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继传统教育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教育形式。
然而,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研究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旨在为提升网络课程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理论支持。
首先,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是研究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框架。
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无法直接适用于网络教育,因此需针对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模型研究。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
其中,评价目标是研究者对网络课程质量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和影响,评价内容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多个方面。
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获取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意见,定量方法则通过实际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客观评价。
评价标准是评价模型中的核心,它是客观、可衡量的指标,反映了网络课程质量的各个方面。
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依据教育理论和实际需求,结合专家意见和学生反馈进行确定。
其次,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具体衡量与评价网络课程质量的工具。
指标体系是评价模型的具体操作层次,它将评价模型中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学习成果等。
具体而言,课程设计方面的指标包括课程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课程结构的紧凑性等;教学方法方面的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学生参与度等;学习资源方面的指标包括教材的质量、网络平台的功能完善度、学习支持服务等;学习成果方面的指标包括学生参与度、学生成绩表现、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等。
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同时结合教育需求和学生期望进行不断修正和更新。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对于提升网络课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
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学生网上评教是指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教师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评教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下面是一套学生网上评教的指标体系:一、教学能力指标:1.教师教学知识储备: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否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并能将知识结构化合理地传授给学生。
2.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活跃、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教师教学组织: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否能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4.教师教学沟通:教师是否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是否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答学生的问题,是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师德师风指标:1.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教师是否能够按时上课、备课,是否认真批改作业和考试试卷,是否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是否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否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和规范,是否能够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3.教师教育情感关怀:教师是否亲切和善,是否能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扰。
三、学习氛围指标:1.教师课堂管理:教师是否能够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是否能够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2.教师尊重学生:教师是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能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
3.教师关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科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评价反馈指标:1.学生评价反馈: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评教,是否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教师评价回复: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回复,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建议,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网络教学课程信息结构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络课程 的质量。本文在相 关研 究基础上 ,对 网络课程信息结构设 计的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进 行深入分析 ,以期对 网络课程设计的优化和评价有所裨 益。
关 键 词 : 网络 课 程 信 息 结 构 设 计 评 价 指 标体 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 ,运用网络推进教育 ,是 当 今世界关注的热 点。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 育的载体 ,其质量 好坏和水平高低 ,将直接作用于 网络教学 的诸多重要方面。
本研 究 主要 是 基于 相关 理 论 ,结 合 网络 课程 超媒 体 由于 网络课 程的基本 目标是促 进学生 的发 展 ,所以 ,
网络课程评 价要坚持 发展性原 则。其一 ,发展 性原则要求
5 1
实践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7 00 期 总第17 4 期
注 意总结网络课程的不足 育的独特 品质 。学 生可以根据 自身的 特点选择 网络学 习 ,因而 ,网络课程评 价应采取个性 化评 价 。也就是 说 ,网络课程 评价要 因人 而宜 ,不能搞 “ 刀 一 切”的 “ 准化” ;网络 课程评价既 要重视共性 ,更要重 标 视个性 。
24 向性 原 则 . 双
发 展和网络课程 的完善为本 ;其三 ,发展性原则还要求既
注重终结性评价 ,又重视形成性评价 。
26 于 操 作 性原 则 .易
由于网络技术和 网络教育的复杂性 、特殊性 ,以及学
生 的分 散性 ,使得网络课程评价 的难度 大于传统的学校课 程评价 ,因此 ,网络课程评价尤其要讲究操作性。
中不断 完善 ,才能制作 出符合教学规律 ,体现现代 教育 思
22 视 学 习原 则 -重
根据认知心理 学 ,学 习的发生是学 习者积极主动建构主 观图式的过程 ,他们才是学 习的主体 。因而 ,在对网络课程
谈高等教育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豕 口 吧 八 孑= TU
0u uu
1加 、队 ,
1 u1加 ,
谈 高等 教育 网络课 程 评价 指标体 系
靳 丽
( 内蒙古 师 范大 学 传 媒 学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0 2 ) 1 0 0 [ 摘 要 ] 根据网络教育级别对网络课程的分类, 结合网络课程的设计、 开发和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三个维度
