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移动‘和教育’杯”论文活动指南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江西赛区获奖名单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江西赛区获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8e4795dbfab069dc5022014f.png)
任甜甜 陈静 谭慧 曹文婷 邹芬 汤蕾 熊弯弯 罗晓春 李光兴 姜雪梅 许丹 郭鸣凤 王绍兵 刘佳慧 张荣霞 龚江琳 周乐 刘艳娟 晏桂英 周丽红 邱昌明 杨益 李旭 方理 陈思雨 谢广蓉 陈玲英 欧阳红 潘淑清 聂燕 曾玲
兴国县隆坪中心小学 景德镇市第四小学 宜黄县水北新区小学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码头亚东 希望小学 樟树市义成中心小学 西湖区少儿教育活动中心 奉新县冯川镇第三小学 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心小学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 樟树市幼儿园 南昌市团结路学校 赣州市中山路小学 排上镇大路里小学 潭山镇中心小学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 镇新柳小学 上饶市第一小学 湖口县第一小学 兴国县高兴中心小学 南昌市新世纪小学 定南三小 兴国县第三小学 樟树市店下中心小学 长青小学 于都县第六小学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栗塘小学 广昌县第二小学 寻乌县城关小学 湘东区排上镇桥头小学 石城县琴江中心小学 丰城市秀市中心小学 于都县第六小学
赣州市 章贡区 吉安市 吉安县 九江市 湖口县 南昌市 西湖区 九江市 湖口县 南昌市 西湖区 井冈山 吉安市 市 新余市 市辖区 赣州市 章贡区 抚州市 黎川县 新余市 市辖区 南昌市 南昌县 赣州市 章贡区 赣州市 章贡区 上饶市 市辖区
幼儿园 信息技术支撑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利用多屏互动技术改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 扬技术之帆 起高效之航 浅谈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方式的研究 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技术——留守孩的“希望之光”
附件2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江西赛区获奖名单
小学(幼儿园)组
学段 论文名称 设区市 县区 作者姓名 谭婷 曾贱根、 周鹏鹦 程贝杨 周兆元 高丽华 丁慧芳 蒙林方 钟平立 段玉湘 朱雪梅 吴剑飞 柯霞 黄莺 管海英 陈淑贞 赖纪海 张佳 桂俊 作者单位 奖项 证书编号 4794390447755644661 4805508681878372371 5157114778050082746 4686582113482990993 5301373897590080943 5257087440168715395 4681176776236115302 5712309062822884011 4.64112E+18 5672512831634504238 5286823373835466137 4666414152712149225 4703345466820738398 5551421586980363779 5537342136491218069 4982302274128980146 5504649437255012867 4655842915602733495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中 一等奖 心小学 江西省吉安县现代教育技术中 心、江西省吉安县北源乡中心 一等奖 小学 井冈山市保育院 一等奖
“第八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甘肃赛区获奖名单
![“第八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甘肃赛区获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f28f6780b1c59eef8c7b425.png)
90012793 90020848 90023420 90006808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初中生物STS教育 90016659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教育跨越式 发展 90017796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90029574 发挥电子白板的应用潜能,优化课堂教学 90023789 巧用信息技术 助力书法课堂 基于“互联网+”新技术 促进新建学校校园足球发 90019264 展的策略研究 90010266 浅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作用 90024208 “互联网+教育”为教育改革增添了无限生机 90020740 浅谈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90013618 如何构建农村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90012486 浅谈信息技术助推小学语文教学 90017228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优势 起于“兴趣” 宜于“主体” 用于“实践” — 90028848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 90018591 QQ教育群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探究 90028762 基于认知结构教学论的校本微课资源库建设 90032025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辅起的重要作用 90014291 创意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 90022118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90010108 信息化管理模式促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案例与反思 90031874 浅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转变角色教数学 ——浅议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 90019237 数学教师角色转变 90021779 基于畅言-教学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市州 庆阳市 武威市 定西市 酒泉市 张掖市 定西市 定西市 武威市 张掖市 武威市 武威市 定西市 兰州市 酒泉市 张掖市 定西市 武威市 定西市 武威市 兰州市 金昌市 定西市 武威市 定西市 庆阳市 金昌市 定西市 定西市 酒泉市 张掖市 酒泉市 武威市 酒泉市 兰州市 武威市 张掖市 金昌市 天水市 张掖市 兰州市 武威市 定西市 兰州市 武威市 武威市 张掖市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
![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doc](https://img.taocdn.com/s3/m/2c98efbce53a580216fcfec6.png)
感谢你的观看第十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七年十二月目录一、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五、“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六、奖项设置七、组织工作附表1:“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名单附表2:“数字创作评比”推荐作品登记表附表3:“数字创作评比”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创客竞赛”参赛名单附表5:“创客竞赛”(个人)报名表附表6:“机器人竞赛”参赛名单附表7:“机器人竞赛”(组队)报名表附表8: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9:“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机器人竞赛”评委推荐表附件1: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附件2: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附件3: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附件4: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附件5: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附件6: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信息时代”竞赛规则附件7:纳茵特智能挑战赛——“九宫智库”竞赛规则附件8:BotBall——“山谷探险”竞赛规则附件9:西觅亚FLL工程挑战赛——“饮水思源”竞赛规则附件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附件11:通用附则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二、活动内容本届电脑活动内容分为“数字创作评比”、“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三、“数字创作评比”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数字创作评比”对象是使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的数字化创意作品。
