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厘米和米》

合集下载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年级: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米尺,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米和厘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米尺的认识。

2. 米和厘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米和厘米的换算。

2. 实际操作中测量长度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米尺。

2. 厘米尺。

3. 各种长度不一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米尺和厘米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米尺和厘米尺的认识。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米尺的构成,让学生了解米尺是由100个厘米组成的。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米和厘米的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米和厘米的换算练习,巩固知识。

三、实际操作1. 教师分发各种长度不一的物品,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2. 学生用米尺和厘米尺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米和厘米的关系。

2.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用米尺和厘米尺测量家里的物品,记录数据。

2. 尝试解决一些与长度测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米和厘米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测量家里的物品,巩固所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长度测量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并运用这些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对长度有一定的感知。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难点: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长度测量,增强实践体验。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课件、练习题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长度场景,如教室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度。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长度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用尺子示范如何进行长度测量,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

每组选取一个物品,如课本、铅笔等,并用尺子测量其长度。

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第65页的例1、例2,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新授1、例1拿出你的尺子,找出1厘米、2厘米。

的‘长度。

师让学生拿出他们自己的小尺子,说明尺子的用途,然后帮助他们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及其实际长度。

1厘米到底有多长,要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很重要的。

让学生认识尺上的1厘米、2厘米。

的长度,再用尺量一量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例2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可以让学生量量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二、巩固练习第67页的练习十七第1-3第1题1、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5百米的长度。

师先出示1厘米、3厘米、5厘米,让学生用尺量量,指出1厘米、3厘米、5厘米,然后师检查。

2、第2题和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师巡视帮助。

三、小结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四、作业1、课堂作业:第1、2题。

2、课外作业:第1、3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模板第【2】篇〗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认识线段。

知道线段的特点。

2.能力目标: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

教学难点: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准备:每人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学习。

(一)出示主题图:这是一条线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说一说。

(二)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注意什么?(三)你会画一条线段吗?1.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3.评判学生所画的线段,让学生说说谁画的好,好在哪?是怎样画的?4.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试画,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5.小结:画线段时,要注意从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就可以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厘米和米是长度的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描述和测量。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适当的单位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能够通过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灵活运用厘米和米进行表示。

三、教学内容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通过积木等教具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厘米和米表示长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根线或一本书等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它们的长度。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测量长度时会用到哪些单位吗?第二步: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概念,介绍它们分别适用的场合。

2.给学生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他们猜测并描述使用厘米或米来表示这些长度。

第三步:实践操作(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用卷尺、尺子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2.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测量的结果,讨论不同学生的测量数据是否一致,帮助他们检验和纠正自己的操作。

第四步:巩固提高(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巩固掌握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他们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增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学会了厘米和米的概念及用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测量长度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的几件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或米表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两个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4.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5.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积极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特别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直尺进行准确的测量,并正确读取测量结果。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将长度单位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测量不同物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b.学生分组讨论,记录下组内成员的发言和观点。
c.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员进行补充。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3.教学过程:
a.解释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的刻度,理解1厘米和1米的长度。
b.示范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对齐、垂直等注意事项。
c.通过实例,讲解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别和运用。
2.培养学生运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读取数据的能力。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优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优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量画 线段
二、易错警示
易错点1 没对准“0”刻度。
例1 选择:下列测量纸条的长正确的是(
)。
错误答案:①③
正确答案: ②
错点警示: 用尺子量纸条的长度时,纸条的左端
要对准尺子的刻度0,①图中没对准尺子的刻度0,
③图中尺子是斜着放的。
规避策略: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
要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测量时尺子应与被测物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R·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熟知它们之 间的进率,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会用刻度 尺量线段的长度,会画线段。
学习重点
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 长度,会画线段。
一、知识归纳
知识点1: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厘米
0
厘cm米
“0”表示测量的起点 长度单位 0厘到米1可之以间用的“长cm度”是表1示厘。米。
体平行放置。
易错点2 没有正确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例2 比较大小:96 厘米 1 米。
错误答案:96 厘米 > 1 米。 正确答案:96 厘米 < 1 米。 错点警示: 题中只注重了比较数的大小,忽略了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不同。
规避策略:在比较长度时,一定要结合数据和长 度单位两方面考虑,当长度单位不相同时,先统 一单位之后再比较。
易错点3 没有正确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例3 填空:下图中是线段的有( )。
错误答案:①②
正确答案:③
错点警示:线段的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 点,三是可以量出长度。
பைடு நூலகம்
规避策略:在判断一条线是不是线段时,一定要 满足三个条件:(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 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米》是人教版数学二上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学会用这两个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面积等基本概念,对物体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观察,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能够用厘米和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观察,培养测量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能够用厘米和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的理解,对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的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子、书本等,让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米等于100厘米。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如测量桌子的长度、书的长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4.总结提升: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巩固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长度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运用厘米和米进行长度测量,为以后学习面积、体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长度测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能够运用厘米和米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厘米和米进行长度测量,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长度测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物、图片、测量工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熟悉的长度现象,如教室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厘米和米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厘米和米的区别,让学生初步认识厘米和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厘米和米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给出一些长度测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米和厘米》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米和厘米》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分米和厘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特点。

