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课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教案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课教案(首页)课堂教学安排(续表)【导入新课】一、组织教学1、教师口令,师生互礼。
2、网课签到,检查学生出勤。
二、视频欣赏、音乐引入视频一、《让世界充满爱》,引出疫情期间各地团结抗击疫情画面,感动学生引起共鸣。
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腾讯课堂课件展示画面,配以音乐。
思考题:(1)看到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何感想?(2)你们有没有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学生回答:(略)教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的国家遇到了困难,我们在教学方面也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战胜磨难,有任何事情要及时联系学校老师,大家的困难学校会跟你一起解决的,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教师:本节课教学内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第二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认识经济概念和理论,要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使其学会。
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
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点及解决办法】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
对这个问题,教材是从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明确,无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我国来看,宏观调控对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复习提问1. 什么是市场经济?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请说明其含义。
3. 市场经济有哪些优越性?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的调节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
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这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锐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即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2课时教案板书反思
有人说,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同就是走个过程,没必要遵守。这种说法对吗?
5、小贴士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四、行政法
1、图中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我们有权监督吗?(结合教材第7页)
2、知识窗
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还有行政法等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
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
为公众提供服务。
五、活动园
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结合教材第8页)
2、小组讨论
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3、小贴士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三、民法
1、图中人物为什么要签订合同?受法律保护吗?(结合教材第7页)
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
观看视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生活与法律
1、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2、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以上图片与哪些法律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呢?
3、生活中的法律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食品安全法》
3、小贴士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2024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绿色生活实践
绿色生活是一种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产生、选择环保产品、鼓励再利用和回收等方面。通过践行 绿色生活,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友善相处
鼓励学生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共 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建立友谊
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 与同学建立友谊,维护友谊。
校园安全知识普及
校园安全常识
向学生普及校园安全常识,如防 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等。
应对突发事件
教育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 对,如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
逃生方法。
安全标识识别
02
第一单元:家庭与亲情
家庭成员及角色认知
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 包括父母、祖父母、 兄弟姐妹等。
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 爱好和特长,增进彼 此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 角色和地位,培养责 任感和归属感。
亲情培养与感恩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 的感激之情,培养感恩之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 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第一单元:家庭与亲情 •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与规则意识 • 第三单元:社会交往与公共秩序 • 第四单元:国家认同与爱国情怀 • 第五单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概述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教学大纲学分:学时:36适用专业:中职生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是教育部规定的中职生的必修课之一。
是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基本要求1.了解道德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意识;2.了解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中职生懂法执法用法意识;3.掌握经济常识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理财观念。
三、教学条件1.以教师主讲的方式,适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时,每班必须配备一名主讲教师。
3.学生在课前须自备作业本。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五、课时分配表六、考核方法1.期末笔试重点考核知识、理论和部分专业能力占总成绩的50%。
2.每个人单独通过的论文占总成绩的40%。
3.出勤、作业与课堂答问占总成绩的10%。
七、教学说明1.教学不但要有知识的传授,还要有实操的训练,更要有素质的训导。
2.本课程采用“教、做、学”相结合的教学法。
3.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注重实用性、操作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4.教学既要有全学期的整体安排(宏观设计),还要有每堂课的课程讲授计划(微观设计)。
5.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课外结合,注重“讲、做、问、答、练、考”并用。
八、教材和参考书教材:《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 978-7-5167-2009-7 定价:26.00元参考书: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版》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2.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机械维修 手工制作 喜欢社会福利助人的 咨询员
美容 理发
工作
律师
医生
管理者 辅导员
喜欢操作机器的技术 驾驶员
工作
开采制造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人岗是否匹配?——胜任特征
好高骛远 小事不肯做
PK
从基层做起 从小事做起
大事不会做
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
无论具有什么样的学历,对企业来说,都是 个不具备经验值的新人,进入一家新公司展 现一种新人的低姿态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 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应“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 的努力”,保持低位切入的姿态,然后一步一 步地提高自己的目标,全力挺进。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能力与职业匹配的原则
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吻合 能力水平与职业层次相吻合的原则 发挥优势能力的原则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三)及时评估职业生涯机会(板书)
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
知己: 性格 兴趣 特长 智商 情商
知彼: 组织环境 组织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需求 晋升发展机会 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
1. 能够做什么?——职业能力 2. 适合做什么?——个人特质 3. 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4. 喜欢做什么?——职业兴趣 5. 人岗是否匹配?——胜任特征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能够做什么?