网络 课 程 建 设 的方 向应 当主 要 是 以 We b作 为 主 要 传 输 途 径
图 1 网络 课 程 评 价 体 系构 建 过 程
[ 稿 日期 ]0 7 7 9 收 2 0 —0 —0 [ 者简介 ] 作 靳 丽 (9 8 , , 1 7 ~) 女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技 术 专 业 , 读 研 究生 。 在
和 2 8个 三 级 指 标 , 用统 计加 权 法 为 指 标 加 权 , 而 保 证 评 价 的 客 观 性 。 从
[ 关键 词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
[ 图分 类 号 ]G 4 文献 标识 码 ]A [ 中 62[ 文章 编号 ]62 17
近 年 随着 网络 课 程 数 量 的 增 长 , 切 需 要 建 立 合 理 的 评 迫 价 体 系 。 笔 者 认 为 根 据 网 络 课 程 的定 义 及 其 相 关 理 论 可 以 设 计 出一 套 综 合 的 指 标 , 是 指 标 的权 重 却 不 能 只 有 一 套 。 但 同样 的 网络 课 程 根 据 其 学 科 性 质 的 不 同 , 重 点 有 所 不 同 , 侧
和 自学 能 力 要 求 相 对 较 高 。 ② 高 校 网 络 课 程 面 向 的 学 习 者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因为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估。
本文将针对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我们需要了解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网络课程教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空间上的不受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接入课程,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自主学习:学生在网络课程中更加注重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3. 交互性:网络课程教学往往更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多媒体性:网络课程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生动地呈现课程内容。
以上特点使得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需要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估。
通常情况下,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内容的衔接性和逻辑性等。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互动方式、学生参与度等。
3. 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学习动力等。
4.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包括课程教材、多媒体资源、在线资料等。
5. 教学管理的完善性:包括作业管理、考核管理、学生评价等。
以上指标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方面,但在具体应用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当前,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中,少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
随着网络课程教学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势在必行。
在研究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1.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建立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框架。
在线课程内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新探--基于学习者体验和知识付费的视角
制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课程实施的形式以学生的 线知识 ”和“在线教育”两个 +在线知识
活动为主,课程评价也倾向于学生的发展叫从学习 有“罗辑思维&
”内容生产方,“得到、知乎&
环境和资源设计层面来看,它强调满足学习者的身 分答、
” 在线知识付费 平台,以 内
心需求,支持学习者深度地、持续地参与在线学习# 生于“ 、淘宝、
学校课程 制
中就缺乏吸引? 果
,
在线教育
化的课程
学习
的话; ,进入“智能互联时代”“共享
”后,
留在课程
,而缺
“中心化”“ 参与”“ 体”“
生
”
化
文化和 ,
“
”“
”对
的渴望和参与学
习 来的成 &
,在
,
的在线课程 吸引
并留住学习者?目
的
,
大,
在线课程质量评
价标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在线课程内容质量评
价体系,在线课程
新的视角和依据&
=、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的时代审思
(一)学习者主权理念下在线课程的需求牵引: 学习者体验
“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知识日益
学科化、体系化,开启了 班级 课 主的 准化学
校课程教学模式&而“
”的使命,是技
术驱动教育理论和实践 新,运 据挖掘、语音
别、学习分析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化、作等新的
说纷纭。在审思“智能互联时代”学习者主权的理念基础上,在线课程应以“体验为王”作为需求牵引;基于“共享
经济时代”付费学习模式,在线课程应以“内容为王”作为核心价值。基于此,提出“旨在满足学习者内容体验的在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Mi一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10分1-1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能够根据远程教育规律、成人业余学习特点、自主学习需要及网上学习支持要求进行教学整体设计5 1-2课程总体设计课程目标、内容与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培养要求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选取学习内容、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合理运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5二教师队伍15分2-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具有与课程相关的深厚专业背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师德好5 2-2队伍结构人员配置、知识结构教学、设计、技术等人员配置齐全;结构合理52-3教学研究与从业经验教学经验、研究成果主要人员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有相关教学、科研论文和成果5三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24分3-1教学内容规范性、知识覆盖面、适用性、扩展性教学内容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覆盖面达到了课程定位的要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成人学习者特征;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形式多样10 3-2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文字符号、交互设计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页面信息量适度;文字精炼,表述准确,符号规范;导航清晰、明确,链接深度合理,并为学习提供讨论、交流的论坛,界面访问快捷7 3-3技术特征载体形式、传递方式、技术适当性、遵循标准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通过一体化设计建设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媒体与技术运用适当、合理;遵循CELTS (China ELearning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系列等相关标准;7四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16分4-1学习活动组织学习目标、多种策略运用、活动指导、活动支持条件有明确的学习活动目标;能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必要的指导,能为学生提供帮助;提供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条件,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8 