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预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预习在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语文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汉字、词语、语法、写作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预习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
一、汉字汉字是汉族语言文字的标志,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学习汉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常用的1500多个汉字,包括基本汉字、偏旁部首和一些生僻字。
在学习汉字时,我们需要掌握汉字的结构、读音、意义和用法,通过多次练习和记忆来掌握这些知识。
二、词语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掌握词语的词义、搭配、用法和辨析,从而能够更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三、语法语法是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律的体系。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语的分类和功能、句子的基本成分、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语序和语气等。
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四、写作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写作的规范要求、文体特点、文段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学习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总之,在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中,我们需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阅读课本、做好练习和作业。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预习05:《世说新语二则》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统编版2024)
专题三预习新课预习04 《世说新语二则》内容概览:重点积累知识。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内容概览《世说新语二则》基础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介绍1.文体知识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2.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二、字音字形【课文积累】差可拟(chā)谢道韫(yùn)尊君在不(fǒu)【课文积累】差可拟()谢道韫()尊君在不()三、文本研读(一)《咏雪》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2.探究内容。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预习指导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预习指导第一部分课文内容咏雪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④讲论文义⑤。
俄而⑥雪骤⑦,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
”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风⑫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⑬,左将军王凝之⑭妻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④〔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⑤〔文义〕文章的义理。
⑥〔俄而〕不久,一会儿。
⑦〔骤〕急。
⑧〔何所似〕像什么。
⑨〔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⑩〔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⑪〔未若〕不如,不及。
⑫〔因风〕乘风。
因,趁、乘。
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⑭〔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陈太丘①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④,去后乃⑤至。
元方⑥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⑧。
”元方曰:“君与家君⑨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⑩之。
元方入门不顾⑪。
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预习资料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预习资料第一部分一、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
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二、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
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
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
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
“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
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
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
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
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
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
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
然而,正如人们所知,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课前预习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前预习资料一、预习提纲(一)熟读课文中的注释。
(二)完成预习练习题1、生字音lún yuè yùn chuán xǐng yú jǔ yòu论说愠传省逾矩有wǎng dài dān hào罔殆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gōng fú fū dǔ zāi肱夫匹夫笃志哉2、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三)熟读课文(四)分组朗读(女生读1、3、5、7、9章;男生读2、4、6、8、10章),思考、讨论:1、理解本课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找出其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时:按时。
习:温习。
之:代指学习的内容。
亦:也,也是。
译: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②传不习乎?(第二章)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四章)故:旧的知识。
知:得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得到新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五章)而:却,表转折。
则:就。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第十二章)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译: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联系自身实际,将自己最喜欢、受益最深的句子摘抄下来,写下其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
①“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的学习、不断实践。
②强调复习的重要性。
③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预习指导
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预习指导一、文学常识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
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作者典故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代表作及名句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称颂作者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作品简介《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背景简介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
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
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
《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字音夫(fú)淫(yín)励(lì)治(yĕ)遂(suì)朗读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七年级上册语文预习《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预习《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字词注音及解释[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字词注音及解释[预习复习必备]1、《春》喉咙hóu lóng风筝fēng zhēng朗润lǎng rùn 明亮滋润。
嗡嗡wēng wēng 形容昆虫飞动的声音。
酝酿yùn niàng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圆润而响亮。
抖擞dǒu sǒ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烘托hōng tuō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2、《济南的冬天》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单单dān dān 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肌肤jīfū着落zhuó luò①事情有归宿、有结果②依托;靠头;指靠。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慈善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宽敞kuān chǎng 指宽大、开阔、宽阔。
秀气xiù qì①言谈文雅,举止优美②[器物]小巧灵便。
空灵kōng líng 灵活而无法捉摸。
澄清chéng qīng ①1。
清亮。
②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地毯dì tǎn 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预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预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预习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散步》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
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其中一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着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课外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背诵时,用心品味诗人的情怀。
