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本《伤寒杂病论》六气直中五脏论治
治疗五脏的古代医书
治疗五脏的古代医书
古代医学中有许多关于治疗五脏的医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黄帝内经》:又称《素问》,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共分为《上古天真论》、《素问真机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等四个部分。
其中,《素问真机论》和《生气通天论》提出了关于五脏的疾病诊治理论和治疗方法。
2.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详细记录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法等。
书中有关五脏的治疗经验和方药应用也被广泛采用。
3. 《金匮要略》:由东晋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记录了一些外感病和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其中的《千金方》一书涉及了五脏的诊断与治疗。
4.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本医学著作,收录了大量有关疾病的方剂。
其中的《千金要方》对五脏的疾病治疗有详细的论述。
古代医书中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辨证施治为基础,通过观察病症和病因,辨别疾病发生的具体脏腑,然后使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推拿按摩等。
同时,古代医书也强调调理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平衡等方面的治疗。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宋本伤寒论白话版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宋本伤寒论白话版《伤寒论》白话版1、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
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5、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
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
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
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
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
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7、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
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
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8、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
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9、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10、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11、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伤寒杂病论(全)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目录平脉法上----------------------------------------------1平脉法下----------------------------------------------10六气主客----------------------------------------------17伤寒例-------------------------------------------------211.麻黄汤2.白虎汤3.大承气汤4.小承气汤5.调胃承气汤6.小柴胡汤7.大柴胡汤8.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9.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10.桂枝当归汤211.乌梅丸12.大青龙加附子汤13.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14当归附子汤杂病例-------------------------------------------------33温病脉证并治----------------------------------------361.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2.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3.白虎汤4.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5.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6.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7.猪苓加黄连牡丹汤8.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39.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10.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11.大黄香蒲汤12.茯苓白术甘草汤13.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14.大承气汤15.小承气汤16.调胃承气汤17.黄连阿胶汤18.栀子汤19.白虎加地黄汤20.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伤暑病脉证并治-------------------------------------411.竹叶石膏汤42.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3.百合地黄加牡蛎汤4.栝蒌茯苓汤5.竹茹半夏汤6.白虎加人参汤7.猪苓加人参汤8.一物瓜蒂汤9.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10.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11.人参石膏汤热病脉证并治----------------------441.黄连黄芩泻心汤2.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3.大黄厚朴甘草汤54.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5.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湿病脉证并治----------------------461.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2.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3.桂枝汤4.麻黄汤5.桂枝麻黄各半汤6.白术茯苓厚朴汤7.麻黄茯苓汤8.理中汤9.小青龙汤10.五苓散11.鼻塞方612.麻黄加术汤1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14.防己黄芪汤15.桂枝附子汤16.白术附子汤17.甘草附子汤伤燥病脉证并治-------------------521.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2.麻仁白蜜煎3.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4.