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民族介绍共66页文档
鄂伦春族_精品文档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衣食住行甚至娱乐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一个没有文字却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民族。
对鄂伦春族感兴趣的朋友就跟随小编一起去深入了解下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吧。
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鄂伦春族人的物质生活极具特色。
除食肉、衣皮外,过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猎文化的一种创造。
“仙人柱”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杆塔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可很快塔成,可随时拆卸。
“仙人柱”入门正对面的上方和左右两侧,专供人们坐卧,但有严格的规定。
“仙人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
“仙人柱”后面的树杆上悬挂着盛有神象的桦皮盒子,一般不准妇女接触。
鄂伦春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
实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员之间,大多亲上加亲。
家庭中男女地位不过分悬殊,唯财产继承权一般属于男子。
一个家庭两代人共居的较多,如果人口过多,常常是长子结婚后在父母居处附近另立一“仙人柱”。
妇女生育不得在原来的“仙人柱”内,须到远处设立产房,男人也不得入内接近,满月后才回家。
以往,人死后一般行天葬(即风葬)。
下山定居后,一般行土葬。
依据鄂伦春族习惯,一般原夫家都不愿寡妇再嫁,因此抢亲时免不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动武。
但因抢亲者人多势众,又是突然袭击,原夫家抵挡不住,寡妇也往往便轻易地被抢出了“仙人柱”。
抢亲成功后,女家则会再回到“仙人柱”坐坐,对原夫家表示歉意。
但是如今,鄂伦春寡妇改嫁已不再受限制。
已婚的鄂伦春男女双方若感情不和,经调解无效,可以依法离婚。
鄂伦春族妇女绝活是给猎手制作“密塔哈”(狍头帽子)。
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
戴上这种帽子可以诱惑猎物。
鄂伦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
衣、食、住、行都来自大森林的赐予。
鄂伦春族迁到黑龙江南岸以来,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1890年鄂伦春马队曾给入侵的沙俄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夏天,河流里以桦皮船作为交通工具。
4.鄂伦春族
• ●节庆 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 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 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 杯酒(多由客人自带)。
•
“鄂伦春”是本民族自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使用 驯鹿的人”,一种是“山岭上的人”。
• 鄂伦春族又称为“玛涅克尔”、“毕拉尔”、“满珲”、 “奇勒尔”等。主要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 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逊克、黑河、嘉荫等地。
• 清代文献曾把鄂伦春族归人“索伦部”,有时也称之为 “打牲部”。
• 鄂伦春族的家族公社叫“乌力楞”(意为 “子孙们”),它是鄂伦春族社会的基本 经济单位,其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 动,猎获物按户分配。
• 过去,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他们的衣、食、住、 行、歌舞等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穿的是兽 皮制成的衣服。 • 鄂伦春族妇女对兽皮加工有特殊的技能,经他们 加工的狍皮,结实、柔开的雨伞,用30多根树杆 搭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盖着狍皮和芦苇 帘。可很快搭成,也可随时拆卸。每个:“仙人 柱”内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上 面吊一带耳口的小铁锅,以便煮肉。屋顶开一小 孔出烟透气。
• ●食俗 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曰食一、两 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曰常饮食多 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鄂伦春族食肉 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 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 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 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 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 由外地输入。
• 鄂伦春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 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无文字。曾学习使用过 满文,现在主要使用汉文。,信奉萨满教,崇拜 自然物。
鄂伦春族简介
鄂伦春族简介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鄂伦春族人的服饰也充分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色。
鄂伦春妇女加工的狍皮结实、柔软、轻便,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和狩猎生活所创制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独具匠心,别具特色。
狍皮衣,鄂伦春语叫“苏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细线缝制,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
鄂伦春族的狍头帽,戴上去很像一个狍子头,既生动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别致。
人口:鄂伦春族的人口发展,只有百年的历史可查。
据记载,1895年鄂伦春人口约有18000人,1917年约4111人,1938年约3000人,新中国建立前鄂伦春人口的急剧下降,与游猎民族动荡不定的生活方式和近现代社会战争频繁密切相关。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国家积极扶持和帮助鄂伦春族经济社会的发展,鄂伦春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有鄂伦春族7004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有鄂伦春族8659人。
