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气促、喘息、咳嗽,严重者可能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致命性的呼吸衰竭。
要想有效地治疗重症哮喘,需要首先快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重症哮喘的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喘鸣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2.呼吸频率和心率:一般来说,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心率超过每分钟120次,都属于病情危重。
3.肺活量和呼气峰流速: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50%、呼气峰流速低于预计值的50%或PEF(峰流量)降至预计值的30%以下,则属于病情危重。
4.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患者血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从而指导治疗。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治疗措施1. 支气管舒张剂:这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手段,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气道抗胆碱药物等。
重症哮喘患者需要采用雾化给药或静脉给药的方式,以便快速缓解气道痉挛。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也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等。
重症哮喘患者需要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达到迅速控制病情的目的。
3. 氧疗:氧疗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措施,用于维持患者的氧合水平。
重症哮喘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高浓度的氧气治疗。
4. 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呼吸肌训练、呼吸支持、痰咳管理、液体管理等。
三、预防措施重症哮喘的发作往往是由触发因素引起的,因此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1. 避免过敏原:过敏原包括花粉、灰尘、宠物毛发、霉菌等,需要避免接触。
2. 避免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能成为哮喘患者发作的诱因,因此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在人群拥挤的地方久留、注意室内通风等。
3. 合理用药: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必须在医生的治疗下使用。
总之,重症哮喘的诊治需要全面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加强预防工作,以便尽早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哮喘危重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病理生理】危重哮喘时,下呼吸道气流的严重受阻,使肺的闭合容量和残气量增加,肺内气体分布不均,胸腔压力改变,左右心室后负荷增加,肺间质水肿,最终导致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气体交换障碍,出现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者可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甚至死亡。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危重哮喘早期表现为低氧血症,和由于代偿性过度通气导致的低碳酸血症,如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PCO2增高趋势即提示气道严重阻塞,患儿处于危急状态。
通气功能:大多数患儿的PEFR<50%预计值,如PEFR<33%预计值,提示气道严重阻塞。
一、氧疗二、β2受体激动剂部分危重症或无法使用吸入治疗者,可能需要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剂量:沙丁胺醇15μg/kg静脉注射10min以上;病情严重需静脉维持滴注时剂量为1~2μg/(kg·min),最大不超过5μg/(kg·min)。
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低钾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使用时要严格掌握指征及剂量,并作必要的心电图、血气及电解质等监护。
没有条件使用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但应加强临床密切观察,预防心血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剂量:每次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01ml/kg,儿童最大不大于0.3ml。
必要时可每20min使用1次,不能超过3次。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
药物剂量:琥珀酸氢化考的松4~8mg/kg或甲泼尼龙0.5~2mg/kg,静脉注射,每4~6h使用1次,好转后可口服泼尼松1~2mg/(kg·d)(每天最大量60mg)。
治疗时间依病情而定,如连续用药超过7d,应逐渐减量。
儿童危重哮喘时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帮助,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0.5~1mg/次。
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药物治疗
4. 茶碱: 对于重症哮喘患者,茶碱联合ICS治疗可
使哮喘容易控制。对于吸烟伴激素不敏感的哮 喘患者,茶碱联合低剂量ICS可明显提高呼气 峰流速和哮喘控制程度。但该药在重症哮喘中 的地位尚无研究报道。
• 中国哮喘患病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survey, CARE)结果显示,我
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
24%,其中重症哮喘占5. 99% 。
6
3
临床表型
7
临床表 哮型喘表型的概念仍缺乏确切定义及一致的标
诊断和评估
3. 明确共存疾病和危险因素: 在评估这些因素之前,首先应当评估患
者的依从性和吸入技术。可通过测定血清皮质 醇和茶碱浓度评估对口服药物的依从性,采用 带有电子计数器或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的吸入 装置评估对吸入药物的依从性。对于不依从的 患者,需进行深入的沟通,制定个体化的管理 策略。
