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政的发展与改革

合集下载

日本财务管理制度

日本财务管理制度

日本财务管理制度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经济繁荣的国家,其财务管理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日本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政管理、税收管理、金融管理和会计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日本的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的财政管理制度。

日本的财政管理制度是政府用来管理和支配财政资源的法律、规章和程序等总和。

日本的财政管理制度中,包括了日本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事业单位等各级财政主体之间的财政关系、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等内容。

日本的财政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政府的支出合理、财政收入充足、债务得到妥善控制,以及维护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

日本的财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收支管理。

日本政府通过编制年度预算、管理公共支出和收入等方式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确保政府的财政稳健。

其次,债务管理。

日本政府借款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或实现公共建设等目的,需要对债务进行合理管理,确保其不超过承受能力范围。

再次,财政监督。

日本设立了一系列的监督机构,包括财务审计院、财务省等,对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的税收管理制度。

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对实现财政平衡、经济发展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税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税法、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内容。

日本的税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税收合理、公平、高效征收,保障国家税收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日本的税收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收征管。

日本的税收征管涵盖了对纳税人的登记、纳税申报、征缴、稽核等全过程,保证税收的及时、准确征缴。

其次,税收政策。

日本政府会根据经济形势、社会需要等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以调节经济、促进发展。

再次,税法立法。

日本立法机构会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法,并确保其合法、公正、透明。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日本的金融管理制度。

20世纪末期日本的财政改革与国债政策

20世纪末期日本的财政改革与国债政策
财 政再建 的简 单历 程说起 。 从 16 9 5年 度赤字 国债发 行 、 衡财 政体 制被 打 破 开始 , 政对 国债 的依赖 程 度越 来 越 平 财 大, 国债发 行规 模也 日益增 加 ,9 0年 度 国债 发 行 额仅 为 0 3 17 . 5万 亿 日元 , 国债依 存 度 也 仅
自 16 9 5年度 开始 , 随着经 济周期 的波 动和 宏观 调 控 的需 要 , 日本 国债 的发行 规 模 呈现 出 日趋 扩 大的态 势 , 日本 政府 的财政 形势愈 益严 峻 。面对着 如此严 峻 的财 政形 势 , 日本 各界 的危机 感越 来越 强烈 , 求进行 财政 制度 改革 的声音 也越来 越大 。与此 同时 , 要 日本政府 也采 取 了积 极应 对 的态度 , 泛 听取 各方 的意见 , 织 各种 研 讨会 、 议会 和 咨询 机构 进 行调 查 广 组 审 和论证 , 并在 实践 中进行 了一些 改革 的尝试 , 求在 尽 可 能 的范 围 内进 行 财政 制 度 的调 整 。 力 当然 , 由于经 济周期 的作 用 , 尤其 是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经济 的 长期 衰退 和 萧条 , 如何 调 整 景 气和 改革 的关 系就成 为历届政 府必 须面 对 的难 题 之一 , 也 同时影 响到 了改革 的进展 , 这 使 改 革 出现 了一些反 复 。
是 4 1 , 到 了 17 . 而 9 9年度则 已分别 高达 1 . 5万 亿 日元 和 3 . o3 对 国债 的 连年 增 34 39 [面 1 长和 国债依 存度 的不 断上升 , 当时 的大藏 大 臣 于 1 7 9 5年 4月发 表 了“ 政 危机 ” 财 的宣 言 , 日 本朝 野各 界也逐 渐形成 了共识 , 识到 了必须 改变 现状 、 认 控制 国债无 限制发行 和进行 财政 结 构改 革 的必要性 和 紧迫 性 。1 8 9 0年 7月上 台 的铃木 内 阁痛下 决心 , 决定 对 财政状 况 进行 改 革 , 确定 了财 政再建 的 目标 : 1 8 并 从 9 1年度 开始 每 年 减发 国债 2万亿 日元 , 1 8 度 停 到 9 4年 发赤 字 国债 , 将 1 8 年度确 定 为“ 并 91 财政 再 建元 年 ” l 此后 上 台 的 中曾根 内阁更 是积 极 推 。 _ 2 进财政 再建 , 将其 视为 战后 继 “ 主 改 革 ” 1 6 民 、9 0年 修 改 日美 安 全 条约 之 后 的 “ 三 次 大 改 第 革 ” 希 望通 过这 次财政 再建 , , 实现行 政机 构 的改革 和政府 职能 的转换 , 建立一 个精简 而有 效

日本行政体制改革分析

日本行政体制改革分析

日本行政体制改革分析日本的行政改革,据说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德川慕府。

1868年明治维新后,每逢国家财政状况不佳时,往往要进行所谓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已经先后进行过几十次行政改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末是日本行政改革和的第一个时期。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为适应新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政治体制民主化的需要,日本政府撤销了陆军省、海军省、东亚省、军需省、情报局、神祗院等战时行政机构和内务省,设置了经济安定本部、劳动省,把宫内省改组为宫内厅,把司法省和内阁法制局改组为法务厅,设置了建设省、人事院。

1949年6月,为了重点加强行政职能并精简机构,日本政府将总理厅升格为总理府,经济安定本部升格为府省级,地方财政委员会与原总理厅官房自治课合并为地方自治厅;法务厅改为法务府;在大藏省内设立国税厅;商工省与贸易厅合并为通商产业省等。

各府省厅的内部部局的数量平均压缩了30%.(二)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是日本行政改革的第二时期。

改革的重点转向促进行政运行现代化。

为了从根本上改革行政体制,日本政府于1962年成立临时行政调查会,经过两年多的调查,于1964年9月提出在日本行政体制改革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关于行政改革的意见》。

这个《意见》的基本方针,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削减机构和编制为行政改革的主要目的,而是从行政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下列目标:一是加强行政机构的综合、调整职能;二是在行政工作中彻底实行民主;三是防止并控制行政机构过分庞大,消除行政事务过分集中于中央的偏向;四是促进行政工作运行的合理化、高效化;五是对行政工作所提出新要求采取对策;六是振作公务员的精神。

