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事业与社会整合)【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新闻学概论萌萌的复习笔记哒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究新闻事业的产生、开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

从新闻学得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开展的历史〕、新闻业务三局部。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络: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理论经历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才能、判断才能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研究新闻学理论的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展正确的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理论经历。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科学成果。

※第一章新闻活动※1.新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广义的新闻[大众传媒]和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开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开展的背景和原因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群众传播、群体传播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消费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4.新闻活动与消费力发展的关系;第一,变化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求;第二,社会条件的变化导致了人类社会交往的亲密程度的进步,社会各阶层对新闻的需求增加,促进了新闻活动规模和内容的增加和扩大以及新闻传播手段的创新。

再次,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规模、方式和内容。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是由社会消费能力的程度决定的。

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第一、亲身传播:1)采用的方法:语言沟通【直接交谈、见面】文字沟通【书、电报、邮件】肢体语言沟通【手势、眼神、表情】号沟通【死记硬背、横幅等。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笔记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845,德国的普尔兹编著《德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最早新闻史专著·第一篇有关新闻学的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于1834年3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全文331字,叙述了报纸的起源和西方报纸的现状,介绍了新闻自由的观点。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中国的新闻学诞生,蔡元培任会长,由留美学习新闻学的徐宝璜、留日报社记者邵飘萍任导师,从此新闻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科学而存在发展,之后各种新闻学会、研究机构、大学专业兴起,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虽然只有2年历史,但也是一个重要开端。

·1918徐宝璜《新闻学大纲》——中国第一部新闻理论与知识著作·192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自撰的第一部新闻业务著作·19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自撰第一部新闻史著作本章多出填空.须牢牢掌握每条.以上只是重中之重.笔记上其他内容也要掌握第二章.新闻本质论第一节1.新闻的本源2.新闻的定义:要从源与流两个层面理解新闻……3.简析新闻的源与流4.新闻的特性5.新闻的时间性与时宜性(填空)6.新闻的种类(了解)7.发展新闻学理论第二节1.信息的性质2.信息与新闻的关系:相同点.不同点.二者关系3.新闻信息的本质4.新闻信息的特征5.新闻信息的分类第三节1.舆论构成四要素;这四要素表明舆论应包括;揭示出舆论的本质.2.什么是评价信息3.舆论的功能与作用:舆论是各种社会信息的载体.舆论是道德法庭.舆论是社会的调节阀.舆论与新闻的关系.(五点需分别具体阐述)4.新闻舆论的含义5.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6.构成新闻舆论价值的三要素7.影响新闻舆论价值的因素8.新闻媒介在新闻舆论活动中承担三项职能9.新闻舆论的特点10.新闻舆论导向方式11.舆论的定义第三章.新闻价值论1.新闻价值的理解(四点)2.新闻价值的定义3.新闻价值构成要素4.新闻价值的实现环节5.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因素第四章.新闻传播论1.新闻传播的定义2.新闻传播三要素3.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4.新闻传播功能:(1)基本功能(2)直动功能:政治宣传功能.经济促进功能.社会组织功能.文化娱乐功能.负面功能(五点的具体阐述都要掌握)(3)连动功能5.宣传与新闻关系的理解(四种理论各自分析.并得出科学论断)第五章.新闻事业论1.新闻事业的定义2.通讯社的定义.最早的通讯社3.新闻事业的构成和发展的条件4.新闻事业的性质:广泛反映并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工具(此点为重点阐述.内容很多)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产业上层建筑性5.新闻媒介是怎样盈利的6.新闻事业体制含义.包括.7.新闻事业体制分类:四分法:以所有制为区分特征三分法:8.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历史变革:党报体制阶段.新闻专制体质阶段.新闻体制转型时期(都需具体了解)9.中国首家报业集团.时间10.中国报业集团化三种形式11中国的报业体质集团化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体制的性质?12.新闻事业的结构特点第六章.新闻记者论1.广义的记者包括2.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3.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新闻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4.两种不同的角色观5.解释第四等级6.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7.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四点)8.新闻记者的工作准则9.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第七章.新闻受众论1.受众的含义2.受众的特征3.新闻受众的需求4.受众对新闻信息内容的需求:物质功利需求(四点).精神情感需求(三点)5.受众心理含义6.受众心理的特征(四点需具体阐述)7.如何看”收视率是万恶之源”8.新闻受众有哪些权益:五点具体阐述.此外…..第八章.新闻自由论1.美国新闻学者彼得森曾指出西方现代报业的缺陷:七点2.社会责任论的新闻自由理论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具体阐述3.社会责任论观点4.新闻自由的定义5.新闻自由包括:四点具体阐述6.新闻自由的实质(三点)第九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1.新闻真实性原则(三点具体阐述)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含义3.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三点)4.客观性与真实性区别5.新闻失实的表现6.新闻失实的动机7.新闻失实的治理。

