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环境管理1
认识环境管理 PPT课件

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 了,河道变狭窄了,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 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 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 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2)利用材料,说明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 么?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情景导入]
2016 年 4 月 6 日,2016 年南宁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第 一次全体会议暨 2016 年南宁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 总结了全市 2015 年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
研究部署 2016 年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并审议 2016 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等重大议题。周红波强调,环保工作要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环 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深化污染治理,强化预化措施,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我市 “十三五”的环保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危害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 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的行为;对城乡垃 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
影视剧的通知,说明其采取了什么环境管理手段? (2)材料中,对《无极》剧组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采
取了哪些环境管理手段? 提示:(1)行政手段。(2)行政、经济等手段。
[自主学习]
1.环境管理的对象 (1)个人:主要是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政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 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避免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环境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环境管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环境管理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了解环境问题的具体情况。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同时,环境评估还可以预测环境变化和风险,为环境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管理还需要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是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比如,通过制定排污标准和限制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除了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环境管理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
只有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环境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同时,环境监测还可以评估环境治理的效果,为环境管理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反馈。
环境管理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只有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才能动员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教育中开展,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问题,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
在环境管理中,还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
同时,环境管理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污泥处理等,改善环境质量。
总之,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只有加强环境管理,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环境管理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认识环境管理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案
例公产的悲剧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高 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 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 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 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 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
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堂小结
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有助于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什么是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针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显。
大规模的污染事件、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
此外,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重视环境管理,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和运营中。
环境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环境管理需要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新项目、工艺、产品等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以及对现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评估。
评估结果将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指导决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环境管理需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是保障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管理计划包括具体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等,它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种因素。
第三,环境管理需要进行执行和监督。
环境管理计划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和配套的设施,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并对环境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后,环境管理需要开展宣传和教育。
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公众的环境责任感,促进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总之,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管理活动,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1环境管理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召开的资源利用、环 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 (2)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 容许极限;
(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一、第一个路标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果
(1)由58个国家152位成员组成的通讯顾 问委员会为会议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 —《只有一个地球》。
(2)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
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了7个共同 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 划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总体框架。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197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的若干规定》。从此,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艰难起步了。
1978年国家颁布的新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 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首次 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1979 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为我国环保机构的建设提供了法律 依据。
升,排放烃 工业废气和汽车 患病,65岁以上
类1000多t
废气在紫外线作 用下生成光八大公害事件
事件名称
发生 时间
发生地点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扩散途径/ 致害原因
受体(人) 反应/后果
多诺拉 烟雾事件
伦敦 烟雾事件
1948.10 1952.12
美国 多诺拉镇
英国 伦敦市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 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 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协调。”
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旨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它涉及到对环境的评估、监测、规划、实施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从环境管理的定义、原则、目标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可以定义为一种管理方法,通过系统性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
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政策制定、环境法规遵守、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监测和环境修复等环节。
它强调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二、环境管理的原则1. 预防原则:环境管理应着眼于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事后对问题进行纠正。
预防原则强调了环境风险评估和减少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2. 合规原则:环境管理应遵循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组织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
合规原则是保证环境管理合法性和可信度的基石。
3. 持续改进原则:环境管理应不断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和技术进步。
持续改进原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通过不断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环境绩效。
4. 公众参与原则:环境管理应鼓励公众参与,尊重公众的权益和意见。
公众参与原则能够增强环境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减少环境决策的风险。
三、环境管理的目标1. 保护环境:环境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通过建立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提高环境质量:环境管理旨在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环境监测和评估,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影响后代的发展。
四、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五个主要步骤: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改进(PDCA循环)。
环境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定义对于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它定义为“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管理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科技、法律、政策、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目的。
就企业而言,环境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通过管理,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一)从环境管理的范围来划分(1)资源管理包括可更新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及不可更新资源的合理利用。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进行环境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按阶段实现环境目标。
(3)部门管理包括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交通运输环境管理、商业和医疗等部门的环境管理及企业环境管理。
(二)从环境管理的性质来划分(1)环境计划管理。
(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三)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任务,就其产品伴随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中具有相应的有毒、有害物质,它们的超标排放和堆置将损害人类健康和危害生态平衡。
(1)组织全企业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方针政策。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实施办法,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法律依据和措施,工业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
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环境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专业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各项环境保护任务的完成。
(2)推进综合防治以减小和消除环境污染。
治理企业现有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一项经常的、工作量大的任务。
环境管理实践及环境科学研究证明,综合防治才是企业减小和消除环境污染正确的途径。
认识环境管理课件

研究部署 2016 年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并审议 2016 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等重大议题。周红波强调,环保工作要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环 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深化污染治理,强化预化措施,严格执法监管,确保我市 “十三五”的环保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目的: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 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2.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 技术的局限性 决的,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时 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公产与资源 环境的退化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 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 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 行为的无约束性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 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 不超过环境的耐受极限。因此, 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 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解析: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 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 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 也能使相应的技术 措施更有效;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 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 以工程技术措 施为主。
