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
(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外观和颜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地球的表面积和海陆分布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总表面积、海洋的表面积、陆地的表面积,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面积和特点;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首都、语言、宗教等基本信息;了解世界地形的类型、分布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和数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地球的表面积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面积和特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首都、语言、宗教等基本信息,以及世界地形的类型、分布和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的地理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积极探索和发现地理世界的奥秘。
(3)推荐参加地理研学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1. 重点知识点:
① 地球的总表面积、海洋的表面积、陆地的表面积
②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面积和特点
③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首都、语言、宗教等基本信息
④ 世界地形的类型、分布和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对世界海陆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和认识的一节课。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对世界海陆分布情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世界海陆分布的原因。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PPT,用于展示和讲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张图片,说一说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世界海陆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图,说一说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设计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湘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

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世界地理内容,也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关于海陆分布及特点:教材用“饼状统计图”展示了海陆分布比例特征——“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大势。

并在学生活动中通过读图比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性状。

关于七大洲:教材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引出六块大陆,七个大洲及各大洲的位置、面积、洲界等。

从教材内容上看,新教材没有繁多的文字叙述,但教材中设计出读图、读统计图表、读照片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

关于四大洋:教材中首先说明地球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然后简要介绍四大洋位置和基本情况,最后介绍海、海峡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图表分析海陆分布特点。

知道海陆分布比例及各大洲的具体位置。

2、结合整理地理统计资料分析比较各大洲、大洋的面积特点。

熟悉各大洲大洋的面积和名称。

3、运用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懂得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并通过读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增强对三处洲界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资料和地图的方法。

学会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2、学习将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特点。

3、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学习整理地理资料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问题学生在第一节“认识地球”已有初步认识,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识。

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节世界地理课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等活动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教案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教案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1.左右两图分别为哪个半球?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左图为北半球,右图为南半球。

理由:①根据陆地面积判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陆地面积较小的为南半球;②根据极点的海陆分布判断:极点被海洋覆盖的是北半球,极点被陆地覆盖的是南半球。

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按照顺时针怎样排列
赤道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北冰洋周围按照顺时针依次有亚洲、
欧洲、北美洲。

如何根据岛屿分布在南半球图上判断南极洲附近的大洲
岛屿众多的是大洋洲,岛屿较少的是非洲和南美洲;两大洲所带岛屿面积较大
多媒体播放微课《海洋与陆地》《大洲间的分界》。

本节课主要讲了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三部分内容。

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几点进行描述: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和陆地的完整性
海洋和陆地相对集中在什么部位。

通过读图、识图
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

世界的海陆分布
2.图中数字与相应的大洲名称不对应的是( B )
右图所示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①是
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
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图中数字①、②、③表示的大洋是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4.运用世界地图说出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课前预习】1.读课本28页“图2-25、2-27、2-28以及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2)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多少比例?(3)哪一个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洋和陆地是否彼此相连?(4)北半球和东半球是以陆地为主吗?2.根据课本28页活动题1,思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特点?3. 阅读课本29页第一自然段正文,找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4.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陆,有哪些大洲,找出几个比较大的岛屿,并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大洲。

5. 读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观察七大洲的分布特点。

6. 完成课本29页“活动”第1题—读图2-27、图2-28,说一说,北美注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7. 阅读课本30页的图片、地图资料或录像资料,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8. 阅读课本31页正文第三自然段,看一下“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9.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洋,找出几个比较大的海,找出几个海峡。

10. 读世界地图,了解四大洋分布在什么地方?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征?【课堂突破】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地图,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认识和逐步熟悉大洲、大洋的分布及其相对位置。

记某个大洲时,一般同时要关注它周围的大洋有哪些,要按一定的顺序记,如按顺时针方向记;记大洋的时候则要关注它周围的大陆有哪些;记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时,一般可先看比例尺小的地图,如东西半球图或世界政区图,在图中找到洲界线后,再去查看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如大洲图或包含洲界的某个区域地图,这样由粗到细地查看就比较容易掌握。

