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 作业(全国卷用)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

典例1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______)

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_______)【参考答案】

①√②×

典例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C项中提及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应该是宋词而不是元曲。

1.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对联与“文房四宝”无关的一项是()A.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

B.玉霞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C.翰墨图书皆成风采,往来谈笑尽是鸿儒。

D.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3.下列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的别名还有菡萏、莲花、芙蕖、水芝、水华、水芙蓉。

B.“大漠穷秋塞草腓”中的“穷秋”和“辞根散作九秋蓬”中的“九秋”,都指深秋。

C.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谷神的节日,分春社和秋社。“燕子来时新社”中“新社”即春社。

D.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就隐含此意。

4.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

B.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C.古琴曲《关雎》取材于《诗经》。

D.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水浒传》。

5.下列有关对联的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B.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张贴对联时,传统习惯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每月初三叫朏,农历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朔。

B.《水浒传》中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教头是指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高俅被称为高太尉,太尉在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为高一级武官。

C.“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除是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假、兼、行、权、领、署表兼职和代理。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而奸臣秦桧为谬丑则是一种“恶谥”。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春秋时期的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伯、侯、子、男。

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清代姚鼐的名篇《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B.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排行最小的叔父。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区别在于赋重咏物说理,辞重抒情;赋句式更散文化。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与“察茂才”“举孝廉”不同。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六部”中的礼部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吏部则主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科举取士。

D.“除”“拜”均表示授予官职,“拔”“擢”均表示提拔,“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