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

合集下载

药品的养护措施

药品的养护措施

药品的养护措施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正确的养护措施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药品的养护措施,帮助大家保护好自己的药品。

1. 储存环境药品的储存环境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温度:药品的储存温度应根据药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大部分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

部分特殊药品如冷藏疫苗则需要储存在冰箱中。

•湿度:湿度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药品变质、失去效用,因此应尽量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

可以考虑使用干燥剂来吸湿。

•通风:通风是保持药品新鲜度的重要因素。

存放药品的地方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气味交叉和细菌滋生。

2. 包装保护药品的包装是保护药品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第一道防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装保护措施:•密封性:药品的包装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避免空气、水分或细菌进入。

开封后的药品,如果包装密封性受损,应尽快使用或妥善保管。

•光线屏蔽:光线可能对某些药品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药品的包装应具备屏蔽光线的功能。

一些药物容易受到阳光直射而降低效果,应尽量选择不透明的包装。

•防潮措施:药品的包装应具备一定的防潮功能,避免湿气进入。

可以考虑使用除湿剂或密封袋进行二次包装。

3. 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也是保护药品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些建议:•保存说明:药品的包装上通常会标注保存说明,包括温度、湿度、使用期限等。

在使用药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这些说明。

•适宜环境:药品在使用时应选择适宜的环境,避免暴露在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另外,药品应远离火源、化学品等有害物质。

•规定剂量:使用药品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剂量进行。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4. 过期药品处理过期药品是需要特殊处理的物品,以下是处理过期药品的建议:•不要使用:过期药品的有效期已过,其药效可能会降低或完全失效,因此不要使用过期药品。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是指在药品储存、运输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效价得以稳定,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以下是具体的药品养护措施:
1. 环境控制:
- 温湿度管理:根据各类药品的要求设定适宜的储存温度(如阴凉库、冷藏库等)和相对湿度,并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确保仓库内温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 光线防护: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对光敏感药品应存放在避光容器或用遮光材料包裹。

2. 设施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与保养通风设备、除湿机、空调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维持良好的储存环境。

- 对于特殊要求的药品,如需要防震、防潮的药品,要提供专门的储存条件。

3. 分类储存:
- 按照药品的理化性质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需单独隔离存储。

- 根据药品有效期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定期盘点并及时清理近效期药品。

4. 质量监控:
- 定期开展药品质量抽检,包括外观检查、水分测定、微生物检测等,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处理。

- 记录药品养护情况,包括温湿度记录、养护检查记录、药品进出库记录等,并按要求保留一定期限的记录档案。

5. 人员培训与管理:
- 药品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药品特性和养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实施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药品储存区域,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 应急预案制定:
- 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电力故障、设备损坏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减少药品损失。

通过以上全面的药品养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药品品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医院药品日常养护管理制度

医院药品日常养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养护原则1. 药品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 药品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3. 药品养护应确保药品质量,防止药品变质、失效、污染等。

4. 药品养护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养护范围1. 药品库房内所有药品,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

2. 药品陈列区所有药品。

3. 药品拆零区所有药品。

四、养护内容1. 药品储存条件:库房温湿度、药品储存环境等。

(1)库房温湿度:常温库(1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

(2)药品储存环境: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防尘、防虫、防鼠。

2. 药品外观质量:药品包装、标签、有效期、规格、剂型等。

3. 药品数量:账、货相符,防止药品短缺。

4. 药品效期:定期检查药品效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 药品质量:检查药品是否有变质、失效、污染等现象。

五、养护方法1. 温湿度监测:养护人员每日对库房、陈列区、拆零区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记录并保持温湿度在规定范围内。

2. 药品检查:每月对库房内所有药品进行检查,包括外观质量、数量、效期等。

3. 药品养护:对易变质、易潮解、易霉变的药品进行特殊养护,如密封、避光、低温等。

4. 药品盘点: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账、货相符。

5. 药品报废:对过期、变质、污染的药品进行报废处理。

六、养护记录1. 温湿度记录:每日对库房、陈列区、拆零区的温湿度进行记录。

2. 药品检查记录:每月对药品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3. 药品养护记录:对特殊养护的药品进行记录。

4. 药品报废记录:对报废的药品进行记录。

七、责任与奖惩1. 药品养护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

药品保养措施

药品保养措施

药品保养措施
药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为了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保养措施。

