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大秧歌与萨满舞——辽宁民间舞蹈中的满汉文化融合
浅析东北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浅析东北秧歌的发展与传承东北秧歌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秧歌是东北地区满汉蒙三族共同的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东北地区农民在种田丰收时表达喜悦愉快的一种形式。
秧歌以明快欢腾为主调,在舞蹈形态、音乐节奏、舞蹈内容和演出形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同时代表着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秧歌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在东北地区的秋季丰收时期表达喜庆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演变为一种习俗。
在唐朝时期,秧歌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娱乐形式,开始发展成为现代的秧歌形式。
在明清时期,秧歌成为了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求来年丰收等的重要节日活动。
在现代,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秧歌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了庆祝节日、娱乐休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东北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一些地方秧歌队伍逐渐衰落,甚至出现了失传的情况。
为了保护和传承秧歌文化,不少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大了对秧歌文化的扶持和推广力度。
一些优秀的秧歌队伍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成为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承角度来看,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主要依靠老一辈的舞蹈家向年轻一代传授技艺和经验。
秧歌的传承方式几乎没有书面资料可供参考,也没有固定的考核标准。
因此,传承的流程和过程高度依赖于舞蹈家的口传实践和学徒跟师。
这导致了秧歌传承中的困难和风险,一些高手没能及时向年轻一代传授秘诀,使得秧歌艺术某些地方得不到正常发展。
总之,东北秧歌是中国民间舞蹈中的物质遗产和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优秀的秧歌文化,让东北秧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绚烂的文化魅力。
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
后梳童子拜观音。
《小王打鸟》中巧联花名唱词为:
旦 花盆好比天和地, 丑 花根好比爹和妈。 旦 青枝好比兄和嫂, 丑 有个绿叶好比小奴家。 旦 接个骨朵儿十五六, 丑 开朵鲜花十七八。 旦 梨花就把梅花叫, 丑 三媒六证四季花。 旦 枣花吃了婚姻酒, 丑 桃花杏花轧亲家。
据总结二人 转舞蹈特 征概括起 来为 扬、蹲、摆、颤四个方面:
扬: 双臂摆动, 大开大合, 极为开阔大 方, 是东北各族人粗犷豪爽、尽情尽兴性格 的抒发, 如奔马神鹰击空万里, 狩猎民族理 想的表现, 也是金代莽式舞的继承, 舞姿动 作多出于秧歌和萨满神舞动作。
蹲: 歌舞中有蹲步、跺子步、出溜步、盘 旋步、奔马步、七山步等, 这在萨满祭祀歌 舞中都可找到表演实例和出处。尤其二人 转下装“丑”角下蹲舞蹈以突出上装“包头” 以挺为尚, 以高而美的动作最为普遍的遗 存。
满族研究
2003 年 第 4 期
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
赵凤山
( 铁岭市群众艺术馆, 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 二人转是东北古老的民间演唱艺术, 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关于它的起源, 有多种观点。作者在经过大 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东北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教歌舞形式的观点。本文从二人演唱形式是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 的承袭、音乐唱腔来源于萨满神歌、舞蹈动作来源于萨满舞蹈、曲目唱段多成萨满神歌中来、曲目中表现的古老婚丧习 俗来自萨满文化、二人 转是东北满汉文 化融合的结晶 等六个方面, 以具 体的实例证明了 二人转与萨满 文化的渊源关 系。观点新颖, 说服力强。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简介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地方戏,是广泛流传于的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戏曲形式,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风柳、春歌、半班戏、双条边曲等。
今天店铺就为您简要介绍一下二人转。
二人转融合了东北秧歌、民间说唱莲花落、戏曲、东北民歌、笑话、杂耍等曲艺形式,大约有300年的历史。
二人转的基本信息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
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二人转的详细解释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1]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由赵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并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发扬光大。
有人对此表示赞赏,也有人认为其失去了田间地头二人转的乡土味道。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二人转、大秧歌与萨满舞——辽宁民间舞蹈中的满汉文化融合
民间舞 蹈艺 术 韵 味 。除 注重 以丰 富 “ 唱” 、 “ 说” 、 “ 做 ”表 演形 式 迎 合大 众 口味之 外 , “ 舞 ”花 样
与 翻新也 越来 越受 到二 人转 表演 者 和研究 者 的重视 。 在 以往 的二 人 转研 究 过 程 中 ,一些 学 者 都 已经 注 意到 其 与本 地 区其他 艺 术 形 式 的关 系 ,认 为 :
一
、
满族 民间舞 蹈 中 的传 承 和 吸 收
在 历 史 的长 河 中 ,东北 地 区居住 过许 多少 数 民族 ,而清 朝 作 为我 国 最后 一个 封 建 王朝 也 曾使 中
国达 到 了空 前 的统 一 。满 族 建立 的清 王朝 统治 中 国长达 2 6 0多年 ,原 因不仅 涉 及 政治 、军事 和 经济
蹈 均 与东 北 萨满 舞 有着 密 切关 系 。在 二 人 转 中 的跳神 类 表 演 中 ,我们 同样可 以看 到 明显 的 萨满 舞特 征 ,也可 以从 某 种 程度 上 ,反 映萨 满舞 、大秧 歌 、二人 转 这 三种 东北 地 区流行 的 艺术 形式 之 间的传
承和 影响 。
