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PPT参考

合集下载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在看完《上学路上》这部影片后,我对农村的贫困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影片中,主要是以主人公王燕没有钱上学来体现农村生活的,通过她的挣学杂费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村小孩上学的困难。

也看到了在农村生活、养家、上学需要付出多少艰辛。

一、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表现首先,农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一遇天灾人祸,会导致很多的不幸。

也正是这个原因,农村没有发展为城市,各类工厂、产业、医院、学校都不会来到农村,也导致农村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第二,具体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村的需要。

相信大家也看过“放羊-攒钱-结婚-生娃-放羊”这个故事,正是由于缺少教育,农村家长认为越是穷越要生更多的孩子来当劳力,来养活家。

也正是因为这个观念,导致农村更加贫困。

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

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

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

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财政收入水平低,缺乏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

由于长期处于公共收入水平低下的阶段,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二、改善农村贫困现状的对策1、加大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

农村反贫困应针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贫困的认识不足问题,努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农村公共供给扶贫。

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公共产品对农村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农村公共产品分类,其中可持续发展类公共产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计划生育、基础教育等应由政府承担起主要供给人的责任,这是其不可推卸的。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图文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图文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图文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状发展中国家贫困现状:据联合国调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10亿增加到目前的13亿。

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

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2.6亿人不能上学。

在最贫穷的非洲地区,贫困发生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目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

世界贫困人口中70%是妇女。

贫困家庭儿童的处境更糟。

20世纪8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有1 亿儿童流浪街头。

中国的贫困现状:(1)农村贫困状况:以1985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00元为基础进行调整,____年相当于635元。

按照这一标准计算,截至____年底,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3400万。

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估计,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就远不止几千万,而是1.06亿。

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报告估计,如果把那些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极易返贫的人口算上,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可能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

显然,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是建立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水平之上的。

除物质生活贫穷外,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社会保障和医疗条件差,生活质量差;贫困使一些儿童营养缺乏,健康状况不佳,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失学,文盲较多;信息闭塞,观念落后。

(2 )城市新增贫困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自发诱导的诸如失业、破产、收入差距悬殊等新的致贫因素的影响迅速增加,大批下岗和长期失业人员、退休职工中的低收入者等,构成了城镇新的贫困人口。

____年我国城镇贫困户数是306万户,贫困人口1176万人,户年人均生活费收入1321元,比当年划定的城市贫困线户人均生活费收入1671元还要低20%。

近几年,随着下岗、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城镇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低下。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在将介绍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将详细介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探讨政府的扶贫政策以及社会帮助和自我扶贫的重要性,还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于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性。

最后在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希望可以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现状、原因、扶贫政策、社会帮助、自我扶贫、教育、培训、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与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地区却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仍有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些人们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

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找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难题。

农村贫困人口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教育资源匮乏、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等。

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城市居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无法享受到现代化城市的便利和资源。

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影响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深入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和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加大扶贫力度,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2 问题意义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存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生活保障,无法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和便利,生活质量极低,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和蔓延。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现状分析和对策

(二)贫困人口的界定标准
1、中国政府的贫困标准:
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标准

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按照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 的食品支出(占85%)和衣着、住房、燃料等非食品 支出(占15%)的比例,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单位:元、千万
年份 1978 1985 1990 2000 2003 2004 人均纯收入 100 206 300 635 637 668 贫困人口 25000 12500 7500 3206 2900 2610 占农村人口比例 33% 14.80% 8.20% 3.50% 3.20% 2.80%
“大出大进”的动态平衡状 态 表现为:数量 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
接近于一个常量
2003年前中国减贫与返贫人数变化示意图 减贫人数 返贫人数
统计数据反映的每年收入低 于温饱线贫困人口减少数量
人数
2003年返贫人口数量比减贫 人口数量高出80万
年份
(二)改进对贫困人口的监测及其评价方法

以定量值作为评判标准,凡年人均纯收入低 于此定量值的人口,即定义为未解决温饱贫困人 口。这种方法,只能大致反映未解决温饱贫困人 口的规模,不能确切反映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的 数量 。 一是将一部分不该计入的人口计入。 二是将一部分本该计入的人口未计入。
637元以下)中,有近2000万属于丧失劳动能
力人口,应该对这部分人施行救助。采取这种
方式,只需政府每年拿出27—30亿元就能解决
问题
(三)现行的扶贫统计监测存在缺陷,难 以全面反映贫困人口情况

抽样调查方法:

只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每年度收入在温
饱线以下贫困人口规模; 不能反映每个贫困人口在年际之间的 动态变化情况

贫困ppt..

