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范文
文化体育“十二五”1
***“十二五”文化发展方案(草案)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五次全委会议、***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市大市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树立大文化、大体育发展观念,推动文化体育工作科学发展。
着力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体育权益,努力促进文化体育事业与文化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实现我区“两区三带”和“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社会基础。
总体思路: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深入推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力构建“两区三带”发展格局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抓住***市建设文化大市和***新区建设、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合文化体育资源,培育和打造文化体育品牌,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努力探索和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围绕“三贴近”,立足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2、坚持文化体育产业和文化体育事业联动发展的原则,同步发展,以事业带动产业。
3、坚持统筹兼顾先易后难的原则,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坚持创新之路。
4、要把挖掘特色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资源,确定文化建设重点,精心策划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项目做为重要环节。
三、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在文化体育建设、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民俗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建筑文化等方面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为推进文化体育大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群众文化体育建设1、树立文化品牌发展战略。
十二五文化发展思路
十二五文化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我县将重点围绕建设“全国文化百强县”、“中国魔术之乡”的城市发展目标 , 以“和美**”为文化发展主旨,以五**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倾力打造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文化强县。
到 2015 年,力争将**建设成为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完备、文化遗产成功保护、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产业优势突出、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的先进文化的示范城市、文化共享的和谐城市、文化创新的新锐城市和文化交流的优秀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县市第一方阵。
具体目标如下:一、文化设施建设目标。
全面实现村文化中心普及率达到 100% ,社戏大舞台建设工程,拥有国内同级别县市排名前 5 位的现代化大剧院 1 家,建设具有 3D 放映功能的数码影城 1 家。
具体来说:一是打造文化艺术中心集聚区,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为依托,打造**文化艺术中心集聚区,建设**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圣地,形成以县市民文体中心、大剧院、博物馆、数码影视城等新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文化场馆建设为基础,布局合理、覆盖全县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体系网络。
文化事业“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文化事业“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出阐述。
一、“十二五”规划总结从 2011 年至 2015 年,“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许多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实现了全年增长率分别为 15.6% 和 20.3%。
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这一发展成果归功于“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对于文化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并且,积极发展文化消费市场,促使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重点发展了文化创意产业。
将文化产业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从传统的文化产业转向文化创意产业,是“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一个明显特点。
通过引导企业加大文化创意的创新力度,推广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探索创意经济的新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再次,注重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国际文化展览等形式,加深国际间的文化了解和友谊,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一带一路国家广泛的交流可能。
最后,加强对文化人才培养的关注。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重点聚焦造就大批有文化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从完善专业教育、支持高端人才培养、留学人员回国培养等多方面引入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二、“十三五”发展规划进入 21 世纪,我国文化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都将对“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乡镇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工作总结和发展规划范文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推动了全县文广新事业的大发展。
现就“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情况和“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一)文化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文化中心项目建设,3d 影院、图书馆将于##年12月全面完成;二是全面完成文化园决策广场、文化休闲区、毛泽东兵井冈雕塑、亮化、绿化等五大工程;三是完善陈列布展工作,完成一枝枪纪念馆、秋收起义20天陈列布展、甘祖昌将军展览馆、湘赣省“一苏一大”列宁学校、末代帝师朱益藩老宅、花塘村史、陇上改编旧址九大布展工作;四是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年以来,国家省文物部门拨付维修资金215万元,其中陇上改编旧址35万元,宾兴馆100万元,仰山文塔40万元,贺录姑贞孝坊40万元,维修工程已全部完成;五是完成发射台改造工程,已完成供水、道路改造、机房改造、铁塔维修工程;六是全面完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在努力提升改造文化站的同时,加强了开放管理工作,全县13个乡镇文化站实现了免费开放。
(二)文化惠民活动亮点纷呈。
全县共完成送电影下乡10695场次,观众人次达150万余人次。
剧团送戏下乡720场,尤其针对盲区人群开展了文化惠民活动,为敬老院、服刑人员、工业园区务工人员送上了精神食粮。
自创小戏6台、小品11个、快板5个、器乐曲3首,挖掘创作了以《石门山女人茶》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采茶戏“偷师”、“劝郎”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剧在全县进行了展演。
图书馆从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获赠价值300余万元的图书,先后录入ilas系统,实现图书借阅数字化和网络化,极大方便了读者借阅,##年在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一级图书馆。
(三)文化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承办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乡约》、《我们的中国梦——中央电视台东南西北贺新春》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为全县人民送上了厚重的精神食粮;二是在广场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文明礼仪图片等展览。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变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 代 文化 发 展新 趋 势 ,准 确把 握 各 族人
序 言
许 多有 利 条 件 ,也 面 临 一 系列 新情 况 民精 神 文 化生 活 新期 待 ,牢牢 抓 住发
文 化 是 民族 的 血脉 ,是 人 民 的精 新 问题 。我 国经 济 持续 快 速 发 展 、综 展 的重 要 战略 机 遇期 ,顺 应 时 代 发展 神 家 园 。 当今 世 界 ,文化 地 位 和作 用 合 国力 日益 增强 ,为 文 化建 设 奠定 了 要 求 ,遵 循文 化 发 展规 律 ,加 快 文化
建 设 不 断 取得 新 成 就 ,走 出 了中 国特 文 化需 求 快 速增 长 的新 形势 ,我 国文 点 ,以改 革创 新 为 动力 ,发展 面 向现
色 社 会 主 义文 化 发 展 道路 。 中国特 色 化 产 品无 论 是 数量 还 是 质量 ,都 还不 代 化 、面 向世 界 、面 向未 来 的 , 民族 社 会 主 义理 论 体 系广 泛 普 及 ,全 党 全 能 很 好 满 足 人 民 群 众 多 方 面 、多 层 的科 学 的大众 的社会 主义 文化 ,培养
主义 ,关 系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
化 改 革发 展 面 临难 得 的历史 机 遇 。 同 思想为指导 ,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 十一五”时期是我 国文化建设 时 ,我 国文 化 发展 的质 量 和水 平 还不 观 ,坚 持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前 进 方
的创 新发 展 期 。各地 区各 部 门认 真 贯 高 , 文 化 建 设 的 布 局 和 结 构 不 尽 合 向 ,以科 学发 展 为 主题 ,以建 设 社会 彻 中央决 策 部 署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理 ,制 约 文 化科 学 发 展 的体 制 机 制 障 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 为根 本 任务 , 以满 是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推动文化 碍 尚 未完 全 破 除 。 面对 人 民群 众 精 神 足 人 民精 神文 化需 求 为 出发点 和落脚
