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9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棵小桃树》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棵小桃树》](https://img.taocdn.com/s3/m/80e2a06ccfc789eb162dc82d.png)
《一棵小桃树》自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过程(一)读花——倾听花语树言任务一:浏览课文,梳理小桃树成长历程,说说小桃树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任务二: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二)读人——感悟花语人心任务三:跳读文章,读文识人:请跳读文章,用波浪线勾画相关语句,找找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
思考:“我”和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任务四:结合作者和你的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四)悟“法”——解花语写心梦任务五:贾平凹为什么要选择借小桃树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呢?三、反思总结我的收获:我的疑问:四、效果检测1.赏析下列语言,品味小桃树的形象(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2)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3)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4)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2.以物寄志,抒写心梦贾平凹的梦,是那棵瘦弱的小桃树,饱经风雨仍然昂起头执着地追梦。
如果要抒写你的梦,你会选择什么事物呢?请依照下面的句子进行仿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e6790852458fb760b560c.png)
19《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脉络,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了解明暗线交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难点: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对语言文字感悟欣赏能力。
2.圈点勾画标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1.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运用倒叙,可以避免文章的平铺直叙,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本文写小桃树先写眼前情景,接着回忆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实。
2.插叙--第3段至8段插叙了小桃树来历、萌芽、生长、开花的过程,突出小桃树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插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
3.对比衬托--用爷爷各种各样的花草与“默默地长”的小桃树对比,用来反衬小桃树生命力的旺盛,纵使在恶劣环境里也能不屈不挠地生长。
4.托物言志--借小桃树说及自己和同龄人的一些经历,透露那个时代的人所受的遭遇,说小桃树长得不是地方,暗示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仍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二、预习任务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句障碍,做到基本明白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圈点勾画写小桃树的句子,做旁批,自己也加一些批注。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98ac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导学案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初中七年级下册课时:第十九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时间:1500字【导入】1.导入课堂环境,做好开场预备,包括调整学生注意力,回顾前一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一棵小桃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桃树的特点。
【导学】一、整体理解1.引导学生读一遍课文标题《一棵小桃树》和课文首段,帮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读第2段“可是它长得和其他桃树不一样。
”中的“可是”是起到什么作用?(2) “它长得和其他桃树不一样。
”中的“不一样”是指它有什么特点?3.提示学生预测“小桃树”会在课文中担任什么角色,同时搭建思维框架。
二、分析细节1.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汇,学会推测词义。
2.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某些细节处给出的提示。
三、深入探究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关系,领悟外表和性格的联系。
2. 再读第3段,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到与这段相类似的描述性段落。
联系两个段落,总结有哪些词句在描述形象时使用。
3.引导学生细读文章,注意桃树的变化和变化背后的原因。
理解一个事物的变化不是“因果”关系,需要整体把握。
四、归纳总结1.整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全文结构,了解全文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及事件推演。
3. 引导学生总结“一棵小桃树”在课文中所起到的作用。
五、拓展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桃树的命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棵树从种子到枯萎可能经历的事情。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想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展示】1.以“小桃树的一生”为题目设计一篇小短文。
2.以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导入】1.老师可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一棵小桃树的课文《一棵小桃树》。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问一下,你们对桃树了解多少?你们见过桃树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谈谈。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c19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孱头”“矜持”“猥琐”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3、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培养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文中细腻真挚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
(2)理解小桃树的形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2、难点(1)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从文中获得人生启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 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
当代作家。
1974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废都》《秦腔》《浮躁》等。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76 年,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
面对生活的困境,作者看到了一棵在角落里默默生长的小桃树,从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忏悔()哆嗦()矜持()猥琐()魂魄()渺小()赤裸()2、解释下列词语。
(1)孱头:(2)矜持:(3)猥琐:(4)灼灼:3、默读课文,思考: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五、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2、小桃树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它与作者的经历有什么相似之处?3、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经历,这对表现小桃树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这句话的含义?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感受到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深情,也明白了小桃树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小桃树一样,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顽强生长,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30619770bf78a6429541c.png)
《一颗小桃树》【学习目标】1. 学习作者满怀真情,抓住事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2. 树立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