一份完整的《新闻学概论》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一份完整的《新闻学概论》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份完整的《新闻学概论》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为什么看了⼏遍书还是感觉什么都不知道啊?”“学姐,这知识她不进脑⼦啊!!”⼀看就会不看就忘,左看右看,全是重点。

是你吗俗话说,授⼈以鱼不如授⼈以渔。

不论你看多少经验贴,听过多少“过来⼈“的经验,他们都会对你说两个字:“框架” ! “框架” ! “框架”!那么,框架到底是什么?框架就是在你脑⼦⾥种⼀棵树,有主⼲,有⽀⼲,每条⽀⼲下⼜有不同的果实。

知识就像树枝⼀样,每⼀个果实都是⼀个知识点,要想让树⼲的营养到达每个果实,就需要主⼲和⽀⼲的连接。

这个连接看似杂乱,其实全部有迹可循。

如果⼀开始就有这样的意识去种树,看书的思路就会清晰很多,但如果没有也不着急,看过总不会⽩看的,你只需要按着框架把你看过的知识点重新打包分类,组合成⼀个完整的“树⽊“即可。

就拿《新闻学概论》来说,这本书有20个章节,看完⼀遍之后脑⼦⾥什么都没有,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你没有系统的梳理,知识点都看了,但却没有归类。

这次,铎铎⼦把《新闻学概论》给⼤家系统整理,把你头脑中纠缠在⼀起的知识⽀⼲理顺了,主要涉及到:整本书的框架(⽤于笔记、理思路)考情分析(带你把握新闻学考试⽅向)以及重点章节分析(可⽤背书!!)话不多说,⼲货奉上⼀、《新闻学概论》框架李良荣⽼师编写的《新闻学概论》对于新传学⼦考研的重要性显⽽易见,是必读书⽬之⼀。