×ד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ד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ד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根据《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文化发展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我市文化的整体实力,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市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骨干文化设施竣工投入使用,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三是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地方特色文艺作品,李白研究在国内外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全面完成,李白墓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涂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涂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歌之乡”。
五是新闻出版导向正确,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六是广播影视成效显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展顺利,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七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动漫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八是文化市场管理更加规范,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九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崭新局面。
我市文化工作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市文化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协调,文化体制机制与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差距,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与文化日益凸现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相匹配。
文广新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五年中,文广新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推动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我局“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文化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我们还积极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广播影视改革“十二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广播影视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着力推进广播影视业改革创新。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加强技术创新,广播影视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业态,推动广播影视业的转型升级和跨界融合发展。
三、新闻出版繁荣在新闻出版领域,我们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加强精品力作建设,推动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
通过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出版质量,加强版权保护,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阅读服务。
四、市场监管加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加强了对文化市场、广播影视市场、新闻出版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和维护。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手段和方法,推动市场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五、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通过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等手段,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文化体育局十二五规划
2018年文化体育局十二五规划**县文体局“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基础设施建设1.01 温泉乡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利用国家扶持乡镇文化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310平方米的温泉乡综合文化站业务用房。
1.02 右甸东门XX楼建设项目。
利用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政策支持,计划投资650万元重建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右甸东门XX楼。
1.03 右甸北门XX墙复修项目。
利用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政策支持,投资800万元修复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一公里长的右甸北门XX墙。
1.04 **县千年茶乡博物馆建设项目。
1.05 珠山抗日将领鲁道源故居抢救修复项目。
1.06 卡斯广邑杨家老宅修复项目。
1.07 漭水大河坝锁水阁保护修复项目。
1.08 耉街苗族服饰文化传习所建设项目。
1.09 翁堵大扁里文笔塔修复项目。
利用国家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政策支持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县千年茶乡文化博物馆,投资300万元修复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的鲁道源故居;投资50万元修复卡斯广邑毛寨赵家老宅350平方米;投资30万元修复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漭水大河坝锁水阁;投资5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耉街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苗族服饰文化传习所,投资100万元修复翁堵大扁里文笔塔。
1.10 **县图书馆异地重建项目。
1.11 **县体育场东看台建设项目。
1.12 **县体育馆建设项目。
1.13 **县文工队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1.14 **县文体局局机关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1.15 千年茶乡茶艺体验馆建设项目。
1.16 **县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利用国家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支持,投资600万元异地重建**县图书馆,建筑面积4057平方米;投资400万元建设可纳3000名观众的东看台;投资1000万元,建设容纳3000名观众的综合性体育馆;投资10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的文工队业务用房;投资156万元建设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县文化体育局业务用房;投资39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茶艺体验馆;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0亩的**县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解读
文化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解读转载自政策百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新鲜出炉,与年初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比,重点更突出、措施更具体。
此次发布的规划有哪些亮点?细分领域发展现状和预期如何?记者选取其中9个广受关注的话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关注一国家艺术作品引导发展工程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规划》中提到的国家艺术作品引导发展工程包含11个项目,具体是:1、新剧目扶持计划。
继续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等。
2、部分艺术品种引导性扶持计划。
3、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重点扶持计划。
4、国家艺术院团发展扶持计划。
5、民营艺术院团建设发展计划。
每年评选和表彰10部优秀作品、10家有突出贡献的民营艺术院团和10个懂管理、善经营的民营院团优秀管理者等。
6、重大艺术活动实施计划。
7、优秀艺术作品普及与推广计划。
调动一切手段,不拘一格,开展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广泛培养新一代观众群体。
8、当代音乐艺术发展计划。
扶持儿童歌曲、校园歌曲等的创作、交流等。
9、国家美术发展计划。
建立国家近现代及当代美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美术档案、文献资源数据中心,实现国家美术资源共享等。
10、文艺理论与批评扶持计划。
11、优秀艺术人才资助扶持计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艺术人才的专业(行当)平衡和区域平衡等。
关注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规划》提出,到2015年,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系完善。
逐步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
第二,覆盖有效。
逐步完善以固定文化设施、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第三,供给充足。
