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故居陈列解说词中文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优秀
绍兴周树人故居导游词优秀绍兴周树人故居导游词优秀1各位游客们:你们好!周树人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周树人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周树人故居导游词。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出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周树人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特别坚实的基础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都是清朝知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
何为“三味”,依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其中醯醢是调味品。
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那时候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心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客人歇坐。
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周树人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周树人使用过的原物。
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周树人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
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周树人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格批判,他为了提示自身,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身今后不行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
周树人评价他是“极方正、淳厚、博学的人”。
寿老先生品性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周树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对周树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周树人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客人们随我穿过道路。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日要参观的周树人祖居——周家老台门。
周树人祖居是目前保管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周树人祖辈世居之地。
蔡元培故居陈列解说词(中文)
上海蔡元培故居解说词前言蔡元培(1868——1940),原字鹤卿,后自号孑民,浙江省绍兴人。
蔡元培一生历经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时代,不论时移世改,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
蔡元培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自1898年投身教育以来,他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教育制度的基础。
蔡先生毕生提倡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他历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生前多年在上海从事教育及革命活动,华山路303弄16号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198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伟大的蔡元培先生。
一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笔飞弄的普通民宅内。
他6岁便入私塾学习,多年寒窗苦读,26岁时中进士,随后授职翰林院编修,科举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然而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他对清政府的无比义愤,这时的蔡元培开始广泛涉猎西学书籍,接受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清楚地认识到改革政治必先培养人材,教育则是培养人材的根本途径,毅然辞官回乡,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绍兴笔飞弄蔡元培故居古越藏书楼俞正燮《癸巳类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绍兴蔡元培故居之私塾殿试策论考卷1896年2月日记选蔡元培1894——1899年阅读主要书籍《天演论》、《海国图志》、《西学书目表》《学堂教科论》1908年在德国留学时留影蔡元培寄给黄仲玉夫人的莱比锡大学风景明信片课程选修证明东西洋伦理史译稿第一页(129)《伦理学原理》中译本、《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二武昌起义胜利以后,蔡元培先后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唐绍仪内阁的教育总长。
蔡元培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组建高效廉洁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同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彻底打破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
调研故居简报
调研故居简报一、调研目的及意义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笔飞弄只是一个寻常的小巷落。
与盛名而喧嚣的鲁迅路相比,更加显得简朴而寂静。
蔡元培故居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和座楼组成,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先生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
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蔡元培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传承了绍兴的士大夫精神,爱国爱民,士志于道,用自己的见识学识和胆识来拯救中国于危难之中。
我们参观蔡元培故居不仅是为了了解蔡元培先生一生的光辉事迹,更是为了探寻他身上的士大夫精神。
二、调研时间2019年7月14日三、调研方式此次调研通过参观蔡元培故居、指导老师讲解的方式。
四、调研内容刚到门前,我们便注意到了抱柱楹联上的八个大字“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唁电中对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评价。