注:表格中打“○”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项目。
(二)相关要求1.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①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冀教电〔2016〕4号
![冀教电〔2016〕4号](https://img.taocdn.com/s3/m/e6d0741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4d.png)
冀教电〔2016〕4号
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公布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
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河北赛区
获奖结果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转发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的通知》(冀教电函〔2016〕1号)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河北赛区的相关活动,全省共收到论文1000余篇。
依据活动有关规定,共评出河北赛区论文一等奖20件、二等奖50件、三等奖80件,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并给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附件:2016年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河北赛区获奖名单
河北省教育厅
2016年12月5日
河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动公开)2016年12月5日印发
附件
2016年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
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河北赛区获奖名单。
“湖北移动‘和教育’杯”第十一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征文评选活动暨第七届获奖作品名单
![“湖北移动‘和教育’杯”第十一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征文评选活动暨第七届获奖作品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aa67f15ba1aa8114431d988.png)
周红 郭伟 王怡 向望芳 方丽萍 蔡朝霞 袁艳飞 刘艳芳 丁铃 李彬彬 刘瑶瑶 董婷婷 陈明浩 邵洁琳 朱媞飞 詹露 朱丽君 盛伟则 蔡旎 郭成 胡玉晗 李蕾 赵国华 陈明浩 董婷婷 朱媞飞 余娟
武汉市龙泉小学 武汉市光谷一小
二等奖 二等奖
武汉市武珞路实验 二等奖 小学 武汉市常码头幼儿 二等奖 园 武汉市新沟桥小学 二等奖 曹紫瑞 武汉第一寄宿小学 二等奖 武汉七里小学 武汉九坤幼儿园 武汉市第七中学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浅谈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初探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 信息技术下的美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渗透于幼儿园区域游戏初探 对《登鹳雀楼》中“白日”一词的新解读 移动教育浅谈 激发学习兴趣 提升信息素养
武汉市武珞路实验 一等奖 初级中学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 一等奖 校 武汉市光谷四小 一等奖
武汉市井冈山小学 一等奖 武汉市宝善街小学 一等奖 武汉市青山小学 一等奖
ZW20160056 教学设计 童年童心 ZW20160057 教学设计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ZW20160058 教学设计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ZW20160059 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ZW20160060 教学设计 《诗人》教学设计 ZW20160061 教学设计 亲爱的小鱼 ZW20160062 教学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拯救美羊羊 ZW20160063 教学设计 亲密的朋友 ZW20160064 教学设计 聪明的鼠小弟 ZW20160065 教学设计 《画笔下的小动物》 ZW20160066 教学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ZW20160067 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童 年童心》教学设计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ea12a469dc5022aaea0021.png)
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技术开启智慧校园崭新模式——未来智慧校园的构想和建设方案初探(二)摘要:本文着眼于智慧校园的特征和深度应用来阐述某些观点,同时结合目前的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应用方案,文中所提及的实例应用涉及校园管理、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校务管理、家校互动等诸多方面。
这些方案遵循了智慧校园的核心理念去加以实施和布局,其中一些深度应用和实践案例围绕智慧校园3个明显的特征展开。
文章开头就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将的现有智能技术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其次是强调智能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有效协作,重点讲述了课堂教学的智能教学诊断设备的应用;最后环节文章还提及智能穿戴与共享数据和拓展外延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讲述,同时对智慧校园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诠释。
关键字:智慧校园、物联网、智能技术、大数据、信息服务创新观点:1、智能感知技术和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协作应用2、智能管理下的“定制”和“可视化”应用3、智能课堂和智能反馈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4、“激活”并“升级”课堂诊断系统,提高教学有效性5、借助智能穿戴和共享大数据,拓展智能应用的外延6、智能办公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效“链接”正文:智慧校园是个崭新的概念,它是智慧城市概念的延展,它指向的是以物联网(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育教学、科研探索、校务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它包含着三个明显的特征:1、能为在校师生和来访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范畴中,侧重于服务领域的便捷推送,并在共享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互联和协作;3、删选和整理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留存下来的大数据资料,同时借助校园网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十三届移动杯和教育论文大赛
![十三届移动杯和教育论文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122412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4.png)
十三届移动杯和教育论文大赛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XX 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XX省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导刊》杂志社拟联合举办“移动杯”和“教育杯”第十三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活动暨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以下简称“论文活动”)。
一、参赛对象本次征文主要面向幼儿园、中小学学科教师、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工作者。
