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1518号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河南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

为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和优化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综合调配;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的科学利用,从而全面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有利于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进高效、清洁环保、开放互动、服务民生等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全面体现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促进集中与分散的清洁能源开发消纳;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构建友好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国务院发布《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发布《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发布《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钱进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5(0)10
【摘要】为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加快制修订充换电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有关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维护管理的标准。

【总页数】1页(P39-39)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规范;配套政策;技术标准;运营服务
【作者】钱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
【相关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J],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J], ;
3.必须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学习《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几点体会 [J], 魏昭峰
4.大力有序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J], 葛艳华
5.“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即国办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J], 武文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及相关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及相关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及相关文件一、引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对充电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便利和高效,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文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内容。

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2.1 国家标准在我国,国家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GB/T 20234.3-201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第3部分:交流充电站》和GB/T20234.4-2015《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第4部分:直流充电站》是两个重要的标准文件。

这些标准从充电设备的技术规范、安全要求、设备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充电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地方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各地方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

这些标准在充电桩的设置规划、建设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

例如,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则发布了《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

这些地方标准的制定有助于适应本地区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高充电设施的建设水平。

2.3 行业协会标准行业协会也负责制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

例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技术标准导则》,该标准对充电网络的建设和技术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也发布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文件,用于指导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文件3.1 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文件包括国家有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文件、经济政策和财政支持文件等。

例如,《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要求;《关于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政府在充电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和支持措施。

3.2 技术规范文件技术规范文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指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电气技术标准:GB/T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JB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标准:Q/GDW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Q/GDW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充电桩人机界面人机界面采用液晶触摸屏或其它方式,尺寸为5.7吋(可根据客户要求改为7寸、10寸等),显示信息丰富,界面友好充电桩状态指示故障指示灯:设置1个红灯,是故障信号总的指示灯,指示的故障包括联锁失败、过流、过压、欠压、失电、断路器跳闸(短路、漏电)、打印机故障(无纸和故障)、刷卡机故障;运行状态指示灯:设置1个绿灯,绿灯闪烁指示在充电状态,绿灯常亮指示充电完成或空闲状态;指示灯采用LED灯带的方式,设置在充电桩的顶部;背光照明指示灯:光控方式,采用光控开关,天黑后自动点亮,安装在透光板后部。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设计(2015-2020 年)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设计(2015-2020 年)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发改能源[2015]1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0月9日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国发〔2012〕22 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2015-2020 年。

二、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推广应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 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截至2014 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 座,交直流充电桩3.1 万个,为超过12 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
在现代社会,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交通工具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规范》(GB/T 20234-2015)中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的各项技术参数和要求,包括充电接口、充电设备、充电接口的安全要求等内容,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其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应考虑使用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充电设施的
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停车方便的地方,便于电动汽车主人前往充电。

同时,充电站的布局应合理,避免因为设施建设不当导致交通拥堵或其他安全隐患。

另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还应考虑充电效率和设施的可持续性。

应选择
具备高效率的充电设备,确保电动汽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建设单位还应考虑充电设施的配套设施,如太阳能充电板、储能设备等,以便实现更加环保的充电方式。

此外,为了保障用户的权益,建设单位还应提供充电设施的相关信息和服务,
包括充电费用标准、充电站位置查询、充电设备使用说明等内容,并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维权机制,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充电设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考虑使用者便
利性和安全性,提高充电效率和设施的可持续性,同时保障用户的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交通的普及。

2010-1-23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Final

2010-1-23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Final

ICS 备案号: Q/GDW国家电网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Typical designs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ies(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前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需要,为保证电动汽车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编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列文件之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技术标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标识、优化分布、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完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主要起草人:贾俊国、朱金大、张浩、倪峰、李武峰、武斌、樊军德、赵明宇、王刚、孙广明、汪映辉、陈良亮、周斌、桑林、丁希辰、赵大伟。