由于这些意见得到了国民的广泛支持,日本政府设置了以行政管理厅长官为领导、事务当局为成员的行政改革本部以推动这些意见的落实。

1965年8月又成立以行政管理厅长官为委员长、民间人士为委员的行政监理委员会,全力促进临时行政调查会意见的落实。

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

日本经济发展史1.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将赶超西方强国、推进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但是,可称之为“近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开始于19 世纪的80 年代后期,其标志是:民间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制造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近代的财政、金融体制开始形成;明治初期的经济混乱状况开始改观,至少可能从统计上加以把握;与西方强国相比,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起始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最晚;起点最低;开始之后的增长率最高;美、英、法、德4 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850—1859 年;日、美、英、法、德5 国在上述年份或时期的人均GNP分别为136 美元、474 美元、227 美元、242 美元、302 美元按1965 年美元价格折算; 5 国从现代经济增长至 1965 年的 GNP 和人均 GN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 6%和%、%和%、%和%、%和%、%和%;明治政府实施“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地培育现代产业例如由政府开办“模范工厂”,然后廉价出售给民间,促使工业化获得了迅速的进展,对追赶欧美先进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效果;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国富”用于“强兵”,而不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终于走上与西方列强为伍、竞相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与进行掠夺成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获得较快增长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在1894—1895 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称之为“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割地”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 亿3150 两白银,相当于3 亿6 400 万日元,而当时的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为 7 000—8 000 万日元及在中国开放港口的通商特权;从一定意义上说,获取战争赔款,通过侵占殖民地掠夺国外资源与财富,对日本实现工业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从国内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过程得益于明治政府积极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同时,从江户时代亦称“德川时代”,1603—1867 年以来日本就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了一支质量较高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使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与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消化;许多后进国家为了追求现代经济增长,普遍采取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制度的政策,但未必都像日本那样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落后;日本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特点是,其义务教育的开始早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而美、英、法各国的义务教育的开始晚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因此,日本之所以能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除去依靠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与明治政府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这给日本带来了“现代因素”以外,也是与其重视教育的“传统因素”的贡献分不开的;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以后,从慢性的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在经济结构上则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18年工业比重超过50%,达到%,虽然工业结构是以轻工业为中心,钢铁、造船、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与工业化与经济军事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社会发展十分迟缓,三大差距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的贫富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地区差距、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二重结构”不断扩大,劳动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923 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1929 年又卷入世界性经济恐慌,使日本的工、农业及金融业遭到沉重打击;从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1 年挑起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费用更加扶摇直上,达到了 7558 亿日元这样的天文数字,国债余额从1930 年的62 亿日元增加到 1945 年底的 1439 亿日元,整个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1945 年日本战败,战争给日本留下的是“大东亚共荣圈”幻梦的破灭,是“人工沙漠”随美国占领军抵达日本的从军记者语般的一片废墟,是足以令国民发誓“决不能让战争重演”的深刻教训;2. 战后经济复兴 1946— 1955 年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 年,日本开始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30 %—60%遭到空袭破坏,未遭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1946 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 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1300 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多达650 万人;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露宿街头,食品不足导致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可以说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是极为困难、悲惨的;在经济复兴的开始,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后改革,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战后改革使日本在外力的推动之下确立了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并使市场竞争原理在除金融外的大多数产业领域得以发挥作用,为整个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6 年采取的“倾斜生产方式”对经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时的能源中心是煤炭,产业“粮食”是钢铁,为了全面恢复生产,首先需要倾全力于增产煤炭与钢铁;“倾斜生产方式”就是选准煤炭与钢铁作为恢复经济的突破口,首先将依靠美国援助,从美国进口的重油优先投入钢铁生产,接着将增产的钢铁优先投入煤炭生产,再将增产的煤炭投向钢铁生产,通过钢铁业与煤炭业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振兴来带动电力、化肥、交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为了实施“倾斜生产方式”,日本政府还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价格补贴,并于1947 年初设立了“复兴金融金库”,给重点产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这样,到了1948 年日本经济虽然摆脱萎缩状态而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整个经济重建工作开始走上轨道,但是,大量的价格补贴和巨额的低息贷款加剧了通货膨胀,出现了所谓“狂乱物价时期”;为了稳定日本经济,克服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于1948 年底提出了稳定日本经济的9 条方针,并委派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为占领军司令部的财政金__融顾问;1949 年根据道奇的指示道奇路线,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废除了价格补贴和低息复兴贷款,并编制了超平衡预算,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物资供应的紧张局面得到缓和,对经济的统制也逐步撤销,为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推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虽使通货膨胀趋于收敛,却又引起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导致日本经济一步步地陷入危机的深渊;正在这个关头,美国侵朝战争于1950 年6 月爆发,大量的战争“特需”犹如及时雨润泽了日趋干枯的日本经济,使工矿业生产部门重又活跃起来,不仅摆脱了道奇路线造成的经济危机,而且带来了空前的“特需景气”;1952 年朝鲜停战之后,由于美国不再从日本大量采购战争物资,致使日本经济一度陷入短暂的不景气,但此时日本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得以依靠其资本积累扩大设备投资,实行产业的合理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城乡居民在收入明显提高的条件下,对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大,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因而很快出现了“投资、消费景气”;至1953 年日本的实际GNP 超过1944 年的水平,而在1946 年实际GNP 只及1944 年的56%;从1946—1955 年的10 年间,GNP 年均增长率达到%;3.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 年1956 年发表的经济白皮书宣称:“现在已不是战后了”;这句话一时成为流行语,甚至被后人认为是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宣言”;1955 年度的日本经济不仅在国民收入、矿工业生产等“流量”方面,而且在企业设备等“存量”即业已积累起来的资源方面,都超过了战前水平;“现在已不是战后”的判断,所依据的正是对战前、战后经济实力的比较;然而,日本经济彻底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其增长率是否也将恢复到战前的4%—5%的平均水平去呢如果把经济复兴阶段的高增长率看作是对作为复兴出发点的战败之初过低的经济水平的补偿即越是低水平的经济越容易达到高的增长率,那么,在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还能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率吗对此很多人是抱有疑问的;然而,“奇迹”再次发生了;从1955 年到1973 年将近20 年期间,尽管增长率年年都有变动,但平均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甚至比复兴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还要高一些,既然高速增长时期的出发点与经济复兴时期的出发点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两个时期十分相近的增长率数字9%—10%的含义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在1973 年、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终点”年份,日本的实际GNP 达到1946 年的11 倍,达到战前水平1934—1936 年的倍;日本的人均GNP从50 年代不及美国的1/1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60%;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日本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如果说,在经济复兴时期的经济增长是以出口“外需”、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特需”为主导的增长,那么,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则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即迅速增长的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数字上看,例如1969 