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最大的“书”》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及赏析《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川川和爸爸去爬山。
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看‘书’呢。
”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啊?”川川奇怪地问。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仔细看了看,说:“这上面有字吗?”“有哇,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冲刷的痕迹,叫波痕;还有这些小贝壳,叫化石。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写着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
”川川和爸爸都笑了,他们一起读着这本最大的“书”。
赏析: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引导小学生理解地质科学的基础知识。
通过川川和爸爸与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揭示了岩石就像一本记录地球历史的“书”。
课文中的“书”并非我们平常所见的纸质书,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岩石。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岩石比作厚厚的书,雨痕、波痕和化石被比喻为书上的字,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地质变迁的过程。
课文通过川川的好奇心和提问,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欲望和求知精神。
同时,也教育孩子们要善于观察,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此外,课文还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通过地质勘探队员的解读,让人们了解到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曾经的历史变迁,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总的来说,《最大的“书”》这篇课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启发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最大的"书"》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是一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文章。
店铺为二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最大的"书"》,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指导揭题:书写“书”,让学生说自己看了哪些书?用( )的书说一说。
然后引出课题——最大的书。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希望激起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听了他们自己同伴的介绍,可能那本“有趣的书”就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孩子的参与。
]通过学生的预习感知,在标题中加上“”。
[双引号的作用在目前为止都只是对话的专用,但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教师没有硬加给他们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课文实际让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2 读不完的大书
第二课时
自读提示
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 想大自然带给“我”怎样的乐趣? 圈画出生动的语句并想象画面。
有趣的植物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花儿和草的?
颜色
形状
读完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
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四、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雄健( 勇 )( 猛 )
( 展 )( 翅 )滑翔
千( 姿 )百( 态 ) 超( 凡 )( 脱 )俗
( 秋 )( 高 )气爽.
( 雨 )后春( 笋 )
1. 与加点字“爽”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神清目爽
B. 屡试不爽
C. 性格豪爽
2. 像“千( )百( )”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 __示__例__:__千__变__万__化___、_____千__奇__百__怪_______等。
3. 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4. 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具体写竹子长得快的句子,其 中“__雨__后__春__笋_____”一词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新事
物大量出现。
竹子长得快 ,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 ~~~~~~~~~~~~~~~~~~~~~~~~~~~~~~~~~~~~~~~~~~~~ 得和我一样高了。 ~~~~~~~~~~~~~~
千奇百怪的植物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
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 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 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 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 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课读不完的大书课后小练笔
《读不完的大书》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22课,这篇课文以描写一本精美的大书为主题,向学生展示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
在阅读完这篇课文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小练笔,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主题和内容,为大家共享几个针对《读不完的大书》课文的课后小练笔。
一、简述课文内容《读不完的大书》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图书馆里发现一本精美的大书,尽管她很想将整本书读完,但由于书太大,她无法一次将它读完。
在图书馆的一次次回归中,她不断地去读那本书,也不断地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快乐。
二、课后小练笔题目1. 我眼中的图书馆2. 阅读带给我的快乐3. 我最喜欢的图书4. 我眼中的读书乐趣5. 我眼中的大书6. 我最喜欢的课文7. 我眼中的阅读三、具体要求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来完成这些小练笔,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2. 每篇练笔要求写300字以上,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语言生动。
3. 提醒学生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尽量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并注重段落的衔接和层次感。
四、课后小练笔内容展示题目:我眼中的图书馆作文:我眼中的图书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从童话故事到科学知识,从历史传奇到文学经典。
每当我走进图书馆,我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可以尽情地畅游其中。
在图书馆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无数的书架。
那些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它们仿佛是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去发掘、去探索。
我可以在书架间穿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然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蜷缩在舒适的椅子上,开始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读书是一件极其愉悦的事情。