以下是一些药品保养的重要步骤和建议:
1. 储存环境:
- 应将药品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避免将药品暴露在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这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 要谨慎储存液体药品,确保瓶盖严密,防止污染和蒸发。

2. 包装保护:
- 药品的包装非常重要,保持其完整性和干净是必要的。

破损的包装可能导致药品受到空气、水分或细菌等污染。

- 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如果发现损坏或过期,应立即更换。

3. 标签和说明:
- 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中包含了重要的使用信息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按照指示使用药物。

-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以
确保正确使用药品。

4. 有效期限:
- 注意药品的有效期限,过期的药品可能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品之前,务必检查有效期限,并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药品保养措施对于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
提供适当的储存环境,保护包装完整性,遵循标签和说明,以及避
免使用过期药品,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保护我们
的健康。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
药品养护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条件的控制:根据药品的特性,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例如,某些药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而其他药品可能对光照敏感。

因此,养护人员需要确保药品始终处于适宜的储存条件下。

2. 定期检查: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包装、标签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对于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如易受潮药品、易变质药品等,需要进行重点养护。

3. 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针对药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潮、防虫、防鼠等养护措施,以防止药品变质。

例如,对于易受潮的药品,可以使用干燥剂保持干燥;对于易生虫的药品,可以使用防虫剂进行防护。

4. 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进行管理,实时监控药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并及时调整。

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养护工作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追溯和分析。

5. 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根据药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制定养护计划,如定期检查、防潮防虫等,并按照计划进行养护。

对于有效期较短的药品,需要进行重点养护。

6. 问题药品的处理: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如包装破损、标签不清等,要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7. 养护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定期汇总养护信息,对药品的质量状况、储存条件、养护措施等进行分析,以便优化养护工作,提高药品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防止药品变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的养护名词解释

药品的养护名词解释

药品的养护名词解释药品的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合理保存、保养和管理的过程,旨在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药品在使用时安全有效。

药品的养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温度控制:药品的存储温度是保证其质量和有效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药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分为常温、冷藏和冷冻三种。

合理控制药品的存储温度,避免高温、低温或温度波动对药品造成的质量损害,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2. 湿度控制:药品在存储过程中也需注意湿度的控制。

过高的湿度容易使药品发生化学变化、酸碱性变化和菌落增殖,从而降低了药品的质量。

因此,药品的储存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3. 光线遮蔽:某些药品对光线敏感,容易发生光解反应,导致药物活性的丧失。

因此,药品的存放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尽量放在遮光的地方,或使用遮光容器进行包装。

4. 干燥环境:某些药品容易受潮变质,如注射用水、葡萄糖注射液等,则要求存放在干燥环境中,避免被湿气侵蚀引起质量变化。

5. 定期检查: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查,检查药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以及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漏气、漏液等情况。

同时,药品的标签也需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标识清晰、准确。

6. 库存管理:药品的养护还包括对药品库存的管理。

库存管理涉及到物品采购、入库、出库、报废等一系列工作,通过科学的库存管理,可以避免库存过量、过期等问题,降低药品的损耗和浪费。

7. 临床监测: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临床监测,包括药效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等。

通过对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问题,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

总之,药品的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和有效期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控制,定期检查和管理药品库存,同时对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

药品养护小结

药品养护小结

药品养护小结药品养护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可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持久使用。

下面是药品养护的小结,总结如下:一、药品存储1.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

2.药品应放置在与食品、化妆品等隔离的地方,避免交叉污染。

3.药品应按照标签上的要求妥善存放,如保持密封、避免震动等。

二、药品包装1.药品包装应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包装。

2.药品包装上的标签应清晰可辨,如有模糊或脱落应联系供应商更换。

3.药品包装应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曝晒。

4.药品包装箱应定期清理,避免杂物积聚。

三、药品监测1.定期检查药品的使用期限,如有过期的药品应立即报废,切勿使用。

2.定期检查药品的外观和形状,如有异常应联系供应商或药剂师咨询。

3.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如有破损或泄漏应及时更换包装。

4.对药品进行温度、湿度监测,确保符合要求。

四、药品使用1.严格按照药品的说明书使用药品,避免超量使用或滥用药品。

2.药品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药品使用后应及时归位,避免其他人员误用。

4.药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使用工具,如针头、注射器等。

五、定期培训1.定期开展药品养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药品养护的认识和意识。

2.定期组织药品养护知识考核,检查员工的掌握情况。

3.定期更新药品养护指南和操作流程,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养护技术。

药品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做好药品养护工作能够延长药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药品的浪费,提高药品的效能。