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 (1)2.2 电气技术标准 (1)2.3 土建技术规范 (2)2.4 给排水设计规范 (2)2.5 监控系统 (2)2.6 视频监控系统 (3)3 术语和定义 (3)4 充电设施典型设计 (3)4.1 交流充电桩典型设计 (3)4.1.1 概述 (3)4.1.2 交流充电桩分类 (3)4.1.3 交流充电桩技术指标 (4)4.1.4 交流充电桩功能规范 (4)4.1.5 交流充电桩标识设计 (4)4.1.6 交流充电桩的选型 (6)4.2 立体充电站典型设计 (6)4.2.1 概述 (6)4.2.2 立体充电站方案设计 (6)4.2.2.1 立体充电站选型分析 (6)4.2.2.2 几种典型立体充电站设计方案 (7)4.3 平面充电站典型设计 (10)4.3.1 大型充电站设计 (11)4.3.2 中型充电站设计 (11)4.3.3 小型充电站设计 (11)5 平面充电站子系统设计 (11)5.1 配电系统设计 (11)5.1.1 10kV配电系统配置原则 (11)5.1.2 配电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原则 (13)5.1.2.1 配电变压器类型选择 (13)5.1.2.2 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 (13)5.1.2.3 高压开关选择 (13)5.1.3 0.4kV系统设计 (13)5.1.4 有源滤波及无功补偿装置(APF)设计 (14)5.1.4.1 有源滤波及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 (14)5.1.4.2 平面大、中型充电站有源滤波容量计算 (14)5.2 充电系统设计 (15)5.2.1 整车充电方式 (15)5.2.1.1 设计方法 (15)5.2.2 更换电池方式 (16)5.2.2.1 设计方法 (16)5.2.2.2 更换电池设备选择 (17)5.3 监控系统设计 (17)5.3.1 系统概述 (17)5.3.2 充电站监控后台 (18)5.3.2.1 后台构成 (18)5.3.2.2 系统功能 (18)5.3.2.3 系统技术指标 (20)5.3.3 配电系统监控 (20)5.3.3.1 配电系统监控配置方案 (20)5.3.3.2 配电系统监控设备配置 (21)5.3.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1)5.3.4.1 系统建设目标 (21)5.3.4.2 系统结构 (21)5.3.4.3 充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22)5.3.4.4 系统技术指标 (22)5.3.4.5 系统的配置准则 (23)5.3.5 计量计费系统 (23)5.3.5.1 系统概述 (23)5.3.5.2 系统功能 (25)5.4 标识系统设计 (26)5.4.1 设计目标 (26)5.4.2 设计方案 (26)5.4.2.1 远距离标识 (26)5.4.2.2 中距离标识 (27)5.4.2.3 近距离标识 (27)5.4.3 标识选用原则 (28)5.5 其它相关专业设计 (28)5.5.1命名方式 (28)5.5.2 总平面设计 (28)5.5.3 建筑设计 (30)5.5.3.1 平面部分 (30)5.5.3.2 剖面部分 (30)5.5.3.3 造型部分 (30)5.5.4 结构设计 (30)5.5.5 给排水设计 (30)5.5.5.1给水设计 (30)5.5.5.2 排水设计 (30)5.5.6 消防设计 (31)5.5.6.1 消防给水 (31)5.5.6.2 消防器材配置 (31)5.5.7 其它电气设计 (31)5.5.7.2 建筑物防雷设计 (32)5.5.7.3 接地与安全 (32)5.5.7.4 有线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网络 (32)5.5.7.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2)6 充电设施主要设备选型 (32)6.1 充电机选型方法 (32)6.1.1 单台充电机选型方法 (32)6.1.2 多台充电机选型方法 (32)6.2 有源滤波无功补偿装置选型 (33)7 附件 (33)1 范围本典型设计编制了三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典型设计方案,提供了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设备选型、配置方法,为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具体的设计参考,在实现充电设施基本功能的同时,提高充电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运行,实现充电设施经济、安全、高效运行,展示国家电网公司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GB/T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等6项公司技术标准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8)1280号)附件1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附件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附件3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附件4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附件5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附件6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17215.322—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 GB/Z17625.6—200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GB/T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856—2004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Q/GDWl56—200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 371—200910(6)kV—500kV电缆线路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电气技术标准:GB/T 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JB 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标准: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充电桩人机界面人机界面采用液晶触摸屏或其它方式,尺寸为5.7吋(可根据客户要求改为7寸、10寸等),显示信息丰富,界面友好充电桩状态指示故障指示灯:设置1个红灯,是故障信号总的指示灯,指示的故障包括联锁失败、过流、过压、欠压、失电、断路器跳闸(短路、漏电)、打印机故障(无纸和故障)、刷卡机故障;运行状态指示灯:设置1个绿灯,绿灯闪烁指示在充电状态,绿灯常亮指示充电完成或空闲状态;指示灯采用LED灯带的方式,设置在充电桩的顶部;背光照明指示灯:光控方式,采用光控开关,天黑后自动点亮,安装在透光板后部。

