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哲学影响
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义
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拓宽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视野,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认识成果。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
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
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
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
“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人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和谐社会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的交往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人的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是和谐的。
“以人为本”为了人,从人出发不断推动人的发展。
这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使得“以人为本”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是一种宣传和口号。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是人们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理想价值目标。
早在西周时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他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调谐”。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善待自然界的思想。
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不能是任意的,更不能是恶意的,而必须是亲和的、善意的;对自然界的开发不能是掠夺式的、野蛮的,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注意涵养、保护和节约;对自然界的开发也应当是文明的。
自然界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须臾不可或离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应当善待之。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及其时代意义
的 ,反 映 了 资本 主 义 社会 的对 抗 性 质 。 从 马 克思 对 巴师 夏 和凯 里批 判 中 ,我 们 不 难 看 出 ,和
义 社 会 内在 的 对 抗 性矛 盾 在 同一 篇 文章 的最 后 部 分 , 马克 思 进 一 步 批 判 了 巴 师
在 《 杜 林论 》 中恩 格 斯 进 一 步 阐述 了 这 一 思 想 ,他 反 指 出 ,在 阶 级对 抗 的社 会 ,社 会 进 步 主 要 靠 少 数 人垄 断 进 步 成 果 来 实现 ,而 共 产 主 义 在 人 类 历 史 上 将 开 始 一 个 质 量 全 新 的 时 代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和社 会进 步 之 间 的 对 抗 性 矛盾 被 消 灭 了 ,两 者 不 可 分 割 地 相 互 联 系 在 一 起 。直 到 共 产 主
坚定 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 谐 社会 的 信心 、 坚决 落实 科 学发 展 观 、 积 极 实 施 分 步走 的发 展 战 略、 坚 定 不 秽 地 以 经 济 建 设 为 中心
不 动摇 具 有 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关 键 词 :马克思;恩格斯 ;和谐社会;时代意义
作 者 简 介 :刘小力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马基部副教授 ( 邮政编码 4 0 2 ) 303
中 图分 类号 :A 6 文献标识码 : 14 A 文章 编号 :17 — 39 (00 4 O4 2 62 65 2 1)0 一O6 —0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和谐社会代表了一种确定性的社会生活样态,它能够规避或克服生活中的诸多危险、困境,为人们提供一个富有秩序、祥和、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那么,和谐社会是一种依靠某种必然性给定的社会形式或状态,还是它根本就不应具有什么特定形态,不过是人的存在过程本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到哲学史上对确定性寻求倾向的理解,关系到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
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转变,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蕴。
一、和谐社会:人类确定性的寻求人自产生以来,他的自我意识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个异于自然、他物的存在,他意识到了周围世界不是与他同一,世界充满着变化、不确定。
人能够时刻感觉到危险的存在,他不得不寻求安全、保障——一种确定性、一种与自然和他人的和谐,来规避风险。
约翰?杜威把人类生存的这一取向称之为“确定性的寻求”(thequestforcertainty),概括地说:“确定性的寻求是寻求可靠的和平,是寻求一个没有危险,没有由动作所产生的恐惧阴影的对象。
”…’一般认为,风险总是与不确定性相的,而确定性总与稳定性、可控性相关,确定性似乎成为人们生存的保障,和谐社会也恰恰就在于人们确定性的寻求之中,常常被认为是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
从犹太先民伊塞亚的上帝之城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从卢梭的自然状态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都表达了人类本身的共同愿望: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确定秩序。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确定性寻求。
大体上说,人们寻求或建立和谐社会的确定性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试图同他周围决定着他命运的各种力量和解,建立一种依靠各种自然力量保证的协调、稳定的社会。
人们虔诚忠实地运用巫术、神话、宗教甚至理智,不断地寻找、确立各种自然的、客观的和谐法则,试图建立一劳永逸的社会和谐状态。
人若是不能征服命运,就只能心甘情愿地和命运联合起来;他认为如果能够感知、认识,进而顺从这些命运的力量,他就能避免失败,获得保障。
和谐的三个定义(精)
和谐的三个定义近来,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和谐文化”等等,起码具有三个方面意义:首先,和谐哲学抛弃了斗争哲学,并且发扬了发展哲学,逐步成为主流政治哲学。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发展。
其次,在和谐概念中,中国传统思想资源重新得到发现。
“和”,这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核心思想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是“和而不同”。
最后,和谐理念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现时代精神。
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和平崛起”的战略,是“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弘扬。
如果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人们在全球化现实中构造的可能世界,那么和谐文化正是构造这一可能世界的全部意义、价值、理想等等的总和,是全球化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斗争”所呈现的是二元社会、二元世界,而“和谐”所呈现的则是多元社会、多元世界。
当然,“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些提法并不表明和谐已经成为现实,而是作为理想,表明人们试图避免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在种种冲突中陷于毁灭。
因而,“和谐”的意义只有从提出它的意图,亦即它的负面状态——“冲突”中才能得到理解、解释。
由此,我们将和谐描述为某种趋于冲突最小化社会状态;同时把这种冲突最小化描述为一个区间:它的上限是零冲突社会状态,而下限则是可控制社会状态。
当然,在这一描述中,社会控制方式同样应当得到我们关注。
社会控制方式通常包括硬控制和软控制。
在政治运作中,两者是经常交叉、重叠在一起的。
在不同社会—文化约束条件下,它们之间结合比例不同。
一般地说,冲突越小,软控制越起主导作用;冲突越大,硬控制越占支配地位。
显然,和谐不是指硬控制主导型,而是指软控制主导型。
软控制比硬控制更具有某种弹性或者兼容性能。
以第二种解释来修正第一种解释,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定义:和谐是指某种趋于冲突最小化社会状态,这种冲突最小化处于一个区间:从零冲突社会状态到冲突较小的软控制社会状态。
这是它的正值区间。
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建立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深入思考,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个人从哲学角度出发去思考和理解。
那么,如何从哲学角度去思考建立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和思想。
比如,什么是和谐?和谐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相容、相融、相平衡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一些哲学思想,例如,孔子的仁爱思想、庄子的自然主义、孟子的民本思想、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儒家和谐思想、人本主义等等,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我们建立和谐社会。
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思想来建立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需求和权利,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利。