【重点·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的深刻含义。
【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作品贾平凹,一个追求“有自己声音”的作家,是当代文坛的奇才。
1952年,他生于陕西南部丹凤县棣花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现任西安市作协主席、《美文》杂志主编等职。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初录》、《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中篇小说《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等,并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
作品曾获全国文学奖5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
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种版本。
2.写作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
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者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自学·合作】1.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2.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3.在文中“我”经历了什么?4 第3段中奶奶的话给了“我”什么启迪?“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是什么意思?【研读·赏析】1.作者对小桃树的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何寄托?2.作者写小桃树的命运,有何寄托?3.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ec675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6.png)
5.19《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册教材属于新编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保证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使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更为清晰.本着这个原则和标准,所以我选取了散文《雨中花》,贾平凹“29岁性格心理调查表,苏轼、陆游、王维、张岱等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三个最能体现人文主题、渗透传统文化,也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素材作为《一棵小桃树》的课前准备素材,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
其次,选取的这类素材与“《一棵小桃树》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要求学生习得的语文素养是一脉相承的。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考试的重难点,它行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常常让学生陷入 读懂了却说不出、道不明,更不知如何下笔和表达感悟”的困境。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说,语文课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几篇课文,要努力促进学生读书。
课讲得好就是不限于课堂内的几篇课文,一学期让学生阅读上百篇文章。
让学生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读书。
所以面对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我也选取了林清玄的“《百合花开》这篇较浅显易懂的散文,遵循由易到难的、有层级序列的梯度结构来设计本课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品读散文。
再者,在教学中搭建适合学生交流、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这些能力将在“初读、研读、赏读、质疑、创读”这些环节得以体现),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力能力。
这样的设计安排,旨在通过阅读、品鉴浅显易懂而又内涵丰富的散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一颗小桃树》教案设计及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一颗小桃树》教案设计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5ecbca650e52ea551898f6.png)
【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一颗小桃树》优秀教学设计及导学案教材分析《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语言含蓄,寓意深刻的记物抒情散文。
虽是自读课文,但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状物的散文,往往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可谓物中有情、物中有人。
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
说小桃树长的不是地方,就暗示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我国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嫩红的花苞,那花是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来的,这就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1976年。
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作者借一颗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小桃树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
理解了这一点,再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因此阅读时要明确本文的线索。
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8ffec3c77da26925c5b0c0.png)
十八.《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文学常识;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融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小桃树精神,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胆魄。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知小桃树与“我”的特殊情感联系、把握倒叙与插叙方式。
学习难点:融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
课前预学一.上网查阅有关作家贾平凹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
二.识记字音字形。
有感情、顺畅朗读课文两遍,边读边思考教材中的旁批,自己也加些批注。
读完后合上课本,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汉字。
1.只是常常自个儿chàn()悔。
2.早晨起来,(雨)就xī xī lì lì()的。
3.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duō suo()。
4.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ì()尽了。
5.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6.爷爷是喜欢服shì()花的。
7.小桃树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很wěi suǒ()。
8.我慢慢发现我的幼zhì()。
9.爷爷的花事是不弄了,一luò( )一luò()的花盆堆在墙根。
10.也去领略过马wéi()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zhuózhuó()的。
11.又偏苦sèsè()地笑着。
12.我不禁有些chàn()抖了。
13.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luǒ()了。
三.识记词义。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显得庄重、严肃()摇动()猛然领悟()将要开放()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四.积累有特点的词语。
根据印象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ABAB式的数量短语,然后对照课文对照一下。
第19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0dec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9.png)
19 一棵小桃树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线索,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及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的方法,学会揣摩文中细节描写的妙处。
3.树立对人生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会揣摩文中细节描写的妙处,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
