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db54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5.png)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第一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作业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于2010年6月确立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并于2011年4月被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课题,课题编号为QJH115163。
2010年5—6月,已完成课题的准备工作,形成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方案。
从2010年7起,已进入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现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作业模式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有效性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模式,以改善本地教师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作业类型与形式的研究:探索如何拓展作业类型与形式,小学数学作业都有哪些类型和形式,各种作业类型和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作业,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兴趣。
2、作业数量的研究:探索作业数量和巩固知识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作业数量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57fd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0.png)
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工作报告与结题工作报告一、课题的基本情况1.课题提出的背景XXX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认真完成作业是学好数学的必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作业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社会的过度关注使得初中教育教学过程过早功利化,教育过程隐藏了许多危机。
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题海战术”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倡导为学生“减负”,但老师们又怕学生做得太少,考试考不过别人,考不好而受上级领导的批评,所以“减负”只是口号,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不挨批评,为了对家长有所交待,很多数学教师都不得不依靠现成的试卷和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中机械重复的试题来巩固学生的研究,学生成了复制的。
这种做法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中难以自拔,导致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到疲惫不堪,已经严重危害了师生健康。
2)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作业模式单一,内容一致,无层次性,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作业。
这些局限于书本,拘泥于算练的作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研究意愿和个体的需要,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
另外,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设计带有随意性,即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
3)作业评价缺乏科学性。
近阶段,行政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但批改基本是背着学生进行,面批的机会较少。
提高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报告
![提高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49a5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2.png)
提高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报告提高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报告湖屯镇初级中学田德吉作业批改是检查学生作业情况,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已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也是对教师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作为教学五认真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面批,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做错的根源;通过对学生的出声思维诊断,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程度及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做作业,老师批作业,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对自己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不正常状况。
这种方式,长期沿袭,耗时多,有效性差。
虽然对于作业批改方法多年来一直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需要改革,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感到了传统作业批改的问题,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有些学校领导和家长,把作业是否全批全改作衡量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指标,教师惧于各种压力,不敢冒风险,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并未有多大改进。
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数学作业批改的改革却相对滞后,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
数学作业的批改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批改环节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障碍。
如何科学地批改数学作业,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更好地备课和学习教育理论;如何科学地批改数学作业,提高作业有效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背景近几年对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作业普遍存在马马虎虎、拖拖拉拉的现象,教师如果催得紧了,就去抄别人的作业,自己不用动脑筋,几分钟就完成了。
由于长期如此,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由于抄别人作业,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始终没有机会去弄懂,课堂上学到手的知识因为没有及时巩固也很快忘掉了,最后造成成绩普遍较差。
初中数学作业订正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订正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a54bc39b6648d7c0c74619.png)
初中数学作业订正结题报告篇一: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摘要:学生作业订正质量不高,影响了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从学生的作业订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作业订正质量,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科学教学实际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科学教学;作业订正质量;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其实学生订正作业、教师二次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再续,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加固和补充。
目前作业订正的低效甚至无效从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本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
而让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是教师批改作业的根本目的。
如何使我们的大量付出获得相应的价值,做到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作业订正”。
多数教师虽然认识到“作业订正”在提高质量、培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但苦于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教学者从本人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阐述了“作业订正”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并从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等方面具体描述了教师关注作业订正的策略实施及其效果。