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5.地黄黄檗茯苓栝蒌汤伤风病脉证并治--------------------541.小柴胡汤72.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3.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5.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6.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7.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8.柴胡桂枝汤寒病脉证并治---------------------571.桂枝加葛根汤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3.小柴胡汤4.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5.通脉四逆汤6.甘草泻心汤87.理中汤8.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9.甘草干姜汤10.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601.桂枝汤2.桂枝加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汤4.桂枝去芍药汤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6.桂枝麻黄各半汤7.白虎汤8.桂枝二麻黄一汤99.白虎加人参汤10.桂枝二越婢一汤1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12.甘草干姜汤13.芍药甘草汤14.调胃承气汤15.四逆汤16.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17.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61.葛根汤2.葛根加半夏汤3.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4.麻黄汤105.小柴胡汤6.大青龙汤7.小青龙汤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9.干姜附子汤10.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1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2.桂枝甘草汤1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4.奔豚汤15.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1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7.芍药甘草附子汤1118.茯苓四逆汤19.五苓散20.茯苓甘草汤21.栀子干姜汤22.栀子甘草豉汤23.栀子生姜豉汤24.栀子豉汤25.栀子厚朴枳实汤26.真武汤27.禹余粮丸28.小柴胡汤29.小建中汤30.大柴胡汤1231.柴胡加芒硝汤32.桃仁承气汤3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4.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35.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36.桂枝加桂汤3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8.抵挡汤39.抵挡丸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31.吴茱萸汤2.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4.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135.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6.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7.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8.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9.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10.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11.大陷胸丸12.大陷胸汤13.五苓散14.大柴胡汤15.小陷胸汤16.文蛤散17.白散方1418.小柴胡汤19.柴胡桂枝汤20.柴胡桂枝干姜汤21.半夏泻心汤22.小青龙汤23.十枣汤24.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25.附子泻心汤26.生姜泻心汤27.甘草泻心汤28.赤石脂禹余粮汤29.旋覆代赭汤30.桂枝人参汤1531.瓜蒂散32.白虎加人参汤33.黄芩汤34.黄芩加半夏生姜汤35.黄连汤36.白虎汤37.炙甘草汤辨阳明病脉证并治----------------------------------971.调胃承气汤2.大承气汤3.小承气汤4.白虎汤5.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6.栀子豉汤167.白虎加人参汤8.猪苓汤9.四逆汤10.小柴胡汤11.麻黄汤12.白蜜煎13.蜜煎导方14.猪胆汁方15.桂枝汤16.茵陈蒿汤17.抵挡汤18.吴茱萸汤19.小半夏汤1720.五苓散21.麻子仁丸22.栀子柏皮汤2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24.栀子大黄汤25.猪膏发煎26.大黄硝石汤27.大柴胡汤28.小半夏汤29.桂枝加黄芪汤30.小建中汤31.理中汤32.厚朴七物汤1833.附子粳米汤34.大建中汤35.大黄附子细辛汤36.瓜蒂散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41.小柴胡汤2.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161.桂枝汤2.桂枝加芍药汤3.桂枝加大黄汤4.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5.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22.小柴胡汤1923.半夏干姜散24.生姜半夏汤25.橘皮汤26.橘皮竹茹汤27.小半夏汤28.黄连茯苓汤29.甘草粉蜜汤30.大乌头煎31.当归生姜羊肉汤32.乌头桂枝汤33.蜘蛛散34.肾气丸35.五苓散2036.茯苓泽泻汤37.文蛤汤38.小柴胡加茯苓汤6.半夏茯苓汤7.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8.厚朴四物汤9.理中加黄芪汤1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11.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12.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01.麻黄附子细辛汤2.麻黄附子甘草汤3.黄连阿胶汤214.附子汤5.当归四逆汤6.桃花汤7.吴茱萸汤8.猪肤汤9.甘草汤10.桔梗汤11.苦酒汤12.半夏散13.白通汤14.白通加猪胆汁汤15.真武汤16.通脉四逆汤2217.四逆散18.猪苓汤19.大承气汤20.四逆汤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281.乌梅丸2.白虎汤3.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5.四逆汤6.瓜蒂散7.茯苓甘草汤8.人参附子汤9.人参干姜汤2310.麻黄升麻汤1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12.柏叶阿胶汤13.通脉四逆汤14.白头翁汤15.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16.桂枝汤17.小承气汤18.栀子豉汤19.紫参汤20.诃黎勒散21.吴茱萸汤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143241.