2. 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1. 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

3. 能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理解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

2. 能灵活运用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 尺子、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桌子、椅子、黑板等,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有哪些吗?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你们猜猜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特点。

2. 讲解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 示范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用尺子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并记录结果。

2. 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进行单位换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进率。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家里的物体长度,并记录结果。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米、分米、厘米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及进率,能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反思第【1】篇〗厘米和米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

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

在这次厘米和米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

长度单位我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如何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准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主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

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

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1、猜一猜。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拃量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一样,测得的结果就自然不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着重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观察,动手测量。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也比较低,因此要让学生已实际操作体验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也要从表象更直观地建立起对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通过自己实际操作深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通过实际测形成对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认识,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4、初步学会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长度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厘米尺、纸条、米尺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
1、统一长度单位刻度线
2、认识厘米尺刻度
3、认识1厘米标注:厘米(cm)
4、用厘米量
5、认识米(m):1米=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

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

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

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

然后提问:“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

接着再问:“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

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新课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

”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育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

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

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

(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

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

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探究一:认识直尺。

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

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1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 认识厘米和米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 认识厘米和米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铅笔长( 4 )厘米。 小刀长( 3 )厘米。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小棒长( 8 )厘米。
课件PPT
易错提醒
课件PPT
错解分析:
小棒的左端没有对准刻度0,那么 右端对着的刻度8就不是小棒的长度。 小棒的长度应该是两刻度之差8-3= 5(厘米)。
易错提醒
小棒长( 8 )厘米。
课件PPT
小棒长( 5 )厘米。
学以致用
1. 写 出 下 面 物 体 的 长 度 。
铅笔长( 7 )厘米。
课件PPT
橡皮长( 4 )厘米。
学以致用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教室长6( 米 )。 黑板长3( 米 )。
课桌长50(厘米)。
小明身高120( 厘米)。
课件PPT
学以致用
3. 填 空 。
课件PPT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 哪些知识?
课件PPT
米和厘米都 是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同一物体, 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不 同物体,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因此,只有用同一长度作 标准去量不同长度的物体,才能知道它们各有多长。
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两端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量比较长的物体或 距离时,应该用米尺量,用米作单位。
课件PPT
知识点归纳及讲解 词汇归纳
考点巩固练习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 厘米 )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作单位。
1米= (100 )厘米 100厘米= ( 1 ) 米 5米= ( 500 )厘米 300厘米= ( 3 )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米 厘米和米的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米 厘米和米的关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2课时认识米厘米和米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第4题。

内容简析例4认识米尺和米。

指定一名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测量很麻烦,体会到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自然引出米尺。

通过观察米尺,知道米尺的特点: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比画米尺,知道1米大约有一庹那么长,逐步形成1米的长度表象。

例5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

通过观察米尺,数出1米里面有多少个厘米,得出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

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老师的米尺去量,一下就看出1米长的绳子是100厘米。

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对测量的方法进行指导,同时注意测量时同学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米的符号“m”。

初步建立 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理解1米=100厘米。

教法与学法1.运用动手操作体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等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研讨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会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比赛导入:师:同学们对厘米的知识掌握得真好,谁想和老师比赛,一起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找一名学生和老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学生用学生尺测量黑板下沿的长度,老师用米尺测量黑板上沿的长度)师:你们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测量的速度这么快?学生讨论得出:①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②用厘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太麻烦。