因此,对于药品养护,每个人都应当高度重视,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药品养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供应商也应负起责任,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良好的药品包装,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药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药品养护制度

药品养护制度

药品养护制度
一、目的
为有效地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成分不变,使药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制定《药品养护制度》。

二、参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9年12月1日
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
三、名词定义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2.药品养护:是指运用管理工具与方法,研究药品储存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防止药品变质,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管理技术。

四、内容
1.药剂科各部门药品养护人员应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持证上岗。

2.药品养护人员负责检查库存药品的储存条件,指导药品保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

3.药品养护人员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养护并记录,发现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时,及时上报药房质量管理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

4.每日对药房(库)温度、湿度进行监测并记录。

如药房(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即时通风、防潮、避光、降温等养护措施,做好养护记录,确保药品质量。

5.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分类养护并记录,防止霉变虫蛀,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

6.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进行重点养护,对近效期
的药品设置明显标识并记录。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药库、药房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____,全面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财产免受损失。

2、药库、药房均应配置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还应配置必要的防盗或防护设施。

3、合理使用库容,做到五距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所有药库的药品存放区均应配备底垫或货架;药房应配置适宜药品陈列的货架或货柜,摆放整齐,无倒置现象,并设置拆零专柜或专区。

根据药品的性能和储存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4、养护员坚持以预防为主、养护为辅的方针,每季对药库、药房药品全面检查一次,将易变质的药品、储存时间长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以及不合格药品的相邻批号等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必须酌情增加养护次数。

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室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并暂停调拨或使用。

5、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药库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实行专库存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2)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实行专库存放。

(3)根据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7、做好药库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开摆放,即:(1)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2)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

(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

(4)化学原料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8、药房药品的储存实行分房或分区摆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药房或分区摆放。

(2)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3)药品按用途与功能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4)拆零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5)特殊管理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药品养护注意事项

药品养护注意事项

药品养护注意事项药品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正确保存和保管,以保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都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以下是一些药品养护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药品的存储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大多数药品需要存放在温度在15-25摄氏度的干燥、阴凉和避光的地方。

一些特定的药品可能需要储存在冰箱中,但是不同的药品可能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2. 光线避免:一些药物对光线敏感,因此应尽可能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药品应存放在避光的容器中,并随时保持容器密封,以减少光线的暴露。

3. 湿度控制:湿度也是药品保存中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

药品容易吸湿,因此应该放在干燥的地方,远离水源。

一些药品可能需要在潮湿环境中保存,但这同样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 包装完整性:药品的包装应保持完整,避免破损和污染。

破损的包装可能会导致药品的变质和失效,还可能会导致药品的污染,从而增加了患者使用的风险。

5. 遵循有效期:药品使用前需要检查有效期,并且严格遵循有效期规定。

过期的药品可能会减少疗效,甚至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6. 正确保存剂量:一些药品需要正确的剂量才能发挥作用。

使用药品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不得随意调整剂量。

7. 储存位置:药品应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以免误服。

同时,药品也应远离宠物和其他动物,以防止宠物发现和误食药品。

8. 不同药品的储存:不同的药品可能有不同的储存要求。

例如,一些药品需要在冰箱中储存,一些药品需要在常温下储存。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9. 不同药品之间的隔离:药品应根据其属性和特性分开储存,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交叉感染。

10. 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如果对某些药品的储存和养护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便获得准确的指导。

总之,药品养护是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药品储存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合理存放和保养的过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变质或失效。

药品的储存养护措施对于医疗机构、药店以及个人家庭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药品储存养护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储存环境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清洁的环境中。

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药品吸湿变质,通风不良会加速药品挥发。

药品应存放在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的地方,以免药品发生质量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避免将药品存放在厨房、浴室等潮湿的环境中,也不宜放在易受污染的地方,如厨房的水槽旁边或卫生间附近。

二、温度要求药品的储存温度一般要求在15-25摄氏度之间,有些药品甚至需要在2-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存放。