今年,已经出到了第7版,虽然在第6版的基础上删减和增加了部分章节,也有⼀些章节内容变动较⼤,但第7版的核⼼内容与第6版并⽆⼆致,铎铎⼦整理出最新版的框架图,拿去重新梳理逻辑吧,抱⾛不客⽓【新闻学框架图】这份图将《新闻学概论》这本书⼆⼗个章节全部打乱,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重新划分板块,迷糊的崽直接照着框架归类就⾏!从图可见,按照板块的占⽐,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重要程度,可以将新闻学各个板块按重要性依次排序: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史➡绪论ps:其中新闻理论板块内容庞杂,基础知识点丰富,需要重点攻破哦!⼆、2022《新闻学概论》重点复习清单注:本份复习重点根据《新闻学概论》(第7版)⽽划!照着背就⾏!绪论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重点复习⾃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第⼀章 新闻活动第三节:变动产⽣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这⼀⼩节变动较⼤,防着!)第⼆章 新闻第⼀节:新闻的基本特点( 真实、新鲜)第⼆节:两个新闻定义( 记住定义就⾏,其他不⽤背)第三节:新闻本源(超重点)第四节:新闻要素(超重点)第三章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第⼀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真实性对新闻的意义还⽤多说吗?重点!)第⼆节:真实性是新闻的⽣命( 常被当原题的⼀句话)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前⼏年考了很多次,⼩标必背!)第四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节:新闻与信息( 考察虽不多但要防着)第⼆节:新闻与宣传( 超重点,新闻与宣传的区别!)第三节:新闻与舆论(超超超×10086的超重点)第六章 互联⽹造就传媒新业态第⼆节:新闻⽣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户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媒体到融合媒体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形成三⾜⿍⽴( 感谢李良荣⼤⼤,这四个标题就是给⼤家的答题框架和思路,必须重点看!真题中出现”XXX技术的出现对新闻传播业有何影响”的时候,如果实在想不到更好思路的崽,按这个来准没错!!)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记每⼀⼩节的标题即可)第⼋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第⼀节: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部分院校⼩范围考过,但要防着,背了可以丰富语料库哦)第⼆节: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别说话,背!)第四节: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没想到吧,这个是超重点!)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五节:我国新闻媒体的作⽤和任务( 第⼀、⼆章节背⼩标题即可,第五节48字使命是重点!背下来超得分!)第六节: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新增章节,其中的四⼒、四全、四不妥妥的给我记住了!)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度重视传播⼿段建设和创新,提⾼新闻舆论传播⼒、引导⼒、影响⼒、公信⼒四全——全时段、全⽅位、全媒体、全覆盖四不——不失真、不失语、不失品、不失位第⼗章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第⼀节: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第⼆节: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项基本制度第三节:坚持党性原则极端重要性( 重要性⾃⼰感受!全员重点!!)第⼗⼀章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第⼆节 :舆论引导第三节:舆论监督(所有与舆论相关的,全员重点与第四章结合着背!)第⼗三章 新闻⾃由与社会控制第⼀节:新闻⾃由的涵义第三节:新闻⾃由属于⼈民( 考过辨析题)第四节:新闻法规( 隐私权部分较为重要,近⼏年对隐私的考察也越来越多)第⼗四章 新闻媒介的运⾏体系与管理模式第⼀节:世界新闻媒介的三⼤运⾏体系第四节:中央厨房的新闻⽣产模式( “中央厨房”多重要不⽤我多说了吧,名解、简答、论述通吃的考点,嫌分⾼的不⽤看)第⼗五章 传媒业经营第⼀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第⼆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标第三节: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三个“基本”的内容,要记哦!!)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第三节:受众的特点第六节:受众的权利(超重点)第⼋节:受众地位的新变化第⼗七章 新闻⽣产和新闻选择第⼀节:决定新闻⽣产的因素(结合第15章⼀起看)第⼆节:新闻⽣产的场域( 重点防着!可与布尔迪厄场域⼀同结合,防着出名词解释)第三节: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超⾼频考点)第四节: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第⼗⼋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专业要求和基本体裁第⼀节: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重点!)第⼆节: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重点!)第三节:新闻报道的构成第五节:新媒体的新闻制作( 太应景了,涉及到新媒体下的新闻⽣产题⽬的,你还不背吗?给我背!)( 这⼀章是新增章节,但极其应对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内容也很适合⽤作答题,⼀、⼆、三节被基础知识,和19章结合起来,可以回答怎么做等题⽬)第⼗九章 新闻⼯作者的修养第⼀节:新闻专业理念第⼆节:新闻⼯作者的职业道德第三节:中国新闻⼯作者的基本素养第⼆⼗章 中国的新闻改⾰第⼀节:40年四次跨越( 华科⼀个没有新闻学概论参考书的学校去年⽤40分考察这个知识点,你说重不重要!?)第⼆节:新闻改⾰的基本特点( 超重点!)。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客观性和客观报道1.客观性相关概念(1)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ing )客观报道是新闻实践中的报道手法,是实际操作规程。

客观性相关概念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19世纪与客观性相关的概念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客观性 客观报道的要求客观报道手法 客观报道的情形 使用客观报道的理由 客观报道是一种策略客观性作为一种态度 对新闻客观性的评析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新闻真实性不等于新闻客观性新闻客观性(2)客观性(objectivity)客观性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或者是一种理想,是要求记者尽量达到的目标。

(3)客观主义(objectivism)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一种判别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普曼的“形式彰明论”,它是观念层次的东西。

2.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据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理查德·斯特雷克法斯教授考证,客观性和客观报道这两个词在19世纪并没有成为新闻界的日常用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两个词才进入新闻界。