贫困ppt..

全国国有企业下岗人数
年份 人数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09.9 260.2 300.8
350.9 408.7 706.9
二是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因素;影响城市贫困的个人和 家庭方面的因素很多,但最本质的因素是家庭规模、家庭 年龄结构及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竞争能 力和适应能力等。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也是导致贫困的重 要原因。但对贫困户而言,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自 谋职业或兼职兼业创收的局限性很大,加上缺乏资金,所 经营项目的选择余地小、利润低,只能从事一些收入较少 的零星劳动。
农村贫困人口 城市贫困人口 城市农民工
城市贫困人口
城市贫困群体的贫困原因
一是亏损和双停企业的效益下降;目前亏损和双停企业主要 集中的行业是:纺织、轻工、森工、煤炭、军工,这5个行业的职 工都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仅是高收入行业职工的1/2~ 1/8。减发工资、拖欠工资和离退休金的现象相当严重。
4、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并积极创造条件提供 必要的社会保障。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
制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逐步解决农 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统筹好 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
中国反贫战略的5项指导原则
一是直接面向贫困者的原则。各项政策都必 须以贫困者受益为基本出发点,各种扶贫投资要以 贫困者为基本投向,把贫困者真正包括进缓解贫困 的计划之内。
相对贫困
一方面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贫困线不断提高而产生的贫困; 另一方面指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 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 。
我国贫困的现状

2024年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

2024年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 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地区居民 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资金、 技术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 大投入力度。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问题
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竞争力 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贫困地区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 贫困地区产业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
2024年进一步减少 贫困人口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贫困人口现状 02 扶贫政策与措施 03 扶贫成效与挑战 04 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
05 国际扶贫经验与启示
贫困人口现状
第一章
贫困人口数量
2024年贫困人口 约为XX亿人
健康扶贫措施
实施健康扶贫 工程,提高贫 困人口医疗保
障水平。
建立贫困人口 健康卡,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
实施大病集中 救治,减轻贫 困人口医疗负
担。
加强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提高基 层医疗卫生服
务能力。
扶贫成效与挑战
第三章
扶贫成效分析
贫困人口减少: 2024年贫困人口 数量较往年有明 显下降。
2024年扶贫工作计划
第四章
扶贫工作目标
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扶贫工作计划安排
确定扶贫对象:根据贫困程度、贫困原因 等因素,确定需要扶贫的对象,建立扶贫 档案。

贫攻坚ppt课件

贫攻坚ppt课件

精准扶贫的策略与实践案例
精准扶贫的策略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精准扶贫实践案例
例如,某地区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采取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进行精 准帮扶,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精准扶贫的成效与挑战
精准扶贫的成效
通过精准扶贫,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 了显著改善,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 高。
改革扶贫机制
改革现有的扶贫机制,打 破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扶 贫工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 扶贫工作,形成政府、市 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 格局。
扶贫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精准扶贫
绿色扶贫
未来扶贫工作将更加注重精准识别和精准 帮扶,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扶贫工作,推动贫困 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导致贫困的根源分析
详细描述
分析贫困的主要原因,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社会保障 不完善等。
贫困带来的挑战
总结词
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详细描述
阐述贫困给个人带来的挑战,如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困难,以及贫困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如社会不 稳定、经济发展滞后等。
02
扶贫政策与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贫困地区 开始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 业,逐步实现经济多元化。
人力资源培训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项目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得到提 升,增强了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
贫困地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贫困地区面临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多重挑战,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速度和质量。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

