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2)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
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 更凉些。
3、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应用:液①体天蒸热发时时地上要洒从水周降围温物体(或自 身)中②吸病热人,发高使烧周时围在物身体上(擦或酒自精身降)温 温度 下降 ;即蒸发是吸热过程, 因 此蒸发有降温制冷作用。
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甲
图乙
(1)图甲是___冰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
的示数是5_2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
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
体熔化时需要___吸___热量。
7.人工降雨
人们利用干冰 升华吸热. 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 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 会很快 升华,在升华过 程中将要 吸收大量的热
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 剧下降,这是高空中的 水蒸气会变成小冰晶。 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湿 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降 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2009•安顺市】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 的是【B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 感觉 更凉 。
蒸发这种方式汽化很慢
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可进行的 ,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的微观本质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李训国-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中学

表面
实例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低不同, 洗湿 了衣服,同样可以晾干吗?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 任何 发可在_____温度下进行。 【 提取信息】
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识树
特点
蒸发 汽化与吸热 因素 应用 特点 沸腾 现象 液化放热
汽化和液化
达标检测题: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加油! 吸收 降低 1、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它要从周围物体______热 制冷 量,因此,蒸发有______作用. 温度 2、为了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增大液体 空气流动 表面积 的_____ 和加快液面上方的______. 3、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 并在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 (1):酒精蒸发吸热降温 (2) 通风处可加快酒精的蒸发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棉花,用酒精淋 湿,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思考:
。温度降低。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液柱下降。
拓展应用: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 热,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为何伸长舌头?
【拓展运用】
蒸发与沸腾
汽化方式 位置 温度 剧烈程度 有无气泡 蒸发
表面 任何 缓慢 无
沸腾
表面和内部 一定 剧烈
有
讨论:
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的原因是什么?
汽化与吸热
讨论: 1、生活中如何使洗过的衣服干的更快一些?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 热过程
2008年10月8日
自然界中物质的三中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干 冰
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1、熔化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 (冰、海波) 体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石蜡、 松香)
温 度 ℃
62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例如: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3、凝华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
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 花的形成
小 温度 结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练习 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知识点一熔化与吸热1、(05·沈阳市)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2、(05·长沙市)如图11—2—1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图11—2—1知识点二汽化与吸热3、(05·台州市)夏天扇扇子,身上会感到凉爽。
这是因为()A.液化吸收热量 B.汽化吸收热量C液化放出热量 D.汽化放出热量4、(图11—2—2知识点三升华与吸热6、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生产中用“干冰”防止食物变质B、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汗”C.烧开水的壶中冒的“白气” D、冰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矮7、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等自然现象都属于现象,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
知识点四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8、(04·桂林市)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得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气流的快慢.小组成员张强提出进一步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法.巧练方法事半功倍方法技巧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包括熔化、汽化和升华9、(05·安徽省课改区)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10、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均吸热的一组是()A、熔化、汽化、凝华 B.熔化、液化、升华C.熔化、汽化、升华 D,熔化、液化、凝华拓展思维提升素质能力点一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的吸热过程11、(05·锦州市)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12、(05·连云港)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13、(05·徐州市)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现象;以上两种物态变化时都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有六种基本形式,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每种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有些是吸热过程,有些是放热过程。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变为液态。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原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冰在吸收热量时会熔化成水。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物质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原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在放出热量时会凝固成冰。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液体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液体变为气态。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水在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液化为水。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物质吸收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被克服,从而使固体直接变为气态。
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因为需要吸收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吸收热量时会直接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
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即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当气体放出足够的热量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减少,使得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重新建立,从而使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因为需要放出热量来克服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例如,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直接凝华为霜。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与凝固教案 沪科版(2021-2022学年)

第2节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
(引出课题)【自主预习案】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4熔化热,凝固热【课堂探究案】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提出问题(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2、猜想和假设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D段表示液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液态。
