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始祖老子
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的生平介绍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
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时期的人。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老子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学大家,因为老子担任过管理书籍的官职,所以他在学习了前朝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老子从一刚出生下来,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称为老子。
老子在春秋时期,曾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做过国家的图书馆馆长。
老子博才多学,孔子在游玩的时候,去过老子所在的地方,专门向老子问礼和学习。
在老子老年时期的时候,相传是乘着青牛西去,并在函关谷,现如今的河南灵宝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道”解释宇宙之间所有事物的演变,认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
然后从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现了万物生灵。
《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
老子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且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到后来,道教出现之后,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开始被人当成神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
从汉代开始,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去老子所在的庙祭拜老子。
可见,老子的生平活着的时候,威望是很大的,不然不会从汉代开始,会让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
因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龙,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让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个人。
老子的学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
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规律。
它无形,却又孕育了众生万物。
老子学说用天道自然的观点代替了我国自古以来有神论的观点。
老子学说以“无为”为核心。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规律是:事物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
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级,是阴阳的同一体。
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
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老子,是道教学说的创始人,后世追奉老子为道教始祖。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老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子生平简介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本名叫李耳,字聃,唐朝的李姓王室认为老子是李姓的始祖。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尊其为教祖,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道生万物,即道是世界的根本,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在朴素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老子很多思想都比较精辟,但他的历史观却比较落后,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老子的哲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哲学家,《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
老子很长寿,活了整整一百零一岁,老子死后,他的街坊邻居都哭得很伤心,只有老子的朋友秦佚来吊唁的时候,不跪拜,只拱手表示致意,然后哭号了三声就打算走了。
邻居们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秦佚说:“老子生前说过,活着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死了也没什么好悲伤的。
生死都是顺应天命,合乎情理,所以没什么好悲伤的。
”关于老子的传说也有很多,相传,玄妙玉女理氏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从河中捡到一个李子,吃下之后便有了身孕,怀胎八十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白眉白发白胡子,由此得名老子。
据说老子一出生就会讲话,还指着李子树说自己姓李。
一般认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张天师张陵,而老子是道教的道祖,称“太上老君”,《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列为神仙。
老子的智慧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
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
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
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禅意。
老子的智慧在于他遵循事物本来的发展轨道,不强求改变,只要我们遵循世间万物,并且让它们自然生长。
以无为来实现有为。
其实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引导事物的发展顺着原来的轨道,自由发展,干预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
老子道法自然名词解释
老子道法自然名词解释
(原创版)
目录
1.老子与道家的关系
2.道法自然的概念
3.道法自然的现代意义
正文
1.老子与道家的关系
老子,又称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被尊奉为道家的始祖。
道家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中“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重要观念。
2.道法自然的概念
“道法自然”这个词语出自《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在这里,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道法自然就是指道遵循自然规律运行。
换句话说,道法自然是指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无为而治”。
3.道法自然的现代意义
道法自然的观念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大的启示。
首先,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秉持道法自然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家园。
其次,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利,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老子的无为而治理念,启示我们要顺应自然,从内心淡化欲望,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实现心灵的自在与安宁。
总之,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
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老子(约前580—前500)生活在春秋时期,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老子的母亲因食下杏子怀了九九八十一年的身孕,从腋下产出老子。
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晚年乘青牛西去。
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点化函谷关总兵伊喜,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老子五千文》),沿传至今,曾写经文的地方,现称楼观台。
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300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
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8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关于老子的姓字,历来说法不一。
《庄子》称他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把老子视为前辈,这是战国中晚期道家学派笔下的老子。
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中《曾子问》篇也把老子视为与孔子同时代的知礼守礼的长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体上把老子描写为道家,其中掺入老莱子和太史儋两个名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说,“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
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
清代到近代学者汪中、梁启超等把老子世系同太史儋联系起来研究,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
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
