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颗粒级配作业指导书操作细则
![粗集料颗粒级配作业指导书操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f014cb577232f60dccca148.png)
1.目的及适用范围1.1 测定粗集料( 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1.2 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2.执行标准2.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仪器设备3.1 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3.2 摇筛机。
3.3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 0.1%。
3.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4.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1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1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5.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5.1取试样一份置 105 ℃±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 (m0),准确至,准确至 0.1%。
5.2 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 0.1%为止。
注:由于 0.075mm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 0.075mm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 mm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为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 0.075mm的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为通过率假设为 0 。
集料室作业指导书
![集料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c3221b998fcc22bdd10dd7.png)
集料室作业指导书一、集料温湿度要求二、集料室工作要求1.试验人员每日上班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水、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3.试验人员在操作前应熟悉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应尽量避免一边试验,一边查阅操作规程。
4.使用天平称量或进行筛分试验时,应避免吹风,必要时应关门窗及电风扇,以免造成称量不准或细颗粒损失.5.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闭仪器,并查明原因。
6.试验样品做好标识,待检和试毕样品分别放在对应区域。
7.试验完毕,应将所有仪器擦干净,配件放回原处,较精密的仪器应放入柜内或套上防尘罩,试验废料当日清理。
8.离开试验室,关电(工作中的烘箱除外)关灯,打扫清洁。
三、作业流程:1.对样品进行检查2.备料(按照对应检测参数,参照试验规程的取样数量要求进行分料、备料)3.试验(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可靠)4.登记仪器使用记录5.试验数据整理,出具试验资料、报告。
四、作业指导:1.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的颗粒组成。
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设备和量具1、鼓风干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或案称: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
1%。
3、国家新标准方孔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4、摇筛机、盘子、料铲、毛刷等(3)试验方法与步骤:1.按下表规定取样,烘干或风干后备用: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2.取一份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试验的总质量,准确至0.1%。
3.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3a86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新进碎石材料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试验检测。
按每批不大于7501同厂家、同品种检验一次。
本工程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行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的洁净碎石。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且不得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含泥量低于0.5%,泥块含量低于0.25%,压碎指标低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低于10%,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430kg/m3;空隙率小于47%。
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5°C〜30°C。
粗集料颗粒级配表粗集料取样1.取样方法试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同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从汽车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16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每一单项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最小取样质量(kg)3.试样处理碎石或卵石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匀,并堆成椎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碎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注:每批石料各项检测完成后要及时留样存放。
粗集料筛分测定方法1.仪器设备①烘箱:105±5°C②台秤:天平的称量30Kg,感量1g③方孔筛:孔径依次为2.36mm、4.75mm、9.5mm、16.0mm、19.0 mm、26.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④浅盘、毛刷。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7033207866fb84ae45c8d82.png)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级配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目录1技术指标及要求 (1)1.1混凝土用粗集料 (1)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 (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4)2主要参数试验细则 (7)2.1粗集料筛分试验 (7)2.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10)2.3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12)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5)2.5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19)2.6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20)2.7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21)2.8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22)2.9粗集料对沥青粘附性试验 (24)2.10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25)2.11粗集料有机物含量 (26)2.12粗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27)2.13粗集料坚固性 (29)2.14粗集料岩石抗压强度 (31)2.15碱集料反应 (32)2.16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33)2.17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35)2.18粗集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 (38)2.19粗集料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 (39)公路工程用粗集料试验1技术指标及要求1.1混凝土用粗集料1.颗粒级配粗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4-1的要求。
