天1次,以后隔日敷药,1个月为1个疗程。
浸洗法
当归尾、赤芍药、正川芎、杜枝尖、川牛膝、伸筋草各10克,鸡血藤、血丹参各15克,遗骨草20克。
上药水煎2次,倒入搪瓷面盆中,乘热浸洗患肢,由护理者掌握温度,药温降低后可将面盆放炉上加温。
一般先浸洗上肢,后漫洗下肢,手指、足趾可浸入药液中,并加以按摩,助其屈伸。
1天2-3次,每次1卜30分钟。
注意在浸泡洗过程中勿受凉,避免烫伤。
病例:
某患者,68岁,中风半月”,口舌歪斜,谣言不利,右侧肢体废用。
检查右上下肢肌力0度,脉象沉涩,舌质紫暗,苔薄白。
西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脑络。
除内服补气活血通络药及用“低右”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外,时值秋季。
嘱加用上方浸洗患肢。
外洗半月后,右下肢肌力Ⅱ度,右上肢肌力I度,余症亦有好转,继续浸洗1月,右下肢可扶拐行走,右乎亦可拿食物,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偏瘫方12首
偏瘫方12首偏瘫方12首臭椿树枝、桃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数量不限,等量,煮水用水泡。
用大麻子叶沾水贴在患处,一盆水用1周,再换新水。
将大蒜泡在白兰地酒中,两个月后饮用。
主治脑血栓。
偏瘫不能言语,服龟尿即愈。
用大蒜抹龟鼻,尿自出。
猪脑1个,天麻10克,用瓦盅炖服。
每日或隔日1次,3~4次即有明显效果。
人参3克,麻黄2.4克,当归3克,石膏10克,干姜2.4克,甘草3克,杏仁4.5克。
加水煎服,每日2次。
生川乌、生草乌、川木瓜、密二花(河南密县产金银花)、川牛膝、川芎、当归、防风、乌梅、秦艽、全蝎各9克,白术、杜仲各13克,蜈蚣3条,白糖188克,白酒1500毫升,装入坛子,在室内阴凉处挖个坑,药酒全部入坛,用白布两层封紧坛口,然后放入锅里,在锅里放水浸泡大半坛,煮1小时后,将坛子取出放入坑内,用一只碗口朝下盖住坛口,再用土填好踏实,埋24小时即可服用。
每日3次,成人1次3小酒盅,6天见效。
1剂服完病即愈。
全蝎15克,水蛭15克,蜈蚣18条,地龙15克,土元10克。
上药烘干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分装胶囊备用。
每日2次,每次3克。
如面部神经麻痹,可加白附子15克。
如果是脑出血,可加三七10克。
金钥匙15克,黑墨草2克,蛇胆陈皮末1.5克。
前两味用水煎,冲蛇胆陈皮末服。
木瓜、麻黄、川牛膝各12克,用纱布包好,放入去掉内脏的鸡肚内。
男性用大母鸡,女性用大公鸡。
入砂锅中,水浸过鸡煎煮,熟透吃肉喝汤,不吃药。
吃后有效,多吃几只治好为止。
忌食生冷、辛辣及酸性食物。
黄芪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桃仁6克,犬虫12克,蜈蚣10克,川断12克,防风2克,荆芥10克,牛膝12克。
煎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3天,3个疗程即见效。
熟牛髓1碗,熟白蜜1斤半(滤过),炒白面1斤,炮姜末3两。
上4味和匀如弹丸大,每日3~4丸细嚼,黄酒送下特效。
辣椒根2个,鸡爪15对,花生100克,红枣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中风偏瘫十二法一、疏散风寒法1、适应证:年高气衰,冬季感受风寒后(多在由暖处猝至冷处或汗出受风寒时发生),猝然偏瘫,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2、方药:续命汤加减:麻黄10克,石膏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人参(或党参)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川芎5克,杏仁10克,千年健10克,威灵仙10克,老鹤草10克。
3、病例:刘×,男,65岁,农民。
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
邀家兄前往。
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
诊为风寒客于半身之腧。
以续命汤加减1剂症减,10剂诸症消失而愈。
二、益气活络法1、适应证:气血俱虚,络脉瘀滞,偏瘫不用,脉患侧弦大,健侧弦缓或沉弦。
2、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60克,当归10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
若头目眩晕,疲乏无力,脉迟弱者,加味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15克,龙眼肉15克,鹿角胶9克,丹参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甘松6克。
4、病例:赵××,女,68岁。
一个月前睡眠过程中突发偏瘫,先在某院治疗效果不明显。
审其除左上下肢不能活动外,神志清楚,伸舌偏歪,苔薄白,脉左弦大,右缓。
诊为气血俱虚,络味东滞,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
四剂后好转,40剂后诸症消失。
三、理气疏肝法1、适应证:肝郁气滞,枢机不利,阳气不能外达,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心悸失眠,轻度偏瘫,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脉沉弦涩或结或弦紧者。
2、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茯苓15克,大黄3克,甘草6克,大枣5枚,龙骨15克,社蛎15克。
3、病例:耿××,男,68岁。
