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4118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时/学分:36/2。

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

学时:理论学时36。

2。

作业次数:5次3。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

基本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基本内容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2.基本要求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1。

基本内容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基本要求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pptx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pptx

2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2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2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2
第十三章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3
教材与参考书
张承中,《环境规划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郭怀成等编,《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叶文虎等编,《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马晓明编著,《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管理。 ③ 环境管理主要解决次生环境问题。 ④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 ⑤ 环境管理是跨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学科。 ⑥ 环境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 ⑦ 环境管理需要各国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
11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东京决议》1970年3月国际公害研讨会发表的《东京
决议》,把每个人享有的、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以及现代 人应传给后代人富有自然美的环境资源的权利,作为基本 人权的一项原则,即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享 受良好、安全适宜的生活环境的权利。 环境权的享用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享用环境资源的同 时又必须履行其保护环境不受损害的义务。保障人们享用 环境权和公正地规定享用环境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就成 为环境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12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 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共同追求的发展 战略目标。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这在人类历史 上是空前的,它也成为环境规划应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 和根本目标。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6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63页)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八大公 害”和《增长的极限》唤起了世人的环境意识, 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一次认识高潮。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在全球环境保护发 展史上树立起第一个路标;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 境问题日趋严重和《我们共同的未来》,引发了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第二次认识高潮。1992年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球环境保护发展史上树立起第二个路标;
受损
大气污染
工厂大量排 放SO2和煤 尘,其中含 钴、锰、钛 等重金属颗 粒
胸闷、咳嗽、喉 痛、呕吐;4天 内死亡人数比往 年同期多4000人, 历年共发生12起, 死亡近万人
发生 事件名称
时间
水俣(病) 1953
事件

1956
四日事件 1961 (哮喘病)
发生地 点
日本 熊本县 水俣市
日本四 日市, 并蔓延 到几十 个城市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扩散途径/ 致害原因
受体(人) 反应/后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前言
一、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1、规划与管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环境问题产生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该课程地位的增强 3、中国国情国策决定了本课程的重要地位
二、本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1、“七五”期间(1986~1990)产生(选修课) 2、“九五”期间(1996~2000)发展(必修课) 3、“十一五”期间(2006~2010)重点(核心主干课)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1. 环境管理的提出
1972年,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 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 国政府的责任”。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 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环境资源;应用科学和技术 控制环境恶化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育和发 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 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第一章社区环境建设及管理概述

第一章社区环境建设及管理概述
二、物业环境的内容
(一)居住用物业环境
是指围绕居住用物业,如居住区、住宅小区范围内的境况和 条件。
(二)商业、服务业用物业环境
是指围绕商业、服务业用物业区域内的境况和条件,包括各 类商业、各类服务业所在区域的境况和条件。
1、人口环境
是指商业、服务业所在区域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密度 状况。
2、地理区位环境
3、清洁卫生环境
是指社区、居住区内公共部位的清洁保洁质量状况。
4、环境保护
是指对社区、居住区内各种环境污染和管理状况,包括非 生物社会环境中受人工保护的大气状况。
5、安全环境
是指社区、居住区内各单位和居民人身财产的安全状况, 包括治安环境,消防安全环境、车辆交通安全环境,易发生 事故的公共设备设施安全状况等。
第四节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
一、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以党中央提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和地 方政府制定的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以 人为本”,以维护社区居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有 效手段,努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整洁、安全文明 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全防护措施、劳动保护等状况。
5、环境保护
是指对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防治的状况。
6、清洁卫生环境
指工业用物业区域内清扫保洁、废弃物的收集、清运等环境 卫生状况。
7、绿化环境
是指工业用物业区域内人工营造的绿地状况。
8、治安环境
指为了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盗窃、破坏案件和意外突发 事件的发生,而开展的厂内治安保卫工作的状况。
第一章社区环境建设及管理概述
第一节 社区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环境管理是人类管理自己作用于环境行为的一种行为。

环境管理一一研究环境的现象,防范环境的危机,消灭环境的灾难,调和环境冲突的学问。

亦即探讨人类与环境的间种种关系的科学。

目的:解决环境问题,维持一个可合理运作的环境系统。

2•环境管理的三个阶段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

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

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3.环境规划:人们为使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作出的合理安排。

对有限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等予以合理分配及以达成政策目标的策略。

环境规划的本质就是强调前瞻性的治本和防患措施4.环境规划的要素①实施环境影响评估运用系统分析与计算机模式, 预测不同经济发展方式或不同工程设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决策与规划提供信/C J、O②维持自然环境系统一个发展行为的规划应先从生态着手,注意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持利用等互动关系,以求环境最佳利用。