宗教信仰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
这种宗教与该民族特有的原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他们的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的使者。
萨满教信奉的神灵相当多。
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
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先民还崇拜“牛牛库(熊)”、“老玛斯(虎)”图腾,鄂伦春人忌讳直乎熊、虎名、而是称它“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
鄂伦春族居是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小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课件
这种居所适应了鄂伦春族游猎的生活 方式,易于拆装和搬运,可以随时搭 建或收起,非常适合在森林中移动。
建筑材料与技术
木材与兽皮
传统上,鄂伦春族的建筑主要使 用木材和兽皮作为材料。他们利 用森林中的树木作为骨架,用兽
皮覆盖顶部和四周。
建造技术
建造仙人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 验。选择合适的树木,切割成合 适的长度和形状,搭建骨架,然 后覆盖兽皮或树皮,都需要精细
音乐与舞蹈的社会功能
增强社区凝聚力
在鄂伦春族社区,音乐和舞蹈是增强凝聚力和维系社区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共同的音乐 和舞蹈活动,人们可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传承文化与历史
音乐和舞蹈是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歌曲和舞蹈,人们可以传递历史、习俗 和价值观,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表达情感与沟通
音乐和舞蹈是鄂伦春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喜庆的场合,人们会通过歌舞来表达喜悦 ;在悲伤的时刻,音乐和舞蹈则成为寄托哀思、宣泄情感的手段。
音乐传统
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鄂伦春族的音乐传统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种 方式使得音乐保持了原始的韵味和风格。
独特的乐器
鄂伦春族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如口弦琴、鹿哨等,这些乐 器在演奏时能发出悠扬的声音,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
歌唱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在鄂伦春族的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他们会在狩猎、聚 会、婚丧嫁娶等场合歌唱,音乐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沟 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教育与文化传承
01
鄂伦春族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家庭 教育和自然教育,家长会向子女 传授狩猎、游牧等生存技能和传 统文化知识。
02
此外,他们还会通过故事、歌曲 、舞蹈等方式传承民族文化和历 史,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鄂伦春 族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鄂伦春族
❖ 鄂伦春族的婚姻分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 婚等一系列过程。
❖ 鄂伦春族离婚受到多方限制。 ❖ 鄂伦春族的丧葬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仪式。 ❖ 埋葬的方法主要有风葬、土葬、火葬三种,
因地区不同而异。
婚礼进行时
节日礼仪
❖ 鄂伦春族也有八个节日:除夕、春节、祭太 阳、祭月亮、祭北斗星、春祭、元宵节、清 明节、送火神、米特尔节、摸黑脸等。
文学艺术与科技
❖ 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
❖ 鄂伦春族没有文字,所以其创作一般都 是口头创作,通过口头传下来的。
❖ 鄂伦春的史诗,是以“摩苏昆”的形式 保存下来的。“摩苏昆”意为“唱着 说”,他的语源有诗、歌、舞为一体的 原始艺术的含义。
❖ 谚语、谜语是鄂伦春人后期发展起来的 文学艺术
❖ 民歌曲调比较固定,歌词即兴编唱。歌 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往往是边 朗诵、边歌唱、边舞蹈。
衣食住行---住
❖ 鄂伦春族定居前,一直住圆锥形的“斜仁柱” 俗称撮罗子。
❖ 鄂伦春族还有两种原始建筑,“恩克那力纠 哈汉”即产房,“奥伦”深山中的高脚仓房。
❖ 定居以后,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建立起了砖瓦 房。
❖ 现在又建设新社区:有自来水和供暖设备的 住宅,有仓库、车房和绿地。
撮罗子
兴安岭上的鄂伦春族
❖ 十七世纪以后,火枪逐渐取代了弓箭,成为主要的 狩猎工具。
❖ 到十九世纪未。鄂伦春人普遍使用别拉弹克(单响枪) 枪。
❖ 二十世纪初,现代步枪—连珠枪也在一部分鄂伦春 人中开始使用。同时马匹也大量输入进来,它也是 强有力的生产工具。
宗教信仰 与民俗文化
宗教信仰 民俗文化
衣食住行
婚姻丧葬
节日礼仪
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苍茫林海之中,以狩猎为生,与火结下不解 之缘。火可以取暖、照明、煮食,也可以使人遭灾,鄂伦春人认为“透欧博如 坎”(火神)是自然的一大神灵。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先要向火塘跪拜磕 头,然后才给家中的长辈磕头拜年;在去别人家拜年时,进屋也要先向火塘跪 拜。每天用餐时,要向火塘里扔些肉、饭等食物,以示供奉。对或神的崇敬, 还表现在禁止向火上倒水、用刀叉火,也不能烧迸火星的木柴,以防触怒火神 一年一度的篝火节,成为鄂伦春族唯一的民族传统节日。 这一天,鄂伦 春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来到依山傍水的篝火广场。
鄂伦春族服饰指具有鲜明特点的 服饰。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的呼伦贝 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 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呼玛、逊克、 爱辉、嘉阴等县。在长期的游猎生活 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 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狍皮经久 耐磨,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 皮可以制作不成不同的衣着,如秋冬 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防 寒性能好,适宜做冬装;春夏季的狍 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成春夏季的 衣装。鄂伦春族的服装中最具特色的 狍头皮帽,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作而 成,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 是狩猎的极好伪装。