理中汤2.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3.瓜蒂散4.四逆汤5.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6.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7.理中加人参栝蒌根汤8.理中加附子汤9.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10.五苓散11.理中丸12.四逆加人参汤13.桂枝汤2514.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1481.栝蒌桂枝汤2.葛根汤3.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4.大承气汤5.烧昆散6.枳实栀子豉汤7.小柴胡汤8.牡蛎泽泻散9.竹叶石膏汤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1521.百合知母汤2.百合滑石代赭汤263.百合鸡子黄汤4.百合地黄汤5.百合洗方6.栝蒌牡蛎散28.月婢汤29.防己茯苓汤30.甘草麻黄汤31.越婢加术汤32.黄芪芍药桂枝汤33.桂枝加黄芪汤34.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35.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36.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2737.枳实白术汤38.栝蒌瞿麦薯蓣丸39.滑石乱发白鱼散40.茯苓白术戎盐汤辨淤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1781.下瘀血汤2.桔梗汤3.柏叶汤4.黄土汤5.泻心汤6.赤豆当归散7.王不留行散8.排脓散9.排脓汤2810.黄连粉11.薏苡附子败酱散12.大黄牡丹汤辨胸痹病脉证并治---------------------------------1821.栝蒌薤白白酒汤2.薤白栝蒌半夏汤3.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4.桂枝人参汤5.茯苓杏仁甘草汤6.橘皮枳实生姜汤7.薏苡附子散8.桂枝生姜枳实汤9.乌头赤石脂丸10.旋覆花汤2911.半夏麻黄丸12.九痛丸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1851.桂枝汤2.桂枝茯苓丸3.附子汤4.胶艾汤5.当归芍药散6.干姜人参半夏丸7.当归贝母苦参丸8.葵子茯苓散9.当归散10.白术散30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上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白话全解一、概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主要论述了伤寒和杂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二、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表现,将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厥阴病和少阴病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通过辨析疾病的六经归属,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脉法《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脉法的运用,包括脉象的分类、主病和鉴别等。
张仲景认为,脉象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从而为治疗提供指导。
四、病治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张仲景认为,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如果邪气胜过正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发汗、吐、下、和等四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五、方剂《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承气汤、桂枝汤等。
这些方剂都是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有效方剂,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同时,《伤寒杂病论》中还详细介绍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六、用药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药性平和”的用药原则。
张仲景认为,用药应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过于峻猛的药物,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药物的使用应当适度,不得过量或不足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伤寒杂病论》中还介绍了药物的炮制、配伍等方面的知识。
七、预防与养生《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了预防和养生的重要性。
张仲景认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和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治疗五脏的古代医书
治疗五脏的古代医书
古代医学中,关于治疗五脏的医书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医书:
1.《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其中,《素问》主要讨论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灵枢》则关注五脏与经络之间的关系。
2.《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书,主要讨论了外感病及杂病的治疗方法,并包括了对五脏病变的描述和治疗原则。
3.《金匮要略》:由东晋时期的张仲景编纂,该书着重讨论了内科病症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了对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剂。
4.《丹溪心法》:是唐代张景岳所著的医书,其中包括了针灸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也有关于五脏疾病的论述。
5.《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草药学著作,其中记载了大量的中草药对五脏疾病的治疗作用。
这只是一小部分古代医书中关于治疗五脏的内容,还有其
他医书也有相关的讨论和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医书是在古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编著的,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和进展,因此在治疗五脏疾病时应当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桂本《伤寒杂病论》六气直中五脏论治
桂本《伤寒杂病论》六气直中五脏论治一、伤寒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寒邪干肾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黄元御谓解太阳、阳明经郁之方);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郑钦安名肾着汤,解中湿腰痛)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寒邪乘肝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
