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件【精编】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课件: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评价 (共61张PPT)

【解析】 第 1 题,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远距离获取影像资料,全 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查询、分析、模拟等。大范围的农作物估产主要利用遥感技术获取 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像资料,然后进行估产。第 2 题,雅鲁藏布江大 峡谷科考测量主要利用 GPS 和 GIS。 【答案】 1.D 2.A
3.“想”与“看”区分 RS、GIS GIS 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 “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 凡是需要“想”的选 GIS。 RS 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 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 RS。
[典例巩固] “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 突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上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 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 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 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着重考查对 “3S”技术图表判断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城市位置判断各字母 所代表的城市名称。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具体应用。第(3) 题,RS 可以提供影像信息,即图中的①和⑤。GPS 能够提供空间定位 功能,即图中的④和⑥。GIS 能够反馈信息处理结果,即图中的②和 ③,但 GPS 不能提供影像信息,即排除③。 【答案】 (1)A D B C (2)RS GIS GPS 四 (3)① ④ ②
[典例巩固] 1.解决下列问题应使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1)测量某地海拔( )。 (2)设计合理参观线路( )。 (3)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 )。 (4)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 )。 (5)制作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 (6)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 (7)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 (8)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
第3章第3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PPT课件-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力)
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
义。(人地协调观)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概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 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 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可设为自然保护区。
3.×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 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4.√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5.× 三江源地区是水源地但调蓄洪水的能力并不强。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 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位 于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英 巴扎—喀尔曲尕段是塔里木盆地内陆干旱区中以胡杨林荒漠生态系 统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北纬 40°55′~ 41°15′,东经 84°15′~85°30′。东西长 109.7 千米,南北宽 47.1 千 米,总面积为 395 420 公顷。
(2)目的:保护珍贵的、稀有的 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 的自然环境的 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及意义 ①分类:自然保护区分为 3 个类别 9 个类型。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自然生态 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 三类。 ②意义: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与信息交流 的基础,是保护区管理体制 的核心。
(2)三类自然保护区 ①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 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 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 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②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以 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 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 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
义。(人地协调观)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概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 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 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可设为自然保护区。
3.×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 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4.√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5.× 三江源地区是水源地但调蓄洪水的能力并不强。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分类 新疆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位 于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英 巴扎—喀尔曲尕段是塔里木盆地内陆干旱区中以胡杨林荒漠生态系 统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北纬 40°55′~ 41°15′,东经 84°15′~85°30′。东西长 109.7 千米,南北宽 47.1 千 米,总面积为 395 420 公顷。
(2)目的:保护珍贵的、稀有的 动植物资源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 的自然环境的 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及意义 ①分类:自然保护区分为 3 个类别 9 个类型。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自然生态 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 三类。 ②意义: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与信息交流 的基础,是保护区管理体制 的核心。
(2)三类自然保护区 ①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 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 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 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②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以 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 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③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 遗迹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2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中图版必修3

人工实地调查
花费时 间
多
时效性
差(慢)
连续性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调查人 员
多
调查成 本
高
调查范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
围 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少
好(快) 好,能全天候观测
少
低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眼看不到 的信息
2.遥感的工作环节是怎样的?
