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干扰噪声及其抑制2015

合集下载

电路噪声分析与抑制如何降低电路中的噪声干扰

电路噪声分析与抑制如何降低电路中的噪声干扰

电路噪声分析与抑制如何降低电路中的噪声干扰电路噪声是指由电子元件、电磁辐射和信号传输引起的非期望的电信号。

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噪声干扰可能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进行电路噪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路噪声分析1.1 噪声源的分类在电路中,常见的噪声源主要有热噪声、亚噪声和间歇性噪声。

热噪声是由于器件内部的热能激发电子产生的,它具有平稳的功率谱密度特性;亚噪声是由于元件本身的特性和参数引起的,具有有限的频带特性;间歇性噪声则是由于某些不稳定因素引起的非周期性突发噪声。

1.2 噪声的传递和放大噪声在电路中的传递和放大过程中会经历多个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这些元件都存在着与频率相关的阻抗,从而对不同频率的噪声具有不同的放大特性。

因此,在电路设计中,需要仔细考虑元件的频率响应和阻抗匹配,以降低噪声的传递和放大程度。

二、电路噪声抑制方法2.1 降低热噪声为了降低电路中的热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降低电阻温度:选择低温系数的电阻材料,并采取散热措施,降低电阻温度。

(2)降低放大器增益:在放大器设计中,合理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从而减小热噪声的放大程度。

2.2 减小亚噪声为了减小电路中的亚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优化元件选择:选择具有低噪声特性的元件,如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电源等。

(2)降低元件温度:通过散热或制冷措施降低元件的温度,从而降低亚噪声的产生。

2.3 抑制间歇性噪声为了抑制电路中的间歇性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屏蔽和隔离:使用屏蔽罩、隔离层等材料,将噪声源与敏感器件分离,减少噪声的传递。

(2)滤波和去噪:通过滤波器、去耦电容等器件,将噪声滤除或降低至可接受范围。

三、电路噪声分析与抑制的实践应用为了进一步说明电路噪声分析与抑制的实践应用,本节将以手机音频电路为例进行讨论。

3.1 噪声分析手机音频电路中常常存在各种噪声源,如电源噪声、射频干扰和数字信号串扰等。

传感器中的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

传感器中的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

传感器中的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传感器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干扰,降低了其性能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噪声来源与分类在了解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噪声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

外部噪声主要来自于环境,如电磁辐射、震动、温度变化等。

内部噪声则是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结构和电路等因素引起的,如放大器电路噪声、电源噪声等。

根据频率范围的不同,噪声可以进一步分为低频噪声、中频噪声和高频噪声。

低频噪声一般在1Hz以下,主要来源于环境震动和温度变化等;中频噪声在几百Hz至几百kHz范围内,主要由电磁干扰引起;高频噪声则在几百kHz以上,如来自于放大器电路的噪声。

二、噪声抑制技术1. 信号滤波技术信号滤波技术是最常用的噪声抑制技术之一。

滤波器可以根据噪声的频率范围进行选择。

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高频噪声,高通滤波器则用于滤除低频噪声,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可以根据实际噪声频谱的分布来选择。

2. 系统抗干扰技术系统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防电磁干扰和防震动技术。

防电磁干扰主要通过合理设计传感器的结构和电路布局以及屏蔽等手段来降低外界电磁信号对传感器的干扰。

防震动技术则通过采用减振材料、调整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等方式来降低震动对传感器的影响。

3.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噪声抑制技术,它可以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滤除噪声。

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滤波、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干扰抑制、特征提取和信号重建等处理,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三、干扰抑制技术的应用噪声和干扰抑制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无线通信领域,通过采用合适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降低信道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性能。

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

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

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噪声与干扰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噪声和干扰会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抑制噪声和干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模拟电路时提高抗干扰能力。

首先,对于抑制噪声,我们可以采用滤波器来减小噪声对电路的影响。

滤波器可以将噪声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滤除,从而减小对电路的干扰。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通过合理选择滤波器的参数和类型,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对电路的影响。

其次,对于抑制干扰,我们可以采用屏蔽技术来阻止外部干扰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屏蔽技术包括电磁屏蔽和功率线屏蔽。

电磁屏蔽是通过在电路周围添加屏蔽罩或金属壳来屏蔽外部电磁干扰信号;功率线屏蔽则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电源线路布局和滤波器来减小电源线对电路的干扰。

通过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外部干扰信号对电路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对于一些对噪声和干扰敏感的电路,还可以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技术来抑制噪声和干扰。

差分信号传输技术通过在信号线上同时传输正向和反向信号,并在接收端通过差分放大器将两个信号相减得到原始信号,从而抵消噪声和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通过差分信号传输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小噪声和干扰对电路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择滤波器、采用屏蔽技术和差分信号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噪声和干扰对电路的影响,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在设计模拟电路时更好地抑制噪声与干扰,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