同时对生态、社会和经济各种标准加以判断,而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共荣③量化规划判断标准一般性环境目标比较抽象,有必要再细分成较具体而明显的标准及可量化评估的准则。

5.环境规划的任务:① 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的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②现状评估一一发展预测一一环境目标6.环境规划与管理关系: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7.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思想观念,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规划与管理,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①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1章:绪论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1章:绪论

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2008年 2008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节约能源法,将为 日起施行新的节约能源法, 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 益尖锐的矛盾提供强大的动力 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产业政 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 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监等政策 的协调配合, 的协调配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实行更加 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 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可持续的政策机制和监管机制三 者共同发挥作用,构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者共同发挥作用,构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环境管理的目的、 二、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及基 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 环境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 可持续发展 想的传播, 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 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 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 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并以 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说来就是创建一种新的生 表现出来。 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说来就是创建一种新的生 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 新的社会行为 消费方式、 社会行为规则和 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 新的发展方式 发展方式。 新的发展方式。
本章重点
理解环境管理的目的 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环境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
本章作业
简介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 课外了解广东省的“流域限批” 课外了解广东省的“流域限批” 的做法。 的做法。
二、环境管理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 环境管理学的内涵、 1.内涵 1.内涵 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 以研究环境管理的规律、特点和 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也可以称 为是人类行为的组织学 人类行为的组织学。 为是人类行为的组织学。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七个共同观点
1、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人类已具有以空 前的规模改变环境的能力。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对于人的福利和基本人权,都是必不可 少的;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 国政府应尽的责任; 3、在地球上许多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为损害环境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 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 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 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缺陷; 4、在发展中国家,多数环境问题是发展迟缓引起的。因此,他们首先要致力于发展, 同时也要照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一般是由工业和技术发展 产生的; 5、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起环境问题,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方针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6、当今的历史阶段要求世界上人们在计划行动时更加谨填地考虑到将给环境带来的后 果。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迫切目标。这同和平、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目标完全一致; 7、为了达到这个环境目标,要求每个公民、团体、机关、企业都负起责任,共同创造 未来的世界环境。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2、环境规划与管理含义的概念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个里程碑——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第二个里程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3、第三个里程碑——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一)概述--1.环境规划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1.1环境规划的含义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2.三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时间、地点2.1.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人类环境宣言)2.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2.3.200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的后续4.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4.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4.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4.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4.4.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4.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5.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采取综合环境工程措施以保证规划区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5.1. 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对于环境规划和管理,其研究对象也应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等5个方面:(1)人是第一个主要对象。

(2)物也是重要研究对象。

(3)资金是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对象。

(4)信息是系统的“神经”,信息也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

(5)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5.2.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1)个人个人行为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企业企业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对象。

(3)政府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的、深刻的。

6.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关系(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宏观环境管理: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3、微观环境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4、污染限期治理(环境管理中最为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填空:1、环境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2、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

(or选择)3、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4、行为主体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5、按规划期划分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6、资源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开发为内容的环境管理。

选择:1、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2、对于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主要指自然资源;广义的则包括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3、区域环境管理是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区域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4、“老三项”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5、“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4118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时/学分:36/2.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学时:理论学时36。

2.作业次数:5次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基本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基本内容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4)环境标准体系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2.基本要求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1.基本内容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基本要求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以生态理论为科学指导的原则 以经济发展为战略依据的原则 区域性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六章
按时间跨度划分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 重大政策、措施;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 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 境保护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规划目标的建立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法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技术保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预测分析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2、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4、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迄今为止,人类的发展进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类也由完全依赖环境、具备初步改造环境的能力发展到掌握了可以同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

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以往文明中的缺陷和弊端。

环境规划和管理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它标志着人类“野蛮征服”自然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开始进入新的文明阶段,即“绿色文明”阶段。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一)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国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因而规划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

环境规划不是理想化的产物,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和支持能力。

因此,规划是有条件的历史最优化,是一种合理安排。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所谓宏观环境管理是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环境规划管理第一章