4-2学习评价评价手段、反馈及时性、学习过程记录能够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作业、在线练习等多种评价方式,练习题或测试形式多样、题量充足;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作业管理规范4 4-3实践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条件根据课程要求和具体情况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践方案或指导建议;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采用信息技术促进实践教学4五学习支持服务20分5-1支持服务内容学习支持与技术支持及人文关怀提供关于课程安排、课程内容答疑、资源使用、教学管理等与学习有关的支持服务及人文关怀9 5-2支持服务人员人员配备配备素质较高的人员队伍,负责教学辅导、技术支持、学生管理与咨询等服务4 5-3途径与保障学习支持服务的途径、制度、规范性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有相应的服务保障制度,反馈及时有效;并有服务记录7六教学效果15分6-1学生反馈成绩分布、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学生成绩分布及合格率合理;学生通过网络对课程进行评价,评价材料真实可靠,满意度较高5 6-2作业评价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课程特点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按时提交作业,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效果达到教学要求5 6-3同行及自我评价评价、声誉、资源共享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自我评价实事求是;有良好声誉;资源在校内或校外实现了共享5特色分特色及政策支持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选取、资源开发、技术手段应用、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支持服务等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特色明显,效果显著80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20。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课程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这给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
进行教学改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研究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于提高网络课程的
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可以从教师角度评价网络课程的教学
质量。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是影响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评估教师的专业
水平、教学经验和在线授课能力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师的教学设
计和教学策略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可以从教材和课程设计角度评价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教材的内容是否丰富、准确,是否符合课程目标,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都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
重要方面。
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也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师角度、教材和课程设计角度、学生角度、教
学成果评价四个方面。
在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并制定相应
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准确地评估网络课程的
教学质量,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课程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追求。
而网络课程教
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课程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可以从学习成效、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成效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学习成效
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
的评价,可以了解网络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师生互动也是评价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师生互动可以包括教师对学生
的辅导与指导、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与反馈等方面。
通过对师生互动的评价,可以了解网络
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评价指标需要具有
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只凭主观的感受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需要针对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进行设计,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教育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
能仅仅以平均得分进行评价。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目的和对象:
网络课程是一项多因素的教学系统工程。
为了保证网络课程的开发质量,以及正确地对某个
网络课程进行价值性判断,我们特设计了以下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的获得:
通过分解目标的方式,依据构成网络课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属性,我们把目标分解为两个层次,
从而形成指标体系。
其中一级指标分为: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五个。
(具体如下表),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细分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的建立:
网络课程是一个既注重“量的要求”又追求“质的水平”的工程,根据它的这个特点,本评
价指标体系运用了两种标准的描述方式:描述式标准和期望评语量式标准。
权重的确定:
本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项构成,自重加权和加重加权这两种加权方式并存。
其中一级指
标是采用自重加权,将满分(100分)分为5个权数,权数直接作为等级的分值。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加重加权,设立加权重数bi和等级(aj ),得分为:Fi =
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
意和重视,它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素质,还能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为了使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大化,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对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首先,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质量,尤其是其视频、媒体、文本等多媒体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获得学习
者的好评,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口碑,有助于招收新学员。