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

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接地可以理解为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是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但不肯定为大地电位;为了防止雷电可能造成的损坏和爱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平安;电子设备的机壳和机房的金属构件等;必需与大地相连接;而且接地电阻一般要很小;不能超过规定值。

大多数产品都要求接地;虽然接地可以是真正接地;隔离或浮地;但接地结构必需存在;接地常常与为信号供应电流的回路相混淆;实际中;部分接地问题是与PCB有关的;这些问题归结为在模拟及数字电路之间供应参考连接及在PCB的地层和金属外壳之间供应高频连接。

尽管是EMC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但是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直观理解;而且通常也很难建模或分析;由于有很多无法掌握的因素影响;导致许多工程师对此不理解;其实每个电路最终都要有一个参考接地源;这是无法选择苏事实;电路设计之初就应当首先考虑到接地设计;接地是使不盼望噪声;干扰微小化并对电路进行隔离划分的一个重要方法;适当应用PCB的接地方法及电缆屏蔽将避开很多噪声问题;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的一个优点就是以很低的成本防止不盼望有的干扰及放射;还有;接地这个词对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有不同的含义。

1。

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

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

电路设计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噪声与干扰抑制则是电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电子设备中,噪声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会对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是确保电路性能优越的关键。

1. 噪声与干扰的来源噪声是电路中不受控制的信号,其源头可以是来自外界的环境噪声,也可以是内部元件和电路的内部噪声。

常见的外界噪声包括电源线噪声、射频干扰以及电磁辐射等。

内部噪声则主要来自于电路元件和器件自身的热噪声、1/f 噪声以及杂散噪声等。

2. 噪声与干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噪声和干扰会干扰电路的正常工作,降低系统的灵敏度和信噪比,增加误差和失真。

在低信号水平条件下,噪声可以完全掩盖目标信号,导致数据丢失或者误判。

此外,噪声还会对灵敏的电路产生交叉干扰,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电路设计中的噪声抑制技术为了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在电路设计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噪声抑制技术:3.1. 模拟域技术:在模拟电路设计中,可以采用滤波器来抑制噪声。

常用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滤波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选择不同的类型和参数,以抑制噪声和干扰信号。

3.2. 数字域技术: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抑制噪声。

例如,通过数字滤波器和降噪算法可以滤除噪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此外,采用差分信号传输、编码解码和纠错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干扰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3. 接地和屏蔽技术:良好的接地和屏蔽设计可以降低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

例如,在 PCB 设计中,应合理规划接地和电源线的走向,减少电路回环、交叉耦合和地线共模噪声等问题。

同时,对于高频电路,需要采用屏蔽罩和屏蔽设备来降低电磁辐射和射频干扰。

4. 电路设计中的干扰抑制技术除了噪声抑制外,干扰抑制也是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4.1. 路径隔离和布局优化: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以减少信号之间的串扰和交叉干扰。

测量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测量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测量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在实际测量中,人们常发现即使所选用的测量系统是由高精度、高稳定度、高质量的仪器所组成的,并且频率响应特性也很好,但在实际现场使用时,仍难免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各种噪声的干扰。

在测量系统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干扰的影响,会在测量信号上叠加干扰电压或电流,通常把这种干扰信号称为噪声,噪声是电路中的一些非所期望的无用电信号。

当所测信号很微弱时,难免会出现噪声淹没信号的现象。

例如,在火箭或飞机发动机实验现场中,测试系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是很复杂的,各种电气系统交织在一起同时工作,通过各种传输渠道将噪声耦合到测量电路。

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因此,解决干扰问题是关系到测试工作的成败和测量结果精度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也是测试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但干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只作简要介绍,详细内容可参看有关书籍。

1、干扰源为了抑制和减弱干扰,首先要弄清噪声的来源及其传播方式和途径。

干扰源即产生噪声的来源。

从来源上讲一般可分为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

外部噪声一般是指测试系统外部的电气设备在接通与断开时产生的瞬变电火花或辐射电磁波。

内部噪声是指系统内部固有的噪声,系统内信号间的串扰等。

若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分类,可分为静电噪声、磁噪声、电磁辐射噪声、公共阻抗噪声等。

一般常见干扰(噪声)源有以下几种。

(1)外部干扰外部干扰又可分为来自自然界的干扰和来自电器设备的干扰。

例如,大气层发生的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太阳黑子的电磁辐射、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等。

对于长期存在的自然干扰,由于能量微弱,可以忽略。

但对于强烈的干扰,如雷电等,则不能忽略其影响,此时最好设法回避或屏蔽。

来自电器设备的干扰主要有大电流及电压变化率引起的噪声。

当大型感性负载通断时,在开关接点处会产生电弧,还有高压输电线引起的电晕放电,金属电焊引起的弧光放电等,这种瞬变过程形成的噪声通过公用电源线传入信号电路,或通过相邻导线耦合到信号电路中。

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研究

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研究

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与干扰抑制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且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介。