(完整版)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完整版)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完整版)国家电⽹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1)满⾜《国家电⽹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2)交流充电桩采⽤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3)具备对充电桩运⾏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如运⾏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4)设置指⽰灯、数码管显⽰器或触摸屏,显⽰运⾏状态;(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交流充电计量;(7)设置刷卡机,⽀持IC卡付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8)具备过/⽋压报警、充电接⼝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GPRS及以太⽹接⼝,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般要求》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要求》电⽓技术标准:GB/T 17215.322-2008《静⽌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条件接⼊的设备在公⽤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DL/T 620-1997《交流电⽓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交流电⽓装置的接地》GJB 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规范》国家电⽹公司标准: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接⼝规范》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均执⾏最新版本)充电桩⼈机界⾯⼈机界⾯采⽤液晶触摸屏或其它⽅式,尺⼨为5.7吋(可根据客户要求改为7⼨、10⼨等),显⽰信息丰富,界⾯友好充电桩状态指⽰故障指⽰灯:设置1个红灯,是故障信号总的指⽰灯,指⽰的故障包括联锁失败、过流、过压、⽋压、失电、断路器跳闸(短路、漏电)、打印机故障(⽆纸和故障)、刷卡机故障;运⾏状态指⽰灯:设置1个绿灯,绿灯闪烁指⽰在充电状态,绿灯常亮指⽰充电完成或空闲状态;指⽰灯采⽤LED灯带的⽅式,设置在充电桩的顶部;背光照明指⽰灯:光控⽅式,采⽤光控开关,天⿊后⾃动点亮,安装在透光板后部。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国显重强国凰l《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解读I《电动汽车充电站Interpretationof"GeneraIR电动车由于其节能,环保而成为新能源汽车理想的选择.电动车的供电,充电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是电动车得以推广和产业化的重要基础.目前,电动车的使用还处于试验和示范运行阶段,充电站的建设还不成熟,国内外关于电动车充电站的技术标准还很少,成为影响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将成为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我国在示范运行的绝大多数是纯电动城市公交车,而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不多.在6个试点城市已对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进行试点补贴.因此必须建立一定的充电站或充电桩为电动车进行充电.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和上海,深圳,杭州,长春,合肥等22 个城市都是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城市和单位都在建设充电站,有些已建成,有些正在建设中,因此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提出相关技术标准, 为电动车动力蓄电池供电,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规范性技术文件,以利于电动车的规模化使用, 从而推动电动车发展,实现电动车的产业化.《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通用要求》标准解读equirementsforEVChargingStation"供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ee,b标准化研究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出台,为规范和指导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和设计,为开展电动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建设奠定基础.标准主要内容说明1.参考标准由于国内外尚无充电站相关标准.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机(站)一系列标准. Q/GDW233—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Q/GDW234—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Q/GDW235—2009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信协议Q/GDW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Q/GDW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Q/GDW236—2009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标准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机(站)系列标准中的后三个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原则, 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安全要求, 标志和标识作出了规定,以此对充电站建设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该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2.标准涵盖范围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营模式,整车充电模式和分箱充电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该标准涵盖了不同充电模式中的共同的部分包括充电,供电, 监控,计量等方面的要求.f对于特定模式下的特殊要求(如分箱充电模式下可能包括蓄电池更换场地和设备的要求)及充电站的一些扩展功能 (如蓄电池检测等)将另外规定. 