进入故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蔡元培先生的铜像,这是蔡元培先生在六十周岁诞辰时,著名雕塑家李金发先生赠与他的礼物,这座铜像的底座是方形的,而这块讲解碑的底部是圆的,这代表着蔡元培先生的做人处事的原则——大事以方,小事以圆。
而后面墙壁上的十个大字“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更是表达了他渴望中国强大的愿望。
(图为展馆内蔡元培先生的半身铜像)接着我们进入了蔡元培展览馆。
重温了他这奋斗的一生。
他六岁进入私塾学习,从小寒窗苦读,直到26岁考入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任职。
后来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在民族危亡之际,他学习了西方的教育模式,接受新式思想,投身于教育改良事业。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的北大校长身份。
我们知道历史上担任北大校长的人有很多,但为什么我们对蔡元培的担任尤为深刻呢?这是因为他对北大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让一潭死水的北大焕发了勃勃生机,从此成为中国高校的楷模。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
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解说词解说词一、导入词: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紫阳第一小学校史陈列室参观。
走进今日紫阳一小,你首先看到的是西大门两旁的对联:上联是“儒学山麓传世纪薪火承前启后”,下联是“朱子庙址育万千桃李继往开来”,她告诉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是在孔庙、朱夫子庙的原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到今天(20XX年)已109岁了。
二、各篇章解说词:(一)跨入校史陈列室,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参观线路图“,它告诉我们,这个校史陈列室分别由“概述——百年图强历程——今日紫阳一小——园丁风采——桃李芬芳——百年校庆”六大篇章组成,其中,“百年图强历程”又分“清末初创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部分。
(二)下面,我们按顺序参观。
这是介绍紫阳一小数次历史演变的概述。
她共记载了紫阳一小所经历的十八次校名变革,每一次变化都留下了一定的历史印记。
旁边照片所示的就是各个不同时期紫阳一小留给我们的印象:不同时期的校门、教室和校徽、校园,富有灵气的校歌、校训,都反映出百年老校的沧桑变化。
(三)紧接着的是不同时期的办学历程:清末初创时期,以地方绅士和族立学堂为主,学生二三十人不等,靠毛茶捐为常年办学经费。
这是《皖政辑要》对清末初创情况的记述,这是清末董氏学堂的学历证明,这是清末时期自编的乡土教材——《婺源地理教科书》。
民国时期,学校逐步形成规模。
民国初年,学校办办停停,由潘兆瑞、程学典等校长一直坚持到民国十一年,改校名为县立诚立小学,举江家瑂为校长,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二十年,地方士绅力举程可式出任校长,学生近四百人,校内体制健全,办学设施日渐完善,婺源教育兴旺发达由此开始。
民国三十四年,学校改简师附小,开始增设简师班,部分学生由此参加了革命队伍。
这是地方士绅公举程可式任校长的报告,这是程可式请求修缮校舍的报告,这是县政府嘉奖程可式的训令,这是安徽省督学对婺源教育的督学通报,这是简师班学员的毕业签名表,这是校园内各场所的部分楹联。
蔡元培故居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蔡元培故居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
馆
蔡元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县人,是中国近代经典杰出的社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全国性政治思想家之一。
他的思想、学术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为纪念他的伟大贡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于2003年正式开放了“蔡元培故居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板桥乡白莲村,是蔡元培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期在此建造的纪念馆。
纪念馆共十层,楼高24.7米,占地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内部装饰、设施齐全,陈列文物丰富,是一座集科学、文化、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纪念馆。
- 1 -。
在这座名人故居上了一堂关于“美”的课
在这座名人故居上了一堂关于“美”的课《艺术教育概论》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教育专业的课程其中有个章节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积累的美育思想和美育精神为了达到这一授课目的,彭勇文教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将这门课的一部分授课过程安排在了蔡元培先生的故居里,让学生追寻这位伟大教育家的人生轨迹和卓越贡献,探索我国美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功能,并在故居的会议室里现场展开讨论。
在初秋还未褪去的炎热中,戏文系2020级戏剧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来到距离上戏华山路校区不远的蔡元培故居,在雕塑、照片、书刊、图画之中,领略了他的一生;在砖瓦、桌椅、木马、桂花之间,感受着其精神。
小楼的空气中散发着文化与历史的沉香,也似乎回荡着蔡先生的温暖话语和嘱托叮咛。
通过故居讲解员的解说,同学们听到了历史资料背后许多的故事,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身份营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学生,还推动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让很多有志青年得以前往欧洲寻求救国之路,其中就有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人。
“很多伟大人物的命运,就这样在我的眼前神奇地连接了起来。
” 王浩楠同学感叹道。
故居的一楼的每一间屋子、每一条走廊,都陈列着与蔡先生有关的物件,如他使用过的打字机、收到的聘任状等,无不承载着蔡元培心中的那份热情和执着,以及以教育开启民智、振兴民族的理想和信念。
杜梦欣同学说,“馆内陈列的物件众多,我惊讶于一个人来世间一趟竟可以留下这样多的痕迹。
感受到这世界真的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受功利心理的驱使。
”张紫旼同学在课程讨论中认为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种时间的跨度。
“我们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掠过他极具价值的一生。
一个人曾经活过,并被后人所纪念和缅怀,这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也惊叹于蔡元培先生那么早就提出了美育的理念,历史证明蔡先生是有先见之明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美育的持续贯彻,我们这一代人定能不辜负先生的期望,继续燃烧艺术与美的火炬!”栗子云同学分享道,“不仅仅是蔡元培先生,世界上很多有成就的伟人,无不在艺术和哲学领域有所成就。