能力
一般能力(智能): 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
特殊能力(专业能力):
数学、音乐、绘画、戏剧、 文学等 方面的能力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一个金牌教练的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李壮老师为什么到技工学校学习? 2、你为什么选择了湛江高级技工学校? 3、你认为李壮老师能当金牌教练的原因是什么? 4、你觉得自己将来能够事业成功、成才吗?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教案15 供求与价格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该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节能型、环保型产品,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之中;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1)是什么:
材料一:“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白色污染”、“治理费用”、“河流污染”、“癌症多发村”等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我们以后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
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危害不浅。
思考
发言
【导入新课】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上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体上达到小康。但这个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加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呢?
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多占地、难循环、低效率
2、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为什么
③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各种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知识点
第一章:道德导论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哪些?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包括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
三者各不相同,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首先,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和精神力量。
再次,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首先从本质上看,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一致的,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其次从历史上看,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总是一方面借助本阶级的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借助本阶级的法律来维护和推行他们的道德。
再次从见容上看,两者都是社会规范,都是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
最后从作用上看,两都互相补充。
4.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一是致的。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都是为了确立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但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道德主要是由社会舆论确定的,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由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保证其存在和发生作用。
而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表现形式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ppt课件
18
第三课 法律基础
案例链接
第二节 行政法
案例:2002年4月21日,刘某认为邻居李某家中十分吵闹,影 响其休息,于是上门干预。双方在交涉中发生争执并相互殴打, 双方均受轻伤。5月11日,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以刘某殴打 他人为由,作出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决定对其拘留15天;同 时,对李某处以50元罚款。刘某不服,诉至某区人民法院。法 院经审理,判决变更某区公安分局对刘某拘留15天的处罚,裁 决为罚款50元。 讨论 :法院为什么变更对刘某的处罚裁决?
19
第三课 法律基础
二、行政主体
第二节 行政法
1.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 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
2.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 机关组织。包括:社会组织和团体、企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各种 技术检验、鉴定机构等。
第一节 宪法
一、什么是宪法
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指保障人权、规定国家权力组织与活动程序的国家根本法。它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人们行为的 基本准则。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一个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5
第三课 法律基础
21
第三课 法律基础
三、行政行为
第二节 行政法
1. 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大致可以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司法 等行为以及行政相关行为。 2. 行政行为的内容 ◆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规定义务或免除义务 ◆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高中思想政治目录(必修+选修)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选修1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4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专题三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的本质专题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综合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选修2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理论贡献2斯密的政策主张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1罗斯福新政2凯恩斯革命3新自由主义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国家的本质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4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4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美国的联邦制2美国的两党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4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中国与联合国3走进世界贸易组织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探究思维奥秘2学会科学思维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1思维需要逻辑2准确把握概念3恰当运用简单判断4学会运用符合判断5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上)6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下)7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8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思维应该辩证2学会分析综合3领会思维具体4推动认识发展专题四结合实践善于创新1思维力求创新2运用发散思维3驾驭聚合思维4善用逆向思维5把握直觉、想象和灵感6鸟瞰思维研究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2积极维护人身权3依法行使财产权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5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走进合同2订立合同有学问3言而有信守合同4违约与违约责任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1通往就业之路2就业维权之道3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专题五家庭与婚姻1构建和睦家庭2法律保护下的婚姻3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专题六法律救济1不打官司解决纠纷2心中有数打官司3诉讼的基本程序4用证据说话5律师面面观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1学会做人道德为先2继往开来综合创新3社会主义荣辱观4“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1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2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3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4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1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2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3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4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专题四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1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2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3网络的伦理困惑4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1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2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3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八年级上政治每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政治每课知识点政治是中学生学习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八年级上学期也不例外。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政治每课的知识点。
