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三、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
(师板书课题)2、谁来读诗题?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的()诗人。
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
(生背诵)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
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doc
《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三国的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
2、体会比较顿号与逗号的用法。
3、积累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在新学年里认真学习。
4、读文章,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
5、结合新学期班委会的改选,进行口语交际《给我一次机会》。
训练学生勇于自荐,态度诚恳,理由充分。
6、能生动地描述景色,并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三国的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
2、体会比较顿号与逗号的用法。
3、积累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在新学年里认真学习。
4、读文章,激发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1、默读文章,想想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师生交流:冰心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的故事。
3、你有怎样的感受?冰心对《三国》的喜爱。
4、小结:《三国》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著。
《三国》中的故事已经被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二、读读有关三国的歇后语:1、学生自己读,想一想你能读懂多少?2、学生交流:关公面前耍大刀——关公的一把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三国时,曹操率百万大军屯兵赤壁,欲一战歼灭孙(权)刘(备),孙刘联军为破曹殚思竭虑,苦无良策。
这时,东吴大将黄盖向大都督周瑜献火攻之计,周瑜点头应允,但苦于无人向曹操诈降,以使大军接近曹营连环船。
黄盖闻后,说愿行此计。
周瑜又言:“不受些苦,曹操怎能相信呢?”黄盖答道:“我受吴侯三世厚恩,虽肝脑涂地,也无怨无悔。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命令诸将各领三个月的粮草,准备进攻。
黄盖则大唱反调,道:“莫说三个月,就是三十个月,也不起作用,不如投降算了。
”周瑜勃然大怒:“我奉主公(孙权)之命,督兵破曹,敢有说投降者一律斩首示众。
今两军对垒,你竟敢出此言,动摇军心,不斩杀你的脑袋,恐难以服众。
”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斩首,后来在众将苦苦哀求之下,周瑜免去其死罪,脊杖五十,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几次昏死,观者无不泪下,这便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由来。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
【关键字】语文、小学六年级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三第一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
2、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了解成语故事内容,谈启示。
重难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第一题1、读成语。
2、请学生讲述成语中的故事,并表扬阅读广泛的学生。
3、请学生写一写有关人物的成语,并讲其中的故事。
二、第二题1、朗读句子2、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
3、补充句子,练读4、在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三、第三题1、熟读故事2、指名复述故事。
3、说说“杯弓蛇影“的意思,再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示。
“杯弓蛇影”表面上是一种生理上的视觉错误,实指不健康的心态。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四、第四题1、反复诵读,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3、交流璋时积累的励志名言。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教师讲述家长会的要注,训练学生认真倾听。
二、学习将要点记录的方法三、抓要点予以归纳。
四、模拟场景,练习转述。
五、在讨论中学习如何中简明清晰地转述,让学生在转述练习中体会做记录可以避免遗漏。
六、让学生思考为了让家长能顺利参加家长会,还应该做哪些提示。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三》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三第一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
2、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了解成语故事内容,谈启示。
重难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第一题1、读成语。
2、请学生讲述成语中的故事,并表扬阅读广泛的学生。
3、请学生写一写有关人物的成语,并讲其中的故事。
二、第二题1、朗读句子2、改成陈述句,再读一读。
3、补充句子,练读4、在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三、第三题1、熟读故事2、指名复述故事。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乐园(六)》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语文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乐园(六)》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习作较感兴趣。
但写作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设计教学目标时因材施教。
3重点难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着重指导“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题
1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的,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这段时间,班级图书角多了不少书,班上也掀起了读书的热潮。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说你平时读书会做些什么?
2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谁来说说自己最近的读书感悟?