他们提出,《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
但是《道德经》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
历史名人老子的出生地在哪里
历史名人老子的出生地在哪里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是东方三大圣人之首。
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生地在哪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答:陈国苦县。
基本信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
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名言精选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5)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6)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7)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9)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老子的介绍
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生活在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出生在今
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老子的学识渊博,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学圣经”。
《道德经》主要阐述了道家的核心观念——道,以及如何遵循道的原则来达到人生的和谐
与圆满。
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克己奉公、清静无为等原则。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改变事物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同时,他还提倡克己奉公,认为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为社会和他人着想,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追随者。
他的学说被认为是东方哲学的瑰宝,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子简介
老子简介老子: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国苦县(今涡阳县)人,中国先秦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
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的有趣小故事简短
老子的有趣小故事简短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哲学家与文化名人,他的名字叫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道家始祖”。
尽管老子在以道德经闻名于世的同时,他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一、奇特的出生老子出生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他的出生非常特别。
据说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梦到一颗星星进入她的子宫,因此老子被认为是“从星星而来”。
这个有趣的传说成为了老子独特起源的象征。
二、喜欢养龟老子热爱自然,他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
他曾经与一只乌龟成为了好朋友。
据传,老子养了一只乌龟并把它放在家中的池塘里。
每当他遇到烦恼或困惑时,他会坐在池塘旁边观察乌龟,希望从乌龟的行动中找到灵感和答案。
三、与孔子的对话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与当时的其他哲学家有时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对话。
据说老子曾与当时备受尊敬的孔子会面,并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对话。
在这次对话中,老子和孔子交流了许多思想和理念,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旅行历险老子并不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他热衷于旅行。
他曾经踏上了一次长途旅行,穿越中国的边境。
在他的旅途中,老子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
他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与村民们交谈,吸取不同地区的智慧。
五、告别世界最后,老子决定告别世俗的繁华与纷扰,他骑着一匹白色的水牛向西方逃离。
根据传说,他在途中抵达了西部边境,并且再也没有回来。
有些人认为,老子不是死去,而是在逃避尘世。
他的离开也使得他的思想和教导更加神秘与吸引人。
总结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了解他有趣的小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格和思想。
老子的由星星降世、与乌龟结下友谊、与孔子对话、旅行历险以及告别世界等故事使得他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
同时,这些故事也使他的思想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
老子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老子名人故事100字左右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文化名人,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魏国(今河南省安阳市),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老子”。
他是道家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著作为《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经典三部曲”之一。
他比孔子早两百年,有人称他为“孔子之师、孟子之祖”。
老子自幼聪颖多才,幼时即精通音乐、书法等,深谙儒道之学。
他曾在周朝政府任职为显宦,负责文书的保管。
因为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世态的无常,使他倍受挫折和折磨,最终在儒家学说与他相悖的道家学说中找到了解脱和返本还源的归途。
在他身上,中国古代哲学开始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变革,使得他成为了中国道教始祖,之后也就有了老子留传下来的大道观念。
老子早年游说不止,智慧知识也不只,眼光卓识,言辞之中颇有哲人风采。
他坚信“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扰,得以归纳天下万物变化之理。
他认为“至德无名”,认为强人恶有死期,正义说不出来,方有民心,称此为至道。
他的道家学说在当时的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崭露头角,为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和借鉴。
老子的学说深深吸引了大批的后辈追随者和爱徒,他们随老子周游列岛、观赏大千的风物光景,经其口传心授,心性逐渐得以磨练,领悟“不欲”、“素以明身”,从而达到“求之不得”、“贵为人师”。
在这段悠长的岁月里,老老子学生不断,闻名不绝。
老子生平的最终,备受争议和神秘。
有一种传说说,老子51岁就九鼎前移民至秦国的北部(今陕西境北),并在那里剃度为僧,按寺称,为戈壁胜地泰山之玄景洞之致敬赞,在二百年后远徙南下到了吹送东海领目之阳彩寺了而之法门止住传,有的传说说,老子长寿999岁,不是一个凡人,可能是谣传而不是事实,但有的人在秦国属X县并无详细记载,故也谁都不能肯定。
老子的经典之作《道德经》成为了中国古代经典三部曲之一,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无数人,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思想也被后来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所继承和发扬光大,为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被大家公认为圣人,那老子是什么人
孔⼦被⼤家公认为圣⼈,那⽼⼦是什么⼈⽼⼦是中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和主要代表⼈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乃世界⽂化名⼈,世界百位历史名⼈之⼀,今存世有《道德经》(⼜称《⽼⼦》),其作品的核⼼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为⽽治。
[3][6]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统计,在世界⽂化名著中,译成外国⽂字出版发⾏量最⼤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字出版发⾏量最⼤的著作之⼀。
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
⽼⼦与后世的庄⼦并称⽼庄。
⽼⼦誉有东⽅三⼤圣⼈之⾸,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作家之⾸。
孔⼦曾数次向⽼⼦问礼、求道。
⾃古有“⽼⼦天下第⼀”之称。
在修⾝⽅⾯,⽼⼦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实腹、不与⼈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主张⽆为⽽治、不⾔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唐朝,唐太宗宣称“朕之本系出于柱史”,⽼⼦被认作是李唐的祖先,庙号“唐圣祖”,唐⾼宗时追封⽼⼦为“太上⽞元皇帝”,唐⽞宗加封为“⼤圣祖⾼上⼤道⾦园⽞元天皇⼤帝”,北宋继续加封⽼⼦的封号,为“太上⽼君混元上德皇帝”,明朝进⼀步加封,叫“太清仙境太上⽼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德皇帝”。
由上⾯⽼⼦受封的历史可以看出,⽼⼦是由圣⼈逐渐进阶到仙⼈的。
做圣⼈时,是⽼⼦;做仙⼈时,是太上⽼君。
我们之所以在直觉上不把⽼⼦纳⼊圣⼈范畴,是因为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占据⽀配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另⼀⽅⾯,⽼⼦作为太上⽼君,那位和蔼可亲的⽩胡须⽼神仙,在民间已经家喻户晓,是否再让他当圣⼈,好像也⽆关紧要。