寒邪乘心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寒邪乘脾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其著也,则髀枢强痛,不能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
寒邪乘肺寒病,喘,咳,少气,不能报息,口唾涎沫,耳聋,嗌干,此寒邪乘肺也,脉沉而迟者,甘草干姜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内痛,转侧不便,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主之。
二、中湿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
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
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伤寒杂病论》原文
《伤寒杂病论》原⽂原⽂地址:《伤寒杂病论》原⽂作者:BT-四郎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篇 问⽈:脉何以知⽓⾎脏腑之诊也?师⽈:脉乃⽓⾎先见,⽓⾎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俱盛,脉阴阳俱盛;⽓⾎俱衰,脉阴阳俱衰。
⽓独胜者,则脉强;⾎独盛者,则脉滑;⽓偏衰者,则脉微;⾎偏衰者,则脉涩;⽓⾎和者,则脉缓;⽓⾎平者,则脉平;⽓⾎乱者,则脉乱;⽓⾎脱者,则脉绝;阳迫⽓⾎,则脉数;阴阻⽓⾎,则脉迟;若感于邪,⽓⾎扰动,脉随变化,变化⽆穷,⽓⾎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体躬,相体以诊,病⽆遁情。
问⽈:脉有三部,阴阳相乘。
荣卫⾎⽓,在⼈体躬。
呼吸出⼊,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观脉,⼤⼩不同,⼀时之间,变⽆经常,尺⼨参差,或短或长。
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
⼼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及关。
荣卫流⾏,不失衡铨。
肾沉、⼼洪、肺浮、肝弦,此⾃经常,不失铢分。
出⼊升降,漏刻周旋,⽔下⼆刻,⼀周循环。
当复⼨⼝,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蓄,⽀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为⼦条记,传与贤⼈。
师⽈:平脉⼤法,脉分三部。
浮部分经,以候⽪肤经络之⽓;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
师⽈:脉分⼨关尺,⼨脉分经以候阳,阳者⽓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之注也;故⽈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
问⽈: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脉,⼈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也;如六菽之重者,⼼⽓也;如九菽之重者,脾⽓也;如⼗⼆菽之重者,肝⽓也;按之⾄⾻者,肾⽓也。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康治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一、太阳病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嗇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7. 太阳病,发X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8.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9. 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枝加白术茯苓汤主之。
10. 服桂枝汤,不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以其脚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与调胃乘气汤;若重发汗者,四逆汤主之。
1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13.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6.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17.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 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19. 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20.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21. 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7【原文】: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
联系条文: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经云:血偏衰者,则脉涩;气独胜者,则脉强。
大之意也。
时一弦。
注家曰: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阴郁里热也,外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如脉加细数者,此云病向里发展也,诸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所云,病向外透为吉,向愈,向里而进为逆,为凶,故曰难治。
《千金方》:浸淫疮者,浅搔之蔓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者是也。
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
《义疏》曰:脉大而按涩,大为气强,涩为血痹,时一弦者,血行而时一凝结也。
此病机以缓而渐至,毒伏血分,故内无气血之争,外无寒热之状,此漫淫疮所致也。
凡先举脉而后举证者,示学者当平脉辩证也。
意谓既有此证,脉当如此,非谓先得此脉,预决必生此疮也。
浸淫疮,由湿邪流注下焦,蓄积而成。
每发由下焦浸淫于上,与今所谓梅毒者相似,但梅毒多由淫邪传染所致,久之多侵入肾,漫淫疮则不由淫邪传染致之,治法略同。
其证与他种痈疡不同,虽化脓亦外证不发寒热(若见发寒热者,表邪也)。
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谓细数为荣枯化热之诊。
凡病属血分有毒者,必血盛乃可化毒,故荣枯者证为难治。
【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
浮为腹满,紧为绞痛。
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罗按:少阴脉为足少阴肾经,少阴脉在太溪穴处,即脚眼骨后二寸位置。
陈修园云:肾脉取之太溪,亦谓之少阴脉。
注家曰:趺阳脉浮而缓为正常。
趺阳脉浮而紧,浮为气虚,紧为寒甚,气虚则腹部胀满,寒甚则腹中绞痛。
气虚寒甚相合,则出现肠鸣,腹中气机转动,气机一转动则胸膈壅滞之气得以下行。
若少阴脉不现的,是虚寒之气结于下焦,可致外阴部肿大且疼痛。
本条论脾胃虚寒脉症与少阴虚寒脉症的关系。
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
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三)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三)桂林古本伤寒论-六气主客第三【3.1】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3.2】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