其次,网络课程也应该加强课堂环节,主要是实时互动,让学习者感到课堂氛围较活跃,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也应当考虑衡量其价值,从而判断其利益绩效。
这就包括课程的服务质量,是否符合学员的期望,以及学员的满意度等方面。
最后,为了提升网络课程的价值,以及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网络课程的评价
指标不仅要考虑其对学习者的教学质量,而且要考虑它对学习者提出的要求,以及提供的服务质量,将上述方面都充分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网络课程的效率和价值。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需具备教学质量、环境氛围以及受众价值
等三个关键指标,从多维度衡量网络课程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优质的教学效果,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Z1 1 3 4
只
P 1
尸f 1 1
2
1
3
2
系来 解 决 实 际 问题 。
关键 词 : 网络课 程 教 学质 量 指 标 体 系 评 价
中图分类号 : 3 G4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0 (0 6 1— 0 0 0 17 — 2 12 0 )0 0 6— 3
在 瞬 息 万 变 的 知 识 经 济 社 会 里 ,人 们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需 要 不 断 地 充 实 和 提 升 , 最 有效 的 途 径 就 是 不 断 地 学 习 。 因 而 , 方 晌 一 面 人 们 对 继 续 教 育 和 终 生 学 习 的 渴 望 和 需 求 日益 迫 切 . 另 一 方
并 且
(, 一 £, : ‘
2( 1n R] [ m+ )- i
rnf +1) / m i
() 1
面 ,信 息 技 术 的 迅 速 发 展 和 在 教 育 领 域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又 为 人 们 享 受 终 身 教 育 提 供 了 可能 , 是 在 这 种 社 会 背 景 下 . 程 教 育 应 正 远 运 而 生 , 且 得 到 了 飞速 发 展 。 同 时 , 们 也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远 程 并 人 教 育课 程 教 学 的成 功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水 平 。…
C3 ( x1 —1 ) 2 0 03 .=2 5 0 8 / 0 = .2 O
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贡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同级 权重 总 和为 1 : 戳 指标 。 人 ‘
_ l _ ● _■ l| :
■埔 憎 * 0鞭掌睫畸 开●■. 日 掌习 鼍- 讳 臣。 ●攀 舯 廿 的t■ ■奎
● 矗 0奋 横壤■蝌 矗。 拳冀黑,簟 冉 掌 掌一簟拳■ 青 一● ■ 溉麓穰■意- 重张 蕾 柏 ∞槔 董纯尊 鬻●采 ¨ 蕾鼍诧曩论赣拳≈赛 ■棘誉I l 的拳科● ● 副 畚 ^
源质 量 、 程质 量 、 务 质量 、 理 质量 、 师 、 过 服 管 教 学生
2 O
0
图 1 学生对 网上教 学满 意度评价 () 1 网上教 学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 是 网上 教学 模 一 式应注重教学 资源 与教学 活动 的有机结 合 , 为学 习者 创设实 时/ 实 时网络学 习环境 。 目前 的网上教 学模 非 式不能很 好地 体 现“ 以学 习者 学 习为 中心 ” 的教 育理
还只是提供教学信息、 静态学习资源等简单的学习支
持服务 , 乏主题 明确 的互 动教 学设计 。另一方 面部 缺 分地 区信息基础设 施落后 , 网络教 学平 台经常无 法正
常运行 。
广播 电视 大学 探索 和实 践远程 开 放教育 已有 十 多 年 的历 程 , 网上 教 学 取 得 了 长 足 进 展 。实 现 了 “ 以教师 教 为 中心 ” “ 学 生学 为 中心 ” 育 理 念 到 以 教 的转 变 , 搭建 了集 学 习 资 源 、 学 活动 、 成 性 考 核 教 形 及 学 习支持 服务 于一 体 的 网络 学 习环 境 , 实现 了教 学 资源 的交互 式 、 多样化 和 多媒体 化 , 培养 了专兼 职 相结 合 的 网上教 学 专 家 队伍 。尽管 如 此 , 师 及 学 教 生 对 网上教 学整 体情 况 并 不 满 意 , 学 习 资源 满 意 除 率 达到 5 % 以上 , 他项 目的满意率 均很 低 , 图 1 0 其 如 所 示 。网上 教学 的 开展 以及 网上 教学 质 量 评 价 、 监 控 存在 许 多亟待 解决 的 问题 , 些 问题不解 决 , 这 势必 产 生远 程 开放教 育 质量 风 险 , 直 接 影 响 开放 大 学 将
教育部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六、文档资料
相关文档包括: (1)课程书稿; (2)学习指导用书; (3)课程说明材料; (4)技术文档;
七、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一)在内容体系方面
全新的课程体系,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机联系,但又自成体 系;
突出计算机在学科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素质 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当前教育研究热点中的运用;
(三)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 研究打下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培养中小学教师从事计算 机辅助教育研究的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计算机辅 助教育的水平。
每章均有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
(四)学习向导
每章均有具体的学习建议,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和 途径。
(五)组织结构
(01)课程定位——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和基础要求说明 (02)学习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教学基本要求 (03)教学交互——有人人交流、人机交互 (04)练习设计——提供练习题 (05)科学性——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 (06)引用说明——说明网络课件所使用素材或资料的来源
(07)内容规范——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 (08)知识覆盖面——教学内容覆盖教学基本要求 (09)导航——导航清晰、明确 (10)链接——链接准确、无死链 (11)程序响应——响应及时有效 (12)插件——提供课件运行时所需的特殊插件
(三)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功能方面
提供一系列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应用工具,如课堂流程设计工具 、形成性练习制作工具、S-P表分析工具等。通过运用这些工具 ,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设计的可视化描述、学习反应信息分析、制 作在线测试等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工作。
提供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具有开展各种基于WEB学习环境下 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课题研究的功能。
教师网上评学指标体系
教师网上评学指标体系教师网上评学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估教师在网络教学和网络教研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能力和表现的一组评价标准。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奖励教师的工作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网上评学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计与准备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具准备等方面的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课程目标的明确度、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及课件和教具的设计是否生动、有趣等。