【答案】 遥感的工作环节如下图所示。
3.根据教材图 3-2-2“遥感卫星接收不同地物反射信息示意”, 描述遥感的工作原理。
4.通过遥感技术进行调查较之传统的人工野外调查有着诸多优 点。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遥感进行农作物的估产?有何 意义?激发学生关注我国农业发展,进一步深入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 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和图,使学 生通过“阅读”和读图能够更好地理解陌生而抽象的技术概念。
覆盖范围大、不受
主要 优点
领空限制,动态性 好,适合对某地区 连续观察,周期性
机动性强,可根据主 灵活机动,费用较 题选择传感器、飞 低,适合小范围探 行高度、飞行区域 测
好
2.遥感技术的环节
3.遥感影像色彩区分
色彩类型 解译方法
实例
黑白影像
根据物体的灰 一般建筑为灰白色,而草地和森林颜
度
色较深
1.下列属于航天遥感传感器的装载平台是( )。
A.直升机
B.探空气球
C.人造卫星 D.无人驾驶飞机
【解析】 航天遥感装载传感器的平台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等。直升机、探空气球和无人驾驶飞机都属于航空遥感装载传感器 的平台。
【答案】 C
2.下列可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是( )。 A.人口普查 B.汽车导航 C.抗震救灾 D.确定考察地点高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件

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比
考古遥感调查 城市热岛监测
鸳鸯池水库 世界各地晚上的灯光遥感影像
判断世界各地城市的分布
、
五、遥感影像及主要影响因素
㈠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对地表摄影或扫描获得。 摄影影像是摄相机对地面物体摄影,直接在感光材料 上记录地物的光像;扫描影像是地面信息通过探测器 先变为电信号并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回放磁带,在感 光片上曝光而成。 1. 分类: 黑白影像 彩色影像 真彩色影像 假彩色影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APS PRESS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优点 二、遥感技术的原理 三、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 四、遥感的分类 五、遥感影像及主要影响因素 六、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优点
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
㈠遥感影像
黑白影像 真彩色影像 假彩色影像
地物的影像特征 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 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 城市为灰蓝色
五、遥感影像及主要影响因素
㈠遥感影像
五、遥感影像及主要影响因素
㈡遥感影像的影响因素 根据对遥感影像的认识,你认为影响遥感影 像清晰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设备因素:遥感平台的稳定性、传感器的工作方
天气(云层)、遥感平台高度、太阳 外界因素: 照射情况等。
式、影像大小、像元大小(相机或扫 描仪的分辨率、胶片的分辨率)等。
六、遥感技术的应用
矿产开采监测和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 资源普查 陆地水资源调查 说一说遥感技术可 海洋资源调查 以应用于哪些方面。 植被资源调查 水污染监测 森林病虫害监测 环境与灾害监测 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 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 旱涝灾害监测 海洋赤潮灾害监测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章末整合提升3教学课件

【答案】(1)西高东低 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 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 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 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 式。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体系构建
考向·链接高考
考向1:全球变暖 [命题视角] 结合碳排放和碳减排的知识,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伴随全球变 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诸多变化,为 此,人类应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维系地球 生态平衡。全球变暖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会 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图文资料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碳排放原因及 减排措施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 查,难度中等。
考向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命题视角] 结合具体案例,运用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式,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 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进行考查。污染物跨境转移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 较高,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会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学 科知识方面考查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等。学科素养方面注 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查,难度中等。
[真题展示]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 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 区 内 进 行 采 伐 作 业 , 1998 年 后 全 面 停 止 采 伐 天 然 林 。 下 图 示 意 1976 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3章新课堂设计第1节课件32张

wèi) áng) (1)军事:GPS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军事应用。 (2)测量:具有(jùyǒu精)测度量高______、操作简便、仪器便 于携带、全__天__候___操作、信息自动接__收__、__存__储__等优势。
第七页,共33页。
(3)交通:GPS可对车辆进行____跟_、踪_____调_____,合度理
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 空间 24颗卫星(21颗 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 卫星 工作卫星,3 卫星,并接收到无线电发 系统 颗备用卫星) 射机连续播发的GPS导航
信号
第十一页,共33页。
组成
功能
①根据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
地 面
主控 站
数据,计算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 ;②控制卫星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调 度备用卫星,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学以致用
(y2xò.unég下) y列ǐ 不z.h属ì 于北斗导航计划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确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手机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
解析:选D。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区
域性定位(dìngwèi)、导航。
第十六页,共33页。
【解析】 (1)送入轨道的时间(shíjiān)是北京时间 (shíjiān)28日17时,美国东部采用西五区的时间 (shíjiān),比北京时间(shíjiān)晚13个小时。(2)大气层 的上界是2000~3000千米,故卫星轨道在大气层以外。 (3)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监控 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 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导 航系统定位精度要优于美国的GPS系统。 【答案】 (1)A (2)D (3)D