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

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

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

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

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

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中国贫困问题

中国贫困问题

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十分典型的国家, 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 生活习俗、消费结构等等方面,都存在十 分大的差异。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 准来描述贫困和界定贫困人口。从城乡的 角度来看,现阶段贫困人口大致可包括如 下三个群体
农村贫困人口 城市贫困人口 城市农民工
第一类:农村贫困人口
<1>健康和住房 <2>家庭生活
<3>教育:缺乏教育
农村反贫困措施
• (1)区域开发式扶贫,克服了救济 式扶贫重救济无发展的制度缺陷,强 调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核心,以当地 资源的开发为依托带动扶贫工作,努 力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自 我积累、自我吸收、自我发展的能力。 所以这次转变被形象地称为从“输血 机制”到“造血机制” • (2)区域开发式扶贫,以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带动替代反贫困战略,是有 缺陷的。
• “三个坚持”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解决 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坚持让贫困人口直接受 益。 • “三个重点”即:整村推进、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 产业化扶贫:
• 整村推进: 是指扶贫开发要到村到户,以县为基本 单元,以贫困村为基础,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制定 规划,分年实施,分期投入,分期分批解决问题。 • 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 就是对贫困农民从事非农产 业进行相应培训,使之具备从事农业之外就业所需 的技能。
• 农村贫困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 1) 贫困人口依然有一定规模。 • 2)返贫率较高。目前返贫率 约为15-20%。 • 3)特困的顽固性。由于耕地 匮乏、水源困难的石山地区以 及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的深山 区、大山区和荒漠地区,自然 条件恶劣,且其中多为社会发 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 要使他们脱贫致富,工作相当 艰巨。 • 4)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营养 状况也令人担忧。

《农村的贫困》PPT课件

《农村的贫困》PPT课件

西部 8.2 32.7 24.6 87.9 70.1 65.6 7.7 25.2 88.5 70.2 11.8 89.5 75.5 19.3 79.8 9.2
精选ppt
21
4.观念陈旧,科教文卫落后
精选ppt
22
• 三、解决农村贫困的途径
• 1.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 农村更多的支持
• 2.改变扶贫方式,变救济扶贫为引导开 发型扶贫
精选ppt
15
• 一位村民在耕地。由于天旱,当地的小麦只 长到人的巴掌高。

精选ppt
16
• 新淌村一位村民家门前的水囊。在当地,租 个水囊的价格是一天5元,一囊水到家要花 30多元,够5口人和3头牛吃10多天。

精选ppt
17
• 2.人口膨胀、人与地的矛盾加剧
精选ppt
18
• ▲寨科小学的孩子和她的轮胎“呼啦圈”
准(1美元1
天)※(元)
精选ppt
6
• 二、农村贫困的特点
• 1.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扶贫难度越来 越大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 2.农村低收入人口反贫率高,自我发展能力 弱
• 3.绝对贫困大为减缓,但相对贫困有所扩大
精选ppt
9
• 绝对贫困:低于最低物质生活水准的一 种生活状况.
• 相对贫困:相对于社会上其他部分的人 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 水准的最下层.
精选ppt
31
• 2.来源广泛,成分多元化
精选ppt
32
• (1)社会救济人员和社会优抚对象
• (2)失业下岗职工
• (3)对物价上涨缺乏抵御能力的低收入者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ppt课件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ppt课件

男性偏好的文化传统有着与传统农业经济相连的内在社 会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思想延续了上千年,不仅影响着中国,也 影响着与中国有着一脉相承文化传统的国家,如日本、 韩国等。这种男孩偏好在低生育率状态下表现得更为突 出。
吕世辰(2006)认为,近年社会要的推动,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家庭对人手的和劳动力的需要迫 切,男人的力气大,所以人们喜欢生男孩;农村的生活 环境差,社会保障的条件差,养儿防老的作用仍很大。
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与问题
1
一、 概念
徐琴认为农村人口是指未建制的乡集镇和村庄 上的常住人口。按此标准划分全国仍有75%左 右的农村人口。
罗肇鸿、王怀宁认为:农村人口即居住在农村 的人口。并且将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进行了定 义阐述:农业人口是指其职业专门务农;农村 人口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
5
三 、人口质量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
从微观角度看,可分为身体素质和思想、 文化科学素质两部分。
从宏观角度看,可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文盲率、入学率以及各种相关身体素质 指标来测量。
6
(一)科技文化素质
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 限为8.01年,比1900年提高了1.75年,比 2000年提高了0.39年。其中城镇人均受教 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 率为4.91%,乡村为10.71%。2002年,我 国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仅 为6.12%,而文盲率达到11.5%;城镇高 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则占31.83%,文盲率 为5.44%。城乡差异显著。
9
(一)人口性别结构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 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

