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汤洁

【摘要】摘要:阐述了江西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取得的进展和重要成绩,分析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江西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18(000)011

【总页数】4

【关键词】江西省;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粮安天下,解决13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500亿kg以上,但受耕地资源和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品种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通过种质资源创新和开发利用来大幅度提高粮油产量,是确保国家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

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它蕴藏在作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和野生近缘植物中,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也是培育作物高产、抗病、抗逆、优质、营养、高效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也是丰富和拓展主要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的主产区,在我国粮油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15年江西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5579.1千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有丰富的栽培和野生植物资源,被认为是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重要栽培作物有600 多种,其中粮食作物30 多种,经济作物约90 种,蔬菜120 余种,花卉140 余种,果树约150 种,牧草约50 种,绿肥约20 种。在现有作物中起源于我国或在史前已栽培的有237 种。但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等原因,我国农业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和侵蚀,如野生稻、野生大豆及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在原生长地已很难找到;外来种侵袭使土生土长的植物物种数减少,加上大量病虫天敌的减少,使作物病虫害加重;农业机械化和良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导致了大量地方品种被淘汰。在生产上种植的许多作物的骨干品种种质基础日趋狭窄,存在遗传脆弱性和突发毁灭性病害的隐患。为此,近20 年来,作为拓宽育种遗传基础的源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研究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自动数粒仪。 如今,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已初步建立,根据作物繁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实行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与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保存策略。原生境保存是指在植物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地,使重要作物野生种及野

生近缘植物就地进行自我繁殖以保存种质。非原生境保存,即将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包括在低温种质库中进行的种子体保存、在种质圃中的植株保存、在试管苗种质库中的组织培养物保存等。 种子保存技术有好多种,如低温储存技术。利用低 温种质库保存种子,除贮藏温度较低外,作为种质保存的种子,还须经过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密封包装等一系列入库保存前处理。还有离体种质保存技术,许多植物种质资源无法通过种子贮藏达到资源保存的目的,如椰子、油棕、咖啡等是顽拗型种子,它们或不耐干燥脱水和低温贮藏,或作物不产生种子,这种植物不能采用低温库种子贮藏的方式,只能通过种质圃,以植株或块根、块茎等活体方式在田间保存。它包括试管苗组织培养技术和超低温保存技术。 随着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的不断认识,国家对种质 资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七五”以来,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1984 年建成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国家种质库1 号库(后改为国家种质分发交换库),又在在1986 年和1992 年建成了国家长期库和青海复份长期库。可见国家对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视。通过国家的科技攻关,我国种质资保存技术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家库已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和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通过系统地研究,解决了各种作物的安全有效干燥条件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底多样系应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 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 底多样 系 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刘 旭

汇报提纲
一、研究意义 二 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 三、技术进展 四、技术成果 五 技术应用 五、技术应用 六、社会影响

一、研究意义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 价值的宝贵财富,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 是新品种培育、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 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 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障。 要保障

一、研究意义
我国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不清 ? 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不规范 ? 缺少科研和生产急需的技术指标 ? 数据可比性差、共享利用率低 严重影响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 高效利用,制约了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

一、研究意义
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针对 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蔬 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 菜、果树、牧草绿肥等五大类110种作物为研 究对象,研究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 和技术指标体系,实现种质资源全过程的规范 化和数字化,发掘和利用优异作物种质资源, 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技术创新
1、首次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 本底多样性
? 提出了种质资源层次结构,建立了遗传多 样性研究的新方法 ? 首次明确了110种作物本底的物种多样性和 遗传多样性 ? 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 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

江西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doc

江西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发文单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87-12-28 执行日期:1988-2-1 生效日期:1995-6-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境内,下列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窑址、石窟造像、石刻、石雕;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包括附属建筑)、革命遗址、名木古树、纪念物;

(三)历史上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收藏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六)外国侵华罪证的典型遗迹、遗物; (七)古人类化石和具有科学价值的动植物化石。 第三条我省辖区内地下、内水遗存的一切文物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掘取和占有。 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收藏的文物,属国家所有。