第七页,共33页。
(3)交通:GPS可对车辆进行____跟_、踪_____调_____,合度理
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 空间 24颗卫星(21颗 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 卫星 工作卫星,3 卫星,并接收到无线电发 系统 颗备用卫星) 射机连续播发的GPS导航
信号
第十一页,共33页。
组成
功能
①根据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
地 面
主控 站
数据,计算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 ;②控制卫星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调 度备用卫星,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学以致用
(y2xò.unég下) y列ǐ 不z.h属ì 于北斗导航计划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确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手机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
解析:选D。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区
域性定位(dìngwèi)、导航。
第十六页,共33页。
【解析】 (1)送入轨道的时间(shíjiān)是北京时间 (shíjiān)28日17时,美国东部采用西五区的时间 (shíjiān),比北京时间(shíjiān)晚13个小时。(2)大气层 的上界是2000~3000千米,故卫星轨道在大气层以外。 (3)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监控 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 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导 航系统定位精度要优于美国的GPS系统。 【答案】 (1)A (2)D (3)D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课件:3.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答案:(1)B (2)A
1.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优越的功能有( )
①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的信息
②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
③可以随时进行信息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后的信
息
④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GIS比地图具有的优点为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及时、内容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2时37分21.11.1900:37November 1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9日星期五12时37分7秒00:37:071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2时37分 7秒上午12时37分00:37:0721.11.19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了解 GIS 的系 统组成、系统分 工和基本工作原 理 2.结合实例,学会 分析地理信息系 统可以解决的四 类基本问题 3.会使用常见的 GIS 产品,能够说 明地理信息系统 在城市管理中的 应用
1.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优越的功能有( )
①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的信息
②有很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
③可以随时进行信息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后的信
息
④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GIS比地图具有的优点为图形化、可视化、更新及时、内容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2时37分21.11.1900:37November 1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9日星期五12时37分7秒00:37:071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2时37分 7秒上午12时37分00:37:0721.11.19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了解 GIS 的系 统组成、系统分 工和基本工作原 理 2.结合实例,学会 分析地理信息系 统可以解决的四 类基本问题 3.会使用常见的 GIS 产品,能够说 明地理信息系统 在城市管理中的 应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3册全套PPT课件

水是农业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土 地荒漠化和盐渍 化显著
青藏高寒区
比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还要微弱
土地利用方式以 畜牧业为主,少 数地区发展林业 和种植业
气温低、空气稀 薄、风力大、水 分不足、地形崎 岖,限制农业和 经济发展
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交通
平原地区地形平 山地、高原地形崎岖,山高坡
(3)①青藏高寒区:土地利用方式以 畜牧业 数地区可适度发展林业 和 种植业 。
为主。少
②不利条件: 气温低 、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
足和地势崎岖。
2.交通
(1)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交通发达。
(2)西部地区交通不便,阻碍着 资源 的勘探开发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
3.经济和文化 (1)东部季风区 自然环境 适宜、 开发历史 久、经 济文化发达。 (2)西部地区 交通 不便,造成 信息 闭塞、经济落后, 影响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耕地
以 水田 为主。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南北方民居在 外在形态 上有明
显差异。
(3)对交通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由于河流 众多,内河运输
成为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
(5)资源差异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北方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储量大,因此重工业 发达;南方轻工业 相对比较发达。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3册全套PPT课件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活动 (1)东部季风区:平原几乎全被开垦,是中国最主要的 农业区 。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①草原和荒漠草原自古就是 牧场 。 ②有河水或地下水可供灌溉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如沙漠 中的 绿洲 农业。 ③主要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 盐碱化 问题。
青藏高寒区
比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还要微弱
土地利用方式以 畜牧业为主,少 数地区发展林业 和种植业
气温低、空气稀 薄、风力大、水 分不足、地形崎 岖,限制农业和 经济发展
项目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交通
平原地区地形平 山地、高原地形崎岖,山高坡
(3)①青藏高寒区:土地利用方式以 畜牧业 数地区可适度发展林业 和 种植业 。
为主。少
②不利条件: 气温低 、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
足和地势崎岖。
2.交通
(1)东部地区多平原、丘陵,交通发达。
(2)西部地区交通不便,阻碍着 资源 的勘探开发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
3.经济和文化 (1)东部季风区 自然环境 适宜、 开发历史 久、经 济文化发达。 (2)西部地区 交通 不便,造成 信息 闭塞、经济落后, 影响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耕地
以 水田 为主。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南北方民居在 外在形态 上有明