比他更早而且第一个对客观报道进行界定的是纳尔逊·A.克劳福德,在他1924年写的《新闻职业道德》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记者的工作方法,并认为这就是客观。

3.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1)不相信人能够在作主观判断之前来收集事实材料。

这种见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和沃特森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2)即使人们能够收集并运用事实材料,宣传家也会加以操纵和利用,使得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事实”变成被污染的东西,也污染公众舆论。

这主要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

(3)当人们不能在现实中使用事实材料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时,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人民做主就成了空话,真理最后终究能获胜也成了一句空话。

(4)相信只有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人类事务(包括新闻业),并借助于在此基础上新出现的社会科学(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才能为人们开辟一条更好的道路。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说明题(每题5分,共20分)1.舆论2.新闻价值3.报纸的二次售卖4.接近权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不是正确,请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5分)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组成的媒介市场。

3.新闻的客观性确实是报导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不是等同于有偿新闻?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30分)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2.试评判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五、分析题(20分)依照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进展的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一、名词说明题(每题5分,共20分)1.舆论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刻空间里,公众关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布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判的一种,是社会意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舆论具有公布性、公共性、紧迫性、普遍性和评判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括的足以组成新闻的各类特殊素养的总和。

这些特殊素养的一起特点确实是能够引发广大受众的一起爱好,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3.报纸的二次售卖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

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

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答:接近权即一样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论述主张、发表言论和开展各类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给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那个新的权利概念显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阻碍。

新闻学硕士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与宣传)【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与宣传)【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与宣传)【圣才出品】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八章新闻与宣传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1.意识形态的含义意识形态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

在这些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社会意识形态的含义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意识形态与宣传的关系意识形态与宣传宣传的历史来源宣传方式的转变新闻媒介与宣传大规模的政治宣传机构媒介机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宣传和新闻的关系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媒介的社会形象较好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宣传为何借助新闻新闻报道连续性强新闻报道的形式丰富新闻与宣传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也可以纳入意识形态的领域,意识形态是带有政治意味的,所以它是政治意识形态。

这些思想意识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它们是建立在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

2.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1)新闻媒介自从它具有现代形态(报纸)以来,一直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

马克思也同意把新闻媒介看成是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非常重视新闻工作。

(2)新闻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它成为人的解放的工具,因此也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3)列宁更进一步肯定了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①他在《从何着手》一文中提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②列宁还指出,新闻应该具有党性,换言之,新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就像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烙印一样。

③他在谈及新闻自由时就曾说过,资产阶级报刊是资产阶级最强大的武器之一,他认为新闻(以及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而言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是他们的思想武器。

(4)人们所看到的或所认为的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意识形态过滤的结果。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圣才出品】

第二章 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关于新闻价值的几种说法1.徐宝璜的说法 徐宝璜的说法 关于新闻价值的几种说法 余家宏的说法 综合的说法新闻价值新闻价值VS 选取和衡量新闻的标准 新闻价值关系 新闻价值量 真实性 及时性 新闻价值的要素 重要性(或影响力) 接近性 显要性 人情味 异常论 黄色新闻观新闻价值取向 客观主义突破论 典型论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徐宝璜先生曾说:“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

”、“推定最近事实是否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标准,曰新闻‘精彩’。

”虽然徐宝璜的新闻价值概念重点在“阅者”,但是也认识到能否引起阅者注意的标准还在于事情本身的特性。

2.余家宏的说法余家宏等人认为,新闻价值是选取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

3.综合的说法新闻价值是新闻所陈述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合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新闻价值是否是选取和衡量新闻的标准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是对新闻报道的事情能否切合受众需求的一种反映,其根据就是客观发生的事情对受众的实际影响有多大。

(2)新闻价值反映客观事物与人们之间的功利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适应外界所必不可少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闻价值也是客观存在的。

唯其如此,才可以把新闻价值当作衡量事情能否成为新闻的一个客观标准。

2.新闻价值关系(1)价值是客体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在实践中的量化,双方没有特定的关系,也就没有价值关系,实践也无从谈起,具体的价值量就没有,即没有价值。