粗集料颗粒级配范围表1-12.主要技术指标(1)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规定。
碎石或卵石主要技术要求(JTG/T F050—2011)表1-2粗集料主要技术指标(JTG F30—2003)表1-3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1.颗粒级配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用于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碎石颗粒应接近立方体;细集料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其合成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参见表1-4的要求。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针片状试验作业指导书1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针片状试验作业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e73f8bbaa300a6c30c229ffb.png)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针片状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SL352-2006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各种基层、底基层的4.75mm以上的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
2、本方法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1∶3的颗粒。
二、仪器设备
1、标准筛:方孔筛4.75mm
2、游标卡尺:精密度为0.1mm
3、天平:称量1000g,精度1g
三、试验操作
1、按现行集料随机取样方法,采集集料试样,按四分法原理选取1kg左右的试样,对每一种规格的粗集料,应按照不同的公称粒径,分别取样检验。
2、用4.75mm标准筛将试样过筛,取筛上部分供试验用,称取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1g,试样数量应不少于800g,并不少于100颗。
3、将试样平摊于桌面上,首先用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的符合要求的颗粒,剩下可能属于针状和片状的颗粒。
4、将欲测量的颗粒放在桌面上成一稳定的状态,用卡尺逐颗测量石料的长度L,宽度B及厚度T,将L/T≥3的颗粒(即长度方向与厚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3的颗粒)分别挑出作为针片状颗粒,称取针片状颗粒的质量m1,准确至1g。
四、结果分析
1、按下式计算针片状颗粒含量:
Q C=m1/m0×100
式中:Q C——针片状颗粒含量%
m0——试验用的集产总质量g
m1——针片状颗粒的质量g
2、试验要平行测定两次,如两次结果之差小于平均值的20%,取平均值为试验值,如大于或等于20%,应追加测定一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值。
粗集料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b91efb9e314332396893d0.png)
1 目的为测定: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能力,用磨耗损失表示。
粗集料中软弱颗粒含量。
2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公称粒径4.75mm~75mm的集料。
3 编制依据3.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3.3 《建设用石》GB/T14685-2011。
4 试样要求4.1〈0.075mm颗粒含量表14.2洛杉机磨耗损值实验条件应满足JTGE42-2005标准中表T0317-1的要求。
4.3软石含量(软弱颗粒)过4.75mm筛筛除4.75mm以下颗粒。
5 试验方法5.1小于0.075mm含量:5.1.1称取式样1份装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h,用水在手中淘洗颗粒,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颗粒的丢失。
5.1.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5.1.3 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去至室温后,称取式样的质量。
5.2洛杉机磨耗损失试验5.2.1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置烘箱中烘至恒重。
5.2.2对所使用的集料,按JTGE42-2005中表T3017-1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
其中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宜采用A级粒度;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T0317-1表中的16mm 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
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在表中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磨耗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磨耗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4f956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3.png)
磨耗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概述磨耗试验机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在摩擦和磨损过程中性能变化的实验设备。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磨耗试验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1.1.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开关和插头是否正常,确保无异常情况后方可通电使用。
2.1.2. 检查磨耗试验机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2.1.3. 检查试验样品是否放置妥当,确保其与设备的配合符合要求。
2.1.4. 确认工作区域内没有杂物、易燃物和其他危险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2. 设备操作时的安全事项2.2.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滑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2.2.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在操作前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2.2.3.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将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伸入设备内部,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2.2.4. 磨耗试验机操作时不能使用强力敲打或剧烈冲击设备,以免损坏设备。
2.2.5.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不得私自拆卸设备的部件或进行其他未授权的操作。
2.2.6.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周围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好,例如安全门、防护罩等,必要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3. 设备维护及保养事项2.3.1. 每次使用设备后,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2. 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必要时应及时添加或更换。
2.3.3.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插头等电气部分是否安全可靠,并定期进行维护。
2.3.4. 定期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或故障,必要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3.5. 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并进行适当的封存和保护措施。
3. 紧急事故处理3.1.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2.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应首先保护好自身,然后将设备断电,确保紧急停机。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ef9012580216fc700afd92.png)