显差异。
(3)对交通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由于河流 众多,内河运输
成为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
(5)资源差异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北方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储量大,因此重工业 发达;南方轻工业 相对比较发达。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3册全套PPT课件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活动 (1)东部季风区:平原几乎全被开垦,是中国最主要的 农业区 。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①草原和荒漠草原自古就是 牧场 。 ②有河水或地下水可供灌溉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如沙漠 中的 绿洲 农业。 ③主要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 盐碱化 问题。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①距离最近的一家超市 在哪里?②长春市目前 有几家出版社?③查询 地物
哪里等问题
问题类型 趋势分析
作用 GIS 能通过了解某地
常见案例
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①分析过去 20 年来长
分析该地物的发展趋 春市的市区规模变化趋
势;求两点之间最短、 势;②快递公司送货服
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 务最经济省时的走法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处理、 分析、管理、显示、输出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迅速。A、B 两项只叙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 一部分,不全面,所以是错误的。
【答案】 C
1.GIS 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 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某中学地理小组将它用于课题研究。据此回 答下题。
概念
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
是用符号系统表达区域
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 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
现象的分布、联系以及变 据的计算机系统
化等内容的图形
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支
持,一是具有采集、处理、
对地物的 静态地表示地物的空 存储、分析和输出多种地
反映特征 间特征
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二是
通过分析预测能产生高
D.①③⑤⑥
解析:(1)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信息获取地表物体的情 况,居民点、水系和地形易获取信息,而相对较深的地下物体如 土壤、岩层、地下水则不易获取。(2)影响农业适宜性的条件主要 是地形、土壤、水源(水系和地下水),一般不考虑居民点和岩层 状况。
答案:(1)A (2)C
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站等。
需输入起点站和终点站。能够显示可乘路线及经由车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3章(名师设计)第4节课件章末综合11张

•本 章 归 纳 整 合
GPS、RS、GIS技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1.区别:“3S”技术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人类 在科技方面的进步,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表 所示:数据的计算机 系统
GIS 地图的延伸 计算机软件、硬 件
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 范围内适时进行 导航、定位的系 统 GPS —— GPS卫星星座(空 间部分)、地面监 控系统(地面控制 部分)、GPS信息 接收机(用户设备)
在航空器和航天 器上利用一定的 概念 技术装备对地物 进行感知 简称 别称 RS 人的视力的延伸
遥感平台、传感 技术 器、遥感信息的 装备 传输与处理
项目 技术环节 (工作流 程)
遥感技术 电磁波→收集→传输 →处理分析→成果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源→数据处 理→数据库→空 间分析→表达 ①采集、管理、 分析、输出地理 空间信息;②空 间分析、多要素 综合、动态预 测;③计算机系 统支持
全球定位系统
——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周 期短、限制少、应用 广
全能性、全球 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 性 能为各类用户 提供精密的三 维坐标、速度 和时间
作用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 资料,以便及时安排 防灾、救灾
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 理、分析和表达
应用领域
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 利、通讯、公安、教育、能源等各行业
)
• 答案 (1)D (2)B
2.“3S”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础, 人类对生产、生活的管理需求,则是“数字地球”技术快速 发展的内在动力。
• (1)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信息的处理、分析和 应用提供技术支持,GIS中存储的电子地图 等信息可为GPS定位导航提供依据。 • (2)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采集地理数据的优势, 为GIS提供多种类和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源, 也使GIS实现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及数据库 的实时更新成为可能。 • (3)全球定位系统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快速、 精密定位的现代化工具,直接为遥感信息和 地理信息的快速定位提供保证。
GPS、RS、GIS技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1.区别:“3S”技术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人类 在科技方面的进步,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表 所示:数据的计算机 系统
GIS 地图的延伸 计算机软件、硬 件
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 范围内适时进行 导航、定位的系 统 GPS —— GPS卫星星座(空 间部分)、地面监 控系统(地面控制 部分)、GPS信息 接收机(用户设备)
在航空器和航天 器上利用一定的 概念 技术装备对地物 进行感知 简称 别称 RS 人的视力的延伸
遥感平台、传感 技术 器、遥感信息的 装备 传输与处理
项目 技术环节 (工作流 程)
遥感技术 电磁波→收集→传输 →处理分析→成果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源→数据处 理→数据库→空 间分析→表达 ①采集、管理、 分析、输出地理 空间信息;②空 间分析、多要素 综合、动态预 测;③计算机系 统支持
全球定位系统
——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周 期短、限制少、应用 广
全能性、全球 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 性 能为各类用户 提供精密的三 维坐标、速度 和时间
作用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 资料,以便及时安排 防灾、救灾
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 理、分析和表达
应用领域
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 利、通讯、公安、教育、能源等各行业
)
• 答案 (1)D (2)B
2.“3S”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地球”建设的基础, 人类对生产、生活的管理需求,则是“数字地球”技术快速 发展的内在动力。
