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急诊救治
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流程
精选ppt
3
2021/3/15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流程
重度:红 中度:黄 轻度:绿 濒死:黑
精选ppt
4
2021/3/15
病情需及时救治
休克救治
.建立静脉通路,补充平衡液,血浆代用品或高渗盐 水
.未检到活动性出血,限制性补液,使血压维持在 80mmhg左右
多巴胺5-15u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11.5ug/(kg﹒min)
发现伤者,脱离危险环境 迅速求助EMSS 组织现场急救
伤情判断
伤
情
头颈、躯干、肢体近端穿刺伤 .开放或压迫性颅骨骨折
需
.严重烧伤(合并10%灼伤) .骨盆骨折 .两处以上近端长骨骨折 .肢体瘫痪
及
.合并烧伤 近端肢体瘫痪 .汽车与行人/自行车撞击时速>8km/h
.同座乘客死亡 .汽车高速撞击时速>65 km/h
.外科专科会诊,送入手术室,行确1定性手术
有 其 中 一 项
2021/3/15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流程
发现伤者,脱离危险环境 迅速求助EMSS 组织现场急救
精选ppt
2
2021/3/15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流程
现场急救 .气道阻塞:开放气道(去除异物、托颌法、环甲膜
穿刺、气管插管) .心脏停搏:CPR .外出血 指压法和(或)止血带,加压包扎 .骨折:保护颈部,使用颈托,夹板固定,健肢固定 .使用镇痛药:吗啡、杜冷丁(呼吸抑制者禁用)
9
头颈、躯干、肢体近端穿刺伤 .开放或压迫 性颅骨骨折
.严重烧伤(合并10%灼伤) .骨盆骨折 .两处以上近端长骨骨折 .肢体瘫痪 .合并烧伤 近端肢体瘫痪 .连枷胸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如何急救护理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如何急救护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是因为受到暴力击打后,病人的重要脏器受到严重损伤,机体发生大出血等,身体有效的血液循环变差,血流灌注严重缺乏。
而发生创伤后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身体发生代偿失调。
这个损伤过程造成病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发生创伤性休克时,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减少死亡的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该如何急救。
一、入院前该怎样急救发生创伤性出血性休克时入院前的急救非常重要,这关系到病人远期预后的情况。
发生创伤病人多是通过救护车到医院救治的,所以进行现场抢救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预见病人疾病的发展,进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救治,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入院前的抢救一定是在争分夺秒下进行的,首先要抢救病人的生命,然后再进行相关治疗。
做好病人的护理体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认真观察病人的伤势情况,意识是否清醒等,积极解除威胁到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做好止血与呼吸道通畅的处理,完成这些初步急救后,尽快送往医院。
有研究表明,入院前的抢救可使用7.5%的氯化钠高张性复苏,可有效改善血容量降低死亡的发生。
送病人到医院的途中,必须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还要做好固定处理、复苏与止血等,在途中要做到不间断的抢救。
二、入院后的急救护理1、做好抢救的各项准备建立好抢救过程中的绿色通道,可通过网络系统,快速的将病人情况告知急诊室,根据了解到的病人情况做出各种抢救备品的准备,将入院前的护理体验中的各项结果与病人表现详细告知急救医生,保证准确无误的将病人信息传导给急诊室,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2、护理评估接诊的护士要快速做好病人伤势的详细评估,将病人情况及时准确告诉医生。
动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反应、血压变化、周围循环情况、尿量变化、心率变化以及指趾端温度等,保证可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为抢救提供充足的数据。
3、建立病人抢救的护理组急诊室收到院前病情报告后,即刻组建一个完善的急救护理小组,人员要配备齐全,有组长、记录护士、执行护士、循环护士和助理护士等,每个组员都要清楚明白自己的职责,在进行抢救时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抢救效率与成功率。
创伤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病房、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患者因车祸导致创伤性休克,需进行紧急救治。
2. 演练流程:(1)接诊患者被送往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立即上前查看,询问病史,判断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2)启动应急预案预检分诊护士判断患者病情危急,立即启动创伤性休克应急预案。
(3)紧急救治①急救医师组织急救小组赶往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给予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②护士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检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
③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初步检伤,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④手术室、EICU等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随时待命。
(4)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病情稳定后,转送患者至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五、参演人员1. 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急救医师、护士等。
2. 病房:主治医师、护士等。
3. 手术室、EICU等相关科室:相关医师、护士等。
六、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充分认识演练的重要性,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3. 演练结束后,各参演科室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4. 医院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各参演科室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医院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医院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八、应急预案1. 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
2. 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等。
3. 补液治疗:快速开通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创伤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应对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水平,降低创伤性休克的死亡率,特组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背景某日,我院接到120急救电话,一名交通事故伤者被送往我院急诊科。
伤者全身多处骨折,伴休克症状,生命体征不稳定。
急诊科接诊后,立即启动创伤性休克应急预案。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
2. 演练指挥部: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指挥长,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担任副指挥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现场指挥: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现场指挥,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
四、演练内容1. 患者入院评估:120急救人员将伤者送至急诊科,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了解伤者伤情。
2. 伤者接诊: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止血、固定、止痛等。
3. 伤者转运:将伤者送往抢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
4. 伤者救治:抢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抗休克治疗等。