蔡元培
蔡元培先生逝世60周年,绍兴市城内笔飞弄蔡元培故居全面整修一新,并辟为蔡元培纪念馆。
18日上午,蔡元培纪念馆揭匾。
故居原门牌33 号,为东、西各三进的院落,在。
现分为75、77 号两个院落,蔡元培寓此时,将5间倒座作为客厅。
二进院北房3间,前有走廊,左右各带1间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南房4间,第三进北房5间,带走廊。
此宅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北京蔡元培故居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
1917~1920年蔡元培在此居住。
故居为东西各三进四合院格局,建筑面积368.49平方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1902年,与蒋观云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
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被举为会长;次年参加同盟会,为上海分会会长。
1907年,赴德国留学。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5年,在法国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倡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爆发后被迫辞职。
1927年,任国民党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有《蔡元培全集》存世。
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后,周恩来敬献了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纵观蔡元培的一生,先生是民主革命家,是社会活动家,更以职业教育家闻名于世。
说到蔡元培,人们习惯称其为"北京大学校长",北大也以有"蔡校长"而自豪。
其实,蔡元培并不是北大的首任校长,在他任校长之前先后有严复、章士钊(由马良代理)、胡仁源四任校长;而且,他担任校长的时间也不很长,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但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的影响却非常大,说到北京大学校长,人们自然想到蔡元培,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韵味。
上海市 蔡元培故居
上海市蔡元培故居
1.蔡元培故居坐落于华山路303弄16号是一幢三层住宅,
房屋已于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为了缅怀蔡元培先生的业绩,本市中、小学的学生常结队
前往瞻仰。
故居建设面积526平方米,花园面积671平方米,系蔡元培先生前租住,房地产的原产权人经辗转买卖,最终由挂名美商的溢中地产公司盛泮澄(晚清大官僚盛宣怀的第三子)用他的名义为孔祥熙购置,解放后由人民政府代管.继续归蔡元培先生亲属居住使用。
3.现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二楼、三楼居住着蔡元培先生的
子女,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
陈列馆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展览分为三大部分:一、“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二、“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
同时还展示了他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文物。
陈列馆对学生团体预约参观免费,学生个人参观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子女免票,同时可对青少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帮助。
蔡元培故居游记
蔡元培故居游记2011年7月21日上午,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绍兴城市的街区还是那样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私家车、公交车、运货车们在路上来来往往,穿梭在公路的中央地带。
我已无心观赏路边的风景,心中焦急地盼着能早点到达已心驰神往许久的蔡元培故居。
从绍兴夜市出发,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来到了蔡元培故居的入口处。
只见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的外置字幕设备中正在闪烁着几个醒目的红色字眼:“节目定时更新,雅俗共赏......高档次,低消费”。
这里交通便捷,常有一些国内明星前来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助阵,出演精彩的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孑民电影院演艺广场的正前方不远处,四棵貌似松柏的树木,像默默地守护蔡元培先生雕像的士兵一样,前后两排,每排两棵。
在这四棵树的中央便是蔡元培先生的雕像了。
只见他坐在一张古式的椅子上,手中紧紧地握着一本书籍,两眼炯炯有神,一副巍然不动的伟人风范,让我不得不为之折服,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雕像旁的石碑上如下记载:蔡元培,字鶴卿,号孑民,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浙江越城区人......曾被毛泽东这样夸赞过:“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绕过蔡元培先生雕像,径直往前走,便看到了“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八个金黄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十分耀眼。
左转弯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了鶴卿传,于是便欣然前行。
只见墙壁上刻着如下优美的话语:“有好湖山八载常萦魂梦间最羡卧逑若有術十篇妙绘若循环”(鶴卿传蔡元培二三年十二月)。
美哉,绝哉,蔡元培先生不愧为学界泰斗啊!拐过几个弯,便来到了颇具古式建筑风格,透着浓浓学者气息的蔡元培故居。
一进入蔡元培故居,只见前院高瓦四起,屋檐的边沿也被一些不知名的草儿“占据”了,鸟儿在唧唧喳喳地欢叫着,好像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知了声此起彼伏,简直热闹极了。
右转的时候,我发现有一道古门,两扇门往两边敞开着,门锁锈迹斑斑,门口的石阶被一块厚厚地玻璃完好地封存着。
跨过石阶,往右转,便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蔡元培先生的生平简史。
鲁迅故居导游词模版(3篇)
鲁迅故居导游词模版鲁迅故里主要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百草园组成的,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这里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课桌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小时候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刻下的。
