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高效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理答,高效课堂

摘要:理答是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中的反应与处理,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同时它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基于我们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各种不规范理答行为,本文作者对教师理答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与重新定位。

关键词:理答有效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引言:在小学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理答绝对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教学睿智的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体现;成功有效的课堂理答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让遇到问题后茫然无助的同学得到指引;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近阶段对同行的教学观察与研究,将就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方式、教师对理答的定位和理解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理答这一个教学行为一直以来都因它独特的作用与地位而存在于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新课改后,有关理答方面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崔允漷等专家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理答不但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必需,也是师生教学对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高效课堂生成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下面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谈谈有效理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一)科学、艺术地对待学生的回答可促进学生的思考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课堂逐渐地“安静”了下来,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也都“安分”地叠放在课桌上,课堂中的小小辩论会也成了回忆。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没有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那些相对单纯、肤浅的评价早已失去了兴致,这些评价已经难以激起学生们思考的欲望,从而出现教师“讲课”的现象。

(二)追求理答的有效性,促进灵动、智慧课堂的生成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情景中与学生充分互动,在教与学的对话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执教者能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合理地利用发展性理答(追问、探问、转问、反问),让教师的理答行为走向深层次,使师生的思维发生碰撞。那么理答就能发挥其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的作用,使理答的有效性真正为创造和促进灵动、智慧课堂的生成而服务。

(三)发挥多元评价的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理答本身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的动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表现等方面的评价。教师要通过这种多元评价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也认为:观察与研究课堂理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或手段。在一般情况

下,教师的理答需要个人教学机智巧妙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科学合理的回应,而不是经过事前预设。

二、教师实际教学情境中理答现状的分析

最近几年来,镇教委办的教学观摩、送教下乡、名师录像课等活动很多,因而就有很多机会去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被执教者的教学睿智所折服,他们有时是层层深入的探问,有时是理而不答……不管是哪种方式的理答,它们都为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服务着。但是在我们基层小学的常规课中,当前教师理答行为却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或缺乏理答技巧,或缺乏理答机智……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对同行的观察,经过细细梳理,笔者认为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三种情况:(一)理答行为程序化、公式化,缺乏针对性

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老师由于平时不注重理答知识的积累,而用一些单调浮夸的词(如:很好、真了不起、是这样吗?)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单的、似是非是的评价,或不作任何评价,而只是把理答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流程,从而忽略了理答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与同行的交流中也发现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是关注如何提出问题,而对学生的回答少了必要的预设(或预设不足);当然理答行为并不全都是可以预设的,但预设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老师是因为个人教学机智欠缺,导致对学生的回答反应迟缓,或不善引导,或欲言无言。这就使教师的理答行为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学生也只简单知道对与错,不能真正理

解其对错的原因。

(二)盲目追求人气,漠视理答本意,缺乏理答的客观性

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师生间、生生间非常热闹的场面:

1.老师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学生本能地、机械地回答问题;

2.由于老师的盲目追求人气,同一问题让过多的同学回答,而答案都是雷同的,或者只停留在表面,教师没有合理客观理答,把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层次。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一线老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氛围,盲目追求人气,课堂上提问面很大、很广,但在审视这热闹的课堂背后,这一些都只是走过场而已。以上两种不当的理答行为究其原因是因老师无法合理运用理答技巧,或用一些不客观的理答,导致学生形成了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甚至会因为这些机械简单的回答而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灵感,浇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三)教师理答反应消极,缺乏情感性

我们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理答行为应多与学生建立情感交流,不仅仅是眼神,还包括:语气、神态、表情等。注重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愉快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受阻或者答案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时候,急于获得自己想要的结论,而对回答不是很准确或相似的回答不予理睬或简单地漠然对待,大量使用转问他人的方式,知道出现自己期望的结论出现;教师在这过程

中不能及时给这些同学精神上的鼓励和方法上的引导,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同时也伤害了学生们的自尊心,使师生间情感沟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课堂的生命力。

三、教师理答行为有效性策略

在当今这种充满灵感和生命力的课堂里,各种未经预约的意外事件不期而至,教师要如何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怎样才能将这些意外事件运筹于帷幄之中,从而演绎出充满智慧和灵动的课堂,教师的有效理答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反思以及同行间的探讨结合上述内容谈谈有效理答行为策略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善用探问,指引学生走向理想的彼岸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探问是对同一学生继续发问,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情况下运用得比较多。……探问和转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思考方式,教师应该大量地使用这些方式。”当教师在课堂中看到学生由于某知识点的欠缺,或对问题思考相对肤浅、片面而无法准确全面回答所提问题甚至错误回答问题,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或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使学生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答案,并使学生在这教学对话过程中切身感受知识本身生长和推理的过程。

(二)搭桥引线,使有效的理答启迪学生的思路

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还不能对本身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适时在几个相近知识点间搭桥引线,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