答案:C
知识点二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情景导入] 国家广电总局已下发关于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 区拍影视剧的通知。 原因是近年来在影视剧拍摄活动中出 现了一些风景名胜区的植被、 水体等自然生态以及某些文 物被破坏的情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环境管理。 (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 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技术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 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 段。
[合作探究] 1.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 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 调委员会于 2011 年 4 月 3 日权威发布:国际原子能机构 通报的最新信息显示,
课件6:5.1 认识环境管理

要点一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 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__纯___经__济__性___和行为的_无__约___束__性___。
2.全人类的一切_基__本___需__要__应该得到满足,发展经济不能超 出___生__物___圈__耐受的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就是 _环__境___管__理__。
(2)具体工作: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_环__境__保__护__方 针大计,颁布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___律__法__规_,制定环境 管__理__条__例__和_国___家__行__动__计__划__,以此来推动全国_环__境__保__护__工 作有序地进行。
中国环境管理模式图。
2.能有效遏止环境的恶化,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
借助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 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 保护环境
4.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南水 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2005年5月,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 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 保证地下水的储量。据此完成(1)~(2)题。
3.环境管理
(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_自__然__环__境___质量的活 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技___术__方__法__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 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___理__手__段__。
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技术的局限性
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技术在 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答案:(1)B (2)A
1.教材P74 案例
案例分析:案例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 因。由于大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 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 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弃物,这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 向。此外,从案例中给出的具体计算数值可以看出,追求个人 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说明了个人利益 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上两点共同说明了环境管理对环境 保护、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什么是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实现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确保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管理活动。
环境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包括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修复等内容。
一、环境管理的意义环境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确保可持续的发展和资源的可利用性。
二、环境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实现环境保护的最佳效果。
2.综合治理:综合考虑环境的局部与整体、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实施全面、系统的环境管理。
3.依法管理: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4.科学决策:依据科学的环境评估、监测数据,制定决策方案、制定环境管理措施。
5.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的决策过程,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1.环境评估:通过调查和评价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规划:制定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规划和政策,明确环境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3.环境监测: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4.环境保护: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环境修复:对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工作,还原环境的自然功能。
6.环境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素质,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环境管理的挑战和对策1.技术挑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提高环境监测、评估和修复等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2.法律法规挑战:环境管理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环境问题的惩罚力度。
3.市场机制挑战:需要改革和引入市场机制,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加强环境管理的约束和激励。
什么是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环境”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到脚下的土地和周围的生态系统,都属于环境的范畴。
而环境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这些环境要素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有效的环境管理,我们的空气可能会被严重污染,蓝天白云变得稀有;河流和湖泊可能充满污水,鱼儿无法生存,我们也失去了清洁的水源;土地可能被过度开发和滥用,导致土壤贫瘠,无法种植粮食和植物。
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会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
那么,环境管理具体都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环境管理要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就像是给环境做“体检”,通过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收集环境数据,了解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比如,监测空气质量指标,检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观察土地的侵蚀情况等等。
只有清楚地知道环境的“健康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其次,环境管理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确保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限制工厂的污染物排放,规定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约束。
再者,环境管理需要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
比如,研发更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研究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等。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除了上述方面,环境管理还涉及到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如节约水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为环境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力量。
《认识环境管理》 教学设计

《认识环境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主要手段和类型。
(2)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环境管理的概念和主要手段。
(2)中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
2、教学难点(1)理解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2)如何引导学生将环境管理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手段和类型,使学生对环境管理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城市的环境规划等,引导学生分析环境管理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环境管理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环境污染的视频,如雾霾笼罩的城市、污水横流的河流等,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环境管理的话题。
提问: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2、讲授新课(30 分钟)(1)环境管理的概念(5 分钟)讲解环境管理的定义: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止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
举例说明:如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企业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等。
(2)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10 分钟)①行政手段介绍行政手段的含义,即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力量,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环境。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旨在保护和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环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并在同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保护自然资源。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来管理和保护环境,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环境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的统一。
环境管理的范畴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管理、生态系统保护、环境规划和评估等多个方面。
它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层面的行动来实现。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1. 保护环境环境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环境,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环境管理,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环境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通过降低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提高空气和水质量,减少噪音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核心概念是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通过环境管理,我们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4. 促进社会和谐环境管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环保行动,从而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5. 履行国际责任作为全球公民,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履行环境管理的职责。
环境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使全球环境问题得到协调和解决,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体系。
学案5:5.1 认识环境管理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知识1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与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
2.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单靠技术方法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
3.环境管理的概念: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思考交流1.“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该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什么?【提示】政府。
知识2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1.环境管理的对象(1)个人: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的环境行为。
(2)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
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1)主体:国家和政府。
(2)作用: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
思考交流2.为什么说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提示】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知识3 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1.管理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2.公民要求(1)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2)运用法律手段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3)利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案件的发生。
探究环境管理【问题导思】1.为什么要实施环境管理?【提示】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纯经济性和行为的无约束性,因此单靠技术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2.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提示】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 什么?