这里还有一个后院,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偷到这里玩。
走完三味书屋,我们就来到鲁迅故居,故居里有起居室、闺房卧室、少爷室等鲁迅以及他的家人的住所,这是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
游好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便会展现在我的面前,这里有鲁迅先生一生的纪录和保留下来的书,还有鲁迅先生的雕像。
鲁迅纪念馆有二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参观一下。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的地方,里面有一棵大树,小时候的鲁迅会在树下和小伙伴嬉戏,晚上在大树下乘凉……,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得就是这里的事情。
鲁迅故居导游词模版(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鲁迅故居,我将为大家讲解鲁迅先生的故居。
鲁迅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故居,也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名胜古迹。
鲁迅故居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为明清古典建筑风格,是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鲁迅故居由三个主要建筑组成,分别是“历代斋”、“纪念碑”和“花园”。
让我们一起先来参观一下“历代斋”。
“历代斋”是鲁迅故居的主楼,是鲁迅先生的居住和写作处。
这座建筑由2层、3进院落和2个客堂组成,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建筑的精华所在。
在这里,您可以一睹鲁迅先生的生活轨迹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到“五间楼”,这是故居的主要客堂之一。
这里陈列着鲁迅先生的书籍、文物和一些家具,您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和写作环境。
同时,您还可以欣赏到鲁迅先生的手迹和一些珍贵的照片,这些都是了解鲁迅先生的重要线索。
接下来,我们来到“三间楼”,这是故居的主要起居和工作区域。
这里布置着鲁迅先生的卧室、起居室和书房,再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场景。
蔡元培故居,感想
蔡元培故居,感想蔡元培故居走访有感走访蔡元培故居有感这个周末,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小组组织去了上海蔡元培故居。
上海蔡元培故居,位于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是一所看起来有些陈旧的老宅。
它分为三层,我们参观的是第一层蔡元培先生的陈列馆。
蔡先生的故居很简朴陈旧,我们顺着小道往里面走,每一间小屋都陈放着蔡先生过去的书法作品,抑或是蔡先生过去的相片之类的。
每一间屋子都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每一件东西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了蔡先生的文化底蕴和那个时代的浓重爱国氛围。
直到我们走到一个电视机视频前,才有一个关于这间屋子的完整介绍。
原来这间屋子不是蔡先生的财产,而是蔡先生在大陆最后一间租用的老宅。
我们小组的人都震惊了,原来一代文豪蔡先生竟然不曾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蔡先生为国为民为教育,真正的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通过视频简介,我们也了解到蔡先生一生为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他的每一点每一滴都足以让我们后代敬仰。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蔡元培先生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育家啊!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奔波,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理想始终不曾离开,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令人肃然起敬。
细看北大的校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寓意又为这所名校增添了一份博采众长和谦逊务实之意。
我想: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不仅为上世纪的莘莘学子所赞赏,也会成为国人的精神财富,并将影响到后代的教育者和学者!蔡元培先生的感人事迹正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而不懈奋斗,伟人的情怀跨越千山万水,激励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不断奋发向前!2015年4月28日1362031 倪其翔蔡元培故居,感想篇二:参观蔡元培故居有感九百股份5.4青年节参观蔡元培故居有感2011年5月4日我们九百股份团支部一行7人来到了位于华山路303弄的蔡元培先生的故居进行参观和学习。
我们一行人来到弄堂口马上印入眼帘的就是绘声绘色的浮雕像嵌在墙壁上,右边是毛泽东对蔡元培先生的评估“学界泰斗,人间典范”,八个大字右边是蔡元培先生的生平简介。
绍兴蔡元培故居
绍兴蔡元培故居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北萧山街笔飞弄13号,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
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蔡元培祖上自明末由诸暨迁至山阴,初居城内井巷。
祖上以造林售薪为业,后因同行嫉妒,被人砍伤,就不再从事这个买卖。
元培祖父嘉谟公曾在典当行从业,后渐升到经理,靠着省吃俭用,在笔飞弄置买房屋,初有大厅三楹,后来子女众多,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自祖父以下三代合住。
元培父亲宝煜公因是长子,除分得东首一楼一底外,还多分得一骑楼。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此。
座楼东次间即为其书房兼卧室。
在他28岁前及绍郡中西学堂任职和历次返乡时均居于此。
故居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
依次为门厅、大厅、座楼。
门厅朝东,大厅、座楼均为坐北朝南,门厅三开间,大厅、座楼均为五开间。
大家看到的门厅上方所悬黑底金字:“蔡元培故居”匾系艺术大师刘海粟手书。
出门厅大家可以看到一东西向长方形大天井庭院,面积约400平方米,四周摆放着苍松翠柏,点缀着丹桂花卉,显得典雅、气派。
庭院北侧为照壁,中开石库门,内有小天井,东西各有厢房。
厢房后即为大厅,大厅明间作通间,为五架抬梁,前檐设船蓬轩。
大厅现设为序厅。
厅内安放着蔡元培半身塑像,目光和蔼、睿智,一派长者风范。
由同乡、原上海油画雕塑院教授王大进所塑。
大厅上方悬挂周恩来撰,沈定庵书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对联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的光辉历程。
大厅东首另有偏房,前有一小花园,里面布置着各种树木、花草。
出大厅又是一天井,东、西仍为厢房,厢房后即为座楼。
门厅大厅建于明代,1987年按原样修复,辟为“蔡元培纪念馆”,1988年开放。