3.充电站功能区划分该标准将充电站的功能区划分为供电系统,充电系统,监控系统,电能计量,行车道和停车位. 对每个功能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安装布置等作出规定.每个功能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根据充电站规模大小而不同,如监控系统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也可以是一套计算机系统, 这将在以后的标准中规定.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标准》主耍内容1.范围适用于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站,包括采用整车充电模式,分箱充电模式及其他可能采用的充电模式的充电站. 充电站由三台及三台以上电动车非车载充电机和交流充电桩组成 (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车进行充电,并能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机,动力蓄电池进行状态监控的场所.充电系统由充电站内所有充电机,充电电缆及相关部件组成,实现电动车及蓄电池安全充电的系统. 供电系统为充电站的所运行提供电源的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的总称.充电监控系统是充电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的总称.2.充电站选址原则(1)充电站的总体规划应与当地区域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相协调, 符合环保,防火安全要求,并充分利用就近的供电,交通,消防,给排水及防洪等公用设施.产业经沸报道OAP(No5)2010-41Interpretationof"GeneralRequirementsforEVChargingStation''(2)充电站的总体规划应对站区,电源进出,给排水措施,防洪,进出站道路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3)城区内充电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和交通繁忙路段附近;充电站不应靠近有潜在危险的地方;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场所,不应该在有激烈振动或高温场所;不应该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3.充电站主要功能要求其基本功能包括:充电,监控, 计量;扩展功能包括:蓄电池更换, 蓄电池检测和蓄电池维护;应具有对电动车动力蓄电池充电的功能;应完成对整个充电站监控,包括供电系统,充电机运行和充电站安全监控; 应具有对充电站输入电能,输出电能进行计量的功能;充电站应包括行车道,停车位,充电机,监控室和供电设施;充电站布置和设计应便于被充电车辆进出入及停放;对采用蓄电池更换模式的充电站应具备蓄电池更换,存储的设备和场所.4.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为充电站提供电源, 其容量要满足充电,照明,监控, 办公用电要求;应符合常规配电系统设置,其输出为0.4kV,50Hz,宜采用三相四线制;根据充电站的容 2010-41(No5)OAP产业经沸报道量,规模和重要性可选择是否采用专用供电线路或两条供电线路;其布置不应妨碍充电站发展和扩建. 考虑电源进线方向,应位于充电站偏向电源一侧.5.充电系统充电接口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应符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充电接口要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可移动充电接口在不充电时应放置在人不轻易触及的位置,并采取防火,防尘措施;充电机输入电源接口在室外时,其安装高度应离地面0.4m以上,且应安装在合适的防雨箱内.为防止温度过高,充电机应安装通风设施并安放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满足防雨,防积水要求;充电机应尽量缩短充电电缆长度,其电缆应至少抵抗车轮碾压;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6.监控系统该系统应实现对充电机运行和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监控,保护,控制,管理和事故下紧急处理及数据存储,显示和统计;该系统应由监控主站,监控终端及通信网络构成;系统必须有有效防病毒措施;充电监控系统局域网与其它信息系统互联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供电监控系统应实时采集和记录供电系统运行信息,对供电状况,电能质量,开关状态, 设备安全等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对充电站安全供电;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充电站环境,设备安全,防火,防盗及视频监控.应在发生危及安全时发出声光告警,并保证发生事件后至少1hr8详细事故信息. 7.电能计量在充电站与公共电网的产权分界处,应装设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充电机交流输入端的电能计量应采用电子式交流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O级;充电机直流输出端电能计量应采用电子式直流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8.安全要求(1)充电站建筑物的燃烧性能, 耐火极限等防火间距应符合国标规定.变压器室,配电室,蓄电池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电缆进入口,接头处,电缆长度超过100m 时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采用防火隔墙或隔板;电缆局部防火涂料或局部采用防火带,防火槽盒.(2)充电站应设置必要消防措施,并不得移作他用;灭火剂应检查灭火有效性,并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应有水喷雾灭火系统.(4)充电站应有防雷措施.该标准只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提出通用技术要求,并没有提供充电站充电机的性能要求.对特定模式下特殊要求及充电站的扩展功能没有详细说明,将另列相应标准.o^P。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发改能源[2015]1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0月9日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国发〔2012〕22 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 2015-2020 年。