然而,在光纤通信中,噪声与干扰问题成为制约其性能提升和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与干扰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抑制是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和干扰来源,以便进行相应的抑制措施。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噪声主要来自光纤本身和其它外部干扰源。

光纤本身的噪声主要包括热噪声、杂散噪声和自发噪声。

热噪声是由于光子在光纤中的热运动引起的,与光纤的温度、长度和材料有关。

杂散噪声则是由于光纤中的阻塞、弯曲或其他形状不规则导致的,会导致光波的散射和损耗。

自发噪声是由于激光器的随机发射造成的,也是一种重要的噪声信号。

除了光纤本身的噪声,光纤通信系统还会受到外部干扰源的影响,如电磁干扰和激光器间的串扰等。

针对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噪声与干扰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抑制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适当的光纤材料和结构来减少热噪声的产生。

光纤的材料和长度决定了其热噪声的大小,选择低噪声的材料和适当的长度可以有效降低热噪声的影响。

另外,可以采用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和芯径等参数来减少杂散噪声的产生。

通过优化光纤的结构,可以减少光波的散射和损耗,从而降低杂散噪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其次,对于自发噪声的抑制,可以采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色散等技术。

光纤放大器可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提高信号的强度和质量,抑制自发噪声的影响。

而光纤色散则可以通过调节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来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降低自发噪声的影响。

对于外部干扰源的抑制,可以采用电磁屏蔽和光纤隔离等方法。

电磁屏蔽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辐射的干扰,保护光纤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

光纤隔离则可以避免光信号在光纤间的串扰现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调制解调器、编码等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和纠错,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

微弱信号检测第三章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微弱信号检测第三章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1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间的耦合 (1) 耦合模型
屏蔽层电 阻
is产生的磁通
屏蔽层与芯线间的互感
Lsis
定义
屏蔽层电感量
M
is
M Ls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1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间的耦合 (2) 屏蔽层截止频率 fc
is

Rs
s jLs
M Ls i jMis jLsis
n jLs Rs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2 接地抑制电场耦合噪声 (1) 无屏敝导线间的容性耦合
u2

1
jRC jR(C
C2G
)
u1
R
1
(C C2G )
u2

C
C C2G
u1
与频率无关
u2
RC
u1
1 R(C C2G ) 2
R
1
(C C2G )
322 10lg r f 3r3r
磁场为主
RM

20 lg
4Zs
2π f 0r

14.6 10lg
r fr2 r
3.3 屏 敝
3.3.4 屏蔽效果 (1) 屏蔽总效果
S 20lg Ei Et
20lg Hi Ht

A R Bs
校正系数
Zs Zw 时
u2 jRCu1
与频率成线性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2 接地抑制电场耦合噪声 (1) 无屏敝导线间的容性耦合
① 容性耦合的敏感度取决 于分布电容
② 放大器接收到的干扰噪 声强度正比于噪声源的强度

第三章_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第三章_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要根据不同情况,拟订不同的噪声评价量,以
制订不同的噪声评价标准。
国际上已提出数十种噪声评价量或评价指标。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最基本和常用的评价量。
一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

(一)响度、等响曲线和响度级 (二)计权声级 (三)A声级和等效连续A声级 (四)昼夜等效声级 (五)统计声级 (六)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 (七)噪声评价数(NR)曲线
N
N
(四)昼夜等效声级
表示一昼夜24h噪声的等效作用,用来评价区
域环境噪声。
若昼间等效声级为 Ld ,夜间等效声级为 Ln ,
则定义昼夜等效声级 Ldn 为
1 0.1 Ln 10 0.1Ld Ldn 10lg 16 10 8 10 24
(2-101)
由于人们对夜间噪声比较敏感,因dB(A); t ——噪声暴露时间,h或min; L A ——时间t内的A声级,dB(A)。
2.等效连续A声级
计算公式2: 对于等时间间隔取样,若时间 划分的段数为 N ,则有
1 0.1LAi Leq 10lg[ 10 i ] T i
1 0.1LAi 10lg[ 10 ] N i
倍频程频率 125 声压级 响度指数 声压级 68 4.3 67 250 76 8.8 71 500 88 23.0 73 1000 84 21.4 74 2000 82 23.0 72 4000 A声级 80 24.7 71 76 88
响度指数
4.0
6.6
8.8
11.1
11.8
13.5
总响度:
Nt Nmax F ( Ni Nmax )

对于噪声控制工程,可以采用下面的半经 验公式来估算空气吸收衰减。在20℃时:

干扰抑制的方法

干扰抑制的方法

干扰抑制的方法
干扰抑制是一种重要技术, 用于降低信号噪声水平以提高信号处
理系统性能。

干扰抑制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数字滤波、时变滤波、空
间滤波、反射抑制等。

1、数字滤波: 数字滤波是使用数字算法对信号进行过滤,从而消
除或减少干扰信号的技术。

将数字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后,就可以实
现干扰抑制的效果。

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小均
方误差法、频率分解滤波法、频域滤波法等。

2、时变滤波:时变滤波通常是采用动态滤波器技术,可以根据信
号的频域特征和功率谱密度进行滤波,一般采用加权窗函数,如高斯窗、小波窗、汉宁窗等,以有效降低信号的功率谱,即实现干扰抑制
的效果。