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1. 引言1.1 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分析农村反贫困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严重,贫困人口数量众多。

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这些地方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农村反贫困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贫困的成因复杂多样。

农村地区受到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口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贫困的现状也较为严峻,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贫困程度深重,且贫困人口中有相当比例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和儿童,生活面临较大困难。

农村的反贫困政策虽然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和改善,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政策执行不到位、扶贫力度不够大、扶贫对象选择不够精准等问题仍然存在。

面对日益增长的反贫困压力,农村反贫困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资金匮乏、技术条件落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

在未来,农村反贫困工作需要更为重视,加大政府投入,优化扶贫政策,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提升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

农村反贫困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全面脱贫致富的目标。

2. 正文2.1 农村贫困的成因分析一、自然环境因素。

农村地区大多山高地广,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涝、干旱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导致贫困问题。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缺乏增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收入水平低,致使贫困根源深厚。

三、社会因素。

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农民缺乏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造成贫困现象加剧。

四、政策规划不当。

一些地方在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和不足,导致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政策措施不到位,扶贫工作效果不明显。

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严重,需要有效对策。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展开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正文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现状,指出贫困人口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随后提出了三项对策:精准扶贫政策、发展产业扶贫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有效降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在展望了未来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同时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全面剖析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贫困人口、背景介绍、问题意识、现状、主要原因、精准扶贫政策、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其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农村贫困问题的突出。

据统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他们面临着生活水平低下、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多重困难。

贫困问题不仅影响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发展产业扶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对策,积极帮助贫困农户摆脱困境。

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仍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农村贫困问题,加大扶贫力度,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扶贫,才能让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为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问题意识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贫困人口普遍缺乏基本生活条件,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就业机会有限,生活质量低下。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贫困和反贫困PPT课件