我们需要倡导平等、公正、互利、规矩和诚信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信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信任不仅仅是一个亲和的情感,它更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高度协作基础之上的一种机制。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让人们能够互相信任的社会氛围,推广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互助合作机制,加强社区管理和社会组织建设。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公共利益的认同和共识,推行在自由竞争和公共利益之间实现平衡的市场机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总之,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措施和努力,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贡献。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哲学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建立和谐社会的步伐,并真正地实现人民幸福。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根据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它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我们党在十六大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既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对自身正确分析各类矛盾、认识各类矛盾,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发现矛盾,正确的认识矛盾,采取妥善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与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至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个有机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是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2]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展示出社会与人的整体全面进步、人与自然的充分协调与和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惠双赢的具有崭新质态的文明。要展示和实现这种崭新质态的文明,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三、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而且要协调健康,这是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群众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观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四、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过程的高度概括。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全部前提,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条件。人来源于自然,是物质世界进化和发展的最高产物。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既在改造自然中确证自己,更在改造自然中发展自己。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反向依赖是同时存在的。现代化绝不意味着以破坏毁灭自然环境为代价,绝不意味着抛弃人类所共有的人道主义精神。恰恰相反,人类应当学会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共同体,共生共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重要保证。恩格斯郑重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人的全面发展若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自然界适应并被制约的关系;对自然实践的需求关系;对自然伦理的道德关系;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等。江泽民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社会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4]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五、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在社会内部的各领域和各要素之中都渗透着人的影响和作用。而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以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协调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动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就要求: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第五,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参考文献][1][2]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光明日报,2005-02-20(0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80.。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让这种关系在发展中取得平衡和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分别从人类、自然、和谐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哲学思考。
一、人与自然人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所依赖的一切都来自自然。
人类的发展是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对自然和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和谐的自然和谐的自然是指环保、环境平衡和人类社会相互和谐的环境状态。
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需要遵守和维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教育,培养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推动全民环保,在公众认识提高的同时,强化环境管理工作。
其次是法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维护环境的立法、执行和监督。
第三是科技,不断创新环保技术,推进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此外,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市场机制,提高环保工作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进全社会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的转变。
四、结论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行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加强协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把握发展的大趋势,根据人、地、财、法等条件制定合理政策。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在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很多学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构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有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但是它是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社会状态。
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是需要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及人们的参与和努力去推进的。
无论怎样,和谐社会是现代政治哲学视野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的和谐关系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定感,让人们感到安全和有归属感。
在和谐社会中,各种利益、观念和信仰的冲突都可以被平和地解决,社会秩序也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二、人类需要实现的共同目标和谐社会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实现的共同目标之一。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分享这个社会的成果。
这个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努力推动。
三、公正和平等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公正和平等是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
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不因种族、性别、贫富差异而造成差异。
公正和平等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各种力量一起合作,包括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等。
四、社会的参与和协商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个体和社会的参与和协商。
在和谐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协商非常重要,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合作。
如在古代日本,鸟居制是一种常见的村落组织形式,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鸟居,鸟居的职能是组织和解决村子里的各种纠纷和问题。
