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_郭美美事件引发红事会信任危机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

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

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一、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2011年6月20日,一位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微博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炫富的背后因其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起轩然大波,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风口浪尖。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与此同时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并将微博一并删除。

6月26日,“郭美美Baby”在微博中声称,“出于无知在新浪微博上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愚昧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本人从未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身份完全本人杜撰。

”“决定用更多时间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北京晚报》披露,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中国红十字会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决定启动法律程序。

根据我国《红十字会法》中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的标志与名称的规定,中国红十字会应该首先起诉郭美美滥用“红十字”标志,以维护中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声誉。

【素材点拨及运用】主题1:舆论的力量微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舆论平台。

“郭美美”在微博上的公然自炫,将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形象推到公众的视野下,使人得以有窥视其瑕疵、漏洞的机会。

一个民族、开放、正义的社会,需要有公共舆论的激浊扬清。

主题2:认错的勇气“知错即改,善莫大焉。

”新浪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即时致歉,郭美美对自己在微博上的不实言论该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这些都可见当事人的主动认错的勇气。

“过而能改,人皆仰之”,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单位、团体或个人具备此种真诚悔过、及时改过的勇气,才能有风清气正的和谐景象。

主题3:信誉的价值信誉是最高的价值。

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组织,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它必须坚守和捍卫自己的良好的信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008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先后曝出1300万元购买1000顶帐篷、一桌公务餐饮花费9859元的丑闻,等等;这些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抹黑了,引起大家的围观与质疑。

行政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

行政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

行政案例分析——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姓名:谢明辉学号:1443001417488案例简介: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通过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大幅降低。

3~5月,捐赠总额为62.6亿元, 6~8月总额降为8.4亿元,降幅86.6%。

直接引爆了广大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案例分析:郭美美事件为何能在慈善界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对于慈善,这是我们的愿景:法律规范、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选择、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合作共赢。

而这幅美好图景,需要慈善从业者、社会管理者、媒体,以及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绘就。

一切慈善事业,资金无论是公开招募,还是个人出资,都应该做到透明公开。

公开招募,涉及到公众捐献是否被有效管理和使用;个人出资,涉及到相应款项是真实投向慈善,还是借慈善为逃避征税的手段。

长期以来,红十字会的活动缺乏公开性。

近几年,帐篷问题、发票问题、天价吃喝问题等等,在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红十字会间有所闻。

6月27日,审计署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红十字会有多项资金管理问题。

中国红十字会是特殊的社会救助团体,它既连接着独立、中立的国际人道救援组织,又与中国各级政府有密切关系。

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信用,既关系到红十字在中国的形象,也关系到中国政府的信誉。

同时,红十字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公民的投入。

当公民对它产生重重疑虑,它就不可能得到人们内心的支持。

“郭美美事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引起巨大的关注。

中国红十字会需要以确切信息证明与“郭美美”无关,但即便真的无关,也需要严肃正视自身的问题。

,该案例中暴露出中国红十字会在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问题舆论对郭美美种种炫富行为的反应,恰恰凸显了红十字会,这个作为承载着公众善心的公益机构在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一是慈善组织运作不够透明。

2019年郭美美事件简介范文

2019年郭美美事件简介范文

2019年郭美美事件简介范文篇一:郭美美行政案例分析报告——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学号:1343001451454姓名:唐敏案例简介:20XX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

她在微博上经常展示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

而她微博认证的身份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包豪车,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之间,网友们展开了“人肉搜索”,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

之后郭美美接受调查,郭美美连发三条致歉微博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称谓是自己杜撰出来的。

面对舆论质疑,红十字会没有缄默,接连三次回应,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红十字会只是说明,而不是证明,只是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没有提供翔实证据。

案例分析:对于慈善,这是我们的愿景:法律规范、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选择、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合作共赢。

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慈善组织,是国内接受善款最多的慈善机构。

“郭美美”对于网络和公众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存在于网络的人。

倘若“郭美美”只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微博上炫耀一下自己富有的生活,公众未必会过多理会。

然而,牵动公众神经的内幕如果真的存在,事情便不再简单。

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声明,并没有打消所有人的疑虑,声明没有任何内容来说服公众去相信真相。