5. 伤者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伤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 伤者转运至病房:伤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转运至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演练前的培训和准备,熟悉应急预案及操作流程。
2. 演练实施阶段:按照演练内容进行模拟演练,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总结阶段: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演练注意事项1. 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演练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演练预期效果1. 提高医护人员对创伤性休克的应急处置能力。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重点
文/ 郭腾飞(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创伤造成机体大
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
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病
理生理过程。
不少创伤患者死亡是因为失
血过多所致,此类患者中,有一部分因为
错误的救治方案及不恰当的治疗措施而死
亡。
及时、快速控制出血,纠正失血性休
克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至关重要,可有效减
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死
诊断为特鲁索综合征,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女性,47岁,主诉背部和肌肉疼痛。
查体见手指末端有青斑,门诊CT显示有心包积液,疑似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住院期间突发左侧半身活动障碍。
头颅MRI 显示右额叶急性脑梗死;血管CTA显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脾动脉血栓;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有一结节,增强CT显示右肺下。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当患者处于创伤性休克状态时,需要紧急的救治和护理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着重介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及护理措施。
一、快速评估和诊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首先需要进行快速的评估和诊断。
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评估,以及对伤口、出血等情况的观察。
要尽快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休克的原因。
二、快速、有效止血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出血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尽快实施止血措施。
在救治现场或急诊科,可以采取直接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带、包扎或者进行手术止血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止血方法,以确保止血的快速、有效。
三、液体复苏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失血后往往出现低血容量状态,需要进行液体复苏以维持循环血容量。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液体选择和输液速度控制。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等,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液体平衡,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
四、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创伤性休克患者在休克状态下往往伴有呼吸道受损,需要及时进行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
在救治现场或急诊科,可以采取气道通畅、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方法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随时准备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
五、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在休克状态下往往伴有循环功能不稳定,需要进行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
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压药物、心肌营养剂等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并随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六、全面的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等方面。
在救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合理安排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等。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措施一、快速评估伤情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时,首先要迅速而全面地评估患者的伤情。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初步判断休克的严重程度。
同时,询问患者受伤经过,了解可能的伤情,为后续抢救提供依据。
二、止血与包扎针对患者的出血部位,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至关重要。
对于四肢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法;对于内脏出血,需立即手术止血。
在止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感染。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先用无菌敷料覆盖,再用绷带包扎固定。
三、补充血容量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大量失血,血容量严重不足。
因此,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可通过静脉输液、输血等方式补充血容量。
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避免输液过快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
四、药物治疗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时,药物治疗也是关键措施之一。
可给予患者升压药、止痛药、抗生素等药物,以稳定血压、缓解疼痛、预防感染。
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五、氧气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缺氧症状,因此,氧气治疗也是必要的。
通过给患者吸氧,可以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在吸氧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方式。
六、监测生命体征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七、心理支持创伤性休克患者在面对生死攸关的情况时,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
通过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八、转送医院在初步抢救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治疗时,应及时将患者转送至医院。
在转送过程中,要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同时,要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6 消除引起休克的因素
控制出血 急诊医生应迅速制止外出血,首先迅速控制活动
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 线结扎。如有较大创伤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压 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 血钳夹闭出血点。四肢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 血。并注意准确记录上止血时间,每间隔1 h开放止血 带5 min以防肢体坏死。夹闭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5 h,下肢不超过2 h,有条件时进行清创术和止血。对 于胸腹腔内大出血,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 手术探查止血。