环境规划管理第一章
企业
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限制企业的排污量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鼓励进行清洁生产
政府
必须实行科学化的宏观决策,以减少政府行为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与修复
针对污染环境及污染源进行治理与修复
污染物排放控制
如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浓度与总量的控制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清洁生产与能源管理
企业清洁生产管理
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审核管理
能源管理
能源审计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预测
是依据调查和监测所得的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 段估计和推测未来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是环境管理的重 要依据之一。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与预测 环境标准 环境治理与修复 清洁生产与能源管理 环境统计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规划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 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污染常规监测指标:SO2、NxOy、CO、烟尘和粉尘 水污染常规监测指标:pH值、DO、COD、BOD、TN、TP、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境信息的存 储和加工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形式输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收集、整理、存储并及时提供本系统与决策 有关的各种数据,灵活运用模型与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 析、综合、预测、评价,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它是在环境管理信 息系统的基础上,使决策者通过人-机对话,直接应用计算机处理环境管 理工作中的一些决策问题。
第一章 环境管理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环境与经济、社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环境与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必须将环境保 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合平 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环境规划就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为了便于纳入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项目 和资金等方面都需经过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


14
环境规划的含义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 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 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 境所做的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中国大百 科全书· 环境卷》 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保活动盲目性 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12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 力的发展”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

《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所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共同追求的发展 战略目标。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第三节
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5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一)环境管理的含义 (二)环境规划的含义
6
环境管理产生的背景
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

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 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 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包括指定适当的国家机关管理 环境资源;依靠科技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教 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 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
1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
讲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流域、城市、生
态等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划和组织、产品、活动等不同层面 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和要求,培养同学们在环境 规划与管理决策设计中综合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篇章安排: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 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现代管理学理论、生态学 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环境论理学原理。详见第 三章。 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方法。包括环境数据处理方法、最优 化方法、环境决策方法和环境数学模型等。详见第四章。 4. 环境规划和管理综合分析方法。包括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测、资源消耗预测、环境质量预测、 环境统计、环境审计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详见第五章。

讲,如何用最小的资金,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显得十分重要。

环境规划与管理正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保障在发展经济 的同时,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环境效益的有效措施。
21
5.实现环境目标的基本保障

环境规划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和各种 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 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 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 环境规划具体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其所做 的宏观战略、具体措施、政策规定,为实现环境目标管 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 护工作的依据。


叶文虎等编,《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马晓明编著,《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国家环保部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编写组编著,《环境 规划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郭廷忠等编,《环境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
4


第一章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市场行为: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 业和生产者个人在市场规律的支配 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 。
公众行为:是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 诸如消费、休闲和旅游等方面的行 为。
C.环境文化建设
文化决定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 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 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公众 浪费水电煤气 节约能源、资源 行为 漠视环境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⑤ 时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
24
Hale Waihona Puke 2.按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三个方面
①个人

作为消费者,个人是环境规划和管理的主要对象。 作为生产者,企业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对象。 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政府,其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复杂 的、深刻的。
②企业

③政府

a. 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
16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17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 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 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原则,并以制度、法律、体制和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 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 系。


1992年赖斯引用管理的定义:通过在有组织的群体里建立一 个有利于人们发挥其成绩的环境,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9
环境管理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 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 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从狭义上讲,是指管 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 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科学大辞典》 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 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 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 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叶文虎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这在人类历史 上是空前的,它也成为环境规划应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 和根本目标。
13
环境规划产生的背景

一定的环境质量和一定的自然资源,是服务人类健康和福 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从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来看,环境资源是稀缺的、环境的纳污能力 是有限的。 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 活动进行约束,以便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协调人与自然 的关系,此为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 高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活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 排与部署,这是环境规划的又一个基本任务。
b. 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经营和管理权 c. 运用行政和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25
(二)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手段
26
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原理和内容
(一)原理
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规体系。根据环境法学基础理论,介绍 环境保护法律、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 详见第二章。

《东京决议》1970年 3月国际公害研讨会发表的《东京
决议》,把每个人享有的、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利以及现代 人应传给后代人富有自然美的环境资源的权利,作为基本 人权的一项原则,即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享 受良好、安全适宜的生活环境的权利。

环境权的享用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享用环境资源的同 时又必须履行其保护环境不受损害的义务。保障人们享用 环境权和公正地规定享用环境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就成 为环境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18
(二)任务
A.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 B.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政府行为: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 制定政策、法律、法令、发展计划 并组织实施等; 环境行为的转变
不良行为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轻视环境的公共责 政府 任 行为 轻视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地 位 排污污染环境 资源高消耗 企业 只关注经济利益、 行为 漠视环境与社 会责任 理想行为 充足的环境预算 重视政府的环境 公共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 清洁生产和零排放 通过ISO14000认证 循环经济 关注企业环境形象 和责任
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第1-5章)
环境规划(第6章-9章) 环境管理(第10-13章)
2
授课计划
教学课时 2 2 第一章 第二章 教学内容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4
4 4 4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2
2 4 2 2 2 2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流域水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模式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3
教材与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