座楼建于清代,1999年按原样修复开放。
现故居前东厢房、大厅、后西厢房及座楼西首两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后东厢房及座楼东首三楼三底按故居原状陈列,其中座楼东次间为蔡元培生活学习之所,后东厢房为蔡元培青少年时期读书之地。
绍兴百景:蔡元培故居
绍兴百景:蔡元培故居
绍兴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1868-1940)故居位于书圣故里笔飞弄13号,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台门建筑,门厅坐西朝东,而主体建筑大厅和座楼则坐北朝南,中间是开阔的石板天井。
蔡元培出生于此,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
故居占地1600平米,共三进,由门厅、大厅和座楼组成,厢房设为生平事迹纪念馆;大厅有其半身雕像,上悬毛泽东撰文、沙孟海手书“学界泰斗”匾额;座楼各间为生活起居陈列。
蔡元培早期是激进的革命者,组织推翻清政府的暗杀行动;后因意识到唤醒民众更为重要,投身教育事业。
在担任北大校长10年里,曾7次提出辞职,不顾个人安危,传奇的一生令人钦佩。
2021-04-24。
蔡元培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
蔡元培故居导游词(精选3篇)蔡元培故居篇1蔡元培(1868一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家。
曾任光复会会长, 赴法留学,回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中央研究院院长。
1920xx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
1932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
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也是我国蔡元培故居目前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
蔡元培祖上自明末由诸暨迁至山阴。
清道光间,蔡元培祖父嘉谟公在笔飞弄自置房屋,初有大厅三楹,后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自祖父以下三代合祝元培父培宝煜居东首一楼一底加一骑楼,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此。
座楼东次间为其书房兼卧室,在他28岁前及在绍兴中西学堂(现绍一中)任职时和历次返乡时均居于此。
故居主要建筑有门厅、大厅、座楼,共三进,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平方米,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
门厅三间,坐西朝东,门楣匾额“蔡元培故居”系艺术大师刘海粟所书。
厅内安放着蔡元培半身塑像,目光和蔼睿智,一派长者风范。
大厅上方悬挂毛泽东褒誉先生“学界泰斗”匾额和周恩来撰、沈定庵书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的光辉历程。
现故居大厅前厢房、大厅及两边间、座楼前西厢房及座楼西边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介绍蔡元培先生一生业绩。
蔡元培故居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台山名人故居导游词
云台山名人故居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台山名人故居!云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背靠云台山自然风景区,融合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名人文化。
在这里,我们将领略到名人的智慧和与自然的共生。
请跟紧我,让我们一起探索这座名山背后的故事。
第一部分:云台山名人故居的历史背景云台山,地处中国山东省中部,被誉为“五岳之东”。
在30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名人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云台山名人故居是为了纪念这些历史名人而修建的,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第二部分:云台山名人故居的特色1. 构造与布局名人故居依山而建,借势而建。
其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墙壁上刻着“吉祥如意”的纹饰,屋檐上雕刻了各种神兽和花鸟。
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2. 老屋新用名人故居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通过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我们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名人故居焕发新的活力。
第三部分:名人故居的重要人物及其故事云台山名人故居集中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居住地,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名人及其故事。
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之一,孔子曾多次到云台山寻求修身养性的境界。
在名人故居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曾经居住过的房屋,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
2.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在云台山写下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
在名人故居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的书法作品,感受他的艺术境界。
3. 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他在云台山草山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名人故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王阳明的思想与他居住期间的生活。
第四部分:云台山名人故居的旅游价值云台山名人故居融合了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旅游体验。
1. 文化遗产保护名人故居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欣赏历史遗迹的机会,通过游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
2. 美丽的自然景观云台山名人故居座落在云台山自然风景区内,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山川和湖泊。
华侨博物院 中文解说词
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讲解词欢迎各位来宾莅临华侨博物院参观指导。
华侨博物院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9月创办,先后得到不少华侨知名人士的资助,于1958年建成,195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博物馆。
华侨博物院现有《华侨华人》展、《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个基本陈列,现有文物及自然标本等馆藏文物近万件、侨史实物2000多件。
