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同国际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共25页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
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
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
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
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
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件)-高二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地位
这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 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习
近 平
完 整
核心 要义
外的
交理
以党中央权威为统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
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十 个 坚 持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 以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 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以公平正义为理念;
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
以对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
明确了新时 代中国外交 的使命宗旨、 根本原则、 主要任务和 独特风范。
思论
▲①弘扬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想
体 系
核心 理念
构建人 类命运
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 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②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
①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 互不侵犯 ③ 互不干涉内政 ④ 平等互利 ⑤ 和平共处
1953年首次提出
1955年万隆会议
侧重点:常用于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协议
地位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
组织和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并载入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性文件,对推 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
习近平外交思想
4. 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外交方面的贡献):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部署:
① 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 机制;
② 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③ 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
设; ④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
(3)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 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十个坚 持”
内容
一个统领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 领导
一个使命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个宗旨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
答案与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 不能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5.中国所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答案与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安全、经 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种常态,但中国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 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答案与解析:×。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并不是所有 国家。
7.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同世界 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答案与解析:×。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 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主干梳理
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
主权 五项原则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力量
重要力量
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
重大外交 共同价值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复习课件)高中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第1课时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知识点一 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1.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对峙的 两极格被局打 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 分化 和组合,大国之间 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知识点二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 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 各国相互依赖 程度不 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 不断增强。 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 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 新兴经济体 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共同发展的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
3.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 国家主权 、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 内容
一等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利益 与人民的根本利 本质
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 根本利益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 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
要求 进各国
共同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 国家实力 。我国应该坚持以 举措
2.发展问题
(1)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经济 的发展问题。
(2)现状:①世界 经济 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
期。②经济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
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
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化工学院 2010级环境工程一班
背景:新中国成立;帝国主义对新生人民政权实行敌
视政策;世界形势处于“冷战共处”状态。 原因:为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 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苏 联),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彻底清除帝 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 成就:中国相继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西欧北 欧等2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 1954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积极作用,新中国成 立后作为五大国的地位出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1955 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 原则处理国际关系;
15
兼济天下
综观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我们不难发现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贯穿始终。当代中国同 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前 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联系在一起。尽管 国际风云多端,但中国将坚定不移的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 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4
背景:中国开始“文化大革命”;美国对中国实行孤
立、封锁和禁运;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 “两个中间地带”的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随着 自身力量的发展,与美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运动高 涨,第三世界崛起。 原因: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 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世界进步与和平; 成就:中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威胁、武装,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了世界和平,扩大和发 展了我国的外交;中苏关系破裂;1960年与古巴建交; 1964年中法建交;
当代中国与世界
当代中国与世界
六方会谈
当代中国与世界
国际秩序重建: G20机制化,自2011年 起,20国峰会每年举行一次,标志着世 界经济秩序由G8主导的时代成为过去
当代中国与世界
G20:1999年成立,根据七国集团建议设 立财长和央行行长年度对话机制。 成员:G8+巴西、印度、中国、南非、墨 西哥、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阿 根廷、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欧盟 (10+10)