(2)新闻是对与人们有价值关系的事情的具体陈述,有没有价值关系是判断事情能否作为新闻来报道的标准。

(3)真正作为衡量标准的是新闻价值关系。

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新闻价值只是对这种关系的准确反映。

(4)衡量新闻有无意义的标准是新闻价值,而选取新闻的标准是新闻价值关系。

新闻学概论 考试笔记(完整版,直接打印即可)

新闻学概论 考试笔记(完整版,直接打印即可)

1. 政论家约翰。

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小册子《论出版自由》,首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其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2. 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客观规律。

其意义在于从业务角度转向理论角度。

3. 到了20世纪20年代,系统化的新闻理论创立于世,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李普曼的《舆论学》第一次揭示了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舆论过程。

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第一次对新闻理论范畴体系做了较为完整深刻的表述。

4. 被称为创立传播学的“四大先驱”的是: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及他的“两级传播理论”,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及他的“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及他的“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及他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5. 中国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三部代表性著作是: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同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次年4月20年,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它标志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新闻学作为一门专门学说在中国开始形成。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至此,标志着中国新闻学达到了成熟程度。

6. 萌芽状态的新闻学,最初孕含在他的母体——政治学之中。

7.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和新闻带来。

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的采写编播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

8. 新闻学研究的任务,用最简要的话来说,就是提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一章新闻的本源】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3、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二章新闻真实】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二、坚持真实性原则: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三、杜绝虚假新闻1、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使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杜绝虚假新闻、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2、要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金钱诱惑和各种之风的影响3、要针对新形势下媒体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新闻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三章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学概论笔记整理

新闻学概论笔记整理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衰。

在陈述内容上新闻信息与历史信息相近,如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我国夏代,史官已将当时的新闻事件记录史册,可以说是历史与新闻的混一。

在传播方式上,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相同。

可以说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中。

“烽火报警”就是情报与新闻的混一。

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传播主体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镜子式的被动反映,而是自觉接近和进入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不是有闻必录、凡事皆传的自然主义反映,而是有取向有选择的能动反映。

做出选择的前提是对包罗万象的事物进行比较和评价,然后决定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多报道什么和少报道什么,先报道什么和后报道什么,这就是传播主体在反映客观事物时的能动性和倾向性。

这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本源的根本观点是相辅相成的新闻价值是对新闻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它衡量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有所谓五要素说,不仅指新闻价值由数量等五要素来构成,而且对每个要素都强调其数量多少和程度高低。

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新闻需求的程度叫做“新闻价值”;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其他需求的程度叫做“新闻的价值”。

前者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描述新闻是什么,而后者是新闻的社会功能的量化把握,描述新闻有什么用。

1)时新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具有不可否认的科学性,其价值要素说有两方面的科学依据:1)对构成要素的设定,大体与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相符合。

2)对价值概念的把握,自觉或不自觉地兼顾了主客体两方面的决定作用。

但西方价值要素说首先把人情味摆在显要地位并给与荒谬的解释,其次从抽象的本能好奇心出发,过分强调反常与怪诞的新闻价值,具有浓重的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再次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在解释构成要素的含义时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总之,资产阶级新闻价值构成要素说,有其符合新闻本质及其特性的科学涵义,也有背离新闻本质及其特性的偏见和糟粕,这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新闻观结出的苦涩果实。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圣才出品】

第四章 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概念(1)新闻传播者这个概念是现代才出现的,是指现代的新闻事业成形之后专门从事新闻采集、编辑、发布的人员。

(2)新闻传播者是这样的人群:他们的专职工作是向社会成员传递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情的信息以及人们的议论,他们必须借助特殊的传播媒介把这些信息和意见送到人们的面前。

新闻传播者的概念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与媒介 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新闻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接受者的特点 新闻接受者 新闻接受者与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传播效果的产生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2.新闻传播者与媒介(1)新闻元新闻元是指把符号和媒介的因素考虑进新闻的概念,如图4-1所示。

在这个三角形中,新闻元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内容,即客观世界的信息。

②编码,即口头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

③媒介,即编码化的信息的载体。

(2)媒介与新闻媒介是构成新闻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闻不能仅从内容和符号方面来界定,必须考虑到媒介的因素。