(4)图中B点物体处于固态,C点处于液态。
(5)处于熔点的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状态。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2. 图2是某晶体变化的图象,请回答曲线ABCD分别代表 什么? 吸热升温 状态是固态 (1)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热温度不变 状态是固、液共存 (2)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热升温 状态是液态 (3)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 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质 量相等的水,然后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 观察水的蒸发快慢情况。这个实验中该同学是探究水 温度高低 蒸发快慢跟_______ _的关系;本探究实验采用的科
随堂练习
• 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冻的河面解冻。 • B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 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C
)
• 2、将粉末状的樟脑球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 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 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 A熔化 B升华 • C汽化 D液化
• 5.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到弥漫的烟雾,给人以 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D )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
填空题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 蒸发
再见
沪科版同步教学课件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阅读课本找答案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什么是升华。
看书,积极举手回答 思考、交流、积极回 答
自然现象中有许多是升华现象,同学们能够列举三例升华现 象吗?(只要有举手的学生,就让其回答,以增加其积极性) 演示图 11-23 所示的实验。 问:同学们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升华需要吸收热量吗?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能应用,总结规律 1. 今年开春以来,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 为了缓解旱情 , 多次实施人工降雨。 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 干冰 ( 固态二氧化碳 ), 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为气体, 并从 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就凝结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 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 点落到地面上 (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 2.吃雪糕解热是因为雪糕在熔化时______热量。 3.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 这种 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 B.炼钢炉内的铁化成铁水 C.干泥块放入水后分解为泥水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 雪却不见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达到 100 ℃水才能沸腾 B. 冰吸收了热量不一 定熔化 C.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D.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 熔化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 ,巩固 提高。师巡视批阅,及时发现问题。 活动 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六、 课堂小结、纳入结构 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学过的内容 七、 布置作业
物态变化放热吸热口诀

物态变化放热吸热口诀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中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口诀来记忆:凝固、凝结、冻结、固态变,听了口诀大家分辨清。
放热释热熟练记,固态变化这几位。
首先,我们来讲解固态变化,它指的是物质由液态或气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会被释放出来,所以是放热的过程。
例如,当水从液态转变为冰的时候,会释放出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冰的接触是冷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包括融化、汽化和升华这三个过程。
融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而升华则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向气态转变的过程。
融化和汽化的过程都是吸热的过程,也就是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完成。
当我们将冰块放在室温下,冰块会慢慢融化成水,这是因为冰块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同样地,当水受热而转变为水蒸气时,也需要吸收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煮开水时,水面上会产生水蒸气,同时会感觉到热气腾腾的原因。
升华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它背离了常规的物态变化方式。
在升华的过程中,固态物质直接向气态转变,而不经过液态。
这个过程也是吸热的过程。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冰的升华,当零度以下的冰暴露在空气中时,冰会逐渐消失而不经过液态,这被称为干冰。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物态变化的放热和吸热规律。
当物质转变为更有序、更紧密的状态时,会释放热量,即放热。
而当物质转变为更无序的状态时,会吸收热量,即吸热。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最后,请大家记住这个口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中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提高我们对物质状态转变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这些过程,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九年级物理重点难点

九年级物理重点难点11-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重点: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难点:能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重点:熔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
难点:升华是吸热过程,蒸发也要吸热。
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重点:理解冰、霜、雾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难点: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12-1温度与内能重点:⒈ 能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⒉ 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难点:能够认识到热量、内能、温度三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
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难点:掌握热量的计算相关公式。
12-3内燃机重点: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
难点:描述内燃机的各冲程工作情况。
12-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重点: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热点:理解热值,利用热值进行计算和应用。
13-1电是什么重点: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难点:两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是否都带电。
13-2 重点:了解电路的组成,知道电流方向,认识短路危害。
难点:会画简单电路。
13-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难点:连接并联电路。
13-4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
难点: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13-5测量电压重点:会正确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中,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难点:会用电压表检测开路点。
14-1电阻与变阻器重点:电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用法。
难点:对电阻的理解,及对研究问题的方法的理解。
14-2欧姆定律重点: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难点:会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估。
0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03.初三重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 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
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水的沸点为。
(2)汽化的两种形式:和。
它们的相同点:;(3)液体沸腾条件:①;②。
晶体熔化条件:①;②。
3.液体沸腾过程中与晶体熔化过程中有相同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
