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详解》

《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详解》

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详解1. 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古诗词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

这些美妙动人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更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诗词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为读者揭示其中蕴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 古代诗人传记与生平2.1 伟大的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唐朝著名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社会苦难和民众疾苦的关怀。

本节将围绕杜甫的生平经历展开,包括早年失意、流离失所以及晚年破落等方面。

2.2 文学巨匠李白李白(701年-762年),被誉为“诗仙”,他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本节将探讨他多彩的生平:与贵族友人往来、放浪形骸的旅行经历以及最后的庐山登顶等等。

2.3 优雅的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巨匠之一,擅长写作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揭示他作为一个官员而得到的经历和成就,并探索他与唐玄宗之间复杂的关系。

3. 古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3.1 社会动荡岁月下的诗人在中国古代时期,社会动荡是许多古诗词背后重要的创作背景。

通过介绍篇章中部分著名古诗词的作者及其时代的大事件,我将解释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具体历史事件,并对文人士大夫们进行情感寄托。

3.2 文化氛围对诗人影响文化氛围也是影响古代诗人创作背景的重要因素。

本节将研究不同朝代重大文化运动对当时古代诗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披露一些著名诗人如何受到时代文化氛围的启发。

3.3 个人经历与诗歌创作诗人个人经历对于他们作品的创作背景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几位诗人(如李白、苏轼等)独特的生活经历,并揭示这些经历是如何成为他们创作优秀古诗词的灵感来源。

4. 结论通过分析古代诗人的传记和生平经历,以及探讨古诗词背后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年之前的杰作。

每一首古诗都承载着作者深邃思想和世态炎凉,而了解其所处时代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分析技巧指导方案设计教案

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分析技巧指导方案设计教案

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分析技巧指导方案设计教案前言: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蕴含的典故更是一座宝库。

掌握古诗词中的典故分析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指导方案,帮助他们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典故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中的典故,并能分析其寓意和文化内涵;2.掌握典故分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能运用典故的知识,对古诗词进行深度解读。

二、教学内容:1.典故的概念和分类;2.典故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运用典故分析古诗词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画或播放一段古琴音乐,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读过古诗词,有没有遇到过其中的典故?”2.知识讲授(1)典故的概念和分类:给学生介绍典故的定义,以及按来源分类的三种典故:历史典故、神话典故和文学典故。

(2)典故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详细介绍典故分析的四个步骤,即辨识、解读、联系和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3.案例分析选择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运用典故分析的技巧,深入解读诗词中蕴含的典故:(1)《登鹳雀楼》- 王之涣(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3)《静夜思》- 李白4.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古诗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提取其中的典故,并解读其寓意和文化内涵。

5.总结与拓展总结典故分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主动寻找典故,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典籍,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对典故分析技巧的掌握程度。

2.案例分析报告评价: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撰写关于古诗词中典故分析的报告,评价学生对典故分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画或播放古琴音乐。

诗词典故探究:了解中国文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诗词典故探究:了解中国文学的教学设计方案

成绩分析:对作业和小测验成绩进 行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为 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测试学 生对诗词典故的记忆和理解,以及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与指导: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 和小测验成绩,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期末考试和综合评价
添加文档副标题
诗词典故探究的 教学设计方案
汇报人:XX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
第一章
教学目标
掌握诗词典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诗词典故的定义和分 类
掌握诗词典故的常见表达 方式
理解诗词典故在文学作品 中的作用和意义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 体的诗词典故实例
理解诗词典故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唐诗宋词鉴赏APP:提供丰富的诗词内容和详尽的注释、赏析,方便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诗词创作工具:提供诗词创作的辅助功能,如韵脚匹配、平仄检查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古文翻译工具:提供古文到现代文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含义。 写作素材库:提供各类文学素材和经典语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言表达。
第五章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评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课堂氛围:评价教学设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表现和参与度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和小测验成绩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诗词阅读和 赏析作业,检查学生对诗词典故的 理解化素 养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语文下册表达古诗里的故事教案长春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表达古诗里的故事教案长春版

古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培养运用形象思维再创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领悟原作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和主要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 进入诗境,品味诵读。

1.指生朗读古诗,并说说你最崇拜的诗人是谁?
2.有崇拜李白的吗?指生朗读李白的古诗。

二. 设身处地,想象体验。

1.《赠汪伦》写的就是李白即将远行,和好朋友汪伦告别时的情景。

2.指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齐声朗读这首诗。

三.激发表达,改写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桃花潭边,一起经历那情深意切的送别场景,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感人的一幕写下来吧!
2.今天,我们就来改写《赠汪伦》这首诗,你打算怎样写?(生小组讨论)
3.汇报,
4.师指导,
5.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示作品
指生读自己的作品。

