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组装;3. 进行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4. 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条件,确定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包括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2. 绘制零部件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利用CAD软件绘制各个零部件的图纸,并进行合理布局和标注;3. 制造零部件,根据图纸,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制造;4. 组装机械结构,将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合理;5. 进行强度分析,利用相关测试设备对机械结构的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6. 进行性能测试,对机械结构的运动性能、精度等进行测试,评估结构的设计合理性;7.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具有较好性能的机械结构。
在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中,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运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基础》,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机械原理与设计》,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是本次机械设计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范本引言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的范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和格式。
实验目的在这一部分,需要明确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简要描述本实验的技术背景和应用场景,以便读者对本实验的背景进行了解。
实验原理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如果有需要,可以配以图表或公式,以更好地说明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和材料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和材料清单。
可以包括实验仪器、工具、试验器件和材料等。
对于每一种装置或材料,需要给出其名称、型号、规格和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实验步骤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别列出每个步骤并给出详细的说明。
如果某个步骤较为复杂或涉及多个子步骤,可以使用编号或子标题进行分组和说明。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这一部分,需要展示和分析本次实验的结果和数据。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图像等方式,清晰地展示实验数据和结果。
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或图表解读的方式。
问题与讨论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本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答或讨论。
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进行理论分析或比较。
总结与结论在这一部分,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简要回顾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与材料、步骤、结果和讨论等关键内容,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本次实验报告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可以按照国际通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对参考文献进行列举。
确保引用的文献准确,规范,并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排版。
致谢在这一部分,可以感谢和致谢对本次实验有所帮助和支持的个人、团体或机构。
可以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同学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帮助和支持。
附录在这一部分,可以列出本次实验报告中所使用到的附加信息,如原始数据、实验记录、实验代码等。
机械设计创新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创意及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机械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I)实验内容1. 挠性传动(I) ―― V带传动2. 挠性传动(U)――滚子链传动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示意图1. 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4. 被测试的挠性件型号(1)V带型号:(2)滚子链型号:5. 带轮直径:D i= mm;D2=mm6. 电机转速:额定转速r/mi n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学生复印后附在报告上)P i、P2 ――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 i、n2 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门2 -- 转速比;n i――V带传动及链传动效率;;――带传动滑动率;;="亠2 =i_D2门2(%)V1Dn四.绘制V带传动效率曲线(一F)及滑动曲线(;一F)五.滚子链传动的特性性能实验1. 动态特性2. 绘制链传动效率曲线六.思考题1. 试验台组装时各模块间是如何联接的?它们的相对几何位置是如何调整的?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 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4. 影响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传动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当D1=D2 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5. 通过实验,比较链传动与带传动的主要特点七.教师评语试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字)姓名 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 _______实验二 机械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H )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 一. 实验内容i •啮合传动(I )――齿轮传动(硬齿面)2•啮合传动(H )——蜗杆传动3•啮合传动(川)——摆线针轮传动二. 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示意图1. 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 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学生复印后附于报告)四.实验结果及绘制传动效率曲线1.绘制单一传动的效率曲线(n—MJ, M i为加载力矩2. 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并比较(选做内容)五.思考题:1.本实验台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传动?加载方式有什么特点?2•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 i与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提高效率?3. 油温对传动效率有何影响?4•啮合传动中各种传动类型各有什么特点?5. 通过实验讨论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的主要特性如何?六.教师评语试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班级机械1006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张融2013年 5 月 10 日实验题目:多功能助力器姓名孙翔成绩实验日期批阅教师同组成员批阅日期******************************************************************** **********一、实验目的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2、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3、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功能原理: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具。
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行动座椅、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功能上透气舒适,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整个产品易如拆装,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
工作原理: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使得老年人行进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
三、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1、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2、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四、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引言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对新颖机械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机械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工程实践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目的和意义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旨在促进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实验验证和评估新颖机械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可以为机械工程师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对于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步骤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对机械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义,明确设计的目标和实验的要求。