G8+5到G20 美国总统奥巴 马:没有20国 的共同努力就 没有世界经济 的好转
当代中国与世界
G2大于G20? 世界惊呼:没有胡 锦涛,什么事也解 决不了。 别让G2忽悠了自己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一)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形成发展 中国的国际战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 程和同时期国际局势的变化形成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作出了世界大战可 以避免的判断。11届3中全会后,中国对外战 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反对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战 略的明确目标。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人类历史是一部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 (其中资本主义所起作用巨大) 第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 改革开放,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同世界 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仅从人口、经济总量和国土面积看,中 国就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主要 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第 二大进出口贸易国,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做出 很多贡献。 第三,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贡献 就越大。
【内容完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PPT模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中美关系
• 努力维持稳定的中美关系 • 在处理中美关系的时候要坚持原则
知识能力储备
• 在人才和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
两个方面的挑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伟的愿景,但它需要时间,也需要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建设。 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 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 40年以来,我国的多边外交、主场外交、首脑外交等,越来越多。如今,我 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者、倡议者。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 独立自主
不结盟
•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中国 的对外政策
• 坚持自己的国家利益 邓小平同志:“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中
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 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相互尊重
• 相互尊重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联合国宪章》规定,国家不分大小贫富
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
2
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动荡,中国的对外关系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中国
在这一时期通过建设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来化解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 1997年,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 在苏联解体以后继续维持相对良好的国际战略环境
第三阶段 2002年-2012年
和平 发展
2012年以来的中国外交是大国特色更加凸显的外交。这一时 期,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实力也继续不断增 长,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在国际舞台上做更多的事情。
近现代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一)知识结构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
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
一、16世纪下半期新航路开辟以后至一战1.16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的时期,也是早期西、荷、英、法向外扩张充满矛盾斗争的时期。
这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7世纪,英、荷之间发生三次战争,荷兰战败,失去了海上强国的优势0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进行了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不仅掌握了欧洲霸权,而且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国和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欧洲列强们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53年至1856年,英、法同俄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遭受失败。
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一战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他们之间国家实力的对比,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复旦国际关系真题
1996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6)唯物政治观、国家结构、社会共和国、政治管理、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文明的冲突"二、试论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15分)三、试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思想的内容与意义(20分)四、试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点(15分)五、简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分)国际关系一、简释题里根主义、钢铁盟约、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中非经济关系四原则、诺曼底战役戴高乐对未来欧洲的构想、协约国集团、美国独立战争二、论述题1、试论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地位2、评八十年代上半期的美苏关系3、试论新技术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4、试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5*6)基层群众自治、法治政治、新公共行政学派、官职职业化、市民社会、国际政治的主体二、试述无产阶级政策和策略。
(15分)三、试论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分权制衡"原则(20分)四、简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15分)五、试论社会主义政治与精神文明(20分)国际关系一、简释题洛美协定、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特征、(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美英战争、三国同盟、第三帝国、大东亚共荣圈二、论述题1、评冷战结束后,美俄对外战略的调整;2、试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3、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4、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1998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5*6)政治权力、系统管理学派、“非国家实体”、城邦民主政体、政治文化、“天人感应”二、试论国家与民族的关系(15分)三、试述现代政党的特征(15分)四、简论法国半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与同(20分)五、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20分)国际关系一、简释题"小协约国"、钢铁盟约、苏联东方战线、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新日美安保条约、埃以"和平协定"、经济互相依赖理论二、论述题1、试析北约东扩的背景和影响2、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英德战略三角关系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新发展1999年考试题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5*6)基层群众自治、"一党独大制"、国家结构、委员会共和制、策略性政治决策、柏拉图的"心灵论"二、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又一次革命(15分)三、试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和形态(20分)四、试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自强发展道路的特点(15分)五、简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前提和主要历史任务(20分)国际关系一、简释题日美安保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新型党际关系准则、冷战后的新安全观、罗斯福总统的隔离演讲、相互依存的敏感性、大国伙伴关系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应具备的条件二、论述题1、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的的变化2、试论"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意义3、新科技革命对21世纪国际关系有何影响2000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6)唯物政治观、官僚制度、公民创制权、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党政治、政治发展的民粹模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为什么说:"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2、简评现代化过程中的所谓"匀质化"特征3、简述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三、论述题(共46分)1、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治统治必须以其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思想(16分)2、试论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及我国的宗教政策(15分)3、试用分权理论简析西方国家政府机构间的关系(15