师:为了方便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厘米和米》长度单位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认识厘米和米》长度单位PPT课件
二、探究新知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5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这张 纸条的长度。
4厘米多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4厘米多。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拃。(2)课桌长约()拃。 (3)黑板长约()庹。(4)教室长约()步。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 上都有些什么。
请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看谁能 找到我们身边更多的长度大约是 1厘米的物体。
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二、探究新知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同学们想得真好,老师也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
长度单位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3 67
1 6 10
三、知识应用
(三)量一量
纸条长()厘米。
4
纸条长()厘米。
纸条长()厘米。
铅笔长()厘米。
5
5
7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4页“做一做”(例3)。 第8页练习一,第1题。
三、知识应用
(一)用身体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步庹(tuǒ)拃(zhǎ)
2
5
5
20
三、知识应用
(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到()也是1厘米, 从()到()还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厘米, 手掌宽约()厘米, 一拃长约()厘米。
如果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你打算怎么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认识米、米和厘米)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认识米、米和厘米)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
量一量。
手掌宽约 ( 8)厘米
一拃长约 (14)厘米
一步长约 (60)厘米
3.甲、乙 两桶油 共重42 kg, 甲桶油 的重量 是乙桶 油的 。 两桶油 各重多 少千克 ?(6分 )4.养 殖场有 鸡360 只,鹅 的只数 是鸡的 ,又是 鸭的 ,鸭有 多少只 ?(5分 )5.一 列火车 以同样 的速度 驶过两 座大桥( 从车头 上桥开 始,至 车尾离 桥结束 ),第 一座桥 长1270 m, 用了 分 钟;第 二座桥 长1360 m, 用了 分 钟。这 列火车 平均每 分钟行 驶多少 米?这 列火车 车身长 多少米 ?(6 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线段
孩子们,谁愿意来量一量 这根绳子的长度?
九、如图 是用棋 子摆成 的图案,摆第1 个图案 需要7枚 棋子,摆第2个 图案需 要19 枚棋子,摆第3个 图案需 要37 枚棋子,按照这 样的方 式摆下 去,则摆 第10个 图案需 要多少 枚棋子 ?十、 用火柴 棒摆出 图形。 摆第1个 图形要4 根火柴 棒。那 么摆第 5个图 形要多 少根火 柴棒?
二、探究新知
(二)画线段ຫໍສະໝຸດ 认识了想线一段想,,能还不可能以自从己哪里 画一条画3到厘哪米里长?的线段呢? 应该怎么画?
从画刻到左度刻从画手1度尺 到画按5的 刻到等住刻 度等尺3度,子的04都,开地,是右始方从3手画停刻厘握起止度米笔,。2。
六、如图 依次排 列着5 盏灯,用 不同位 置上亮 灯和灭 灯表示 一个具 体的数( 亮灯用 □表示,灭灯用 ■表示) 。请根 据下面 前四种 状况所 表示的 数,完成 下列问 题。写 出图⑤ 表示的 数。在 图⑥中 画出亮 灯和灭 灯的状况 。七、 把边长 为1厘 米的正 方形纸 片,按下 面的规 律拼成 长方形:1.用5 个正方 形拼成 的长方 形的周 长是多 少厘米? 2.用m 个正方 形拼成 的长方 形的周 长是多 少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

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米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

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

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解答: 铅笔长( 4 )厘米 小刀长(3 )厘米
易错提醒
小棒长( 8 )厘米。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小棒的左端没有对准刻度0,那么 右端对着的刻度8就不是小棒的长度。 小棒的长度应该是两刻度之差8-3= 5(厘米)。
易错提醒
小棒长(8 )厘米。
小棒长( 5 )厘米。
学以致用
1.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探索新知
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我和爸爸的手 的大小不一样。
情景导入2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探索新知
厘米是长度单位,用字母cm表示。
刻度线
0刻度
起点
探索新知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你还能找出1 厘米吗?
探索新知
2厘米
2厘米
2厘米
探索新知
图钉的长度是1厘米
0厘米
1
2
典题精讲
填空。 铅笔长( )厘米 小刀长( )厘米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 靠齐,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 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 长度就是几厘米。铅笔和小刀都没有 对齐刻度0,不能从刻度0开始算起,而 应该将物体两端所对的刻度相减得出 它们的实际长度。
典题精讲
1米=100厘米
典题精讲
填空。

)厘米

)厘米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让物体与尺子靠齐, 将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刻度0对齐,再看物 体的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观察第一幅图可知,钉子的一端对着刻度0, 另一端对着刻度4,说明钉子长4厘米;观察 第二幅图可知,小刀的一端对着刻度0,另一 端对着刻度8,说明小刀长8厘米。
铅笔长( 7 )厘米。
橡皮长( 4 )厘米。
学以致用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教室长6( 米 )
黑板长3(米 ) 课桌长50(厘米 )
小明身高120( 厘米)
学以致用
3. 填 空 。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 厘米 )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作单位。
1米= ( 100)厘米
5米= ( 500)厘米
人教实验版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1
认识厘米和米
学习目标
1.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 米和1米的直观表象及它们之间的换 算关系。 3.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景导入1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 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 位。
3
4
5
6
7
8
9
10
11
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探索新知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4
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2、把尺沿物体放平; 3、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情景导入3
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探索新知
小男孩儿的身高大约是1米。
探索新知
米用字母m表示。
1米有10个10厘米,就是100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00厘米= ( 1 ) 米
300厘米= ( 3 )米
学以致用
4.算一算。
1米-90厘米=( 10)厘米 2米+50厘米=( 250 )厘米
16厘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厘米=( 7 )厘米
24米+6米=( 30 )米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米和厘米都是 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同一物体,量出 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量不同物体 ,量出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因此,只有用同一长度作标准去量 不同长度的物体,才能知道它们各有多长。 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两端的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量比较长的物体 或距离时,应该用米尺量,用米作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