除依从性外,与重症哮喘有关的共存疾病 20
26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3)肌内注射长效激素:文献报道肌内注射长 效激素曲安西龙3 ml可用于激素不敏感性重症 哮喘患者的治疗。但是,其不良反应包括抑制 肾上腺皮质和使患者易于产生依赖性,应避免 滥用。
27
药物治疗
2. β2受体激动剂: 许多重症哮喘患者尽管接受ICS联合短效
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或)长效β2受体 激动剂(LABA)治疗,仍存在持续的慢性气流 阻塞。在联合LABA的基础上逐步增加ICS剂量 可能进一步改善哮喘的控制。不联合ICS,仅 单独应用过多β2受体激动剂(SABA、LABA) 则可能导致哮喘恶化。
重症哮喘诊断及治疗

重症哮喘发作时的病理生理
各种诱因导致气道炎症 造成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 加 产生:1气道狭窄V/Q失调 2耗氧量-低氧血症 3呼吸肌疲劳 CO2 产生增加, 结局 :呼吸衰竭 致命性心律失常 反应性肺动脉高压
重症哮喘发作的处理
急性发作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其指征主要包括:意识改变、呼吸肌疲劳、
PaO2<60 mmHg, PaCO2>45 mmHg,
无创机械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
人工通气注意事项
潮气量不宜过大,以免使更多的气体陷闭肺内,增加肺泡 内压,加重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当人-机呼吸拮抗时,可用安定10-20mg或氯胺酮 50mg静脉注射,也可以用肌肉松弛剂司可林50- 100mg 加入5%葡萄糖液100ml内静脉滴注 气管插导管的内径应大一些,成人不应少于8mm。 气道阻力过大时,应及时吸痰,并经呼吸机管道旁附加的 雾化室吸入β2激动剂或0.5%氟烷; 呼吸机最大吸气压不宜超过50cmH2O 作好气管内湿化,防止粘液痰栓的形成
中度发作 ·PEF为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80% · 体检:中等度症状、辅助呼吸肌活动 · 每60 min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和抗胆碱能 药物 · 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 持续治疗1~3 h,病情有所改善
严重发作 ·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 体检:静息时症状严重,三凹征 · 病史:高危患者 · 起始治疗没有改善 · 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 氧疗 ·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 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 •考虑静脉使用β2激动剂 · 考虑静脉使用镁剂 疗效良好 · 末次治疗后疗效维持60 min · 体检:正常 ·PEF>70% · 没有呼吸窘迫 · 氧饱和度>90% (儿童95%)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和甚至危及生命。
而对于重症哮喘的诊治,医生们需要做到综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家庭护理和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重症哮喘的诊治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患者及其家人有所帮助。
一、重症哮喘的诊断重症哮喘的诊断需要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来做出。
患者的病史中应该包括哮喘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有诱因、用药史等信息。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发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等。
根据国际哮喘和变异性哮喘协会(GINA)的哮喘管理和预防指南,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1. 哮喘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呼吸困难加重,哮喘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语言困难和行动困难。
2. 临床表现明显,可以观察到气道高热、双肺大量啰音、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等。
3.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肺功能异常,包括气体交换障碍、肺泡气体通透性过大、肺张力失调、气体交换功能受损等。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做出重症哮喘的诊断,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1) 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在急性发作期间,首选SABA,如沙丁胺醇、哌甲酯等,以缓解症状。
在稳定期间,可以配合LABA使用,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2)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间,患者需接受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以减轻炎症反应。
在稳定期间,可以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3) 其他药物:还包括抗过敏药物、抗体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可以辅助治疗。
2. 支持疗法(1) 氧疗: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需接受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
(2) 喷雾治疗:通过喷雾吸入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快速缓解症状。
2020年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① 有效减少或避免接触变应原
A. 屋尘螨 B. 带毛动物 C. 蟑螂 D. 室外花粉和霉菌 E. 室内霉菌 F. 职业性致敏原
② 减少或避免接触空气中有害剌激因子
A. 氮氧化物 B. 臭氧 C. SO2 D. 酸性气溶胶 E. 甲醛 F. 生物污染物(如内毒素)
③ 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