【3.3】问曰:司天在泉奈何?师曰:此客气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则为在泉,太阳为初气,厥阴为二气,司天为三气,太阴为四气,少阳为五气,在泉为终气;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则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终气少阴;戌辰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
【3.4】问曰:其为病也何如?师曰:亦有主客之分也。
假如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
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胁痛支满;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跗肿,血溢,疮,喑,喘咳。
太阴司天,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客胜,则首、面、跗肿,呼吸气喘。
少阳司天,主胜,则胸满,咳逆,仰息,甚则有血,手热;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踵,耳聋,血溢,内为瘛疭。
阳明司天,主胜,则清复内余,咳,衄,嗌塞,心膈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金居少阳之位,客不胜主也。
太阳司天,主胜,则喉嗌中鸣;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也。
厥阴在泉,主胜,则筋骨徭并,腰腹时痛;客胜,则关节不利,内为痉强,外为不便。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病,瞀热以酸,跗肿不能久立,溲便变。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中国古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优秀的内科典籍之一,它历经于南宋桂林人张仲景公元前220~公元280年间编著。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元代学者汪辅国以《伤寒论》为底本,结合张仲景、凌景山、柯植等传统诊断学之长,在原本的伤寒论上加以修订,并加上白话文的注解而编撰而成,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
对于中国古代内科学而言,《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一书无疑拥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我们研究古典内科学的重要参考书。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分为《伤寒论》、《凌景山传》、《柯植传》三部分,全书共计二万八千语,内容丰富实用,包括伤寒证候、伤寒治法及其他杂病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细节,既有实际的诊断经验,也有许多科学的理论观念,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古代伤寒学研究的宝典。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在总结、综合古代医学经验的基础上,厚薄部位、有无热、有无津液、有无痰汗等病变的特点,对比细察病人的体质,按病理和症状的不同将病人分类,采取“差别治疗”,从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先天的“病因学”思想的萌芽,从而做出了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的选择,给予了病人有效的治疗。
另外,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中,张仲景先生对非常普遍的郁证病例(指情绪压抑、抑郁)也给出了一些解答,他充分发挥了一些古典医学概念,如因果思想、病因学、阴阳五行理论,借鉴古代哲学文化的知识,将其融入医学论述,根据不同的病例借助“解毒、行气、祛血、弹症”等传统治疗方法,提出气滞血瘀、邪毒、气郁痰瘀等原因,对于郁证病例提出“拔毒宣肝,解郁抑志”的综合治疗方案,使郁证病例得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总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话注解》是中国古代医药研究的瑰宝,是中国古典医学研究的基础性参考书籍,无论是古代的伤寒学、诊断学理论还是对于许多慢性病的治疗方案,它都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让我们看到古典医学的历史文化价值,使我们不断总结、吸收古典医学的经验,不断积累医学知识,为我们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带来更多有益的启示。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
罗校注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6【原文】: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
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
注家曰:阴阳俱弦,应为轻取为弦,重按亦弦也。
我以为寸关均为弦,是为阴阳俱弦。
脉浮取而弦,饮在皮肤,是言在表;中按为弦,饮在经络,未入于内;沉取为弦,则饮在箬肌肉;若寸脉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也。
《义疏》曰:此言阴阳俱弦,即浮沉俱弦。
以弦为血凝其气,主病不一。
如沉弦在肝,经属厥阴;浮弦在胆,经属少阳;虚弦为三焦之伤;双弦为中寒之候(两手弦,为双弦)。
如浮弦而寒热者,少阳;沉弦而寒热者,厥阴;发热不恶寒而浮弦者,病温(风温春温,皆浮弦而数);形冷恶寒而虚弦者,三焦伤也。
若病无外证,中风(此非外感之中风也)头眩,筋肉瞬掣而脉弦者,弦为风发之诊;若病无外证,腹痛里急而脉弦者,弦为克脾之候(木克土也);若见精气虚少之证,脉浮而弦者,又为肾不足也(经云: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
故知脉证相关,不可偏断,必先合脉证,互印其理,而后乃可以分部之法,定其邪之所舍。
经云,“平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久久成病,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
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弦,脉沉弦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是弦为病饮之脉也,然伤寒之脉阴阳俱紧,与病饮之脉阴阳俱弦者相似,阳明病脉亦有弦紧者,发热不恶寒,少阳病脉弦细,而往来寒热,故诊得弦脉,必审其无恶寒发热之三阳证,始可断为病饮也。
再察其弦脉,若在浮部,知饮之外流皮肤也。
若弦脉在中部,知饮之流于经络也。
若弦脉见沉部,知饮之流于肌肉也。
若寸脉弦,饮在上焦。
关脉弦,饮停中焦。
尺脉弦,饮在下焦。
在表者,汗而发之;在中者,温而散心在内者,利而渗之。
在上焦则吐之,在中焦则导之,在下焦则利之。
是在临证者消息尔。
【原文】: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白话文全译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白话文全译如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序言,是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纲领性总结,既概括了全书的宗旨,又指明了学习和运用该书的方法。
它指出:“辨伤寒,病杂症,可与不治者,十居其八、九之多。
这是对《伤寒杂病论》一书的高度评价。
在序言中,作者还提出了“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读书治学方法,要求人们善于从古代医籍中探求理论,从民间偏方中搜集素材,这是值得当今读者借鉴的。
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二是发展了脏腑辨证的理论;三是丰富了八纲辨证的内容。
正是这三个特点的结合,决定了它在祖国医学辨证体系中不可低估的地位。