不同的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具体是什么东西。

①报纸新闻是印刷媒介的新闻,它主要呈现出线性的特征,它所使用的符号(主要是文字,图片是次要的)也具有线性特征。

纯粹线性的传播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

②广播媒介是以电波为介质的一种传播方式,以人的听觉为目标。

声音也是广播新闻的媒介,其最基本特点是出口即逝,它能延展于空间,但不能持续,所以,它是“断”的。

③电视媒介和广播一样,不同的是它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

通过口头语言配合活动画面来传播信息与印刷的方式完全不同。

由于活动画面本身表现的限制以及声音的即逝性,电视媒介与广播媒介一样不适合逻辑性特别强的信息的传播。

(3)传播过程的结构性要素媒介作为一种传播技术并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外在的手段,还是新闻的一个结构性要素,也是传播过程的一个结构性要素。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与公众舆论)【圣才出品】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媒介与公众舆论)【圣才出品】

第九章 新闻媒介与公众舆论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公众舆论1.舆论(1)中国古代的概念 舆论 公众舆论 舆情公众舆论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舆论公众意见与共同承认 公众舆论的转化 公共领域及公众舆论早期情况 公共领域和公众舆论的变化 公众与群体 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大众舆论 影响舆论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舆论学中的运用 舆论研究的转变 公众舆论具有真正的公众性的条件 公众舆论的重建 重建公共领域新闻媒介与公众舆论在中国古代,将百姓的怨言称为舆人之诵,即舆诵。

“舆”是车上的坐厢,引申为制造、抬车子的人,这些人在古代为数众多,所以“舆”就是“多”、“众”的意思,舆人之诵就是众人的议论,即舆论,主要是对当权者的怨谤。

(2)外来的概念“public opinion”在翻译中直接等同于我国的舆诵,人们把这种公众意见称为舆论。

“public”不能随意在中文中省略掉。

“公共性”在舆论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没有公共性,舆论就只是人们私下的议论,它也许会使人们的怨气得到发泄,但是却不会使这种发泄取得合法的力量,也不会对改变现状产生影响。

2.舆情(1)舆情的概念私人性的议论甚至不具备舆论的全部特点,更不是公众舆论。

它只是一种舆情。

(2)舆情发展为舆论舆情是舆论的原始形态,它能否发展成舆论要看个人是否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公开讲出来,社会是否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意见,别人是否愿意和他进行交流,交流的渠道是否畅通。

3.公众舆论(1)公众舆论的形成条件①公共性联系着私人和社会,同时也联系着国家。

私人的意见成为社会的意见需要交流,这一方面依靠人际的交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要有形成共识的公众论坛。

②在公众论坛上,各种意见能够不受限制地相互交流,而且这些意见不是毫无价值的保费口舌,能够对现实的政治产生影响,再经过公众性的转化才能真正成为公众舆论。

(2)公众舆论的历史来源①在欧洲,公众舆论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在17世纪末到l8世纪的自由政治哲学特别是l9世纪的民主理论的孕育下产生的。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笔记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笔记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笔记【实用版】目录1.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2.新闻学的核心理论3.新闻业务的实践与应用4.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5.新闻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正文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笔记涵盖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新闻学的核心理论、新闻业务的实践与应用、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以及新闻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等内容。

首先,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部分详细介绍了新闻学的起源、定义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

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学科,旨在揭示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其次,新闻学的核心理论部分包括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等核心概念。

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反映事实,不允许虚构和夸大;新闻客观性强调新闻报道要公正、平衡,避免主观偏见;新闻价值则包括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等方面,是评价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

接着,新闻业务的实践与应用部分主要讨论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业务环节的技巧与方法。

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准确获取新闻信息,善于与新闻当事人沟通;新闻写作要求报道简洁明了、结构合理;新闻编辑则需对新闻进行整合、策划,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此外,新闻传播的途径与方式部分重点关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与变革。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而新媒体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它们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最后,新闻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部分分析了当今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同时,新闻事业还需关注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体融合等趋势,为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笔记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笔记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笔记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符合您要求的作文:前段时间,我决定深入学习新闻学,于是找来了第二版,准备好好啃一啃这“硬骨头”。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拿出崭新的笔记本,准备把那些重要的知识点都一一记录下来。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就像要在知识的海洋里捞取最珍贵的珍珠,还得把它们串成美丽的项链。