知识链接《神农经》上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的文字,《神异经》说“东方树名曰桃,令人益寿”。
这些书也是根据民间的说法总结出来的。
《王贞农书》认为桃为“五木之精”,驱邪必自扶正,因而用桃祝寿也就有了祝颂的意思。
送寿桃是我国传统民俗之一,象征着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每当老年人过生日时,做儿女的都要送寿桃给老人,祝老人健康、长寿、幸福。
【预习导学】1.重点字音。
忏.悔()纤纤.()矜.持()一摞.()猥.琐()孱.头()灼灼.() 赤裸.() 花苞.()拓展:“纤”字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孱”字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
2.重要词语。
(1)猥琐:(2)矜持:(3)灼灼:(4)孱头:(5)垂垂暮老:(6)祸不单行:3.初读印象。
本文描写了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1.chàn xiān jīn luòwěi càn zhuóluǒbāo拓展:qiàn拉纤chán孱弱2.(1)(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2)庄重,严肃。
(3)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4)软弱无能的人。
(5)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6)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并最终开花的小桃树。
【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理清思路【探究一】明暗双线初读课文,梳理本文的明暗双线。
·学习小助手·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是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一条是暗线,是“我”的成长经历。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一颗小桃树》优秀教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一颗小桃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f84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3.png)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一颗小桃树》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把握行文思路,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能通过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句的表现力。
3.学会用比较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从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预习成果】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àn( 忏 )悔哆suo( 嗦) jīn( 矜 )持孱.( càn )头执着.( zhuó ) 服shì( 侍) wěi( 猥 )琐马嵬.( wéi )坡颤.( chàn )抖赤luǒ( 裸) miǎo( 渺 )小血.( xuè )气方刚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____孱头____:软弱无能的人。
____灼灼____:形容明亮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____猥琐____:(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____垂垂暮老____: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____祸不单行____: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文学常识填空。
《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贾平凹____。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秦腔》《白夜》等,散文《丑石》《月迹》等。
写作背景链接: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
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者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对它坎坷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二、我的疑问【课文感知】1.“我”的小桃树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答案:①天生不足。
②遭受风吹雨打。
③被人嫌弃。
④没蝴蝶、蜜蜂去恋过它,飞过它。
2.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被人鄙视,孤独寂寞;遭受风雨的摧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ef9b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0.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2.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寻找小桃树与“我”的共性,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2.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及桃花,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如下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借桃花潭水表达了与汪伦的情谊之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借桃花来赞美人的容颜和花一样美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诗经》中以桃花来比喻出嫁女子的容貌。
三月桃花开,粉粉的花瓣曾唤起诗人多少心事,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桃花又在作者贾平凹的心中泛起了什么样的波澜呢?让我们走进《一颗小桃树》。
二、自主感悟借助平板前置学习,参与讨论:这是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说说你的理由。
【旁批】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了深意,要仔细体会。
三、合作探究1.你能从第4段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小桃树的“没出息”?你还能从文章的其它地方体会小桃树的“没出息”吗?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找出来品一品。
【PPT】这是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你看她:【小组合作】请大家以6人为小组展开讨论,1人负责记录,1-2人准备发言。
【参考】第4段: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竟然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会立即断了去。
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有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
”2.这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①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环境艰难②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第五单元19一棵小桃树(教案)-2023春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五单元19一棵小桃树(教案)-2023春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e8dd9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0.png)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实验,比如观察种子的发芽,体会生命的成长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观察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观察自然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棵小桃树》的描写手法、主题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感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棵小桃树》的基本内容。这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这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体现。
-课文结构分析:介绍文章的起承转合,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组织思路。
-生字词学习:讲解并板书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词义。
此外,我也在思考如何将课堂所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文章中作者对小桃树的描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情感态度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种情感,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一棵小桃树》优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棵小桃树》优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dfd706b14e852458fb57e5.png)