地理: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来源:学科网ZXXK]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来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来源:学科网ZXXK]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

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

为什么叫地球呢?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

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组织游戏,任意抛出一个有海陆轮廓的气球状地球仪,接住时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复习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复习  教案设计

2 世界的海陆分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

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重点:1、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

2、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复习难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复习时间:一课时复习过程:1.海陆分布(1)海陆分布概况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海洋面积大,占71%;陆地面积小,占29%。

概括地讲,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半球的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在判断南北半球时,极点周围是陆地的是南半球,极点周围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3)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早期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仅仅是陆地上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非常狭小的天地。

那时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

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是世界的中心,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中国”。

2.七大洲(1)七大洲的分布:读图复习(2)主要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欧两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本节主要介绍世界海洋与陆地的概况。

学生在学习了“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世界海陆的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

它是前一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是以后世界地理等有关章节解释诸种地理现象分布的关键知识的准备阶段,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和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

它既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具备的知识。

学好本节有助于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其他章节和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分区地理。

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应用程度,将直接影响世界人口、气候、国家等有关内容的学习和运用。

本节是在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不久后学习的,学生对一切新知识还感到很新鲜,学习积极性还很高,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十分有利。

另外,本节教学内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关键在于形成七大洲的空间分布特征。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阅读教材P28图2-25至2-27,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 阅读教材P29图2-28,掌握各大洲的面积及轮廓特点。

3. 阅读教材P30图2-29至2-34,掌握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4. 通过开展教材P29~30活动和P32活动,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1. 通过观察海陆分布图,明确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与联系。

2. 从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大小等方面,熟练记住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3. 根据四大洋的位置,记住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空间记忆、空间推理的基本观念。

教学建议通过读图,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分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动手绘制简单的大洲几何图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识图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人新课(屏幕播放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视频。

)同学们,2010年10月1日我国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开始了我们的探月之旅。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视频,并思考视频中提到的两个星球分别是哪两个?观察卫星发射图片,图中灰色星球是?蔚蓝色星球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这个蔚蓝色星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展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回答:(地球、月球)出示宇航员加加林的照片由嫦娥二号卫星探月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同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组织辩论(出示地球的卫星照片)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名字吗? 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

”但是古人却给我们的星球起名为“地球”。

1.提出问题:对于地球的名字“地球”?“水球?你持哪种观念?2.小组讨论3.教师总结:不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的,根据计算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以宇航员加加林关于为地球起错名字的感叹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地球空间的理解也就更深刻观察总结过渡:想象一下我们用一把大刀将地球拦腰砍断,会分成哪两个半球?1.(课件展示南北半球)提问:观察北半球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南半球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对比南北半球相比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过渡:在想象一下,我们纵向切一刀会分成哪两个半球?2.(再展示:“东西半球”图)观察东半球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西半球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学生回答:南北半球学生回答:1.海洋多2.海洋多3.海洋集中在南半球,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学生回答:东西半球学生回答1.海洋多2.海洋多3.海洋集中在西半球,陆地集中在东半球通过课件和地球仪展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一方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地图,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世界的海陆面貌,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为后续学习世界的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等内容奠定基础。

同时,本节课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全球观念。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海洋与陆地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海陆分布的特点。

七大洲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大小。

洲际分界线。

四大洋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大小。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地球的形状和表面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对海洋和陆地也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渠道接触到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

(二)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新事物。

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像、模型等教学手段来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

(三)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记忆。

理解洲际分界线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等地理要素的影响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不够深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

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大小。

理解洲际分界线的划分依据。

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球仪,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海陆分布的特点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能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 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概况。

3.能掌握各大洲之间分界线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重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各大洲之间分界线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之间分界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学案、平板教学过程:自学质疑课一、导入、解读目标简单导入: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

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

为什么叫地球呢?1.能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 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概况。

3.能掌握各大洲之间分界线的名称和位置。

二、教材自学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教材三、微课助学观看微课的过程中随时用红笔修改自学时学案不正确的地方,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四、合作互学1.组长主持,核对答案;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3.未解决问题统计;4.根据学案,巩固与互查。