二、活动时间论文活动作品报送时间: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论文活动作品评审时间: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三、参赛要求作品选题活动主题:智能引领、创新发展(1)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大教育资源(社会生产生活场景、博物馆、图书馆等可支持教育教学发展的资源)服务模式研究;(2)“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3)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4)“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同步课堂”的应用研究;(5)网络教育新型发展形态、变革路径及趋势研究,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网络教研的创新应用;(6)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研究;(7)以人工智能、AR/VR、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智能引领教育变革,创新教与学方式,开展学习分析、个性化服务、教学评价、人机交互、群体协作与沟通等的研究;(8)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新型学习理论的构建,体现脑科学、学习科学、深度学习、具身认知、新型混合学习等研究新进展;(9)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公平的研究;(10)中国移动“和教育”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研究;。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优秀作品等名单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优秀作品等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0608a133866fb84ae45c8da4.png)
唐崖土司城址文物融入教育信息化的中学美术课堂 基于Arduino智能玩具开发引领我国中小学生课堂教育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乐活”教研机制的实践研究 传统与现代——计算机美术教学新策略 “四着棋”突破信息化发展瓶颈 巧用“微课”,演绎灵动作文课堂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 如何加强网络研修工作坊建设 巧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生成性课堂 师生情感互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体现 高中英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生物有效教学 电子白板撞上图形几何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江西省 山东省 安徽省 辽宁省 河南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广东省 安徽省 辽宁省 广东省 甘肃省 辽宁省 河南省 山东省 辽宁省 青海省 广东省 新疆建设兵团 宁夏回族自治区 福建省 江西省 甘肃省 河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甘肃省 天津市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论文标题 大数据背景下对初中名著阅读交互式导读——展示课程设想 STEAM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及未来教育的情境设想 增强现实技术真的能促进学习吗?——基于32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潮汕传统文化与作品制作》校本课程为例 基于大陆粤教版和台湾旗立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之比较研究 基于移动设备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反馈机制研究 移动网络环境下的面向创客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创客”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以scratch和Arduino相结合的趣味编程为例 基于“电子绘本”的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因材施教,探索新时代创新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利用微课培养物理实验探究素养的实践与反思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小学编程教育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 浅谈“和教育”平台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利用微信平台扭转教师思维固化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如何“翻转”高中语文课堂 交互式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研究——基于“一师一课”活动辽宁省部级优课的视频分析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利用调研 初中语文领域融入创客教育的困境与策略 大数据时代教育数据思维的内涵、构成与培养路径 教育遇见智能手机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以临洮县“多维”教学网站为例 精准扶“贫”,重塑自信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复习课的实践研究 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四步一体”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微信订阅号构建高中生物学辅助教学模式实践初探 从陶行知等早期电化教育人物学术思想中探索践行当今教育信息化之路 高中数学“三元三段六环四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理论构建 不断探索,身体力行——历史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感悟家国情怀的策略 浅谈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其实践研究——以<页面设计>为例 利用微课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专业课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编程教学效果调查——以初中SmallBasic课程教学为例 幼儿园主题系列微课程开发,幼儿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课堂S——T分析实践 基于O2O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形成性考评体系应用研究 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策略探究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云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和教育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沉浸式学习设计的研究 一等 基于“洋葱数学”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电子书包环境下数学课堂“3553”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研究热点及演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6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指南[1]
![2016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指南[1]](https://img.taocdn.com/s3/m/d2aeb6310722192e4536f6d5.png)
附件:2016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指南为保证2016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贵州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特制定本次活动指南,为广大参赛者提供准确详细的比赛信息。
一、组织机构1.联合主办单位:贵州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2.活动官网:/二、时间安排(一)材料提交:1.论文提交时间:5月10日- 9月10日2.课件、优课提交时间:5月10日- 10月10日(二)网友投票:1.论文投票时间:6月1日-9月10日2.课件、优课投票时间:6月1日- 10月10日(三)市(州)初审1.论文初审时间:9月11日-9月20日2.课件、优课初审时间:10月11日-10月20日(四)省级评审1.论文评审时间:9月20日-9月30日2.课件、优课评审时间:10月20日-10月30日三、参与流程(一)活动参与入口1.用户可登录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点击2016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杯教师技能大赛页进入活动主页面;2.用户可登录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移动(/)进入活动主页面。
(二)作品申报参赛教师可在活动页面点击‚上传我的作品‛,并填写相关信息后完成作品申报。
申报的作品可以在‚我的作品‛中进行查看。
四、评审方式本届活动的作品评选分为网友投票、市(州)级初审、省级评审三个阶段。