一开始,我碰到的就是关于新闻的定义。

书上说,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这看起来简单,可细究起来,那真是有不少门道。

我在笔记上写道:“新闻得是新的,不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还得是事实,不能是瞎编乱造的。

”为了把这个定义理解透彻,我找了好多新闻案例来分析。

比如说,我看到一则关于某个小镇举办独特民俗活动的报道,对照着定义想,这是新发生的,而且有确切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这就是典型的新闻啊。

接着,讲到了新闻的价值。

什么是新闻价值呢?原来就是新闻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的总和。

这里面包括了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我边记边琢磨,就拿时新性来说吧,要是一则新闻都过时了,谁还愿意看呢?就像我前几天看到的一条关于去年某场演唱会的报道,虽然演唱会当时很精彩,可现在才报道出来,大家的兴趣早就淡了。

在笔记里,我还着重写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这可是新闻的生命啊!书上说,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我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些假新闻,把没影的事儿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误导了大家,真是太可恶了。

为了记住这个原则,我在笔记旁边画了个大大的感叹号,提醒自己以后要是从事新闻工作,可千万不能违背这一点。

说到新闻的要素,那就是 5W+1H,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如何(How)。

我在笔记里详细地解释了每个要素的重要性。

比如说,知道了“谁”,才能明确新闻的主体;了解“何时”,能让大家清楚事情的时效性。

为了加深记忆,我自己编了个小新闻:“昨天下午三点,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小李因为帮助一位迷路的老人找到了家,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范文(四篇)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范文(四篇)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范文(四篇)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四篇)《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在阅读《新闻学概论》这本书时,我深感新闻学的魅力所在。

作为一门涵盖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学科,新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新闻现象的框架,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新闻的本质和价值。

首先,我非常赞赏本书对新闻价值的论述。

它指出,新闻的价值在于其传递信息、反映社会现实和引导公众的作用。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我认识到新闻并非单纯的娱乐或信息载体,而是社会公正和民意的反映。

只有当新闻体现出其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其次,我对书中关于新闻传播模式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

作者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和受众四个要素出发,详细阐述了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这种分析方式让我对新闻传播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新闻伦理的重要性。

它指出,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应遵循真实、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我认识到在追求新闻传播效果的同时,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最后,我认为书中对新闻教育和实践的探讨非常有价值。

作者认为,新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实践则是检验新闻学理论的重要途径。

这种观点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新闻学概论》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新闻学的博大精深。

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理解和分析新闻现象,还为我提供了在实践中坚守职业道德、提高传播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新闻学概论》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新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验和感受。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新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传播、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伦理等。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

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

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

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含义:1.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

2.报纸.3.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机构)4.新闻报道(各类消息)陆定一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一、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根本的属性和最基本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新闻事业与社会整合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报纸——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
1.报纸的产生
新闻事业的产生以现代报纸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报纸是西方的产物。

(1)西方首先出现报纸的原因 报纸的产生 报纸——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 现在报纸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新闻事业的社会位置特点 新闻事业的特点 新闻事业的活动特点 传播消息的功能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沟通意见的功能 社会一体化的功能
个人和社会特征 社会整合 新闻事业的社会整合功能 新闻媒介与社会整合
新闻传播与语言的社会整合作用 新闻传播与“社会仪式”
新闻
事业
与社
会整

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印刷品是一种商品,它只是为了付印而存在。

即报纸这种印刷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精神的推动下才会成为可以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满足了资本的增殖的需求,印刷品才能变为现代报纸。

(2)报纸的产生过程
①现代报纸的萌芽是在16世纪,最初是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一带,报纸的雏形——手抄新闻纸首先出现在这里。

②l7世纪初金属活字印刷术开始广泛使用,出现了新闻书,然后是周刊、周报的兴起。

最早出现的周刊是1609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

③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是书本形式的。

④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出现在英国,1665年英国出版了一份单页、两面印刷的报纸,完全改变了书本形式,这就是《牛津公报》。