初步形成需求为牵引、政府为主导、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市场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体系,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市文化局一、“十二五”总体构想和主要目标(一)“十二五”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满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需求,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提高人的素质和塑造++++++++++++的文明形象作为总体追求,把科技教育进步作为动力,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基础,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文化,吸收各地优秀文化成果,不断繁荣文艺创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主要目标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新能力、发展活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力争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超过*%,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古玩字画与工艺品、广告会展、新闻传媒、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印刷发行等八大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品牌效应日益突出,形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规范,文化消费领域不断发展,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二、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一)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继续全力办好新春文化艺术节、社市文化活动月和重大节庆活动,完善以市文化馆为龙头,镇街综合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市居委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并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大力推进广场、社市、企业、校园、家庭各个层面文化活动。
在努力搞好重要节庆庆典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主要目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丰富拓展面向群众的理论学习途径,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十二五规划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二五规划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
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
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
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第一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铁路、盐业等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
继续推进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经过规范、科学编制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于5月10日正式发布。
作为指导文化系统“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该《规划》详细阐述了“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对于文化系统科学谋划“十二五”文化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报》特开辟专版,刊登参与《规划》起草编制的文化部有关司局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文章,对《规划》作进一步解读。
实施国家艺术作品引导发展工程推动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艺术司一、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艺术发展规划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实施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一要努力实现管理手段创新。
不断改进和创新艺术管理的方式,综合运用资金支持、文艺评奖、舆论引导等手段,实行对艺术事业的宏观管理。
要通过科学的艺术管理制度设计,统筹体制内外,均衡中央地方,在制度创新中开拓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新局面。
二要努力推进精品战略。
要支持包括舞台艺术、音乐艺术和美术在内的艺术创作,保障“国家艺术作品引导发展工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与扶持规划”“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出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优秀文艺作品,增加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积累。
要确保各类精品战略项目保障制度化、运行长效化、监管社会化,做到针对性强,务求实效。
三要努力实现艺术门类协调发展。
要“两手抓”,既要抓精品创作展演,又要抓好普及推广,活跃基层群众生活;既要抓好京剧、昆曲、地方戏曲、歌舞等传统艺术,又要抓好歌剧、音乐剧、芭蕾舞、交响乐等外来艺术品种;既要抓好戏剧、音乐舞蹈等强势艺术品种,又要抓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木偶、皮影等艺术形式,拓宽政府部门的视野和扶持范围。
某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某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市“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兴起全市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依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发展回顾(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北方现代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对照发达地区文化发展速度,对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
1、文化产业相对弱小。
由于以往我们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对发展文化产业缺乏足够认识,重事业、轻产业,致使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存在起步晚、进展慢、产业关联度低、市场份额小、发展动力不足等实际问题,有活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量还远远不够,与国内同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亿元、占地方经济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率有限,而杭州、苏州等发达城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达7%-8%。
2、文化人才严重短缺。
存在人才老化、流失、难进等问题,现有文艺人才大部分已到退休年龄,各艺术门类缺档断层、不成阵容、后继乏人,高水平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更是极度缺乏。
3、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
区域之间不平衡,新建设施大多集中在新城区,老城区文化设施较缺乏;思想汇报专题城乡之间不平衡,市本级文化设施较先进、完备,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欠账较多。
例如:5个区“两馆”建设接近空白,除大同区外均没有图书馆和文化馆。
4、基层文化机构不健全。
在几次机构改革中,我市县区文化局或被撤消,或与体育局合并隶属教育局,没有独立建制,尽管业务相对独立,但开展工作存在诸多不便。
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第一稿
市妇保院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大妇保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妇保院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医院,结合妇保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妇保院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
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倡导一切有利于团结、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医院改革发展、职工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努力营造:一流的管理文化,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专业技术、一流的规章制度、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医院形象。
二、主要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职工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性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落实于医院各项制度制订、环境设计、流程安排等之中。
2、坚持务实求效。
立足医院实际,明确具体目标,借助必要的载体,着力抓好医院文化理念、制度和物质等层面的建设。
3、坚持循序渐进。
医院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和长期熏陶的过程,因此文化建设要按照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4、坚持全员参与。
在文化建设中,干部必须要带头践行,同时要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共同参与,树立人人、事事、时时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成优秀的医院文化。
三、总体目标要紧紧围绕医院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加快基本现代化妇保院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作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卓有成效的文化支撑,逐步健全特色鲜明的先进文化体系。
一是力求在观念文化上更先进。
主要在职工思想上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二是力求在制度文化上更完善。
主要是推进医院制度改革,提升医院管理效率;三是力求在行为文化上更文明。
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抓起,注重细节,让患者享受热情和尊重。
四是力求在廉政文化上更清廉。