民 间艺术 经 历 着极 为 漫 长 的 民族 文 化 演化 过 程 ,在 清 朝统 治 中国 2 6 7年 之 久 的时 间里 ,东 北 地
“ 现 代二 人转 不是 孤立 的 文化现 象 ,它是 传 统二 人转 的发展 和 变形 ,传 统 二人 转是 从东 北 大秧 歌 ‘ 辟 出来 ’的戏 。” Ⅲ关 注 到二人 转 舞蹈 与东 北 大秧 歌 在历 史发 展 上 的亲疏 关 系 ,即 是说 ,研 究 二 人转 的 起 源要 追 述到 东 北秧 歌 那 里 。据 史料 记 载 ,东 北 大秧 歌来 自于 民间 的祭 祀舞 、野人 舞 ,而 这 两种 舞
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
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作者:张奕峥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0期摘;要:满族是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民族,从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到之后的靺鞨人、女真人,满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为中华儿女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由于满族人世代信奉萨满,在他们看来,万物皆有灵性。
因此,萨满祭祀中的音乐,也就很自然的的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而作为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是在清军入关后,许多八旗子弟入关,他们以娱乐的形式将汉族的音乐文化与满族的传统文化自然地渗透融合。
由此可见,满族的萨满音乐那种集所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表演艺术势必会对东北二人转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钻的民族化萨满音乐是一种集歌、舞、乐表演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唱着说,说着唱,歌中舞,舞中歌”这是萨满音乐的基本的表现形式,他们的颂唱曲被称为“神歌”,并以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为主。
而表演者们的服饰、装扮也都与满族特有的文化相融合。
与萨满音乐表演方式较为相似的二人转,都是以“唱、说、做、舞”附加各种绝活儿,如扇子、手绢等各种道具的配合加以呈现。
再加上唱词幽默风趣,因其也受东北大鼓、三线、河北梆子的影响,二人转的民族特质也彰显的淋漓尽致。
在我看来,二人转是有着海纳百川秦淮的民间戏曲。
有人认为它来源于莲花落子与东北秧歌;也有人认为它是东北民歌、东北民间传说以及各地小调的汇合。
无疑,二人转之所以至今还广为流传,与它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密不可分的。
二、两种表演的戏剧性东北二人转最初是在室外的空地来进行表演,不用任何的道具,只凭男女两人又说又唱,又演又跳,所以也就有了“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说法。
这也可以看出,二人转在中国这快撒满不同人文气息的土地上,所表演的形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可见二人转是一种表演形式五花八门的艺术。
东北二人转表演也运用了戏剧表演中——分包赶角的表演手段,演员们与剧中角色的对应关系并不固定,只凭男女两个人就可以转换成多种角色、多种场面的场景,即便“千军万马”的场景两个人就可以展现的淋漓尽致。
东北秧歌舞蹈文化与表演风格探索
东北秧歌舞蹈文化与表演风格探索作者:王小燕毛渝婷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6期摘要: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荡涤,东北秧歌作为一个文艺载体,承继了黑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寄托,成为了艺术殿堂中的一个瑰宝。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东北秧歌是必然也是必要,作为艺术工作者,要顺应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积极促进东北秧歌不断地进步和推陈出新,挖掘和提升东北秧歌的文化底蕴和表演水平。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只有扎根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努力耕耘,东北秧歌才会有望长成参天大树,屹立于艺术之林,苍翠繁茂。
关键词:东北秧歌;舞蹈文化;表演风格作为我国汉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秧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随着地域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秧歌在舞蹈文化和表演风格上都逐渐变得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追本溯源,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秧歌广泛流传于民间,最早起源于田间农民的劳作,之后逐渐变成一种化装舞蹈,表演于农闲和年节的时候。
早在南宋就有“村田乐”的记载,那是一种与秧歌很相像的民间舞蹈形式。
到了清代,“村田乐”的舞队发展成为秧歌队。
随着后来的发展,秧歌出现了踩跷的“高跷秧歌”和不踩跷的“地秧歌”两种表演形式,而我们所称的秧歌大多是不踩跷的“地秧歌”。
一、东北秧歌的地域和历史文化背景史书上曾经有过记载,在康熙年间,东北地区的百姓每逢“上元日”(正月十五元宵节)都会举办秧歌表演来庆祝节日。
在表演中,大多数男子会装扮成参军或是妇女的模样,载歌载舞,直到天亮。
清末民国年间,跳大秧歌已发展成东北地区普遍并且很受欢迎的节日习俗。
一般在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忙着串门和拜年,从初二开始大家就开始一起“跑秧歌”。
演出的时候,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跑去看热闹,而且也不用花钱。
老百姓过年,都是图“喜兴”,再就是讲面子。
因此,如果村里不办秧歌,那就每家每户按贫富来摊钱,然后去旁村来“接秧歌”,有了秧歌队来表演和拜年,村里的人们才会觉得很开心,村里的喜庆气氛才浓厚。
东北秧歌与二人转表演形式及内在联系-精品文档
东北秧歌与二人转表演形式及内在联系东北秧歌是典型的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北秧歌表演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二人转是一种集说、唱及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同样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艺术表现。
一、东北秧歌秧歌起源于民间插秧种田的生产活动,与古代神祗祈求上天保佑和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秧歌从清初发展至今,已经派生出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河北秧歌、山西秧歌等。
而传统的东北秧歌主要流传于辽宁、黑龙江、吉林3省,其由来及演变与民族迁徙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秧歌是汉族的舞蹈与满族舞蹈相融合的地域性艺术。