2.现在报纸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合拍,地理大发现使整个世界都成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资本家要把他们的商品销往全世界,同时也要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廉价的原料,这要求从事经济贸易的人们了解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情况。

(2)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社会变动的速度也在加快,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及时了解各种情况。

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有社会需求意味着存在赚钱的机会,报纸的出现首先是因为新闻是一种商品,可以满足资本增殖的要求。

二、新闻事业的特点
1.新闻事业的社会位置特点
(1)代表性
①代表性是指公众舆论的代表。

②新闻是面对广大人民的,无论它是政治工具还是赚钱机器,都要把人民大众当作主顾,否则便不能生存。

③新闻事业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④代表性是新闻事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它们要代表人民的意见、人民的舆论、人民的利益。

(2)中介性
①中介性是指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互通信息。

传递信息是新闻事业的本职工作,而且,新闻事业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干涉信息所涉及的人或事,它是各种信息的代理机构(agency)(见图3-1)。

(3)经济联结性
经济联结性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通过一般的新闻报道,增进人们对社会的了解,在从事经济活动时能有效把握机会。

②新闻本身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商品,新闻事业自己也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③新闻事业通过广告联系买卖双方,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新闻事业的活动特点
(1)现实性
新闻是对与人们目前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的及时报道,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围绕着刚刚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自己的工作。

①新闻的目光是短浅的,新闻传播活动紧紧盯着今天、昨天发生的事情。

②新闻是易碎品,“新闻是死得不能再死的昨天的报纸”,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②由于新闻有时间上的苛刻的规定性,新闻工作是与时间赛跑的活动,当天的新闻信息一定要赶在“死线”(截稿时间)之前收集制作完毕,不然新闻就会变成旧闻。

(2)连续性
①时间上的连续。

②新闻报道内容上的连续性。

(3)广泛性
①新闻事业覆盖范围的广泛。

②新闻传播的内容十分广泛。

(4)群众性
群众性是指新闻事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是新闻的源泉。

②新闻事业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而存在的。

③人民群众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新闻活动。

三、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它的社会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究了世界各国交流情况的基础上认为,交流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有这样一些功能:获得消息情报、社会化、动力、辩论和讨论、教育、发展文化、娱乐、一体化。

这些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传播消息的功能
传播消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职能,在当代社会中,只有新闻媒介才能担当起为全社会传播信息的工作,以便使社会成员随时都能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作出判断,调整行为。

2.沟通意见的功能
沟通意见实际上是通过辩论和讨论达成共识,以便在同一个社会中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主要是指与政治有关的社会行为。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不仅重视以社论、评论来表达上层的意见,同时也专门辟出版面或时间来传递民意。

3.社会一体化的功能
上述两种功能是新闻事业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在当代社会中可以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即社会一体化,或者社会整合作用。

四、新闻事业的社会整合功能
1.个人和社会特征
(1)传统的社会特征是可以具体感受到的,即日常人际传播中的那些内容,对社会的认同与对家族及乡邻社会的认同一样具体可感,社会整合并不是难事。

(2)专制的政权会强制性地用一些象征符号来一统社会。

(3)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与贸易的规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人的生活方式、观念产生了质的变化,个人逐渐成了社会唯一具有本体意义的存在。

(4)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其对社会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核心被销蚀,社会中的个人只是原子式的,而不是集群中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强调的是差异而不是均质,社会不具有中心的凝聚力,它的离心力却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因此社会也很难整合在一起。

(5)以个人为中心的观念即自由主义,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社会整合
(1)社会整合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通过某些方式而凝聚在作为社会核心的价值观、信念周围,彼此结成紧密关系,并在行为方式上基本保持一致。

(2)社会整合有多种方式,如领土的整合,政治的整合,经济、文化的整合,宗教信仰的整合等。

而所有这些整合方式都必须有传播手段的支持才能进行。

(3)新闻媒介的优势是通过其机械复制性大量地向社会中的个人传播具体可感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社会特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可以观察到的、能感觉到的。

(4)当大众新闻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整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社会强制和非强制地把个人再度均质化的倾向便更加明显,这个过程在传统的均质状态被打破时便已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