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工作计划8篇
2型糖尿病工作计划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型糖尿病工作计划8篇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可以提高我们对工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详细的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和掌控力去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型糖尿病工作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HbA1c>7%
胰 岛 素 治 疗 路 径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睡前 注射(中效人胰 岛素日 1-2次注射(预混 人胰岛素/预混胰 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 岛素每日1-3 次注射
或
预混胰岛素 类似物 每日3次注射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
HbA1c>9% 或 FPG>11.1mmol/L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基础+餐时胰岛素 每日1-3次注射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 注(CSII)
预混胰岛素 每日2-3次注射
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 调整睡前三 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1 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 为1~4 U,直到血糖达标
2018/5/15
第二部分 控制目标及降糖、降 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综合控制策略
•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分的临 床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 • 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体重增加,2型糖尿 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以及其危害将显著增加 • 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控制体 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 首要原则是个体化 • 空腹血糖控制目标由3.97.2mmol/L 改为4.47.0mmol/L,以避免增加低血 糖发生的风险 • 循证医学研究中把收缩压控制 到<130mmHg 时,没有看到 显著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和死亡风险,故将收缩压的控 制目标修订为140mmHg • 二级预防中LDL-C 目标定为< 1.8mmol/L,与国际多数指南 一致
2020《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要点导读:2型糖尿病(T2DM)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
关于中国成人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以及HbA1c达标策略,共识主要有以下推荐。
成人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推荐一、一般成人T2DM患者1.对于大多数成人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7.0%。
2.对于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CVD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6.5%甚至接近正常。
3.经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应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治疗,且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T2DM患者,在HbA1c<6.5%后应维持治疗,不宜减弱降糖治疗强度。
4. HbA1c目标值应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和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维持风险与获益的最佳平衡。
二、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的T2DM患者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风险的T2DM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8.0%。
三、老年T2DM患者1.老年T2DM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宜个体化,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2.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7.5%。
3.对于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8.0%。
4.对于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建议将HbA1c目标设定为<9.0%。
5.对于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若预期寿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预期寿命较长,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四、低血糖风险较高的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15年、曾经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HbA1c控制在7.0%~ 9.0%。
中国二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中国二型糖尿病控制目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
据统计,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二型糖尿病占到了绝大部分。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糖尿病,中国制定了二型糖尿病控制目标,以指导患者和医生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国二型糖尿病控制目标的具体内容。
一、血糖控制目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旨在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临床试验和实践经验,中国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5.0-9.0mmol/L范围内。
这些目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的稳定,减少血糖波动对身体的损害。
二、血压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引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制定了血压控制目标。
根据指南,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该是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血脂控制目标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
高血脂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负担。
为了改善血脂水平,中国提出了明确的血脂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控制在4.5-6.2mmol/L范围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mmol/L,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适当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得以调节和控制。
四、体重控制目标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疾病控制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体重,中国制定了相应的体重控制目标。
根据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kg/m²的范围内。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糖尿病患者能够逐渐减轻体重,改善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2型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
监测心理状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状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 态度
饮食调整:控 制总热量摄入, 合理搭配膳食, 减少糖分和碳 水化合物摄入
运动计划:制 定适合自己的 运动计划,如 散步、慢跑、 游泳等,增加
身体活动量
监测血糖:定 期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变化 调整饮食和运
预防进展:通过 生活方式改变、 早期筛查和干预 ,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率
糖尿病的预防: 健康饮食、适量 运动、控制体重 等生活方式的改 变
糖尿病的管理: 血糖监测、药物 治疗、胰岛素治 疗等综合管理方 式
新型药物:如 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等 新型药物的研究 和应用
糖尿病教育:提 高患者对糖尿病 的认识,增强自 我管理能力
汇报人:XX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在40 岁以后发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 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 口渴、多尿、疲劳、视力模
糊等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 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
胰岛素治疗
遗传因素:家族 中有糖尿病患者 的人更容易患病
控制体重:保 持正常体重,
避免肥胖
腰围管理:保 持腰围在正常 范围内,避免
腰围过大
健康饮食:均 衡饮食,减少 高糖、高脂肪、 高盐食物的摄
入
适量运动:坚 持适量运动, 提高身体代谢
率和免疫力