主要杜绝开具大处方、红包、回扣等行为,创建无红包医院。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范文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本部各司局、国家文物局,各直属单位:《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已经文化部部务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序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的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文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文艺创作生产进一步繁荣,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大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改进了文化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初步建立,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进。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局十二五民族文化事业规划思路
2018年文化局十二五民族文化事业规划思路**州文化局“十二五”时期**民族文化事业规划思路“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
今年的7月2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扶持计划。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
在此大背景下,我州文化事业正面临着前所为有的大好发展机遇。
按照《**州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相关工作的通知》(怒政发〔2009〕148号)的要求,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州文化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发展思路。
一、规划基本性情况按照州委建设“三基地、一品牌”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州文化工作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繁荣为主题,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创业,真抓实干,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文化工作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都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艺术创作和演出持续繁荣。
我们积极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
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的“三个一”展演、新剧节目展出演的机会,州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创作编排了诸如《峡谷神韵》、《母亲河》、《傈僳人》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参加省里的展学演和赛事,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还有如《哦得得》、《**大小调》、《傈僳欢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唱到国内国外和港台地区,傈僳、普米、那玛民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盛典”展示后被录入“中国民歌博物馆”。
普米族的《跳龙》在国际旅游节中跳到了XX的大街小巷,傈僳的多声部合唱多次登上了国家级的电影节和国际合唱的艺术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惊叹和高度评价。
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一、文化系统的基本现状**县文化局现有干部职工486人,内设办公室、文化股、文物股、新闻出版股、文化市场股、人事股、艺术创作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设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演出管理站、豫剧团、书画院、人民会堂、电影管理站、艺术学校10个二级事业单位。
全县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34个行政村;18个乡镇初步建有文化站(文化科技服务中心),其中艾岗乡、**营镇、大王庄乡、逍遥镇4个乡镇已建成达标文化站,红花镇龙池头行政村等52个文化大院已建成达标。
全县165个行政村配置了电脑等相应设备;完成了拓展型信息资共享工程;22个农家书屋配置到位;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得到全面落实,全县17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常年活跃于农村,年均放映达5000场次以上;全县拥有**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周口市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文物保护单位80多处;“逍遥胡辣汤制作工艺”、“笙簧二夹弦”两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鸡毛人斗蟾”等9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女娲庙会”等9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3723条;全县从事文化市场个体经营户235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
二、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指针,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发展目标,以优化文化资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文化改革与创新为动力,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县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文化应有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
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本部各司局、国家文物局,各直属单位: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已经文化部部务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五月七日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的发展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文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
文艺创作生产进一步繁荣,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大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改进了文化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初步建立,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进。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与贸易不断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人才兴文”战略顺利实施,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投入稳步增长,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
文化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不完全适应。
文化建设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文化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必须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
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方针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改革创新。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创新文化管理思路,提高文化的科学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坚持统筹兼顾。
正确处理和把握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两轮驱动。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和东中西优势互
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繁荣与管理的关系,促进文化协调健康发展。
5.坚持重在建设。
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切实推进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文化工程,不断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各级各类文化设施更加完善,使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创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科技进步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实质性推进。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构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更加规范。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面保护与有效传承。
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迈上新台阶,基本形成官民并举的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新格局,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
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
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充分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主要指标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十二五”期间,推出100部以上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久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和精品剧目,保护和扶持60个左右全国重点地方戏曲院团,扶持创作60台左右优秀地方戏剧目,30台左右优秀京剧剧目,挖掘整理改编20台左右优秀昆曲剧目,重点扶持20台左右交响乐、15台左右歌剧(音乐剧)、10台左右舞剧(芭蕾舞剧),扶持10个左右全国重点美术馆。
——到“十二五”期末,全国60%以上图书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评估标准,全国60%以上省市群艺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评估标准。
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市均有设施达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