第一课现代国家的特征本课主要介绍现代国家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包括领土、人口、政权、主权等方面。
学生们需要掌握国家的概念和现代国家的重要特征以及国家主权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课立法机关这一节的主题是立法机关,学生们需要了解立法机关的概念、职责、组成等基本信息。
在这一节课中,老师还会向学生们介绍国家机关的分立制度,并对中国的立法机关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三课公正司法第三课的主题是公正司法,学生们将学习司法机关的概念、职责和组成。
在这一课中,老师还会介绍我国的司法体制,包括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等。
第四课税收与政府财政本课主要介绍税收和政府财政的相关知识,包括税收的种类、征收原则和用途等。
同时,教师还会向学生们介绍政府财政的构成和管理机制。
第五课经济的重要地位这一节课的主题是经济的重要地位,学生们将学习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明确经济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课中,老师会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六课抗日战争本课将对抗日战争进行讲述,包括抗日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的历程、胜利的重要意义。
学生们需要掌握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重要贡献。
第七课开国大典这一节课的主题是开国大典,学生们将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成立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是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第八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课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介绍宪法的概要、基本内容和宪法的历史背景。
学生们需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九课国际组织本课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概念、种类、组织结构和作用,例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国际组织在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保护世界环境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结语八年级上学期的政治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现代国家的特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税收与政府财政、经济的重要地位、抗日战争、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际组织等。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习题册》第四课参考答案
第四课法律知识就业维权的保障一、基础自测(一)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参考答案: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劳动者在运用及释放自己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实现劳动的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如: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2.社会保险参考答案: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在劳动者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补偿的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的种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种。
3.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4.劳动合同法参考答案: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上的劳动合同法就是指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本书讲的是狭义的劳动合同法。
5.劳务派遣参考答案: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派遣合同,在得到被派遣劳动者同意后,便使其前往用工单位提供劳动。
6.劳动争议参考答案: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劳资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执行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就劳动的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7.劳动争议调解参考答案: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劝导当事人化解矛盾,自愿就争议事项达成协议,使劳动争议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活动。
8.劳动争议仲裁参考答案:劳动争议仲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专门仲裁机构,应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当事人双方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审理,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使争议得以解决的争端处理方式。
9.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参考答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习题册》第五课参考答案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版)习题册》第五课参考答案第五课法律规范公共⽣活中的导向⼀、基础⾃测(⼀)名词解释1.公共⽣活:公共⽣活指⼈类群体在公共场合的社会⽣活,是⼈们在社会公共场所进⾏的活动。
2、⾏政拘留:⾏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在⼀定时间内拘禁留置于法定场所,剥夺其⼈⾝⾃由的⼀种治安⾏政处罚⽅法,也是治安管理处罚种类中最重的处罚,主要适⽤于违反治安管理⾏为情节较为严重的⼈。
3、听证程序:听证程序是⾏政机关在作出⾏政处罚决定之前听取当事⼈的陈述和申辩,由听证程序参加⼈就有关问题相互进⾏质问、辩论和反驳,从⽽查明事实的过程。
4、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指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对公众开放,供不特定多数⼈出⼊、停留、使⽤的场所,包括车站、港⼝、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
5.机动车: 机动车是指以动⼒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驶的供⼈员乘⽤或者⽤于运送物品以及进⾏⼯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6、交强险:交强险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不包括本车⼈员和被保险⼈)的⼈⾝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实⾏交强险制度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或管理⼈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在最⼤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7.消费者: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活消费需要⽽购买、使⽤商品或者接收服务,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社会成员。
8.信息:狭义的信息为消息、信号、情报、⽂档资料或数据、知识。
⼴义的信息为对各种事物的存在⽅式、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表达和陈述,是⾃然界、⼈类社会和⼈类思维活动普遍存在的⼀种物质和事物的普遍属性。
9.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处于“没有危险”的状态,是指信息⽹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销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信息服务不中断。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习题册》第二课参考答案
第二课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品德一、基础自测(一)名词解释1.社会公德参考答案: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
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
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参考答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3.爱情参考答案: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听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4.家庭道德参考答案:家庭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二)选择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参考答案:1.B 2. B 3.B 4.C 5.C 6.B 7.C 8.C 9.C 10.C 11.C 12.B 13 C 14.A 15.A 16.B 17.C 18.B 19.C 20.C 21.B 22.A 23.C 24.B 25D 26. C 27.B 28.A 29. C30.B第二部分:多项选择参考答案:1.ABCD 2.ACD 3.ABC 4.AB 5.BCD 6.ADE 7. ABCD 8. BC 9. ABD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 15. BD 16. ABCD17. ABCDE 18. ABCD 19. ABC20. ABC. (三)辨析题1.参考答案:正确。
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和校园的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道德法律和经济常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
它们相互关联,共同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道德法律和经济常识对社会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道德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道德是指人们在行动中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法律是由政府制定,并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规定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道德法律的目的是确保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例如,诚实守信是道德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建立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如果人们普遍无视道德法律,社会将陷入混乱和不公正的局面。
道德法律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是顺利交易的前提。