2.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机械设计的方案,并进行详细设计和优化。
3.原理验证:利用数学模型、仿真软件或实验室设备等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原理验证,评估其理论的可行性。
4.制造和组装:根据设计方案,制造和组装实验样机,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5.实验测试:对实验样机进行测试,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6.结果评估: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出改进方案。
7.文档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评估,编写实验报告、论文或专利申请等文档,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应用前景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造业中,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在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
此外,在创业和创新领域中,机械创新设计实验也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参考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意和创新的转化。
结论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是机械工程领域中对新颖机械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验验证和评估新颖机械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可以为机械工程师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机械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在实验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机械创新设计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和总结。
实验背景本次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的主题是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收纳和展开的折叠椅。
传统的折叠椅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收纳和展开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不够便捷和高效。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收纳和展开的折叠椅,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讨论。
我们研究了已有的折叠椅设计,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了需求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创新设计。
首先,我们确定了自动收纳和展开的机械原理。
通过研究机械结构和运动学原理,我们决定采用电动驱动和连杆机构来实现自动收纳和展开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制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折叠椅在收纳和展开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减小机械结构的体积和重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和测试,并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最终,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自动收纳和展开的折叠椅。
这款折叠椅在收纳状态下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在展开状态下稳定舒适,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果和总结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对设计的折叠椅进行了性能评估。
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折叠椅在自动收纳和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折叠椅的舒适度和便携性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总结起来,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我们不仅学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过程,我们不断面对挑战和困难,从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学习机械传动的创意设计思路和方法。
3. 综合应用机械传动原理和创意设计,完成一个机械传动的创意组合实验。
二、实验器材1. 机械传动件:齿轮、皮带轮、链轮、联轴器、离合器、齿条等。
2. 动力源:电机、内燃机等。
3. 实验平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1) 了解机械传动件的基本形式和工作原理。
(2) 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分类和应用领域。
(3) 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步骤(1) 选择适合的动力源和机械传动件,搭建起机械传动组合系统。
(2) 设计机械传动组合系统的传动比和运动规律。
(3) 制定实验方案,按步骤进行实验。
(4) 观察机械传动组件的运作情况,记录数据和问题。
(5) 分析实验数据和问题,总结机械传动的应用和创新思路。
四、实验原理1. 机械传动的分类机械传动可分为无级变速传动和恒定传动两类。
常见的恒定传动有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齿条传动等。
机械传动件的形式及其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工作条件进行组合,实现不同传动比和输出功率。
2. 机械传动的应用机械传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军工、维修、航空航天、农机、矿山等。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对机械传动要求,如高精度、高效率、高负荷、低噪音等。
3. 机械传动的创新思路机械传动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传动件的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和负荷能力。
(2) 利用先进材料和技术,提高传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3) 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传动的无损状态监测和远程控制。
(4) 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新型机械传动件和系统,满足环保和节能需要。
(5) 运用创意设计思路,组合不同的机械传动件,实现新颖的机械传动结构和功能。
五、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根据给定的动力源和机械传动件,构建了一个机械传动的创意组合系统。
通过观察其运作过程,发现该机械传动组合存在传动不顺畅、声音较大等问题。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实验报告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参赛人员:谢友春唐琳杨猛洪海闫亚娟指导教师:覃莉杜超所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3 月目录1、设计背景 (2)2、创新点分析 (3)3、设计方案 (4)3.1 外形设计 (4)3.2 升降构件设计 (5)3.3 伸缩取放构件设计 (5)3.4 副柜设计 (6)3.5 书桌设计 (7)4、工作过程分析 (7)5、控制程序 (8)6、实用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9)7、作品应用前景 (1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也一涨再涨,小户型住房成了市场的宠儿。
由于小户型房间面积小,对各种家具的设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对储物柜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对于居民来说,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是一个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难题。
而对于家具制造商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谁能解决好这个空间利用的问题,谁就拿到了进入未来家具市场的门票。
传统的成品家用储物柜(图1)约有2.5米左右,储物柜顶部距离屋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这部分空间由于取放东西的不便且存有安全隐患,因此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放弃使用这部分空间。
当今的小户型住房本来面积就不大,如果利用传统的储物柜就不能充分地利用本来就小的空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储物柜到天花板之间的这部分闲置空间,将这一部空间分利用上,那么平时要占据很多空间而又不经常用的物什就可以放置在这些空间里。
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房间的大小高低定制储物柜(图2,图3),但是定制的柜子成本较高,不能移动改变摆放位置,无法重复利用。
图1传统储物柜图2传统储物柜 图3传统储物柜通过以上分析,成品家具和定制家具各有弊端,而本文设计制作的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能像成品储物柜一样可随意移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006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融
日10 月5 年2013.