其次,据史料记载,清朝定都北京后,为繁荣东北与守卫东北的边疆,制定了关于辽东地区招民开垦条例,条例的制定推动了移民东北的浪潮,先后有多达7次大规模移民。
另外,在东北,满汉之间开始出现了通婚、杂居等现象,这不仅促进了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还孕育出具有东北地区独特的人格特征和中原民间艺术文化特征的东北大秧歌。
二、二人转在表演艺术上,东北秧歌舞蹈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独特风格的群众艺术,它以其群众艺术性质对戏曲艺术的流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二人转”就是基于东北秧歌发展起来的。
二人转集中扇子花、说唱手玉子、手绢花儿和大板的技巧于一身,并在“喇叭戏”和“莲花落”的曲调形成后逐步脱离了秧歌的特性,形成了“舞蹈”“合唱”“坐唱”等形式的二人转。
二人转从最初的艺术形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
而从艺术的承袭方面来看,可追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上有东、南、西、北四大流派。
东以吉林市为重点,特色是舞彩棒,有武术成分;南以营口市为重点,受秧歌影响较大,唱歌和跳舞并重;西派二人转基于东北秧歌,受河北莲花落的影响,增加了舞蹈、人物、走场等演变而形成,讲究板头;北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俗的影响,唱腔优美。
故有“东要棒,南靠浪,西讲板头,北靠唱”之说。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
东北二人转的民俗文化论文一、东北二人转的起源1、东北二人转产生的地域文化条件萨满文化是东北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文化,在北方各民族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它是东北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的记忆。
二人转是萨满文化的完美继承和延续,它的演唱形式与萨满祭祀歌舞形式几乎同出一辙,它的音乐唱腔来自萨满神歌,它的舞蹈动作来源于萨满的激素舞蹈,二人转的很多曲目也是由萨满神歌发展而来。
东北人是由东北各民族先民和关内移民组成,前者自古以来大都过着渔猎、游牧的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与豺狼为伍,形成了粗犷、彪悍、豪放、朴实的性格。
后者是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向东北地区大量迁入汉人,而这些汉人大多都来自我国北方地区,本身豪放的北方汉人进入民风朴实彪悍的东北,遇到更为粗犷、豪放的东北人民,变得更加勇武、豪爽。
这些人所带来的先进的汉族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不拘一格的东北文化。
二人转正是在本土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的。
2、东北二人转产生的社会条件二人转成熟于在清末民初,这个时期正是中华民族最为孱弱的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火炕之中。
东北山川大泽地广人稀,物资丰富,但也绝非唾手可得,不但要面对风霜雪雨、豺狼虎豹,还要面对官府的压迫和土匪的盘剥,生活的艰辛不难想象。
特别是东北的流人们,他们撇家舍业、孤身漂泊,在精神上的折磨远远超过了生活中的疾苦。
所以只有苦中作乐,才能期盼熬过漫长的艰苦岁月。
近代中国混乱的社会秩序,是二人转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客观因素。
民歌和二人转的唱词中很大一部分是借助历史故事来表现东北人民对官府压榨、封建礼教压榨的不满,但多是“悲剧喜唱”,可见东北人在这样艰难和痛苦之下,更多的是一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二、东北二人转狂欢文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1、东北二人转狂欢文化的特点现在的东北二人转是在绝大多数保留传统二人转精华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时尚综艺性的内容,有现代的歌舞融合其中,有时像小品,有时像相声,这都让东北二人转穿上了七彩的外衣。
东北秧歌的知识介绍
东北秧歌的知识介绍东北秧歌的知识介绍秧歌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群众娱乐,所以融入了一些民间粗朴的艺术表演理念。
店铺整理了东北秧歌的知识介绍,欢迎欣赏与借鉴。
东北秧歌起源介绍满族秧歌的起源很早。
据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新年之际,“八旗章京、兵丁皆大吃大喝……男扮女装,唱着‘祷仰科’歌戏乐”。
据考证,“祷仰科”当为“大秧歌”的译音。
康熙初年杨宾著有《柳边纪略》,记载了当时“莽式”的动作和表演形式:“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
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
”《柳边纪略》中更有诗词吟咏佐证满族先人群众性的歌舞活动:“马闲秋草后,人醉晚风前,莽式空齐曲,逍遥二十年”,“夜半村姑着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胡儿簇拥过。
”从清朝康熙年间已具雏形的满族秧歌,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已成为满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秧歌”一词,在中国舞蹈词典上说:“源于农民在插秧和耕田劳动中唱的歌。
”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生活。
清人吴锡麟著《新年杂咏抄》认为秧歌是由宋《村田乐》演化而来。
村田乐和秧歌都产生于农业劳动生活,二者有继承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东北满族秧歌是一种由民间娱乐而形成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
满族是东北的土著民族。
满族文化历史悠久。
它囊括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满族民间歌舞有多种,流传较广的有“莽式舞”“大五奎舞”“野人舞”等,秧歌也是由萨满文化衍生的群众性歌舞娱乐活动。
至今它大约已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任何艺术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民间艺术更是如此。
满族秧歌便是源于满族民俗生活和萨满舞蹈,秉承了萨满文化万物有灵的理念。
同时,又是与满族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由于历史上的'满族属于渔猎放牧民族,所以,秧歌的内容也与他们民族的生产生活的内容相关。
一般来说,满族传统的秧歌共分6部分:1.出征;2.鹰猎;3.打鱼;4.求婚;5.凯旋;6.庆祝(莽式空齐)。
东北秧歌的起源与沿革
东北秧歌的起源与沿革作者:崔海燕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5期摘要:东北秧歌的兴起源于满汉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汇的文化格局,它既是东北地区民间文化特色代表之一,也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东北秧歌的起源进行梳理,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更新,以期寻找有益的启迪,促进东北秧歌的发展。