五.小结。

古诗典故讲解教案设计意图

古诗典故讲解教案设计意图

古诗典故讲解教案设计意图教案标题:古诗典故讲解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意图: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古诗典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对古诗典故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增强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案结构: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典故的背景和内涵;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讲解古诗典故的背景和内涵;2. 难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将古诗与历史、文化等学科进行联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古诗典故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典故的理解和感悟;3. 创设情境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画作或播放一段古代音乐,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2.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古诗典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3. 讲解背景: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4. 分析诗句:选取古诗中的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象征;5. 跨学科联系:将古诗与历史、文化等学科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拓展思维;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典故的理解和感悟;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古诗典故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古诗典故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反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古诗典故的相关资料和课件;2. 古代画作、音乐等相关资源;3. 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

长春小学语文四下《古诗里的故事》word教案

长春小学语文四下《古诗里的故事》word教案

品牌作文——《语文世界·作文教程》教案附录:《赠汪伦》的资料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

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

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幼儿园唐诗故事讲解教案

幼儿园唐诗故事讲解教案

幼儿园唐诗故事讲解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唐诗故事讲解难度级别:低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唐诗故事的背景与含义。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文学创造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唐诗故事的背景与含义解析。

教学难点:将含有抽象意义的唐诗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中。

教学方法:1. PPT演示法2. 故事情景法3. 讲解与导读法4. 谈话交流法教学资源:1.《唐诗三百首》2. PPT课件3. 唐诗故事绘本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唐诗三百首》与唐诗故事绘本3. 手偶戏剧表演道具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老师用PPT演示唐诗故事的封面图片,引导幼儿们了解唐诗故事,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讲解与导读(30分钟)老师在PPT上讲解唐诗故事《静夜思》、《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及其他几首唐诗的背景和含义,将故事的情景用唐诗绘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逐步解释细节。

3. 故事情景(20分钟)老师引领幼儿们用手偶戏剧表演道具,进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情景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唐诗中的含义和美感。

4. 谈话交流(15分钟)老师与幼儿们进行开放性的谈话交流,询问他们对唐诗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当概括与回应。

5. 结束(5分钟)老师鼓励幼儿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唐诗,用心品读、理解和感悟唐诗故事,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积极生活,用最美好的心情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对唐诗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布置主题游戏任务,进行小组内部合作,根据唐诗故事思考题进行讨论,并在小组综合汇报时进行自我陈述和展示。

长春版《古诗里的故事》的教学设计

长春版《古诗里的故事》的教学设计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长春版《古诗里的故事》的教学设计
3.请同学们回忆这些古诗里是不是都有一个故事? 4.下面就在小组内沟通自己喜爱的叙事古诗,把它背诵下来,并
把它进行改编,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通过沟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稳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 2.从小
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2. 同学们中有兴趣的还可以表演诗中的情节。
齐背古诗。师:许多古诗里都有故事,比方说《赠汪伦》就是写的
3、评一评,你们之中谁讲的最好?〔以故事情节完好,生动为标
李白即将远行和好伴侣汪伦告辞时的'情景。
准〕。
生:我们可以把有些学过的古诗改写成故事。
四Hale Waihona Puke 总结:二、回忆古诗:1.同学们沟通了这么多的古诗故事,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稳固复习学过的古
三、全班沟通:
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教学难点: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班级召开一次“古诗里的故事”故事会,每组选派代表到前面
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具预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汇报,要求所讲的故事情节完好,声情并茂,教师要留意指导和点评。
1.这个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古诗?
2、讲古诗里面的故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古诗的含义。
2.生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布置作业预备写自己喜爱的古诗故事。
《回乡偶书》。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板书设计:古诗故事会 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稳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 故事。 2.从小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稳 固复习学过的古诗,并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编成故事教学难点:培育学 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具预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忆古诗导入,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同学们讲了很多的古 诗里的故事,我们还评选了最正确表演小组是第三小组。今日这节我们 来把古诗里的故事写一写。二、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 习了许多古诗,其实,还有许多古诗里都有故事,而且很生动。请同学 们把你所搜集的资料展示。三、自由习作: 1.教师巡察。 2、请写完 的同学读自己的作品。四、总结,布置作业:预备更多的古诗故事。 板书设计:古诗故事会 符合古诗的原意加入自己的想象