五、在线测学1.数据分析:登入平台统计分析学习问题。

2.汇总问题:梳理课上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反馈训练展示课一、疑难点拨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

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

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从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入手讲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区分他们的本质差别;(湖、海);观察图2-22二、训练展示1.选取学生上台展示;2.完成规定题目。

三、合作提升小组成员针对训练展示学案以及在做学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也可向其他小组请教)小组内得出完善的答案。

四、点评1.教师从小组中选出代表针对后黑板的答案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班级同学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小组代表提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海陆分布的特点,以及海洋和陆地的划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海陆分布方面的知识可能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难点:对于海陆分布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及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球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划分,以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2)分析一些具体的地理实例,如沿海地区的气候、海洋资源的利用等,引导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探讨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设计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概况。

是学生在学习了《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世界海陆的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

是前一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和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

它既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具备的知识。

本节安排课时是2课时,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

2、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分界线。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的轮廓,了解大洲的相互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形成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名称是“地球”还是“水球”的讨论,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及对自然奥秘的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世界海陆分布,因首先要重点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比例。

其中的陆地主要就是——七大洲,海主要就是——四大洋(第2课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

因此,把“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列为教学的重点。

(2)初一学生刚进入中学,首次接触世界地理内容。

而学习地理重在读图、识图、填图、绘图,初一学生对于识图、填图、绘图没有经验,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差,空间思维能力较欠缺,因此,把“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及其依据(1)多媒体教学法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较难形成的七大洋的空间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一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一

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名称】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够学会识别和描述世界主要的海洋和陆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关爱,增强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征。

2.世界主要的海洋和陆地的名称及其位置。

【教学难点】1.海洋与陆地的相对比例及其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PPT课件,包含海陆分布的图片和数据。

3.学生活动卡片,用于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初步认识。

2.观看视频:播放地球从太空的视角逐渐放大到地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海陆分布。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讲解海陆分布:使用PPT展示世界地图,讲解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2.认识七大洲:逐一介绍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

3.认识四大洋:介绍四大洋的名称和它们的位置及特点。

三、学生活动(10分钟)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活动卡片,卡片上有不同海洋和陆地的图片和名称,让学生匹配并讨论。

2.地图实践: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四、巩固提升(10分钟)1.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如“海陆分布对气候有何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地区由于海陆位置不同而导致的气候差异案例。

五、总结反馈(5分钟)1.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

2.学生反馈:询问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六、作业布置1.绘制一张简单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并标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检查学生的地图绘制作业,评估他们对海陆分布的理解。

【教学反思】1.课后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7)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材简析】本节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三部分内容。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起点。

它既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人新课』: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 (不是)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加加林)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二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二

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课题名称】: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例,能够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面积大小;掌握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世界地图,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够利用地理信息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候、生物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增强对地球多样性的欣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全球海洋与陆地的比例。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面积大小。

3.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教学难点】:1.描述海陆分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识别并解释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和视频介绍海陆分布。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使用地球仪和地图,亲手描绘各大洲和大洋的轮廓。

【教学准备】:1.世界地图、地球仪、地理挂图。

2.多媒体设备,准备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视频片段。

3.学生分组任务卡、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一段地球从太空视角的视频,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观,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

提问:“从太空中看地球,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地球是蓝色的多还是绿色的多?”二、新课讲授(35分钟)1.海陆面积比例(10分钟)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海陆分布,解释大约71%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而陆地仅占29%。

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2.七大洲与四大洋(15分钟)使用地图和地球仪,逐一介绍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面积大小。

学生在地图上标注七大洲和四大洋,加深印象。

3.地理分界线(10分钟)介绍主要的地理分界线,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乌拉尔山脉等,讨论这些分界线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5分钟)分发任务卡,小组合作,使用地图和地球仪,完成海陆分布的绘图练习。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五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示例五

教案: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

1.2.能分清大陆、岛屿和大洲,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名称、概括和地理分布。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2.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和填图识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和地理分布特征。