由于时代的原因,其经方在北方、南方历代以经传的体系逐渐与针灸学等分化,因此由我撰写本系列书的原广西版本手稿印刷传世,体现了流传原貌并阐发原著的真髓,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共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为伤寒论,主要是论述外感风寒的诊治方法;中卷为金匮要略方论,主要是对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原则作出说明;下卷为杂疗方论,既对内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治法做了阐释。
本版全书由张伯礼研究员主译并撰写前言,供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此书的出版宗旨是让古老的中医中药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今及未来的人类,这也是中医人心愿和追求。
经过多次校对和修订,力求为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一本准确、实用的中医参考书。
以上就是《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的基本介绍,如需更深入了解,请阅读原著。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LT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桂林古本伤寒论讲解
桂林古本伤寒论讲解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包括有桂林古本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解释了伤寒病论、诊断、治疗以及各种伤寒病的预防措施。
在中国,桂林古本伤寒论是最普遍的伤寒论。
它由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编写,其内容以伤寒病学为主题,以脏腑为基础,以气血和病因协同作用为核心,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理论体系。
伤寒论是围绕张仲景的理论体系而编撰的,因此其理论内容十分丰富。
张仲景把五行理论作为伤寒论的基础,把气、血、津液、脉、神等等中医理论融入伤寒论的诊疗范畴。
据传,张仲景在编撰桂林古本伤寒论的时候,曾说过:“天下之至理乃行于五行。
”这说明,五行理论是伤寒论的核心理论,因此桂林古本伤寒论将五行理论细分成了具体的病症,以此为根据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张仲景还把气血、津液、脉及神等中医理论融入伤寒论的诊疗范畴,他把气血、津液、脉及神作为疾病的共同因素,把气、血、津液、脉病发作急性病症与五行相应归属。
张仲景还分析了气血、津液、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六相联变”的概念,即津液与血相互作用,气与津液、血相互作用,脉与气、血、津液相互作用。
此外,张仲景有时也会调换“六相联变”中的各种不同元素,以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表若外则内”的概念,该概念的要义是,疾病的外部表现与内部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只要注意到这一原理,就可以对元气机体发生的问题和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古本伤寒论也强调了“抑制”的概念,这表明治病的方法不仅仅是清除病因,还要抑制病原体,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桂林古本伤寒论也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把预防疾病的保健视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防止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除了上述论述,桂林古本伤寒论还认为应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一般预防保健以及常见病的治疗等,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把药物、饮食、调养和理疗相结合,以伤寒论的临床诊治方法治疗疾病,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桂本伤寒杂病论详校与甄析
桂本伤寒杂病论详校与甄析桂本伤寒杂病论,是明代医学家陆羽所著,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医学史上伤寒诊断学的一个新的起点,也为中国伤寒诊断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桂本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桂本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有:伤寒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等。
1、病因桂本伤寒杂病论把伤寒杂病的病因归结为“虚实失调”,认为“虚实失调”是伤寒杂病的病因,其中“虚”是指气血不足,“实”是指湿热多余,“失调”是指虚实不协调。
2、病机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病机是“虚实失调”引起的,虚实失调会导致气血不畅,气血不畅会导致经络不通,经络不通会导致病症的发生。
3、诊断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诊断要从“脉象”入手,即要从患者的脉象来判断患者的虚实状态,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伤寒杂病。
4、鉴别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鉴别要从“病机”入手,即要从患者的病机来判断患者的虚实状态,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伤寒杂病。
5、治疗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治疗要从“药物”入手,即要根据患者的虚实状态,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治疗伤寒杂病。
二、桂本伤寒杂病论的思想1、虚实失调论桂本伤寒杂病论把伤寒杂病的病因归结为“虚实失调”,认为“虚实失调”是伤寒杂病的病因,其中“虚”是指气血不足,“实”是指湿热多余,“失调”是指虚实不协调。
这一思想替代了古代医学中“邪气”的论断,使伤寒诊断学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脉象论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诊断要从“脉象”入手,即要从患者的脉象来判断患者的虚实状态,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伤寒杂病。
这一思想替代了古代医学中“病机”的论断,使伤寒诊断学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3、药物论桂本伤寒杂病论认为,伤寒杂病的治疗要从“药物”入手,即要根据患者的虚实状态,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治疗伤寒杂病。
这一思想替代了古代医学中“汤药”的治疗,使伤寒诊断学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桂本伤寒杂病论详校与甄析 (4)
桂本伤寒杂病论详校与甄析
《桂本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之一,由清朝医学家桂枝编著。
该书主要阐述了伤寒及其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桂本伤寒杂病论》经历了多个版本的修订和整理,包括脉和、歌讽、读法、字音等方面的注释。
这些校勘和注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桂本伤寒杂病论》。
同时,《桂本伤寒杂病论》也经历了多个学者的甄析与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解读和观点。