如果市场上存在欺诈和不诚信的行为,交易双方将丧失信任,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道德法律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竞争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法律规定了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道德法律还规范了市场竞争的行为准则,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
经济常识是指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认知。
它包括了理解供求关系、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常识的掌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了解供求关系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在购买和销售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了解市场机制可以帮助个人理解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原理,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活动。
经济常识还可以提高人们的金融素养,帮助他们做出理性的投资和理财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法律和经济常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企业家在开展经济活动时需要遵守道德法律的规范,如守信用、勤俭节约等。
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常识,如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以便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同样,普通市民也需要遵循道德法律的规定,如遵守交通规则、守护公共财物等。
此外,他们也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常识,如通货膨胀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变化等,以便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
习题册参考答案-《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习题册》-+B10-1488
第一课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基础自测(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道德参考答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继承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前提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现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2.集体主义参考答案: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
(二)选择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1.C2.A3.B4.B5.C6.C7.D8.A9.D 10.B第二部分:多项选择1.ABCD2.BD3.AB C D4.AB D5.BCD6.ABCD7.ABD8.ABCD 10.ABD 11.ABD 12.ABCD 13. A B C D(三)辨析题1.参考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同时也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
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对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
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参考答案:错误。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因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得到正当合法利益的过程中,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提供良好的服务,更应该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2024年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01
新年的意义
新年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是人们祈求幸福、团
圆和美满的重要节日。
02
新年的习俗
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传统习俗,营造出浓厚的
节日氛围。
2024/3/24
03
新年的活动
观看春晚、参加庙会、赏花灯、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感受
到新年的欢乐和喜庆。
25
2023
PART 02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REPORTING
2024/3/24
7
开开心心上学去
课件内容
展示学校、教室、老师、 同学等场景,引导学生了 解学校生活,感受上学的 快乐。
2024/3/24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缓解入学焦虑,培养积极 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 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了解学校生活。
重老师、热爱学校。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工作人员的工 作职责和付出,培养感恩之心和
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形式,让 学生了解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
容和付出。
2024/3/24
10
上学路上
2024/3/24
课件内容
展示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交通规则,引导学生树立安 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实践能力
学生应反思自己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知 识,以及是否能妥善处理与人相处的问题。
29
家长意见反馈及建议
孩子表现
家长应提供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信息,如是否遵守家庭 规则、尊重长辈、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课程建议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第二版)习题册》第六课参考答案
第六课练习册参考答案一、基础自测(宋体小四加粗)(下同)(一)名词解释(宋体小四)(下同)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进行分配。
2. 市场所谓市场,简单地说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
4.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5.垄断垄断又称完全垄断或独占,是指一家厂商是某种产品的唯一卖者。
它控制了该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
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一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
例如,国防、警察、消防、公共道路、教育、公共卫生等等。
7.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状况不对等,其中一方掌握多一些信息,另一方掌握少一些信息。
8.产业产业的基本内涵是同类(生产相同产品、提供相同服务,使用相同原材料、同类工艺技术等)企业的集合。
9.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0.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也可以说一个企业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二)选择题1.(3)2. (2)3. (4)4. (2)5. (1)6. (4)7. (2)8. (2)9. (3) 10. (4)(三)辨析题1.错误。
垄断带来低效率。
竞争会导致高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
而垄断导致低效率,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垄断会带来腐败。
垄断权力的取得往往靠政府有关部门赋予特权,因此,为了取得或维护自己已有的垄断地位,常常会以贿赂或变相贿赂方式把垄断高额利润的一部分塞进有关行政部门尤其是其领导人的腰包。
2024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第二单元: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三单元:我与国家和社会•第四单元:法律与道德•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结构教材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涵盖了道德、法治、国家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每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案例、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治原则,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本知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法治意识。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本课程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010204悦纳自我,追求高雅情趣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抵制低级、庸俗的情趣。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感受。
03认识到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普遍性,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智的态度与父母进行沟通。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促进与父母的相互理解。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选择,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01020304克服逆反心理,与父母沟通了解学习压力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一)文明礼貌
2.文明礼貌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第一节 社会公德
12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教学活动
第一节 社会公德
思考
★结合实际,列举我们周围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13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社会不文明现象
大家好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活动导入
第一节 社会公德
根据教材第19页所提供的节首活动导入案 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故事中老人的回答包含了哪些美德? (2)对我们有何启发?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美德吗?