2.教学效果评估能力:包括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态度的转变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包括在网络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是否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4.教学创新与研究能力:包括在网络教学和教研中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是否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5.师德师风与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操和教育成就等方面的能力。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操、是否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等。
二、教师网上评学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1.参考相关研究和经验:可以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和评估指标体系,例如国内外的教师评估体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标准等,结合网络教学和教研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2.征求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向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于教师网上评学指标的看法和建议。
3.专家评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对评估指标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多级指标构建:可以将评估指标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构建起一个完整而有层次感的指标系统,使得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和互补。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网络课程的质量评价对于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改善学习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并提出一种适用于中文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在教学设计方面,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教学资源的可及性等。
教学内容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内容的准确性、易理解性和实用性等。
教学方法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沟通和互动的方式、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教学工具的使用等。
教学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增加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等。
针对中文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注重课程内容的质量评价。
中文网络课程应该注重传授正规的中文知识,对语法、词汇和写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注重教学方式的评价。
中文网络课程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借助讨论区、视频会议等工具进行实时交流,并且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也可以考虑使用在线测试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结合学生反馈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为了有效实施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可以设计自评表,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以及同行评估,让其他教师对课程进行评价。
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在实施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时,需要注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客观性,可以通过多个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验证,并且能够真实反映网络课程的质量。
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背景,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以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导航结构清晰,可自如地访问课程的各个模块
s05
根据导航路径,学习者能确认当前的位置
s06
链接明显,清晰易辨,有明确的链接标签,打开链接以前明确链接所指向的主题内容
s07
能标记学习进度,再次学习时能自动定位在上次结束的位置
s08
学习者可以对内容做标记
s09
通过关键词可检索到文本、视音频等各种媒体表现的有关内容
课程提供一定的自学建议或指导
s18
课程提供网上练习或测试,并有相应的答案
s19
课程清楚的解释了作业的方式、时间限制和迟交作业的处理方式
s20
课程提供充足的网络链接到外部资源(如与课程有关的网站、资源等)
s21
课程提供常见问题回答
s22
每个段落主题集中,没有把多层意思堆积在一个很长的段落中
维度3:社会***互的教学设计(9条)——权重(10%)
s39
教师及时通过网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s40
教师鼓励学生在网上发表意见
s41
教师提供适应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如重难点
s42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个人间的信息交流
维度5:学生的参与程度(8条)——权重(30%)
s43
学生通过网络一起协作学习
s44
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在网上讨论与课程有关的问题
s45
网上小组之间共享成果
链接明显清晰易辨有明确的链接标签打开链接以前明确链接所指向的主题内容
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如下5个维度47条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维度1:媒体界面的交互性(10条)——权重(20%)
s01
课程界面风格统一
最新学生网上评教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最新学生网上评教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网上评教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网上评教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教学能力评价:(1)教师讲解能力: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将知识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2)教师引导能力:评估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3)教师互动能力: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4)教师评价能力: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5)教师人文关怀: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给予必要的关心和鼓励。