《一棵小桃树》优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贾平凹及其作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4.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培养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给加粗字注音矜持()摇撼()拱()服侍()淅淅沥沥()忏悔()幼稚()赤裸()猥琐()马嵬坡()2.根据意思写词语伫立:生灵:孱头:矜持:楚楚:服侍:忏悔: 恍然:猥琐: 执着:祸不单行:垂垂暮老:3.作者名片及叶圣陶介绍贾平凹,原名当代。
1953年出生于陕西农村。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1975年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废都》《浮躁》《秦腔》,散文《爱的踪迹》《心迹》《朋友》《我的小桃树》等。
【课堂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读全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二、赏析精彩句子(1)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2)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三、探究写作技巧文章第8、9两段对于自己为什么交代得那么多?有什么作用?四、把握文章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课后作业】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挑逗(tiǎo)忍俊不禁(jīn)笼罩(zhào)B.猥琐(wěi)孱头(chàn)轰轰烈烈l iè)C.瞬息(shùn)涉足(shè)察颜观色(cá)D.幽寂(jì)藤萝(ténɡ)仙露琼浆(jīnɡ)2.下列各组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画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
(1)辉皇迸溅瀑布繁密___________(2)酒酿花舱枯愧遗憾___________(3)孱头家接渺小赤裸___________(4)花辨幼稚忏悔矜持___________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这个错误不再发生,大家召开了紧急会议。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c7f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3.png)
《一棵小桃树》导学案课题:《一棵小桃树》导学案导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棵小桃树》,了解植物的成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导学步骤:导入:导师与学生们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引发学生对植物的思考。
第一步:观察和讨论(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老师给每组发放一颗生长中的小桃树。
学生们观察桃树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并讨论桃树的特点和功能。
老师鼓励学生们发表观点,引导他们思考桃树的生命周期。
第二步:阅读《一棵小桃树》(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一棵小桃树》这本书,让学生们注意观察桃树的成长过程以及与书中的情节是否相似。
学生们阅读这本书,可以自主阅读,也可以分组进行阅读。
第三步:小组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桃树的特点和生长过程,以及他们对《一棵小桃树》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提问、交流和互动,加深对桃树和《一棵小桃树》的理解。
第四步: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培植一棵小桃树。
老师向学生们讲解如何准备土壤、种植种子、浇水养护等基本知识。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导,一起动手实践,体验种植的乐趣。
第五步: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桃树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桃树和《一棵小桃树》的认识和感受。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拓展延伸:1. 学生们可以在家庭或学校的花园里种植其他的植物,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比较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周期。
2. 学生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植物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和对它们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3. 学生们可以选择其他与植物有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扩展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比如《种子的奇迹》、《植物的生活》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棵小桃树长郡中学史李东上大附中何小龙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忏.悔(qiān) 褪.尽(tuì) 灼.灼(zhuó)B.单薄.(bó) 服侍.(sì) 幼稚.(zhì)C.颤.抖(chàn) 执着.(zhuó) 刹.那(chà)D.挣扎.(zhá) 一摞.(luò) 马嵬.坡(ɡu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矜持恍然淅淅沥沥B.猥锁魂魄轰轰烈烈C.混乱赤裸垂垂慕老D.哆嗦缈小身飘异乡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父爱的伟大并不总是表现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更多的是在日复一日、任劳任怨的岁月里,是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琐事中。
B.深夜的树林里一片沉寂,只有不时从林子里传来的几声时隐时现....令人心里发毛的鸟叫声。
C.大力士比赛中,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居然把公车拉动了,在场民众无不鼓掌叫好。
D.她先是死了丈夫,儿子又不明原因卧病在床,祸不单行....,只好到处打零工过活。
4.下列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B.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C.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D.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
5.请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填字母序号)A.记叙B.描写C.抒情D.议论(1)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了,我千般万般地奈何。
( )(2)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 )(3)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4)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
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
( )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6.课文哪一部分运用了插叙的手法?插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9.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义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语言运用10.(2016·南京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留点时间来“浪费”学业重要,分秒必争。
然而,我想说:何不留点时间来“浪费”?(甲)因为“浪费”,你会发现生活原来那么美好。
就拿我来讲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会去打篮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动作,让球在众人瞩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线。
尽管姿势很酷,进球却总与我无缘。
(乙)③因为打篮球,使我身心愉悦。
把时间留一点“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真好!留点时间来“浪费”。
④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张有弛,生活才能更快乐。
(1)第①处标点有误,应改为:________。
(2)第②处动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
(3)第③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句位置不当,应放在________(甲、乙)处。
拓展阅读三角梅刘成章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地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花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4.文章第⑨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
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参考【考点解读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