3、空间滤波:空间滤波是在空间上进行滤波,从而形成一个图像,这个图像在空间上的滤波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噪声的影响。

典型的空
间滤波方法有中值滤波、均值滤波、最小值滤波和归一化滤波等。

4、反射抑制:反射抑制是一种利用反射信号来抵消干扰信号的技术,可以提高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从而减少噪声。

一般来说,反射
抑制可以分为场反射抑制和天线反射抑制,它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滤波器、空间滤波器等技术手段,有效地减少噪声,从而实现干扰抑制。

电子电路噪声和抑制噪声方法

电子电路噪声和抑制噪声方法

电子电路噪声和抑制噪声方法噪声是指电子电路中无用信号或杂乱信号,它对电路的正常工作和性能造成干扰和损害。

在电子系统设计中,噪声会给电路性能带来负面影响,如降低信噪比、增加误码率、减小动态范围等。

因此,抑制噪声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噪声的种类以及一些抑制噪声的常用方法。

首先,电子电路噪声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内部噪声是电子器件自身产生的噪声,包括热噪声、互模噪声和技术噪声。

外部噪声是从外部环境中传入电子电路中的噪声,包括电源噪声、串扰噪声和放射噪声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噪声的特点和抑制方法。

1.热噪声:热噪声是由于电子器件在温度不为绝对零度(0K)时,由于载流子的热运动引起的噪声。

它是一种宽带噪声,其功率谱密度与频率无关,在常温下,可以近似看做是白噪声。

抑制热噪声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选择低噪声器件和增加带宽等。

2.互模噪声:互模噪声是由于电子器件非线性特性引起的噪声,主要表现为不同频率信号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

互模噪声是一种非线性噪声,其频谱特性与电路的非线性度有关。

抑制互模噪声的方法主要有降低电路的非线性度、改善电源、使用抗互调电路等。

3.技术噪声:技术噪声是由于电子器件的制造工艺引起的噪声,如电阻器的热噪声、电流源的噪声等。

技术噪声是与器件本身相关的噪声,它的特性与器件的工艺参数有关。

抑制技术噪声的方法主要有改善制造工艺、选择低噪声器件等。

4.电源噪声:电源噪声是由于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波动引起的噪声,主要来自电源的涟漪和工作电源的稳定性。

抑制电源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稳压电源、电源去耦、滤波等。

5.串扰噪声:串扰噪声是电子电路中信号之间相互干扰引起的噪声,主要来自于电路中的电磁耦合、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等。

抑制串扰噪声的方法主要有合理布局、屏蔽、使用抗干扰电路等。

6.放射噪声:放射噪声是电子电路中的信号通过导线和电器等辐射的电磁波造成的干扰,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第三章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第三章噪声的评价与标准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第三章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实用文档
Chapter 3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1 噪声的主观评价量 3.2 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与法

实用文档
3.1 噪声的主观评价量
噪声的评价量的建立原则: 不同频率的声音对人的影响不同; 噪声出现的时间不同对人的影响不同; 同样的声音对不同心理和生理特征的人群 反应不同; 。。。。。
实用文档
案例:
甲乙两人在车间工作8 LA/d 90 95 100 80
小时,其在噪声中暴 B(A)
露情况,如下表,求
甲暴 8 露时
0
0
0
哪个工人遭受噪声危 间
害大?(标准,》80分 乙暴 2 3 1 2
贝)
露时

甲在稳态噪声中暴露,及Leq=LA=90dB(A);
乙在非稳态噪声暴露:
L(乙 e 1 q l) 1 0 g (2 1 [9 3 0 19 .5 0 1 11)0 0 ] 9.3 d 4 (A ) B 8
2.计权网络: LApLpLA'
是近似以人耳对纯音的响度即频率特性而设计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四种计权网络: A、B、C、D
实用文档
3.A计权网络:计权后的声级为A声级,记作 LA,其频率响应曲线为40方,等响曲线规 划后倒置。低频时衰减量大。
4.B计权网络:70方等响曲线倒置,中声级 响应,低频时有一定的衰减。
L90:本底噪声级; L50:中值噪声级; L10:峰值噪声级。
LeqL50(L10 6L090)2
实用文档
3.1.3累计百分数声级
测试方法:
T时间内,随即采样100或者200个数据 数据排序
第10个数据或者第20个数据为L10 50或者100个数据位L50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及噪声抑制方法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及噪声抑制方法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及噪声抑制方法开关电源是现代电子应用中常见的一种电源形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管开关控制输入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以实现电压转换。

但是,开关电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干扰和噪声,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抑制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和噪声,在设计和使用开关电源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主要包括导向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