2.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评价:(1)课程设计合理性:评估课程的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提高相关能力;(2)教学大纲完整性:评估教学大纲是否清晰,包含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考核方式等重要信息;(3)课程连接性评价:评估课程之间是否有良好的衔接和延伸,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体系;(4)作业和考试方式评价:评估作业和考试方式是否能够有效地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3.教学环境评价:(1)教室设施评价:评估教室的设施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包括投影仪、空调、黑板等;(2)多媒体及网络设备评价:评估学校是否提供了良好的多媒体及网络设备,促进教学与学习的融合;(3)实验室与实践场所评价:评估实验室和实践场所是否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4)图书馆及自习室评价:评估图书馆和自习室是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4.学科综合素养评价:(1)学科知识掌握能力:评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学科基础知识、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能力;(2)学科创新能力:评估学生在学科中是否能够提出新观点、新问题,并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和创新;(3)学科综合素养:评估学生在学科中的学习态度、学科素养、学科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这些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网上评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积极反馈。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总体评价网络课程各建设阶段的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纬度。
维度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严谨, 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课程的教学设讣良好,教学功能完整,在学习LI标、教学过程与策略以及学习测评等方面均设讣合理,能促成有效的学习。
维度二:界面设计与创新设计。
界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 具有完备的功能。
根据课程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维度三:技术与应用。
符合学院颁布的网络课程制作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
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必须应用于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环节且保留教学应用数据。
2.评价阶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
申请立项学院网络课程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 开展过一学期以上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基于学院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或金智教育平台建设的课程;已搭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建设了网络课程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立项建设。
申请立项的网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后将接受学院“教育技术与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专家的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应用验收。
通过中期检查后的网络课程必须在教学中使用,平台上至少保留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数据,方可申请验收。
4.网络课程评价指标说明(一)基本信息1.课程说明:描述:明确说明整个课程的□标、所属领域范围、学习者群体、典型学习时间、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参考书等。
评价依据:有明确的课程LI标:说明学习者通过该课程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LI标说明不过于宽泛。
◊领域范圉说明:说明该课程所属的更大的专业或主题领域◊学习者群体说明:包括其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学习需求等,知识技能水平或职业岗位类型等◊典型学习时间:说明学习该课程一般需要多少小时2.教师简介:描述:教师简历、教师相片、联系电话、e-mail3.学习信息:描述:课程的设汁有相应的开课、授课过程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4.学习导航:描述:为学习者提供教师讲授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合理、查找方便,跳转灵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网络课程 " 但是网络课程的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其 他教育评价工作 $ 如 % 传统课程评价 # 学校管理评价 # 教材评价 #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 有所区别 ! 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点 % !! 网 络 课 程 属 于 新 兴 的 教 育 课 程 形 式 ! 其 中 很 多理论 #实践问题处于探讨 # 争论之中 网络课程属于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 ! 它随着网 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 ! 并成为目前教 育领域的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 传统的 "#$ 开发理论 # 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理论 # 教学理 论 # 课程理论 ! 常用的学习组织方式 # 管理方式等都 应该做出新的调整和补充 # 甚至需要新的理论形式 才能适应 # 指导网络课程的设计 #开发 # 使用 " 因此在 进行网络课程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到这种研究现状 ! 抓住网络课程最实质的特点进行研究 ! 逐渐完善评 价指标的建立 " %! 网 络 课 程 含 义 超 出 通 常 所 理 解 的 课 程 的 含 义 ! 其涵盖的教育元素 # 教育活动比较广泛 ! 评价任 务复杂 根据目前的研究 ! 网络课程的含义超出了通常 意义上课程的概念 ! 它不仅仅包含教材 # 学习内容 # 学习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 它还有学习活动 # 学习资 源 # 学习工具 # 学习支持 # 管理等各方面的教育活动 和元素 ! 而且它们之间是紧密连结的 ! 不能随便分 离 ! 所以在评价网络课程的时候不能只面向课程本 身 ! 还应该通盘考虑 !进行系统的研究 " &! 网 络 课 程 基 于 不 同 的 技 术 层 面 ! 评 价 的 方 法 也和通常的教育评价方法有所区别 评价方法与技术的选择不能脱离评价对象和评 价环境的制约 " 网络课程的实现技术是网络通讯技 术 ! 运行环境是互联网 # 局域网环境 " 这是从前各种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 以及新兴通讯技 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网络课程逐渐作为计算机辅助 教育的新形势和主导力量登上当前教育的舞台 " 网 络课程不仅具备传统计算机辅助课程的优势 ! 同时 还能提供传统计算机辅助教育难以实现的功能 ! 比 如它能更灵活地组织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 ! 能突破 时空 # 地域的限制 ! 能方便地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 ! 还能够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一种新的展示自身价值和 成果的途径 " 我们还应该看到 ! 教育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 践性都很强的社会学科 ! 它需要在不断的尝试 # 探索 中发展 ! 如果寄希望于仅仅依靠技术的进步 ! 依靠引 进先进的工具 # 技术来实现教育学科的自然发展是 有失偏颇的 " 这也正是为什么从理论上讲网络教学 有如此大的优势 ! 但是我们的教学效果依然得不到 根本改变的原因 " 学生面对网络教学无所适从 ! 教师 面对新技术 #新理论恐惧茫然 " 本文从理论 # 技术以及实践的角度提炼出理想 的网络课程的模型 ! 作为网络课程的开发 # 评价标 准 ! 以期能尽量避免当前网络课程开发和使用中的 盲目性 # 不规范性 ! 并能给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 借鉴 ! 同时本文突破了传统方式上评价指标体系的 建立方式和方法 ! 以期能对网络课程的评价理论和 实践有所启示 " 一 ! 网络课程评价的特征 教育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中各个环 节和要素 ! 或者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判断的过 程 !其目的是通过评价的结果进一步完善评价对象 ! 指导 # 改进教育工作 " 网络课程评价隶属于教育评价 的范畴 !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设计 # 开发和应
推导 !