第四条属集体或私人所有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传世文物,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文物保护法》和本办法。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主管文物工作的行政管理机关,行使对文物保护管理的职权,执行各项文物法规。 省、省辖市和文物较多的县(市)、市辖区设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该会由政府领导人、有关部门(包括文化、教育、计划、财政、公安、工商、城建、水利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审议处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乡(镇)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较多的村镇,建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设业余文物保护员,依靠群众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WTO背景下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 中国加入WTO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面对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又该采怎样的针对性措施?这是当前从事农业工作者热切关心和关注的话题。江西的许多学者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系统分析我国加入WTO 对后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全面科学地分析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揭示入世对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充分发挥江西的农业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进行解释,在阐述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接着从市场售价、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出口竞争力四个方面分析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各种因素,比如我省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业科技等。最后,分析了入世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接着在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WTO背景下提升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WTO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江西

Abstract After China joined WTO, Jiangxi Province which has extremely ric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nters a new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agriculture. How can the Jiangxi Province promote hi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 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what pointed measure can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se are the hot topics which the agricultural workers pay much attention to. Many scholars in Jiangxi have also conducted th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angles, but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in Jiangxi after China joined WTO is much l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TO,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Jiangxi’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to fully display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periority of Jiangxi,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strength. At the starting of this article, it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concep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And then,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ree major effective factors about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After tha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from the market selling pri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production scale, the export competitive ability. Then, in connection to our province actual sit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different kinds of influence factors in Jiangxi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trength, such as our province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Final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n our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ation after China entered WTO. On the basis of anglicizing theory foundation, the thesis

陕北和江西农业特性和适宜作物

陕北和江西农业特性和适宜作物 陕北和江西农业特性和适宜作物 陕北在地里划分上属于中温带,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多变,四季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小于400mm 且季节性分布不匀,其中年降水量主体部分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最少,以上情况造成一年中的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时间集中在夏季。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径流较少,沟壑纵横,土质松软,土壤贫瘠且保水保肥性能差并伴有一定的盐碱化。 以上情况决定了在这一地区的各种作物必须满足以下特点:1.耐寒能力强、2.有一定的耐盐碱性、3.具有越冬性的作物必须有优秀的抗寒能力、4.夏季生作物应当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5.耐贫瘠。 因此,在陕北地区可以生长的粮食作物有: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玉米品种,冬性小麦,粟(抗旱能力比较强且耐贫瘠的经济作物),马铃薯(耐贫瘠、昼夜温差大);油料作物有:向日葵,花生(土质疏松),白菜型油菜(比较耐贫瘠和耐盐碱);经济作物有:甜菜(该地区昼夜温差大,适宜糖分的积累,但局限于水源丰富的区域),棉花(长绒棉),山药(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甘草(降水少,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可以生产优质甘草)。 江西省处于南岭以北,长江以南,地理划分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四季变化不明显,春秋两季短暂,夏冬两季漫长;在春末时期降水较多,即我们所说的梅雨季节,夏季潮湿闷热,贡献了全年降水量的大部分,年平均降水量在1341.4~1934.4mm之间。江西

省境内多丘陵和山地,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的长江两岸,全省地表径流和湖泊分布较多,水资源丰富,全省土壤以红壤为主,土质因富含氧化铁而偏酸性,土质粘重,保持水肥效果好,在北部平原地区发展农业适宜机械化生产。 以上情况决定该地区的农作物需满足以下特点:1.在高水高肥的情况下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异的品质、2.耐涝、3.根系发达、4.越冬性作物的光温敏特性不明显。 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水稻,春性小麦,长生长期玉米;经济作物有:柑橘,甘蔗,甘蓝型油菜,荔枝,苎麻,大陆棉等绝大多数的亚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水果。