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3年,脑血栓形成后遗症2年。
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细审前医所用诸方多为平肝熄风、养阴清热、益气活血之剂。
察其症见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心悸阵作,左侧偏瘫,活动不便,舌苔薄白,脉沉弦而结。
诊为肝郁气结,阳气不能外达一证。
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剂,诸症俱减,60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四、理气活血法1、适应证:气滞血瘀,筋脉失养,瘫痪拘挛,疼痛难伸,胸胁苦满,心烦易怒,头晕头痛,舌质暗,苔薄白,或有瘀斑,脉沉或沉涩。
2、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丝瓜络10克,连翘10克,木瓜10克。
3、病例:高××,女,60岁。
右侧偏瘫3年多、前医以补还五汤、天麻钩藤饮及针灸、西药治疗,不但无效,反见日渐疼痛拘挛,难于伸展,头晕头痛,心烦失眠。
转邀李翰卿先生诊治。
云:两脉沉弦而涩,舌质稍暗,头晕头痛,心烦易怒,此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所致也,宜道遥散加减治之,一周后疼痛拘挛果见好转,继服一月疼痛、拘挛、瘫痪均消失大半,又服一月诸症俱失而愈。
五、平肝潜阳法1、适应证: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目胀耳鸣,头中热痛,偏瘫麻木,面赤如醉或仅印堂穴附近红赤,舌苔白舌质红,脉弦长有力或寸脉大,甚或上人鱼际。
2、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甲15克,生白芍15克,玄参15克,天门冬15克,川棟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克,桑枝30克。
若脉弦数,舌红,头晕目眩,有时震颤等肝火化风者,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25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12克,桑寄生24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
3、病例:赵××,男,成。
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头中热痛,烦躁失眠,左上下肢活动不便1年。
某院诊为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
中、西药治疗8个多月无效。
审其面色红赤,尤以额部为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大上入鱼际。
诊为阴虚阳亢,予镇肝熄风汤加减,10剂后诸症大减,30剂后走路基本恢复正常,头晕亦随之消失。
六、柔肝熄风法1、适应证:真阴亏损,虚风内动,瘪疚瘫痪,神疲乏力,或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绛少苔或光剥无苔,脉虚大无根或虚而无力。
2、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白芍18克,阿胶9克(烊化)。
龟甲12克,生地18克,火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生鳖甲12克。
3、病例:李x×,男,79岁。
在开会发言时,突然昏迷偏瘫。
急住某院,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西药治疗2个多月无效。
审其意识模糊,失语,右侧偏瘫,手足心热,并见时时瘛疢,舌质红绛无苔,脉虚大。
综其脉证,诊为阴液亏损,虚风内动。
筋脉失养,予养阴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一周后神志转清,右上下肢微能活动,又维服2月,上肢能上举至头,手指亦稍能活动、并能在他人搀扶下走30步左右。
七、益气散风法1、适应证:气血俱虚,寒湿内蕴,外受风寒,偏瘫身重,心中寒,气短乏力,手足厥冷,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2、方药:侯氏黑散加减:菊花40克,白术10克,细辛3克,茯苓3克,牡蛎3克,桔梗8克,防风10克,人参4克,明矾3克,黄芩5克,当归3克,干姜3克,川芎3克,附子5克。
共为细末,一日3次,一次1~3克,黄酒少许,冷服。
3、病例:李翰卿先生治一男性患者,右侧轻度偏瘫1年,四肢沉重,行路困难,有时翻身亦感困难,畏寒怯冷,纳差神疲,舌质淡苔薄白,指厥脉微。
予侯氏黑散2月而愈八、苦寒泻火法1、适应证:肝胆实火,筋脉失养,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轻度偏瘫,恶热,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黄白,脉弦数者。
2、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
若大便干燥,舌苔黄燥者,去车前子、泽泻、木通,加酒军6~10克。
3、病例:胡××,男,成。
高血压、脑血栓形成3个月来,虽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有效,但仍左半身活动不便,头晕头痛,烦躁易怒。
询之,除上症外,并见目赤口苦,便干尿黄,舌苔黄,脉弦数。
予龙胆泻肝汤加减20剂而愈。
九、化痰通络法1、适应证:气滞痰郁,络脉不通,偏瘫挛急,难于屈伸,疼痛,痴呆,或无故悲哭,舌苔白或黄白,脉沉滑。