个人利益 矛盾 整体利益
•解从计决算办的法结:果协看:调追各求个个利人利益 益 利最益大的集化损团的失之同 。间时必的然关导系致整体
如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 的关系?
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
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 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手段,通过全 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 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不超过环 境的容许极限。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3、环境管理的手段:
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 宣传教育手段
四: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 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 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 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环境管理的核心:
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D.只要经济条件提高了,环境问题就能得到治理
5、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是什么?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6、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
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照福人民。简称32方 针
第五章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拓展延伸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资源环境管理。选择最佳方法使用自然资源,尽力采用对环境 危害最小的发展技术,同时根据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 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以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 可更新资源的恢复和再生。 (2)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 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3)部门环境管理。即各行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如能源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管理等。
-4-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Z S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作用不大。这种观点你 赞同吗?
提示:不赞同。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 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然而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 识到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仅仅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 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制定环境法律法规
组建执法队伍
运用法律武器, 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 依法管理环境 系
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
裁
-13-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目标导航
Z Z S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⑤国家行动方案:第一期(1996-2000年)确 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三湖、两控 区、一市。
酸雨控制区:面积80万平千米, 占国土面积的8.4%。(南方城市 上海—云南)
SO2污染控制区:面积29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面积的3%。(北方城市北 京—新疆)
二、环境管理对象和的执行主体
环境的对象——该管什么?
1、个人 2、企业 3、政府
执行主体——谁来管理? 国 家 和 政 府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 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 ②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字方针
其中,东莞龙煌工艺品有限公司私设电 镀生产工序,被处以行政罚款十万元,并责 令停止电镀生产;东莞市道滘勇发布皮定型 厂私设漂染工序,被处以行政罚款五万元, 并责令停止漂染生产。另有34家企业被申请 法院强制执行。
2007年,美国电力巨头美国电力公 司和美国司法部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同意 接受46亿美元罚金,从而了结了对其长达 多年的环境污染联邦诉讼。
案 例 公产的悲剧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 提高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 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 放牧,牧民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 牧民丙养10头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 多少?
环境管理的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 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 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 许极限的双重目的。
环境管理的核心:
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关系,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一、实施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是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在环境问题上 作出的最严重的处罚之一。这46亿美元将 用于安装控污装置,并达到未来10年间将 其电厂的化学物质排放量降低69%。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宪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
《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
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 效力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 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
牧民甲:10头x 970升/头=9700升 牧民乙:20头x 970升/头=19400升 牧民丙:11头x 970升/头=10670升
总计:39 770升。
探究问题
1.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 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2. 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3. 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 大化?
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法规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单纯靠技术手段已经无法彻底 解决环境问题。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 公产: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 公共物品
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 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 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出废弃物,势必造成滥 用资源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原则 途径 依靠群众,大根家据动我手国,《环保境护保环护境法,》造第2福6条人规民定。:目的
③我国现行的八“项建环设项境目管中理防制治度污中染的已措经施纳,入必法须律与主体体系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 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制度。
4. 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 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
5. 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 源滥用现象的发生?
探究结果
1.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 民的收益都会减少。
2.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 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 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 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 资源的倾向。
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 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 的奶牛数量为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 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 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
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 的法结:果看协:调追各求个个人利利益益 最的大 损化失集的。团同之时必间然的导关致系整体利益
如何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
狭义: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 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 媒体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 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 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求,又不超过环境 的容许极限。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家行动
三峡库区
南水北调治污
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排放废气——造罚纸!厂排放的黑水!造纸
污 水 要
厂 污
罚 款
染
罚!
阅读材料
香港《大公报》28日报道,2007年1至4月, 东莞市环保部门共出动5990人次检查人员,检查 企业2272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8起,行政 罚款人民币405万元。
《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
《刑法》第338条早有明确规定: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 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复习:针对森林破坏,应该采取 哪些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 采育结合、退耕还林、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中国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退
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建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生态走廊、生态示范区
改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
法经济结构、生活治 速用理 度能速 ,、度 生改远 态坡远 赤赶 字为不逐梯上渐破扩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