华侨博物院是全国及省、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华侨华人》由走出国门、侨民公民、辉耀历史三个部分组成。
序厅:主题《大海》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
这是因为我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移民都是经由海路出国的,这里我们以大海表现华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船的背景是用立粉镶嵌、堆塑彩晶玻璃海浪墙,中间为细腻逼真的四件原木船模,是仿照清朝的“福船”设计制作的。
这是铜版腐蚀出的世界地图,寓意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左右两侧是以福建著名的传统工艺影雕(影雕是福建惠安传统的石雕工艺。
它所表现的画面具有细腻逼真、形态生动的特点。
展厅这两幅影雕作品采用的是现代的电脑雕刻技术,这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表现历史图片,分别代表出国与回国。
这幅是1902年即将从厦门口岸出发的中国移民;这幅是1950年10月,一批侨居海外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从美国乘船返回祖国参加建设。
背面这堵墙是传统的砖雕工艺,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中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表示华侨华人是带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
这里我们选取了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一段诗句,在大海深蓝色的浓雾里,一叶孤独的帆闪着白光,这一叶风帆,可以说是早期出国华侨的形象写照;它在这遥远的异地,在寻求什么?它抛下了什么?在那遥远的故乡。
这也是我们这个展览想要回答的问题。
请参观第一部分:走出国门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外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导游词鉴赏_导游词范文_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导游词鉴赏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
目前,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科举历史展陈区、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
科举是古代中国,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选官制度。
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就是南京的江南贡院。
而从这里陆续走出的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蜚声宇内,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
穿过江南贡院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方墨池。
汇墨成池的设计理念也正包含了中华上下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
穿过墨池,我们就来到了明远楼遗址保护区。
您现在看到正前方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明远楼。
明远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
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而望,目光如炬。
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在明远楼的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的就是号舍。
号舍是中国古代科举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号舍最多时达到20644间。
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就在这么一间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号舍里,士子们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时间,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号舍之中。
许多考生离开考场后都会大病一场,甚至卧床不起。
说到这不禁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艰苦,为什么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士子前来应试呢?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通过考试中举做官是所有读书人唯一的道路。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也就是读书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科举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完善。
一直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八股取士带来的弊端,使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
列强的强势冲击,西方思想与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故居陈列解说词(中文)
————————————————————————————————作者:————————————————————————————————日期:
上海蔡元培故居
解说词
前言
蔡元培(1868——1940),原字鹤卿,后自号孑民,浙江省绍兴人。
蔡元培一生历经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时代,不论时移世改,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
蔡元培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自1898年投身教育以来,他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教育制度的基础。
蔡先生毕生提倡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他历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生前多年在上海从事教育及革命活动,华山路303弄16号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198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伟大的蔡元培先生。
一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城笔飞弄的普通民宅内。
他6岁便入私塾学习,多年寒窗苦读,26岁时中进士,随后授职翰林院编修,科举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然而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他对清政府的无比义愤,这时的蔡元培开