2、方药: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24克,柴胡9克,香附9克,木通9克,赤芍9克,半夏9克,大腹皮9克,青皮9克,陈皮9克,桑皮9克,川芎9克,苏子30克,甘草15克。
若仅轻微偏瘫,头晕,口干,脉弦滑者,熄风通络汤:钩藤30克,地龙10克,桑枝30克,木瓜10克,枳壳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连翘10克,丝瓜络10克。
3、病例:高××,女,60岁。
脑血栓形成4年多来,痴呆妄语,右侧偏瘫,翻身站立等均困难,饮食尚可,舌偏歪,舌质红苔黄,脉沉弦滑。
诊为气滞痰郁,脉络瘀滞,予癫狂梦醒汤加减10剂,偏瘫、妄语、痴呆等好转。
20剂后翻身自如,并能在他人搀扶下走路。
十、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法1、适应证:气血俱衰,痰浊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语,或瘫痪缓纵不收,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舌苔白或黄白而腻,脉虚大弦滑。
2、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9克,丹参15克,麦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3、病例:岳××,男,71岁。
脑血栓形成2个多月来昏迷、瘫痪不见改善,审其证除昏迷、瘫痪外,喉中痰声漉流不止,发热,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
诊为气阴俱衰,痰火郁结,络脉瘀滞,心窍被蒙。
予十味温胆汤加减10剂神志转清,偏瘫好转,继服1个月后上下肢活动明显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后诸症消失而愈。
十一、补气养阴法1、适应证:偏瘫数年久久不愈,气短乏力,汗多口干,舌质红,苔黄白,脉虚大。
2、方药: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苍术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3、病例:徐××,男,69岁。
偏瘫9年,翻身困难,虽两人搀扶亦仅能走六七步,气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虚大。
诊为气阴两虚。
予芪脉地黄汤40剂后能自如地翻身,60剂后能在放下拐杖的情况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二、培补肾气法1、适应证:肾气虚衰,筋骨失养,瘫痪久久不愈,脉沉细弦或虚大无根者。
2、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熟地30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0克,山萸肉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薄荷1.5克,生姜3片,大枣4个。
脉细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赤,尿黄者,虎潜丸加减:酒黄柏6克,炙龟甲30克,知母3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陈皮10克,锁阳10克,干姜1克。
3、病例:商xx,男,50岁。
右侧偏瘫,语涩5年多。
审其脉微弱,指趾厥冷。
予地黄饮子加减2年,愈。
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勿私下套用,临床治疗须经当地医生辩证论治。
老中医行医30年,总结中风后遗症的12个治法导读:朱老的文章读后真另人惊叹!言简意赅,每种证型附有医案一则。
值得收藏学习!偏枯作者/朱进忠在20世纪50年代随先父,亡兄初学中医时,常见其用续命汤治疗偏枯取效,但亦有不效者。
及至1956年入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并听了一些老师讲课和深研了《中风铨》《医学衷中参西录》后,始知其不效者,多因阴虚阳亢,虚风内动所致耳,然临床用之亦有有效和不效者。
及毕业实习时,方鸣谦老师,大倡补气乃本病治疗之要着,补阳还五汤乃本病之效方,但临床试用之,亦有有效和不效者。
1962年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得见李翰卿老师治一半身不遂患者,久治无功,诊其脉沉,予逍遥散加活血之品而取效。
后李翰卿老师突然患半身不遂,前医予熄风化痰之法无效,余诊其脉大而虚,舌质嫩红无苔,予大定风珠加减而取效,然用之临床亦有有效和无效者。
1977年一患者昏迷、偏瘫一个多月,医予中、西药治之不效,审其舌苔黄厚腻,脉虚大而滑,与十味温胆汤加减而痊愈,然亦有有效和无效者。
综合30余年之经历乃知辨证论治之准确无误是首要方法耳。
为了总结经验特将偏瘫总结为十二法。
一、疏散风寒法适应证:年高气衰,冬季感受风寒后(多在由暖处猝至冷处或汗出受风寒时发生),猝然偏瘫,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方药:续命汤加减:麻黄10克,石膏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人参(或党参)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川芎5克,杏仁10克,千年健10克,威灵仙10克,老鹳草10克。
病例:刘×,男,65岁,农民。
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
邀家兄前往。
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