在家庭中存放药品时,应尽量选择恒温箱、药品柜等设备进行储存,确保药品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在医疗机构和药店中,也需要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对于需要低温存储的药品进行专门保管。

三、密封性和防护各种类型的药品在储存时,都要求有相应的密封性和防护措施。

包装完好的药品在存放时要保持其原包装,不得拆封或更换包装。

对于易受湿气侵害的药品,还应采取防潮措施,例如放置干燥剂或密封袋等。

在存放酸碱药品时,应避免与其它药品混放,以免相互作用影响药品质量。

四、分门别类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药品在储存时应按照药品种类和用途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

不同类型的药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或误用。

在医疗机构和药店中,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储存规范,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规范管理和储存。

五、定期检查和清理药品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定期检查包括对药品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外观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存放药品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减少对药品的污染。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对于维护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医疗机构、药店还是在家庭中,都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的储存养护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一、药品养护的概念药品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储存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药品受到损害和变质,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药品养护的原则1. 温度控制: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暴露在高温、低温或过大的温度波动的环境中。

2. 湿度控制:药品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受到潮湿、过干等环境的影响。

3. 光线控制: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的照射。

4. 包装材料: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抗腐蚀性,以防止药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空气流通:药品储存和保护的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潮湿、霉变等问题的发生。

三、药品养护的操作流程1. 药品验收:对于新到药品,应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查看包装完好性、外观和标签是否清晰等。

2. 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存放,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污染。

3. 药品储存区域设置:建立药品储存区域,根据药品的特性设定不同的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

4. 温度控制: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的保存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5.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确保药品的密封性和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6. 药品定期检查: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药品过期处理: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专门处理,根据药物类别进行销毁或退还。

8. 环境卫生清理:定期对药品存放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

四、药品养护的注意事项1. 药品储存区域应远离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品,防止受到污染和火灾的威胁。

2. 对药品储存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储存条件。

3. 对药品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通过控制空调、除湿机等设备,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品造成损害。

4. 对药品的保存环境进行良好的通风,防止药品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保持药品的新鲜度。

药店养护记录内容

药店养护记录内容

药店药品养护记录内容
一、药品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生产批号、生产厂家、供应商信息等。

二、药品存放环境
药品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阴凉、清洁,并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药品应按说明书规定的存放方式进行存放,避免药品受潮、霉变、变质等现象发生。

三、药品外观检查
药品外观检查包括对药品的形状、颜色、气味、包装等方面的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药品是否有破损、变形、漏气、霉变等现象,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四、药品有效期管理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药店应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过期药品销售。

对于接近有效期的药品,应及时进行销售或退换货处理。

五、药品库存盘点
药店应定期对药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药品数量与库存记录相符。

如发现药品数量与记录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六、药品销售记录
药店应对每笔药品销售进行记录,包括销售时间、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方式等信息。

销售记录应保持完整,以便于对药品流向的追溯和监管。

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店应对所售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如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如症状、处理方法等。

八、养护操作人员
负责药品养护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药品的储存和养护要求。

养护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养护,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九、养护操作时间
药店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存放环境等因素,合理安排养护操作时间,确保药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养护。

药品养护资料

药品养护资料

药品养护在当今社会,药品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其疗效,而忽略了药品的养护。

药品的养护对于药品的保存和使用都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药品养护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要进行药品养护药品是治疗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物品,不良的保存方式会影响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药品养护能够延长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具有治疗作用,同时避免药品腐坏或受到外界污染。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1.存放环境: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远离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的环境。

2.温度控制:大多数药品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效果最佳,应避免高温和低温环境。

3.湿度控制:药品容易受潮吸湿,因此应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接触水分。

4.密封保存:药品的密封度对于维持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后应及时将瓶盖或包装盖紧,避免外界空气进入。

5.避光:有些药物容易受到光线影响而失去疗效,应将药品放置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药品养护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潮湿:如果药品受潮,应及时更换密封瓶或包装袋,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潮湿。

2.高温:如果药品存放在高温环境中,应立即移至阴凉处,避免继续受高温影响。

3.失效:药品过期或失效后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按照药品的有效期使用,并在失效后及时处理。

4.污染:药品应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应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药品。

结语药品养护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重视药品的养护工作,合理保存药品,避免药品受损或失效,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存放
1. 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药品应放置在干净整洁的架子或柜子上,并严禁与脏污物品接触。