还有⼀个事实:西⽅学者曾评出“东⽅三⼤圣⼈”,第⼀是道圣⽼⼦,第⼆是德圣孔⼦,第三是智圣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为代表的道教,以孔⼦为代表的儒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正是这儒释道三圣塑造了中国⽂化。
老子的简介及故事
老子的简介及故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又名老聃,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是黑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作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等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至洛阳向老子问礼。
据说老子晚年乘坐青牛西回去,并在函谷关坐落于今河南灵宝前译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以“道”表述宇宙万物的演进,所含多样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形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沉的哲学思想而被奉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发扬,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发生后,老子被奉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已经开始,老子就被奉为神仙。
从汉代起至,历代帝王就已经开始至河南鹿邑回去拜祭老子。
主要着作老子在出来函谷关前着存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指出就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刻的三部思想巨着。
《道德经》分成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科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就是:道就是德的“体”,德就是道的“用”。
全文总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
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着《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老子》以“道”表述宇宙万物的演进,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后生三,三生万物”,“道”实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排行榜思想家,研究思想、思维和思考模式并且形成思想体系的人。
古今中外富有独特思想和智慧的人士都可以称之为思想家,但是我们一般指的是那些影响特别大的哲学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排行榜,欢迎大家分享。
1、老子-中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
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代表作品:《道德经》。
2、孔子-中国古代最著名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
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品:《论语》。
3、孟子-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发扬人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
“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
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
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
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
代表作品:《孟子》。
4、庄子-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发扬人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
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
道教创始人老子生平简介
道教创始人老子生平简介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道教创始人老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道教创始人老子生平简介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
“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
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
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的一生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的一生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后见周室衰乱,于是西行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后不知所终。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神奇的出生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一个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出生更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
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也搞不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算是“以疑传疑”。
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
据说,在老子出生时,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入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
神奇的是,老子是“从母左腋出”,生下时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胡子,两只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为李耳,字聃。
据说李耳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而且耳大是富贵之相,因此深得爷爷的喜爱。
早在李耳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母亲又难产而死,所以李耳一直跟着爷爷生活。
据说耳朵大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当然李耳也不例外。
小时候的李耳对于许多事情,都非常喜欢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
民间流传有李耳童年买牡丹花的故事。
李耳的家乡曲仁里是著名的牡丹之乡。
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道:“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院香。
”李耳买了一棵牡丹根,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
老子是道家始祖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
由于他生活在奴隶制没落、新兴封建势力成长时期。
在老子看来,道是经常无为的,但它却能创造一切,统治者只要听其自然,无所作为,实行较为温和的政策,人民群众就会服服贴贴地服从统治。
显然,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要维护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不愿看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为了真正做到“无为而治”,老子一方面反对统治阶级“有为”而治;另一方面又主张实行“愚民”政策。
这就是说,民众只有成为愚昧无知的劳动工具,才便于统治者实行统治,这才是“圣人之治”。
老子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又进一步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
人们无知无欲,永不迁徙,老死不相往来,完全回到氏族制社会。
可见,老子目睹现实,深为纷繁的社会关系所困扰,看不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原来结绳记事的时代中去,这与“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完全一致的。
应该说,老子不满当时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残暴性与虚伪性,指斥他们为“盗竽”,是有进步性的,但他又看不惯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所作所为,鼓吹向后看开倒车,向往人类社会的开端,则是一种没落的阶级意识,完全是行不通的。
老子的从“无为而治”到“寡国小民”社会的描绘,是他所处时代与现实环境的产物。
他认识到事物的转化,却无视事物转化的条件与质的区别,事物的发展和转化,只停留在循环往复上面,“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反者道之功”,最终导向了形而上学,为相对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同时,他还强调“圣人不行而知”,隔绝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什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第四七章。
),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宇宙观的哲学家,且思想丰富,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外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中国历史故事-道教始祖老子西出函谷关 之后到底去了哪里?