作为一个社会的公益机构,承载着中国慈善事业名誉的公益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有责任向社会用事实来证明。

在原本缺乏信任基础的情况下,“郭美美事件”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中国红十字会引入舆论漩涡。

公众对红十字的信任度达到历史最低点,随之而来的就是红十字历史性新低的捐款额。

一、郭美美炫富门受到社会关注的内在原因郭美美事件讲的其实不是一个炫富女孩出祸的悲惨故事,而是关于大众仇富以及公益信用破产的故事。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摘要“郭美美事件”掀起了公众对慈善机构、慈善制度不信任的爆发式宣泄。

面对公众对其公信度的质疑和透明化慈善的强烈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如何力挽狂澜?在一个高曝光率的社会里,危机事件应对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提供实用性方法。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公共危机危机管理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发了一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

危机事件发生后,郭美美回应的一条微博迅速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剖析了红十字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旨在找到帮助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其公信力的办法。

一、“郭美美”何以走红——危机事件回顾实名制实施以前,多数微博用户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讨论话题,这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多样化。

在微博上,信息往往自下而上传播,话题本身又时常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公众的普遍情绪相关,因此更容易主导舆论。

“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在微博的“粉丝群”里引起部分关注,随后,一些人在唏嘘之余开始对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并挖掘其与红十字总会的关系。

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才开始跟进报道。

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于2011年6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有关“郭美美”事件以及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红会超标采购420余万元”等问题。

但传统中用以应对危机公关并行之有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时,却远远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二、“红十字会”何以狼狈——危机产生原因剖析(一)公关应对欠妥。

从危机情境的沟通原则来看,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这种“纽带”不但没有给红十字会以缓冲的机会,反而将其在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揭示出来。

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影响的调查报告

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影响的调查报告

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影响的调查报告作者:全民调查网调查背景:2013年4月25日报道,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永表示,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拟于5月中下旬,重新启动针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并邀请社会公众同步参与。

调查目的:了解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的影响调查方式:全民在线调查网网页随机浏览者调查时间:2013年4月25日—2013年6月3日调查样本:共有1158人参与调查郭美美事件持续发酵,传闻纷飞,中国红十字会及其多个合作伙伴相继被卷入“无法自证清白”的尴尬境地。

在雅安地震发生后,急需物资供给之际,但大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也达到了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全民在线调查网上线相关调查,了解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的影响。

分析结果如下:1、大部分人认为红十字会的捐款被郭美美背后的有关人士和单位据为己有。

图1:您认为郭美美炫富事件中的郭美美或者其幕后人物真的将红十字会或者下属单位的捐款据为己有了吗?数据显示:有73.3%的人认为红十字会的捐款被郭美美背后的有关人士和单位据为己有,26.7%没有表明立场。

这说明郭美美事件使大部分人质疑善款的去向。

2、大众认为郭美美无非就是想出名,炫富和进娱乐圈而制造了该事件。

图2:您认为郭美美炫富是想达到以下什么目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人认为郭美美炫富主要是为了出名和进娱乐圈,揭露红十字会丑闻只是附带引起的效应,比例只有26.7%。

3、大众普遍认为郭美美炫富事件致使红十字会的声誉影响严重。

图3:您个人感觉,郭美美炫富事件影响红十字会的声誉有多严重?数据显示:大众普遍认为郭美美炫富事件致使红十字会的声誉影响严重,比例为100%。

4、郭美美事件致使大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度前后悬殊,严重影响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

图4:事件之前,您对红十字会的信任程度是怎样的呢?图5:事件之后,您对红十字会的信任程度是怎样的呢数据显示:在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前,有73.4%的人信任红十字会,信任度比较高,在事件发生后大众普遍表示不信任红十字会,前后信任度悬殊,严重影响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

什么是郭美美事件

什么是郭美美事件

什么是郭美美事件篇一:如何看郭美美事件如何看郭美美事件“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这是11月5日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搜狐企业家论坛作的“慈善革命:都是?郭美美?惹的祸?”的主题演讲中相关言论。

对于该言论,我的看法是:郭美美确实引发了红会的全民的信任危机,但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郭美美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红会本身的管理体制的缺陷、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以及失败的公关危机应对才是导致红会一步步陷入信任危机的关键。