唐诗宋词故事教案

唐诗宋词故事教案

唐诗宋词故事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中学生开设的文学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唐诗宋词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本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故事解读、诗词赏析和创作等,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状况,了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和艺术风格;2.掌握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能够欣赏、理解和解读其中的意境;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品味;4.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唐诗故事- 介绍唐代的文学状况和社会背景;- 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唐诗故事,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宋词故事- 介绍宋代的文学状况和社会背景;- 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宋词故事,如《渔家傲·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引导学生品味宋词的音韵美和意境表达。

3. 唐诗宋词赏析- 针对具体的唐诗和宋词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和赏析;-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境界。

4. 唐诗宋词创作- 鼓励学生参考唐诗宋词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进行自由创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世界;- 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创作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故事法:通过讲述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2. 示范演示法:教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朗诵和解读,展示诗词的语音美和意境表达,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诗词阅读和分析,并自主讨论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 创作指导法:教师提供写作指导,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诗词知识进行创作,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唐诗宋词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品选》等;2. 录音或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或放映一些经典诗词的朗诵或演唱,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教案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教案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时心悦第二课时:神童骆宾王(一)导入:(10min)1、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记不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诗是什么呀?有哪位同学想与我们分享一下?【请2-3名学生回答】原来大家学会的第一首诗都这么高端呀,老师还记得我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第一首诗的,它的名字叫《咏鹅》。

有哪位同学能到讲台上来,把它默写在黑板上?我知道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当同学们帮老师找寻童年记忆啦。

[请学生上台默写,并提醒学生写出作者]可能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的课的确与骆宾王有关。

大家都知道,骆宾王是真正的神童,八岁就能作诗,但是,关于他成年以后的人生轨迹,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二)讲解(30min)对骆宾王的讲述,我想从这三首诗和一篇文章说起,第一首就是《咏鹅》,下面我想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大家抄写另外两首。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侵⑻。

那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⑾。

[1]作品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本作“不堪”。

⑽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⑾予心:我的心。

长春版四年级 习作《古诗里的故事》教案4

长春版四年级 习作《古诗里的故事》教案4

习作:《古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吕庆艳教学内容: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古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1.学习用微话题进行习作的方法。

2.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微话题进行习作的方法。

课前交流:朗诵古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古人喜欢写诗,我们喜欢写文章。

如果把古人写的诗改写成一个故事,一定是件很y 有趣儿的事儿。

如果我要把《赠汪伦》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合理想象、查资料补充……)查资料,这是一个好办法,这首诗我们要查哪些资料呢?但能不能把我们搜集的资料都用来编写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归纳这些资料,把古诗里的故事写出来。

(板题:古诗里的故事)二、整理资料,提炼话题: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赠汪伦》这首诗的相关资料,老师已经把资料汇集在一起。

(展示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些资料,你觉得哪些资料可以用来创编故事?那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段资料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善于从自己搜集的资料中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整理归纳资料。

1.生汇报资料,提炼话题(我认为第-----条可以用来编故事,标题为XXX)其他学生可以把标题写在资料的旁边。

2.师板书话题,结合板书说明这些概括性的词语(标题)就是创编故事的微话题,揭示“微话题习作”三、教学微话题习作方法:师: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安徽泾县,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桃花渡口,诗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离开这里了。

面对此情此景,昨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板书上的微话题,发挥你合理的想象力,把故事写完整。

1.(出示要求,指名读)学生根据微话题编故事,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故事链,即一个个微话题,引导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

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

古诗小故事讲解教案

古诗小故事讲解教案

古诗小故事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古诗小故事讲解教案目标:1. 通过讲解古诗中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中的小故事。

2. 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古诗作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小故事。

3. 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如分组卡片、讨论问题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引入古诗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古诗,是否读过古诗,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初步认知。

讲解小故事(15分钟):1. 选择一首古诗,如《静夜思》。

2. 解释古诗中的小故事,如诗中描述的是作者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

3.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古诗中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

4.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并解释其意义。

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分组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首古诗,要求小组内的学生共同讨论古诗中的小故事,并准备简短的讲解。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

4.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古诗中的小故事对理解古诗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古诗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3. 提供阅读古诗的推荐书目或网站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小组或个人讲解。

2.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邀请专业人士或文化学者来校进行古诗讲解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深入解析诗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深入解析诗词