在图书馆里,我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比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动物世界等等。
每当我打开书的一页,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可以在书中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如同置身其中,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图书馆也是一个让我放松身心的地方。
二年级语文下册 二年级下册语文19课反思范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二年级下册语文19课反思范文《最大的“书”》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老师在教学后应该进行怎样的反思呢?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下册语文19课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下册语文19课反思范文11、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沈大安指出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面对《最大的"书"》这一常识性课文,如何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初步认识化石,感知地壳运动,再利用句式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介绍化石,利用给动画配音赏析文本。
在师生、生生分角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语言积累中又进一步认识这本最大的"书",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2、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活力充溢。
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
这节课我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想象地壳运动的场景……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
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这个辅助工具"想说爱你也不容易"。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既不使语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19 最大的“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五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组19 最大的“书”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五十八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最大的“书”》,按课文内容填空。
最大的“书”指的是______。
“书”上的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重新排队①他不断地画竹,名声越来越大,登门求画的人也越来越多。
②一年四季,他仔细地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琢磨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里的变化和形态。
③文与可的好友、著名诗人晁补之在诗中赞扬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④宋朝时,有个著名文人,名叫文与可,学识渊博,能诗善文,特别喜爱绘画。
⑤时间长了,他对竹子非常熟悉,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把竹干、竹枝、竹叶画出来,而且画得生动逼真。
⑥他最爱画竹子,在自己的住宅周围都种了竹子。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跑______刨______ ;铁______底______;理______埋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选出不正确的音。
册(cè chè )______底(dì dǐ )______印(yìn yìng )______ 质(zhì zì)______趴(bā pā)______陆(lù lǜ)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填上合适的字词茂密的______绿色的______流动的______繁华的______最甜的______美丽的______【答案】:第7题【填空题】给加横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对:①回答②向着;朝着③对抗;敌对④对待⑤正确;正常;相合⑥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⑦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⑧投合;适合⑨成双的①不管怎么说,她对我真的很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第一课时课件(共23张PPT)
大自然既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又是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 ,有无尽的乐趣。
这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这部永远读不完的大 书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自由朗读第1自然 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 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 仅好玩,还让人寻思和遐想。
书写指点
寸
书写指点: “寸”的字形偏长,第一笔
横稍长,竖钩写在横画上偏右的 位置,点靠里、靠上。区分同音字有 办法副你是怎样记住“副”字的?
幅富福 副
填空:一副( )
一副样子 一副对联
一副面孔 一副手套
一副笑脸 一副眼镜
学习活动二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用波浪 线画出相关句子。 2、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 西”?用横线画出来。
学习活动 一
小组合作学会本课生字词
jǐn má
xuán
pèi zī tài
不 仅 麻雀 盘 旋 敬佩 姿态
lí
sǔn
cùn
fù shuǎng
梨树 春笋 几寸 一 副 爽 快
麻雀
你是怎么记住“麻”字的? 熟字加一加: 广 林 麻
书写指点
麻
书写指点: 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
“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 要舒展,包住“林”。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 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 无尽的乐趣。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 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 无尽的乐趣。 请你给这一句话加上关联词应该加什么呢
大自然不仅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而 且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 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北师小学语文五下第八单元《奇异的激光》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激光的特点、广泛的用途以及预见其未来的发展。
课文采用空行和小标题的形式自然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激光的特点,从而说明为什么说它是“奇异”的。
激光的“奇异”,体现在五个方面。
1.激光是一种人造的光。
我们平时所见的火光、太阳光、闪电、烛光、萤光、灯光都不是人造的。
电灯是人造的,但是电灯发出的光不是人造的。
2.激光是单色光,颜色纯,艳丽。
(作比较;举实例)
3.激光方向性特别好。
(作比较)这一条与2紧密相关,单色光波长不变,所以方向性好。
4.激光特别亮。
(作比较套用列数字;举实例套用作比较)
5.激光可以特别热。
(列数字)
很显然,4、5两点由3而来。
当然,还可以列出第6点——激光的用途非常广泛。
不过还是把这一部分视为过渡段更好,从激光的特点转入下文介绍激光的用途。
激光所有的功能,都是由激光的特点决定的,人类正是根据激光的特点,才取得了那么多、那么大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二部分用“最快的‘刀’”比喻激光,写激光在工业、医学领域的用途。
“最”与同类的其他事物相比是最高级的。
“快”不是指运动的速度快,而是指激光切割物体“锋利、灵敏、速度快”。