(一)网友投票活动开始后,‚和校园‛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和校园‛客户端进入投票页面为教师作品进行投票,投票日期结束后,将评选出得票前三十名的作品,作为‚和校园‛最佳人气奖(网友投票的作品可以是‚教师论文‛、‚教师课件‛与‚教师优质课‛的任意一个,最终选取得票最高的三十个作品。
投票仅用于人气奖评选,不作为该作品其他奖项的评审参考标准)。
(二)市(州)级初审本届活动将以市(州)教育局为单位组织对本地区参赛作品进行初评,评审出30%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省评比。
2017年第十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2) (1)
![2017年第十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2) (1)](https://img.taocdn.com/s3/m/6586cb1cce2f0066f433224d.png)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十八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三、“评选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四、“创客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五、“竞赛项目”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六、奖项设置七、组织工作附表1:“评选项目”、“创客项目”省级推荐作品名单附表2:“评选项目”、“创客项目”推荐作品登记表附表3:“评选项目”、“创客项目”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评选项目”、“创客项目”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5:“评选项目”、“创客项目”省级评委推荐表附表6:“竞赛项目”参赛名单附表7:“竞赛项目”(组队)报名表附表8:“竞赛项目”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附件2: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附件3: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附件4: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附件5: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附件6: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赛——“工业时代”竞赛规则附件7:纳英特智能挑战赛——“九宫医疗”竞赛规则附件8:BotBall——“未来农业”竞赛规则附件9:西觅亚FLL工程挑战赛——“动物之友”竞赛规则附件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附件11:通用附则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的人员范围是: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本届电脑活动内容分为“评选项目”、“创客项目”和“竞赛项目”。
三、“评选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评选项目”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一)项目设置小学组:1.电脑绘画2.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3.电子板报4.网页设计5.电脑动画6.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7.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8.计算机程序设计(创意编程)初中组:1.电脑绘画2.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3.网页设计4.电脑动画5.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6.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7.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8.3D创意设计(未来智造设计)9.微视频(英语数码故事创作)10.计算机程序设计(创意编程)普通高中组:1.电脑艺术设计2.网页设计3.电脑动画(二维)4.电脑动画(三维)5.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6.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7.3D 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8.3D创意设计(未来智造设计)9.计算机程序设计10.微视频(微电影)中职组:1.电脑艺术设计2. 电脑动画(二维)3.电脑动画(三维)4.计算机程序设计(二)相关要求1.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①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省级优秀作品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省级优秀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df6d36233687e21af45a9db.png)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双向融合实践路径探究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动漫“Moodel+微课”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互联网+微课”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开展STEM教育可能实现的路径——数学实验 “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下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 研究 STEM理念下中学物理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数字化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策略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改 变 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作用 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效性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路径的探究——以“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为例 探究型微课的开发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STEAM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设计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创客教学模型研究 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探究 Classdojo软件在散文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游戏专题式动漫教学的实践探究 Moodle平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压强》课为 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编程教学效果调查——以初中SmallBasic课程教学 为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利用微课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商务英语口语微课制作及应用 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GoC编程教学探索 初中动漫教育的创新实践与优化策略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支架式教学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创新实践 基于“电子绘本”的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支架式学习理念的Scratch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网络学习平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微视频创作应用效果分析 微电影在中小学德育和美育中的应用探析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谊舞学习的效果研究——以华尔兹为例 情境化的探究式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省-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省-四川省电化教育馆](https://img.taocdn.com/s3/m/bfe675fa195f312b3069a522.png)
一等奖