中国历史故事-道教始祖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到底去了哪里?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道教教祖。
老子周游列国,留下了不少的故事传说。
曾经还与孔子交流论道,算的上是孔子的半个师傅。
曾经在周朝担任史官,后来周王朝内部发生动乱,周朝势力衰弱,老子受此影响辞去旧职,准备西行云游。
西出函谷关,遇到守关官员尹喜,受他请求,著《老子》一书,后世称之为《道德经》。
话说关令尹喜,小的时候就爱好天文,自己本身在这方面也有一点天赋,学有所得。
有一天晚上,他站在楼上观察星空。
忽然就见东方有紫色祥云汇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并逐渐往西而来。
尹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
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连忙吩咐手下,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过不久,果然老子倒骑青牛而来。
尹喜看见老子之后,叹道:“我生有幸。
得见圣人!”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的下去迎接。
两人相谈甚欢,尹喜随后便拜托老子将其思想学说著书立转,传于后世。
尹喜一力相请,于是老子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这本书一开始叫《老子》,后来改名为《道德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下两篇合一,称为《道德经》。
司马迁《史记》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记老子此后“莫知其踪”,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的去向,就成了千古之谜。
后世研究老子之人,都设法想要找出答案,但却没有一个成为公认的。
答案多种多样,各执一词,难以一统。
《大明一统志》载:“老子姓李名耳,楚之苦县人,为周柱下史,得长生术,欲化西域,乃驾青牛之车,西度函关,以长生术授令尹喜,著《道德》五千言,曰:千日之外,寻我于蜀中青羊之肆……”这儿似乎是说,老子后来来到了巴蜀之地。
老子学说经典语录摘抄
老子学说经典语录摘抄老子(公元前570年-公元前471年),名李聃,字聃,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被尊为“道家始祖”。
他的代表作是《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老子学说的一些经典语录摘抄: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开篇之句。
意思是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万物的本质超越了言语和名称的界限。
2.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这句话表达了“持极而盈”的观点,意思是过度追求某种东西反而会导致失去它。
与之相反的是“揣(推敲)极而锐”,过度推敲意味着损失创造性和持久力。
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智者往往不会过多言语,而那些口若悬河的人通常是无知的。
4. “闭而不朽,是谓禄存;祸著之门,是谓可用于万物之母。
”此行提到了存活和母亲的概念,暗示了尊重闭塞的自然环境,与自然保持和谐,是获得长久福祉的秘诀。
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反映了道家哲学中的“一、二、三”的演化理论,认为所有事物的产生都遵循这种演化的规律。
6.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句话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不去追求虚荣和物质财富,以此来带领人民过上宁静和谐的生活。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强调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是智者的基本素质。
获胜的力量来自于战胜自己,而不是仅仅为了战胜他人。
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认为过分追求学问和知识会使人与道相背离。
适度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接近道的境界。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于天地的看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无情的,人应该谦虚对待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10.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这句话表达了道的无限性,道无法被捕捉和完全理解,但人们仍应该追求它并运用它来实现理想。
老子和孔子的资料
老子和孔子的资料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县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老子简介生平及作品(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老子:男,汉族,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世称“李耳”、“李聃”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的始祖老子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的始祖。
据可考史料,老子的思想与三大古神书夏《连山》、殷《归藏》、周《周易》中的《归藏》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传说老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600年至前470年,时值春秋时期。
他的父亲是当时宋国的司马老佐。
公元前573年夏天,楚国起兵伐宋,老佐身先士卒遭算阵亡,宋国兵溃。
老夫人与身旁仅剩的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在逃奔宋都的路上来到了陈国相邑(即今河南鹿邑东)。
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
原来老夫人已有身孕。
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
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
这也是为什么《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
《史记》上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音丹)。
他担任守藏史职位,是一位隐君子,也就是隐居在尘世的有德之人。
据说,老子降生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
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
聃(耼)指耳朵长而大。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像之事。
老夫人请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儿子。
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老耼说:“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聃便问:“天为何物?”先生说:“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说:“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聃又问。
“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说:“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亲询问,母亲不能答;问家
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他仰头观望日月星辰,低首思索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入眠。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说:“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
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
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
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聃问:“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说:“皆神所为也。
”老聃问道。
“神何以可为也?”先生说:“神有变化之能。
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说:“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亲询问,母亲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他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专注到三天都不知饭菜的滋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说:“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
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聃便问:“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
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说:“神遣君代天理世。
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
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聃问:“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说:“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亲询问,母亲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他求教并走访了所有的相邑之土,求学之专注,到了“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的程度。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说:“天下之事,和为贵。
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
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
”老聃问:“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说:“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
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说:“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老聃把他的疑惑向母亲询问,母亲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
于是,他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专注到“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的程度。
商老先生教授老耼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说:“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尽。
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
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
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
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来老耼当时才十三岁,连宋都都回不去,去周都岂不更难?二来老氏只有老耼这一个独苗,怎能放心让他孤身一人前去?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
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
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
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
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
喜的是,先生保荐,使儿子有缘入周,悲的是,母子分别,何日能再相见?三天后,全家和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
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
老夫人遥望儿子的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老子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
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老子迁任守藏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