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率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高达%,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投资率更是高达%;当时,日本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在消费方面,都以美国作为样板,为此所需要的技术,也无需自己从头开发,只要把先进技术引进来,通过模仿、消化与改良,就能迅速使之产业化、产品化;由于竞相引进技术而导致了设备投资的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投资呼唤投资”的热潮;通过设备投资热潮,在战争期间由发达国家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大量流进日本,使原有的产业设备一举更新,崛起了钢铁、合成纤维、石油化学、电子工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也就是战后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的过程;1960 年由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象征,使广大的民间企业受到鼓舞,其低利率政策则有力地刺激了民间投资的增长;迅速增长的投资促使生产设备日趋先进化、大型化:在钢铁业,最大高炉容量从1953 年不到1000 立方米扩大到 1964 年超过3000 立方米,1973 年超过4 600 立方米,以致在70 年代世界最大的5 座高炉中日本占了 4 座,并迅速导入氧气顶吹转炉等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在石油化工业,最大乙烯工厂的规模从1958 年的年产2 万吨扩大到1966 年的年产20 万吨,1973 年的30 万吨,建成了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石化生产体系;在电力工业,最大火力发电机容量从50 年代后半期的万千瓦扩大到1967 年的60 万千瓦,进而向100 万千瓦升级;与“大量生产”形成相互促进关系的是“大量消费”,特别是“家庭电器热”成为高速增长时代国民消费的一大特征;在50 年代,号称为“三种神器”的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得到普及,其中黑白电视迅速普及是在每台价格相当于人们一个月工资的50 年代后半期;到了60 年代,彩电、空调、小轿车由于这三大件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又称“3C”成为国民消费需求的新的中心;其中小轿车的普及率从1955 年每千人口保有辆提高到1965 年的辆,1973 年的辆;由于技术引进与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加上1949 年设定的日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偏低1 美元等于360 日元,日本的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出口以两倍于GNP 增长率的速度增加,其结果在60 年代后半期开始形成贸易收支的黑字态势出口大于进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于1964 年加入经合组织OECD,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以美元换算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于1967 年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 年超过了西德,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60 年的378 美元上升到 1970 年的 1515美元,接近了西欧的水平占世界第20 位;1969 年度的经济白皮书以“第2 位与第20 位”的表述,刻画了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认为导致日本的GNP 占第2 位与人均GNP 占第20 位的“不平衡”的是农业、服务业、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生产率;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以年轻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趋势,以致低生产率部门的工资也迅速增加,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又加速了消费物价上涨;高速增长总的来说使蕴藏在日本国民中的“能量”得到了发挥,国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困,基本上实现了完全雇佣,在消除经济“二重结构”例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广大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生活环境建设落后及公害问题严重化等弊病;70 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末期,增长减速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1970 年度的实际增长率为%,71 年度由于“日元升值”的冲击增长率下降到%,1972 年度增长率复又回升到%;然而,紧接着在1973年发生了石油危机,致使1974 年实际增长率下降到%,为战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可以说正是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转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给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划上了句号;4.稳定增长时期1973—1986 年1970 年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美元大量流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大大动摇;1971 年8 月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对进口加征10%的关税,即发生了所谓“尼克松冲击”;1971 年底十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开会,对各国通货进行了调整,其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 美元兑换360 日元调整到1 美元兑换308 日元,但行情仍不稳定,又于1973 年2 月转为浮动汇率制,即各国通货的比价不再固定,而由市场机制来决定;1973 年10 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将油价从每桶约2—3美元提高到4 美元、8 美元、12 美元,从而引发了所谓“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对石油消费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通货膨胀、经常收支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对进口中东石油依赖很大、号称“油上楼阁”的日本经济的冲击更大;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国内投机盛行,物价暴涨,甚至出现了家庭妇女抢购卫生纸的现象;为此,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金融紧缩政策,结果虽然控制了物价上涨,但却导致设备投资停滞,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雇用减少,失业增加;日本政府于1975 年春解除了金融紧缩,又于1977 年底采用了财政刺激政策,同时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促使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由于出口持续扩大,填补了国内需求的减少,结果经济开始稳步回升,同时物价保持稳定,失业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率的上下摆动也不大;为了克服石油危机,努力推行生产与经营合理化的民间企业功不可没;它们依靠市场原理,一方面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并实行“减量经营”以节省各种费用,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通过推进生产与经营合理化,企业的素质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发生尼克松冲击与石油危机以后,人们曾经预计日本经济承受不了这样的双重打击:担心进入浮动汇率制以后,日元升值会导致民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担心石油价格上涨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经常收支恶化,总之,担心日本会进入“零增长”的经济萧条时代;但是,到了70 年代后半期,人们逐渐发现,尽管油价上涨,在西方国家中受打击最大的日本经济却恢复得最快;尽管汇率浮动,民间企业却能在困境中顽强地恢复其活力;整个日本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企业素质的增强而加强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因此,尽管在1978—1979 年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8 年中期的每桶13 美元暴涨到1980—1981 年的每桶 40 美元,1981—1983 年又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所受影响甚小;总之,日本经济走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其经济表现在发达国家之中实属上乘见下表;石油危机前后10 年的实际增长率随着日本的经济、科技水平日益赶上欧美,日本政府越来越感到必须加强自主的技术研究、开发,“从模仿外国技术的时代走向独创的时代”;为此,于1980 年正式提出了“技术立国”方针,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科技厅、“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通产省等重要的研究开发计划,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推动“产官学”“产”指民间企业,“官”指政府研究机构,“学”指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然而,日本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良好的经济表现与迅速的技术进步,却带来了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由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日本的工业品出口持续扩大,1974—1975 年的经常收支赤字到1976 年转为黑字,此后出超幅度迅速扩大;特别是在日美之间,由于美国从1982 年起实行高汇率政策,使日美贸易不平衡日益加剧,日美贸易摩擦接连不断,日趋激化;1985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 1985 年 9 月至 1988 年11月的3 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 1 美元兑换 230 日元上升到 1 美元兑换121 日元;5.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1986—1997 年由于1987 年10 月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暴跌,加速了日元升值,于1988 年达到1 美元兑换122 日元的水准;为了防止日元进一步升值,1987 年2 月日本银行将再贴现率调整到空前的低水平,即%;这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地价、股价的上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结果,土地、股票的价格被越炒越高,大大脱离了真实价值,1989 年12 月29 日日经平均指数日本最常用的股价指数,它是根据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的有代表性的225 种股票的平均价格计算出来的达到创记录的日元;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的膨胀,因为拥有土地、股票的人们手里的资产大幅增值,以至于感到自己顿时“阔”了起来,于是便大把大把地花钱,贵金属、宝石、绘画、名牌汽车等高价商品居然成了抢手货;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因为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上升,向企业、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日本银行于1989 年5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1989 年12 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也在1990 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1992 年转为下跌;地价、股价下跌导致资产紧缩效应,同时工资上升率的下降,在泡沫经济膨胀期间购入了过多的耐用消费品使家计也发生了“过剩库存”,国民的消费意识由热转冷,个人消费趋于不振,这导致了商品库存的增加,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则由于利率的上升加上泡沫膨胀时期进行过度投资所带来的过剩设备问题而不得不抑制贷款,企业效益也趋于下降;然而,受泡沫经济崩溃之苦最大的是金融机构;由于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的下降与所保有的股票价格的下降,部分贷款显然已无法回收,加上通过所谓“非银行”贷出的大量资金也成了坏账;结果,名词解释“非银行”:从事金融业务、但不受理存款的公司,如住宅金融专门公司等等;非银行开展融资的资金需从同系列的金融机构等处筹措,由于非银行在泡沫经济膨胀期间融资过度,在景气后退以后无法回收,致使向非银行融资的金融机构也发生了不良债权问题;本来在经济萧条时应担负向企业提供救济、支持企业再建的重任的金融机构自身也陷入了危机状态,对贷款变得十分慎重;金融机构的问题使这次萧条成为“复合萧条”,并使萧条长期化;1993 年10 月日本经济走出谷底,其后日本经济虽进入了复苏阶段,但为了处理不良债权而拖了景气的后腿,使复苏步伐缓慢、乏力,“创了历史__记录”;继1992 年度增长%之后,1993、1994 两年度又接连出现零增长实际增长率分别为%、%,这是战后第一次出现连续3 年的零增长局面,连经济企划厅也承认90 年代的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惊异的低增长”;1995、1996 年度增长率有所回升,分别为 2. 4%、 3. 5%,然而,到了1997 年度日本经济出现了跌落为%的负增长,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除政府政策的失误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增税、减少公共投资等紧缩财政的政策和泡沫经济崩溃的后遗症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日本的经济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世纪日本的经济、人口、人均产值的增长率。