二、药品维护
1. 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果有破损或变质应及时处理。

2. 对于液体药品,应尽量避免晃动和挤压,以免影响药品质量。

3. 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冷链管理,确保温度稳定。

三、药品管理
1. 药品使用前应查看有效期,已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

2. 对于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药品,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监控,确保符合要求。

3. 药品的取用和使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四、药品处理
1.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 对于剩余的药品,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药品仓库中,做到明确归还记录。

五、药品安全
1. 使用药品时应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接触及误食等意外。

2. 对于有毒、易燃等特殊药品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养护药品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品养护,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使用,为病患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

药品养护方案范文

药品养护方案范文

药品养护方案范文药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使用结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药品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药品的养护方案主要包括存储、运输和使用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品的养护方案。

一、药品存储1.储存环境药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阴凉,温度一般要在2℃-8℃范围内。

避免直接阳光照射,防止高温、高湿度和冷凝水的产生。

储存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异味和有害气体污染。

此外,还应保持储存环境的洁净度,定期清扫和消毒。

2.储存容器药品的储存容器应选择优质的塑料、玻璃或金属容器,以确保其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避免使用次品或不合格容器,以免对药品产生不良影响。

3.储存方式药品应按照其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混放和接触。

同时,还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药品放在不同的储存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易挥发的药品,应采取封闭储存的方式,以防止药品挥发和污染环境。

二、药品运输1.运输工具选择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如专用药品运输车辆或保温箱等。

运输工具应具备保温、潮湿和震动防护功能,以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运输温度控制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温度或过低温度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恰当的温度监测设备,及时控制运输环境的温度。

3.运输期限控制药品的存活期限是指其在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保持其所需性能的期限。

在药品的运输过程中,应控制运输时间,避免超过药品的存活期限。

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应定期检查库存,控制药品的保质期。

三、药品使用1.使用前检查在使用药品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查。

对于外观异常、瓶盖破损或密封不良的药品,应立即退回或更换。

对于液体药品,应摇动瓶子,观察是否有沉淀和颜色变化。

对于固体药品,应检查是否有异味或变质。

2.正确使用方法使用药品时,应仔细阅读和遵守药品说明书中的用药指导。

注意用药的剂量、频率和时间。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是指对药品进行合理的保管、储存和使用的规范和控制措施。

以下列举几项常见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 药品分类存储:根据药品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将药品进行分类存储,避免不同性质的药品混存,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 温湿度控制:对于需要特殊温湿度环境的药品,如冷藏药品、高温敏感药品等,应设置专用的储存设施,确保温湿度在药品要求范围内。

3. 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对药品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温湿度计、冷库设备、防潮箱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4. 药品有效期管理: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严禁过期药品的使用和销售,及时清理和处置过期药品。

5. 药品安全措施:严格控制药品存放和使用权限,确保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和操作药品,避免误用和滥用的发生。

6. 药品记录和追溯: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记录系统,记录药品的进出库、使用情况和药品有效期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7. 库存管理:对库存药品定期进行盘点和清点,确保库存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废弃药物处理:建立废弃药物处理制度,规范药品的处置方式,包括集中收集、封存和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处理等。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减少药品损失和浪费。

同时,也可以提高药品使用的效率和合理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精选16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精选16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精选16篇)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1为确保所陈列和储存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发生质量问题制定本制度。

1、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保证质量,避免事故。

2、依据陈列和储存药品的.流转情况,制定养护计划,进行循环的质量检查;对质量有疑问的或储存日久的品种,应有计划抽样送检。

3、做好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的养护管理。

4、对储存的药品应每季度检查一次,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对陈列的药品应每个月检查一次。

5、在药品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或马上撤下柜台并暂停上柜台,尽快通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6、养护人员应定期对药房的温湿度、药品的储存陈列、清洁和防火、防潮、防鸟、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进行检查。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21.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顶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多余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5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

3.做好药品的分类储存工作,根据药品的性能及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处、阴凉处、冷柜: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应分开存放。

4.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建立不合格品台账,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5.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明确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6.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0-30℃,阴凉库10-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5篇)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5篇)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1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确保储存药品质里,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情况等。

5养护人员应配合仓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

6根据库存药品流转情况,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7对效期不足____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8对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销售,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查处理。