这一部分首。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大的“书”(2)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 激发探求自然知识的兴味。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工夫: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话导入师:老师知道咱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读书,你都读过哪些书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读一本从来都没读过的最大的书。
举起小手,跟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甚么疑问吗?指生说。
同学们很会提成绩。
让我们带着这些成绩,读读课文。
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词朋友排着队出来了,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本人读一读。
自在读。
指名读,谁情愿把这些字读给大家听,有两个字读得特别准。
“册、质”。
地质勘探队员:是干甚么的?同学们一同来读读。
2、去掉了拼音这些生字你还能读准吗。
本人读一读。
有甚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老师有一个字谜请同学们猜一猜。
同学们用加一加,换偏旁,猜谜语方法记住这么多的生字,真了不起,让我们一同来读读吧。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风趣的字,出示图,猜猜它是今天学的哪一个字?对了,古时分没有纸,人们把字写在竹片上。
再用绳子把它穿起来。
慢慢的就演化成这样,。
出示课件。
演示册的变换。
瞧,咱中国的汉字多风趣呀。
4、指点写字:出示课件,田字格中的“册”字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个“册”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你想提示大家甚么。
指生说第一笔起笔是竖,然后过渡撇,过渡要自然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要稍胖一些。
摆布要紧凑。
横要从横中线起笔,要写长一些师范写,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同写。
生练写,留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在课后的田字格中认真地写一个。
实物投影仪展现先生书写的生字。
这位同学把撇写的很舒展。
这位同学字的结构很匀称。
三、细读感悟1、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最大的书指的是甚么?指生说?从哪句话。
知道的?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说他哪儿像书呀?课件出示岩石影像。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课程内容如下:《古诗二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语文园地七》栏目根据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课程内容,可以总结出以下学习重点及要素:1.识字与写字: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
这包括对字形、字义、字音的认知和记忆。
2.生字: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如“雷”、“雨”、“书”、“迷”等,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
3.词语:如“暴风雨”、“电闪雷鸣”、“化石”、“天然的书”、“指南针”等,需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成语和固定搭配:如“倾盆大雨”、“密密麻麻”等,了解其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
5.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古诗二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课文,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意义,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6.主题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每篇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如《古诗二首》中的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雷雨》中的气象变化和环境描写,《最大的“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的求生技能和方向辨别等。
7.细节把握:学生需要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雷雨》中“黑沉沉”的天气和“亮晶晶”的闪电,《最大的“书”》中“密密麻麻”的痕迹和“笨重”的铁鞋等,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8.情感表达:学生需要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古诗二首》中的喜悦和闲适,《雷雨》中的紧张和惊险,《最大的“书”》中的好奇和探索,《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的冷静和勇敢等。
9.逻辑推理:在某些课文中,学生需要根据文中的线索和情境进行逻辑推理,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通过太阳、北极星等天体来判断方向。
10.文化背景:学生需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文化内涵,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古诗二首》中的唐代文化背景和文人心态,《最大的“书”》中的地质知识和探险精神等。
11.观察与表达:本单元强调观察大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语文下册:《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学校二年语文下册:?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材简说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上。
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学问,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同学对自然科学学问产生深厚的爱好,产生争辩、探究的欲望就可以了。
假犹如学们有爱好,可以在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沟通自己的“争辩〞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爱好。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学问的爱好。
教学流程:第一课一、导入:小伴侣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宠爱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相互沟通。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生疏了哪个字,是怎样生疏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
“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班级下册〞。
〔2〕把自己宠爱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宠爱的理由。
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了解同学的内心感受,促使同学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宠爱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由于他懂的东西多。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
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示同学留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
还可以引导同学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消灭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其次撇,“册〞字的两撇。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2《读不完的大书》课件(共17张PPT)
同学们,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三行出示,请你认真视察一 下,说说第一行主要在讲什么?第二行主要在讲什么?第
三行又在讲什么呢?
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 西”,让作者感到有“无穷的奥秘”和 “无尽的乐趣”?
动物
植物
《拍手歌》 大自然,一本书, 数不尽,动植物。 从天上,到地下, 从高山,到江湖。 有小草,有大树, 有鲜花,有林木。 有蚂蚁,有雄鹰, 有麻雀,有游鱼。 像画册,一幅幅, 奥秘多,边际无。
把它们写得好玩有趣呢?