n应鼓励每一位有戒烟意向的吸烟者接受咨询和必要 的药物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重症哮喘的发病率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p2014年ERS和ATS:重症哮喘占哮喘患者的5%~10%
n中国哮喘患病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CARE)结果显示
p我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4% p重症哮喘占5.99%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前一年需要2次或以上连续使用全身性激素(每次3d以上)
2、步骤:明确是否属于重症哮喘
C. 严重急性发作: 前一年至少1次住院、进入ICU或需要机械通气
D. 持续性气流受限: 尽管给予充分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仍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FEV1占预计值%<80%,FEV1/FVC<正常值下限)
E. 高剂量ICS或全身性激素(或其他生物制剂)可以维持控制, 但只要减量哮喘就会加重
n气道重塑出现更早也更为严重 n其上皮层及平滑肌层明显增厚 n其外周血中成纤维细胞数量也明显增高 n气流受限持续甚至不可逆 n气道高反应性持续
2、严重气道重塑
3、与遗传因素相关
n存在遗传易感性
pIL-4受体α 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持续性气道炎症、重症哮喘急性加重 及黏膜下肥大细胞浸润相关
pIL-6受体突变与肺功能降低和哮喘严重程度相关
n重症哮喘患者住院和急诊就医频率明显增加,导致疾病诊治过程中 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巨大
2017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3
临床表型
临床表型
哮喘表型的概念仍缺乏确切定义及一致的标准,由于不同患 者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反应性存在差异,区别不同的哮喘临 床表型,有助于重症哮喘个体化治疗。依据患者临床表现, 结合病理生理学、影像学等特征,日前针对于重症哮喘提出 以下几种可能的临庆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2.晚发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性哮喘 3.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4.持续气流受限性哮喘 5.肥胖相关性哮喘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临床表型
临床表型
1.早发过敏性哮喘: 起病年龄是成人哮喘表型的良好识别标志。早
发过敏性哮喘虽然缺乏确切年龄截断值,但儿童期 起病的成人哮喘患者多属于此表型。患者一般多有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皮肤点刺试验阳性。
本表型患者一般对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反应性 。Th2炎症因子如IL-4、IL-5、IL-13水平及Th2炎症 生物标志物如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总IgE及骨膜蛋自水平升高,提示此表型患者 应用针对炎症的特异性靶向治疗可能获益。
解读2017 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 专家共识
2018年1月9日
关于共识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哮喘联盟的专 家共同制定的《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共识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病理和病理生理学、 影响因素、临床表型、诊断和评估、处理、新的治疗药物和 方法评估,共8部分。
1
定义
定义
本共识参考2014年欧洲呼吸学会/美国胸科学会(ESR/ATS)指 南,将重症哮喘定义为:在过去的一年中,需要使用全球哮 喘防治创议建议的第4级或第5级哮喘药物治疗,才能够维持 控制或即使在上述治疗下仍表现为“未控制”哮喘。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诊治,重症哮喘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就重症哮喘的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1. 诊断标准重症哮喘通常诊断标准是: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钟、氧饱和度低于92%、过度呼吸和胸骨上端凹陷。
患者可能无法说话,无法进行大量运动,吃饭和饮水也会受到影响。
2. 确定病因确定重症哮喘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的病因包括过敏、感染、气候变化、情绪激动、药物等。
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以确定可能的病因。
例如,如果患者与宠物接触后出现哮喘症状,可能是与宠物毛发过敏有关。
此时需要对宠物过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 给予氧气 therapy轻度哮喘患者可以靠自身的呼吸道弹性来呼吸。
但是,在重症哮喘病例中,肺部感染和炎性损伤导致氧气不足,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氧气therapy来帮助呼吸。
提供氧气通常通过面罩等设备进行。
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氧气浓度变化,调整吸入的氧气浓度。
4. 支持性治疗呼吸急促和缺氧状态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很常见。
支持性治疗,例如维持患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和适当的营养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患者有口渴和口干的感觉,可以喝水、进食水果、面包和饼干。
5. 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支气管扩张剂作用于肺部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从而减轻哮喘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通过吸入治疗。
吸入剂在哮喘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哮喘患者可以通过吸入剂快速吸收药物,并且相对少有副作用。
最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β2-激活剂通过刺激肺部β2-受体来扩张支气管。
这种治疗通常是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发挥明显疗效的。