研究表明:东北秧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蕴含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体现了民族特征的审美文化,兼备特色传统体育文化和健身娱乐功能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与革新。
关键词:东北秧歌起源民族传统体育沿革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228-021 东北秧歌发展的历史渊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歌舞形式。
东北秧歌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形式。
秧歌最早出现于宋代,杨宾于《柳边纪略》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正月十五),好事者辄扮秧歌”,说明他在当时已经见过秧歌表演[1]。
清代吴锡麟所著《新年杂咏抄》认为是由南宋灯宵之《村田乐》演变而来,这和宋朝项朝荔的《秧歌诗序》中所载相同。
它是田间劳作、祈福祭司及满汉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秧歌在后来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各民族民间歌舞及娱乐形式,又融汇民间武术、杂技和戏曲的技艺与形式,逐渐由平常的演唱形式发展成为民间歌舞[2]。
东北秧歌主要流传于东北三省,其产生原因与关内移民东北有着密切关系,据史书及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从各个朝代都有中原汉人移居东北的现象存在,东北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有不计其数未被开垦的土地,关内中原地带由于战争、灾荒和地少等原因使当地的贫民大批地来到这里开荒种地[3]。
尤其清朝迁都至北京后,大量旗人也迁至北京及周边,在顺治十年和康熙初年时为充实东北与加强东北边防制定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向东北移民,由此山东、河南等地的大量移民迁入东北,也将各地的民间歌舞等娱乐形式带入东北。
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亲缘关系探析
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亲缘关系探析
王晓东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6)004
【摘要】作为满族祭祀礼乐的萨满音乐与表演艺术的二人转,都是中国东北地区
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形态。
尽管二者的社会功能各有其用,但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满族萨满音乐是东北地区的原生性乐种,而二人转音乐是清军入关后,在多种乐种的融合下生成。
研究结果表明,二人转音乐形态中的诸多元素,皆与满族萨满音乐密切相关。
本文以二者音乐形态的比较为视角,对其予以阐释。
【总页数】5页(P108-112)
【作者】王晓东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试论萨满教对满族民歌之影响--满语萨满神歌的音乐风格 [J], 蔡华明
2.满族萨满仪式中的音乐与传承--基于九台胡家满族萨满祭祀仪式调查 [J], 胡晓伟;王晓东
3."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一)满族萨满音乐 [J], 刘桂腾
4.探究萨满文化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途径
——基于Open Music的中国满族萨满音乐算法作曲研究 [J], 王佳琦;倪杉;周莉;
马虹骁
5."新世纪音乐"语境下满族萨满音乐的去从 [J], 孟奇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人转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二人转
⏹018 古渔雁民间故事民间文
学
⏹019 喀左东盟民间故事民间文
学
⏹020 谭振山民间故事民间文
学
⏹070 辽宁鼓乐民间音
乐
⏹098 千山寺庙音乐民间音
乐
⏹105 秧歌(抚顺)民间舞
蹈
⏹112 高跷民间舞蹈⏹127 朝鲜族农乐舞民间舞
蹈⏹235 皮影戏(凌源)传统戏剧⏹236 木偶戏(辽西)传统戏剧⏹242 东北大鼓曲艺
⏹271 东北二人转曲艺
⏹276 乌力格尔曲艺
⏹315 剪纸(满族)民间美术⏹328 岫岩玉雕民间美术⏹329 阜新玛瑙雕民间美术
什么是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的现在
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
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
东北秧歌教学方法及文化传承实践论文(共6篇)
东北秧歌教学方法及文化传承实践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东北秧歌原创剧目《蝴蝶飞》的创作与实践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东北秧歌原创作品《蝴蝶飞》的创作与实践,用“破茧成蝶”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从2010年开始创作时的一片茫然,到对作品中秧歌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深入挖掘和重塑东北秧歌舞蹈文化的根与魂。
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走进田间地头,认真聆听老艺人们细说历史,虚心请教秧歌民俗专家,一次又一次地研讨……我们带着无比热爱与崇敬的心情奋斗日夜,竭尽心血地把这份对东北秧歌舞蹈文化的敬意呈现在了舞台上,让观众感同身受。
一、美的传承与显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蝴蝶飞》的创作初衷也许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也许是儿时的梦想;也许是对地域民间舞蹈艺术的感悟和认识;也许是一种动力。
然而,即便是这一“动”,以恰当的形式找到了“动”的契机,一部以东北秧歌舞蹈文化为背景,运用东北秧歌典型道具——手绢表现蝴蝶飞舞的强大感染力,勾画出“动、飞、舞、情”画面的原创秧歌群舞作品,呈现在脑海。
这颇有东北地域风情的群舞作品,取材于东北秧歌民间舞蹈《扑蝴蝶》,它贴近生活、反映时代。
该作品充分得到了民间艺术的滋养,每位演员身后藏有多条颜色艳丽、样式新颖、印有蝴蝶翅膀的八角手绢,她们娴熟地运用着这一东北秧歌特有的道具,依托手绢花的变化以及顶绢、立绢、吸绢、抱绢、抛绢等一系列手绢技巧动作来比拟蝴蝶飞舞的灵动状态。
二、美的实践与创作2010年,正值学校打造地域特色舞蹈精品重要的一年,在学院领导的号召和鼓励下,我们确定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思想,开始对东北秧歌民间舞蹈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全身心付出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次编创不仅是对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全体创作人员的一次考验。