【基础•巩固】1.把少量的碘放人烧瓶中,上面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这个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2.吃冰棒和在胳膊上擦些酒精都会感到凉快些,前者是由于冰棒在__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热;后者是由于酒精在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热·3.小王和小李各倒一杯热开水,小王对热开水吹风,小李用两个杯子将水来回倒,过一会儿开水就不烫嘴了。
小王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增加空气__________,从而加快热水蒸发,利用蒸发__________热的道理,把热迅速带走;小李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既增加空气_________,同时又增加_________,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迅速带走。
两杯热水冷得快的是_________·4.游泳或洗澡后会感觉到表较冷,这是因为()A.气温比水的温度低B.人体还没有适应环境C.人身上的水在蒸发时吸热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是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物变质D.加油站附近不允许使用手机7.用质量相等的0O C的冰和0O C的水冷却食物()A.用冰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好,因为水有流动性C.用冰好,因为冰熔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D.效果一样8.海波的凝固过程一定是( )A.吸热,温度升高B.放热,温度不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降低9.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达是因为(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10.在炎热的夏天,城市街道上经常有洒水车洒水,以降低路面的温度,这是利用了( )A.洒水后减少了路面热量的散发B.水的温度低,从而有效地降低路面的温度C.洒水后增加路面热量的对流D.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路面温度有所降低11.在室内,将一支长时间放在装有酒精的瓶中的温度计迅速抽出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上升B.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不变12.张华同学回忆起小时候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看到的自然现象,属于吸热的是()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面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面上美丽雾凇的出现13.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凝华B.汽化C.升华D.熔化14.吃冰糖葫芦是冬季里北方孩子的一大乐趣,要想保证糖葫芦外皮脆而不焦,熬糖做糖衣时通常在糖中加水,因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温度。
§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A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一、学习目标: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
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
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4、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三、学习活动:1、熔化与吸热(1)、回想分子动理论的有关内容(2)、晶体熔化时,如果停止加热,熔化会停止,这是为什么?自学本部分内容,然后小组交流。
(3)实验:海波和石蜡的熔化1>绘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图线2>讨论曲线的物理意义曲线上各段物质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2、汽化与吸热1>看书理解沸腾时为什么温度不变2>根据晒衣服等经验,总结出影响水蒸发的三个因素3>为什么可以用酒精给高烧病人降温?4>总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3、升华与吸热(1)、升华: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升华时热。
(2)、升华现象举例(3)、看书理解:人工降雨是怎样实现的?有疑问的小组讨论四、应用与训练:1、湿衣服晾干,水变成水蒸气,这种物态变化叫;为了让发烧的病人降温,常常在他的身上擦酒精,这是因为。
2、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地减少,这是现象。
4、天热时用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来的是凉风B、电风扇可以使房间的温度降低C、流动的空气从人身上吸走了大量的热D、电风扇吹风可以使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可以从人体吸收热量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6、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放冰袋以缓解症状D、向可乐瓶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五、当堂测试和作业布置:1、当手接触到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和水时,觉得冰比水冷,这是因为()A、冰传热的本领比水强B、冰吸热的本领比水强C、冰熔化要吸热D、冰的温度比水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达到100℃水才能沸腾B、冰吸收了热量不一定熔化C、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熔化3、下列各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是()A、同样的容器放在同样的地方,其中盛有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B、同样的酒精,倒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C、同样擦在手上的酒精,用嘴吹,酒精干得快D、洒在阳光下的水比在屋内瓶中的水干得快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5、王刚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其中一块玻璃用酒精灯加热,由此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与()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6、人们在夏天大汗淋漓,是靠汗液保持体温不升高的。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课题 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课 型新授课 第 2 课时 主备课标教材分析 课标: 认识熔化和汽化是吸热过程,能分析熔化图像的物理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物质熔化要吸热,通过生活实例的观察,练习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与交流,知道物质汽化要吸热,并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再通过碘的升华实验观察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教材呈现方式: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加热海波和石蜡的实验设计,知道物质熔化要吸热,通过生活实例的观察,练习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与交流,知道物质汽化要吸热,再通过分组小实验观察碘升华实验明确升华也要吸热。
教学建议: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体验物态变化过程中必须吸热的规律,逐步熟悉和理解物态变化的分子运动模型;碘升华实验最好让学生分组操作、观察。
教学重点:探究海波、石蜡的熔化过程。
教学难点: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态变化过程。
重难点的突破:做好本节的实验探究及教材中分子运动动模型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学情学生的优势:对于汽化吸热现象,不少学生会有许多前期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汽化吸热现象让学生分析。
上分析 一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熔化吸热,再通过碘的升华实验观察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学生的不足: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在实验中,对于实验的目的性缺乏足够的准备,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会感到很难。
学生的差异: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能力差别很大,实验误差也可能较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交流和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
2、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吸热。
3、比较升华与蒸腾,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致冷现象。
4、初步学习用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海波、石蜡的熔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象的过程。
2、结合生活中湿衣服变干,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肤
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 凉些。
实验2:拿相同两支温度计,先观察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棉花,用酒精淋湿, 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温度降低。
1、固态、液态和气态统称为物态。通常把固态、 液态和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吸热:
晶体熔化原理:当晶体物质被加热时,每个分子 的振动逐渐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 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地“游动”,呈现流动性
这时晶体便处于熔
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 过程继续,外界需对分 子继续加热。以便更多 的分子能“游动”。所 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 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 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 使温度升高。所以熔化 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问题:如果不加热物质还会熔化吗?