这种村落自治的组织形式在保护和促进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信仰和文化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信仰和文化支撑。
信仰和文化是社会的纽带。
在和谐社会中,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仍然存在,但是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和信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思考
摘要
“和谐”是自古至今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当今,发展进步是世界各国的主旋律。
要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
“和谐社会”思想的产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和谐”思想产生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西方哲学史上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也有深入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是对未来理想社会作了全面的论述。
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社会中有着太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目前,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党和国家适时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
人、自然、社会也正是哲学本体论研究的重点对象,人的价值,自然和社会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探讨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人民内部矛质的解决,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当下的民生问题。
关键字:和谐社会;人;自然;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谐社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它倡导尊重、包容、合作、沟通、关爱为主要特征,尊重、共融、自由自主等为主要内容。
它是人们在发展中追求良好生活体验的结果。
和谐社会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提高社会和社会交往的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让人不断地去了解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推动社会充满正能量,有效地抑制负能量的产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促进更大的社会发展及繁荣。
2促进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社会至公民缤纷的多元价值观念,积极推进各类交流活动,形成强大的和谐力量。
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家少一点心机,多一点互助,用宽容的心对待他人,打破冰山,涉步用正确的价值观包容他人,尊重他人。
此外,尊重多元文化,容忍意见不同,注重多元的文化形态,以共同调和的方式行使权利,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把不同文化的合理要求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使每一位公民都能有所发挥,实现应有的利益。
3关于调节心态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改变人们的心态,调节情绪,以及学会控制各种观点的思维方式,只有调节好情绪就能够保持和谐,做到平衡各种思想,增加对和谐性的欣赏和认知,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形成社会的行为准则,有效维护人权,让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和谐畅快环境中。
4结语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相对漫长、发展中的过程,仅靠各种理论、纲领、格局、制度,而是靠每一个公民都懂得互相包容、尊重、共享才能营造安定康乐的和谐社会。
所以要加强各类价值观念宣传教育,提倡礼貌、遵守法律,践行国家发展方向,保护各种社会权利、利益的公正开放,乃至能够达成社会良性循环的可贵之处。
只有人们倡导和谐,才能够拥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让和谐社会在发展方向上更进一步。
中庸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中庸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中庸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中”、“和”、“适度”等概念。
这种哲学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中庸哲学强调“中”,这是指在各种因素中寻求平衡点。
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价值观、文化等因素都具有多样性,而中庸哲学提醒我们要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一方面过于强调而导致社会不和谐。
这种均衡和协调的思想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次,中庸哲学强调“和”,这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寻求和谐状态。
在社会中,人际关系十分复杂,而中庸哲学提倡“和”之道,即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包容他人,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最后,中庸哲学强调“适度”,这是指在自身行为中寻求适度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财富、个人利益,而中庸哲学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和权力,要有适度的行为和心态。
这种适度的状态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不致过度焦虑和压力,进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中庸哲学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寻求平衡、关注和睦、保持适度,这些思想对于社会的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 1 -。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近些年来,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
和谐社会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好环境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人类团结和谐、实现持久和平的重要条件。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既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和总结社会的发展经验,也要借鉴和综合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资源,从而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事实上,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充分利用和吸收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借鉴和发展,这不仅可以促进建设和谐社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
首先,哲学可以提供一个框架,用于思考和谐社会的建构。
哲学有其独特的普遍性和有效性,能够从客观、抽象和系统的角度解读和理解社会的发展,以及它的本质和规律,并深入探究如何实现社会的和谐。
其次,哲学可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使得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有效。
哲学理论,既可以指导实践,有助于指导社会活动;也可以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激发和谐社会建构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哲学思想与现实社会的结合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哲学的深入思考可以为分析社会现实和探索社会发展模式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帮助社会有效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从而确保社会的永续发展。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和谐社会的建构,能够有效地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从而深入探讨如何建构和谐社会,有助于加深对和谐社会本质的理解,并在具体实践中推动和谐社会建构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当前,随着国家现代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构工作更加紧迫,因此,深入哲学思考,以及正确运用哲学思想,不仅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也可以加强和保护社会的和谐氛围,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只有做到共同推动社会和谐氛围的建设,社会才能迈向共同繁荣的道路,真正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高中哲学对和谐社会的影响社
高中哲学对和谐社会的影响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社会。
和谐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四个方面。
不同的领域对和谐社会的影响不同,高中哲学对和谐社会有什么影响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导明航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和谐是重要任务。
所谓文化和谐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说,凡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文化,都可以称为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高中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浓缩;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才能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对古今中外关于和谐的优秀思想成果进行批判的继承,也才能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驾护航。