我们从红会在整个信任危机的处理中不难看出其公共危机处理的不当之处:一.应对危机严重滞后客观地说红十字会的第一则声明在时间节点是比较及时的,但却并没有完全对相关谣言有个预判。

6月21日晚,网友开始疯狂转发“郭美美baby”“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炫富微博,而郭美美之所以引发网民如此关注,主要原因是其微博身份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表声明,称:“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没有叫"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未设"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三个“没有”似乎并不足以消除人们的疑问。

而红会却对此视而不见,结果给谣言以巨大的传播空间。

二.错误界定监督者的角色红总会在“危机公关”过程中错误地界定了监督者的角色,以明显失当的言辞给网友的关切和善意“泼墨”,势必加剧危机。

诸如“偏激”、“不理性”、“不文明”、“捕风捉影”、“恶意炒作”等负面词汇,以及祭出“追究法律责任”的大旗,都充分暴露了红总会对质疑者的敌视情绪。

这无疑让公众加剧他们的“愤怒”和“不信任”。

作为一个慈善机构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是其得以发展的根基,这样伤害公众的的感情只怕是自己毁掉了自己。

三.“只给声明,不给证明”,红总会“只给声明,不给证明”的危机公关手段,虽然符合这个官办垄断慈善机构的一贯作风,但无疑于将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泥潭。

在红总会三番两次的声明和新闻发布会中,我们看到的只有红总会急于撇清关系的意图,而没有能自圆其说的实证。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随着郭美美事件的曝光,慈善捐赠领域陷入了信任危机。

郭美美是一位自称是慈善机构代言人的女子,她以奢华生活和捐款公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然而,后来揭露出她的捐款证据造假,这一事件对慈善捐赠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慈善捐赠的质疑和怀疑。

公众对慈善机构的诚信和透明度产生了疑问。

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捐款是否真正用于慈善目的,担心他们的善行可能被滥用或浪费。

为了重建慈善捐赠的信任,各方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慈善机构应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捐款的使用透明有效。

他们应建立更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公开,并接受独立第三方的监督。

其次,慈善机构需要加强对捐款使用的监管和追踪。

他们应建立起完善的捐款使用记录系统,确保捐款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和项目上。

同时,他们应加强对捐款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减少贪污和滥用的可能性。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对慈善捐赠的监督和参与。

他们应选择正规合法的慈善机构进行捐款,通过了解慈善机构的项目和财务状况,做出明智的捐赠决策。

同时,公众还应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通过自愿参与和监督,确保捐款的有效利用。

最后,政府也应加强对慈善捐赠的监管和管理。

他们应建立起健全的慈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登记和监督,对涉嫌违法的慈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慈善捐赠的认识和信任。

郭美美事件带来的慈善捐赠信任危机不容忽视。

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重建慈善捐赠的信任。

只有这样,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模板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模板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模板一、事件背景郭美美,原名郭美玲,因在网络上炫富而引起广泛关注。

其一系列行为引发了社会对慈善机构运作、个人道德观念等问题的质疑和讨论。

二、事件经过(一)网络炫富郭美美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展示奢华生活,包括名牌包包、豪车、别墅等,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质疑。

(二)与红十字会的关联她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身份引发了公众对红十字会资金管理和透明度的担忧。

(三)商业活动郭美美参与了一些商业演出和代言活动,其商业行为也受到舆论的审视。

三、社会影响(一)对慈善事业的冲击郭美美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导致部分民众对慈善捐赠产生犹豫和不信任。

(二)公众价值观的影响她的炫富行为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干扰。

(三)网络舆论的发酵该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议,各种观点激烈碰撞。

四、调查情况(一)身份核实对郭美美自称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进行核实,发现其为虚假声称。

(二)资金来源调查对其奢华生活的资金来源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家庭背景、商业活动收入等方面。

(三)关联方调查对与郭美美相关的商业合作方、活动主办方等进行调查,了解其背后的利益关系。

五、处理结果(一)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郭美美涉及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

(二)社会舆论谴责公众对其不当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批评。

(三)慈善机构整改红十字会等相关慈善机构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和透明度建设。

六、反思与启示(一)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网络行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强化慈善机构管理慈善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善款的合理使用和公开透明。