控制血压:通过饮食控制、 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式,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 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式,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岛素等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皮下 注射、静脉注射等
二型糖尿病人的糖化红蛋白标准
二型糖尿病人的糖化红蛋白标准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是其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的建议,二型糖尿病患者的 HbA1c 目标为:一般目标:<7%较严格的目标 (对于没有严重并发症且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6.5%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HbA1c 水平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密切相关。
较高的HbA1c 水平与以下风险增加有关: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HbA1c 水平的监测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监测 HbA1c 水平,通常每 3-6 个月进行一次。
监测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影响 HbA1c 水平的因素HbA1c 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糖控制情况红细胞寿命(红细胞寿命缩短会导致 HbA1c 偏低)某些药物(如激素和某些抗疟疾药物)的影响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会导致 HbA1c 偏低)其他血糖控制指标除了 HbA1c,还有其他血糖控制指标也用于评估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情况,包括:空腹血糖:指禁食至少 8 小时后的血糖水平,目标范围为80-130 mg/dL。
餐后血糖:指进餐后 2 小时的血糖水平,目标范围为 <180 mg/dL。
自我监测血糖 (SMBG):指使用血糖仪在家中监测血糖水平。
HbA1c 水平的个体化管理HbA1c 目标可能因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异。
对于预期寿命较短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宽松的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预期寿命较长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目标。
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沟通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定期沟通对于有效管理二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提供 HbA1c 目标的个性化建议,并帮助患者制定适合其具体需求的治疗计划。
2型糖尿病,为何血糖控制目标各不同
同为2型糖尿病,为何血糖控制目标各不同许多糖友在相互交流之中发现,医生告诉每个人的血糖目标值并不相同,那同样是2型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每个人的指标不一样呢?个体化控制目标才是合理的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HbA1c<7.0%。
并以此为依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血糖控制目标。
对比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指南将血糖控制目标由一个固定的值修改为一个范围,如空腹血糖在3.9~7.2mmol/L,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修改呢?这主要是综合考虑高血糖、低血糖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由于发生一次低血糖对身体所产生的危害,足以抵消长期严格控制血糖所带来的益处。
因此,设定血糖控制目标最关键的原则就是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个体化的血糖目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才是合理的。
三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8.0mmol/L,HbA1c<6.5%,尽量使HbA1c<6.0%;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患者餐前血糖应尽可能<7.8mmol/L且随机血糖<10.0mmol/L,HbA1c<7.0%。
此外,如患者病情较轻,通过饮食、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等治疗方式,便可使血糖控制达标而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这类患者应尽可能使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
适当放宽目标的2型糖尿病1.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可以控制得稍微宽泛一些,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达到一般标准:空腹血糖6.0~7.0mmol/L,餐后2小时8.0~10.0mmol/L,HbA1c在6.5%~7.0%之间。
对那些80岁以上高龄患者,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再适当放宽。
2.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低血糖所引起的风险远远大于血糖控制不达标所带来的风险,这时首先要考虑减少低血糖对身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解读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正式发布最新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与2007年版相比,此次《指南》在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特殊人群血糖控制目标等方面均作出调整,同时首次提出糖尿病治疗流程图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流程。
《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3.9毫摩尔~7.2毫摩尔,非空腹血糖小于等于每升10毫摩尔。
与2007年版相比,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有所放宽(2007年版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4.4毫摩尔~6.1毫摩尔,非空腹血糖为每升4.4毫摩尔~8毫摩尔)。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从2007年版的小于6.5%,变更为小于7%;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变更为7.8毫摩尔~10毫摩尔。
关于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指南》提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始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如无禁忌症,应一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未达标,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二线治疗)。
如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次~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联合治疗(三线治疗)。
如采用上述方法血糖仍未达标,则应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四线治疗)。
此外,《指南》强调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等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特别是对于中危、高危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已提升至一级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不推荐我国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诊断糖尿病。
《指南》主要执笔人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解释说,虽然世卫组织已建议条件成熟地区采用上述方法诊断糖尿病,但目前我国仍缺少相关研究资料,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旦开展,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诊断上的混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主要内容(全文)第一章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要点提示: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达到11.2%,各民族有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2. 糖尿病的知晓率(36.5% )、治疗率(32.2% )和控制率(49.2% )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3. 糖尿病人群中T2DM占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A )2.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B)3. 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 T2DM、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
(A)—、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测定结果诊断糖尿病。
若无特殊提示,本章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2, 3。