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布列斯特和约、远东慕尼黑阴谋、霸王战役、哈尔斯坦主义、拿骚协议、美国战略防御计划二、简答题1、"东方战线"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所起的作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冷战后北约战略新概念三、论述题1、分析希特勒在二战前的外交战略2、试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内容和作用3、试论全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01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6)政治权力、意识形态霸权主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技术构成阶层论、管理程序学派、行政集权民主制二、简答1、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优点和缺点2、简要评价资产阶级分权学说3、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1、试述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关系2、现代政党产生原因及其特点3、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历程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布莱尔"第三条道路"、华沙条约、民族自决权、一条线战略、欧共体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苏伊士运河危机二、简答题1、不结盟运动的基础2、人权和主权的关系3、冷战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原则4、北约布鲁塞尔条约"双轨"政策的内容和目的三、论述题1、试论冷战前后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的演变2、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2002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5*6)政治权力、多元民主论、政党制度、总统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二、论述1、试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关于“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这一命题的意义(15分)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官僚制度的历史地位及评价(20分)3、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及其现代化(15分)4、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20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上海精神、美苏中导谈判中的零和方案、罗迦诺公约、田中奏折、西欧联盟、埃以戴维营协议二、简答题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间关系的基本特征2、新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观点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主要成果三、论述题1、冷战后中国的伙伴关系战略2、二战期间雅尔塔会议及其他一些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及其实质3、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的主要合作内容和性质2003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7*8)政治辩证法、代议民主制、政治参与的含义、民族的基本特征、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政府机构、内阁制、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二、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18分)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28分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18分)五、论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30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国家主权、软权利、古巴导弹危机、危机管理、拉巴洛协定、世界体系论、民主和平论、蒙巴顿方案、与台湾关系法二、简答题1、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变化(原试题上是国际利益的变化,后来老师说应该是国家利益,原试卷上字打错了)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三、论述1、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变化2、冷战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原因(最好从国际因素和美国因素两方面答)2004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6分)行为政治学、国家形态、政党政治、结构功能主义、政治发展的含义、阶级、民族区域自治、违宪审查权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8分)三、试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和多党制进行比较分析(18分)四、试论政治文化的超前性和滞后性(28分)五、试论我国“当前改革是一场大变革”并用我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分析(30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70分)禁止核扩散条约、洛迦诺精神、贡比涅停战协定、八一七公报、新安全观、开罗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万隆会议、舒曼计划、超越遏制二、述论威尔逊主义的内容、实质、影响(25分)三、论述:从“哈尔斯坦主义”到“新东方政策”的变化,分析西德对东德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25分)四、论述: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和日本同盟政策的调整内容及其后果、影响(30分)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8*7)国家结构形式、政治社会学、威权政体、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政治决策、国家主权、民族与宗教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特色(18分)三、你对于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都要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找寻这一命题是怎么理解的(28分)四、政治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18分)五、试论西方民主共和制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在矛盾(30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6*8)P=(C+E+M)*(W+S)克莱因公式、军事-工业复合体、正义战争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大西洋宪章、里根主义、洛美协定、不结盟二、简答(12*4)1、国际关系组织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2、核武器冷战后世界中的作用并举例分析3、60年代的中国外交4、评苏联的"东方战线"及其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三、论述(27*2)1、论述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及911后大国合作的趋势2、1978年以后中国多边外交的内容与特点2006年试题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6分)多元民主论、政府与国家的区别与联系、政治文化及其特点、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民族自决权、政党制度二、论述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地位与作用(18)三、论述社会共和国的内容与意义(18分)四、论述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改革(28分)五、论述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30分)国际关系一、简要解释(6*8)“颜色革命”、国际联盟、"缓和" 、中美建交三原则、中导条约、东方战线、哈尔斯坦主义、公众外交二、简答(12*4)1、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及其演变2、多边国际组织对国际关的影响3、二战后大国对远东秩序的安排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三、论述(27*2)1、建国后,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思想,政策及影响2、试论二战后欧美的关系变化2007年试题一、简释(80分)行为主义政治学、现代国家建设、公民不服从、法团主义、民粹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威权政体、寡头统治铁律、政治动员、《多元民主理论的困境》二、是一段阿尔蒙德论述政治文化的材料,然后回答三个问题1、政治文化的含义(5分)2、为什么说成功的民主政治需要政治文化支撑(5分)3、阿尔蒙德所说的政治文化是什么类型的政治文化(5分)三、“早期的政党产生并局限于议会,现代大众型政党走向并根植于社会”的原因及其促进因素(20分)四、有限政府之“有限”的内涵和原因(15分)五、论述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20分)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5*8)尼克松主义、古巴导弹危机、正义战争论、新中世纪主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利益、全球化、万隆会议二、简答(15*4)1、国际联盟的成与败2、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3、政党外交与国家外交的关系4、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历史三、论述(25*2)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2、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制度2008年试题(不全,国关差一道名解)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80分)守夜人国家、违宪审查权、行政集权民主制、多头政治、《集体行动的逻辑》、社会资本、比例代表制、民主社会主义、戴维斯曲线、趋同论二、“民粹主义”对大众道德,智慧与力量的崇拜。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册知识点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仅供参考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第一框国家是什么1、国家的产生(P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基本要素(P3)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3、国家的性质(P3)(1)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国家的本质(P4)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补充拓展】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P4)(1)区别:①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2)联系: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②(补充)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国家的职能(P4相关链接)①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