二、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 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 780 座,交直流充电桩 3.1 万个,为超过 12 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对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

为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规范,完善扶持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培育良好的市场服务和应用环境,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电力消费,方便群众生活,更好惠及民生。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顶层设计,按照“因地制宜、快慢互济、经济合理”的要求,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做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公共资源整合力度,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适度超前,有序建设。

着眼于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根据规划确定的规模和布局,分类有序推进建设,确保建设规模适度超前。

统一标准,通用开放。

加快制修订充换电关键技术标准,完善有关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维护管理的标准。

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建设改造充电基础设施,健全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体系,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

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改能源[2015]1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组织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 能 源 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10月9日附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2015-2020年。

二、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突破,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有关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外,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通信协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方案-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通信协议

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通信协议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直流充电控制器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之间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CAN)的通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交互流程、报文分类、报文格式和内容的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直流充电控制器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IEC 60870-5-101 基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Transmission Protocols-Companion Standard for Basic Telecontrol Tasks)ISO 11898-1:2003 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第1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令(Road vehicle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Part 1: 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signaling)SAE J1939-11: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CAN通信协议第11部分:物理层,250K比特/秒,屏蔽双绞线(Recomment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Part 11: Physical layer–250K bits/s, twisted shielded pair)SAE J1939-21:2006 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CAN通信协议第21部分:数据链路层(Recommented practice for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Part 21: Data link layer)3 术语和定义GB/T 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本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充电设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2.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3. 安全第一,质量为本。

加强充电设施建设的安全监管,确保设施建设和运营安全。

同时,严格把控设施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4.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提高充电设施的能效和环保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设施布局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应加快充电设施布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加大公共场所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在城市公交站、火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规划建设适量的快充站,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2. 推动企事业单位在自有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

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需求在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为职工提供充电便利。

3. 加快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

鼓励居民小区统一规划建设充电设施,或业主自行在自有停车位安装充电桩。

同时,探索建立居民用电、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模式。

4. 推进城际快充网络建设。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场所,规划建设城际快充站,满足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需求。

三、提升服务水平为提高充电设施使用体验,应提升服务水平,包括以下几点:1. 完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充电设施覆盖率,缩短用户充电半径。