(三)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价值观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特别是注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公众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社会现象的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事业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事业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事业信任危机引言近年来,慈善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但郭美美事件的爆发给慈善事业带来了巨大信任危机。

本文将探讨郭美美事件对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解决该信任危机的方法。

郭美美事件的影响郭美美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她发布的涉及财富及慈善事业的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其所宣称的慈善行为后来被指控为欺诈行为,造成了公众对慈善机构的质疑和怀疑。

郭美美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对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运作方式产生了质疑,严重损害了整个慈善事业的形象和信任度。

解决慈善事业信任危机的方法1. 加强慈善机构监管:加强慈善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经营,严格审查慈善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减少慈善机构的欺诈行为,增强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

2. 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慈善机构应当主动公开其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定期公布财务报告和项目执行情况。

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增加公众对慈善机构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

3. 加强慈善事业宣传与教育:通过加强慈善事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举办慈善演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和支持。

4. 加强慈善机构间的合作与沟通:慈善机构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提高整个慈善事业的水平和效益。

通过建立联合机构或组织联合活动等方式,促进慈善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

结论郭美美事件引发的慈善事业信任危机不容忽视,但通过加强慈善机构监管、提高透明度、加强宣传与教育以及增强机构间合作与沟通,可以逐渐恢复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郭美美事件引发救援机构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救援机构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救援机构信任危机引言近年来,中国社会救援机构在为灾区提供援助和救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近期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却给这些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郭美美涉嫌利用社交媒体散布虚假信息,欺骗社会捐助者和大众,严重损害了对救援机构的信任。

本文将探讨郭美美事件对救援机构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信任危机的影响郭美美事件造成了救援机构信任的严重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捐助者和大众的怀疑:郭美美事件让社会捐助者和大众对救援机构的透明度和诚信产生了质疑。

他们担心自己的善款可能被滥用或不当使用,因此对捐助行为产生了犹豫和怀疑。

2. 内部管理的挑战:郭美美事件揭示了救援机构内部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一些机构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导致类似的欺诈行为发生。

这也给救援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

3. 影响公众参与:信任危机使得公众对救援机构的参与意愿下降。

一些人担心自己的参与可能被误解或被滥用,因此选择远离救援机构,这将影响到这些机构的日常运作和能力。

应对策略为了重建和稳定救援机构的信任,以下策略可以被采取:1. 增强透明度:救援机构应加强财务和行为透明度,确保善款的使用和分配是公开和可追溯的。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例如独立审计和定期公开报告,以证明机构的诚信和合规性。

2. 强化内部管理:救援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确保工作人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

加强员工培训,强调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

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 增加社会参与:救援机构可以积极与社会建立联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信任。

与媒体合作,宣传机构的工作和成就,向公众展示专业性和责任感。

鼓励志愿者参与,并加强与志愿者的沟通和互动。

4. 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救援机构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惩欺诈行为和虚假宣传。

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明确救援机构的权责和标准,为机构提供合法和可靠的运作环境。

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公关危机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公关危机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公关危机案例分析作者:何三畏郭美美事件,是中国红十字会这个脓疮涌出的一滴污血作为一种公共事业的中国慈善,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公众对于垄断经营中国慈善事业的中国红十字会,持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我都不忍心说出这个答案。

说实在的,答案就在网络上,也在传统媒体上,公众的意见是一致的:愤怒,伤感,甚至悲情。

中国红十字会应该知道:“公众的慈善之心伤不起”(语出《人民日报》)。

回想十多天前,中国红十字会的脓疮以郭美美的方式流淌之后,公众惊惶,舆论大哗,6月24日,中国红十字会网站挂出“严正声明”:“对于个别刻意歪曲事实,企图混淆视听,别有用心的网民的所作所为,我们表示极大的愤慨。

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然而,不幸的是,被这个“严正声明”吓了一跳的,恐怕不是“个别别有用心的网民”,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官员”们。

就笔者所见,公众人物于建嵘先生就针锋相对地表示,我就是你说的那个“别有用心”的人,在没有搞清楚你们的事情之前,我抵制中国红十字会,你就来起诉我吧。

当然,实际情况是,“严正声明”之后,“别有用心”的网民们,执着耐心地人肉着红十字的蛛丝马迹,红会的黑幕不断曝光,问题很快转换成,对于这些态度如此严正的先生,有没有法律伺候。