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

《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的通知》 199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3号),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把各级政府保护文物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 “五纳入”是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保护文物、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基本措施。“五纳入”的提出和贯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5年来,许多地方积极贯彻落实“五纳入”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但在一些地方,对“五纳入”工作的贯彻落实还存在着不平衡。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实质是将文物保护紧密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结合,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明确文物保护和事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实现文物的长期保护和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应专门编制本地区文物事业发展计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文物比较丰富的地区在明确本地文物工作总体目标的同时,要分别提出文物维修项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和利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各地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对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特殊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保护,应当作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乡建设中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在项目审批前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 三,要研究、探索科学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方式,加强对大遗址的保护。各地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区等大遗址的保护发展规划,对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要切实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必须包括文物保护的内容。规划中应当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埋葬密集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各地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四、文物保护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按照《文物保护法》和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将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证。各级人民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随着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五、为支持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对困难地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及维修等项目给予专项补助。文物丰富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用于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文物保护工作。 六、为拓宽文物事业资金投入渠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文化经济政策及财税优惠政策(详见国发[2000]41号),并结合当地文物开发利用情况,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应专门用于文物保护;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吸引社会资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 七、将文物保护纳入体制改革,中心工作是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凝聚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事业。为此,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落实文物保护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健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2 粮食作物 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 经济作物 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如何保护种质资源库

如何保护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是培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地球上约有30万种植物,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只要挖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作物育种开辟广阔天地。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建成各类种质库1400余座,收藏种质资源700多万份(含各国重复保存部分),其中,我国长期保存的种质资源总量达4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对种质保护的重要设备。 从种子法制定以来,保护种质资源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不断变迁,种质资源保护制度也应该不断完善,同时这也是当下正在进行中的,种子法修订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认为:近年来,受城镇化快速推进、大规模开发建设、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形势比较严峻。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保护方式已难以适应。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十分有必要。 明确使用财政资金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的公共资源属性,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依法向社会开放,推动商业性应用。建立与从事种质资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考核、绩效评价机制,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种质资源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国内种子企业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提高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水平。 同时,加快探索建立种质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和创新的积极性。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有效利用好种质资源,是社会发展之需,是我国由种质资源持有大国向利用大国转变的必然途径。 高标准高质量的种质资源库必须要满足的需求: 1、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最佳恒温波动度 0.5℃。 2、可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3、制冷系统重要部件如压缩机、冷凝风扇、蒸发器风扇和膨胀阀等采用进口名牌产品,保证系统长期高效稳定工作。 4、冷风机采用双压缩机设计,节能可靠。 5、高亮度彩色触摸屏,清晰显示气候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程序运行数据及其他工

江西省2021年高三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A卷

江西省2021年高三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4题;共22分) 1. (6分) (2017高三上·广东月考)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下图示意梅关古道与关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庾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壤条件差异 B . 降水条件差异 C . 光照条件差异 D . 热量条件差异 (2)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A . 清明节傍晚,南侧 B . 劳动节日出,北侧 C . 端午节日落,南侧 D . 元宵节中午,北侧 (3)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 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 .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 .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 . 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2. (6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 C 、P 、T 、J 、K 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以下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盆地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B . 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强 C . 图中山地丘陵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 . 图中山地丘陵风力作用强 (2)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 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可能变为() A . 大理岩 B . 板岩 C . 花岗岩 D . 石英岩 3. (4分) (2020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江西富硒农产品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江西富硒农产品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江西富硒农产品项目规划实施方案 近年来,国家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从产业扶持政策、行业法规标准、品种选育等方面促进富硒产业发展。构建完善农业质量标 准体系,同时根据富硒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富 硒土壤、富硒农产品等相关标准,推进富硒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 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该富硒农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421.7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52.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48%;流动资金569.62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23.5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97.10万元,税金及附 加44.46万元,利润总额922.90万元,利税总额1094.66万元,税后净利 润692.1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2.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11%,投资利税率45.20%,投资回报率28.58%,全部投资回收期5.00年,提供 就业职位62个。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 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 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努力 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企业完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 目前我国对于富硒食品正处于发展蓬勃市场,富硒营养食品及饮料、 保健食品,富硒农副产品,多种多样,目前品种及产值超过国外欧美发达 国家。

江西省农业发展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形势与政策论文 院系:农学院班级:农学 092 班姓名:唐建鹏学号: 20090060