二、辩证唯物主义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指导人们顺利的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提倡和谐文化,文化和谐就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我们能顺利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三、唯物辩证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体的操作方式(一)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和谐社会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且世界上事物时刻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
从哲学层面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和谐”应是全面,整体的“和谐”,动态发展的“和谐”。
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就具有了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
另外,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的光明前途以及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的心理准备。
从字面上看,“和”有和睦、和气之意;“谐”有相容、相合之意;“和谐”则强调一种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
正如十六大报告所内涵的“和谐社会”应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
它是任何一个时代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都向往并棋盘实现的理想。
老子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的畅想,孟子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范仲淹有“政通人和”社会的构想以及陶渊明有“世外桃源”的美丽憧憬等无不闪现出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XXXX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
目前,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对立、动正、排斥的完全绝对的“和谐”,“和谐社会”也是矛盾的集合体。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矛盾,不能妄想去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或只有“和”而没有“不同”的绝对的“和”的社会。
这正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实现一样。
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处理解决好社会的各种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
显然,“和谐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只不过和谐社会的“和”处于绝对的主导的优势地位,“不同”处于从属地位是“和”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础。
改革开放25年,是财富急剧增长的25年,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不断产生或被激化,加之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工艺落后。
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0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代奎1096702一、和谐社会的涵义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
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和谐社会的的唯物史观(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下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同时和谐社会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类历史上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几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特别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根本不可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哲学探讨
和谐社会哲学探讨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在当今社会,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哲学的思考和引领。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谐社会的内涵、建设路径以及哲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多维度的。
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指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谐,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
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共同构建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人与自己之间要实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只有这些方面得到了和谐的发展,社会才能实现全面的和谐。
其次,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遵循一定的路径。
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权利和利益,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尊严的生活。
其次是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统一。
再次是要加强社会治理,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是要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哲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哲学作为对世界、人生、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讨的学科,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慧指导。
哲学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哲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实现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和谐统一。
只有通过哲学的引领和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而哲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而不懈奋斗!。
亚里士多德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1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社会思想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在广泛考察古希腊众多城邦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雅典当时的社会混乱、政局动荡的社会现实,为维护奴隶主的阶级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其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第一,优良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优良生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的生活,但优良生活的实现却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
人们能够有所造就于优良生活有三项善因:外物诸善、身体诸善和灵魂诸善。
外物诸善是指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权势等;身体诸善是指人们健壮的体魄;灵魂诸善是指人们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诸善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越多越好;相反,外物诸善和身体诸善则是实现灵魂诸善的工具,它们应该有所限制。
可见,灵魂诸善的实现要以外物诸善和身体诸善为条件;外物的效益必须有赖于灵魂诸善而显露。
但过量的外物诸善不利于灵魂诸善的实现。
可见,亚里氏多德是在强调灵魂诸善的前提下来实现优良生活的内在和谐。
第二,优良政体,这是建立在“中道原则”基础上的以实现城邦阶级关系和谐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优良生活的实现首先在于建立最为优良的城邦。
最为优良的城邦有利于实现人们的善德或实现人们的优良生活,且最为优良的城邦应建立在最为优良的政体上。
而最为优良的政体应该是按照“中道原则”建立的政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由中产阶级来掌握,才能很好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最为优良的政体还应该是实施法治的政体和多数人统治的政体。
法律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而多数人的统治比少数人更富有理智,更不会犯错。
