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生再授权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

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民医院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务⼈员执业⾏为,杜绝越权限、跨专业、超范围的不良执业⾏为,达到保障医疗安全的⽬的,根据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医院⼿术医师分级授权、⿇醉医师分级授权、医疗技术分级授权管理等相关制度,特制定我院医务⼈员授权、再授权管理办法,请各科室(部门)遵照执⾏。

⼀、授权组织及范围(⼀)医院所有授权,均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授权,履⾏授权组织的职责及职能;(⼆)凡在我院从事临床医疗诊疗⼯作的所有医师都必须⾸先获得医院的授权;所有具备操作POCT的护理⼈员均需授权;(三)医师的授权范围必须在其执业范围内,在我院⼯作的医师必须在其授权范围内从事诊疗⼯作,超越授权权限进⾏操作视为严重违规。

(四)在抢救病⼈⽣命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不受授权权限限制,⽽且有义务对病⼈进⾏必要的抢救,但要在事先或者在事后6⼩时内向医务部主任或业务副院长报告。

⼆、授权内容(⼀)医师医疗授权;(⼆)⼿术分级授权;(三)⿇醉分级授权;(四)医师常规处⽅权限、抗菌药物处⽅权限授权;(五)医师毒⿇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治疗性药品、抗肿瘤药物处⽅权限、临床⽤⾎权;药师毒⿇药品、精神药品、抗肿瘤药物处⽅调剂授权;(六)POCT授权;(七)医技⼈员授权;(⼋)⼀般诊疗操作授权、⾼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三、授权流程(⼀)本⼈取得相对应的合法资质及需要授权的基础条件,如⼿术申请,必须是作为第⼀助⼿完成15例以上,并且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5例以上,⽅具有申请资格。

(⼆)具有申请资格的⼈员,填写相对应的申请表单,如《医疗处⽅授权申请审批表》(⽤于常规申请如普通处⽅、抗菌药物处⽅、毒⿇药品处⽅、抗⽣素处⽅调剂、毒⿇药品处⽅调剂等)、《⼿术医师⼿术权限申请审批表》、《⿇醉医师⿇醉权限申请审批表》;(三)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对申请⼈员的基本情况、执业经历、执业能⼒进⾏审核及评价分析,并附意见及签名。

手术再授权考核指标

手术再授权考核指标

手术再授权考核指标手术再授权考核是医院为了提升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手术再授权考核的目的是评估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和手术风险控制能力,确保手术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下面是手术再授权考核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手术操作步骤考核指标之一是手术操作步骤的规范与执行情况。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中处理等。

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医生是否按照步骤进行手术,是否熟悉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术前是否对患者进行充分准备等。

2. 术前评估与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前的评估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处理措施,并进行风险告知,减少手术风险。

因此,术前评估与手术风险评估是手术再授权考核的重要内容。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医生是否能够完整准确地进行术前评估,是否能够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处理措施。

3. 手术操作时间和操作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是考核医生手术技术是否熟练的重要指标之一。

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患者暴露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因此,手术再授权考核中可以考察医生的手术操作时间,并与同类手术的标准操作时间进行比较。

另外,手术操作效果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术后疗效评估、术后风险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

4. 手术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

手术再授权考核中可以考察医生发生并发症或不良事件时的应对和处理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及时救治和处理,对事件的追溯和归因等。

5. 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手术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是保障手术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医生需要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等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手术。

因此,手术再授权考核中可以考察医生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合作配合、指导培训等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手术再授权考核指标涵盖了医生的手术操作规范与执行情况、术前评估与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操作时间和操作效果、手术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方面。

手术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授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手术医师的行为,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根据《卫生部门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授权范围1. 手术医师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有能力完成其专业领域内的手术和诊疗工作。

2. 手术医师应当具备专业技能和资格,且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手术授权。

3. 授权手术医师需持有效执业证书和手术资质证书,方可进行手术。

4. 手术医师要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作为医生,要严格遵守医德、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

三、授权程序1. 手术医师需向医疗机构提出手术授权申请,提交相关资料和证明。

2. 医疗机构审核申请材料,对手术医师进行考核和培训,确保其具备进行手术的能力。

3. 手术医师通过考核和培训后,医疗机构将颁发手术授权证书,方可执业进行手术。

4. 授权手术医师需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保持专业技能水平。

四、授权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医师授权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流程和责任。

2. 手术医师需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授权手术医师进行评估和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手术医师,及时进行整改或撤销授权。