东北秧歌_精品文档
东北秧歌引言东北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它源自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并融合了汉族和满族的舞蹈特色。
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武术,以生动的舞蹈动作和欢快的音乐节奏展现出东北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东北秧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演出形式而闻名于世,在东北地区深受人民喜爱。
历史背景东北地区素有“秧歌之乡”的美誉,秧歌在当地的农耕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东北地区的辽代和金代时期,就已经有秧歌的雏形,当时的秧歌有着丰富的表演形式,如跳高和跳远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秧歌逐渐发展壮大,并且通过口传和民间传统得到了传承。
特点和表演形式东北秧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舞蹈形式和音乐节奏上。
舞蹈动作多变,有的时候剧烈而有力,有的时候轻盈而灵活。
舞者们通常穿着传统的彩色衣裳,身着火红色的大裙子和脚穿草鞋,手中拿着红丝带或彩绳,载歌载舞,展示着乡土气息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音乐节奏欢快明快,常常伴随着锣鼓的喧嚣声和口弦的悠扬旋律。
演员在节奏的指引下跳动着身体,用脚底下的力量传递情感,用身体的舞动表达内心的欢乐和激情。
整个演出场面热闹非凡,给人一种既热烈又愉悦的感觉。
意义与影响东北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它更是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通过演出和传承,东北秧歌展示了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价值观念,对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北秧歌的演出也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为东北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
此外,东北秧歌还具有丰富的社交功能。
在农闲时节,人们经常组织秧歌队伍,集体演出秧歌舞蹈。
演出过程中,人们可以展现自己的才艺,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通过秧歌的演出,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还可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
保护和传承虽然东北秧歌在当地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逐渐式微,传统的舞蹈和音乐面临着丧失和遗忘。
因此,保护和传承东北秧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加强对东北秧歌的研究与收集,尤其是对老一辈艺人的访问和记录,以保留更多关于东北秧歌的历史和背景知识。
东北地方戏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研究
东北地方戏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研究作者:呼袁王笠来源:《剧作家》 2021年第4期呼袁王笠摘要:地域文化是地方戏发展的沃土,对地域文化与地方戏之间关系的研究应深入到地方戏的作品当中,探究地域文化与地方戏融合的道路,摸索地方戏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体系,深入了解地方戏在地域文化背景之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方戏;二人转;曲牌地方戏承载着地域文化,剧中音乐唱腔以方言为基础,剧情场景合乎当地传统习惯,剧种的地域性代表的是本地人民生活劳动的方式,展现的是地方文化内涵。
历史记载,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源地,萨满教为当时的主要信仰,人们秉持着万物皆有灵的思想,在祭祀仪式中萨满唱起神歌与神明进行沟通,形成具有宗教文化的萨满音乐。
随着“闯关东”,关内人口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原生文化相融合形成东北地域文化。
曾经的东北地区多以游牧民族为主,外来人口的涌入使人口逐渐稳定转变为农耕民族,形成农耕文化,东北火热、风趣、诙谐的艺术形式由此而来。
传统的东北民间艺术属于多元艺术,形成多种风格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东北大鼓、二人转、秧歌调、小曲小帽等,为地方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地区丰富的民歌小调为地方戏的创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逐步形成体系化的艺术风格。
一、融合的范例东北地方戏近年的创作采取特定的民间故事与特定的民俗文化相融合的手法,形成风格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
大量剧目取材于黑龙江地区的生活素材、民间故事、文学名著等。
《荒唐宝玉》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剧情曲折多变、悲喜交至,成为龙江剧中名著与戏曲结合的成功案例,蕴含的黑土情韵贯穿于人物性格当中,塑造出了“关东宝玉”这个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人物形象。
《双锁山》继承了传统戏曲的精髓,在其基础之上发展创新,融入秧歌调的舞蹈动作,强烈的东北文化特点沁透于整部剧当中。
《鲜儿》以闯关东的故事为线索,诉说着鲜儿这位东北女子的坎坷命运,以及鲜儿与传文、传武和震三江几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故事扣人心弦,展现出龙江人的性格特点,贴近人民,引起共鸣。
东北二人转中蕴含的满族民俗文化-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
东北二人转中蕴含的满族民俗文化-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东北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明代末期,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诞生,从而揭开了东北地域文化崭新的一页.满族与东北的汉民族,在近代以来,一直相邻而居,从物资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到生活习俗,彼此之间相互吸收与相互融合.今天,虽然汉文化在东北地域文化中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满族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仍然是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满族的民风民俗,在东北民间的主要艺术形式---二人转中有充分体现.一、满族的饮食民俗( 一) 在饮食方面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饽饽一词在二人转戏词中频繁出现.