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站在雅典城邦中产阶级奴隶主的立场上,企图通过扩大中产阶级的阶级基础,让中产阶级掌握城邦政权,以调和城邦内的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实现城邦内阶级关系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是什么?这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思考并给予回答的问题,正是他们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进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孜孜不倦探求并试图系统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艰辛探索,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概括,再到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和谐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重大命题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建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创新理念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强调自己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一直倡导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相处,一直主张建构符合时代特点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近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发展道路,即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义无返顾地坚持和发展这条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就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2]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同走和平崛起发展新道路的自身发展战略相联系,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并就此发表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文明;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建设和谐世界与文明多样性密切相关。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3]522为此,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样,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我们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共处,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三、中国古典哲学概念“和谐”在当代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和、太和、和谐,乃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概念。
和,本来指歌唱的相互应合。
《说文》:“和,相应也。
”引申为指不同事物相互一致的关系。
儒家哲学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虽然存在着相反相争的情况,但相反而相成,相灭亦相生,总起来说,相互的和谐是主要的,世界上存在着广大的和谐。
”[4]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命题,哲学史家张立文创立了“和合学”的学说,均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并对不同文明的和融相处提供了真知卓见。
如费孝通晚年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提出“文化自觉”的课题。
何谓“文化自觉”?“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
”[5]481这样“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448“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表现。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和”文化传统,借鉴了西方哲学的辨证法精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贯通国内发展与世界和平的基础上,上升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四、“和谐”理念与实践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与进步和平观在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发展问题与和平问题高度统一,合二为一。
“维护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共同发展,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3]108和谐理念与实践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与进步和平观。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见《人民日报》2007年6月26日)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尊重规律的发展观,是正确指导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精粹,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精华,着眼于中国与世界的现实、未来而提出的重大政治战略方案。
发展、和平、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与潮流,“南北”问题之外,还有“东西”问题,而解决“东西”问题即世界和平问题,要求我们能做到“和而不同”、“文化自觉”,要求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进步和平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是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也就是社会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6]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主旨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一种进步和平观。
我们认为,进步和平观,第一要义是和平,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理性平等宽容和谐,根本方法是“文化自觉”,协商沟通,求同存异。
它将促使地球上不同的文明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同宗教之间、不同发展阶段之间能够正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性,能够着眼于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从而理性化解矛盾与危机,靠沟通而不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这个世界应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对话,少一些傲慢和偏见,多一些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3]521五、呼吁创建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的理论创新与经验总结,一方面也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集大成观点与理论成果,上述两个方面合二为一,相辅相成,有力地指引了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而当前,与发展哲学的热潮与勃兴形成反差的是,同属于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代问题,发展哲学方兴未艾,蔚为大观,而对和平问题的哲学研究却明显相对滞后,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创建似乎还没有提上理论界学术界的议事日程。
在此笔者斗胆呼吁,结合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结合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主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应该为确立进步和平观,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何创建马克思和平哲学呢?在此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视和平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门哲学。
要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和平思想资源,作为我们立论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强调矛盾斗争性的同时,也同时强调了矛盾的同一性,这方面邓小平提出的“一同两制”的构想及其成功实践可以说就蕴涵了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普遍意义。
第二,认真总结世界思想史中关于和平的进步思想以及对战争的理性批判。
这里面包括继承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和为贵”等传统思想精华,也包括借鉴世界政治文明中关于和平理念的思想资源。
第三,认真总结反思以和平与战争为主线的人类历史、世界历史,尤其是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清醒地反省历史,以史为鉴,在清醒认识过去的基础上把握现在与未来。
第四,要认真研究当前的国际局势与现实冲突的实质。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继20世纪90年代苏联、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21世纪的第一年,就爆发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随后美国及其同盟者作出的反应折射出一种以暴制暴的政治策略,加之其它一些不安稳因素,使得当前世界的和平形势更加严峻。
在此背景下中国倡导“和谐世界”,无疑符合世界和平的基本趋向,而且十分必要及时。
第五,和平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的建设须大力推进。
要总结和平问题的历史资源,要正视和平问题的现实困境,要从哲学的高度对和平问题进行研究。
要明确和平哲学的对象,应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理论框架,要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和平哲学的基本观点,要高举进步和平观的时代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