监测。
第7页,共17页。
2 要随时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 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实施急救处理, 有头部外伤者应同时监测瞳孔和意识的改变
第8页,共17页。
3 尿量的观察
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尿量是肾 脏灌注状况的反应,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 休克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每 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 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 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测量尿比重是为了观察 肾功能的变化,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若在较长 时间内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
第12页,共17页。
7处理原则
例如开放性骨折合并伤出血的患肢,处 理:原则上应迅速进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 应妥善固定、制动,若为四肢长管骨干骨折 应用夹板固定并制动患肢;若为多根多处肋 骨骨折应给予宽胶布或肋骨带固定胸壁;若 为颈椎骨折应用颈托固定制动等。剧烈疼痛 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 克,剧烈疼痛时给予适当肌肉注射杜冷丁或 曲马多等止痛药
医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
医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如挤压伤、撕脱伤、冲击伤等致伤因素后,引起的内脏、肌肉组织及神经中枢损伤,直接或间接导致组织器官灌注异常,组织细胞缺氧及器官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
合并创伤性休克往往提示伤情危重,及早明确休克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伤性休克急救的要点。
(一)创伤性休克的伤情评估1.尽早明确休克原因:通过急救现场询问目击者,勘察现场环境及查看患者伤情等方式初步推测休克原因。
如致伤因素有内脏损伤的可能,或肉眼可见活动性出血,严重骨盆骨折及烧伤等,应首先考虑失血性休克,此类是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类型。
如合并胸部损伤、大量血气胸,连枷胸,张力性气胸及心包压塞、心肌挫伤等,应首先考虑心源性休克,此类在胸部创伤的患者中最为多见。
如有头部及高位脊柱外伤史,同时合并神经系统查体阳性体征等,应首先考虑神经源性休克。
此类在颅脑及高位脊髓损伤中最为常见。
感染性休克一般发生于创伤治疗的后期,与机体免疫力底下,耐药菌感染及创伤坏死组织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在分析休克原因的同时,需时刻警惕多种休克因素并存的情况,如神经源性休克合并失血性休克等,以免延误诊治。
2.现场伤情评估:器官功能是评估创伤性休克程度及评判预后的直接标准,急救现场环境、人力及救援资源有限,需通过简洁有序的评估方式评估伤情并迅速后送,进一步救治。
包括:(1)意识状态可反应脑组织灌注情况,患者神志清楚,反应良好,说明伤情较轻。
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说明循环血量不足,若进一步加重,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等,说明伤情严重。
(2)循环功能判断可从头至脚的顺序判断,如检查伤者面色、口唇黏膜,肢端皮温,甲床颜色,脉搏等情况。
(3)血压血压不是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在各种代偿机制作用下,休克早期血压下降往往不明显,容易掩盖病情。
但血压的动态监测对休克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4)尿量尿量是反应肾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标,当伤者尿量减少时需警惕失血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损伤。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创伤引起的失血、组织损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休克状态。
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治和护理。
下面将介绍一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
1. 急诊救治措施:(1)迅速评估: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
同时还要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创伤的严重程度。
(2)建立静脉通道: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存在失血和低血压的情况,需要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和药物治疗。
(3)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血容量丧失情况和休克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液体进行复苏,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4)进行血液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
(5)控制感染:如果创伤性休克患者存在感染的迹象,需要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并控制感染源。
(6)危重监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转入危重监护室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治疗,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理措施:(1)安全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
还需要注意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2)心理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存在液体丧失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给予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4)预防感染: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导尿管、拭洗皮肤、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等。
(5)监测并改善组织灌注: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措施改善组织灌注,如输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6)营养支持: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多发伤是指患者受伤部位多、程度重的一种特殊伤情,其特点是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大,危害性严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多发伤患者急需救治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及时的急诊救治措施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诊断多发伤患者一旦发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情进展迅速,往往以致命的速度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诊诊断至关重要。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等。
在急诊诊断时,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检查措施,如快速输血、快速输液等,以迅速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进而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
1. 快速输血多发伤患者在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时,往往需要立即进行快速输血,以迅速补充失血所致的血容量不足。
在进行快速输血时,应根据患者失血的程度和速度,合理地确定输血的速度和量,避免出现输血过快或过慢,以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2. 控制出血在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过程中,控制出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需要通过手术、止血药物、外固定等手段迅速止血,避免继续失血造成更大的伤害。