3指名说
4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组合成一篇有内涵的文章,这就是“读后感。
”
二、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出示幻灯片(什么是读后感)。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精编
板书
设计
作
业
设
计
1、补差:读熟课文、摘抄重点段落
2、《课堂作业》——夯实基础
3、培优:同步阅读
4、课后习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少年闰土
课时
两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
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重点突破
预设
生成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生成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4、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5、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训练目的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觉”“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
读一读中,训练同学的发音又快又准。
三、习作。
课时量:4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我来试试1、读一读,想一想。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些用词,是特别精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岩)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峡)名词,往往成为笔下生动的借代,想一想,这几个名词,除了说明事物,还能代表什么。
2、读一读。
说一说绕口令,联系快速正确的吐词。
3、写一写,背一背。
先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
熟悉自己就是进步。
胜利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这几个句子,你从中看出有什么含义么?那么,你能从中找到缘由么?对,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
要虚心,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
4、读一读锦囊妙计这是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转变的。
主要将诸葛亮识破周瑜的阴谋,相反,用三个锦囊,分别让刘备在三种状况下照办,最终大获全胜的事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舞同学读原著,说出那三个锦囊。
其次课时二、探究与发觉提示语1、在对话中,我们时常说XX说,xx说道也就是说,说话是有提示语的。
2、介绍提示语的作用。
3、介绍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4、练习写提示语。
三、口语交际好伴侣1、说一说你的好伴侣。
2、好伴侣都在一块儿干什么。
3、好伴侣之间有冲突么?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状况。
4、同学之间演一演,可后,他们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四、习作一次特殊的活动1、先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开展了那些活动。
把他们制成表格。
2、表格留意几个不能缺少的内容。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与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写下来。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22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学会九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4、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安排:四课时1、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疏通重难点字词,文章分段,重讲闰土外貌。
2、详讲“看瓜刺猹”。
略讲“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海边拾贝”,总结闰土的人物形象。
3、分析文章重点,(语句,事件),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最后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开展辩论活动。
(你想做闰土还是“我”)。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啊?生:想!那好,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他是谁,也不告诉你们他长什么模样,我们先来看一首关于他的诗,看看你们从中能不能读出他是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师展示幻灯片)少年闰土项戴银圈手持叉,少年英雄夜看瓜。
英姿勃发真飒爽,好像当年小飞侠。
(生读后自由发表观点,师通过提示学生得到文题,并板书。
)2、我们刚刚通过一首诗很模糊的了解了闰土,那下面我们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展示幻灯片,“月下刺猹”图,配字)。
师诵读:“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非常勇敢,机智,可爱、、、、、、)。
那大家来和他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新课初讲4、大家要不要全面的来了解这位朋友呢?你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同时划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词语。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八)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讨与山有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2、以类似顺口溜的三字句,训练学生快速朗读的能力。
3、创色情景,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有关对待自己的格言警句。
4、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语言表达形式的多变性。
6、创色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7、回味学习中各种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学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过程与方法:创色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古文化遗产的感情,认识和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学和积累优美词句。
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言,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用具:教学时数:5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名的古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给大家听。
(指名几个同学背几首)其实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我们不仅会背,还要去理解他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乐园(八)的第一个板块———我来试试二、读一读,查一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直至诵读,并想一想加点的字的意思。
2、学生查字典,弄清加点字的基本意思。
3、同桌讨论“山”、“峰”、“岭”、“峡”、“岩”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4、全班交流反馈(1)、练习朗读,诵读。
(2)、指说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3)、比较加点字的联系,可以口述比较。
也可以用绘画比较。
(4)、探讨与山相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5、小结,弄清加点字意思的不同之处。
6、齐读三句诗。
三、读一读1、自由朗读几次,由读通到读顺,由读顺到读熟,速度由慢到快,直到一口气能读下来。
注意读准押韵字的音。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第一章人之初第一课读后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主旨意义。
2.认识到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3.掌握如何写好读后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1.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理解大意。
2.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掌握词语和句子结构。
3.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考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4.带领学生梳理读后感的写作结构。
5.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此节课程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初衷,并且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对于某些理解较差的学生,课程难度过大,需要适当调整课程难度。
第二章昆虫的世界第三课比喻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的基本含义。
2.熟悉生动具体的比喻词的用法。
3.带领学生运用比喻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步骤1.讲解并举例说明比喻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比喻词,理解比喻的修辞效果。
3.讲解比喻中注意事项和技巧,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4.学生通过举例练习,自主进行比喻创作。
5.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每个小组的比喻创作。
教学反思比喻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它的背后却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课程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意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中华名族食物文化第四课孔府家宴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
2.熟悉和掌握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掌握如何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讲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中文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引导学生发掘并总结汉字的构造规律,培养对汉字的敏感性。
4.以《孔府家宴》中出现的词语为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的方式。
5.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搭配巧妙的汉字造词,表达出各种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教学反思对于中华名族食物文化这一主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关于菜系和食材等方面的知识。
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词语,依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分析字形,从中发觉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同学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3、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读词语,熟悉象声词。
5、为自己设计帽子,训练同学有挨次、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以及同学的想象力量。
6、口语交际,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自己的特长,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沟通,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刻苦练习才能学有所长。
教学重点:1、读词语,依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分析字形,从中发觉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同学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3、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读词语,熟悉象声词。
教学难点:1、为自己设计帽子,训练同学有挨次、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以及同学的想象力量。
2、口语交际,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自己的特长,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沟通,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刻苦练习才能学有所长。