始广泛涉猎西学书籍,接受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清楚地认识到改革政治必先培养人材,教育则是培养人材的根本途径,毅然辞官回乡,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绍兴笔飞弄蔡元培故居
古越藏书楼
俞正燮《癸巳类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绍兴蔡元培故居之私塾
殿试策论考卷
1896年2月日记选
蔡元培1894——1899年阅读主要书籍
《天演论》、《海国图志》、《西学书目表》
《学堂教科论》
1908年在德国留学时留影
蔡元培寄给黄仲玉夫人的莱比锡大学风景明信片
课程选修证明
东西洋伦理史译稿第一页(129)
《伦理学原理》中译本、《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
二
武昌起义胜利以后,蔡元培先后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唐绍仪内阁的教育总长。
蔡元培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组建高效廉洁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同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彻底打破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
1911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孙中山给蔡元培的信函
鲁迅在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
1913年,蔡元培再次携眷出国,考察法国文化。
在旅居法国的几年中,他深感担负中国未来使命的中华青年大有学习西方文化的必要,因此积极倡导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人材。
同时,“五四”前后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正是在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中,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蔡元培在法国
《留法勤工俭学会约章》
照片:与李石曾等合影
吴玉章致蔡元培、李石曾函
《旅欧教育运动》、《华工杂志》
周恩来等在法国勤工俭学
周恩来在法国与邓小平、李富春等合影
陈毅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致蔡元培的信
1917年——1923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推行诸如延揽人才、实行选科制、建立评议会、鼓励学术研究、提倡社会活动、施行平民教育等等新的举措,无一不开中国大学教育之先河,对整个教育界、学术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公函与任命状
《自写年谱》
北京大学第一院、北京大学正门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图案
北大聘请的教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
夏玉瑮、丁文江、李四光、丁燮林、翁文灏
鲁迅的任命书
致北京大学当选各评议员书
《新青年》杂志
为《新青年》题词
《新潮》
与分科技击会成员合影
画法研究会的活动
马克斯学说研究会主要成员合影
《北京大学日刊》
与文科研究所哲学门毕业班师生合影
“五四”运动场景
蔡元培的出国护照
北大学生欢迎蔡元培校长回国
1927年蔡元培担任大学院院长,提出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教育方针。
在此期间,他积极提倡美育,为推动中国艺术院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次年他辞去一切兼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1940年逝世。
13年来在他的精心领导下,中央研究院先后设立了九个研究所和一个自然博物馆,培养了大批科学研究者,为我国近代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
担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
《大学院公报》
《以美育代宗教》手稿
国立音乐院开院
蔡元培赠送并手植松树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院
蔡元培七十寿辰与音专师生合影
1934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校舍奠基仪式
刘海粟画蔡元培像
刘海粟致蔡元培的信函
蔡元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特任状》
中央研究院在上海成立
中央研究院职员补行宣誓就职典礼后合影
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及各研究所旧址
中央研究所上海办事处旧址
《中央研究院院刊》
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主持发掘殷墟
紫金山天文台
三
作为一位民主革命家和政治家,蔡元培毕生追求进步,坚持爱国和民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政治情操。
清末,他以翰林身份投入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后,积极参与创建民主共和政府;稍后又参加反袁斗争;晚年还与宋庆龄、鲁迅等人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推动全民抗日。
与夫人黄仲玉及家人合影
爱国女校开学式合影
北大招收的第一批女生
北大女教授陈衡哲女士
赠莎菲夫人(陈衡哲)七律一首
与周峻在婚礼上的合影
周峻画蔡元培像,蔡元培题诗
《睟儿十岁生日》七律一首
爱国学社成立
张园一角
《警钟日报》
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像
1912年撰《徐锡麟墓表》手稿
为秋瑾烈士纪念碑撰文
《自写年谱》回忆辛亥革命前上海的反清斗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合影
参加孙中山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
辞职函手稿
蔡元培题笺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章程》
《保障民权》讲演草稿
“追怀不嗜杀人的先总理”手稿
何香凝名片
何香凝致蔡元培的信
沈从文请蔡元培营救丁玲的信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领导者在孙中山故居合影
在德国领事馆提交抗议信
蔡元培书赠鲁迅诗
鲁迅治丧委员会名单草稿
蔡元培悼念鲁迅的挽联
出席鲁迅葬礼
《鲁迅先生全集序》
蔡元培题写书名的《鲁迅全集》纪念本
“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手稿
《儿童节歌》手稿
《国际反侵略大会会歌》手稿
1940年在香港寓所
蔡元培晚年存放手稿的藤箱
后记
1936年9月,胡适等友人为蔡元培七十寿辰筹资建屋,让蔡先生“用作颐养、著作的地方;同时,这也可以看作社会的一座公共纪念坊,因为这是几百个公民用来纪念他们最敬爱的一个公民的,社会对于一位终身忠于国家和文化而不及其私的公民是不会忘记的”。
在蔡先生逝世六十周年之际,《上海蔡元培故居陈列》正式开放,以缅怀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和文化先驱——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