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 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 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 辉、嘉阴等县。人口6900余人(1990年第四 次人口普查)。 鄂伦春族的族名始见于清初。“鄂伦春” 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 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 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无文字。 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解放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 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 间的自然分工。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 采集和捕鱼为辅。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 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 业。鄂伦春地区还成为中国重要森林工业基 地。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主要有 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
民族风情旅游—鄂伦春族
二、鄂伦春族宗教礼仪
宗教信仰 礼仪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其宗教形 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 祖先崇拜。 鄂伦春族对太阳神非常崇拜,每 年正月初一要向太阳跪拜 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 月亮神 图腾崇拜:鄂伦春人和熊的关系 十分亲密,在吃熊时,也边吃边 发出“嘎嘎”的叫声 鄂伦春人供奉的祖先神称为“阿 娇儒博如坎”。
五、鄂伦春族艺术
口头创作 音乐 舞蹈 乐器
·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采集、 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 鄂伦春族的“扎恩达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 词歌唱,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为丰富。
·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 容。《熊舞》、《野牛搏斗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 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 · 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 鼓)。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
五、鄂伦春族民族节庆
拜 火 神
春 节
抹 黑 日
皮被
鄂伦春语称为“乌拉”,多由冬季的狍子皮制成,一 种是用几张皮子缝合而成的,如同普通棉被。一种是筒 状的,适宜动机进山狩猎时使用,御寒、便携。
头 鄂戴 伦兽 春皮 代帽 表的
饮食文化
鄂伦春人过去以吃狍、鹿、犴、野猪、熊
肉为主。鱼和野菜为辅助食品,食用最多 是狍子肉和野猪肉。 吃法主要有三种,即煮食、烤食和生食野 兽肝肾等。 鄂伦春人喜欢用飞龙鸟、野鸡、野鸽做汤。 鄂伦春人还有喝熊油的习惯。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简介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
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鄂伦春”这一名称于清初始见文献记载。
《清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在一份奏报中首次提到“俄尔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上谕中称之为“俄罗春”。
此后才比较统一地以鄂伦春这名称来称呼他们。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训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数为8196。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县。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友。
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历史上曾有“使鹿部”、“使马部”之称,与达斡尔、鄂温克族同被称作“索伦部”。
鄂伦春的称谓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正式形成的,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鄂伦春族自古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们的先民据考证系生活于公元390年左右的大室韦人。
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老、弱、伤、残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还要多一些。
鄂伦春族的资料 (2)
鄂伦春族的资料一、简介鄂伦春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满洲族大家族的一支。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鄂伦春族的人口相对较少,但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二、历史鄂伦春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森林狩猎时代。
起初,鄂伦春族生活在长白山和松花江一带。
后来,他们逐渐向北迁徙,定居在呼伦贝尔草原附近的森林地区。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满洲族和蒙古族的影响,鄂伦春族的文化逐渐形成并得以传承。
三、文化1.语言鄂伦春族是一个用鄂伦春语进行交流的民族。
鄂伦春语属于通古斯语系,与满洲语、蒙古语等有一定的关联。
目前,由于外部文化和语言的入侵,鄂伦春语正逐渐流失,只有少数年长者仍然使用该语言。
2.服饰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有以下特点:•男性:传统上,男性穿着短衫、长裤和长靴。
头戴毛皮帽,腰间配带腰带。
还有一种特殊的服饰叫做“哈达”,是用鹿皮制成的披风,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女性:传统上,女性穿着长袍和长裤。
头戴帽子,上面点缀有羽毛和珠子等装饰物。
女性还会佩戴项链、手镯等饰品。
3.饮食鄂伦春族主要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
他们以牛、羊、猪、鹿等肉类为主食,还食用野生动物和各种野菜。
在传统文化中,鄂伦春族还保留着一些特色的食物制作方法。