如:一箱子饽饽全给吃净.( 《董家庙》)饽饽: 满语称为额分( efen[1]38) ,是一种满族人喜用的方便食品,用黏米做成,既便于携带,又耐饿.满族饽饽有很多种,春天有豆面饽饽( 用黄米面加豆面蒸制而成,其色金黄,满语名turga efen[1]123) ,夏天有苏叶饽饽( 用紫苏叶包裹蒸制,有苏子的特殊香味) ,秋冬则有粘糕饽饽( 满语名佛恩痕额分) .此外,还有一种子孙饽饽,是洞房花烛之时新婚夫妇食用的小点心,蕴含子孙满堂的美好祝福,如: 小姑们耍笑扬长去,又来了罗章我那小哥哥.他左手拿着一壶酒,右手拿着俩饽饽.迈步就把洞房进,叫我吃来叫我喝.( 《洪月娥做梦》)( 二) 在物产方面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发现了保健食疗的佳品---哈什蚂油,如:有人捉到了哈什蚂,有人捉到了肥野鸡.( 《丁兰刻像》)哈什蚂: 这是一个满语音译词,又写作哈什玛、哈什蟆,这是产于满族聚集的东北各省主要是吉林省的一种蛙类,雌性的体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玛油,清代以其作为贡品,可见,在过去,这是一种贵族主要是皇家才能享用的一种食品和营养品,而在现代,它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二、满族的服饰民俗在服饰方面,满族服饰( 旗装) 是对我国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显着的少数民族服饰之一,旗袍、坎肩、马褂等至今仍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人们喜爱的服饰.在二人转中,对旗装的描写十分详细.包括:( 一) 发式姐俩去上庙,一对搭拉梳.( 《回杯记》)搭拉梳: 又叫大拉翅、达拉翅,是满族贵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复杂的发式.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留燕尾.[2]57这种发式清末流行于,后传入东北,在东北一些地区又称为京头.这种发式显得女子身材修长,稳重端庄、雍容华贵.( 二) 冠履她问我这么大的袜子何人能用,我就说懒得裹脚又放旗装.( 《大》)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因此,满人又称旗人.满族的服饰着装又称为旗装,广义的旗装包括了满族衣着服饰的各个方面,从头到脚.满族妇女皆天足,不裹脚,这使她们可以像男子一样从事骑射打猎等生产活动而不感到拘束.一只乌拉脚踩得我火出燎.( 《看秧歌》)乌拉: 又写作( 满语名foji[1]613) ,《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土人着履曰乌拉,制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湿,且耐冻耐久,市有专肆,力食者,入冬皆倚赖之,价亦不昂.[3]368这种鞋,多用牛、鹿等兽皮缝制而成,前尖后圆、方口,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制作简单,物美价廉,轻便耐用,既防寒,又防滑,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后成为东北地区贫苦的劳动人民冬天主要穿着的鞋.翠绿的旗袍金边镶,三寸金莲马蹄底.( 《百合仙子》)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是满族先民文化中削木为履现象在近代满族服饰习俗中的遗留.满族女鞋多为高底,鞋底的形状最为常见的是马蹄底,即鞋底前平后圆,踏地时印痕若马蹄.[2]46穿上这种鞋子,再配上旗袍,使满族妇女更显得身材修长,体态婀娜、身姿优美.缎子帽头八块瓦,脑瓜顶钉的是丝线疙瘩.( 《浔阳楼》)帽身用八块缎子缝合而成的帽子,俗称八块瓦.帽顶多缀以用丝线编成的结子,俗称算盘结.这种帽子属于满族男子便帽的一种,但是这种八块瓦帽较之四块瓦、六块瓦不太多见.掌柜的端然里边坐,头戴凉帽身穿纱衫.( 《浔阳楼》)由于东北地区四季气候分明,春夏炎热,秋冬严寒,因此,满族男子的冠服也随季节有所变化.单就满族男子所戴的礼帽而言,就因为季节而分为暖帽和凉帽两种.其中,凉帽( 满语名boro[1]343) 是春夏季节戴的礼帽,多以草、藤或竹子编成,外面裹以浅色纱罗,里衬红色纱绸.那天来那个小伙,头戴马莲坡草帽,身穿串绸大衫,手拿沙金扇,他是何人? ( 《沙金扇》)草帽( 满语名sekiyeku[1]51) 是满族民间服饰中比较有民族特色的.草帽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藤丝、竹丝、麦秸等.其中,马艹廉草( 满语称得勒苏) 是制作草帽最常用的材料.马艹廉草叶长、有韧性,中空,最适宜编制草帽,被满族人视为吉祥之物.因此,用马艹廉草编制的马莲坡草帽制作精良,装饰华贵,多为贵族佩戴.( 三) 衣着小妹妹的兜兜本是银锁链,情郎哥的兜兜八宝镀金钩.( 《江南送情郎》)兜兜: 又叫兜肚,是一种内衣.《奉天通志》载满族男女喜贴身穿兜兜,裁布为长圆形,齐其上端,以带缀腹际,男女多御之.[3]368兜兜多以银链、金钩为装饰,兜兜上的金钩和银链,包含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如: 你穿的兜兜为娘绣,绣兜兜用工夫整半年.绣上金钩银锁链,后来我儿坐江山.绣不上金钩银锁链,我儿后来做状元.( 《白蛇诉功》)反穿着马褂露胸膛.( 《董家庙》)马褂,顾名思义,是由于经常在马上穿着而得名.马褂本是女真族的传统服装,《金史舆服志》: 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3]367盘领衣,后世逐渐演变为马褂( 满语名olbo[1]365) .马褂身长较普通外衣短,仅到脐部,袖长仅及肘部,四面开衩,更便于骑马时穿着.满族是一个长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马褂就是为了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服饰习俗.清代以后,这种形制简便、穿着舒适的服饰逐渐流行起来,不论是崇尚武功的八旗子弟,还是一般的汉族读书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喜欢穿着马褂.翠绿的旗袍金边镶,三寸金莲马蹄底.( 《百合仙子》)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因此,满人又称旗人,旗人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满语叫做camci[1]435.17 世纪初叶,满族的先祖在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和长年不断的频繁征战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装束---旗袍.旗袍最初的形制为直筒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大襟,左衽,两腋收紧,上身紧窄适体,下部开衩,下摆宽大,既便于骑射,又能够保暖御寒.清代后期,穿着旗袍的风尚亦在汉族贵妇中流行开来.此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面料愈加考究,装饰花纹愈加精美,最终演变成为独具东方特色的女性服装,至今流传不衰,并享有国服的美誉.一更里绣云肩,绣在正东.( 《绣云肩》)小妹妹的衣裳本是花挽袖,情郎哥的衣裳马蹄袖儿长.( 《江南送情郎》)男女旗装的袖子式样不同,各有特点.女式旗袍流行大挽袖,这种袖子袖筒比较宽松,可达一尺多宽,袖长过手半尺左右,里绣各种花卉,精巧别致,色与袖面截然不同,穿着时将袖挽起,以露出里面的精美刺绣,因其绣花色彩鲜艳、图案纤细,故又称花挽袖.男式袍褂多带有箭袖,满语叫做哇哈[2]18,就是在本来比较狭窄的袖口前边,再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它形似马蹄,故又称为马蹄袖.马蹄袖是适应东北地区冬季严寒的气候而产生的服饰习俗,满族人将马蹄袖覆盖在手背上,无论是催马驰骋,还是弯弓搭箭,都可以保护手背不致冻伤.