课时支配: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词语,依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分析字形,从中发觉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同学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3、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读故事,体会标点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读词语,依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分析字形,从中发觉规律。
2、读句子,加标点,为同学的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教具预备:小黑板教学过程:鄂教版第三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一、读一读,依据字形猜猜字的意思。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2、师举例:“闯”3、生互猜:4、指名说,评说。
二、读一读,填上标点符号。
1、师板书“。
?!”,让同学熟悉这三种符号。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一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一》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一》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一一、读一读,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1、反复练读,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每句歇后诘,想想能发现什么?3、请学生介绍和这些歇后语有关的人物及故事。
4、多种形式朗读歇后语。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其它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吗?二、体会顿号和逗号的用法1、引导学生读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句子,注意顿号和逗号的用法。
3、指名读句。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读句子。
2、结合注释,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四、读一读1、引导学生自由读,了解短文的重要内容。
2、再读短文,在不懂的地方或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3、交流阅读短文的体会。
4、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
第二课时一、了解中语交际的话题,板书:给我一次机会二、认真读题,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教师小结上学期班级管理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四、分小组发言五、小组推荐优秀者到全班发言。
六、当选的同学进行简短的就职演说,其它同学表达简短的祝福。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乐园一》教案教学设计语文乐园一一、读一读,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1、反复练读,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每句歇后诘,想想能发现什么?3、请学生介绍和这些歇后语有关的人物及故事。
4、多种形式朗读歇后语。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其它有关三国的歇后语吗?二、体会顿号和逗号的用法1、引导学生读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句子,注意顿号和逗号的用法。
3、指名读句。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读句子。
2、结合注释,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四、读一读1、引导学生自由读,了解短文的重要内容。
2、再读短文,在不懂的地方或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3、交流阅读短文的体会。
4、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
第二课时一、了解中语交际的话题,板书:给我一次机会二、认真读题,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1、《花脸》 1课时2、《我爱篮球》 2课时3、《自行车》 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1课时语文乐园(一) 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
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过渡语:同学们,看来花脸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着作者。
不过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花脸是他最最喜欢的,是哪个花脸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2、课文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⑤师:同学们,哪个花脸让作者最喜欢呢?(关公花脸)这个关公花脸什么样子啊?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八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八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语文乐园八》的课文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提高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语文乐园八》的课文内容。
–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课件:包括《语文乐园八》的课文内容和相关练习题。
3.教具:黑板、粉笔、标志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2. 呈现课文•分段呈现课文,通过逐段阐释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与理解。
3. 深入分析•运用导读、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梳理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4.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教师结合学生的解读,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语文乐园活动•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概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学生的表现和收获,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习题,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3.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为课堂掌握打下基础。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呈现、深入分析、文本解读和语文乐园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语文乐园八》的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成长和进步。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语文素养提升。
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并区分同音词,积累词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2、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语气词,培育语感;3、正确抄写、背诵名言;4、读懂成语故事,理解含义;5、培育同学的表达和听说力量;6、通过习作活动,培育同学抓住事情进展挨次写作力量。
教学支配:4课时第一课时一、认一认,读一读。
1、你熟悉哪些词?怎么熟悉的?2、自己读一读词语,不熟悉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
3、小组内读词卡。
4、开火车熟悉词语。
二、读一读。
1、生自由读句子。
2、你喜爱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3、一句一句读,谈读的感受。
4、小结:都是表示语气的词,在不同的句子里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三、读成语故事。
1、看图,听故事。
2、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4、总结:聪慧人是绝不会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的。
其次课时一、写一写,背一背。
1、同学自读自悟,感受句子的内容。
2、这两句名言告知我们什么呢?联系实际说一说。
3、抄写名言,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4、作品展现。
二、探究与发觉。
1、生自读三段话。
2、指名读,评议正音。
3、生说说自己的发觉。
鄂教版第六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4、谈谈还有什么发觉。
三、口语交际。
1、哪位同学能第一个上来讲故事。
2、生表演,同学评议,师指导。
3、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评一评,选项出小组的故事星。
4、小组活动。
5、指名评议,对评议得好的同学准时鼓舞。
6、评了故事大王。
第三、四课时一、嬉戏导入1、请6个同学到前面来,每人抽一个小纸条,根据小纸条上的要求说一句话。
然后连起来看会编成一个什么事情。
2、生上台表演。
同学根据纸条上的要求练习说话。
3、这个嬉戏在小组玩。
二、明确要求1、让我们把最想说的事情写下来。
2、出示写作要求。
3、写的时候,我们怎么才能把最想说的事情写清晰,写完整。
4、只要我们把黑板上的要求写清晰,就肯定能写好。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练习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造句,学习名篇名句,阅读练习,习作《我成功了》。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你能发现什么?
2、交流:每组词语的组字相同,但是字序改变了。
3、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异同。
4、拓展: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类似的词语吗?
(如:互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在高度赞美某些作品或事物,表达由此产的愉悦感受。
2、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和生活的积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阅读时,在眼前出现画面,变“话”为“画”。
3、对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有更进一步了解,并有所积累,从而受到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
积累名言和词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话”为“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下面的词语。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引导学生用相反意思的词语(不一定就是反义词),或创设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3、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造句,运用词语。
参考:
妙笔生花:通常用来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匠心,工巧的心思。
跌宕起伏: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后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百读不厌: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用手拍着桌子,情不自禁地叫好。
绝,罕见、极好。
二、读一读,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
1、自由读这三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互动: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3、全班交流。
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
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加深认识。
6、小结。
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
第二课时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同桌互背互评。
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
7、课后搜集鲁迅的格言警句。
四、读一读。
1、你读过哪些名人传记?
2、自由阅读短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阅读名人传记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
4、组织交流,互为补充。
5、联系以前读过的名人传记,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