4.民间艺术鄂伦春族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包括歌舞、诗歌、绘画、木雕等艺术形式。
他们通过歌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歌曲内容通常围绕生活、自然和部落的历史传统。
四、现状与保护鄂伦春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和侵蚀。
由于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鄂伦春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感逐渐减弱。
为了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的文化,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教育:在教育领域加大对鄂伦春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
2.保护区建设:建立鄂伦春族保护区,保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
3.文化活动: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展览和艺术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鄂伦春族的文化。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地区
服饰
鄂伦春族的服装 以袍式为主,最具特 色的是狍头皮帽。男 子皮袍稍短些,一般 到膝盖,女子皮袍较 长,在袖口、衩口、 下摆处都绣有花草和 花纹。男子多系皮带, 女子多系彩色的布腰 带,老年妇女一般系 这天,鄂伦春 人用锅底灰抹在脸上, 据说可以驱妖避邪、保 平安。这天,不论男女 老少,两手抹上锅底灰, 走家串户相互抹脸。抹 脸时子女不能给父亲抹, 大伯子与弟媳之间不能 相互涂抹之外,其他人 之间可以随便,但在给 长辈抹脸之间先要叩头。 这种习惯至今仍保留, 但已演变成了纯粹的娱 乐游戏。
东北狩猎民族鄂伦春族
东北狩猎民族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风俗习惯都有显著的狩猎民族特点。
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系,人口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交界处的大小兴安岭中,最大的聚居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
人口约为8000人左右。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
鄂伦春人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
俄罗斯人称他们为奥罗奇人。
鄂伦春人•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中以狩猎为生,鄂伦春无论大人小孩都有极强的射击天赋,由于在鄂伦春人成长的过程中,主要以狩猎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使射击成为鄂伦春人最为基础的生活技能,背着猎枪出门,如同藏族男人带着佩刀一样,必不可少。
解放前,鄂伦春人居无定所,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解放后,国家制定少数民族福利政策,鄂伦春人才逐渐定居下来,但还是保持着狩猎的习惯。
•鄂伦春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不论哪里的客人来到他们的乌力楞(鄂伦春人家族聚居地),都要请客人到家里做客,敬酒敬烟,然后用酒和手把肉招待。
主人敬酒,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敬,而客人喝的越多,鄂伦春人认为客人对主人的尊敬。
鄂伦春人所饮用的酒主要有: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拜火节。
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和春节早晨,鄂伦春人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撒一杯酒,当客人来访时,也要先拜或。
•鄂伦春人的“仙人柱”也是狩猎文化的一种创造。
“仙人柱”外形类似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干搭成,外面夏季覆盖桦树皮,冬季覆盖兽皮,可以快速搭完和拆完。
“仙人柱”中央终日烧着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
“仙人柱”后面的树干上悬挂着装有神像的桦树盒子,一般不准妇女碰触。
鄂伦春族的介绍
鄂伦春族的介绍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为8196人。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
名称元朝时,鄂伦春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布极为广阔,在辽阳行省的管辖之中。
明朝时黑龙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游猎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伦春人。
清初文献曾把鄂伦春人称为“树中人”。
鄂伦春这一族称,在1640年4月28 日(崇德五年三月丑)是以“俄尔吞”出现的。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以后,文献中多次出现“俄罗春”、“鄂罗春”、“鄂伦春”等不同写法。
从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始,“鄂伦春”才作为统一的族称固定下来。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即“使用驯鹿的人们”。
另外,“鄂伦”的发音与驯鹿的发音(oron)相同,(cho)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两者合起来为(oroncho),即“鄂伦春”,汉语就是“打鹿人”之意。
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鄂伦春人内部还有不同的名称。
如居住于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库玛尔千;居住在逊克县、嘉荫县河边的鄂伦春人自称毕拉千;居住在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甘千;居住在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托千等。
比如,库玛尔千的“库玛尔”表示地点,“千”表示人的附加成分,表示某地人之意。
历史•起源关于其族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室韦说,二是肃慎说。
学界多倾向于后者。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鄂伦春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以精奇里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历史上这里主要是钵室韦人和深末怛室韦人的活动区域,因此,隋朝时的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应是鄂伦春族先民的主要来源,北室韦亦有可能参与了族体形成过程。
唐朝时室韦发展为20余部,唐设室韦都督府加以管辖。
鄂伦春族
另一种称呼
• 玛涅克尔:原为黑龙江省呼玛尔河一带 鄂伦春一个氏族的名称,后有人以之通称 这一地区的鄂伦春人。
•
谢谢观赏。
•
祝你们愉快!