第一节 社会公德
14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补充资料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民十大陋习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 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个人日常礼仪要端庄得体、 合乎时宜。
◆在社会交往中,应注意礼让。 ◆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文明。
18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二)助人为乐
第一节 社会公德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应乐 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 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 这就是助人为乐。
领回钱包。
第一节 社会公德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德的基本内容
(二)助人为乐
3.当代青年学生要做助人为乐的热心公民 ◆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 ◆助人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 ◆助人为乐要长期积累 ◆助人为乐要形式多样
第一节 社会公德
21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
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占小便宜。
15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补充资料
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品德课曾专门就大学生的“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 做过一次抽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070份,归纳出十大校园不文明行为结果如 下:
(三)爱护公物
第一节 社会公德
1.爱护公物的基本要求 2.爱护公物的道德实践问题 3.当代青年学生要做爱护公物的负责公民
◆要爱护本单位的公物 ◆要爱护公共设施 ◆要敢于同侵占、损害、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22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四)保护环境
名词点击
水系等地理环境,还包括为 痰和乱扔垃圾。
人类提供各种矿物资源和能 源的地质环境、空间环境等。
23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坚强面对生活
(四)保护环境
2.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普遍存在的区域环境问题 ◆工业污染问题 ◆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
资料卡片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提出过 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 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 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 消除了。”
24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普遍存在的区域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 1.爱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生存的首要物质条件,它直接 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珍惜自然资源,
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
生活和生存。自然环境既包 人文景观,注意节约用水。防治废渣、废水、
括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 废气和噪声污染。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
10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
1.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 ◆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 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 约。
◆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 ◆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
5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二) 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要》
1
会
公
1982年《宪法》
2
德
的
产
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 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3
生
与
发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
展
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以“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
5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一、社会公德及其基本特征
4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社会公德及其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 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 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 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 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 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 社会公德
基础性
全民性
(三)社会公德的特点
简易性
稳定性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 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 程度的外部标志。
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 的有效途径。
30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五)遵纪守法
3.当代青年学生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
第一节 社会公德
◆要认真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纪观念 ◆遵纪守法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 ◆对违法违纪现象要敢于抵制、善于斗争
31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四、课余生活中的道德
第一节 社会公德
大力弘扬社会公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内容。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9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一)文明礼貌
第一节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 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 说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 严和人格的尊重。
增强法制意识,学法、知法、用法。维护 宪法和法律权威,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 规章。遵守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 有关制度。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 斗争。
29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五)遵纪守法
2.常见的校园犯罪
◆盗窃 ◆恐吓取财 ◆抢劫 ◆伤害 ◆赌博 ◆毁坏公物
19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二)助人为乐
近日,济南小伙小张乘车时,为方便玩手机, 将钱1包.助放人在为座乐位的上基,本途要中求给一老人让座。很快他 发现钱包丢了。乘客称,应是老人拿走了。监控 证实2了.助这人一为点乐,美小德张遭说遇,寒各流种袭证击件和卡都在钱包
里,希望老人能赶紧归还。 在接到张先生的求助后,分局第四派出所 的民警及时与公交部门进行协调,调取了监控录 像,并通过实名登记的公交IC优惠卡查到了捡到 李先生钱包的那个老人,现在民警已经把钱包毫 发无损的带回到了派出所,张先生将于明天到所
16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教学活动
第一节 社会公德
思考讨论
★1.你赞同以上的行为吗?为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如何做? ★3.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17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一)文明礼貌
3. 当代青年学生要做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二)青年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名词点击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 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 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 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 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33
(一)青年学生休闲生活中的道德
名词点击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 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 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 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 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 生活。
◆在活动中不破坏他人和公共财物 ◆在娱乐中不剥夺他人的安宁 ◆在交往中不损害校风和社风
32
第二课 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的阳光 四、课余生活中的道德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 令、扎堆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