尊敬的各位教师和家长,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我们将会深入探究这两首经典诗词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意义。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歌写的是诗人抵达南京城后,感叹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王之涣的豁达胸怀,他通过在高楼上远眺,把人类的生命与时间相比较,展现了人类的渺小和时间的壮阔。

同时,通过鹳和雀的对比,表达了骄傲和谦虚的心态之间的平衡,即虚怀若谷的思想,是值得我们二年级学生学习的思想。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作。

诗歌写的是李白在夜晚里,坐在床上思考,听到秋风吹过窗户,清凉的感觉让他身心舒畅,他看到月亮的影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李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心灵的无限向往,针砭时弊,深刻地反映了人们爱好自由、向往自然、道德高尚和清新感性等美好品格。

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我们不仅从中认识到了丰富的意境和文学风韵,同时也悟出了蕴含在其中的深邃哲理和美好情感,这为我们的人生之路铺垫出了一条悉心呵护的道路。

从中我们也能明白,诗词作为光辉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培养我们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在探究两首古诗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化课堂效果的关键。

我们应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听、说、读、写和演讲等多种途径。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感性体会这两首古诗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诗意的蕴含,如此一来,才能真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光辉文化遗产。

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古文,了解中华文化底蕴,更要以文化人的方式,耐心地引导学生审美、思考和创造,让他们在这场文化旅行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启示。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

教学重点:1. 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2. 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难点:1. 古诗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体会古诗词背后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古诗词文本。

2. 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

2. 新课: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词《登鹳雀楼》。

3. 学习背景:讲解诗人王之涣的生活背景,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4. 解析诗词: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作业。

2. 学习新的古诗词《春晓》。

3. 学习背景:讲解诗人孟浩然的生活背景,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4. 解析诗词: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所学古诗词。

2. 深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对诗词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让他们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诗词的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背诵所学古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并能够简要描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3. 学生能够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文学素养有所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初中古诗典故教案

初中古诗典故教案

初中古诗典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登鹳雀楼》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

2. 通过讲解典故,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意境。

2. 掌握典故背后的历史故事。

三、教学难点:1. 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2. 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

2. 讲解古诗:逐句讲解古诗《登鹳雀楼》,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讲解典故:讲述有关《登鹳雀楼》的典故,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来历,以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自己对典故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强调典故在古诗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古典文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典故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讲解典故时,要尽量生动形象,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 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 深入了解一个自己喜欢的典故,下节课分享。

七、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典故:鹳雀楼的历史故事,诗句的来历和含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登鹳雀楼》,掌握典故背后的历史故事,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案背后的故事:谈中国诗语文教学设计

教案背后的故事:谈中国诗语文教学设计

教案背后的故事:谈中国诗语文精选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了教学而制定的一份详细的计划和指南,它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

对于一份优秀的教案,除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基本组成部分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需求等因素,使得教学真正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设计的中国诗语文精选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该教学设计的背后故事。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中国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的学习中,通过对中国诗歌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同时,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内容1.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中国诗语文精选的学习和欣赏,引导学生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内容本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和欣赏20篇中国古典诗歌:《静夜思》、《枫桥夜泊》、《登高》、《登鹳雀楼》、《滕王阁序》、《出塞》、《望庐山瀑布》、《送元二使安西》、《登岳阳楼记》、《春夜喜雨》、《西江月·临安道士》、《浣溪沙令·仙公点秋香》、《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陋室铭》、《江南逢李龟年》、《长恨歌》、《木兰诗》、《清明上河图》、《大风歌》。

(2)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本教学设计一共分为四个阶段:1.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义进行简要的联想和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古诗故事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古诗故事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读、背诵指定的古诗。

-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掌握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吟诵、讨论、故事讲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古诗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 掌握古诗的基本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古诗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 通过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古诗文本及相关背景资料。

- 教学PPT或黑板。

- 古诗吟诵音频或视频。

2. 学生准备:- 准备好朗诵古诗所需的情感投入。

- 查阅古诗作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图片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解释。

(三)精读古诗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古诗,理解诗意。

2. 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讲解古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四)故事讲述1. 教师讲述与古诗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五)吟诵古诗1. 教师示范吟诵古诗,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吟诵,互相评价。

(六)拓展延伸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作、绘画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魅力。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古诗或诗人。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古诗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古诗文本及相关背景资料。