江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打交道,据我本身经历和观察来看:最重要的一点是,农业科技发展非常快,从小时候的传统农业到现在的现代农业,从原来的牛耕田到现在的全机械化过程。不管是耕地、插秧、喷施农药到收获都是机械化。从家庭责任承包制到大规模租借承包制。种田的人少了,但种田人的技术大大提高了,不仅挺高了效率也大大增加了收入。第二点就是农田改造工程正渗入到我们乡村,有水利灌溉设施的改造和农田基本建设,更有新农村建设,这些给那些农民带来了更多好处,种田更容易了,效率更高了。第三,农民素质也大大提高了,不管是专业素质还是文化素质,他们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做最有利的事。 但还有一些不好方面的变化,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只有很少一部分中老年人在家种田,年轻人几乎没有。土地荒化比较严重,好多条件差的农田被荒弃了,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征用做房子了。土地损失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给农业发展带来不利。 从总的来说,农业科技水平在最近10几年大大提高了,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一些地方还是变化不大。发展不均衡,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率还是很低……这是我一些整体概像,从细致方面讲江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有一下几点: 1.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整体竞争力不强 国家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对“十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所的综合实力进行了评比, 选取了科研人员、科研条件、课题活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成果推广与转化等6大类22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 在全国1077个地(市)以上农业科研所的综合排名中, 我省参加评比的43个研究所中, 没有一个研究所进入百强行列, 排名居前的只有省农科院水稻所(综合排名第144位) 、省农科院土肥所( 365位), 39个研究所综合排名在500位之后。该评比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中所处的地位。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0686919.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s://www.360docs.net/doc/4b10686919.html,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 相关15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长征文物是长征历史的重要见证,是长征精神的物质载体。保护好、利用好长征文物,对于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长征文物保护,进一步做好红军文物保护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提升长征类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级 为切实扭转各地普遍存在的长征文物保护级别相对较低、保护管理工作不力、保存现状不佳的状况,需抓紧开展工作,依法全面提升长征类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级。请各地组织专业力量,联合党史、档案、住建、民政、地方志等部门,系统梳理辖区内长征类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充分论证其价值内涵,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遴选出价值较为突出者,责成地方政府于2017年6月底前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进一步做好文物“四有”工作,积极开展险情排查和预防性保护,确保文物安全。 二、协作开展长征文化线路保护 为进一步加强长征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我局将启动长征文化线路保护,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各地和各类长征文物之间的内在历史关联性,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现长征的历史脉络。请各地对辖区内长征文物资源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围绕重点提升现有国保省保及相关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并持续改善其他长征文物的环境安全和保存状况,制定长征文化线路本省段保护推进计划;并选取1-2处价值较高、分布较为集中的长征文物点(段),可涵盖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示范项目抓紧抓好,以点带面。相关省段推进计划和示范项目材料,请于2017年3月15日前上报我局。我局将对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进行统一部署和重点支持,力争在短期内发挥示范效应。 三、全面提升展示服务水平。 各地要做好长征文物开放展示情况评估,制定展示服务提升计划,进一步扩大长征文物开放展示规模,提高参观接待服务能力。特别是“重走长征路” 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涉及文物点,应抓紧申报、实施长征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同时要深化长征历史学术研究,加强文物资料收集,及时将最新成果充实到展示当中;设计科学解说系统,确立多种展示手段,提供多种展示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展现文物历史和价值。2017年我局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各地实施互联网+长征文物展示提升工程。要创新长征文物利用方式,突出长征文物对青少年的教育,大力开展长征文化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并通过红色旅游弘扬长征精神,助力革命老区的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专此。 国家文物局 2017年2月13日 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4b10686919.html,/fg/detail2037341.html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简述了开发与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总结分析了农业生物资源保存、研究和利用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的设想。 关键词: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农业生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健康与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和战略资源,也是农业新品种和生命科学源头创新的材料基础。育种实质上就是作物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重组再加工,小麦矮秆基因、水稻“野败”型不育基因的应用引发了“绿色革命”。因此,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发掘其中的优异基因,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策略。当前,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作物种类减少、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农业生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与生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切实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对生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公益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是管理职责不明,缺乏高层次整体规划,尚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全省农业生物资源管理工作体系。 三是资源保存分散,共享效率低。长期以来,资源分散保存在不同的行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手中,存在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的现象,机构之间以及保存者与利用者之间缺乏联系,资源共享的整体能力较差。 四是资源评价、鉴定等技术工作不深入,典型性和关键性数据缺乏,资源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没能体现出来。 五是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基础性和技术支撑性等特点,短期内难以出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这项工作。 2 农业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战略设想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但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资源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破环严重,农业品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因此,加强农业生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及研究利用越来越迫切,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在综合开发中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过程,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农业综合开发所包括的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专项科技示范项目等几类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农民的生活宽裕及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