过程:加热海波,用温度计测出海波熔化时的 温度,并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曲线,讨论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试 一试,若不加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否会停止。
结论:当物体熔化时,需要继续加热
乙 1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_____物质是晶体,其熔 点是___5__0_.℃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能高于100℃
C.低于100℃的水也可能沸腾
D.高于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2、关于蒸发和沸腾,
( B)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
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C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我学到了什么?
1、熔化都要吸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熔点 3、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 流动快慢。 5、蒸发吸热:
3、做菜的时候,如果不慎让水滴落在热油锅中,立刻会 发生“劈拍”“劈拍”的爆炸声,锅中的油也会被爆得四处乱 溅,很容易烫伤人。那么,水滴在热油锅中为什么会爆炸 呢?
答:食物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我们把油烧
热时,看起来油面很平静,实际上油温早就超过100℃了。 水滴落进油锅里,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它就要沉入锅 底。这样一来,它的四面都被热油包围着,热量很快传 进去,水滴立即要汽化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 急剧扩大变为原来的1000多倍。急剧膨胀的水蒸气冲破 热油的包围向拍”的响声,并把热油滴弄出锅外。这就是水滴落 进热油锅中发生爆炸的现象。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4.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B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所以,在做菜时要小心,不要把水弄进热油锅中。
升华:
固体的分子排列较规则,分子间距小,分子一 般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表面的一些分子运动过 于剧烈,可能运动到气体中,这种从固态直接变成 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升华,从周 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烟雾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熔化 过程,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 后再过几分钟为止.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绘 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乙、丙所示,其 中图丙_ __为松香的熔化图象,海波与松香在熔化 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有没有熔点 。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物体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 因此 蒸发有降温作用
比较蒸发与沸腾
区 别蒸 发 沸 腾
相 同 点 ⒈吸热,⒉汽化
不 发生位置 表面
同温
度 任何温度下
点 现象程度 平和
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 达到沸点
剧烈
C 1、下面关于水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练习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蒸___发__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汽_现化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 进任行.何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是 蒸发吸热 原
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
温度_低__于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冬天,晾在户外的被冰冻了的衣服,没看到冰 熔化成水,但衣服也能晾干,衣服是怎么干的?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升华现象的例子吗?
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人们利用这点 进行人工降雨。同时,还可以利用干冰保存食品等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C(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越快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得越快,液体蒸发得越快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 感觉 更凉 。
沸腾原理:
当液体加热至沸点,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 的引力而飞出,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就是沸腾,若 要沸腾过程继续,外界必须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 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分子挣 脱引力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升高。
蒸发原理:
液体的蒸发随时都 在发生,这是因为在任 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 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 (吸收热量)而挣脱周围 液体分子的引力,脱离液 面而飞向空中。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液柱下降。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3、蒸发吸热: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物体 吸热 ,使周围物 体温度 下降 , 因此蒸发有降温作用。
2. 图2是某晶体的物态变化的图象,请回答曲线ABCD各阶段分别代表 什么?
(1)AB段:_____吸___热___升___温____状____态___是___固___态_______________ (2)BC段:_____吸___热___温___度____不___变____状___态___是___固____、___液___共__ 存 (3)CD段:______吸___热___升____温____状___态___是___液___态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