像作者那样,写写动物在做什么?做 得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 得生动好玩。
请你想想,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 小麻雀会说些什么?/唱些什么?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 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雄健勇猛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 那番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井然有序 勇敢忠贞
为了把蚂蚁写得好玩和有趣,作者是 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 么呢?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雨后春笋 叽叽喳喳 高空盘旋 展翅滑翔 两军对垒 雄健勇猛 井然有序 勇敢忠贞 超凡脱俗
初读课文
词语解释
两支军队各自在自己的营地,即将准备作战。 (两军对垒)
超乎平常,与众不同的意思。(超凡脱俗 翅滑翔 两军对垒
先写小蚂蚁做什么,做得 怎么样,再写自己的感受。
男女生对照读
大自然有这么多好玩的动物,从树枝上蹦跳的小麻雀,到 天空中展翅翱翔的老鹰,再到地上勇敢忠贞的小蚂蚁,都是 那样的好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来更好的表 现出它们的好玩和有趣?
仿写
在大自然中啊,还有许许多多好玩有
趣的动物,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导入( )分钟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出去玩,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新课教学( )分钟二、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2)bó guǎn lǎn yù博 物 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yán jiū shào zhěn 研 究 所 哨 所诊所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
(课件出示3)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里面的藏品真多呀!我们仔细观察每一件藏品,发出连连惊叹。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参观,秩序井然。
我们又来到科技馆,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
哎,光参观可不行,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于是,我们就来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
下午,我们又去了研究所,由于吃坏了肚子,只好去诊所打了一针。
5.测试。
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课件出示4)bó guǎn lǎn yùyán jiū shào zhěn馆 博 育 览 诊 研 究 哨参考答案:bó guǎn lǎn yùyán jiū shào zhěn馆 博 育 览 诊 研 究 哨三、字词句运用。
1.书写汉字。
(出示课件5)含 迎 留 荡 满 整这是对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设计的环节。
通过读词语、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等方法识记生字和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书写提示:(出示课件6)“含、留、荡、整”都是上下结构,“含”上“今”下“口”,写的时候要注意;“留”写的时候不能少写笔画;“荡”上“艹”下“汤”,写的时候要看清笔画;“敬” “苟”和“夊”组成,写的时候要注意各部分的写法。
“迎”半包围结构,“之”要把里面的部分包住“满、敬”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师:我们写字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观察字的结构,看看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还是半包围、全包围等,写的时候我们还要认真观察字的笔画,写的时候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小学语文《最大的书》教案
小学语文《最大的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描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知识,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最大的书》2.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 生字词卡片5. 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幻灯片上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最大的书”的理解和想法。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记忆。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知识。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探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最大的书”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最大的书?5. 运用课文:(1)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和表达。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画。
3. 思考:你认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为“最大的书”?为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课文句子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伟大。
课文《最大的书》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最大的书》;(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知识;(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3)深入体会课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课文背景知识的理解;(3)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大自然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提问:“你们觉得大自然中最美的景色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最大的书》。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其含义;(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描述,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感悟;(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最大的书》,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深入体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做一个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最大的书》,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短文;3. 调查身边的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15篇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15篇《最大的书》教学反思1《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
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
本篇课文语言简洁,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一课中,我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首先让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同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质疑时,我让学生说出不懂的词语,不少学生提出“刨根问底”这个词的意思,我让学生思考:谁总爱刨根问底?他怎么刨根问底?孩子们已对课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脱口而出:川川总是在问问题。
我接着问:问的问题多吗?问了哪些问题?面对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们就自然地明白了,原来把事情问明白,问到底就是“刨根问底”。
这样的教学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了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⑵全班交流。
⑶游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世界上最长的课文
世界上最长的课文书籍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它纪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每一本书的撰写出版都是一个过程,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一本集147人编创出来的历史著作:世界上最长的书籍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本书是什么?世界上最长的书是中国明朝编写的《永乐大典》。
从1403年开始,至少有3000名学者花了4年时间编写了这本百科全书,共有11095卷,22877章,3亿7千万字。
世界上最长的书《永乐大典》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 1408年)编修完成。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
《永乐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万卷、1亿6千万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
《永乐大典》的规模更是西方同时代的典籍所望尘莫及的。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
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
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最大的“书”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
爬到半山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