●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地图和海陆分布图●电子白板●海陆分布相关数据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利用马车做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球状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陆地被海洋分隔成不相连的几块”。

2.新课讲解2.1.海陆分布特点2.1.1.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29%。

2.1.2.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2.2.七大洲和四大洋2.2.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2.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

2.3.海陆分布图和数据分析2.3.1.学生通过读图和分析数据,描述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并掌握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

3.互动环节3.1.读图活动3.1.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大洲或大洋,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其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2.填图识图3.2.1.学生利用海陆分布图进行填图识图练习,巩固知识点。

4.总结与反馈4.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海陆分布的特点和七大洲的重要性。

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作业布置●学生绘制一张包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图,并标注各大洲和大洋的主要特征。

●学生查找并记录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及其所属的大洲。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如读图、填图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概况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掌握七大洲的面积、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分布特征。

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画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划难为易得能力教学重点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教学难点1、查找各州之间的分界线2、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陆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新课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

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一、海洋与陆地1、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仪上的兰色代表了什么?兰色以外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大?2、学生阅读图回答:世界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3、讨论P28活动1、2,得出结论: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二、七大洲(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

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

(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学生先熟悉图2-27,(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

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讨论下述问题: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穿过的大陆有哪些?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拿些?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打洲有哪些?学生对照地球仪,上台指答展示“东西半球挂图”,学生识记七大洲的位置,口答P23活动题提问:我们所在的大洲是哪个/亚洲的西面是哪个洲?西南面又是哪个洲?引入洲界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图2-23,找出洲界符号,观察讨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亚非洲界、南北美洲各以什么为分界?学生回答,教师在挂图上指出其具体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主要介绍了世界的海陆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培养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能够用地图表示地球的海陆分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用地图表示地球的海陆分布。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海陆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和地图表示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

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思考。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海洋和陆地吗?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可以指出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上,而海洋则占据了大部分的地球表面。

-教师可以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各大洲的位置和海洋的分布。

2. 讲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规律,包括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陆地的分布特点等。

-教师可以介绍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

-教师可以指出陆地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区陆地较多,有的地区则相对较少。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地图册或互联网查找该国家或地区的海陆分布情况,并用地图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掌握七大洲的面积、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
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分布特征。

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画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划难为易得能力
教学重点
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查找各州之间的分界线
2、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新课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

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
一、海洋与陆地
1、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仪上的兰色代表了什么?兰色以外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大?
2、学生阅读图回答:世界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
3、讨论P28活动1、2,得出结论: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七大洲
(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

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

(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
学生先熟悉图2-27,
(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

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
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讨论下述问题: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穿过的大陆有哪些?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拿些?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打洲有哪些?
学生对照地球仪,上台指答
展示“东西半球挂图”,学生识记七大洲的位置,口答P23活动题
提问:我们所在的大洲是哪个/亚洲的西面是哪个洲?西南面又是哪个洲?引入洲界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图2-23,找出洲界符号,观察讨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亚非洲界、南北美洲各以什么为分界?
学生回答,教师在挂图上指出其具体位置。

学生完成P30活动2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第2课时
(复习提问)世界的海陆比例?七大洲的海陆分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

(过渡)你们发现,不同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海峡、海、山脉、运河等)那么,什么是海、海峡?它们与我们常说的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四大洋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
根据预习,回答海、海峡、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结合地球仪指出,以加深理解。

全球可分为几大洋?各有什么特征?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组合作进行自述。

结合挂图,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在东西半球的分布。

并强调:面积最大的洋?最小的洋?纬度最高的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洋?
指导学生绘制七大洲轮廓几何图形并在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课堂小结)
结合绘制的板图小结四大洋的位置、各自的特征。

洲界、七大洲的位置
(作业布置)
1、P32活动
2、填表
两侧的大洲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七大洲
1、大陆、岛屿、大洲的含义
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3、洲界
亚欧:乌拉尔山、乌啦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三、四大洋
1、海、洋、海峡的概念
2、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