唐诗文学故事教案模板范文

唐诗文学故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王维《相思》这首诗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红豆的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学会从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中解读文学作品。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战乱时代变迁的感慨,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王维《相思》这首诗的背景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 从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中解读诗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王维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唐诗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二、阅读诗歌,理解内容1. 学生齐读《相思》。

2. 老师提问: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总结。

三、分析诗歌艺术特色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老师讲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红豆”象征相思。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背诵《相思》,并尝试从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中解读这首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解读诗歌1. 老师讲解《相思》背后的历史故事,如王维与李龟年的友情、安史之乱等。

2. 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情感。

三、拓展延伸1. 介绍与《相思》相关的其他唐诗作品,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2. 学生讨论:在战乱年代,诗人如何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代的感慨?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相思》的读后感,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情感,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将历史背景与诗歌情感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古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葛华

古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葛华

古诗里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学过的古诗,选择有故事情节的改变成故事。

2、搜集古诗背景资料,理解古诗诗意。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叙事古诗若干首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诗内涵丰富,情景交融,最为重要的,是每个古诗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走进古诗,去感受那古诗中所蕴含的故事。

二、新授1、同学们,你们积累过哪些古诗,能背一背给大家听么?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就更好了。

师相机指导,给古诗分类,追问: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板书:知背景,明诗意)2、过渡: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诗的内涵丰富,情景交融,最为重要的是每首古诗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走进古诗,去感受那古诗中蕴含的故事。

三、学习古诗1、出示古诗:赠汪伦老师为大家选了一首诗,让我们走进古诗,感受故事。

(1)选一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2)谁来说说这首诗中都写了什么内容?(3)出示简单的内容介绍。

李白坐船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有打着节奏唱歌的声音,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意。

引导:两位好友依依惜别,想想那情景,那场面,老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让故事变得丰富起来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法宝------那就是大胆想象。

(板书:大胆想)注意:可不能随意改变诗的主题啊!开动脑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基础,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智慧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汇报生1:加上语言描写(师板书:动作)追问:那你觉得家在哪比较合适?课件出示:李白突然听到了岸上有打着节奏唱歌的声音,一看原来是好友汪伦带着百姓专门来送行的。

李白:“。

”汪伦:“。

”生2:加上心理描写(师板书:心理)师引导:是呀!好友分别总有很多的不舍,李白站在船头望着周围的环境,心理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课件出示:(1)这几天的情形历历在目,他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教案时心悦第二课时:神童骆宾王(一)导入:(10min)1、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记不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诗是什么呀?有哪位同学想与我们分享一下?【请2-3名学生回答】原来大家学会的第一首诗都这么高端呀,老师还记得我是在幼儿园里学会第一首诗的,它的名字叫《咏鹅》。

有哪位同学能到讲台上来,把它默写在黑板上?我知道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当同学们帮老师找寻童年记忆啦。

[请学生上台默写,并提醒学生写出作者]可能聪明的同学们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的课的确与骆宾王有关。

大家都知道,骆宾王是真正的神童,八岁就能作诗,但是,关于他成年以后的人生轨迹,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二)讲解(30min)对骆宾王的讲述,我想从这三首诗和一篇文章说起,第一首就是《咏鹅》,下面我想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大家抄写另外两首。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侵⑻。

那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⑾。

[1]作品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本作“不堪”。

⑽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⑾予心:我的心。

[2-4]作品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宋之问:《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

《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

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

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

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

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

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

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

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

天香,异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

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给这个佛教胜地蒙上了空灵神秘的色彩。

写诗如作画,要有主体,有旁衬,有烘托。

诗的前六句是诗的主体。

下面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山一带寻幽搜胜的情景和感想:“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是说,诗人在灵隐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着引水瓠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

这四句虽为旁衬之笔,但通过对诗人游踪的描写,不是更能使人想见灵隐寺的环境之幽美吗?“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我心中尘世的烦恼了。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座落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楢(yóu由)溪上有石桥,下临陡峭山涧。

这两句,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而实际上是说因游佛教胜地而更思佛教胜地。

乍看“若离”,而实“不离”。

这种若即若离的结尾,最得咏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对灵隐秀色的烘托作用。

张炎在《词源·咏物》条下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看余度石桥”不正是诗人游兴极浓的艺术再现吗?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踪图结束全篇,给人以新鲜之感。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义乌人。