网络课程评 价的维度 网络课程评 价指标体系
总第 !!" 期
中国电化教育
!""#$!!
来的课程主要目的是用作教学辅助方面 ! 就应该强 化指标体系中考查网络课程中有关资源 & 工具等方 面的指标的设计和实现 # 最终根据设计的思路和要 求 ! 开发出一个完整使用的网络课程 ! 该课程把评价 指标体系中相应的指标外化 # 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 ! 为保 证研究数据的科学性 ! 该课程最少保证有两轮学生 & 教师使用 # 第一轮的使用主要用于对该课程的测试 ! 检查程序存在的 &’( ’ 改进用户在使用中存在的问 题 ! 进一步补充 & 修改学习材料 & 学习资源 ! 充实课程 内容 !完善课程功能 # 第二轮使用主要用来收集用户 使用数据 ! 系统记录用户对每一项设计功能的使用 频率 ! 客观地反映该项设计重要性 & 实用性如何 ’ 收 集用户使用意见 ! 使用问卷 & 访谈的形式获取各类用 户对该课程的评价信息 ! 汇总结果 ’ 分析各种实验数 据并与其结果进行比较 ! 得出结论 #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检验指标体系制定的是否正 确# 三 !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推演 根据上面的流程分析 ! 可以看出网络课程的评 价活动分为两种 (预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 预测性 评价是对网络课程是否能达到设计开发的目的做出 的可能性判断 ! 这是一种基于理论和经验的价值判 断 ’ 结果性评价是对网络课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 否达到了设计开发的目的做出的评判 ! 这是一种基 于事实的价值判断 # 如果这两种价值判断一致 ! 就可 以说明预测性判断所依据的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 ! 就是证明了评价网络课程的指标体系的正确性 # 在 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建构出理想教学系统模型 # 如果理想教学系统模型建构得科学全面 ! 那么任何 一个实际的网络课程都将是模型中各要素的一种有 机组合 # 构建理想教学系统模型时 ! 设计开发网络课程 的目的不是笼统地表述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 而 必须明确地表述出网络课程能帮助学生和教师做什 么 # 实施网络课程时 ! 必须收集能反映设计开发目的 的数据 !而不能一切从学生成绩出发进行判断 # !! 理想化网络课程模型的建构依据 对任何一门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都离不开相关 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 # 纵观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 每一次突破性的成果背后都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支 撑 # 对于当前的多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虽然有些 流派遭受过严厉的批评 ! 但本文认为学习是一种非 常复杂的人类社会行为 ! 人类的学习现象是多种多 样的 !既存在外显行为 ! 也有内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各种理 论和现有 相关研究 成果
细化 "
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教学实 际使用
反馈 % 评价 $
符合指标体系 的网络课程
设计 #
首先研究者从网络课程设计 & 开发相关的理论 $ 课程开发理论 & 学习理论 & 教学理论 & 教育心理学 & 互联网心理学等 % 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领域研究 成果出发 ! 提炼出网络课程应该具备的特征和品质 # 根据提炼出来的信息 ! 综合生成网络课程设计的几 个维度 ! 推演出理想化的网络课程模型 # 根据维度和理想化的课程模型 ! 做进一步的细 化工作 ! 直到得出和网络课程密切相关的 ! 具备可操 作性 & 可测量性的项目 ! 并将这些分解出来的项目划 分等级 ! 生成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以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南 ! 结合课程的需求情况 ! 选择可实现的项目 $ 指标 % 设计开发出网络课程成 品 # 特别声明的是 ! 开发出来的课程根据实际用途来 体现指标体系中一部分指标 # 举例说明 !如果开发出
!""#$!!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 期
文章编号 ""#$%’ &’%$$($$)&’’’ $$,+’ $-
资源建设思考
李葆萍 & 李秀兰 $
$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与网络技术研究院 ! 北京
’(()*+ &
摘要 " 本文根据各种学习与教学理论 # 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的实际 $ 推导出理想的网络课程应该具备的九个维度 $ 并将其进一步细化成为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 以此作为网络课程的质量保证依据 % 该指标体系着重从课程& 教 学内容 ’ ( 资源以及工具三方面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 ) 同时突破了传统方式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式和方法 $ 以期 能对网络课程的评价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 关键词 " 网络课程 ) 教育评价 ) 网络课程评价 ) 预测性评价 ) 结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