9定期汇总、分析养护工作信息,并上报质量管理部。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2)是指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药品使用单位中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和管理要求,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用药的权益。

下面将从药品养护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药品养护的意义药品养护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药品是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撑,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通过建立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药品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性。

2.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要求对药品进行合理的保存、使用和维护,避免药品在贮存、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提高药品的药效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措施一、介绍药品是保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物品,正确的存储和养护药品是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药品养护措施是指在药品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遵循一系列正确的方法和原则,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不受损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品养护措施。

二、药品存储1. 温度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正确的温度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般而言,药品的存储温度应在2-8摄氏度之间,这是大多数药品的最佳存储温度。

在存储药品时,应尽量避免药品受到高温、低温或剧烈温度变化的影响。

2. 湿度药品的湿度要求较为严格。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药品吸湿、霉变,降低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药品的存储环境应保持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3. 光照药品容易受光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光敏感的药品。

光照会加速药品的化学反应,降低药品的稳定性和疗效。

因此,药品应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三、药品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药品之前,有必要对药品进行一些检查,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1. 外观检查首先,应对药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药品的颜色、形状、是否有裂纹、变色等。

如果药品的外观出现异常情况,如变色、变形等,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

2. 标签和包装检查其次,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标签和包装,确保其完整、清晰、易读。

同时,应注意核对药品的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品尚未过期。

3. 储存条件检查最后,应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确认药品在存储过程中是否遵循了正确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

如果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不良的环境影响,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

四、药品使用后的养护措施在使用药品后,还需要采取一些养护措施,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1. 封口打开药品后,应及时将其封好。

有些药品容易受潮、易变质,如果不及时封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2. 存储位置使用完药品后,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避免药品受到高温、低温和湿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有颜色的胶囊更要注意防潮.防热. • 3.装有生药或脏器制剂的胶囊,密封置于干
燥凉处保存. • 4.抗生素胶囊要注意效期规定.
.
21
注射剂的保管养护
• (一)遇光易变质的注射剂:肾上腺素、盐酸氯 丙嗪等要注意避光防紫外线.
• (二)遇热易变质的注射剂应按规定温度贮存, 在炎热季节加强检查。
• 2、温度过低(沉淀、冻结、凝固、变质失效)
• (二)光线
• (三)空气 化
• (四)时间
遇光能加速氧化 氧气使药物氧化、二氧化碳使药品碳酸
.
10
• (五)湿度变化对药品的影响
• 1、潮解 (氯化钙、水合氯醛、硫代硫酸纳、 氯化物、溴化物盐类、干酵母、VB、硫酸亚铁)
• 2、稀释(甘油、无水乙醇)
• (2)对热不稳定、易挥发、易升华及易风化的药品宜密 封置阴凉处保存,或置冷藏库保管。
• (3)易吸潮、霉变、虫蛀的药品宜储存于应阴凉干燥处, 梅雨应注意防潮、防热。(粉针、胃蛋白酶)
• (4)易串味药品储存于阴凉处,与一般药品特别是易吸 附药品分开。
• (5)怕冻药品宜储存于冷处,防止低温下冻结变质。 • (胰岛素、脂肪乳)
分库或分区
• (4)品名或外包装容易混淆 分区或隔

• (5)处方与非处方
分库
• (6)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 可存放 在同一库房 专库(柜)存放
• (7)毒性药品 专库(柜)存放
.
3
• 常温库 • 阴凉库 • 冷库 • 易串味库
品) • 危险品库 • 专用库
20-30℃ RH45-75% 10-20℃ RH45-75%
.
17
•各类剂型储存与养护
.
18
片剂的保管养护
• 湿度对片剂的影响最大,温度,光线亦能
影响某些片剂变质失效
• 1.一般压制片 防潮
• 2.包衣片 防潮、防热
• 3.含糖片剂
防潮、防热
• 4.含生物、脏器制剂 干燥处
• 5.含挥发性片剂
凉处保存
• 6.磺胺类
避光
.
19
常见易变及需特殊保管的片剂
• 1.磺胺嘧啶片 存
• 内在因素 • 外在因素
.
8
• 一、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内在因素
• (一)影响药品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 1、水解性 如青霉素 阿司匹林
• 2、氧化性 过氧化氢 硝酸银
• 3、还原性 苯酚 吗啡
• 4、其他因素