导向式干扰是指开关电源通过引线或线路对周围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辐射式干扰是指开关电源通过电磁波辐射对周围设备产生的干扰。

对于导向式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抑制:1.滤波器:在开关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端加装滤波器,用于滤除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

常用的滤波器有LC滤波器、RC滤波器和Pi型滤波器等。

2.输入电源线路的处理:尽量缩短输入电源线路的长度,采用屏蔽线材,减小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

同时,在输入电源线上添加额外的滤波电容和电感,抑制高频噪声。

3.地线处理:通过合理布置地线,减小接地电阻,提高地线的抗干扰能力。

将开关电源的地线与其他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共用同一个地线。

对于辐射式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抑制:1.屏蔽:在开关电源的外壳上添加金属屏蔽罩,减少电磁辐射。

金属屏蔽罩应与开关电源的地线连接,以形成完整的屏蔽。

2.PCB设计:在开关电源的PCB板设计中,合理布局信号和电源线路,减小线路的长度。

同时,采用地平面和电源平面屏蔽,减少信号线和电源线的交叉和干扰。

3.使用低频率开关管:低频率工作的开关管辐射干扰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电源的电磁辐射干扰。

此外1.选择合适的元器件:选用带有防干扰措施的元器件,如具有抗干扰特性的电解电容和电感器件,减小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2.电源输出滤波: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添加滤波电容和电感,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和噪声。

3.接地处理: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连接方式,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抗干扰能力。

4.EMI滤波器:在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加装EMI滤波器,进一步滤除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

电子设备的噪声干扰与抑制

电子设备的噪声干扰与抑制
为 干 扰 的 目的 。
\ ▲

a 采 用 隔 离 变压 器 隔 离示 意 图
一 … … … … … … ’一I

一 屏蔽体内的 多次反射
l各类不同的噪声源探讨 噪 声 源 可 以认 为 是 凡 能产 生 一 定 的 电 磁能
量且能影响到周边电子设备 正常运行 的物件与 设备。具体一点地说, 所谓噪声源就是产生 噪声 的源。 其产生的噪声是指电子设备运行系统之外 和系统之内产生的紊乱 的、 时断 时续 的、 即的 随 生接 触 时 , 产 生 接触 电 动 势, 能 产生 噪 声 。 将 也 杂 波信 号 。 当然 , 噪 声 的产 生 也 可列 为 电 子设 备 内 有些 11电子设 备 的 外部 噪 声 源 . 在探 讨 电子设 备 外部 噪声 源 时 , 们 应该 认 部 产 生 的 噪声 。 我 识到噪声源的频谱很宽, 例如我们 日常使用 的光 1 . 2电子设备的直接内部噪声源 电子设备内部 噪声是电子设备 中各元器件 管放 电从 5 0 H 到 20 H 之间, 0K z 0M z 雷电的频谱 为音频 到 5 MHz 间,旋 转 电机 电刷火花 在 内部 自身产生的, 由内部载流子运动不规则所 0 之 是 20 H 到 2 MH 之 间 。 因此 , 0K z 0 z 电子 设 备 系 统 外 为 。实际上, 这种噪声是构成电子设备元器件本 部噪 声 源极 多 。 身特有 的, 其表 现为杂乱的, 无规则 的变化 电流 1 . 自然 界 的 噪 声 : 自然 界 , 阳黑 子 、 或 者 变化 电压 。 .1 1 在 太 宇宙线 、由雷电产生及大气 因素产生的天电, 被 1. . 1三极 管 的 噪声 : 2 a . 热噪声 : 三极管 内部的体电阻 由于再流子 称 为 宇 宙空 间 噪声 和 大 气 噪声 。 1 - 人为 产 生 的 噪声 : 种 噪 声 主 要 是 由 不 规则 的 热 运动 通 过 其产 生 的 。 .2 1 此 b 粒 噪 声 : 常 所 谓 三 极 管 中 的 电 流 只是 . 散 平 于人为地使用电子设备而造成的。 我们常见到工 业噪声 即是一个大源头。例如热合焊机 、 高频 电 个平均值 。 而通过发射结注入 到基区的载流子 在瞬间各时间不一样多从 而引发发射极电 炉、 汽车点火装置等所产生的噪声 。总括起来可 数量, 以分 为 以下几 种 : 流或者集电极电流产生一个无规则 的波动, 即为 电子和 电气设备所 引起 的: 例如广播 电视 散粒噪声。若 电子设备负载为 RL贝 L两端就 ,l J R 雷达 、 讯 、 航设 备 产 生 的 噪 声, 通 导 以及 工 艺 高 频 又 一 个 I R R L的散 粒 噪 声 电压 ( I R为 散 粒 噪 声 电 加热 电炉 等大 功 率 高频 率 电路 所 传 播 的 电磁 能 。 流 ) 。 Co b 电行 为所引起的: 欺 例如各种车辆发动机 颤 动 噪 声 : 极 管 产 生 的这 种 噪声 的机 理 三 点火装置造成的点火花 、 继电器等接触器件接点 目前 尚不 明确 。 多见 的 解 释是 设 想 为载 流 子 在 晶 开合引起 的电弧和电火花 、 电机旋转时电刷和整 体管表面的产生和复合引起的。 所以与半导体材 流子引起的 电火花 、 电力线的电晕放电、 重损 料 和 制 造工 艺 有 关 。 此 噪声 与 频 率 成 反 比, 严 因此 坏绝缘的电力线造成的弧光放 电, 甚至于照明 日 被称为 1 噪声。 , f 故在电子设备运行 系统中, 在低 光 灯 管所 引 起 的辉 光 和 弧光 等 均 能产 生 噪 声 。 频端所受的不 良影响要高于高频端 。 例如对有线 c电路过渡过程产生的: . 例如电路中电容器 电视 系统 的影 响。 和 电感 器 产 生 的 瞬变 电 流 和 电压 、 L集成 电路 兀1 1. . 2电子 电路电阻的热噪声 : 电子 电路 2 在 在状态转移时引起的尖峰电流等。 在两种金属产 中, 由于导体中组成传导电流的 自由电子 的无序