!""#$!!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 期
资源建设思考
分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 所占权重也有所不同 $ 目前很多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利用某种方法得到 一套指标的权重体系 !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每一套权 重体系只适用于特殊的环境下 $ 同样的网络课程有 些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直接利用课程学 习 ! 有些课程只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 还有些课程特 点在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 针对不同用途的课程 利用某一类型的指标体系的权重来衡量 ! 往往会产 生不真实的评价结果 $ 同样 !学科不同网络课程某些 功能也有所不同 ! 比如计算工具在文科课程就显得 薄弱甚至多余 ! 但是在有些理科课程中却是非常实 用的工具 $ 因此我们在制定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照顾到课 程之间的统一特性 ! 同时也要考虑到具体的影响因 素$ 限于篇幅我们只展示了具体维度及其细化标 准 ! 如下表所示 $
一级维度 二级分解维度 结构完整 三级细化维度 课程内容完整 ( 多种呈现方式 ) 课 程 结 构 完 整 (配 套 的 作 业 "练 习 " 考试系统 )
和品德 ! 态度的变化 ! 只从一部分或一类学习中来分 析 "解释学习规律未免失之偏颇 ! 因此目前还没有任 何一种理论能对人类的学习现象做出全面 " 正确的 解释 # 当前的各种学习理论都是从某个角度对人类 的学习做出的解释 ! 对人类学习规律的部分揭示 $ 网 络课程中存在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需要学生掌握 ! 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和组织形式需要学生参 与 !还有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需要学生展示 ! 换句话 说网络课程会涉及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习 ! 鉴于这种现实情况 ! 我们应该汲取各种学习理论中 合理的部分有机地构建网络课程 $ 目前国内外对网络课程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评价 研究 ! 取得很多成果 ! 对于网络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指 导 $ 很多有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 ! 如 %&!"#$%&’(’) *$&+(,(-%+(.’ /+%’0%&01’ &23%4(+5 6’ 78$ #(’$’"9-! *%44 质量度量模型以及我们国家教育部于 :;;; 年 < 月发布了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 ( 征 求意见稿 )’等也是我们构建理想化课程模型的依据 $ 此外作者具有网络课程的设计 " 开发 " 使用的实 际经验 ! 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对使用网络课程的教师 和学生进行了调研工作 $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成果 ( 分析 " 调研限于篇幅 略 )! 我们认为网络课程对教学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支 持 %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 对教师教学管理的支持以及 交互 ( 交流 ) 的工具 $ 其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是课程 最主要的功能 $ 网络课程对学生学习支持主要通过 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实现的 ! 因此网络课程教 学功能的评价必须从教师 " 交互以及学习资源和学 习工具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这几个因素是网络课程 的评价对象 $ 同时我们从具体设计 " 开发和使用的实 际也看到 ! 任何一门具体的网络课程由于使用的环 境 " 目的的不同 ( 教学 " 教学辅助等 )! 使用的对象不 同 (教师 "学生 )! 对于前面的几个因素会做出一定的 取舍 " 功能的设计上有一定的侧重 $ 如果说对上述四 个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建构的时候可以基于理想 教学系统模型 ! 那么任何一个具体的网络课程都将 是模型中各要素的一种有机组合 ! 也就是说某一类 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上述四个对象评价 指标体系的有机组合 $ <"网络课程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整个网络课程的评价 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九个一级指标 $ 分别是课程 " 资 源 "活 动 设 计 "工 具 支 持 "课 程 管 理 "系 统 "安 全 "界 面 "文化 $ 每一个网络课程的评价都应该包含以上几部分 ( 标准 )! 只不过在不同类型 ( 用途 ) 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