梁建朋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技术装备与信 息管理中心 戴敏 成都市大弯中学校 王毅 冯燕 郭林 何芹 黄姝 黄琴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罗江区深雪堂小学校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剑阁县江口嘉陵学校 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泸州市 成都市 成都市 成都市 宜宾市 成都市 成都市 成都市 达州市 成都市 成都市 德阳市 绵阳市 资阳市 成都市 德阳市 成都市 绵阳市 成都市 成都市 成都市
二等奖
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浅析Big6模式 黄远梅 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深度体验 杨洋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建高中物理学科校本资源库的研究 张海军 用STEAM教育理念引领信息技术课堂创新 ——以“Scratch绘制繁花 戴玉婷 曲线”案例设计为例 基于Scratch的编程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语文教学,绽放“翻转”之花 巧用武侯教育云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健美操模块基本课型教学实施探析 基于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区域应用机制的研究 构建“自主·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漫步“云”端,实现教育信息化 scratch程序教学四部曲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融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解析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基于GIF动画平台的校园足球“动教材”创编探究 谭理 马颖
融合创新视域下SMART电子白板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董亚伟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我们行进在创·造之路上——浅谈创客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研究 主题项目式Scratch教学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极课大数据在初中地理差异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邓平 胡婷婷 吴炳辉 徐玉梅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福建赛区)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福建赛区)](https://img.taocdn.com/s3/m/b86f1fc3da38376baf1fae1a.png)
关于开展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福建赛区)活动的通知各设区市电教馆(站)、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教仪站:按照中央电教馆《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教电馆[2015]69号)要求,为做好福建赛区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以下简称‚论文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一、活动组织福建赛区‚论文大赛‛由福建省电教馆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共同组织实施,并成立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福建赛区)活动组委会(组委会名单见附件)。
各设区市电教馆(站)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好宣传发动,引导各学校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者踊跃参与。
二、活动时间论文提交时间:5月1日-9月10日投票支持截止时间:9月10日省级评审时间:9月10日-9月30日全国评审时间:10月10日-10月25日三、评审方式论文大赛将由省电教馆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省级评审。
四、报送方式和参赛要求我省参赛作品可通过‚福建校讯通‛网站/xxt活动专区上传,详细内容要求、活动指南可访问上述网站查阅、下载。
(参赛指南还可通过‚中国移动‘和教育’平台‛;‚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站:;‚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网站:查阅、下载。
)相关作品上传、投票操作事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和校园福建站‛进行咨询。
五、奖项设置及论文发表1.优秀论文奖:组委会将根据专家评审和网上公众投票,评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
2.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地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组委会将评出若干电教馆(站)、中小学为优秀组织奖。
福建省电化教育馆2015年4月28日抄送:各设区市教育局附件: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福建赛区)活动组委会名单主任:苏海洋福建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王攀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副主任:管颖福建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陈凤燕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主任张拓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成员:张晓虹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教研员方腾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熊旭东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各地市成员:福州傅瓒福州市电教馆馆长卢婷婷中国移动福州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厦门庄敏琦厦门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林经丽中国移动厦门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宁德林向英宁德市电教站站长林婉玲中国移动宁德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莆田张金城莆田市教育条件装备站站长张君中国移动莆田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泉州高雄飞泉州市教育局教仪站站长吕伯秋中国移动泉州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漳州黄达堃漳州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郑玥璟中国移动漳州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龙岩陈尔联龙岩市教育局教仪站站长林婷中国移动龙岩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三明郑重三明市教育局电教站站长徐冬中国移动三明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南平苏庆峰南平市电教站张广云中国移动南平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项目经理。
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通知
![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bbbdc1502020740be1e9bab.png)
附件: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指南“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组织委员会编二○一六年四月目录一、活动范围二、时间安排三、活动要求四、遴选和报送方式五、遴选细则和论文发表六、组织工作附录:优秀论文评价标准一、人员范围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者。