干扰与噪声抑制的一般措施

干扰与噪声抑制的一般措施

干扰与噪声抑制的一般措施
对干扰与噪声的抑制是电子技术工应努力把握的一项技术。

对干扰与噪声的抑制:一是回避干扰与噪声源,选用低噪声器件;二是切断或减弱干扰、噪声源与电子电路的之间的耦合通路。

在电子技术测控系统中,对干扰与噪声抑制方法主要有屏蔽、合理接地、隔离、合理布线、净化电源、滤波、采纳专用器件等等措施。

⑴ 避开干扰源
采纳回避方法,电子电路或电子测量系统应尽量远离诸如:高压电网、放射台(电台或电视台)、工作着的电焊机、频繁通断的接触器等电器。

⑴ 屏蔽
阻挡干扰进入电子电路。

有的电子系统必需在恶劣环境中工作,此时应进行自身爱护,不让干扰进入电子电路。

爱护的主要方法是屏蔽自身。

⑴ 滤波
滤除干扰与噪声,可用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适用低频信号),高通滤波器(适用高频信号),带通滤波器(适用信号频率固定),带阻滤波器(适用干扰信号为某一频率)另外可增加电源的去耦滤波,集成芯片引脚的电容滤波,同时应采纳无感电容器。

隔离变压器,或变压器原边和付边间采纳静电隔离,光耦隔离,如有二个变压器时,在排列上采纳磁场垂直。

⑴ 其它措施
选用低噪声器件(如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等),金属膜电阻,数字滤波(软件)等措施。

电子噪声与干扰的分析与抑制

电子噪声与干扰的分析与抑制

电子噪声与干扰的分析与抑制电子噪声与干扰(Electronic Noise and Interference)是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们会对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信息丢失、降低设备性能,甚至引发故障。

本文将从电子噪声的来源、分类以及抑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电子噪声的来源电子噪声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热噪声(Thermal Noise):由于环境温度不断引起的物质内部激发运动,所产生的无规则振动,会导致电子设备中电荷的随机移动,产生不可预测的电流或电压的波动。

2.器件噪声(Device Noise):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内部噪声。

晶体管的咪特效应、内部电流噪声以及PN结的随机电荷载流子流动,都会产生器件噪声。

3.辐射噪声(Radiation Noise):来自外部环境的电磁波辐射,如电视和广播电台、微波炉、雷电等,都会产生辐射噪声。

4.接触噪声(Contact Noise):由于电路元器件接触部分出现的氧化、腐蚀、积碳等问题,导致电流或电压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二、电子噪声的分类根据电子噪声的频率范围和波形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白噪声(White Noise):在整个频谱范围内的功率谱密度(PSD)近似为常数的噪声。

其波形类似于随机产生的纯净信号,不包含任何频率成分的相关性。

2.带内噪声(In-Band Noise):相对于特定频率带内的无规则波动,通常是由设备的电子元器件或环境中其他电子设备引起的。

3.输入噪声(Input Noise):在电子系统输入端产生的噪声,包括来自天线、传感器等的信号本身以及环境中的电子噪声。

4.输出噪声(Output Noise):在电子系统输出端产生的噪声,包括由电路、放大器、滤波器等引入的噪声。

三、电子噪声的影响与抑制电子噪声与干扰会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降低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降低系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等。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_03 噪声和干扰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_03 噪声和干扰