神龟虽寿,犹有竟②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世说新语》1.了解《世说新语》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文中重点字词,能流利的翻译课文。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5.《陈太丘与友期》中“吾”“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芳“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论语》十二章1.了解《论语》及孔子相关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课文。
3.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意思。
4.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以及在道德修养方面有哪些认识和主张,从文中找出并谈谈你的体会。
《虽有嘉肴》1.了解《礼记》相关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课文。
3.识记重点字词,流利翻译课文。
4.从学习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河中石兽》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能流利翻译课文。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3.文章中提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4.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伤仲永》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翻译课文。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4.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木兰诗》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课文。
3.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4.探究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5.讨论木兰的形象为什么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预习11《诫子书》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统编版2024)
专题一预习新课预习11 《诫子书》内容概览:重点积累知识。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内容概览《诫子书》基础知识梳理一、作者介绍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
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
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
二、字音字形【课文积累】年与时chí(驰) yín慢则不能励精(淫)险zào则不能治性(躁)三、文本研读(一)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二)名句背诵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写作手法总结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预习重点、文学常识及课外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预习重点、文学常识及课外练习题一、学习重点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
你的身边一定也不乏这样的温馨场景,回忆一下,感受其中的温情。
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抵深意的写法。
(难点)2、品味意蕴丰富的句子,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重点、准点)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二、文学常识此文写于1985年,最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
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三、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隽永优美的散文,作者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浓厚亲情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三代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四、文章结构散步:主线-劝母多走走(爱老)-顺母走大路(尊老)-背母仔细走(孝老)尊老爱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副线-“我”委屈儿子(爱幼)母亲改变主意(疼幼)-妻子背起儿子(护幼)五、课后思考1、课文第4段语言清新明丽,景色优美动人,是像个花瓶摆在那里,仅作为装饰,还是别有深意?【答】这段文字描写了新绿、嫩芽儿、咕咕地起着水泡儿的冬水,透露出春的气息。
这样的气息,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召唤。
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发,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快起来。
2、课文并未写妻子、儿子对“我”的决断的反应,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文中虽然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庭的温馨和谐。
教育部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预习重点
教育部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预习重点第1课《春》朱自清朗读并背诵全文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读读写写翁wēng 朗lǎng 润rùn 酝yùn 酿niàng 卖mài 弄nòng 喉hóu 咙lóng 应yìng 和hè 嘹liáo 亮liàng 烘hōng 托tuō 静jìng 默mò 风fēng 筝zhēng 抖dǒu 擞sǒu健jiàn 壮zhuàng呼hū 朋péng 引yǐn 伴bàn 花huā 枝zhī 招zhāo 展zhǎn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老舍读读写写镶xiāng 单dān 单dān 安ān 适shì 着zhuó落luò 慈cí 善shàn 肌jī 肤fū 秀xiù 气qì宽kuān 敞chǎng 贮zhù 蓄xù 澄chéng 清qīng 空kōng 灵líng 地dì 毯tǎn第3课 《雨的四季》 刘湛秋读读写写蝉chán 花huā 苞bāo 娇jiāo 媚mèi 棱léng 镜jìng 粗cū 犷guǎng 睫jié 毛máo衣yī 裳shang铃líng 铛dang 端duān 庄zhuāng 静jìng 谧mì 屋wū 檐yán 凄qī 冷lěng化huà 妆zhuāng 莅lì 临lín 造zào 访fǎng 吝lìn 啬sè 淅xī 沥lì 干gān 涩sè 草cǎo 垛duò 绿lǜ 茵yīn 茵yīn咄duō 咄duō 逼bī 人rén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预习指导(《古代诗歌四首》+《论语》十二章+《诫子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预习指导4.古代诗歌四首【预习】◎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
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观沧海①曹操东临②碣石③,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⑥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⑦,歌以咏志。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 2012 年版)。
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②〔临〕到达,登上。
③〔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④〔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竦峙(sǒngzhì)〕耸立。
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⑥〔星汉〕银河。
⑦〔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李白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④过五溪⑤。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⑥西。
次北固山下⑦王湾客路⑧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⑨,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⑩,江春入旧年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⑫。
①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王昌龄(?—约 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左迁,降职。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预习提纲(暑假预习必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预习提纲,暑假预习必备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⑶词性:名词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需要背诵的篇目: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写作: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知识点汇总预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预习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上册语文邓稼先课文预习资料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邓稼先课文预习资料总结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七年级语文课本里会学习到邓老的事迹,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邓稼先课文预习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七年级邓稼先课文预习资料篇一一、应掌握的词语露面机械桓淦胆怯豁出去任人欺凌崭露头角风餐露宿销声匿迹寥寥无几鬓发和稀泥含辛茹苦轮廓风尘仆仆落石出戈壁滩浩瀚蓦地蘑菇震撼汗马功劳弥漫二、应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
形容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辛,辣。
茹(rú):吃。
蓦地(mòdì):突然。
浩瀚(hàn):形容非常广大。
汗马功劳:指战功。
后也泛指大的功劳。
汗马: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风尘:比喻旅途辛苦。
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
三、邓稼先其人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有同名影视、散文、游戏等。
七年级邓稼先课文预习资料篇三四、我国杰出的科学家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
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1)更有韵律美(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春雨:柔情而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间接描写。
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
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①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
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
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
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为千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7、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三、《次北固山下》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
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
“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