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特征及趋势

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特征及趋势

三 、 文关怀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 人 工作的每一环节
1 人 力 资 源 的获 取 包 括 职 位 设 置 、 力 资 源规 划 、 . 人 招
教 育财 政 制 度 改 革 方 面的 做 法和 效 果 , 并初 步探 讨 了 日本 高等教 育财 政 制 度 改革 的特 征 与趋 势 。
关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 日本 ; 等教 育 ; 政 ; 高 财 改革 ; 征 ; 势 特 趋
纪6 年代国家教育财政拨款高达8%多, 0 0 充分体现出“ 谁设校
的原 则 。 0 代下 降 到5 %左 右 , 年 一 直 保 持 在 9年 0 近 人 文 关 怀 是 一 个 广 泛 的领 域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工 作 中 谁 支 付 ” 在 0 0 相 学 始 终 将 人 放于 第 一 位 , 同时 重 视 日常工 作 每 一细 节 , 理 者 5% 6%的 水平 。 反 , 生缴纳 的学 杂费 等 学校 自筹资 金 管 从 情 感上 多 投入 , 强 与教 师 沟通 , 加 倡导 “ 感管理 ”有 了人 迅 速提 高 , 0 上升 至 5%。 情 , 由2 % 0 出现 这 一 结果 的 背 后实 际反 映 文 关 怀 , 师感 觉 到 了组 织 的 重视 , 愉 悦 、 教 在 和谐 的氛 围 中 , 出一种观念的转变——由教育投入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 , 而 不 仅 个 人 积 极 奉 献 , 且关 心组 织 的 发展 。 而
对性地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 , 提高其思想认识 , 明确其行为
所带 来 的 严 重 后果 , 至其 心 服 口服 。 直 对于 一 些 带 有 普遍 的 问题 , 得 提 前 对 全 校 教 职 工 进 行 教 育 , 防 违 纪 泛 滥 。 还 以 第 五, 在制 度推 行 过程 中 , 到 阻力 的时 候 , 际上 就 是 我们 的 遇 实 显 规 则与 隐规 则产 生摩 擦 甚 至冲 突 的时 候 。 而这 种 摩擦 和 冲 突 恰 恰就 是 我 们制 度 向“ 性 ” 人 转变 和 “ 淀 ” 沉 过程 中较 为 明 显 和 突 出的 一 种表 现 。 句 话说 , 际 上 , 组 织 内 , 自然 换 实 在 由 的 隐规 则与 显规 则 的碰 撞 , 逐渐 将 部分 隐规 则转变 为 显 规 并

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财政政策

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财政政策

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财政政策一、西南战争前后的财政状况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前后,政府财政出现困难。

1875年以后,突出表现为政府财政实际收入急剧减少,财政支出大幅度増加,财政困难日益加剧。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 1875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收入为6858万日元,实际收入为6948万日元。

1876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收入比上年度减少550多万日元,实际收入比上年度减少近1000万日元。

1877年度,政府财政收入预算规模仅有51256000日元。

1879年度预算收入扣除纸币贬值部分,比1877年度减少4933516日元。

1879年度财政实际收入扣除纸币贬值部分,比1877年度减少4413645日元。

1880年度预算收入扣除纸币贬值部分,比上年度又减少2216230日元。

1880年度财政实际收入扣除纸币贬值部分,比上年度减少11125197日元。

(二)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度増加,收支不能相抵 1876年7月至1877年6月,仅西南战费就高达41,567726日元,以至于明治政府无法将其纳入常规预算不得不单独核算。

1877年7月至1878年6月,因功赏赐年金、军人年金、警察费、偿还公债等几项就使明治政府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増加2119万日元。

1880年7月至1881年6月,由于地税改革实物补助、农商务费、天皇巡幸费、宫殿营造费、军费、秩禄公债、创业公债偿还额的増加,年度支出増加1568万日元。

因财政支出的増加,造成明治政府财政收支不能相抵。

1875年7月至1876年6月,财政亏空541655日元。

1876年7月至1877年6月,亏空1130329日元。

该年度临时性支出除西南战费以外尚有2493629日元1878年7月至1879年6月,亏空2428592日元,再加上临时性支出4954626日元,财政亏空额高达7383218日元。

巨额亏空给明治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造成日本明治政府财政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三章 日本的财政与税制

第三章 日本的财政与税制

第三节 财政面临的中长期课题
一、财政的可持续性危机 • (一)税收萎缩 • (二)财政支出迅速增长 • 主动性因素 • 政府刺激经济增加支出 • 加大科技投入 • 被动性因素 • 失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失业救济支出增多 • 长期性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增加 • (三)收支缺口和国债负担 • 对国债的依赖 • 还债负担沉重
第三章 财政与税制
王菁华 2015年4月2日
全章概览
第一节 战后日本财税制度基本架构
第二节 财政调节景气的效果极其副作用
第三节 财政面临的中长期课题
第一节 战后日本财税制度基本架构
一、财政的地位与基本功能
二、预算制度
三、税制
四、财政监察与财政公开制度
第一节 战后日本财税制度基本架构
一、财政的地位与基本功能 • (一)超然地位 • 1.超然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 • 2.皇家财政不再是高于国家财政的特殊存 在 • (二)运营财政的法律框架 • 战后初期得到改革 • 财务省只是执行机构
第三节 财政面临的中长期课题
三、 财政结构改革 • (二)财政基本制度改革 • 1.改革预算方法 • 由“自下而上”改为“自上而下” • 将政策评价反馈到预算编制过程中 • 2.改革预算分类 • 精简特别会计 • 大幅度压缩政府有关机构规模,缩小政府 有关机构的职能 • 提高国家财务状况透明度
第三节 财政面临的中长期课题
第一节 战后日本财税制度基本架构
三、税制 • (三)租税特别措施 • 为贯彻特定政策而采取的手段,属于基本 税制以外的例外规定 • 作用 • (四)“中央集财”体制及其积极意义 • 1.维持各地基本行政能力均衡 • 2.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 3.加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 4.引导产业沿着政府指引方向发展

日本政治和财政的非中心化改革

日本政治和财政的非中心化改革
综 合 补 贴 ; ( )将 国 家 政 府 的 某 3
性 过 去 和 现 在 都 是 站 不 住 脚 的 。对 具 体 问题 的 明 确 决 策 随 着 非 中 心 化
的 进 展 将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 日本 的 国
些征 税 权 转 移 到 地 方 政 府 。 2 0 年 05
4 可 能 的 途 径 种
“ 中 心 化 新 促 进 法 ” 容 纳 了 非
两 种 基 本 不 同 的 诠 释 , 是 包 容 不 同
利 益 的 含 糊 的 日本 做 法 。 这 种 模 糊
从 国 家 财政 到 地 方政 府 削减 对 规 定 的 公 共 服 务 部 门 的 补 贴 ; ( 从 2) 国 家财 政 到 地 方政 府 肖减 非 规 定 的 才 能 实 质 性 地 进 展 。他 们 认 为 新 非 中心 化 促 进 法 反 映 了他 们 要 减 少
合 作 是 行 政 改 革 的 关 键 , 因 为 改 革
很 可 能 被认 为 不利 于 地 方 政府 。
第 四 , 立 法 者 和 政 府 官 员在 评
二 战 后 日本 公 共 行 政 的 特 点 是
国家 政 府 明确 地 向地 方 政 府 委 派 职
第 二 , 非 中 心 化 应 该 避 免 权 宜 之 计 , 如 要 求 地 方 政 府 行 使 过 去 国 家 政 府 决 定 的 职 能 或 服 务 , 那 样 会 使 国 家政 府 有理 由 干预 地 方 政府 的 事务 。 第 三 , 地 方 政 府 积 极 参 与 国 家 政 治 决 策 对 于 有 可 能 被 视 为 对 国 家 政 府 不利 的行 政 改革 至 关 重 要 。 第 四 , 立 法 者 与 政 府 官 员 在 评 估 财 政 结 果 和 确 定 财 政 目标 时 应