二、作业订正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教师不合理的作业布置影响订正质量1、作业量过大在平时的教学实际中,有许多教师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越好,那样能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其实,不合理的作业布置不但起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实践证明,大量的作业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厌烦心理的时候,他对此事就没有兴趣,这就促使他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完成“老篇二:如何培养学生订正作业小课题结题报告如何培养学生订正作业小课题结题报告本课题于XX年三月立项,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汇报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8db7d15fad6195f312ba633.png)
新庄小学课题研究《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新庄小学数学课题组华宁县新庄小学《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二、课题的研究背景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了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所以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性,实践性的数学作业,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活动,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目前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
作业设计中依然存在很多现象,如模仿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训练多,开放作业少;机械练习多,探究体验少;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课内练习多,课外实践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
这样的作业设计,背离了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作业正确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正确率的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d922c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e.png)
提高数学作业正确率的研究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计算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它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所以我们对计算错误资源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进入中年段后,不管如何学生的作业中总会出现一些错误,小学生的作业错误率有所增加,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也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对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我觉得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如何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预防和利用,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矫正错误,提高正确率是实现轻负高质的有效途径。
(一)课题背景一次数学课堂作业批改后照例进行了作业分析,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全班竟有12人抄错数字导致出错,还有十几人或看错符号或计算中进退位忘记算或横式结果未写、余数忘写,个别学生还有题目漏做的现象,绝大多数的错误都是粗心导致。
当时真想冲进教室把学生狠狠训斥一顿。
可冷静一想:骂一通或者让他们把错题抄个5遍10遍,管用吗?随即又询问了同年级的老师,情况类似。
看来,这已是一个共性问题,还是仔细找找原因,认真想想实用的对策吧。
我走访了多个班级,询问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与许多数学老师交谈,了解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学生不懂可以教,但对学生的粗心都觉得无可奈何。
趁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机会,我又抽样分析了几百本数学作业,发现导致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性格特点以外,还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作业习惯不良,任务观点,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交差了事。
在与他们交谈之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反正数学作业错了只需订正一下,一般也不会要抄写,所以做作业时比较随意、马虎,做完作业也没习惯检查。
(2)学生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受思维定势或经验性干扰,或思维受阻后又顿悟产生兴奋,形成心理性错误。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138b8b27d3240c8547ef50.png)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背景1、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新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既有古代东方数学重视算法的优势,又有近代教育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实践经验。
但是,面向现代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怎样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提高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更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科学评价的原始资料。
在以人为本的新的数学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
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的设计不仅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现行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2010年12月,我们进行了一次作业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全校数学教师、二至六年级家长及三到六年级全体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作业的类型、学生对作业的认识态度、教师布置批改作业的形式、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结果及不同对象对作业的建议等。
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初始结论。
在这里,就学生问卷几个代表性的问题展开分析,作出思考。
结论分析(1)学生对作业的认识和情感态度上存在一定问题。
作业认识——雾里看花。
大多数学生对作业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认识到完成作业能给自身带来丰富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但还有15%的学生认为作业是给老师完成的任务,说明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我检查——人气不旺。
根据对作业自我检查这项调查结果来看,情况很差。
结合课堂观察发现,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检查习惯。
有不少学生依赖于家长检查,惰性很大。
遇难而退——思维惰性。
学习有挑战性的学生较少,只占四成左右,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模仿式的练习,缺少主动性,一遇难就知退。
由此能清晰地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惰性与意志力的薄弱。
(2)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于作业形式、难度、数量要求不一。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总结报告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b8a3a671fe910ef12df8f1.png)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的重要学科。
作业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因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起促进作用,也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它作为书写的方式,服务于评分和考试,成为社会、家长、教师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作业却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我们称之为“差生”的身上,而且也会不经意的发生在我们所谓的好学生身上。
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令老师很伤脑筋,甚至感到很失望,针对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老师常使用的办法就是批评,甚至有的老师采用停课补做和加倍做当次的作业的办法加以惩罚。
由此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害怕心理加剧,以致使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
抄袭使教师不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补救,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还有的教师一再埋怨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等等,从而造成负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我们不少的老师也经常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过此问题,但是作业问题,特别是不能按时交作业的问题和抄袭作业的问题,依然时刻困扰着我们。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并积极倡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护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据上海市的调查:高一年级睡眠不足的学生为44(4,,高二年级为44(2,。