粗集料坚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4.8.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是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4.8.2仪具与材料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5㎏,感量不大于1g。
标准筛:根据试样的粒级,按表T 0314-1选用。
表T0314-1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公称粒级(㎜)2.36~4.75 4.75~9.59.5~1919~37.537.5~6363~75试样质量(g) 500 500 1000 1500 3000 5000 注:①粒级为9.5㎜~19㎜的试样中,应含有9.5㎜~16㎜粒级颗粒40%,16㎜~19㎜粒级颗粒60%。
②粒级为19㎜~37.5㎜的试样中,应含有19㎜~31.5㎜粒级颗粒40%,31.5㎜~37.5㎜粒级颗粒60%。
容器:搪瓷盆或瓷缸,容积不小于50L。
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高为150㎜,采用孔径不大于2.36㎜的铜网或水锈钢丝制成;检验37.5㎜~75㎜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250㎜的网篮。
试剂:无水硫酸钠和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
4.8.3试验准备1、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04)300g~350g或10水硫酸钠(Na2SO4·1OH2O)700g~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其相对密度应保持在1.151~1.174(波美度为18.9~21.4)范围内。
试验时容器底部应无结晶存在。
2、试样的制备将试样按表T0314-1的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5℃的烘箱内烘干4h,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按表T 0314—1规定的质量称取各粒级试样质节mi。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市政)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市政)](https://img.taocdn.com/s3/m/d5ed9903ddccda38366baf37.png)
JGJ 52-2006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版本号:B编号:QT0516修改:第0次修改修改日期:/颁布日期:2019年7月8日实施日期:2019年7月10日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编号:QT0516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
2.检测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仪具与材料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天平:称量10kg,感量10g;称量50kg或100 kg,感量50g各一台;b)容量筒:容量筒规格见表18;c)垫棒: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d)直尺,小铲等。
表18容量筒的规格要求4.试验步骤4.1按规定取样,烘干或风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2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口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
除去凸出容量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4.3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次装入容量筒。
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宜径为16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然后装入第三层,第三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平行)。
试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的试样,并用适合的颗粒填平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
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0g。
5.结果计算与评定5.1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式(10)计算,精确至10 kg/m3:(10)式中: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G1——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G2——容量筒的质量,单位为克(g);V——容量筒的容积,单位为升(L)。
公路工程集料作业指导书
![公路工程集料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94300a4a7302768e99396f.png)
一、T0302-2005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1、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采用干筛法,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2、干筛法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干燥总质量的0.5%。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试验。
3、水洗法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小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在确保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瓷盘中的积水,浆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4),准确至0.1%。
以m3-m4之差作为0.075mm的筛下部分。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试验。
二、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网篮法)1、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4.75mm筛过筛,对2.36mm-4.75mm集料,或混在4.75mm 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筛过筛。
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2、将粗集料装入洁净盘中注入洁净水并高出试样表面20mm,在室温中浸水24h。
3、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称取水中重,然后擦干集料表面水并称取表干重,将集料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称取烘干重。
(4h~6h)密度:表观相对密度=烘干中/(烘干重-水中重)注:[试验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
]表干相对密度=表干重/(表干重-水中重)[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毛体积相对密度=烘干重/(表干重-水中重)[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4、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相对密度*试验水的温度所对应的水密度,计算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2c3058eff9aef8941e067c.png)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天平或台秤感量源自大于试样质量的0.1%4其它
盘子、铲子、毛刷等
4.2试样制备:按规定将来料风干后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到试验用量,一般粒径试样需2Kg、粒径大于31.5mm的试样需称4Kg,过筛分成4.75-9.5mm9.5-16mm、16mm以上各1份备用。
5.试验步骤:具体步骤依据《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20-2005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室程序作业性文件
******-ZYZD-02-2013
集料试验——作业指导
第B版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年1月1日
8.试验注意事项:
8.1试验时注意压力机加压时的最大压力,压力过大很容易将样品压碎。因此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将压力机速度控制好,缓慢的将压力加到规范要求的值。
8.2安置试样时必须要将试样大面向下,否则易发生试件从侧面飞出发生意外事故。如有必要应在外围安装防护罩。