日本经济转型期财政政策经验教训及启示

日本经济转型期财政政策经验教训及启示

日本经济转型期财政政策经验教训及启示陈俊【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9(000)024【总页数】5页(P74-77,105)【关键词】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支出结构【作者】陈俊【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广东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1.2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泡沫破灭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这一时期,虽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有些年度处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状态,但是日本财政支出总规模持续增长。

1990年的日本财政总支出为69.27万亿日元,2018年增长到了97.71万亿日元,财政支出占GDP的规模也从15.64%上升到17.65%。

日本政府内阁经历了从海部俊树到安倍晋三的22任首相,财政政策也经历了几番调整,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下图)。

1990年以来日本财政支出及占GDP比重情况资料来源:Wind。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经济泡沫破灭,日本基本上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破解经济下行的难题。

这一时期,日本财政支出规模保持着较高水平增长,财政总支出规模从69万亿日元增长到了89万亿日元。

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推出了5次的紧急经济对策,4次综合经济对策等,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20万亿日元;以扭转经济快速下滑的局面。

日本政府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有增加公共工程投资,促进电力、通讯、交通等民间设备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住房投资等。

其间,由于政府债务增长过快,1996—1997年桥本龙太郎内阁短暂实施紧缩政策,把消费税的税率从3%提高到5%;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政府在1999年推出了20世纪90年代最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高达18万亿日元。

第二阶段,2001—2006年,紧缩性财政政策。

随着日本财政赤字问题日渐突出,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大幅增加;如果政府发债额度持续增加,日本财政将走向崩溃;而且财政赤字问题逐渐被公众所关注。

日本税收与财务制度

日本税收与财务制度

日本税收与财务制度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经济体,其税收与财务制度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日本的税收体系、税制变革、财政支出、债务情况等方面对日本的税收与财务制度进行分析。

一、日本税收体系日本的税收体系主要由国税、地方税和地方交付税3个层面构成。

国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等。

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住民税、事业税等。

地方交付税是中央政府按照规定比例从国税中分配给地方政府的一部分税款。

1.1 消费税消费税是日本的主要税收之一,税率通常为8%,有时会根据经济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消费税是按照消费者所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的一定比例进行征收的税,目的是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持国家的各项支出。

消费税的征收使得国家拥有了一个可靠的经济来源,以应对日益增加的财政需求,维持国家的经济发展。

1.2 所得税所得税是另一项重要的税收收入来源,主要由工资收入、资本收入、企业利润等个人和企业的所得按照一定比例征收。

所得税是中央政府的主要税收之一,也是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所得税的征收,中央政府可以为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1.3 财产税财产税是日本政府对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收,目的是通过财产的征收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财产税是一种间接税,其征收可以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持国家的各项公共事业建设。

1.4 住民税住民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之一,对个人和企业的所得按照一定比例征收。

住民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也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住民税的征收,地方政府可以为地方的各项事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1.5 事业税事业税是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收,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建设。

事业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之一,通过事业税的征收,地方政府可以提高财政收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日本——出台新增长和财政运营双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发展

日本——出台新增长和财政运营双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发展

元 的 民间投 资。 日本还 将创 建 “ 地域
活 性化 综 合特 区 ” ,力争 在 2 2 0 0年 前 ,在环境 领域 创造 产值 5 O万 亿 日 元 , 加就业 岗位 1 0万个 。 增 4 在 国家战 略项 目中 , 降低 法人 税
现这 一 目标 , 日本 必须 在 2 2 0 0年度
8个 以 上 百 分 点 , 过 1 % 。 财 政 运 超 3
区” ,以宽松 的政 策和 优惠 的税 率 吸 引更多 的外 资企 业 。
在 日本 新增 长 战 略的 另 一 个 重 要 信息 是在其 所涵 盖 的 7大领 域 中 , 日本 政府 于 2 1 0 0年 6月 1 8日
内需和 约 5 0万 个就业 机会 。 0 日本首
相菅 直人 表示 , 建设 “ 要 强健 的经 济、 财政和 社会 保障 ” 。
新增 长 战略 涉及 2 1项 国家战 略 项 目, 括 到 2 2 包 0 0年 实现 采 取 新 能 源技 术和 节 能技 术的 未来城 市构 想 ; 为患者 提供 更好 的医疗 服务 ; 科学 技 术研 发投 资 占国 内 生产 总值 的 比例
略还 为 中央 对 地 方 转移 支 付 确 定 了
额 度 ,以促 使 地 方 政 府积 极 整 顿 财
出台新 增 长战 略 。战 略提 出今 后 1 0 年 的名 义增 长率 达 到 年均 3 实 际 %、
增长 率超 过 2 %的 目标 。这 个新增 长 战略 涉 及 7大领 域 、 1项 国家 战 略 2
提 高 到 4 以 上 ;吸 引 3 0 % 0 0万 人 次
计 至 0 0年 , 4 2 2 B本 海 外基 础 设施 建
设项 目的规模将 超过 1 9万亿 日元。

日本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日本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日本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及措施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日本政府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策略和对应措施,包括强化财政支持、鼓励外国服务输入和实施劳工市场改革政策。

日本政府通过加强服务业技术升级、拓宽服务终端渠道以及促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方式,加快服务业的信息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服务业、创新发展、政策措施、财政支持、服务输入、劳工市场改革正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国家之一,日本的经济一直通过开发服务业来发展,而政府也在业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依次介绍日本政府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三种政策与措施:一、加强财政支持。

日本政府在推进服务业发展方面,除了对服务业技术升级和科学研究外,还大力加强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支持服务业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实施现代化管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鼓励外国服务输入。

为了提升日本服务业水平,日本政府实施了外国服务输入的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到日本投资建立服务业,吸收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劳工市场改革政策。

针对劳工市场,日本政府打造以多元就业社会和人力资源投资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制度、法律和安全防护等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

总之,日本政府推行的政策和对应措施,对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该领域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发展停滞和就业压力等。

未来,日本政府将继续加强服务业技术升级、拓宽服务终端渠道以及促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日本服务业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形式正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高度信息化和复杂化的服务过度。

因此,日本政府必须通过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与服务业创新发展。

首先,要加强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

服务业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日本政府应持续加强对服务业技术升级、科学研究、品牌建立以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放宽外国服务输入的限制,鼓励外国企业来日本投资,引进外国管理经验和技术,增加对日本服务业的实力。

日本税制改革

日本税制改革

日本明治税制改革及其启示今天看了一部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纪录片,讲述了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税制改革。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而在这场改革运动中,封建税制向资本主义性质税制的改革对日本的近代化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