饮食习惯
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 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 多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 种,一种是马奶酒,鄂伦春族用马奶、小米和稷 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然后用蒸酒器蒸, 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 入。来自民族文化社会经济
• 17世纪中叶,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还停留在被 称为“乌力楞”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阶段。当时氏 族组织虽仍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已不 是氏族,而是“乌力楞”。每一个“乌力楞”包 括着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孙的一些小家庭。“乌力 楞”的家族长称为“塔坦达”,其内部生产资料 是公有的,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 制生活。17世纪中叶以后,清廷对鄂伦春族的管 辖制度更趋严密,鄂伦春与 鄂伦春族——图腾鄂 伦春族——图腾。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Oroqen people)是中国55个 少数民族之一,语言使用鄂伦春语,属阿 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 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 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 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人口约8200人 (2000年)。“鄂伦春”是民族自称, 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 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新中 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 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 之间的自然分工。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 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 和工业。
宗教信仰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伦春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概况历史:“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
人口:鄂伦春族现有人口约0.7万人。
分布: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经济: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
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鄂伦春族风俗图腾:礼仪: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
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
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
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禁忌:晚辈不许直呼长辈的名字,也不许把长辈名字告诉别人,否则生下的孩子会没有骨头节;带孝期间,不许剪头,不许参加娱乐活动,不许和别人吵架斗殴;给神上供的牺牲,只能用偶蹄类动物,不能用带爪类动物,否则神会抓坏人的躯体。
信仰: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婚俗:鄂伦春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同一氏族禁止通婚。
一般都由父母包办。
也有纳妾的,但不能纳其妻妹为妾。
鄂伦春人的姓氏有吴、孟、关、魏、葛、莫、林、陈、佟等姓。
他们忌讳同姓通婚。
鄂伦春人办成一件婚事,要经求婚、认亲、送礼、迎亲等四个过程。
未婚夫由其父母(或婶子)、媒人和一些亲友陪同,携带一些酒肉,前往女方认亲。
女方邀集近亲,举行认亲宴。
认亲后,女婿即与未婚妻同房。
食俗: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
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鄂伦春族介绍
鄂伦春族的工艺美术-图腾
第23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习俗
篝火节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 “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第24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习俗
鄂伦春族婚礼
第25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习俗
祭祀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乐器有“朋奴化” (铁制的一种口琴)、 “文土文”(手鼓)。 鹿哨、狍哨既是生产 工具,也是早期的乐 器。鄂伦春族在载歌 载舞时,常有这些乐 器伴奏。
第14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舞蹈
鄂伦春族的舞蹈分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三大类,共同特点是边歌边舞。
第15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舞蹈
第16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文字
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 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 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 文。
第2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这种宗教与 该民族特有的原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宗教形式,表现 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的 使者。
第3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服饰
第4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服饰
第5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服饰
男
女
第6页/共28页
鄂伦春族的狩猎
狩猎是鄂伦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 林海中。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族猎民不可缺少的帮手,被称为“猎人 的伙伴”。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都很通人性,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 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56个民族56枝花鄂伦春族
{ .
,
梦 ’
・1
群、
爨
/ 北地 区。“ 鄂伦春 ” 是他们 的自称 , 意 为“ 住在 山岭上的人 ” “ 使用驯I 鹿的人” 。 鄂伦春 人长 期以来是 以狩猎 生活 为主 , 采 集和 捕鱼 为辅 , 几 乎所 有的男子都是优 秀的骑 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 , 他们 对各种 野兽的 习性 和生活规律 了如指掌 , 有丰富的狩猎经验。 他们 心灵手巧 , 能够利 用桦 树 皮制 作 出精美 的 生产 生活 用 品和 手工 艺品——衣 、 鞋、 盒、 篓、 桶、 箱, 甚至是 轻巧的桦 皮船 , 这 些物 品上 有美丽 的 图案 、 轻巧耐用 、 精致 大方 。 鄂伦春 人好 客 , 宾友光临 , 除 了用好酒好 肉招待 之外 , 还向 临行的 客人赠送 自家的土特产 。猎人驮 肉归来 , 不 管相识 与否 , 只要你说 “ 想 要一 点儿肉 ” , 主人立 即把猎 刀交给你 , 割哪里 , 割多 少 , 都由客人 自己 动手 , 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 鄂伦春 族妇女善于刺绣 ,从头上 戴的到脚上穿的 ,都要绣上 花 、 鸟、 鱼、 虫的 图案 , 显示 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