频率(MHz)
第3.3节、邻频干扰
3、接收机的邻频选择性。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减小邻频干扰的影响:减小发射机的邻频辐射
和提高接收机的邻频选择性,得到的实际效果是相同的。
接收机邻频选择性是指接收机抑制邻频干扰的能力,它主要由接收机中 频滤波器的带外抑制度决定。 如果接收机具有良好的邻频选择性,能够最大程度地衰减发信机边带扩 展落到被干扰接收机阻带区域的干扰,就可以有效减轻邻频干扰的影响。 接收机中频滤波器的阻带衰减对远离接收机通带的干扰也要进行抑制, 这种带外干扰往往比较强,滤波器的阻带衰减必须可以提供足够的隔离 度,来抑制带外干扰。
第3.1节、噪声
Ta(ºK) 3×108 3×107 3×106 3×105 3×104 3×103 60 Fa(dB) 大气噪声 夏天 冬天 郊区人为噪声
50
40
市区人为噪声
30 典型的接收机热噪声 银河噪声
20
10 太阳噪声 (安静期) f(MHz) 50 100 1000 10000
To=290 3×10
人为噪声可以忽略不计。。
Fa( dB),相对于kT0BN 100 城市商业区
80
城市居民区
60
郊区
40 农村 银河噪声
20
0
0.1
1
10
100
1000
频率(MHz
第3.1节、噪声
3、发射机的噪声辐射 人为噪声可能来自通信系统的外部,也可能来自通信系统的内部。在通
信系统内部,除了接收机的内部噪声以外,发射机的噪声辐射也会直接
的关系是相加,不管有没有信号,噪声都存在。加性噪声(简称噪声)的来
源是多方面的,一般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也称环境噪声)。 内部噪声是系统设备本身产生的各种噪声,例如,电阻类导体中电子的 热运动所引起的热噪声,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起伏变化所引起的散弹噪声, 还有电源噪声和自激振荡产生的噪声等等。电源噪声等可以采取技术手 段消除,但热噪声和散弹噪声一般无法避免,而且它们的准确波形不能 预测,这种不能预测的噪声统称为随机噪声。 外部噪声包括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它们也属于随机噪声。在无线通信 系统中,无线信号是在空间开放传输的,因此外部噪声的影响较大。在 实际的通信工程中,我们最关心外部噪声主要是人为噪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弱信号检测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如疾病与防治) (电磁兼容性EMC)
1
3.1 环境干扰噪声(what?) 3.1.1 干扰噪声源 (1) 电力线噪声: 尖峰脉冲,工频电磁场,电 网电压波动 (2) 电器设备噪声: 放电(辉光、弧光、火花、 电晕)噪声 (3) 射频噪声 (4) 接地电位差噪声(共模) (5) 雷电噪声 (6) 天体噪声 (7) 机械噪声: 摩擦、压电、颤噪等效应噪声, 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 (8) 其他噪声: 电化学、温度、触点等噪声
Ee ILf 0 sin 2r 0.6283 ILf sin 10 6 r
圆环发射器
3 1 2 2 IAf 2 sin 0 0
Em
r
2
0.1316 IAf r
sin
10 1 3
频率越高,电磁辐射场的强度越高
利用导体屏蔽罩来抑制
10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导体中
ZW j 2π f
绝缘体中
ZW


介质电容率 介质电导率
13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2 屏蔽层的吸收损耗
介质内电磁波强度(深度x)
E x E0 e
集肤深度
x x
H x H 0e
0.066 E x H x 1 36.788% E0 H0 e fr r

11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1 场传播与波阻抗 (2) 小型发射天线的辐射场
12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1 场传播与波阻抗 (3) 介质的波阻抗
空气中近场波阻抗
ZE 1 j 2f 0 r ZM 1 j 2f0 r
介质中平面波波阻抗
介质磁导率
ZW j 2π f j 2π f
2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1 环境干扰噪声 3.1.2 干扰噪声的谱分布(疾病的特点分布)
3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2 干扰耦合途径(如何传播?) 3.2.1 传导耦合与公共阻抗耦合 (1) 传导耦合:(长)导线传导引入干扰噪声 有效方法:去耦和滤波 (2) 公共阻抗耦合:如公共电源、地线等
B i1 电路1 i2 电路2 ZG ZC VC P107 电阻量的概念 利用合适的接地措施
Zs Z w 时
导体 绝缘体
Et Ei