6.试验结果整理:
按下式计算软弱颗粒含量,精确至0.1%
m1-m2
P= —————— ×100 (T0320-1)
m1
式中:p——粗集料的软弱颗粒含量(%);
m1——各粒级颗粒总质量(g);
m2——试验后的各粒级完好颗粒总质量(g);
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 检测项目名称;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 试验日期及时间。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 执行标准; 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1f6fbe964bcf84b9d57bfd.png)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SL352-2006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
2、本指标鉴定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及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品质。
二、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沥青路面用)2、金属棒:直径10mm,长45-60mm,一端加工成半球形3、天平:称量2000g,感量1g4、方孔筛:筛孔尺寸16mm、13.2mm、2.36mm5、金属筒:圆柱形,内径112mm,高179.4mm,容积1767cm3三、试验操作1、用13.2mm和16mm标准筛过筛,取13.2-16mm的试样3kg,供试验用。
试样采用风干石料,如需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应超过100℃,烘干时间不超过4h。
试验前,石料应冷却至室温。
2、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cm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数量大致相同,每层都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约50mm的高度处自由下落均匀夯击25次。
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刮平。
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3、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将上面所得试样分三次(每次数量相同),倒入试筒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并用金属棒按上述步骤夯击25次,最上层表面应整平。
4、压柱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柱摆平,勿楔挤筒壁。
5、将装有试样的试筒连同压柱放到压力机上,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时达到总荷载400KN。
6、达到总荷载400KN后,立即卸荷,将试筒从压力机上取下。
7、用2.36mm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到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8、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
四、结果分析1、石料压碎值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Q a=m1/m0×100式中:Q a——石料压碎值%m0——试验前试样质量gm1——试验后通过2.36mm筛孔的细料质量g2、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值。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88da44524de518964b7dfd.png)
粗集料碎石及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SL352-2006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5mm以上泥块颗粒含量二、仪器设备1、台称:称量10kg,感量10g2、烘箱:控温在105℃±5℃3、分析筛:孔径为1.25和0.75mm各一只,或1.18mm、0.075mm(用于沥青路面)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5mm及5mm的圆孔筛各1只。
4、容器:容积约10升的盆或其它金属盆。
三、试验操作1、含泥量试验步骤①按四分法缩分2份;②称样,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8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8mm的颗粒丢失。
③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④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mm的颗粒,将筛余物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试样的重量。
2、泥块含量试验步骤:①取试样1份,用5mm圆孔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5mm 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
②将试样在容器中推平,加水使水面高出试验表面,24h 后将水放掉,用手捻压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5mm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四、结果分析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Q n=(m0-m1)/m0×100式中: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m0——试验前烘干试验样质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2、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C30混凝土强度等级,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1%;≥C15,<C30混凝土强度等级,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2%;≤C10混凝土强度等级,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ZY01-032-2009作业指导书(粗集料磨耗试验)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分发号:持有者部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开展项目 (3)2. 依据文件 (3)3. 主要仪器设备 (3)4. 操作规程 (3)5. 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4)6. 安全注意事项 (8)7. 数据处理 (8)8. 测量不确定度 (10)9. 原始记录表格 (11)1.开展项目表1 开展检测项目2.依据文件表2 依据文件3.主要仪器设备表3 主要仪器设备4.操作规程4.1操作步骤4.1.1电子天平4.1.1.1打开电源;4.1.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re键);4.1.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4.1.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4.1.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清零,然后再称量;4.1.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4.1.2洛杉矶磨耗机4.1.2.1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m,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14.1.2.2选择钢球,使钢球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坚固密封;4.1.2.3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
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之转速转动至要求底回转次数为止。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5.1试验准备5.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洛杉矶磨耗机、沥青砼集料筛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
如果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5.1.2仪器设备准备5.1.2.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5.1.2.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
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的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