贫困和反贫困PPT课件

知晓率和参与率。
监督扶贫政策的实施
03
加强对扶贫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措施加以解决。
教育与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 力和竞争力。
3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将更多的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将农民工、 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扶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科学的扶贫政策
01
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贫困人口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扶贫
政策,确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培训
02
让贫困人口了解扶贫政策的内容和申请流程,提高扶贫政策的
自然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 恶劣的地区往往经济落后, 导致贫困。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较大,可能导致贫困。
资源匮乏
缺乏必要的自然资源,如 土地、水、矿产等,限制 了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增长
就业机会
过快的人口增长给经济带来压力,导 致贫困。
就业机会不足,劳动力转移困难,影 响家庭收入。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传统,缺乏创新和竞 争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制度与政策因素
制度缺陷
制度不健全、不公平,导致资源 分配不均,加剧贫困。
政策倾斜
政策导向不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 口,限制了其发展机会。
政府投入不足
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不足,基础 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滞后。
文化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
0
500
1000
年均减少
2021/3/10
授课:XXX
1500
2000 15
(二)当时普遍的观点
剩余的2900万贫困人口(2003年人均收入 637元以下)中,有近2000万属于丧失劳动能 力人口,应该对这部分人施行救助。采取这种 方式,只需政府每年拿出27—30亿元就能解决 问题
2021/3/10
此观点在当时成为主流观点。
2021/3/10
授课:XXX
18
有的部门认为,除“五保户”外,农村丧失劳动
能力,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人口还有1972万;
有的部门认为,生活在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地区,
需要移民搬迁的人口约有1000万;
有的部门认为,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当中,
残疾人有近千万,约占三分之一。
有的国际机构认为,目前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
2021/3/10
授课:XXX
7
国家统计局于2000年对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 人口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进行测算和研究后,建议把 865元作为新的贫困线标准
年份 2003 2004
收入 882 924
单位:元、千万
贫困人口 8517(2900+5617) 7587(2610+4977)
2021/3/10
授课:XXX
21
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
第三,由于这些人口基本固定,从而为采 取救助式扶贫提供了条件。因此,解决这部分 人口的温饱问题很容易,关键是政府能不能下 决心,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每年拿出一定 量的救助资金,把这些人员全部纳入“低保” 范围
0
78 85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000 2001 2002 2003
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
2021/3/10
授课:XXX
14
减贫速度递减:
1786
714 614 280 107 -80
贫困人口数量年均变化
年均减少
2003 2002 2001 1994—2000 1986—1993 1978—1985
授课:XXX
8
3、国际社会通行的贫困标准: 1天1美元标准
2021/3/10
授课:XXX
9
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30多个国家 的数据测算的,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人 均年收入低于370美元,一般称为1人1天1美元,
即定义为赤贫或极端贫困
目前全球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口约有11亿, 其中我国按收入计算约有1.2亿,约占10%
2021/3/10
授课:XXX
10
4、稳定实现温饱标准
2021/3/10
授课:XXX
11
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监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 在温饱线上,波动率在70%左右; 在低收入线上,也要达到60%左右; 只有当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才能比较
稳定。这样食品与非食品之比为4:6,进出波动幅度 在10%以下。这个标准下的人口数量约为1.6亿。
2021/3/10
人均纯收入 100 206 300 635 637 668
贫困人口 25000 12500 7500 3206 2900 2610
单位:元、千万
占农村人口比例 33%
14.80% 8.20% 3.50% 3.20% 2.80%
授课:XXX
6
2、实际扶贫的工作标准: 低收入贫困人口标准
4
(二)贫困人口的界定标准
1、中国政府的贫困标准: 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标准
2021/3/10
授课:XXX
5
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按照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 的食品支出(占85%)和衣着、住房、燃料等非食品 支出(占15%)的比例,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
年份 1978 1985 1990 2000 2003 2004
人口中,有560万为“五保户”,979万为残疾人口,
800万为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人口,
其余的也有相当大部分属于患有长期慢性病或体弱多
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
2021/3/10
授课:XXX
19
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
第一,每年度收入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 口数量变化不大,是由于构成这一群体的内部 成员基本固定不变,即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每年 度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数,就是实际的 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数
2021/3/10
授课:XXX
20
对主流观点的个人分析
第二,这些人口由于基本上都是丧失劳动 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很难通过正常 的扶贫开发解决温饱,这也意味着近年来减贫 速度缓慢,主要是因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当 造成的。因此,有必要转换工作思路,采取救 助式扶贫解决温饱问题
2021/3/10
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 现状分析和对策
张磊
2005年11月7日 北京
2021/3/10
注:本研究成授果课形:X成XX于2004年5月
1
一、关于贫困人口的概念
(一)贫困的概念
2021/3/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授课:XXX
2
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
“财产”问题(“所有制”问题)
“贫困” 的核心
只有扬弃私有财产制度
2021/3/10
授课:XXX
16
(三)现行的扶贫统计监测存在缺陷,难 以全面反映贫困人口情况
抽样调查方法: 只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每年度收入在温
饱线以下贫困人口规模; 不能反映每个贫困人口在年际之间的
动态变化情况
2021/3/10
授课:XXX
17
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支持了有近 2000万属于丧失劳动能力人口的观点。
授课:XXX
消除 贫困
享受 发展 财产 生存 需要 财富
3
对“贫困” 的理解
“贫困”是一个不确切的、动态 的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人,对贫困 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所以,从理论上讲,贫困和扶贫 开发既有阶段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永 恒的话题。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2
2004年不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示意图
未解决温饱贫 困人口标准
低收入贫困人 口标准
国际社会通行 的贫困标准
稳定实现温饱 标准
人数
贫困标准
“极端贫困人口”,是按第一个标准,即官方认可 的标准统计的年度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口;
“未稳定解决温饱低收入贫困人口”就是按第二个 标准所衡量的人口
2021/3/10
授课:XXX
13
二、研究背景
(一)减贫速度大幅趋缓,2003年甚至不减反增
贫困人口数量(万人)
30000
25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2500 8066 7500 7000 6642 5800 5000 4200 3400 3200 2927 2820 2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