在对《桂本伤寒杂病论》的详校与甄析中,学者们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译文的准确性:对经典文献进行翻译时,需要注意准确
传达原文的含义,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2. 校勘的准确性:对经典文献进行校勘时,需要考证各个
版本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确保校勘结
果的准确性。
3. 学术观点的深化和拓展:学者们在对《桂本伤寒杂病论》进行研究时,可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比较研究,
提出新的解读和观点,以丰富和拓展该经典的学术价值。
总的来说,对《桂本伤寒杂病论》的详校与甄析是为了更
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经典著作,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
同时也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本《伤寒杂病论》六气直中五脏论治六气直中五脏论治一、伤寒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寒邪干肾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黄元御谓解太阳、阳明经郁之方);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郑钦安名肾着汤,解中湿腰痛)寒邪乘肝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
寒邪乘心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寒邪乘脾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其著也,则髀枢强痛,不能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
寒邪乘肺寒病,喘,咳,少气,不能报息,口唾涎沫,耳聋,嗌干,此寒邪乘肺也,脉沉而迟者,甘草干姜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内痛,转侧不便,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主之。
二、中湿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
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
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师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尽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三、中风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邪干肝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风邪乘心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风邪乘脾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风邪乘肺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主之。
风邪乘肾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四、伤燥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燥邪干肺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燥邪乘心燥病,口烂,气上逆,胸中痛,脉大而涩,此燥邪乘心也,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主之。
燥邪乘肝燥病,目赤,困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主之。
燥邪乘脾燥病,色黄,腹中痛不可按,大便难,脉数而滑,此燥邪乘脾也,白虎汤主之。
燥邪移肾燥病,咽干,喉痛,少腹急痛,小便赤,脉沉而急,此燥邪移肾也,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主之。
五、伤署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2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伤暑,心下有水气,汗出,咳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弱而滑,栝蒌茯苓汤主之。
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猪苓加人参汤主之;一物瓜蒂汤亦主之。
凡病暑者,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不可发汗,发汗则发热,烦躁,失声,此为肺液枯,息高气贲者,不治。
伤暑,夜卧不安,烦躁,谵语,舌赤,脉数,此为暑邪干心也,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之。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伤暑者,头不痛,头痛者风也,头重者湿也。
六、热病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
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
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邪干心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
热邪乘肝热病,身热,左胁痛,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此热邪乘肝也,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主之。
热邪乘脾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
热邪乘肺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
热邪移肾热病,咽中干,腰痛,足热,脉沉而数,此热邪移肾也,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主之。
七、温病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
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风温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湿温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温邪干心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上寸口者,温邪干心也,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
温邪乘肺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温邪移肾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甚煮取三升,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下尺中者,此温邪移肾也,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
病大温,发热头晕,目眩,齿枯,唇焦,谵语,不省人事,面色乍青乍赤,脉急大而数者,大黄香蒲汤主之;若喉闭难下咽者,针少商令出血;若脉乍疏乍数,目内陷者,死。
温病,下之大便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
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
若伏气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
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