要了解日本的税制改革,必须综合了解日本当时所处的环境。

在政治上,日本明治维新前,日本被迫对西方列强开放国门,并且签订了一系列对自己不利的条约,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些强藩已经开始策划推翻幕府将军。

而在日本国内,在西方殖民者和日本国内腐败的封建政府的双重压迫下,日本社会陷入了危机。

民族产业凋敝,城市市民及农民的生活十分穷困。

由于生产力落后,日本的财政常常入不敷出。

明治元年,政府的财政收入仅仅占财政支出的两成左右。

而在推翻幕府之后,明治初期的财税制度仍然实行江户时代的年贡制,以大米缴付的租赋为主。

因此日本政府只能用借贷的方法和发行临时太政纸币来维持政府运转,但是却造成了日本政府债台高筑和经济混乱。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只能通过增加税负达到目的。

但是由于税种单一,再加上关税被西方列强控制,政府只能加重农业税来填补财政的巨大缺口。

作为被征税的主要对象——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日本国内暴动不断,更加深了官民对立和社会危机,如此下去,将陷入恶性循环。

改革,尤其是国家的财政税收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日本的税制改革,我们先分析一下日本改革前的税收状况。

(见表一,来自互联网)明治时期国税收入结构(1870——1909)(单位:%)注:1、空格表示该年度无该税。

2、其他税包括许多曾经设置过的小税种。

资料来源:[日]大藏省编《图说日本的税制》1998年版,第39-41页分析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大概看出日本当时的税收结构及各税种占财政收入的比率。

首先我们看出1870年——1909年的日本大概开征20余种税,而19世纪末期的税种更少,只开征以土地税为主和一些初级产品的税,这与当时日本的产业结构也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财政政策的调整轨迹_1989_2010年

日本财政政策的调整轨迹_1989_2010年
在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刺 激 下 , 日 本 经 济 开 始 有 的 16 万亿日元 的财政 “综合 经 济 政 策 ”, 这 标 志 了 一 定 的 恢 复 , 1996 年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分 别 达 到 着日本 开始由紧缩 性财政政 策 向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2.3%。 但是, 只顾 为扭转经济 持续下滑 局 面 的 日 转 换 。 尽 管 如 此 , 日 本 经 济 仍 然 继 续 恶 化 , 在 本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日本财政赤字的扩 “日本最佳对策就是桥本下台” 的民众呼声中, 桥
级的美国 (98.5%)。 ③由此可见, 日本的财政危机 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之中。 那么, 日本财政 是如何一步步地陷入 “病入膏肓” 状态的呢? 难 道这么多年日本政府没有对此给予的足够重视, 才导致如此 “积重难返” 的吗? 对于日益严重的 财政危机, 日本政府究竟采取过哪些相应的财政 政策呢? 本文拟通过梳理日本平成时期财政政策 的调整轨迹来回答这一问题。
【关键词】 日本 财政政策 发展脉络
传统凯恩斯经济学认为, 财政政策是政府影 响国家经济运作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之一。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对税收和公共支出 进行规划, 抑制商业周期波动, 以期保持经济持 续增长和高就业率, 避免过高或剧烈的通货膨 胀。 ①
1989~1999 年期间, OECD 中的发达国家财政 状况均基本得到了改善, 唯独日本却进一步恶化, 财政危机一直盘亘于日本, 成为这个国家挥之不 去的难题。 2006 年, 日本财政危机稍 事好转, 却 于次年遭遇了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尚未从金融 海啸带来的财政危机中完全摆脱出来的日本, 不 幸于 2011 年发生了东海岸地震, 以至于日本不得 不从本已拮据的财政支出中增加清理、 赔偿、 重 建的费用, ②这使得日本财政再次雪上加霜。 2011 年 , 日 本 政 府 债 务 余 额 占 GDP 的 比 重 高 达 204.2% , 远 远 高 于 深 陷 债 务 困 境 的 意 大 利 (132.7%), 也高于 2011 年 8 月被标普下调国债评

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借鉴

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借鉴
运 用 部 可 能 已经 因 过 于 庞 大 而 造 成 低 效 率 ; 2 因 ()
减 规 模是 改善 银行 盈 利水 平 的必 由之路 ” 。 ( ) I P机 构面 临 巨额坏 帐 压 力 二 FL
日本 F L I P机 构 也 面 临 着 日趋 严 重 的 不 良债 权 问题 。1 9 9 5年 , 日本 政 府 金 融 机 构 及 事 业 团 的
不 良债 权便 达 到 了 1 3 . 5兆 日元 ( 表 1 。 见 )
表 1 19 9 5年 财 政 投 融 资 对 象 机构 的 不 良债 权
过 多地 考虑 资金 运 用 部存 款 人 的利 益 可 能使 财 投 基 金成本 过 高 , 一 点 在 商 业 性 筹 资 成 本 降 低 以 这 后 尤为 突显 ;3 财 政 投融 资 补 贴 构 成 的不 透 明性 () 可 能 已经 隐 瞒 了纳 税 人 未 来 的 真 实 负 担 ] 。总 体 来看 , 日本 的财政投 融 资体 制存 在 以下 主要 问题 :
21 0 0年 第 3期
日本 问题 研 究
J p n s sa c a a e eRe e r h
V Z 24N 0 3 . .
第 2 卷 ( 第 1 6期 ) 4 总 5
S p2 1 e .0 0
日本 财 政 投 融 资体 制 改革 的特 点 及 借 鉴
徐 飞
( 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经济学系 , 沈 吉林 沈 阳 1 O O ) lO 0 摘 要: 日本 的 财政 投 融 资 体 制 曾经 对 日本 经 济 的发 展 产 生 过 重要 影 响 。但 是 , 着 日本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政 投 融 资 的 随 财
中 图分 类 号 : 8 3 1 1 F 1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4 8 2 1 ) 3— 0 5 9 1 0 —2 5 ( 0 0 0 0 2 —0

日本财政金融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日本财政金融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浅析日本财政金融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摘要:在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政府破产这一在中国人难以想象的话题,开始逐渐为国人和学术界所讨论和研究,而与主权债务相比,地方政府的债务并不为人们所关注。

日本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其正经历着深刻的财政金融改革,而其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本文将重点关注日本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下,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最新情况,以期为中国日益深化的财政金融改革提供给参考。

关键词:日本财政金融改革地方政府债券协商制和目前的中国相似,过去日本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开发行债券)都有日本中央政府的隐含担保,因此债券利率都相同,债务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也处于较低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容易过度开支并过度借款,同时,放款人对地方政府信用状况会疏于监管,使得中央政府负担较重。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中央政府计划将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逐步市场化。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含担和行政监管将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财政预算内部约束及市场外部约束。

一、基本情况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最早可追溯到明治初年。

1879年,日本确立了“举借地方政府债必须通过议会决定”的原则,从此开始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历程。

日本地方政府在医疗、教育、公用设施方面承担着较大的职能,因此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约60%,超出了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过去,日本地方债券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资金支持或者是向本国金融机构私募发行,公开发行的数量很少。