附件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

编号: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对象名称)保护规划(新编/修编) 立项报告 编制单位:(盖章) 申报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目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 (1)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4) 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5)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 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7) 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8) 6.项目概况 (9) 7.经费 (10) 8.附件 (11) 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13) 1立项范围 (13) 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13) 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13) 编号 (13) 立项报告名称 (14) 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 (15)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15) 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16)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 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17)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8) 项目概况 (19) 经费 (21) 5备注 (21)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为基础,简要描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包括: 历史沿革 文物构成 文物保护单位价值概述 使用情况 文物保护单位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可以选取代表规划对象主要特征的图片,配合说明。

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紧迫性

江西农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农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业物料、人工种养或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 中国农产品加工整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和耗能高的初级阶段,技术及装备水平低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生产中,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生产中,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比较忽视,造成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普遍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储备,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缺乏,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该农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6152.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817.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31%;流动资金1334.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69%。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9180.00万元,总成本费用7053.91万元,税金及附加114.62万元,利润总额2126.09万元,利税总额

2533.96万元,税后净利润1594.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39.3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56%,投资利税率41.19%,投资回报率25.92%,全部投资回收期5.36年,提供就业职位140个。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应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注重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产品加工。既要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又要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等需求。 农产品加工是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将农业的主、副产品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加工可以延长农产品保存期,保证品质不变,方便运输,调节市场供需格局,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多且种类丰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产品加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_条据书信

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农作物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根本和关键,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以后的生长情况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结果的公正性非常重要。下文是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江西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完整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农作物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科教兴农的方针和种植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农作物种子发展规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市、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对在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1 / 15

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主要农作物种子贮备制度,组织贮备适量救灾备荒种子。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实际建立本行政区域主要农作物种子贮备制度。 种子贮备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农作物种子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发展规划; (三)负责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农作物新品种的保护和管理; (四)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五)组织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登记及推广应用; (六)负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活动,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农作物种子的行为; (七)农作物种子管理的其他工作。农业部门所属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机构负责农作物种子管理的具体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科技、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审定 第六条省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省级2 / 15

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是我县建设城乡统筹的生态经济示县的重要软实力。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安排,3月中旬至4月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县文化委、文管所、文化馆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县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到文化委、县博物馆、非遗馆、三峡文博园等部门和展馆,凤鸣镇氏宗祠、耀灵鸣凤书院、盐大路、清水孟伉故居、云安古镇、老县城遗址、旧县坪遗址、谭佑铭故居、程德全故居等文化遗址考察调研,听取相关部门、人大代表、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与此同时,调研组到渝中区、巫山县、忠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文物大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其他文物点1196处。**年完成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及审核工作,普查全县可移动文物数量23**8件套。**年4月,顺利通过市级专

家对**县“一普”数据的抽查审核工作,成为市首家通过抽查的收藏单位。 (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逐渐规。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年,国务院和市分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17号、渝府发[**]26号),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县在**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府发〔**〕57号),编辑出版了《**文物概览》。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和三峡移民迁建中,兼顾了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典型代表就是飞庙和三峡文物园的异地搬迁保护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重点文物修缮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我县已纳入三峡后续自然文化遗产板块立项的三峡后续项目资金2亿元、国保单位专项到位资金3200万元。博物馆收藏文物套件2万余件,标本10万余件。氏宗祠抢险排危工程和消防工程,已于今年3月通过终验;完成下岩寺搬迁复制工程;温家祠堂、程家祠堂修缮和保护将在今年完成;云安盐业生态文化保护建设项目正在规划申报中,盘石城大遗址保护项目与三峡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基地目前已启动前期遗址考古,成为最先启动的库区自然文化遗产重大项目。同时,针对文物行为加大了文物执法督察力度,坚决查处各类文物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