以后,中国红十字会的开始换调和降低调门,伴随着漏洞百出的谎言步步为营地从严正的立场撤退。

7月4日,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先生以个人之名义,在博客上发表《自问自答工作语录》,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为中国红十字会“危机公关”,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王先生先玩了一把二元论。

问:“你怎么看‘郭美美’事件?”王先生答:“郭美美事件对我们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

”这不过是一套公众非常熟悉的中国式官方思维,许多令人发指的事件发生后,他们都是这样自我辩护的。

相当于毒疮自称对肌体是“好事”,因为没有它,你就不会割掉它,而割掉它,你就健康了。

可是,如果肌体会说活,它一定会说,我宁愿要没这个疮的健康,而不要割掉它的健康。

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案例

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案例

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案例那我给你讲几个慈善组织和工作人员违法违规的案例吧。

一、“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1. 事件经过。

有个叫郭美美的女孩,在网上各种炫富。

她晒豪车、晒名牌包,还自称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这可不得了,大家都想,红十字会不是做慈善的吗?怎么会有这么年轻又这么奢靡的“总经理”?她的这种行为让民众对红十字会的善款管理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捐给红十字会的钱是不是被这些人拿去挥霍了。

2. 影响。

这件事之后,红十字会的捐款数额大幅下降。

好多原本想捐款的人都犹豫了,大家心里都有个问号,觉得慈善组织内部可能存在很严重的管理漏洞或者腐败现象。

二、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私吞善款的案例。

1. 地方小慈善组织的丑闻。

有个小地方的慈善组织,工作人员总共没几个。

其中一个负责善款接收和发放的工作人员,看到每天有那么多钱进来,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

他开始在发放救助金的时候动手脚。

比如说,本来应该给贫困家庭每家发放5000元救助金,他就私自扣下1000元,只给人家发4000元。

然后把扣下来的钱拿去自己吃喝玩乐,买新手机、新衣服啥的。

那些贫困家庭原本就指望着这点救助金过日子呢,少了这部分钱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后来有个细心的受助者发现自己得到的钱比之前说好的少,就去问慈善组织,这才慢慢揭开了这个工作人员私吞善款的黑幕。

三、虚假慈善募捐的案例。

1. 假慈善活动骗钱。

有一群骗子,他们打着慈善的幌子,组织了一个所谓的“救助白血病儿童”的募捐活动。

他们在街边摆上一些看起来很可怜的白血病儿童的照片,还有一些伪造的病例资料,然后忽悠路人捐款。

可是呢,这些骗子根本就没有把钱用在救助白血病儿童上。

他们把大部分钱都瓜分了,只拿出一小部分钱来做做样子,买些便宜的小礼物去医院象征性地看望一两个孩子,然后还拍照宣传,让大家以为他们真的在做慈善。

最后还是被真正关心白血病儿童救助的志愿者发现了破绽,报了警,这些骗子才被绳之以法。

郭美美“炫富”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郭美美“炫富”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郭美美“炫富”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佚名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因为她是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

郭美美在微博上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这些“炫富”微博被网友发现,被迅速转发、评论,她成了红极一时的“名人”。

更令人吃惊的是,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的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红十字会的“经理”身家居然如此富有,不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猜疑:“我们捐给红十字会的钱哪去了?”顿时,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总页数】2页(P16-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2
【相关文献】
1.被金钱吞噬灵魂:“炫富女”郭美美的扭曲人生 [J], 李蕊娟
2.从炫富到涉赌郭美美为何堕入犯罪深渊 [J], 邹伟
3.价值多元时代90后青年的消费观及其引导——从郭美美“炫富”谈起 [J], 唐土红
4.从郭美美“炫富”事件看90后青少年的消费观及其引导对策 [J], 杨敏
5.从“郭美美炫富”看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青年的影响 [J], 周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

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

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推荐]采得百花酿佳蜜——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林承雄一、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2011年6月20日,一位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微博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炫富的背后因其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起轩然大波,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风口浪尖。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与此同时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并将微博一并删除。

6月26日,“郭美美Baby”在微博中声称,“出于无知在新浪微博上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愚昧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本人从未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身份完全本人杜撰。