二、时间安排论文提交时间:4月25日-9月10日投票支持截止时间: 9月10日省级推荐时间: 9月10日-9月30日集中报送时间: 10月8日-10月9日全国遴选时间: 10月10日-10月25日现场交流活动:11月上旬三、活动要求1.活动主题: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常态化、规模化应用,深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具体选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信息化年度重点工作解读;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如精准学习、场馆学习、混合式学习、学习空间、学习科学、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等;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信息化时代个性化学习、虚实融合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途径、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书包、智能手机、微信、电子白板、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评价系统研究;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教育信息化过程、方法、成果评价过程和评价机制的研究;基于平板电脑、1:1数字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等技术与理念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2)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研究国家重点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方面重点工作的集中反映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如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等;信息技术助力破解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领域关键问题和难题的研究;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教师研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区域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协作教研、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等。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同步课堂杯征文范本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同步课堂杯征文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19f33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c.png)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同步课堂杯征文范本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活动简介
2.活动报名
3.操作指南
4.活动排名
5.活动组织
6.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
正文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同步课堂杯征文范本活动旨在征集优秀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主办,广州华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一、活动简介
中国移动和教育同步课堂杯资源征集与应用活动,旨在鼓励广大师生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活动分为学生和教师两个组别,征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视频等。
第1页共1页。
“XX”杯教育信息技术论文大赛高效性及改进
![“XX”杯教育信息技术论文大赛高效性及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6e85927f49649b6648d747aa.png)
“和教育”杯教育信息技术论文大赛高效性及改进摘要在国家信息化政策引领下的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萘发展过程中,开放、人本、个性、共享、创新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和评管指向,正引领着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比赛这一新颖、高效的评比模式向完善、科学的方向发展。
引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全国最大的行业群体,其教育教学成果高效性评管模式值得深入探索和创新推广,以开放、人本性的评管模式,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以高水准的比赛促进教师共享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向科学、务实方向发展。
纵览现行各类教育成果传统的评选模式,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一缺少透明化机制,所有参赛成果只局限于少数评委阅读后评价,教师群体无法比较性看到其优劣,若评委水准欠缺或暗箱操作,很难被发现,也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易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二教育成果隐于局部范围内评选,参评的或获奖的成果无法扩大受众阅读面,共享度低,难以拓展教师群体间互相学习的空间,影响力小。
在国家信息化政策引领下的教育信息化如火如萘发展过程中,各类先进的评价方式应运而生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开放、人本、个性、共享、创新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和评管指向,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
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源头上对学术诚信提出了科学的要求,也是高水准的教育学术成果评选所遵循的。
基于此认识,现就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比赛这一新颖、高效的评选模式予以理性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正文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教育成果评管模式突破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教育成果评管模式有许多新突破。
一是国家教育信息化顶层政策引领,教育成果评管必然寻求高效的运作模式与日俱进地相呼应,相匹配;二网络人人通、校校通以及各类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丰富多彩而又彰显教师个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成果的传播由窄向宽,评管理念、公信力、公正度以及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随广泛的传播让广大的教师群体共享受益,甚至波及学生、家长等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产生受众效应;三、统一调配、科学操作、避弊扬优的系统性评管体系,将克服传统成果评管的暗箱操作等不良、低效评管带来的负面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第七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
活动指南
“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组织委员会编
二○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活动范围
二、时间安排
三、活动要求
四、遴选和报送方式
五、遴选细则和论文发表
六、组织工作
附录:优秀论文评价标准
一、人员范围
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者。
二、时间安排
论文提交时间:4月25日-9月10日
投票支持截止时间: 9月10日
省级推荐时间: 9月10日-9月30日
集中报送时间: 10月8日-10月9日
全国遴选时间: 10月10日-10月25日
现场交流活动:11月上旬
三、活动要求
1.活动主题:深化应用融合创新
鼓励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常态化、规模化应用,深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具体选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化年度重点工作解读;信息技术促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如精准学习、场馆学习、混合式学习、学习空间、学习科学、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等;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信息化时代个性化学习、虚实融合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途径、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书包、智能手机、微信、电子白板、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评价系统研究;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教育信息化过程、方法、成果评价过程和评价机制的研究;基于平板电脑、1:1数字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等
技术与理念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2)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研究