6. 口服激素口服激素一般用于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这些激素通过减少气道炎症和拮抗炎性物质的释放等机制,起到防止哮喘加重的作用。
口服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定制。
重症哮喘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5.5 生物靶向药物
A
B
C
D
此技术能够减少气道平滑肌的数量、降低ASM收缩力、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药物的使用。
支气管热成形术后未发现长期的并发症,可以明显降低哮喘的急诊率和住院率。
患者选择是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成功的前提,并影响着手术的近期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围手术期管理也是保证支气管热成形术安全的重要方面,术前评估肺功能以判断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
重症哮喘:指哮喘患者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 >=1000u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爆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临床上常常难以处理,也称为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
重症哮喘的气体交换、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的异常,气道的阻力明显升高。重症哮喘的组织学特点是气道壁水肿、粘液腺肥大、粘稠的分泌物广泛地阻塞大小气道。也引起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在重症哮喘患者常见中度低氧血症,但此种低氧血症易被高流量的氧疗所纠正。
5.6 支气管热成形术
I型是指在尽管应用大剂量激素但仍存在较大的呼气峰流速变异率。
01
02
03
3.3 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1.多见于成年吸烟男性,或有职业接触
2.可发展成为固定或持续的气流受限
3.此类患者对激素的作用一般
3.4 持续气流受限性哮喘
1
2
3
肥胖是哮喘的危险因素,其影响哮喘气道炎症及控制水平
该型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加明显,更容易合并湿疹、胃食管反流病
明确哮喘诊断
明确是否属于重症哮喘
明确共存疾病和危险因素
区分哮喘的表型
重症哮喘的诊治

重症哮喘的诊治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哮喘病情,是指哮喘发作时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威胁生命。
重症哮喘的治疗要尽早干预,以防止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加重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临床表现重症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严重的呼吸困难,并且呼吸频率明显增快;2. 胸闷、喘息和咳嗽明显加重;3. 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下降,一般低于90%;4. 手指或嘴唇发紫;5. 不能平躺,只能坐位呼吸;6. 说话时呼吸急促,甚至不能正常说话。
上述表现中,特别是出现胸闷、喘息和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是重症哮喘的主要特征。
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出现发绀,手指或嘴唇是否发紫等情况。
二、诊断及评估重症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喘息加重,氧饱和度下降等。
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哮喘病史、病情的发作频度和持续时间、就诊频度等情况综合评估。
一般认为,哮喘病人在一年内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急性发作,都应当引起重视,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
评估重症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危险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评估工具有收缩压、患者医师全球评估量表(PA-AQLQ)、哮喘对应急量表(AES)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为及时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即时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渐进性缓解哮喘症状,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
1. 即时缓解症状患者出现重症哮喘时,首先要及时缓解症状。
常用的缓解药物有快速作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以快速扩张气管平滑肌,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
还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或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以快速缓解症状。
2. 防止病情恶化重症哮喘病人往往伴有严重的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多,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影响呼吸功能。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
还要注意避免哮喘诱因,如避免受凉、避免吸入粉尘、异味、烟尘等有害刺激。
3. 预防并发症重症哮喘患者往往伴有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2017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01.05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医学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何振华
前言
n重症哮喘(severe asthma)表现为
p控制水平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p占用巨额医疗资源,加重社会经济负担 p是哮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n提髙重症哮喘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p改善哮喘的整体控制水平、预后 p降低医疗成本