”“决定用更多时间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北京晚报》披露,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中国红十字会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决定启动法律程序。

根据我国《红十字会法》中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的标志与名称的规定,中国红十字会应该首先起诉郭美美滥用“红十字”标志,以维护中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声誉。

【素材点拨及运用】主题1:舆论的力量微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舆论平台。

“郭美美”在微博上的公然自炫,将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形象推到公众的视野下,使人得以有窥视其瑕疵、漏洞的机会。

一个民族、开放、正义的社会,需要有公共舆论的激浊扬清。

主题2:认错的勇气“知错即改,善莫大焉。

”新浪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即时致歉,郭美美对自己在微博上的不实言论该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这些都可见当事人的主动认错的勇气。

“过而能改,人皆仰之”,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单位、团体或个人具备此种真诚悔过、及时改过的勇气,才能有风清气正的和谐景象。

主题3:信誉的价值信誉是最高的价值。

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组织,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它必须坚守和捍卫自己的良好的信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008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先后曝出1300万元购买1000顶帐篷、一桌公务餐饮花费9859元的丑闻,等等;这些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抹黑了,引起大家的围观与质疑。

郭美美事件引发公益事业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公益事业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公益事业信任危机引言自郭美美事件爆发以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此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并对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郭美美事件对公益事业信任的危机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

郭美美事件的影响郭美美事件是指2011年时由郭美美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负面言论和行为。

郭美美声称自己是一位慈善机构的代表,并通过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慈善事业以及所谓的捐赠行为。

然而,后来发现郭美美所宣传的捐款事实上并不存在,她的行为被揭露后引发了公众的愤慨和对公益事业的怀疑。

该事件导致了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任度下降。

很多人开始对公益组织的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方式表示疑虑,并对捐款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此外,该事件还引发了对社会公信力的担忧,影响了公益事业的融资和发展。

解决策略为了重建公益事业的信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这一危机。

首先,公益组织应加强自身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公众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公益组织应主动公开财务状况、项目进展等信息,增加公众了解和监督的机会。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管和服务。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公益组织的注册审核和日常监管,可以有效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并增强公众对公益组织的信任。

此外,媒体应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传递正面的公益信息,提高公众对公益组织的正面认知。

最后,公益组织应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控机构,加强对捐款使用的跟踪和公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有效实施。

结论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公益事业的信任危机,但也给公益组织和相关各方敲响了警钟。

通过加强透明度、提高监管水平、增强媒体传播力度和加强自身管理能力等措施,我们有信心重建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任,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郭美美事件议论文分析论据运用讲稿

郭美美事件议论文分析论据运用讲稿

非常复杂。

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一个小女孩,其微博中就已发布了一系列的“炫富”内容。

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脸庞稚嫩、打扮时髦,再加上名包、名车、别墅,“郭美美Baby”迅速成了网民关注的焦点。

“今天小白限行把小MINI开出遛遛~开着有点不习惯。

”这是6月21日凌晨,“郭美美Baby”发布的一条微博。

郭美美是中红博爱前董事王军的女友。

王军自称春节后才认识郭美美,送她玛莎拉蒂跑车和名包。

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关系企业,主要业务是关于红十字会相关公益,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

受近期郭美美事件影响社会捐款降五成今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

其中,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

慈善组织6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

而这一变化,正是发生在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信任风暴的背景之下。

我今天所要讲的是对待这种社会问题,心中是不是还存有“善”。

存有理性的问题。

让我非常非常痛心的是,在这次郭美美炫富事件之后,红会的接受的捐款锐减。

这些接受捐款的人都是哪些人?没钱读书的孩子,饱受疾病困扰又家庭极度困难的病人,遭受自然灾害无家可归的难民。

同时红十字会也将公众捐款投入备灾救灾领域,比如盈江地震,近期陕西四川洪水。

请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遭遇了自然灾害无家可归,饱受重病的折磨而因为没钱医治只能苟延残喘等待死亡降临,本来红十字会可以用公众的善款帮你一把,而因为红会没钱了,你无法得到任何帮助,我想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而反过来思考,的确郭美美是有病,红会是有过错,但是,他们犯下的错,难道要这些需要救助的人来承担吗?而社会公众在想,哦,你社会慈善组织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不相信你了,我不捐了。