1999年进行地方分权改革后,日本中央政府资金支持比例不断下降,而公开发行债券数量和比例均有所提高。

目前,地方政府债券收入是日本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三大来源,近十年来其占到日本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保持在10%—20%的水平,总体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日本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从1993年的约4000亿美元扩张为2010年末的约2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地方债券市场。

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

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

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摘要:我国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尽管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税体制,但还有许多地方要完善。

日本亦属于集权型的国家,但其分税制财政建设十分完善。

通过对中日财政体制的共同特征、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及转移支付体系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比较财政;财政体制;分税制;中国日本一、财政体制的共同特征虽然目前阶段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尚在进行之中,仍然不够完善,与日本相比,差距很大,但至少在运行模式上两者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1.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日本财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掌握全国财政收入的2/3 左右。

我国1994 年分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因此,分税制改革后各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我国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在60%左右。

2.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了合理的事权分工和规范的财政分配制度。

凡是涉及整个国家利益,需要全国统一行动才能实现的政府职能都划为中央政府职能;不涉及全局性的事业,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职能划归地方政府。

以此为基础,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即支出负担与事权分工相对应,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责任与可运用的财政收入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但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会得到解决。

3.中央对地方实行的财政补助制度。

中央通过补助制度,一方面调节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财政资源分配,有利于中央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资源再分配,对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日本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结合型财政体制。

日本财政体制的明显特征是:收入上集权、支出上分权。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央预算集中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实际支出则不到40%;相反,地方预算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40%左右,而实际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60%以上。

日本税收制度历史演变

日本税收制度历史演变

日本税收制度历史演变明治时期的税收制度日本现代税制的建立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的。

1869年明治成功后,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打破封建割据,实现了国内政治的统一。

但是,新政府一方面继承了以前各藩的债务,另一方面税制上仍实行原来各藩中实施的劳役、年贡等,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致使新政权陷入了财政困难的泥潭。

鉴于这一情况,明治政府于1873年公布了地租条例,随后对原来的年贡进行了改革。

地租与年贡的区别在于:首先,在通过发行土地所有证书确认土地所有者的基础上,把纳税人由原来的耕作者改为土地所有者;其次,计税依据由原来的产量改为依据土地生产能地租改正”的这一工作用了7年力所决定的地价,实征地价的3%作为统一的税率。

被称为“时间,在全国确立了统一的地租制度,不仅为全国统一的税制建立开发先例,而且使地租成为国家的主要税种,1873年地租收入占国税收的比的93.2%,1877年为82.3%。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推行军事扩张战略,财政支出大幅增长。

在收入方面,由于地租增长比较缓慢,因此明治政府一方面加强已有税收的征管,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型财源。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新设了许多种税,如1873年设置的证券印税,1875年设置的烟税和酒税,1896年设置的注册税和营业税,1905年酒税收入占中央税收总额的比重达35.5%,超过地租,成为第一大税。

尤其是1887年设置的个人所得税,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时新设个人所得税,除了财政支出压力外,还有平衡产业间税负的意图。

当时的税收以地租和酒税等与农业及农产品有关的税收为主。

而到1880年,以国事工业等为主导的工商业有所发展,在非农部门中出现了许多较高收入者,但他们的税负很轻。

原有税制既导致产业部门的税负不公,又限制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1887年新设的个人所得税以高收入者为课税对象,起征点定在年收入300日元以上,税率为1%—3%之间的5档,当年全国只有12万人纳税。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赶超经济时期经历了如下阶段:一、国内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二、进口替代阶段(1956年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一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赶超时期基本结束,日本面临着由"赶超型"经济向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竞争型"经济转轨的严峻课题。

实际上,日本的这一转轨时期是从90年代正式开始的,这是因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大萧条使日本的经济转轨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日本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用一句话概括即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包括其繁荣、崩溃及崩溃后的大萧条。

"泡沫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包括1987年过急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泡沫膨胀,1990年过急的金融紧缩政策又导致泡沫破灭。

赶超时期日本实行的"贸易立国"战略使该国获取了巨额贸易顺差,其直接后果是日元急剧升值。

1985年9月8日,5个主要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聚会协商,达成通过出售美元降低美元汇价的"广场协议"。

美元同日元的汇价急剧变动,1985年从1美元兑换263日元的高仫,降到突破200日元以下;1986年又降到152日元;1987年更降到121日元。

可以说,美元同日元的关系是,美元价格降低一半,日元的价格则提高一倍。

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产品出口条件恶化,一向以海外市场为"生命线"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出现"日元升值萧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财政的发展与改革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日本财政的发展与改革1. 战前、战时的财政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行地租改革(1873—1881年),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由于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导致财政支出急速增加,使整个财政陷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

明治10年(1877年)爆发了西南战争,政府为筹措军费而大量发行不兑现纸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又造成对外贸易入超和金银外流,使近代日本经济首次面临危机。

明治 14 年(1881年)明治政府采取了“超紧缩、超均衡”的财政政策,取消不兑现纸币,发行兑换券,增加对烟酒等商品的征税,停止由国家经营工厂和矿山,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

这是日本财政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正式的财政政策。

其时任大藏大臣的是松方正义,因此,后人称该政策为“松方财政”。

松方财政(1881—1885年)制止了通货膨胀,带来了通货的稳定,使对外收支变为顺差,并导致建立了近代的财政、金融体系(在1882年设立了日本银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引起了深刻的通货紧缩,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卷入商品经济的小农遭到沉重的打击。

其后,政府又转向积极财政。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和日俄战争(1904年),日本日益走上扩充军备的道路,岁出规模不断扩大,1897年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超过2 亿日元,相当于1894、1895年的7000—8000万日元的约3 倍。

因此,尽管有中日甲午战争后获得高达2亿3150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约3 亿6400万日元,相当于1895年一般会计岁出额的4 倍多)支撑一时,终于不得不依靠发行大量国债和向外国借款来获取财源。

而在扩充军备的同时,政府又大力充实产业设施,如建设钢铁厂、改建铁路、扩充电信电话设施、奖励海运造船、设立特殊银行、修建治水工程、普及教育等等,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作用不断扩大,加快了走向“大政府”的步伐。

由于近代化落后,商品竞争力弱,20世纪初的日本经常受到外汇不足的困扰。

然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日本逐步扩大了出口市场,国际收支转为顺差,外汇储备有所增加。

一战结束以后,日本复又陷入财源困难的境地。

加之1923年发生了东京大地震,地震后的复兴需要导致财政支出进一步膨胀,结果,出现了大幅度的财政赤字。

为了克服赤字,重建财政,政府采取了彻底的紧缩财政政策。

但是,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1930年前后的日本经济日趋萧条,物价跌落,中小企业大量倒闭。

1931年就任大藏大臣的高桥是清又转向积极财政,力图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摆脱萧条,恢复经济景气。

虽然高桥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景气的恢复,但是国债余额急速膨胀,至1935年达到98亿日元,进入了所谓“国债百亿日元”时代。

与此同时,军部为了扩充军备的需要,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扩大财政支出,致使中央、地方合计的财政支出在 1936 —1941年度增至倍,在1941—1945年度又增至3 倍,其中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38年度的约30%增至1942年度的约40%,又增至1944年度的约50%。