• (1)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信息的处理、分析和 应用提供技术支持,GIS中存储的电子地图 等信息可为GPS定位导航提供依据。 • (2)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采集地理数据的优势, 为GIS提供多种类和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源, 也使GIS实现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及数据库 的实时更新成为可能。 • (3)全球定位系统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快速、 精密定位的现代化工具,直接为遥感信息和 地理信息的快速定位提供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举例——GPS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1. 车辆跟踪
2. 提供出行路线的规划和导航
3. 信息查询 4. 话务指挥 5. 紧急援助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图版高SI中N地O理M必A修件P三S第三P章R教E学SS用课
一、遥感技术的优点
问题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 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 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 磁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 应用的技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一、遥感技术的优点
人工实地调查与利用遥感技术调查某区域的比较
统 用户
可以确定接 收机所在点 的位置、速 度、到航路 终点的距离
设备 主要是GPS接收机
和航向等信
部分
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3.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1)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 (2)全球覆盖; (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 (4)快速省时高效率; (5)应用广泛、多功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2. 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可分为: 可见/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3. 按研究对象分类大体上可分为: 资源遥感、环境遥感
4. 按应用空间尺度分类可分为: 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城市遥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五、遥感影像及主要影响因素
㈠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对地表摄影或扫描获得。 摄影影像是摄相机对地面物体摄影,直接在感光材料 上记录地物的光像;扫描影像是地面信息通过探测器 先变为电信号并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回放磁带,在感 光片上曝光而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
高二十八班 钟源
技术 系统
1.GPS(全球定位系统) 2.RS(遥感技术) 3.GIS(地理信息系统)
已经 成熟
4.DE(数字地球)
还只是
概念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图版高SI中N地O理M必A修件P三S第三P章R教E学SS用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1. 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确定 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2. 在一个空间三维坐标系上,确定 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3. 要精确知道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位 置,必须知道几个值?至少需要几颗卫 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GPS系统采用
1.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时间同步、单程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 设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 和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 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树木
水体
草中丛图版高中裸地露理必的修件地三第表三章路教面学用课
建筑物
三、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
1.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 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 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地面实况调查系统(如收集环境和气象数据) 信息时间
多
少
时效性
差(慢)
连续性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调查人员
多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调查成本
高
低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查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二、遥感技术的原理
遥感卫星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 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设备内的时钟是精确同步的(譬如说校准到两 者之间几万年才差1秒钟) 。
“单程测距”,是指从导航卫星上发出的 无线电测距信号在传播到用户设备的这一单向 行程中,就可以把它们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在通常情况下,通常应用三颗卫星的数据 就可以进行定位(实际应用的理论情况),但 要保证对目标实时观测(诸如提供目标运动速 度数据等), 则需要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这 是为什么?
测距”的原理来实
现定位。
简单地说就是
用户同时向已知其
位置的3个导航卫
星分别进行距离测
量,然后再以该卫
星为球心,以所测
得的距离为半径,
在空间画出3个球
面,则该3个球面
的相交点,就是用
GPS定位示意图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户的所在位置了。
名词链接: “时间同步”,是指卫星上的时钟与用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三、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
2.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
传感器获取电磁波,并以影 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
地面站对信息进行处理、 判读、校正、分析
传感器传输信息
制作专题地图,供用户应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四、遥感的分类
1. 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4.接收机信号的解读与操作
数字表示被接收信中号图版的高中地卫理必星修件三编第三章号教学,用课
表 机所在 度位置
绘了 位置 天空 星, 线, 45 范围 卫星
GPS的应用
• 1、军事:主要是定位导航信息,跟踪 • 2、测量: • 3、交通 • 4、救援 • 5、农业 • 6、娱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中图版高SI中N地O理M必A修件P三S第三P章R教E学SS用课
一. 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
全球定位系统,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 纬度和高程的系统。它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开 始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 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 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信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 独霸全球战略重要组成。
多出来的第四颗卫星的用处,是校准以及 计算时间,保证速度等向量的精确计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教学用课 件
2.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
空间 由24颗卫星组成(其 提供与定位
部分 中3颗备用),分布 相关的参数
全
在6个轨道平面上
和时间信息
球 定 位 系
地面 监控 系统
主要用于监测和 控制卫星及其各 种设备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