同时,加强互联互通,实现不同品牌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

2. 提高充电便利性。

简化充电设施报装流程,加快办理速度。

同时,加强现场服务,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充电操作。

3. 提升充电设施安全性。

加强充电设施的安全监管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用户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第一章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概述 (3)1.1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定义 (3)1.1.1 充电设施分类 (3)1.1.2 充电设施特点 (4)第二章充电设施规划与布局 (4)1.1.3 政策导向原则 (4)1.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1.5 市场导向原则 (4)1.1.6 安全可靠原则 (4)1.1.7 技术创新原则 (4)1.1.8 区域布局要求 (5)1.1.9 类型布局要求 (5)1.1.10 网络布局要求 (5)1.1.11 交通便利性 (5)1.1.12 空间条件 (5)1.1.13 供电条件 (5)1.1.14 环境因素 (6)第三章充电设施设计规范 (6)1.1.15 概述 (6)1.1.16 设计原则 (6)1.1.17 设施结构设计 (6)1.1.18 设施功能设计 (7)1.1.19 安全设计 (7)1.1.20 环保设计 (7)第四章充电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 (7)1.1.21 安全性原则 (7)1.1.22 适用性原则 (7)1.1.23 经济性原则 (8)1.1.24 先进性原则 (8)1.1.25 可扩展性原则 (8)1.1.26 充电桩配置 (8)1.1.27 充电站配置 (8)1.1.28 充电桩功能指标 (9)1.1.29 充电站功能指标 (9)第五章充电设施供电系统设计 (9)1.1.30 可靠性原则 (9)1.1.31 安全性原则 (9)1.1.32 经济性原则 (10)1.1.33 灵活性原则 (10)1.1.34 电源配置 (10)1.1.35 配电设备配置 (10)1.1.37 监控系统配置 (10)1.1.38 电气安全措施 (10)1.1.39 防火安全措施 (10)1.1.40 人身安全措施 (11)1.1.41 环境安全措施 (11)第六章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11)第七章充电设施土建与安装 (12)1.1.42 设计原则 (12)1.1.43 设计内容 (13)1.1.44 施工要求 (13)1.1.45 设备选型 (13)1.1.46 安装流程 (13)1.1.47 安装注意事项 (13)1.1.48 设备检查 (14)1.1.49 安装过程控制 (14)1.1.50 验收与维护 (14)第八章充电设施运行与维护 (14)1.1.51 运行管理目标 (14)1.1.52 运行管理制度 (14)1.1.53 维护保养目标 (15)1.1.54 维护保养规定 (15)1.1.55 故障处理 (15)1.1.56 应急措施 (15)第九章充电设施安全管理 (15)1.1.57 以人为本原则 (15)1.1.58 预防为主原则 (16)1.1.59 全面管理原则 (16)1.1.60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 (16)1.1.61 安全风险识别 (16)1.1.62 安全风险评估 (16)1.1.63 应急预案的编制 (16)1.1.64 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7)1.1.65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7)第十章充电设施环保与节能 (17)1.1.66 设计原则 (17)1.1.67 设计内容 (17)1.1.68 节能措施 (17)1.1.69 节能应用 (18)1.1.70 评估指标 (18)1.1.71 评估方法 (18)第十一章充电设施信息与管理 (18)1.1.72 设计原则 (19)1.1.73 系统架构 (19)1.1.75 数据安全 (19)1.1.76 系统安全 (19)1.1.77 用户隐私保护 (20)1.1.78 建设目标 (20)1.1.79 建设内容 (20)1.1.80 运行策略 (20)第十二章充电设施建设与验收 (20)1.1.81 建设流程 (20)1.1.82 建设标准 (21)1.1.83 验收程序 (21)1.1.84 验收方法 (21)1.1.85 验收合格标准 (21)1.1.86 验收要求 (22)第一章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概述1.1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定义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是指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而建设的各种充电设备、充电站、充电桩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由电机驱动的汽车。其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系统、车身底盘等。目前主要有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电动汽车充电站采用的规划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如对满足运营要求的示范区用车,以及可利用固定停车场在夜间停运时段进行充电的集团车队和社会车辆,可采用依地区“集中式、大规模”的布点原则;对微型车辆可采用 “分散式、小规模”的布点原则。
大型充电站内可设有包含监控室、值班室、客户休息室等功能用房的建筑物,宜保证有人房间有好的朝向,同时便于运行观察,总平面布置配合建筑设计应尽量满足此要求。
道路
为避免充电站内行驶车辆相互干扰,要求从入口到出口至少设置双车道,保证车辆通行顺畅。入口和出口分开设置,会为停车场内部交通组织提供极大方便,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满足此要求。
对于选址于坡度较大地区的充电站,在考虑车辆进出车位时的安全顺畅以及车辆能够平稳停放的前提下,应结合地形进行布置设计,以减小土石方工作量。必要时可考虑台阶式分层布置充电车位。
充电设施及建筑布置
充电设备一般布置于充电车位旁边或一端,考虑充电机周边设置防撞墩(围栏)的需要,同时为保证充电时操作人员的工作空间,充电设备与充电车位边界线应保持足够的距离,该尺寸不宜小于。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低,续驶里程有限,因此,电动汽车充电站规模宜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和单位里程能耗水平等因素,以及开展相应的商业活动等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模的不同,相应的配套设施差异很大,为更好地指导设计工作,本规范将电动汽车充电站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
1 大型充电站是指配电容量大于等于500kVA,具备为各类乘用车、商用车充电的能力,且充电设备数量不少于10台;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范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