表2糖代谢状态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肓争脉血浆葡萄糖(mmol/L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糖负荷后2h血糖<7.8空腹血糖受损空腹M>6.1 z <7.0//糖负荷后2h血糖v7.8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n7.8 z <11.1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糖负荷后2h血糖X 1.1表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n7.0mmol/L 或加上OGTT 2h 血糖>11.1 mmol/L 或加上HbAlcn 6.5%无糖尿病典型症状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二、糖尿病的分型采用WHO (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T1 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目标值
《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目标值1.引言1.1 概述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是指导医生和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给社会和个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专家学者制定了《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旨在提供权威可靠的治疗方案和管理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自身疾病。
这份指南的制定背景是基于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对中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程发展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指南的最新进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患者特点,制定了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针和管理策略。
这份指南的制定过程经历了严谨的专家评审和广泛的征求意见,依据了丰富的实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以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值和治疗策略,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2型糖尿病。
总之,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是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权威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通过这份指南的应用,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1.2文章结构《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文章结构本文旨在介绍《中国2 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的目标值,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2 型糖尿病的治疗指南,并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含两个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将描述中国2 型糖尿病的治疗现状,包括目前患者数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2 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的制定背景,包括制定指南的动机、参与制定的专家团队及其方法和步骤。
结论部分将强调目标值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国2 型糖尿病治疗指南》的建议,提供关于目标值的具体建议。
最新: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
最新: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将HbA“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xn 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要个体化新增了个体化HbAi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HbAi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将个体化目标的原则应用彩图表示。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y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控制目标。
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近几年,国内上市了多种具有新的降糖机制的药物,本版指南对这些药物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证据做了及时更新,并在附录中全部列入。
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仍然是本版指南中制定降糖药物治疗流程图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使用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硏究证明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的药物放在优先选用的位置上。
关于糖尿病高血糖治疗流程图,分为单药治疗、二联治疗(分为口服类和注射类)、三联治疗和胰岛素多次注射。
二联治疗时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并根据有或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ASCVD )及高危因素、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选择合适的药物。
指南中强调了高血糖药物治疗要点,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呱是T2DM 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T2DM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弧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冶疗要点包括:(1 )米用1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米用2 种甚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2 ) 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T2DM患者,不论其HbA〔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肌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 , GLP-1RA )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 SGLT2i )。
糖尿病控制目标
老年患者而言,早期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同样,在EMPIRE研究中,与单甲双胍剂量 递增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达到 HBA1C<6.5%的患者百分比更高一些(40.9 %比28. 2%)。在达标率明显升高的同时,胃 肠道的不良反应反而明显减少。
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 血糖状态,各类血浆脂蛋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基 化。
糖基化将加速脂蛋白的氧化,影响脂蛋白在体内的 代谢。
研究表明,VLDL和LDL的轻度糖基化可降低其与受体 的亲和.导致LDL和VLDL清除减慢.血中VLDL和LDL 的水平升高;
HDL的糖基化,影响其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生。
推荐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监测一次HbA1C。 2005年颁布的糖尿病指南中,都将HbA1C的控制目
标从7%降至6.5%。
2早期治疗达标,是提高达标率的关 键手段
2型糖尿病诊断时,50%的患者已存在并发症,此时的B 细胞功能只剩下原来50%,如果不治疗,每年将以4%~5 %的速度下降。
同时,现今的治疗有2/3的患者HBA1C没有达标。 既往的阶梯式治疗, HBA1C达标是非常困难和缓慢的,
由于药物的互补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近年的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D C C T 后续E DI C(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lnterventions and complications,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 行病防治计划)研究中发现,曾经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具有 记忆反应,在十几年以后,尽管2组的HbA1C在一水平,然 而大血管的死亡率在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中明显减少了50% 左右。
二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
2型糖尿病旳治疗控制目旳应个体化
HbA1c是反应长久血糖控制水平旳主要指标之一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 理旳HbA1c控制目旳为<7%。更严格旳HbA1c控 制目旳(如<6.5%,甚或尽量接近正常)适合于 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 血管疾病旳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 或其他不良反应。相对宽松旳HbA1c目旳(如 <8.0%)可能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 命较短、有明显旳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 严重叠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尽管进行了糖尿 病自我管理教育、合适旳血糖监测、接受有效剂 量旳多种降糖药物涉及胰岛素治疗,仍极难到达 常规治疗目旳旳患者。
式
• 心脑血管病史
干 预
• 年龄≥40岁 • 年龄<40岁,合并≥1项危险原因
√ 高血压、吸烟史、蛋白尿、心血管病家族史
涉及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 固醇摄入、减重、增长运 动和戒烟、限酒、限盐等。
继续治疗
检验血脂 禁用他汀药物
他汀类药物旳禁忌症: ✓ 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
✓ 活动性肝脏疾病 ✓ 无法解释旳血清转氨 酶连续升高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 HbA ≥17C.0%, 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主要治疗途径