有1,3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学习很累,有27(7,的学生对做作业表示出被动心态,6(9,的学生对做作业感到苦恼,3,的学生厌烦做作业。
长期以来教育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对中小学生“减负”,减轻学生作业量。
而学校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往往会给社会、家长带来恐慌。
只要有社会竞争,只要外部环境与学校这种以分数定胜负的机制相衔接的链条一致,中小学的作业负担就不能没有;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往往注重作业练习的量而不是质,以致“题海战术”一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而作业量过多,也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危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质、大脑机能、学习兴趣。
《八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八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ccbdc681c758f5f61f6743.png)
《八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延长县初级中学马成平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界定作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学生来说,做作业是一个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教师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发现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合理安排下一段教学的重要依据,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
它能够检查教学效果,能及时地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是查缺补漏的重要环节,可以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习积累的作用。
当前,教学中八年级作业的批改普遍存在着一些弊端,有的教师批改作业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学生实际,成为无效作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批改工作量大,但收效甚微。
2.作业批改评价简单化、主体单一化。
3.作业批改不及时。
4.作业批改、评价时态度情绪化。
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写作业、教师批改作业行之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故提出了《八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策略研究》。
对八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探索出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1.作业: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由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要求指定由学生去完成的练习或其他活动。
2.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行为,也可以调节教师施教的行为。
作业批改是师生、生生交流信息、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
教师既是布置作业的主体,也是批改作业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认真、及时、准确、高效地批改学生作业。
作业的批改包括两个环节:批作业和改作业。
作业的批改涉及批改的目的、批改用时、批改方式等。
批改作业的功能有反馈、监督、评价;批改作业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批改方式。
(提高数学功课订正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数学功课订正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02d9e9c1c708a1284a44a7.png)
1、提高作业有效订正,促成订正反思适应形成; 2、使用错题本,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预期目标
【四】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2018年10月-12月 课题负责人将自己对提高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研究的现状及思考进行交流,研修组内进行了反思研
讨。过程中,大家重点围绕学生订正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并对于其中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 初步达成共识,拟定开展关于提高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研究。
七、关于成果推广的建议
4、好的作业有效订正经验要定时向学生传播、推广。学生通过观摩、学习优秀学生订正作业的经验 和方法,提高了自己订正作业的有效性,此外,分享过错题本使用心得和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同学在 坚持科学有效订正作业方面做得更好,成绩也随之得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
今后设想
课题即将结题,但我们还将在教学中接着探索,将好的经验总结和推广应用,还没研究透彻的 问题接着研究。
3、抄袭订正式: 部分学生为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
袭别人的作业等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的 好坏直截了当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 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订正作业的是否有效是解决学生总是“错了又 错”的一个关键所在,因此,基于以上思考,结合 教学实践提出本课题研究,即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 性的研究。通过研究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的是要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抓实作业订正环节, 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促使作业订正真正成为有 效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研究过程
(二)初步实施阶段:2018年12月-2016年7月
1、
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订正作业
培养学生及时订正的习惯,树立订正作业比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订正作业的作用,使学
【结题报告】《关于如何提高数学错误习题订正有效性的研究》个人小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关于如何提高数学错误习题订正有效性的研究》个人小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f164b8ad51f01dc281f1fc.png)
《关于如何提高数学错误习题订正有效性的研究》个人小课题结题报告一、选题1、现状分析:在日常教学中,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主要工作,但是学生对批改好作业中的错误不订正或乱订正却是困扰我们数学老师一件最头疼的事。
日常教学工作中,许多数学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同样的习题,即使之前学生作业中出现过,老师上课讲评过,做错的同学也订正过,但到了考试时,仍会有大部分已经犯过“错误”的同学会再次做错此题。
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可能在老师讲评过程中就是似懂非懂,并没有完全领悟到习题本身就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或者基本概念,只是简单的改一下答案,事后一段时间自然就会遗忘。
更有些学生胆子小,或碍于面子,在不懂的情况下仍不愿去问老师或同学,就只记住了题目的答案,因此订正时草草了事。
但一到考试时,可能是心里紧张的问题,那些先前印象本来就不深刻的记忆顿时就堵塞了,所以就会出现过错的习题会再次做错。
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老师绝对不能被平常学生所表现出“全会”假象所迷惑,必须明察秋毫,真实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改进自身教学的同时,得改善学生作业订正的方式,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不可否认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有实效的课堂教学。
当然,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性,学生也会有遗忘性,在通过有实效的课堂教学之后,很有必要的做一些再认知巩固训练,这也正好验证了名言“熟能生巧”所表达的意思。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更加讲究的是计算、分析与推理,要具备这些能力,一定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学生做习题肯定会做错,因此作业订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结题报告】《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3717d6700abb68a982fb5a.png)
《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小课题“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自立项后,我们小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设计有效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方法和策略,并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对策和方法。