捐款是行善之举,我想这些本想捐款而后放弃的人心中是无善的,因为善来自于悲悯,我想一味为了捐款而捐款的人,层次是不高的。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

郭美美事件调查报告第1篇:郭美美事件如何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的“郭美美事件”,引爆了公众和舆论对慈善与商业相结合的模式,以及红十字会财务信息和不透明的运作模式的不满和非议。

至此以后,以红十字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的捐款数量大大减少。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慈善组织的账目基本是不对外公开的,慈善运作的不公开不透明,捐赠者的意愿得不到制度保证,就容易导致资金运营效率不高、内部腐败丛生、善款被贪污的情况,进而对慈善事业产生信任危机下边,我就以慈善机构为例,谈一谈如何让加强非营利组织的透明度。

慈善运作模式存在的不公开透明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中国慈善体系存在固有的弊端,如何使公众捐助的钱物保值增值、最终公众的捐赠去向哪里,这些是慈善组织的核心工作。

要使公众对慈善组织信任,就必须对这些核心工作进行程序化规范,并且让这些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因此,应当努力加强慈善机构的内部约束,慈善组织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公众详细公开其经费收支情况,实行财务的规范、公开和透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善款使用的透明度。

一、首先,应该明确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目标营利组织机构的财务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通常可以通过一些企业应完成的使命来表述。

我们说,一个非营利组织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也就是在完成某一社会使命。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需要有科学的财务管理。

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二、其次,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宣传。

要加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宣传,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和慈善精神,树立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

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

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

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摘要:中国红十字总会7月1日发表声明,暂停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一切活动。

这一举措显然已经有些迟了……而近期举行的一些公益活动,纷纷在醒目位置郑重声明:“本次活动与中国红十字会无关,请放心捐赠!”红十字会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形象跌至谷底,声誉更是降至冰点,中国商业电讯认为,在此次郭美美事件中,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完全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关键字:组织公关危机媒体红十字会公共事件事件回顾: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用户“郭美美Baby”备受网友关注,这个自爆“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而认证身份却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网友对其真实身份也猜测万分,更有网友认为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热议。

6月21日早上,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名为“郭长江RC-”的未认证微博与“郭美美”互相关注。

其发布三条的微博,发布不到两个小时,就引来了诸多网友的口水,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微博。

有些网友还在讽刺道,“唾沫淹死人啊,您闺女太高调了。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

6月29日,天涯、猫扑相继删除原始爆料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帖子。

而北京警方也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通报结果为郭美美及其母亲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其认证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属自行杜撰。

警方最终通报似乎将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彻底撇清关系,然而舆论浪潮早已一发不可收拾,红十字会深陷信誉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应对措施:针对新浪微博网友“@郭美美baby”炫富事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官方网站发出声明,以下为声明全文:一名为“郭美美baby”的网友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网络炫耀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引发网友热议甚至炒作。

我会对有关信息调查、核实后,特作如下说明:一、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摘要“郭美美事件”掀起了公众对慈善机构、慈善制度不信任的爆发式宣泄。

面对公众对其公信度的质疑和透明化慈善的强烈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如何力挽狂澜?在一个高曝光率的社会里,危机事件应对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提供实用性方法。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公共危机危机管理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2011年,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发了一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

事件发生后,郭美美回应的一条微博迅速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剖析了红十字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旨在找到帮助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其公信力的办法。

一、“郭美美”何以走红——危机事件回顾实名制实施以前,多数微博用户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讨论话题,这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多样化。

在微博上,信息往往自下而上传播,话题本身又时常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公众的普遍情绪相关,因此更容易主导舆论。

“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在微博的“粉丝群”里引起部分关注,随后,一些人在唏嘘之余开始对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并挖掘其与红十字总会的关系。

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才开始跟进报道。

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于2011年6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有关“郭美美”事件以及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红会超标采购420余万元”等问题。

但传统中用以应对危机公关并行之有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时,却远远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二、“红十字会”何以狼狈——危机产生原因剖析(一)公关应对欠妥。