总之,战时日本财政是在中央集权政府的强有力的控制下,以满足对外侵略的军事需要为最高目标的财政。

2. 战后复兴期的财政战后日本在战争废墟上重建日本经济的过程中,财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7年春政府开始实施“倾斜生产方式”,压低煤炭、钢铁等重要物资的价格,以促进生产的恢复。

政府压低重要物资价格的办法就是规定“官定价”,这是被故意压低了的价格,甚至低于实际生产费,两者的差额则由政府以“价格调整费”的形式给予补助。

鉴于煤炭、钢铁等的实际生产费比官定价要高出三四成,为此,“价格调整费”的数额十分庞大,在1947年度占年度预算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政府还要给复兴金融公库出资,使其承担向重要产业融资的任务。

这种依靠财政手段来支持生产恢复的作法,导致了财政支出与赤字的迅速扩大,同时,财政支出扩大加上物资不足,又致使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1947年度的《经济白皮书》的副标题——“财政、企业、家庭经济都是赤字”,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1949年的消费物价比上年上涨80%。

1949 年2 月,约瑟夫。

道奇来日,对财政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求实施所谓“超均衡财政”,严格削减价格差补助金及其他补助金,停止复兴金融金库的新贷款,制定1 美元等于360 日元的单一固定汇率,通过对1949年度预算进行修订,使其总计达到平衡即实现“综合预算平衡”。

此外,对政府行政机构实施改革,将各省(相当于中国所说的“部”)的部、局的数目削减30%,大幅度减少公务员人数(在第一次行政整理中裁减23万人)。

这样,占领军以其强大的权利为后盾,实施了空前的财政改革。

通过实施被称为“道奇路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得到缓和,工矿业生产有所恢复,出口明显增加,1949年度预算的执行结果实现了盈余,为健全财政制度创造了条件。

然而,道奇路线的目标虽然基本上得到实现,但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出现了深刻的通货紧缩局面,造成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与生产的停滞。

在1949年,日本还推行了一项决定战后财政方向的重要改革,即所谓“夏普劝告”。

与道奇改革着眼于财政的“岁出方面”相对照,夏普劝告着眼于财政的“岁入方面”,即开展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其中心内容是有:把征税重点置于所得税和直接税上,实行所谓“所得税中心主义”,并确立累进课税体系;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源分配;协调法人税与对红利收入的课税;为加强地方自治而废除附加税制,削减国库补助金,加强财源调整功能等。

该“劝告”从1950年度的预算起正式开始实施。

3. 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财政在1955年以后,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各项经济指标(除对外贸易)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准,电机、石油化学、合成纤维等各种新型产业迅速成长,形成了“投资呼唤投资”的经济建设热潮。

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使税金的自然增收大幅度增加,从而带来了巨额的财政收入,这种收入又成为政府增加岁出和实施减税的财源。

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是扩大了公共事业的投资,以充实产业基础设施,支持民间企业的发展。

直至60年代前半,尽管财政支出迅速增加,但收入也在大幅度上升,足以维持预算平衡而无需发行国债。

不过,当时的财政的作用不是很大,不如说是仅仅起到了“配角”的作用。

由于政府坚持“均衡预算主义”,财政政策尚未被用作为调整景气的工具。

在景气调整方面,主要角色是金融政策。

一方面通过采取低利率的政策来促进企业的设备投资,另一方面依靠金融政策来发挥调整景气的作用。

在财政方面,主要是财政投资贷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银行等政府金融机构成为不断增长的产业资金的重要提供者。

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际出现了“奥林匹克景气”,1965年日本经济转向萧条,尽管在1965年度的“当初预算”中仍坚持了不依靠财政手段调节景气的方针,其后发现税收明显不足,不得不在1965年7 月提出的紧急萧条对策中,决定援用财政特例法来发行2500亿日元的长期国债。

这是日本自战后以来第一次发行国债,意味着日本政府开始放弃已坚持16年之久的预算均衡原则,也意味着自1949年推行道奇的“均衡预算主义”路线以来的一大转折。

由于利用财政政策来调节景气对于日本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而当时的大藏大臣福田赳夫宣称日本进入了“财政新时代”。

在60年代后半,虽然财政支出迅速扩大,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税收增加得也快,这导致对国债的依赖程度不高,国债的发行额也不很大。

4. 国债发行的迅速扩大战后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965年;国债发行额的急速扩大始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至于“赤字国债”的发行(为筹措建设社会性资本所需资金的“建设国债”以外的国债)则始于1975年的补正预算,其后,发行赤字国债形成为惯例。

日本政府在开始发行赤字国债的第二年,即1976年就提出要从赤字国债中解脱出来,并定下了在1980年度消除赤字国债的目标。

然而,当时正值西方各国经济出现同时萧条的局面,日本为了充当促使西方经济走出同时萧条局面的“火车头”,力图达到7 %的增长率,为此,而大幅度地扩大财政支出,不巧又遇到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致使经济萧条趋于长期化、深刻化,赤字国债的发行额反而增加,在1979年度达15万2700亿日元的国债发行额中,赤字国债占一半以上,达8 万550 亿日元。

1979 年9 月,政府又提出要在1984年度摆脱赤字国债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又落了空。

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下降,即使采用发行国债的方法来刺激景气,增长率也仍是上不去,为此税收也增加不了,而在支出方面,由于在号称“福利元年”的1973年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后,社会保障费用急速增加,更导致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增发国债,欠帐越来越多。

这样,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国债发行额不断扩大,国债费在一般会计岁出(一般会计的岁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在1975年只有不到5 %,到80年代中期上升到21—22%,为此,重建财政成为一大课题。

5. 重建财政“初战告捷”1979 年夏,当时的大平正芳首相在国会上疾呼“重建财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还指出:“重建财政的核心当然就是从庞大的国债、特别是特例公债中解脱出来。

为此,在1980年度的预算中,要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压缩公债发行的绝对额,将税收的自然增收优先用于填补国债的减额。

”广义地讲,财政改革的宗旨应是努力实现这样一种财政状态:第一,财政的支出结构应是合理的,是符合国民需要的;第二,财政的收入结构应是不偏不倚的、公平负担的;第三,在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平的财政收入结构之下,开展健全的财政运营。

这里所说的“重建财政”也可以说是“狭义的财政改革”,是财政改革的第一阶段,其宗旨就是为缩小财政赤字而努力。

为了重建财政,在编制1980年度的预算时,开始设定“概算要求基准”,硬性规定该年度的一般行政经费对上一年的增长率保持为零。

在1983年度又开始设定“负概算要求基准”,硬性规定该年度的一般行政经费低于上一年的水准(即负增长)。

同时,在1983年度制定的新经济计划——“80年代经济社会的展望与指针”中,政府再次提出“在1990年度摆脱对特例国债的依赖并减少对整个国债的依存度”的目标。

由于采取强制压低岁出的办法,使作为国家的政策性经费的一般岁出(一般会计岁出减去国债费、地方交付税所剩下的部分)在1983至1987年度连续5 个年度保持为零增长,加上在 80 年代后半期经济景气大幅度扩大,在累进税率下岁入(税收)的增长超过了所得的增长,这样减支增收的结果,使1990年度不新增发行赤字国债的目标终于得到实现,以摆脱对特例国债(赤字国债)的依赖为目的财政重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