n可能与遗传药理学相关
pβ2受体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Gly16纯合子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 呈现明显钝化现象 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抵抗相关
4、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降低
n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外周血或痰中嗜酸粒细胞无 明显减少 pGR具有基因多态性,突变GR与配体结合的亲和力下降 pGRβ表达增加可导致激素敏感性降低 p吸烟等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下降 pGR磷酸化 p肥胖哮喘患者的MAPK磷酸酶-1被抑制 p核因子-кB对GR的阻断作用
4、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降低
四、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
1. 依从性差 2. 有害环境因素未去除 3. 药物 4. 存在共患疾病
1、依从性差
① 担心激素不良反应而拒绝ICS治疗 ② 不能正确使用药物吸入装置 ③ 症状好转则自行减量或停药 ④ 不能定期来医院复诊 ⑤ 擅自采用所谓能“根治”哮喘的“验方”
2、有害环境因素未去除
p 我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4% p 重症哮喘占5.99%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 重症哮喘患者住院和急诊就医频率明显增加,导致疾病诊治过程中 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巨大
p 美国重症哮喘治疗每年人均直接费用高达14 212美元 p 西班牙为2 635欧元 p 英国为2 912-4 217英镑 p 韩国为2 214美元 p 中国为11 603元人民币(约折合1 730美元,2013-2014 年)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重点内容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重点内容重度哮喘由于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病理生理特点,表现为临床控制水平差,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疾病未来风险,同时也动用了额外的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社会经济负担,是哮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为此,《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与2024.05.28发表,结合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围绕重度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更新,特别是对2型炎症生物制剂的治疗推荐,为重度哮喘的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
药物治疗1. 糖皮质激素:重度哮喘患者常需要给予高剂量ICS或ICS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治疗。
(1)ICS:一般而言,哮喘患者ICS剂量越大,抗炎作用越强,但需注意过高的ICS剂量不能额外获益,甚至带来ICS相关不良反应。
根据2023版GINA,常用高剂量ICS的定义如表5。
对于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吸入高剂量激素可减少OCS维持剂量。
ICS规范使用可显著改善轻至中度哮喘患者2型炎症,但重度哮喘患者的2型炎症可能表现为对高剂量ICS 相对耐受。
高剂量ICS使用可能引起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尤其是吸入技术掌握不佳的患者。
ICS剂量过大,也可能导致肾上腺抑制和儿童生长延迟等不良反应。
(2)OCS:对于已经使用高剂量ICS+LABA维持治疗,症状仍未控制的重度哮喘患者可以加用OCS治疗,一般选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等),采取小剂量、短疗程方案,不推荐长期使用,长期低剂量OCS仅在无其他替代方案时作为最后的选择。
对于确需长期OCS患者,应确定最低维持剂量,泼尼松的最低维持剂量建议≤10mg/d,也有少数患者可能需要用到15mg/d的维持剂量。
有学者建议采用2型生物标志物指导OCS的临床应用。
基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FeNO的生物标志物管理,尽管OCS用量未见减少,但年急诊就诊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关注。
8.3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

机械通气; 〔4〕持续性气流受限:尽管给予充分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仍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FEVi占预计值% <80%, FEV/FVC 〈正常值下限〕;
〔5〕高剂量ICS或全身性激素〔或其他生物制剂〕可以维
.
诊断和评估
.
临床表型
3.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急性发作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常见,不同哮喘患者会经历 不同次数的急性发作。频繁急性发作患者,多为吸烟、更差 的哮喘控制水平、更低生活质量、高FeNO水平、高痰嗜酸粒 细胞水平、更快的肺功能减损及更多吸人糖皮质激素(ICS〕 使用。关注此类患者,在哮喘病情监测、减少未来急性发作 风险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2〕口服激素:已经使用大剂量ICS维持治疗,哮喘病症仍未 控制的重症哮喘患者,常需加用口服激素作为维持治疗。对 于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应确定最低维持剂量,长期口服糖 皮质激素。有文献报道,每日给予≤7.5 mg的泼尼松或其等 效剂量对成人重症哮喘有效。 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与骨折和白内障风险增加相关。 全身激素应用后的体重增加不利于哮喘的控制。因此,长期 使用全身激素和大剂量ICS时,应对患者的体重、血压、血糖 、眼、骨密度和哮喘儿童之前,首先应当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和吸
