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的一个过程,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序化、有序化、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来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目标及内容的设定到教育教学的组织运行的各环节有章可循。比如根据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内容的确立,是在教育内容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的整体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并学会从正常渠道释放自己的政治情感,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权的认可和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内涵有以下具体内容: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社会发展需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发展的原动力,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的具体阐释;而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组成部分,既来源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又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因此,它可以加快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指导,但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又是领先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只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结构体系,才能有效的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合理的向前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同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预期目标,因此,从这一角度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这一教育活动的主体是立法机关、高校上级行政部门、高校自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具体构建组成部分,其中立法机关、高校上级行政部门、高校自身是主要的构建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参与者。构建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具体制定者和推动者,教育者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具体实施者,构建主

体和参与主体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不断完善和推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立法机关、高校上级行政部门、高校自身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离不开参与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践经验支撑,在具体执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时,也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参与,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有序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目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制度化的强制性约束,不仅保障了教育工作目标、方针、任务的贯彻落实受教育者的需求,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布置和安排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外,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可以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行为的规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展开。因此,制度化不仅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可控性,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目标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定规范来统筹协调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制度来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统筹功能是指通过有效的制度整合不同的价值观,虽然存在差异性,但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朝向有秩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可以帮助引导不同主体进行道德规范的正向价值选择,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对正确价值取向的认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积极发展。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规范的制度下形成的并在规范大学生行为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制约功能,也有助于推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