Ht Hi

4 Zs Zw



1:对电场的反射衰减主要发生在从空 气到金属的入射面. 2:对磁场的反射衰减主要发生在从金 属到空气的出射面. 因此对电场的屏蔽可以利用很薄的金 属材料,而对磁场的屏蔽还要利用高导 磁率材料的吸收作用.
16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u2 u1
RC
1 R(C C2G )2
26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2 接地抑制电场耦合噪声 (2) 有屏敝导线间的容性耦合
远小于无屏蔽
较小(裸露部分)
u2
jRC u1 1 jR(C C2G C2S )
C C C2G C2S u1 R
1
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非常关键的??
Su ( f )
j 2π f RiC 1 j 2π f RiC
2
Su ( f ) j 2π f RiC
2
噪声源功率谱
放大器器输入端 的噪声源功率谱
6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2 干扰耦合途径 3.2.4 磁场耦合(电感性耦合或互感耦合) (1) 电磁感应耦合
24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屏蔽层单点接地,WHY?) 3.4.1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间的耦合 (2) 屏蔽层截止频率 fc
is Rs jLs
s
M Ls
i jMis jLsis
屏蔽层电 阻
感应到芯线 上的电压
i jLs R R s 1 s 1 j s s Rs jLs i jLs Ls
is jLs Rs
n
25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2 接地抑制电场耦合噪声(减小耦合电容) (1) 无屏敝导线间的容性耦合
放大器对地输 入电阻
u2
jRC u1 1 jR(C C2G ) C u2 u1 C C2G
与频率无关
u2 u1
V1 j 2π f RiC 串: u 1 j 2π f RiC
j 2π f RiC 1
V 1 2π f R iCu
信号的频率 输入阻抗
电场耦合噪声一般表现为导线对地的电压
5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2 干扰耦合途径 3.2.3 电场耦合
SV 1( f ) Su ( f ) V1 u
截止频率
i 1 1 1 1 1 2 2 s 2 s Rs R R 1 fc 1 j s s 1 1 1 L 2L f 2 i Ls s s f
24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RC
1 R(C C2G )2
1 R (C C2 G )
R
1 (C C2G )
u2 jRCu 1
与频率成线性
25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2 接地抑制电场耦合噪声 (1) 无屏敝导线间的容性耦合
结论与措施
① 容性耦合的敏感度取决于分布电容 ② 放大器接收到的干扰噪声强度正比 于噪声源的强度 ③ 高阻输入回路电场耦合的影响更为 严重 ① 信号线远离干扰线,避免平行布线, 且信号线越短越好. ② 采取措施克服电场干扰 ③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应尽量小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屏蔽层单点接地,WHY?) 3.4.1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间的耦合 (2) 屏蔽层截止频率 fc: 物理意义
1 2
屏蔽层电流引起的输入噪声
i s
1 fc 1 f
2
un is ( jLs Rs ) jMis is Rs Rs n jLs Rs
(2) 互感耦合
di 2 M 1 dt
相关的计算公式及简单计算见书P113
7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2 干扰耦合途径 3.2.4 磁场耦合 (2) 互感耦合
(1) 电磁感应耦合
2πM 2 Si1 ( f ) f 2df
0 — 2
M
0 L 2 L 1 d s L ln 2 d s
互感耦合还要受到附近的第三个电路导体的影响.
L 2h 1 M 0 ln 4 ds


2

第三个电路导体的阻抗越低,则对互感的影响越大.
8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2 干扰耦合途径 3.2.4 磁场耦合 (1) 电磁感应耦合 (2) 互感耦合 (3) 磁场耦合干扰的抑制(同电场耦合的不同)
21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4 屏蔽效果 (3) 屏蔽层上的开孔和接缝
漏磁
22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将开口作成波导管 3.3 屏敝 3.3.4 屏蔽效果 干扰场衰减大 (4) 屏蔽层上的波导管:
0.175109 fc d ( Hz )
fc f 3

32l S d
(dB)
18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3 屏蔽层的反射损耗 (4) 近场反射损耗
电场为主
RE 20 lg 8π f 0r Zs 322 10 lg


r
f 3r 3 r
磁场为主
2 4 Zs f r 14.6 10 lg r RM 20 lg 2 π f 0 r r
(5) 屏蔽效果小结 P129
23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4 屏敝电缆的接地 3.4.1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间的耦合 (1) 耦合模型: 参数的定义 i s
s
Rs jLs
屏蔽层电 阻
is产生的磁通
屏蔽层与芯线间的互感
Ls is
定义
M

is
M Ls
Vi=jwMis
屏蔽层电感量
19
3 干扰噪声及其抑制
3.3 屏敝 3.3.4 屏蔽效果 (1) 屏蔽总效果
Ei Hi S 20 lg 20 lg A R Bs Et Ht
校正系数 反射损耗 吸收损耗
Zs Z w 时
导体
绝缘体
2 2(1 j )
Z w Zs Bs 20 lg 1 Z Z e s w
20 lg 94.25 20 lg r 39.5 10 lg f r r 168.2 10 lg f r
j 2π f

39.5 10 lg 2π f
12 7.37 10 39.5 128.7 10 lg r f r
3.3 屏敝(最有效的手段,高导电或导磁材料) 3.3.1 场传播与波阻抗 (1) 波阻抗及随距离的变化 在靠近干扰源的地方,场的性质主要取决于 干扰源的性质,在远离———传播介质。
波阻 抗
ZW
E H
E Z0 H
感应场
过度区
0 377 0
辐射场
结论:
近场: 当干扰源小电流高电压时,近场以电场为主, 波阻抗较高为,干扰主要以容性耦合引入; 当干扰源为大电流低电压时,近场以磁场为 主,波阻抗较低,干扰主要以感性耦合引入; 波阻抗的定义,特征阻抗等 参见P119-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