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课题研究情况说明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可是,由于中学生心理特征及思维的水平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各不相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内不可能很好的掌握新知识,更不用说运用新知识。
有的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探究发现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也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因此,数学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但部分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过于轻视,要么以教材中的现成作业进行布置,学生完成后批改,要么直接以测试的形式进行,单独的根据学生特点而设计的作业较少。
缺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活为基础,注重自主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方面考虑设计作业。
况且,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及外来务工家庭,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为了维持生计而到处奔波,无心更无力在学习上给孩子关注与帮扶。
教师作业设计内容因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布置的机械性作业,形式单一,一刀切,没有层次性与开放性;部分教师也不再自行设计作业,完全被“教辅”替代,题海战术,学生厌烦,耗时低效。
这些作业,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造成学生学得死、教师教的累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研究过程
(二)初步实施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7月 2、 引领学生科学地订正作业 只订正答案,而于不考虑中间过程是明显 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标本兼治” 的订正效果,对以后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 订正并不是简单地把错改对的过程。只有学 生把每一次的作业订正都当作对自已学习的 检验和反思机会,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 的学习行为,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 效果。
五、完成情况及实践价值
2、在各班进行了学生分享错题本使用心得活
动和校级纠错小能手评比等活动将优秀的
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大部分学生通过观
摩、学习优秀学生订正作业的经验和方法,
提高了自己订正作业的有效性。
五、完成情况及实践价值
3、老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错题本,及时调整自
己的教学,积极开发利用错题,生成新的
四、研究过程
(二)初步实施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7月 3、 学生学会反思、检讨错误产生的原因 4、 建立错题本
四、研究过程
(三) 深入实施阶段:2016年8月-12月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我们通过及时积累和分 析原始资料,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提炼有效初步的操作策略。 (四)总结提升阶段:2017年1月-2月 全面整理与系统总结“提高作业订正有效性 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的主报告。全 面反思、总结、提炼。
七、对于成果推广的建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老师有检查错题本并进行反馈的班级,学
生订正作业的习惯会培养得更好,此外,
作业订正的有效性也更高。
七、对于成果推广的建议
3、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整理的错题集,是 教师备课的依据,同时也常常是教学失误 所在,错题本的建立既能减少教学失误, 也能促使教师备课更加注重细节,备学生 易错之处,给学生提前做出准备,做到防 微杜渐。教师可以依据错题本对学生进行 更合理有效的重复练习:科学控制练习易 错题的时间,利用记忆的规律,科学安排 时间进行测试,有意识安排一些学生常错 的内容,通过反复测试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研究过程
(二)初步实施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7月 1、 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订正作业 培养学生及时订正的习惯,树立订正作业 比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订正 作业的作用,使学生在关注订正结果的同时, 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并能想方设法把 不明白、不清楚、不仔细的地方弄懂和改进。 教师加强作业订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教育, 提高学生对作业订正环节的重视。
七、对于成果推广的建议
4、好的作业有效订正经验要定时向学生传 播、推广。学生通过观摩、学习优秀学生 订正作业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自己订正 作业的有效性,此外,分享过错题本使用 心得和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同学在坚持科学 有效订正作业方面做得更好,成绩也随之 得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
七、对于成果推广的建议
1、分层要求 • 对于学生,我们也分层要求,程度较差的 学生因错的题太多,可以由老师帮忙挑选 典型错题订正,或者几道同样类型的错题 只订一到两道,在程度达不到的情况下, 可以不分析错因,只订正过程;而对于程 度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分析错因、订正过 程、订正后感受等等,甚至可以要求将错 题改编或者将错题归型。
三、预期目标
• 1、提高作业有效订正,促成订正反思习惯 形成; • 2、使用错题本,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2015年10月-12月 课题负责人将自己对提高作业订正有 效性的研究的现状及思考进行交流,研修 组内进行了反思研讨。过程中,大家重点 围绕学生订正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并 对于其中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初步 达成共识,拟定开展关于提高作业订正有 效性的研究。
《对错题本的建立和使用的一些看法》(姜翠婷)
观察报告(一位“学困生”使用错题本的跟踪记录1、 2 ) 结题报告《提高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七、对于成果推广的建议
1、分层要求 • 初一、初二基础学年段重点为利用错题本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将错的 每一题抄在错题本上,并标明错题原因, 并进行分析;初三重点利用有效订正查漏 补缺,可有选择地将自己觉得好的题目或 是自己常错的题抄在错题本上,允许只写 方法和简略过程。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订正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完成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 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订正作业的是否有效是解决学生总是“错 了又错”的一个关键所在,因此,基于以上思考,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本课题研究,即数学作业订正 的有效性的研究。通过研究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目的是要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抓实作 业订正环节,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促使作业 订正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 率。
2015区小课题
《提高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翠园中学初中部 黄缨
一、主要研究问题
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 1、不及时订正: 许多同学往往一拿到作业本,连看都不看一眼。更别提订 正错误的题目了。 • 2、直接订正式: 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老师的批改 结果进行推理来订正,如原来判对的,现在就订正为 “错”;原来是判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选择 “B”是错误的,现在就从其他没选的选项中再选一个。 • 3、抄袭订正式: 部分学生为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 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
五、完成情况及实践价值
1、学生通过合理利用错题本,养成了良好学 习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分析 错题原因,在错题本上纠错并标注出错的 原因,学会通过分析检查出自己知识结构 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分析出自己学习中的 盲点(如不懂的地方、易错的地方、常错 的地方),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让自己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使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课堂教学资源,构建生成性课堂。
4、建立了八年级数学、九年级数学错题集。
六、主要成果
《初中数学错题集》 《八年级数学错题集》 《九年级数学错题集》
《课题论文集》
《如何建立和使用错题本》(卢晓纯)
《错题本的建立和高效使用》(黎安丽)
《浅谈错题本的应用》(梁 成)
《对提高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再思考》(黄 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