入技术。可通过测定血清皮质醇和茶碱浓度评估对口服药物 的依从性,采用带有电子计数器或通过蓝牙与 连接的吸入 装置评估对吸入药物的依从性。对于不依从的患者,需进行 深入的沟通,制定个体化的管理策略。
除依从性外,与重症哮喘有关的共存疾病还有特应质和 过敏症〔包括对真菌致敏〕、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肥胖、 神经精神因素〔特别是焦虑和抑郁〕等。而主动和被动吸烟 以及大气污染也是导致哮喘 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型是指在尽管应用大剂量激素但仍存在较大的呼气峰流速变异率。
03
型是指在哮喘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无明显先兆突然急性发作,并迅速进展、危及生命。
3.4 持续气流受限性哮喘 1.多见于成年吸烟男性,或有职业接触 2.可发展成为固定或持续的气流受限 3.此类患者对激素的作用一般
1 肥胖是哮喘的危险因素,其影响哮喘气道炎症及控制水平
1.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和吸 入技术
2.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和重 症哮喘相关的疾病和危险 因素
明确共存疾病 和危险因素
区分哮喘的表 型
区分不同的表型,有助于 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法的选 择
教育与管理 1
环境控制 2
5.0 处理
支气管热成形术 6
处理
3 心理治疗
生物靶向药物 5
4 常规药物治疗
5.1 教育及管理
重症哮喘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 共识解读
目
录
1
定义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3
临床表型
4
诊断和评估
5
处理
1.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 1.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及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它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反复发作性的 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 2.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病程延长可产生 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
哮喘时支气管病理改变 基底膜增厚
粘液腺 增生肥厚
平滑肌增厚、肥大
血管扩张
上皮脱落
粘液栓
粘膜水肿粘膜 中性粒细胞浸
第五部分 | 主要结论
3.0 临床表型
1
2
早发过敏性哮 喘
晚发持续嗜酸 粒细胞炎症性 哮喘
3
频繁急性发作 性哮喘
4
持续气流受限 性哮喘
5
肥胖相关性哮 喘
3.1 早发过敏性哮喘
01
多见于儿童期起病的成人哮喘患者
2 该型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加明显,更容易合并湿疹、胃食管反流病
3 肥胖患者对全身激素及日需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药物依赖性更强
3.5 肥胖相关性哮喘
4.0 诊断和评估
1.肺功能检查 2.胸部影像学检查
明确哮喘诊断
明确是否属于 重症哮喘
1.症状控制差 2.频繁急性发作 3.严重急性发作 4.持续性气流受限 5.激素依赖
1.2 重症哮喘的定义
❖ 重症哮喘:指哮喘患者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 >=1000)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 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爆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临床上常 常难以处理,也称为难治性急性重症哮喘.
2.0 病理生理学机制
❖ 重症哮喘的气体交换、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的异常,气道的阻力明显升高。重症哮喘的组织学特点是气道 壁水肿、粘液腺肥大、粘稠的分泌物广泛地阻塞大小气道。也引起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在重症哮 喘患者常见中度低氧血症,但此种低氧血症易被高流量的氧疗所纠正。
心理治疗
5.3 心理治疗
一般心理疗法: (1)认知重建 (2)疏导疗法 (3)家庭心理疗法
药物疗法 : (1)抗焦虑药物 (2)抗抑郁药物
5.4 常规药物治疗
(1) (2)口服激素 (3)肌内注射长 效激素
糖皮质激素
推荐使用沙美特 罗或福莫特罗联 合的复方吸入制 剂
β2受体激动剂
推荐使用长效抗 胆碱能药物,如 噻托溴铵
提高治疗 依从性
掌握吸入 装置
的使用方法
提高自我 管理水平
5.2 环境控制
1
2
3
有效减少或避免变应原: 如屋尘螨、带毛动物、蟑 螂、室外花粉和霉菌、室 内霉菌、职业性致敏原等。
减少或避免空气中有害刺 激因子:如氮氧化物、臭 氧、酸性气溶胶、甲醛和 生物污染物等。
戒烟:戒烟可能改变气道 炎症进程,并使之对糖皮 质激素的敏感性降低。
药物的使用。
支气管热成形术 后未发现长期的 并发症,可以明 显降低哮喘的急 诊率和住院率。
患者选择是支气 管热成形术治疗 成功的前提,并 影响着手术的近 期安全性和远期
疗效。
围手术期管理也 是保证支气管热 成形术安全的重 要方面,术前评 估肺功能以判断 哮喘患者病情的 严重程度,以及 手术的风险和安
抗胆碱能药物
免疫抑制剂
使用免疫抑制剂 可显著减少口服 激素依赖性哮喘 患者口服激素的 剂量
白三烯调节剂
联合白三烯调节 剂对改善肺功能 具有一定的疗效
茶碱类
茶碱联合可明显 提高呼气峰流速 和哮喘控制程度
5.5 生物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
抗单抗 抗单抗可以减少重症哮喘的急性发作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生活质量、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等。
患者一般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3.2 晚发持续嗜酸粒细胞炎症性哮喘 1.成人晚发起病,起病时往往病情较重 2.患者多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病史 3.此类患者经常表现出激素抵抗
3.3 频繁急性发作性哮喘
01
该表型一般分为I型和型两种类型
02
全性。
谢谢观赏
抗5单抗 抗5单抗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加重,还可以减少口服激素剂量, 改善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等。
抗13、4单抗 抗13、4单抗通过控制哮喘炎症,可以减少超过50%哮喘患者 的急性加重。
5.6 支气管热成形术
A
B
C
D
此技术能够减少 气道平滑肌的数 量、降低收缩力、 改善哮喘控制水 平、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