②社会管理职能。
7、国家性质的类型(P5)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8、我国的国家性质(P5)(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
②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
(3)特点: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②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9、国体与政体的含义(P6)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谁掌握政权”)②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历史变迁与现实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历史变迁与现实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清朝时期清朝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以闭关自守为主。
清朝统治者奉行的是“海禁”政策,限制外国贸易和外国人进入中国,这主要是出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恐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力压迫的增加,中国开始意识到必须开放与外国建立更好的关系。
二、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段新的历史。
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新的外交思潮,主张以平等、正义和互惠为基础,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
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心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
中国积极争取各国的支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在这一时期与许多非殖民化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四、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将自身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念,并提出了“互利共赢”的发展观。
中国大力推动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并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多边合作,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五、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道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主持和倡导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
六、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与一些国家存在着领土争端和区域紧张局势,如南海争端等。
现代国际关系史
巴黎和会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争执不断。会议 上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会议程序;处置 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领地;性质和任务) 二、德国的疆界和赔款问题 三、阜姆问题 四、山东问题 五、俄罗斯问题
巴黎和会
顾维钧
(1888—1985)字少 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 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 的外交家之一。
法国大革命
拿 破 仑 战 争 与 欧 洲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维也纳体系在维持了几十年后又被欧洲革 命风暴冲垮了。不过,五强称霸的格局未 发生根本变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成了国际政治中新的主要角 色。它联合英、法、日本等国构筑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已经越出了欧洲 范围,将远东也纳入到欧洲列强所设定的 国际秩序中来了
英国:尽力维护英国在全世界的利益,重 点在欧洲。(抵制美国;扶德抑法) 法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最大限度削弱 德国)
意大利:控制亚得里亚海,建立在东地中
海的霸权。(宰割战败国弥补战争损失)
日本:保持大战期间夺得的赃物,进而称
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各有自己不同的争霸计 划,并都想在战后分赃中获得最大份额, 这就不可避免地在解决战后的问题上发生 矛盾和冲突。于是,“巴黎和会”就成了 他们相互斗争的场所。
萨拉热窝事件
4、雅尔塔体系
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战败国德国、亚非民族解放 运动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了不断的冲击。席 卷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年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兴起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 底解体。二大战爆发了。战争行将结束时,美英 苏为首的主要战胜国依照战时的蓝图设计了雅尔 塔体系。战后几十年中美苏两家的“冷战”成了 国际关系中的主旋律。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之力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几乎无一例外,尤以美国为最,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和贡献举世公认,中国经济在这20多年里持续、稳定、健康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自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其影响遍及世界。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的丝绸茶叶可谓是闻名于世,源源不断的流向于其他国家。
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因为没有合适的商品输入到中国,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而他们处于贸易逆差。
白银资本远远不断流入中国,可是说当时中国引领着全球的白银资本流动。
如果同学们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本书叫做《白银资本——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是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写的。
可以说那个时候中国需要资本,西方国家需要商品。
随后在马可波罗游行记的描述之下,在充满着对黄金贪婪之情刺激之下,西方国家开始开辟新航路。
15世纪随着新航路开通之后,西方国家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而同期的中国选择了什么道路啊。
对了,非常好,这个时候中国则关起了大门,开始闭关锁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因此越拉越大,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长达100年的屈辱历史。
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开始真正的站了起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作出了改革开放这样伟大的决定。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包括当时的苏联。
对外开放,也让中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可以说现在这个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世界可以说已经融为一个大整体了。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 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 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 一边倒。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 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 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 的。”
三大外交决策
• “站在社会主义 一边”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 第五,“产业融合”趋势。当今世界产业相互融 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发展的趋势看,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 能源产业、整形美容产业、房地产业等,都将出 现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甚至第一产业等 相互融合的趋势,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
2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一超多强 :美国地位下降与西方内部的凝聚力 下降;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与伊斯兰世 界的矛盾长期化;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出现重 大变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砖四国,展望 五国,新钻11国)的兴起,“8国集团+5”新机 制的出现 • 大国关系的性质既竞争又合作 •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基础 (非意识形态和军备竞赛) • 全球和地区国际组织的作用
建 交 国 家 统 计
七 十 年 代 中 国
单位: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国家数
2、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和 对外关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 重大调整 (二)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 重大调整
确立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 疏 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 可逆转的潮流,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产业升级的路径日益 多样化,国际分工形成了多层次格局,但世界经济发展不 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资源性产品的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大,节能和环保成为各国共同问题,再 加上08年的金融风暴,更是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和趋势产生 了新的重大影响。
当代国际关系史PPT课件
.