备选治疗途径
二甲双胍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α-糖苷酶克制剂
生
活 二线药物治疗 方 式 干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α-糖苷酶克制剂 或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或 DPP-4克制剂
预 三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
或
或
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
胰岛素促分泌剂 或 α-糖苷酶克制剂 或 噻唑烷二酮类 或 DPP-4克制剂 或 GLP-1 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
2型糖尿病降脂治疗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
糖尿病患者 是否在服用他汀药物 否 是 继续治疗
LDL-C<100mg/dl (2.6mmol/L) 否
强 化 生 活 方 式 干 预
不了解
检查血脂
• 他汀药物禁忌证 否
是
禁用他汀药物
他汀药物适应证 • 心脑血管病史 • 年龄≥40岁 • 年龄<40岁,合并≥1项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和治疗路径
要点提示
●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A);血压<130/80 mmHg; LDL-C<2.6 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 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管疾病);BMI<24 kg/m2 ● 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 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 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 大血管并发症 ●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 糖控制达标时,应开始药物治疗 ●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 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者,采用二种,甚至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如血糖 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 HbA1c控制目标为<7%。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
(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
• 综合控制指生活方式干预,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的 药物治疗和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综合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控制目标应具有综合性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2型糖尿病理想的综合控制目标视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 异。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患者都将有益, 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如HbA1c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患者 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
近期目标 消除糖尿病症状 和防止急性代谢 并发症
远期目标
预防慢性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的临床 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 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发展速度及其危害等将显著增加。因而,对2型糖尿病基于循证 医学证据的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 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 措施。降糖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 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为了避免低血糖,血糖值≤5.6mmol/L时,重新评估降糖治疗, 血糖值<3.9mmol/L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10mmol/L启用胰岛素,血糖保持在7.8-10mmol/L,不 建议血糖控制目标<6.1mmol/L
应该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 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 与其相关的并发症。在治疗 调整中,可将HbA1c≥7%作为 2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 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 标准。血糖控制应根据SMBG 的结果以及HbA1c水平综合判 断。
生活方式干预3月*
药物治疗:首选ACEI/ARB#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2022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血糖控制篇2022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上,公布了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讨论稿,在新版指南中,将以往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进行了调整(表1)。
可以看出,新版指南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较宽。
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以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提示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分析发现,血糖控制(以HbA1c表示)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呈对数性关系,该相关性延伸到正常HbA1c水平(<6%),没有下限,即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HbA1c控制得越低越好。
DCCT后续9年随访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接受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终点的发生风险降低42%(P=0.02),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卒中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病风险降低57%(P=0.02)。
而UKPDS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HbA1c每降低1%,CVD发生率降低18%。
基于这两个大型的循证医学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稍小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不少制定了HbA1c控制目标,如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成人的HbA1c控制目标为<7%;而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控制目标为<6.5%。
近年来,一系列有关强化降糖治疗是否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结果先后出炉,其中最著名的是ADVANCE、VADT以及ACCORD3项研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3项研究均未显示出强化降糖治疗具有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尤其是ACCORD研究更由于强化降糖组心血管事件增加而提前终止。
回顾这三大研究,ACCORD研究和VADT研究均将强化降糖组的HbA1c目标值定于<6.0%,ADVANCE研究定于<6.5%。
进一步分析发现,ACCORD研究中,强化降糖组血糖下降过快(4个月内HbA1c下降1.4%),更多使用胰岛素及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使部分患者体重增加明显以及更多的低血糖事件可能是导致其心血管事件增加的原因。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
病例:患者女性,60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主诉
频尿、口渴、体重减轻。
血糖控制不良,经常出现高血糖症状。
护理诊断:
1. 高血糖:可能表现为频尿、口渴、体重减轻等症状,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和控制。
2. 营养不良:由于控制饮食不当,导致体重减轻,需要进行营养指导,调整饮食结构。
3. 心理压力: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容易焦虑紧张,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护理目标:
1. 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2. 保持体重稳定,恢复正常营养状况。
3. 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
1. 定期测量血糖,根据医嘱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
2.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低糖、低脂、高纤维,分餐进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3. 给予患者营养教育,指导其合理选择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4.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其心声,及时发现并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
5. 鼓励患者参加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学习自我管理技能。
评估和反馈:
在护理过程中,及时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确保达到护理目标。
并在患者出院后,建议定期复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