3. 快速输液在进行快速输血的还需要进行快速输液,以补充患者体内失血所致的血容量不足,保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4. 快速复苏在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中,必须进行快速复苏,通过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调节患者的体位、积极纠正酸中毒等手段,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5. 补充凝血因子多发伤患者在失血性休克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及时补充凝血因子,以防止继续失血。
经过上述急诊救治措施的实施,往往能够有效地挽救多发伤患者的生命。
对于大量失血导致的休克病情,经过及时的快速输血和停止出血等措施,往往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地挽救。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生命威胁,常见于严重创伤、大出血或其他重大损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包括早期识别、体位调整、控制出血、液体复苏和休克监测。
一、早期识别:1.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皮肤状况,包括意识水平、烦躁不安、苍白或发绀等。
1.2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3 评估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包括创伤部位、出血情况和伤口大小等,以便确定急救护理的紧迫性和方式。
二、体位调整:2.1 将患者平躺,保持头部处于中线位置,有助于维持脑血供和氧合。
2.2 抬高患者的下肢,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脏前负荷,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3 避免过度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或引起进一步出血。
三、控制出血:3.1 快速评估和定位出血源,采取紧急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包扎或使用止血药剂等。
3.2 高度怀疑内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或介入治疗,以控制出血源。
3.3 在控制出血的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人工通气。
四、液体复苏:4.1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失血程度,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
4.2 进行液体复苏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量,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3 注意避免液体过负荷或过度输血,避免引起心力衰竭或再灌注损伤。
五、休克监测:5.1 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恶化或复苏情况。
5.2 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导管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容量反应性。
5.3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支持治疗措施等。
结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引言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情况之一,其快速而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急诊科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治水平,中国急诊专家共同制定了该领域的共识,以指导急诊医生的诊疗行为。
本文将对这份共识进行详细介绍。
诊断准则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应基于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
根据中国急诊专家共识,诊断创伤失血性休克应满足以下条件:1.血压下降:收缩压<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2.心率增快:>100 次/分钟;3.皮肤湿冷;4.血红蛋白浓度下降:<90 g/L。
同时,创伤的发生应能够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如明显外伤或内脏损伤的存在。
休克治疗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应以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和控制持续出血为主要目标。
具体治疗策略如下:1.早期补液:在创伤发生后尽早补充晶体液体,可选择晶体液、血浆或胶体溶液;2.休克早期短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3.确认不可逆性失血前提下,及时给予输血;4.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控制持续出血的原因,如创伤内出血的结扎止血;5.高危患者可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注意事项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创伤评估: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创伤评估,确定其他伤情和并发症的存在;2.禁忌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与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禁忌症,如对血管活性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类药物;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对于有明显失血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4.监测和观察: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并进行定期观察。
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危重的疾病,在急诊科中,对其的迅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急诊专家共识提供了明确的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方案,为急诊医生的诊疗行为提供了指导。
创伤休克急救措施
创伤休克急救措施
创伤休克是指因为外力作用导致机体组织受损,从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同时伴有创伤等引起的综合征,创伤休克的急救措施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以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2.控制出血: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止血,可以使用直接压迫、包
扎或通过外固定等方法控制出血。
3.补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将前负荷调整至最佳水平。
4.固定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和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5.急救复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恢复人体正常代谢。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性疾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创伤性休克的定义1.1 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外伤性损伤导致血容量不足,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继而引起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1.2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情况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及时处理。
1.3 创伤性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二、创伤性休克的病因2.1 失血性休克:外伤导致大量出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2.2 创伤性休克:组织损伤导致毒素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3 代谢性休克:因休克状态下组织氧供需失衡,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三、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3.1 血压下降: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浮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2 心率增快:机体为维持组织灌注,心脏加快心率以增加心排血量。