调平天平校核天平5.1.2.3检查洛杉矶磨耗试验机的盖板盖上后盖板与圆筒间是否无空隙,钢球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转速是否符合(30-33)r/min,若否应及时调整。
5.1.2.4经检查,若试验主检设备能正常使用,在试验前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前”一栏填写“正常”;若试验主检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填写设备维修单,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5.1.3 试验辅助用品准备:磨耗试验过程中所需要的试验辅助用品如表4所示:表4 试验辅助用品表5.1.4试验样品准备5.1.4.1将样品标签上“在检”一栏划“√”。
5.1.4.2对于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试验条件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中16mm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从表中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表1 粗集料洛杉矶磨耗试验条件9.5~16.01250±10B 19.0~26.516.0~19.02500±102500±105000±10114850±25500S6S7S815~3010~3010~25C 4.75~9.59.5~16.02500±102500±105000±1083330±20500S9S10S11S1210~2010~155~155~10D 2.36~4.755000±105000±1062500±15500S13S143~103~5E63~7553~6337.5~532500±502500±505000±5010000±100125000±251000S1S240~7540~60F37.5~5326.5~37.55000±505000±2510000±75125000±251000S3S430~6025~50G 26.5~37.519~26.55000±255000±2510000±50125000±251000S520~40注明:表1中16mm也可以用13.2mm代替;A级适用于未筛碎石混合料及水泥混凝土用集料;C级中S12可全部采用4.75mm~9.5mm颗粒5000g。
S9及S10可全部采用9.5mm~16mm颗粒5000g;E级中S2中缺63mm~75mm颗粒可用53mm~63mm 颗粒代替。
5.2试验步骤5.2.1分级称量,准确至0.1g,称取总质量,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称量钢球质量称量试验样品质量5.2.2 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
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 r/min 之转速转动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5.2.3 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受容器中;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磨耗后的试样5.2.4将试样过筛,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应选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在1.7mm方孔筛加上2.36mm和4.75mm的标准筛,以防止1.7mm方孔筛的损坏,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试样过筛筛底5.2.5 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不少于4h),准确称量。
冲洗磨耗后石料 105℃±5℃烘干试样5.3样品处理及卫生要求5.3.1试验结束后,将剩余试验样品放置到样品区留存,并且将标签上“已检”一栏划“√”;检查试验主检设备,若无异常,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后”一栏填写“正常”,并完整填写使用记录;5.3.2称完集料后将天平托盘擦拭干净; 5.3.3试验过程中保持地面、仪器的洁净;5.3.4试验完成后,洛杉矶磨耗试验机内外部需擦拭干净,钢球洗净烘干放到指定位置。
6. 安全注意事项6.1试验过程中须穿着工作服,佩戴手套; 6.2接触高温物品时必须戴好干燥的隔热手套; 6.3洛杉矶磨耗试验机盖板上的螺丝必须要拧紧; 6.4试验过程中,人员在仪器未关闭的情况下,禁止离开; 6.5试验完毕后,应关闭仪器电源,下班后应切断总电源。
7. 数据处理7.1试验结果计算7.1.1按计算公式计算粗集料洛杉矶磨耗损失,准确至0.1%。
式中: Q ——洛杉矶磨耗损失,(%) 1m ——装入圆筒中试样质量,(g)2m ——试验后在1.7mm (方孔筛)筛上的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7.1.2 两次平行试验间的误差不大于2%。
7.2出具报告7.2.1根据委托信息、原始记录进行报告编制。
7.2.2报告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签字。
121100m m Q m -=⨯7.2.3报告送批准人员进行审核、签字。
7.2.4报告复印、盖章,进行存档。
7.3数据处理规定7.3.1有效数字7.3.1.1(末)的概念:所谓(末)指的是任何一个数最末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量值。
7.3.1.2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通过位数截取都可得到一个近似数,该近似数的绝对误差的模小于0.5(末)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直到最末尾为止的所有数字。
7.3.2近似数运算7.3.2.1加、减运算参加加减运算时以各数中(末)最大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比它多保留一位,多余位数舍去。
计算结果的(末)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末)最大的那个数相同。
若计算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可多保留一位。
例如:18.3Ω+1.4546Ω+0.876Ω=18.3Ω+1.45Ω+0.88Ω=20.63Ω≈20.6Ω如是最后计算结果,取20.6Ω;若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取20.63Ω。
7.3.2.2乘、除运算参与数的乘除运算时,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为准,其余的数均较之多保留一位。
运算结果(积或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
若计算结果尚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有效数字可多取一位。
例如: 1.1m×0.3268 m×0.10300 m=1.1 m×0.327 m×0.103 m=0.0370 m3≈0.037 m3运算结果为0.037 m3。
若需参与下一步运算,则取0.0370 m3。
7.3.3数字修约确定数字的修约间隔k(1、2、5)和有效数字位数后按下列方法进行: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修约数的上一个至下一个即可)数中,最接近拟修约数的数则为修约数。
如1.150001按0.1修约间隔(0.1表明k=1,及1位小数),相临修约数有:1.2、1.1,两数中1.2最接近1.150001,故1.2为修约数。
如果修约间隔整数倍数的一系列数中,有连续两个数同等地接近拟修约数,则两个数中只有为修约间隔偶数倍的数才是修约数。
8. 测量不确定度8.1数学模型:确定被测量Q 与输入量1m 、2m 的函数关系式式中: Q ——洛杉叽磨耗损失,(%)1m ——装入圆筒中试样质量,(g )2m ——试验后在1.7mm (方孔筛)筛上的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 )8.1.1测量的最佳值:测得2m =4150g, 1m =5000g Q =3.0% 令m =1m -2m =850g 8.2方差与灵敏系数:8.2.1方差:根据前面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得U C 2(Q)=(∂Q/∂m)2U 2(m)+(∂Q/∂m 1)2U 2(m 1)8.2.2灵敏系数: Ci=∂f/∂xi即: C 1=C(m)= ∂Q/∂m=0.0002 C 2=C(m 1)= ∂Q/∂m 1 =-0.000006 8.3 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测量读数m 2 、m 1的标准不确定度 U 2(m 2), U 2(m 1)U 2(m 2)= |△|/KU 2(m 1)=|△|/K允许误差 △=±0.1 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K=1/2则: U 2(m 2)=0.062121100m m Q m -=⨯U 2(m1) =0.0628.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2(Q):U C2(Q)=(∂ Q/∂m)2U2(m)+(∂Q/∂m2)2U2(m2)得: U C(Q)=0.000088.5扩展不确定度U:U=k×UC(fcc)=0.0016 8.6试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报告:y=y±U=17.0%±0.0016 9.原始记录表格见下页。
粗集料磨耗试验记录表格编号: ZY01-032-2009 序号:任务单号:样品编号:环境条件: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样品状态:试验:复核:日期:(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