异构化(麦角生物碱)、脱羧
.
9
• 二、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外在因素
• (一)温度
• 1、温度过高 (加快药物变质;利于害虫、真菌的生长; 抗生素分解;挥发性药物,含油较多的中药泛油;含结晶 水较多药物;易溶化的药品溶化、粘连;软膏分层)
.
23
常见易变及需特殊保管的药品
• 胰岛素注射液:
• 1.在2-10℃避光保存,避免冰冻。2.有效 期一般为二年,注意“先产先出”3.澄明
度检查。
• 氯化钠注射液:
• 1、抗生素类注射剂 • 2.脏器制剂或酶类注射剂2℃-10℃ • 3.生物制品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白蛋
白、及冻干健康人血浆2℃-10℃干暗处 除冻干 品外,一般不能在0℃以下保存。
.
22
注射剂的保管养护
• 4.钙、钠盐类注射液: • 久贮后药液能侵蚀玻璃,能发生脱片及浑
浊,要注意“先产先出”,不宜久贮,并加 强澄明度检查。 • 5.中草药注射液: • 质量不稳定,在贮存过程中逐渐出现浑浊 和沉淀。注意避光、避热、防冻保存,并 注意”先产先出”,加强澄明度检查。
2-10℃ 0-30℃ RH45-75%(含麝香药
0-30℃ RH45-75% 麻.精.放.毒
.
4
货垛的间距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
• (1)不小于30cm:垛与墙的间距、垛与屋 顶(房梁)的间距、垛与库房水暖散热器、 供暖管道的距离
• (2)不小于10cm:垛与地面的间距。
.
5
不超重可堆层数=每件商品实占面积×每平方米可核 载重量/每件商品的毛重
避光、密闭、干燥处保
• 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密封、干燥
• 3.维生素C片
遮光、密封,防潮,不
宜久贮,忌与金属器具接触。
•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 物进入。
•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
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
20
胶囊剂的保管养护
• 1.一般胶囊剂注意防潮、防热。漏粉、漏 油、粘软变形
• °F=(℃×9)/5+32
.
12
• 三、药品的保管方法 • (一)药品的一般保管方法 • 1.一般药品应按药品贮藏项下规定的条件
进行储存与保管。 • 2.库房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 • (除湿机、石灰) • 3.加强防火、防盗,确保仓库、药品安全
.
13
• (二)药品的特殊保管方法
• (1)遇光易变质的药品应储存于避光容器,置阴暗干燥 处,防止日光照射。(氢化可的松、肾上腺素、VC)
.
14
• 药品的在库检查
• (一)检查的时间和方法
• 循环检查
3个月
• 重点养护品种
每个月2次
• 一般品种
每个月1次
.
15
• 调节库房温湿度措施
• 防潮措施 通风降潮

密封降潮

吸湿降潮
• 防热措施 通风降温

遮光降温

地下室和地窖

加冰降温

冰箱或冷库
• 防冷措施 暖气库
.
16
实训1
• 自行设计家庭药箱: • 常用品种 • 如何储存养护?
• 例题:某药品每箱面积0.25m2,毛 重40kg,仓库每平方米载重量 1500kg,不超重能堆几层?
.
6
• 不超高可堆层数=[库房实际高度-顶距(地距)]/每件药品高度
.
7
药品养护基础知识
•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 贯彻“以防为主”的原则,根据药品的基
本性质和特点进行养护,研究影响药品质 量的各种因素,提高科学养护水平。
药品储存与养护
.
1
概述
• 药品养护定义: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药品储存
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防止 药品变质,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有效的一门实用性技术科学。
• 药品养护员(上岗证)
.
2
药品储存基础知识
• (1)药品与非药品 分库
• (2)易串味的药品 分库
• (3)内服与外用药
• 3、分解(碳酸氢钠、阿斯匹林、抗生素、强心甙)
• 4、发霉(中药饮片、葡萄糖、胃蛋白酶、生物制 剂)
• 5、变形(片剂;糖衣片;胶囊剂;甘油栓)
• 6、风化(硫酸钠;硫酸阿托品;酒石酸锑钾;磷 酸可待因)
.
11
温湿度的变化及测记
温湿度计放置约1.5米高,眼平视 专人定时每天测二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