作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基础设施之一,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规范对于保障充电效率、安全可靠以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充电设施选址、建设标准、设备要求等多个方面论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1. 充电设施选址充电设施选址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充电体验和充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1 区域规划:充电设施应根据车流量和周边需求,结合城市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充电站点,实现充电设施的合理分布和高效覆盖。

1.2 用电情况:充电设施选址应综合考虑附近电力供应情况,确保用电能够满足充电需求,避免电网负荷过高导致供电不稳定。

1.3 交通便利性:充电设施选址应考虑到充电用户的出行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停车方便的位置,减少用户在充电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2. 建设标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是保证充电设施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2.1 地面结构:充电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建筑规范,确保设施的结构稳定、耐用,并进行防雷、防水、防火等必要的安全措施。

2.2 围栏和标识:充电设施周边应设置明确的围栏和标识,以确保用户能够准确找到充电设施并保持安全距离。

2.3 停车位布局:充电设施的停车位布局应合理,并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设施应建设在阻挡区、障碍物后方,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2.4 电源设备选择:充电设施的电源设备应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产品,并符合相关电力设备标准,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设备要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设备要求直接关系到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要求:3.1 充电桩:建议使用国家标准认证的充电桩设备,以确保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和交互性能。

3.2 充电电缆:充电电缆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并具备防化学腐蚀、耐高温等特性。

充电站建设指导意见

充电站建设指导意见

充电站建设指导意见
1.充电站的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点,比如商业中心、公共停车场、车站等;
2. 充电站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后需进行验收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3. 充电站应配置不同类型的充电桩,以满足不同品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4. 充电站应配置相应的电力设备,以确保充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充电站应配备完善的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桩使用记录、充电桩维护记录等,以便对充电站进行管理和监督;
6. 充电站应配备充足的安全设备,比如火灾报警器、监控系统等,以确保充电站的安全运行;
7. 充电站的服务应贴心周到,比如提供充电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车主提供充电期间的休息、娱乐等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8. 充电站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比如使用节能设备、提倡垃圾分类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中对交流充电装置技术指标的要求;
(2)交流充电桩采用单桩单充式结构,每个充电接口提供AC220V/7kW的交流供电能力;
(3)具备对充电桩运行状态的综合测控保护能力如运行状态监测、故障状态监测、充电计量和充电过程的联动控制、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
(4)设置指示灯、数码管显示器或触摸屏,显示运行状态;
(5)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需的操作接口;
(6)预留交流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表位,进行交流充电计量;
(7)设置刷卡机,支持IC卡付费方式,并配置打印机,提供票据打印功能;
(8)具备过/欠压报警、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判断、联锁等功能;
(9)提供完善的通讯功能,采用GPRS及以太网接口,可根据需要上传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参数,接受远程控制命令。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20234-2006《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电气技术标准:
GB/T 17215.322-2008《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2S 级和 0.5S 级》
GB 17625.2-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 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JB 3855-1999《智能充电机通用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标准:
Q/GDW 399-2009《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装置电气接口规范》
Q/GDW 400-2009《电动汽车充放电计费装置技术规范》
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以上标准均执行最新版本)
充电桩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采用液晶触摸屏或其它方式,尺寸为5.7吋(可根据客户要求改为7寸、10寸等),显示信息丰富,界面友好
充电桩状态指示
故障指示灯:设置1个红灯,是故障信号总的指示灯,指示的故障包括联锁失败、过流、过压、欠压、失电、断路器跳闸(短路、漏电)、打印机故障(无纸和故障)、刷卡机故障;
运行状态指示灯:设置1个绿灯,绿灯闪烁指示在充电状态,绿灯常亮指示充电完成或空闲状态;
指示灯采用LED灯带的方式,设置在充电桩的顶部;
背光照明指示灯:光控方式,采用光控开关,天黑后自动点亮,安装在透光板后部。

充电桩保护功能
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等保护功能。

除短路和漏电保护外,其它保护功能通过充电控制器控制接触器实现,以实现自恢复;短路和漏电保护选用带漏电保护的微型断路器实现。

计量计费功能
电度表配置
每个充电桩预留电子式多功能电度表表位(宽200mm x高300mm),电度表选0.5级,单相10-40A;充电桩控制器与智能电度表进行通信(RS485)。