多功能助
力器实验题目:
绩成名姓孙翔
批阅教师实验日期
批阅日期同组成员
******************************************************************************
实验目的一、
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2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3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二、功能原理: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行动座椅、具。
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整个产品易如拆装,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功能上透气舒适,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
工作原理:
行动不便的问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使得老年人行进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
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
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三、、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1 、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2 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 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四、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20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
1%2005年全国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
而在我国,早在万人,占总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1490160%人口数的。
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岁以上的人口是万人。
占全国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可见在我国,老年群
体已越来越庞大,关注解决老年人%的比例为而本项目就是为了从开发辅的生活状况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协助解决当下老年人助器械方面解决一部分老年人的起居生活问题,
对本课题设PEST)相关的民生问题。
下面通过宏观环境因素分析法(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P:政治因素该项目建设响应了中共十八大上关于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的号召,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建设。
E:经济因素老年人口对本产品需求也逐年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大。
近几十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对老年助力器进行了设计和改造,导致其产品未能很好地解决但由于其材质不佳和创新性不够等原因,老年助力问题,改善助力器材质,综合助力器功能,设计一种新型老年多功能助力器实在必要。
本产品(多功能老年助力器)通过改善材质,整合资源、功能,进而为社会所创使之所消耗的社会资源能够有效的达到利益最大化,功能多样化的助力器研发新型材料、造的社会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
代替传统功能单一助力器是各级学研究解决的迫切问题。
:社会因素S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小康社会,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已有整体提而本因此家庭成员给予了更多的物质关怀和人文关怀给老年人,升,项目研发的产品,综合了助力器、行动座椅及移动便盆等多项功能,适合普通家庭且其价格合理,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老年人生活助手,选用。
:技术因素T.
功能集中化而改本产品通过对原有助力器材料创新、机构整合、造创新出的一款新型多功能助力器,其机构简单,方便拆卸,彻底改变
了以前助力器笨重、功能单一、占据空间等问题。
( 五、作者承担工作情况(仅限本人所作的工作)包括所承担工作在课建模的零件名称,数
量,将相应的图剪贴在实题中所起的作用;实际3D)验报告中;完成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笔者承担此次项目的所有工作,并在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完成项目建模,
理论说明等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本产品相关图片展示如下:产品三维图支撑架
坐板
支撑筋
固定销.
六、实验小结
这次实验我设计的多功能助力器工作圆满完成,我相信我包括所有参与实验的同学们都会深刻的记住这次试验。
因为这次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产品,虽然其中还有许多的缺陷但毕竟是自己通过思考并将其付诸于实物的表现,在其中含带了我们的心思与劳动,智慧与创新。
几次实验课并不算长,但通过这几次实验课我们学习到的能力能陪我们一辈子,也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实验开始前,老师在理论课上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创新产品的实例,也对对我们的创新实验做了认真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了此次实验的重要性和完成此实验的关键性理论。
老师也给我们分析了本专业的一些问题,使我们也认识到了许多关于我们这个专业的一些问题。
我们听得非常入神,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明确了学习方向,这对于我们是非常的有用。
此次的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其实就是将我们心中的创新的想法通过三维建模以及理论描述等方法将其真实得表达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实验,更是一次对我们思维的锻炼,也是对我们的创新意识的一次锻炼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让我们从书本到实践之间实现了一次跨越,使得我们由以前的理性认识上升到了现在的感性认识,这将对我们的将来产生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像这样一直下去的话,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这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也相信会成功的。
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我自己的准备不够充分,加上本学期导致了刚开始所以没有提前准备好预想的设计方案,学习任务繁重,
上去的时候就显得手忙脚乱,在实践中不断提出了许多方案,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品及现有设计能力的限制,一直也没有最终确定方案,以至于我们组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可行的方案,我感到很惭愧,白白浪费实验老师给我们的机会,但经过会向老师上课时的叮嘱——联系生活寻找创新,很快我就想出了自己的方案,在与指导老师探讨可行性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品,并在剩余的时间里面进行不断的改进,最终终于达到了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最终任务。
这次我们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就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甚至想象它未来投入生产供人们使用时的情景。
当然在本次试验中,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求知欲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好的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抓住机会,争取了解更多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从而使得我的综合能起全面提高。
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实验,这样的实验环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
们都应该珍惜,并且一定要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创新设计的获
奖作品,使我从中受到许多的启发,那些获奖作品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美观。
当然,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我也知道在他们制作出产品之前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更激发了我认真学习,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这样的实验环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够强,创新意识还不够等诸多问题,使我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以及明确了未来的学习发展方向。
.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必
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只有学好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