3.3 皮肤湿冷:由于末梢循环受损,皮肤湿冷、苍白,甚至浮现发绀。
四、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4.1 确保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等。
4.2 控制出血:迅速止血,包扎伤口,输血等措施。
4.3 补液复苏:快速输注生理盐水、血浆等液体,维持循环血容量。
五、创伤性休克的预防措施5.1 安全防护: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带、戴头盔等,减少发生外伤的可能。
5.2 及时救治:外伤后及时就医,避免伤势加重导致休克。
5.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反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总之,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wei)险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
了解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患者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翼泛博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能够加强对创伤性休克的认识,共同努力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诊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策略与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
针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手术,如 血管结扎、脾切除、血管修补等 。手术应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 下尽快进行。
损伤修复
在控制出血后,对其他损伤进行 修复,如骨折复位固定、脏器修 复等。
术后管理
术后要加强监测,保持血压、呼吸、心率、尿量等指标稳定。积极预防感 染和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
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律和血压,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或血压下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策略
目标
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维持血压稳定。 避免液体超负荷,防止肺水肿和脑水肿。
原则
• 快速输液,早期大剂量,持续监测。 •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 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和呼吸等指标。
尿量
尿量反映了肾脏的灌注情况, 休克时尿量减少,是肾脏功能 受损的表现。
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反映了脑部缺氧的程 度,休克时意识状态会下降,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初步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1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评估患者循环状
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伤情评估
快速评估患者受伤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是否有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预后影响因素
患者的年龄与基础疾病
患者的年龄越大,基础疾病越 严重,预后越差。
创伤的严重程度
创伤的严重程度越高,失血量 越大,预后越差。
救治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 性
救治措施越及时有效,预后越 好。
患者的营养状况
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预后越 好。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流程 图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流程图应包括以下关键步骤:初期评估、液体复苏、 止血、输血、并发症预防、手术治疗以及转运原则。流程图的建立有助于医务 人员规范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率,降低病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休克急诊救治
医院急诊科宋祖军309
309医院急诊科
•几个概述•一个流程•几个问题•一声谢谢
声谢谢
1
概述创伤
•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以及功能障碍即谓创伤。
•致伤因素很多,如车祸、坠落、挤压、理化因素、火器等;如果创伤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致伤因素导致即为复合伤;如果创伤部位在两个以上即为多发伤,当然每个部位的伤都是严重的。
多发伤当然每个部位的伤都是严重的
2
概述休克
•休克是各种强烈的致病(伤)因子(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组织氧供和
全身组织的低灌流伴有静氧需之间的平衡失调,全身组织的低灌流,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全身性脏器损害的病理过程。
概述3 休克的共同规律
3
•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
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型休克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
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
•从微循环的淤血期发展为微循环凝血期是休克恶化的表现其特点在微循环微循环表现,其特点是:在微循环淤血的基础上,于微循环
内(特别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微静脉,小静脉)有纤
维蛋白性血栓形成,并常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组蛋并
织细胞因严重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
概述4 创伤性休克机制复杂
4
•创伤性休克可以伴有因失血和失液造成的低容量性休克,其中包括化学介质,损伤因子,氧自由基,毒性物质的作用,以及疼痛,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强,造成渗出,是为血管损伤渗出引起管的通透性增强造成渗出是为血管损伤渗出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故应该属于血管源性休克,虽然是低容量性休克,但却与失血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有所不同,创伤性休克伴有大量的体液丢失,并在血管外间隙有大量的体液被隔离开,更多地激活炎性介质间隙有大量的体液被隔离开更多地激活炎性介质
5
概述5 临床表现特点严重(多发)创伤(1)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严重(多发)创伤都伴随着一系列的复杂全身应激反应,其反应程度除与创伤的严重度有关外,尚受创伤的性质、部位的严重度有关外尚受创伤的性质部位和受伤时情况的影响。
和受伤时情况的影响
由于互相影响,发生严重的生理紊乱及病理生理
变化。
这些严重的紊乱,加在代偿能力很小的伤变化这些严重的紊乱加在代偿能力很小的伤
员身有时伤情变化很快对于来诊的伤员员身上,有时伤情变化很快,对于来诊的伤员,常可能在几分钟内决定生与死。
多发伤主要的致死原因是严重的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
多发伤伴有或不伴有头部外伤的死亡率有显著的差异。
受伤部位越多,死亡率越高。
死亡率越高
(2)伤势重,休克重,类型复杂
)伤势重休克重类型复杂
•严重(多发)创伤范围广、失血量大,休
范围广失血量大休
克发生率高而重。
每例严重多发伤,无论低克发生率高而重每例严重多发伤
血容量体征明显与否,都有定的休克。
血容量体征明显与否,都有一定的休克。
严重多发伤休克的另特点是
•严重多发伤休克的另一特点是低血容量休克与心源性休克(由胸部外伤、心包填塞、
(由胸部外伤心包填塞心肌挫伤、创伤性心肌梗塞所致)有时同肌挫伤创伤性肌梗塞所致有时同时存在。
在抢救时要注意观察、分析及进行心电图监测,心肌酶,超声,确诊后早期处理。
(3)严重低氧血症
•严重(多发)创伤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
很高,可高达90%。
尤其是颅脑外伤、很高可高达尤其是颅脑外伤
可胸部外伤伴有休克或昏迷时,PaO
胸部外伤伴有休克或昏迷时
2
低至4.0-5.3kPa(30-40mmHg)的严重4053kPa3040mmHg
水平。
(4)容易漏诊和误诊
严重(多发)创伤的特点之一是损伤部位多,多数
情况下是闭合伤与开放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与隐情况下是闭合伤与开放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与隐
蔽性外伤同时存在,多部位多系统的创伤同时存在,
加之大多数伤员不能诉说伤情,若急诊外科医生或
专科医生缺乏对多发伤诊断的经验,易发生漏诊。
有报告多发伤早期误诊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