从危机情境的沟通原则来看,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这种“纽带”不但没有给红十字会以缓冲的机会,反而将其在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揭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报告
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学号:1343001451510 姓名:侯丹妮
案例简要: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有一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在网络上大肆炫富而引起众人的瞩目,因为其顶了一个“红十字商会总经理”的称号,将中国红十字总会卷入了一起舆论漩涡之中。

公众和传媒顺藤摸瓜,挖出了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及相关人员之间真假难辨的诸多内幕。

尽管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其他涉及的个人和组织纷纷发布了各种声明,试图澄清事实真相。

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但是面对强烈的质疑,这些声明能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弱。

最终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内部腐败,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爆发。

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而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事件中采取的一系列危机公关并不尽如人意。

通过“郭美美炫富”的事件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企业应该重视公关危机的处理,在危机到来之时做好内外公关,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案例分析:
一·公关目标:
公关目标是指组织通过策划和实施公关传播活动所追求和渴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或目的。

是公关关系全部活动的核心和公关工作努力的方向。

而此“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公关目标就是要消除事件对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不良影响,努力树立红十字会的正面形象,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国家有关部门满意,让媒体满意,让工作信任。

二·红十字会危机公关情况分析
危机公关是衡量公关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等其他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危机公关才能争取最短时间化解危机,化解危机为机遇。

(1)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化解公众敌对感,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中,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为什么仍在长时间处于被动局面?及时发布信息只有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布信息除了及时,必须要有效,只有及时与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红十字会意识到事件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问题在于,所发表的声明中急于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而面对公众与传媒的质疑确没有任何解释,使问题越描越黑。

相对而言,几年前发生在蓝月亮的荧光增白剂危机中,蓝月亮在第一时间发布其产品所含荧光增白剂符合行业标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发布相关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辅助证明产品的安全性。

在及时发布信息之后,最大程度保证舆论的平衡,避免出现导向完全一边倒的最糟糕情况,避
免公众情绪的短时间内转向对敌态度,引导其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势,为企业下一步危机公关争取时间。

(2)抢占制高点,建立话语的权威性。

在这次红十字会的危机中,红十字会可能也想着借助权威媒体为自己说话,于是在6月28号召开媒体通气会中邀请了六家权威媒体:央视,新华社,人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不过,问题在于,只邀请了六家,而且这六家顶级媒体官方背景太浓厚,难免被外界解读为“铁哥们”的关系会。

这不仅仅公众不会买账,更不买账的是被拒绝在门外的其他媒体记者,非但没有借助这些权威媒体的公信力来争取公众的信誉,反而进一步刺激媒体的兴奋点。

于是乎,又是一片口诛笔伐。

(3)信息覆盖要全民化。

在危机的信息沟通中,在正负面信息的攻心战中,你不在的地方就是别人的地方。

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容纳信息的媒介上,单位内的信息容量是一个饱和度,能大范围覆盖信息,挤兑负面信息,释放负面信息密度,减少公众接触负面信息的机会和事件,与此同时通过红十字会正面信息强化公众对红十字会的利好情绪。

网上遍布都是不利于红十字会的言论,红十字会公关危机时刻,并没有相应的发布大信息量的正面内容,让公众无法产生利好情绪,进一步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三·启示:
网上的指责仍未平息,这个时候如果红十字总会能够根据媒体报道以及网络上的疑问,围绕公众最想知道的核心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解释说明,就能让公众感受到红十字总会的诚意,也才能获得信任。

让民众感到到诚意,也与信息发布和公开的方式有关。

公共关系危机相应对除了需要声明,更需要证明。

面对公共危机,当事方首先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声明做出澄清,表明立场,稳定人心,在声明中也要避免自说自话,最好能拿出来自权威第三方的依据来证明事实。

在声明发布之后,要迅速组织更充分的依据和第三方证言回应公众质疑。

当然,如果当事方确定存在不当行为,就应该诚实面对,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求公众谅解。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微博,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等媒体。

公关危机已经常态化,面对危机,奉行“鸵鸟政策”,轻视舆论或者压制舆论只能使自己的危机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妄想通过一纸声明就能平息舆论也几乎不可能。

公关关系说到底是人心工程,危机公关的根本还是通过事实证明自己,并赢得舆论和公众的支持。

组织如能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声誉,那么在抵抗危机和应对危机之时亦能得道多助,反之,公关危机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