入关以后,马蹄袖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仍然保留在贵族的礼服中.平时将袖头挽起,一旦遇到行礼之时,便迅速将袖口弹下,行半礼或全礼,满语称为放哇哈,成为一种礼节.三、满族的婚姻民俗一个民族的婚礼,总是同这个民族的历史紧密联系着的,并且多方面的反映着这个民族的习俗,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这个民族的特性.满族的婚礼,虽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民族婚礼的影响,但是仍然鲜明地表现了满族的民族特色.( 一) 憋性之俗门前放了三声炮,婆母娘走上前她急忙把门关.她关大门为何事? 她说是新过门的媳妇,憋憋性省得脾气蛮.三吹三打大门开放,轿车停到院子里边.( 《蓝桥》)憋性,又叫别性、扳性,指新娘乘坐花轿到夫家后,夫家将大门关闭,花轿在大门外停留片刻,这样做是因为满族女子多个性骄纵,因此要磨磨新娘的个性,使其在婚后能够温柔顺从.《呼兰府志》载: ( 满洲婚礼) 彩舆至门,迟久而纳之,谓之扳性( 齐齐哈尔城谓之憋性) ,扳性者,谓屈抑其性,使就柔和也.[3]318( 二) 掀盖头之俗大红的喜喜字儿贴门上,抄起马鞭套全羊.( 《百合仙子》)此句唱词后的一段说口,展现了满族婚俗中独具民族特色的一项,即以我们满族的风俗,结婚时要用马鞭子掀盖头,就像骑马套全羊.盖头是新娘梳妆完毕后在上轿前罩在头上的,在入洞房之前一直戴着,直到拜完天地入洞房后才能揭去.因此,掀盖头就成了中国传统婚礼中最富情趣的一个环节.汉族婚礼,新娘的盖头一般是由新郎用秤杆挑去的,而满族新娘的盖头则是由新郎用马鞭挑去,体现了满族人民好骑射的民族特点.( 三) 跨马鞍之俗( 男) 我在马上虚射三箭,( 女) 我跨过马鞍进了房.( 《百合仙子》)满族新娘进门时有一种射箭风俗,花轿来到男家门前后,新郎向挂着帘子的轿门虚射三箭.这是满族特有的一项婚俗仪式,后入旗籍的汉族人婚嫁中也添加了这一充满地域色彩的习俗,清徐珂《清稗类钞满洲婚嫁》载: ( 八旗) 新妇舆至门,新郎抽矢三射,云以去煞神.[4]跨马鞍是指新人拜完天地后,进入新房时,在门槛上覆马鞍一具,新娘跨过马鞍,始能进入新房.覆鞍子者,取与安子同音.( 《瑷珲县志》)[3]325跨马鞍习俗不是满族人的发明,在我国各地皆有存在,这一习俗在唐代初年即已出现,是从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传入的一种风俗.因其符合了满族人性好骑射的特点,故此在满族婚礼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 行嫁月过年是我兴嫁月.( 《捡棉花》)兴嫁月,又称行嫁月,满语名( tusu biya[1]650) ,指待嫁女到了所谓吉利、兴旺的结婚时间.满族的婚俗,体现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敬奉天神、怀恋骑射、缅怀祖先的性格特征.四、满族的称谓民俗满族的称谓,能够体现其民族特点,很多满语称谓词被汉语吸收,如:这是谁家的格格长的强? ( 《百合仙子》)格格,满语称谓词,最初用以称呼或亲王、郡王之女,后凡满洲贵族青年女子皆可称格格,再后来成为对同辈年长女子的尊称.有什么能让阿哥帮一帮? ( 《百合仙子》)阿哥( 满语ābe) ,满族人用以称兄长、哥哥,《柳边纪略》: 呼年长者阿哥.[3]372后来成为对同辈而年长于己者的通称.东北地区既是二人转兴起与广泛流行的地区,也是满族人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因此,在传统的二人转剧目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的内容,特别是满族独特的喜好: 粘凉的饮食民俗、对近现代服饰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服饰民俗、体现骑射民族豪爽泼辣的民族性格婚姻民俗,以及称谓习俗.这些民俗事象既有与汉族民俗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点,体现了两个民族民俗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可以说,东北二人转所反映的满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参考文献][1]刘厚生,李乐营. 汉满词典[K]. : 民族出版社,2005.[2]徐海燕. 满族服饰[M]. 沈阳: 沈阳出版社,2004.[3]陈见微. 东北民俗新编[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4]吴存浩. 中国民俗通志: 婚嫁志[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21.。
传统秧歌辽宁春节的欢乐舞蹈
传统秧歌辽宁春节的欢乐舞蹈传统秧歌——辽宁春节的欢乐舞蹈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在这其中,传统秧歌无疑是辽宁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欢乐舞蹈。
秧歌以其独特的节奏感、活泼欢快的舞姿和富有年味的表演形式,成为辽宁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你介绍传统秧歌在辽宁春节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欢乐舞蹈的特点。
辽宁春节期间,传统秧歌作为一种欢庆年节的舞蹈,被辽宁人民广泛传承和演绎。
秧歌起源于辽代(公元916年至1125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成为一种以团结、和谐、喜庆为主题的舞蹈形式。
每年春节期间,辽宁各地的秧歌队伍都会以精彩的表演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整个春节充满热闹喜庆的氛围。
秧歌舞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秧歌的舞姿动作丰富多样,包括扇、拍、划、转、跳等不同的节奏与步伐。
舞者们身穿色彩鲜艳的传统服装,手持红绸和花球,以及各种农具,通过舞步和手势的配合展现出热烈而活泼的形象。
其次,秧歌的表演曲目选自民间歌谣,歌词简洁朗朗上口,旋律欢快动听。
舞者们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的内容,以高亢的音乐为伴随,以独特的舞蹈形式和精湛的技巧将其呈现给观众。
再次,秧歌表演注重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舞者们以一种齐心合力的精神状态,通过相互之间的跳跃、转圈和起伏等动作,展示出高度的协作和默契。
传统秧歌舞蹈的目的在于庆祝丰收、祈福辟邪、祈求风调雨顺等,有着深厚的宗教和民俗寓意。
在辽宁春节期间,秧歌队伍会走村串串,挨家挨户地表演秧歌舞蹈,将喜庆和祝福带给每一个家庭。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能欣赏到秧歌队的精彩表演,感受到春节的喜庆热闹氛围。
传统秧歌不仅是辽宁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辽宁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近年来,秧歌节在辽宁各地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这不仅推动了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更为辽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增添了活力。
总结起来,传统秧歌作为辽宁春节期间的欢乐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节奏感和表演形式成为春节欢庆的一部分。
东北秧歌与二人转表演形式及内在联系