6
一、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1. 战后初期的西欧 2.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东方阵营的初步形成 1. 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巩固 2. 东方阵营在东欧的形成
*
.
7
三、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出现 1.第一次柏林危机 2. 德国分裂状态的加深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 1.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 西方国家的对策 3. 殖民体系在亚洲的最初崩溃
*
.
16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新调整 1.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2. 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调整 3. 打开通向北京之路和从越南脱身 4. 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 二、美苏军控谈判与欧洲的缓和 1.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 (SALT) 2. 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实施 3.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召开 4. 美苏关系第二次缓和的结束
*
.
34
1.贯穿当代国际关系史的两根线索:
*美苏冷战的发生、发展与结束 *世界国际体系从两极向多极的变化
2.当代国际关系史所涉的几个重要问题 (参考教材有关内容) 3.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
.
35
*
.
14
三、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和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 东方阵营的部分解体 2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四、西方阵营内部裂痕的加深 1.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及其破产 2.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3. 欧洲共同体内部的冲突 4. 联邦德国的自主对外政策
*
.
15
五、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反美斗争 1.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2. 77国集团的形成 3. 印支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
.
32
四、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团结合作的加强 1. 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和“金砖国家” 2. 跨洲性的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发展 3. 地区合作组织的加强和一体化的发展 五、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1.对安理会权威的肯定 2. 联合国维和作用的加强 3. 坚持联合国机构改革正确方向的斗争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外交与国际关系一直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此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国际交往与挑战,不断推进着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依据,梳理近现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一、晚清时期的外交困局19世纪下半叶,晚清时期,中国逐渐走向危机,国际关系也呈现出不稳定的局势。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此期间,中国外交陷入了被迫屈从与被动应对的困局。
二、辛亥革命与外交独立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使得清朝统治体制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在此期间努力恢复国家的独立地位,通过领土和主权的争夺,逐渐摆脱了外国势力的控制。
三、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以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为基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了五项原则的和平共处政策。
此外,中国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和建立外交关系,逐渐增强了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四、中美关系的演变中美关系是近现代中国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2年,中美两国进行了历史性的外交接触,打破了两国长期的敌对状态。
此后,中美关系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中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争议,如贸易摩擦、台湾问题等。
五、中国的多边外交与国际崛起近年来,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组织和倡议,如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扩大了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全球的和平稳定。
总结: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经历了从弱势到积极参与的转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逐渐提升。
然而,中国外交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挑战,如邻国纷争、地区冲突等。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2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框 谋求互利共赢
阅读教材P24“相关链接”
思考:中国是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 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 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探究二 关心共同命运题
俄乌冲突下,大量难民涌入欧洲
教材P25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4.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
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中学生
应该 ①关心祖国和世界的发展
() D
②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
③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要到国外学习
④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思考 (1)难民的遭遇为什么能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 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 ,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 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2)帮助这些难民,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应树立全球观念和全球视野,积极 关注难民,通过参加一些主题宣传活动或 捐赠活动帮助难民。
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 联系起来
当堂演练
1.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 ①气候变化 ②环境污染 ③疾病流行 ④恐怖主义 A.①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D)
2.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
人教版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下)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欧洲共同体的逐渐扩大
1995
1973
1981
2004 1957
2007
争取中
欧盟特点与影响
• 欧盟:“世界上最大、组织程度最高、 法律制度最为完善的地区经济政治集 团。”
---朱立群《欧洲安全组织与安全结构》
• 拥有东西欧27个国家,面积434万平方公 里,人口近5亿,GDP达10万亿欧元,成 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区域经济集团。
----赫国胜等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作用: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标准和基础
积极作用:
IMF
稳定汇率 平衡收支
消极作用:
WB
美元 中心
复兴经济 援助发展中国家
美国特权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1)欧洲联盟 • 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 •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相似文化传统和统一情结的 历史渊源 •法德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关键和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讲 张秋生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酝酿新的重大变革
• 与发展方式相关的动向和趋势: •第一,“再平衡”趋势; •第二,“再工业化”趋势; •第三,“低碳经济”趋势; •第四,“创意产业”趋势; •第五,“产业融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