刷卡方式
吞卡式或非接触刷卡式。

充电方式
按充电计费方式,共可分如下几种:
1) 按电量充电
2) 按时间长短充电
3) 充满为止
4) 按金额充
按充电启动方式划分,有以下两种方式
1) 即到即充
2) 定时充电
充电计费过程
1).充电客户可在就近营业网点租用充值卡,在卡内预存充电金额。

(可考虑收取充值卡押金)2).充电前将卡插入充电桩读卡器,充电桩读取卡信息,进入操作界面,进入操作界面后,提示用户接上充电接头,充电桩读取卡内余额,作为充电参考,设置好参数后,卡被锁定(只有充电结束后,在本充电桩上再次刷卡结算后,该卡才能再次在其他充电桩上使用),充电接口机械锁定。

3).开始充电,充电桩将提示将卡取走,充电桩进入充电状态,禁止任何操作,只有再次插入启动该次充电的卡才能进行操作。

4).用户将卡插入充电桩读卡器,此时,可以查询充电状态,或者手动结束充电,充电桩将费用从卡内扣除,解除对该卡的锁定,解除对充电接口的机械锁定。

5).充电结束后,客户可将充值卡在就近营业网点办理退费手续,退还卡内余额及充值卡押金。

结算系统
包括结算系统、结算设备、售卡/充值系统等。

通讯功能
通过CAN通许方式与充电站监控后台通讯,提供充电桩的工作状态等信息;通过RS485与计量计费系统通讯,提供充电信息。

打印功能
可选用串口热敏式打印机或针式打印机,以实现打印功能。

急停按钮
具备急停按钮,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强行终止充电。

急停按钮外部加防护罩,只有破坏防护罩才能按下急停按钮,防止误操作和人为破坏。

3.其它技术要求
标识系统
交流充电桩整体形象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标识系统的一般要求。

有明显的发光指示,确保夜间使用易于查找和辨别。

并配备户外遮雨设施。

结构要求
交流充电桩壳体应坚固;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设计外观标识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要求标准。

电源要求:
采用单相 220V;
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 220V±10%;
频率:50 Hz ±1Hz。

IP 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应遵守IP32(在室内)或 IP54(在室外),室外环境应用时应设置必要的遮雨设施。

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保护:
交流充电桩内印刷线路板、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保证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防锈(防氧化)保护:
交流充电桩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TBF 应不小于 30000 h。

4.交流充电桩接口/连接器要求及技术指标
4.1接口要求:
车辆连接器具有 7 个功率或信号触头,包括:
(1)动力线 L 线:交流供电装置 L 线。

(2)动力线 N 线:交流供电装置 N 线。

(3)保护地线:使电动汽车车身通过交流充电桩可靠接地。

(4)充电控制导引线+:实现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功能的连接线。

(5)充电控制导引线-:实现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电路功能的连接线。

(6)备用 1。

(7)备用 2。

接线的电气额定值如下:
4.2车辆连接器具备功能:
1交流充电桩采用单一插头的车辆连接器与单个电动汽车车辆插孔连接。

连接顺序:连接时应首先连接接地线,最后连接控制导引电路;在脱开的过程中,控制导引电路应该首先断开,最后断开接地。

车辆连接器应有锁紧装置用于防止车辆连接器与电动汽车连接时意外断开。

4车辆连接器应具备防误操作功能。

4.3 车辆连接器技术指标:
环境条件
工作环境温度:-40℃~+70℃;
相对湿度:5%~95%;
海拔高度:≤1000m;
特殊地区使用时,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在订货时指定。

防触电保护
应保证操作人员在正常使用时不会触及到车辆连接器的带电部件。

应保证车辆连接器触头的任意导电部分不能接触到电动汽车车辆插孔的外壳,保证电动汽车车辆插孔的任意导电部分不能接触到车辆连接器的外壳。

车辆连接器寿命
空载时操作10000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