东北秧歌与二人转表演形式及内在联系作者:黄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黄山(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艺术多样性的艺术大国,在文化方面和艺术表演方面,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区也会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东北秧歌和二人转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东北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两种舞蹈有其各自艺术样式但又相互影响,东北秧歌和二人转在表演方面虽然有些不同,但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艺术特征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东北秧歌;二人转;表演形式;异同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67-02东北秧歌是典型的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北秧歌表演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二人转是一种集说、唱及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同样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艺术表现。
一、东北秧歌秧歌起源于民间插秧种田的生产活动,与古代神祗祈求上天保佑和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秧歌从清初发展至今,已经派生出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河北秧歌、山西秧歌等。
而传统的东北秧歌主要流传于辽宁、黑龙江、吉林3省,其由来及演变与民族迁徙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秧歌是汉族的舞蹈与满族舞蹈相融合的地域性艺术。
其次,据史料记载,清朝定都北京后,为繁荣东北与守卫东北的边疆,制定了关于辽东地区招民开垦条例,条例的制定推动了移民东北的浪潮,先后有多达7次大规模移民。
另外,在东北,满汉之间开始出现了通婚、杂居等现象,这不仅促进了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还孕育出具有东北地区独特的人格特征和中原民间艺术文化特征的东北大秧歌。
二、二人转在表演艺术上,东北秧歌舞蹈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独特风格的群众艺术,它以其群众艺术性质对戏曲艺术的流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二人转”就是基于东北秧歌发展起来的。
试谈东北大秧歌与二人转舞蹈的表演形式
试谈东北大秧歌与二人转舞蹈的表演形式杜辉【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其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不同的民族有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同样,不同的地区迪会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东北大秧歌和二人转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东北大地上广为流行.【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0(000)024【总页数】1页(P82)【关键词】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舞蹈;表演形式【作者】杜辉【作者单位】四平市群众艺术馆,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东北大秧歌和二人转已是东北广大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群体娱乐活动形式。
二人转是以说、唱、做、舞为独具风格的。
它具有戏剧性,但又不同于戏;具有秧歌成分,又不同于秧歌;有说唱性,又不同于说唱,它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特色。
所以更加被广大城乡人民所喜爱。
大秧歌与二人转从其起源,发展至今,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相互影响;既有舞的相同,又有说唱之别;动律近视,音律有别,虽然根源众说不一,但从舞蹈表演形式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关系。
大秧歌在东北的演变,经查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不断发展壮大,变化更新,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秧歌在东北大地上广为流行。
一直是我国东北城乡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民间舞蹈艺术。
逢年过节,如果没有大秧歌活动,人们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便会觉得缺少热闹喜庆的气氛。
如果有了秧歌情景就不一样了,秧歌队纷纷集中到最繁华热闹的市镇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人们只要听到那铿锵有力的锣鼓、欢悦的唢呐声、激动人心的咚咚大鼓、鱼跃欢腾的大妞大浪,心情便会感到无比的欢畅。
有些地区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少便会情不自禁地也随着秧歌队扭起来,欢乐喜庆的热浪就随之而生,街市上精彩表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人们酷爱秧歌演出在满街观众喝彩声中尽展才华,过足秧歌瘾。
于是大秧歌就成了人们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一项文化娱乐性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转、大秧歌与萨满舞——辽宁民间舞蹈中的满汉文化融合作者:吕寅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辽宁沈阳,110034
刊名:
满族研究
英文刊名:Manzu Minority Research
年,卷(期):2013(1)
1.杨朴整体文化现象中的二人转 2009
2.梦祥林辽宁满族文化研究断想 1997(02)
3.鲁宾谈辽宁满族舞蹈 1997(01)
4.鲁宾谈辽宁满族舞蹈 1997(01)
5.赵凤阳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文化[期刊论文]-满族研究 2003(04)
6.杨朴二人转与萨满跳神 1994(01)
7.鲁宾谈辽宁满族舞蹈 1997(01)
8.杨朴二人转与萨满跳神 1994(01)
9.赵凤阳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文化[期刊论文]-满族研究 2003(04)
10.杨朴二人转与萨满跳神 1994(01)
11.杨朴二人转与萨满跳神 1994(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zyy201301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