国家重点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方面重点工作的集中反映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如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等;信息技术助力破解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领域关键问题和难题的研究;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教师研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区域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协作教研、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等。
(3)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政策与措施、方法与经验;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信息化服务、评价、供需及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4)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与立德树人;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师生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如基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展开的教研、教师培训等;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能力及其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伦理教育;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技术、交往、学习能力、个性化快速转型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研究;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教育研究,如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等。
(5)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
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机制研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典型案例研究;教
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主题教学网站、微课、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双语资源建设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专题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职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及其支持教学服务研究;基于慕课、微课、私课、教育游戏、电子书包、智慧课堂、博物馆、图书馆等新型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个性化资源推送研究;基于QQ、博客、几何画板、统计软件、微信、模拟软件等的教学研究与应用;教育游戏的基本理论、设计开发以及应用。
(6)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
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的理论研究;开放学习社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教育应用研究;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在线教育发展与挑战研究;在线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在线教育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研究;互联网与教师经验共享。
(7)“三通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国家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8)中国移动“和教育”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研究
基于“和教育”云平台()与科学家庭教育、教师智慧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教育优质产品设计研究,如:名师导学、多媒体教学、英语学习、在线作业、智能组卷、学业评测、档案、教管OA、家长学堂,以及少儿心理辅导等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
(9)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存
在问题的探讨;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与服务体系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的行政管理、治校方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早期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信息素养研究;教育信息化绩效研究。
(10)家、校、企互动创新方式及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11)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征文要求
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
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
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范文请登录“和教育”网站论文活动专区:/lunwen;“和教育”手机客户端:/app;“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站:和“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网站:查阅、下载)。
3.投稿方式
本次论文活动采用在线投稿方式,参与活动教师直接将论文提交到论文活动专用网站。
首先进行注册,填写个人真实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可参考学校公章)、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注册后提交论文,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提交后不能修改,投稿全程免费。
注意:通讯地址务必要填写详细、准确,以便于论文结集发表后样刊的顺利邮递。
4.作品资格审定
(1)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
取消遴选资格。
(2)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遴选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批评。
作者需保证稿件及各种说明、引言等无任何法律纠纷,剽窃或抄袭产生的法律纠纷由作者本人负责。
(3)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从未在任何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取消遴选资格。
四、遴选和报送方式
1.论文活动将组织省级推荐和全国遴选。
各省级电教馆负责组织省级推荐。
省级的推荐标准、推荐细则由各地电教馆自行确定。
中央电教馆制定全国优秀论文评价标准(见附录),负责组织全国遴选。
2.活动组委会为各省级电教馆配备一个单独的账户,9月10日,各省级电教馆用该账户可登录FTP平台下载各省论文,组织省级推荐。
省级推荐后,各省级电教馆按规定时间集中报送20-50篇论文参加全国遴选,报送的论文中,一线教师的论文数量须占到90%以上。
五、遴选细则和论文发表
1.优秀组织单位:根据各地电教馆和学校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组委会将遴选出若干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单位遴选对象包括各省电教馆和学校。
等奖10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优秀奖若干。
在遴选结束后将召开论文交流活动(另行通知)。
3.论文发表:部分优秀论文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专刊形式结集发表。
六、组织工作
1.组织领导
“论文活动”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二司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
“论文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负责论文活动日常事务工作。
2.论文活动详情查询
论文活动详情查询请登录以下各网站查询:
论文活动专用网站(/lunwen活动专区);
手机客户端地址(/app);
中央电化教育馆官网(/);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官网()。
附录
优秀论文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