其父为县令,早亡,家贫。

他自幼聪颖好学,被誉为“神童”,那首流传至今的《咏鹅》诗,即为他童年所作。

骆宾王因才名被道王李元庆赏识,为东台详正学士。

骆宾王是典型文人性格,道王让他自述其能,他自负而不善夸耀,更不屑于交际,才高遭妒,因事被谪。

后入蜀,在李义府幕下,李义府征讨叛乱,文檄多出其手。

李义府时称“李猫”,为人笑里藏刀,骆宾王不久离职而去。

初唐时,唐诗的绝句与律诗还处于摸索阶段,当时流行的是七言歌行,骆宾王在蜀中与卢照邻(亦为“初唐四杰”之一),吟酒唱酬,引人注目。

骆宾王“富有才情”,他吸取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形式,又加入唐诗的对仗与韵律特点,成功写出了长篇歌行《帝京篇》。

此诗词句整齐而流利,音节婉转而和谐,形式灵活而跌宕,抒情叙事,声情并茂。

《帝京篇》成为当时的绝唱,骆宾王也一举成名。

骆宾王之后的张若虚以及盛唐的王维、李颀,中唐的白居易、元稹,乃至清初的吴伟业,他们的长诗都不同程度受到了骆宾王《帝京篇》风格的影响。

骆宾王写的《帝京篇》走红后,因才名显赫,更加敢于直言议政,褒贬是非。

仪凤三年,他调任长安主簿,不久升迁为侍御史。

当时武则天与高宗并称“二圣”,唐天子犹如傀儡。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骆宾王相当看不惯武氏的所作所为,多次直言上书,讽刺武氏乱政。

武则天重用酷吏,当时满朝文武以沉默对抗,而骆宾王却直言讽刺武则天,批评其弊,不久被武氏下狱。

骆宾王在狱中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五言诗《咏蝉》,其诗曰:“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托物寄兴,寓意深远。

骆宾王的五言诗脍炙人口,虽其诗平仄声调还不够规范,但格高韵美,词句朗耀,字里行间有一种清新俊逸之气。

为后代文学家胡震亨、何景明所赞赏。

翌年,李唐政权大赦,骆宾王出狱。

一年后出任临海县丞,他认真治理地方,时人称其“骆临海”。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独揽大权,令骆宾王十分震惊,这年秋天,李唐名将李勣之孙李敬业(原名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骆宾王赶去投诚,任艺文令,掌管机要文书。

李敬业以勤王之名,要匡扶唐中宗复位,请骆宾王写了《讨武曌檄》,以此号召天下。

讨武瞾檄文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残害忠良。

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

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骆宾王鄙视武氏宠男幸张易之兄弟,立即一挥而就写成檄书。

其文慷慨激昂,有气吞山河之势,文章一出,数十万人投诚李敬业,其文写武则天:“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时传为名句。

武则天当时读此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两句,也为其才情所动,不由叹道:“宰相安得失此人?”武则天一生虽然独断专横,却能知人善任,在对待人才上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虽然骆宾王在檄文中对她极尽侮辱、谩骂、诬蔑,中伤之能事,但她并没有因为挨骂而气昏了头脑拿出天子的淫威,却表现出毫不在乎,一笑了之的态度,并且赞叹骆宾王卓越的才华而慨叹宰相用人之失。

这充分说明武则天不仅爱惜人才,且具有一代帝王的风度。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不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而且还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使寒门士子也有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

因此,武则天承继了贞观之治的遗风,为大唐王朝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曾称赞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骆宾王是不幸的,因为他缺乏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

徐敬业叛乱,目的是借维护唐宗室的利益来维护上层贵族的特权,并不代表当时新兴的社会进步力量,因而成不了气候,骆宾王投奔了他,是认错了人投错了路。

不久,李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的归宿,有几种记载。

《新唐书》载:“亡命不知所之”;《资治通鉴》载,骆宾王与李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称骆宾王投江而亡;而孟棨在《本事诗》另有一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

”“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

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

至灵隐,以周岁卒。

”另据《灵隐寺志》载,宋之问被谪江南,夜游灵隐寺,见月色皎洁,不由吟道:“鹫岭郁岩蛲,龙宫锁寂寥”,苦思不得下句,一老僧问之,宋如实而告,老僧出口成章:“何不接‘楼观沧海月,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后来得知,此老僧乃骆宾王。

此说难辨真假,也许是后人对才华横溢而一生坎坷的骆宾王的归宿,寄予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总结(5min)1、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结合骆宾王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上所讲的诗和檄文的精神内涵。

2、布置作业,请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小诗或词(对平仄无硬性要求,但最好押韵),仿照《咏鹅》的风格,写一种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