4. 授权手术医师在行使手术权利时,应当遵守医疗伦理规范,确保患者的权益。

5. 授权手术医师需及时记录手术过程和结果,并依法负责。

五、违规处理1. 对于严重违反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手术医师,医疗机构有权取消其手术资质,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于违规行为轻微的手术医师,医疗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和整改,并监督其改正错误。

3. 对于有关手术医师的投诉和举报,医疗机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医疗机构有权针对现实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随时调整,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3.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医师的督导,确保授权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规章制度及流程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规章制度及流程

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规章制度及流程一、医务人员授权规章制度1.授权的范围和条件:明确医务人员可以担负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诊断、治疗、手术、处方等。

还需制定医务人员能力与经验的要求,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授权的程序:规定授权的申请、审核和批准程序。

医务人员需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附带相关资格证明和推荐信等。

机构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审核通过后进行授权。

3.授权的期限和续授权:规定授权的期限和行使授权的有效期。

通常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被授权一定的时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授权,以便机构可以重新评估其能力和经验。

4.授权的撤销:明确撤销授权的情况和程序。

医务人员的授权可以因一些原因而被撤销,比如违反规章制度、发生严重错误或疏忽等。

撤销授权前机构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听证,并将决定书面告知被撤销授权的医务人员。

二、医务人员再授权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再授权是指授权期限到期后医务人员再次申请授权的程序。

再授权的目的是允许医务人员延长其拥有特定权限和职责的时间,以便他们能够继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再授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再授权的申请程序:再授权的申请程序与初次申请授权的程序相似。

医务人员需要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再次申请授权的理由和需要延长授权的时间。

2.再授权的审核和批准:再授权的审核通常由专家组进行。

他们将评估医务人员在初次授权期间的工作表现、专业发展和患者满意度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再次授权。

3.再授权的期限和条件:再授权的期限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延长或缩短。

此外,再授权也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条件,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定期报告工作情况等。

4.再授权的撤销:再授权可以在授权期限内被撤销,原因可能与初次授权的撤销相似。

撤销再授权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听证,并将决定书面告知医务人员。

三、医务人员授权、再授权的流程1.申请阶段:医务人员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附带相关资格证明和推荐信等。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作为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职责是执行手术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保证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扬长避短,提高医疗质量,我国设立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是指依据手术医师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将手术医师分为几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的手术医师所能执行的手术范围和难度进行授权。

这种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确保手术医师在执行手术时能够胜任,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制度下,手术医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包括专业科目考试、技能操作考核以及临床实践经验评估等。

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资格等级,并受到相关手术授权。

二、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是指在手术医师已经获得资格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对其进行再次授权,以执行更高难度的手术操作。

这种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

在手术医师资格再授权管理制度下,手术医师需要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专业考核,以及持续教育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手术医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获得更高级别的手术授权。

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的意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再授权管理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 提高患者安全保障水平:手术医师经过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将对其能力的评估和监管更加严格,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能力才能执行相关手术,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

2. 促进医生个人发展:通过手术医师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医师可以不断晋升资格等级和获得更高级别的授权,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3.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手术医师经过资格分级和再授权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专业技术和能力,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准确评估医生的手术能力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手术质量管理和规范手术操作,引入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实施步骤以及其对于医疗质量的影响。

一、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手术分级管理旨在根据医生的手术技能和经验水平对手术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对手术医生的定期评价和再授权。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手术相关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后果。

同时,手术分级管理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

二、手术分级管理的实施步骤1. 制定手术分级标准:医疗机构应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机构的手术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手术类型的复杂程度、手术经验要求、手术成功率等指标。

2. 评价医生手术能力:按照手术分级标准,医疗机构定期对每位手术医生的手术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通过外部评审或者内部评估的方式进行。

外部评审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参与,而内部评估可以由医疗机构内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负责。

3. 分级授权与再授权:根据手术医生的手术能力评价结果,医疗机构将医生进行分级授权,即将医生划分为适合开展哪些级别手术的范围。

同时,在医生手术能力提升或者需要重新评估时,进行再授权。

三、手术分级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1. 提高手术安全性:通过手术分级管理,可以将手术授权给有相应能力和经验的医生,降低手术意外事件和错误操作的发生概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 促进医生交流学习:手术分级管理可以带来医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在评价过程中,医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质量。

3. 提升医疗机构整体发展:手术分级管理可以促使医疗机构加强对手术流程和质量管理的关注,进一步提升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四、结语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师手术授权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含门诊、急诊及住院部)医师进行手术授权管理。

三、手术授权管理流程1. 术前评估:患者入院后,医生进行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指征。

2. 术前讨论: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3. 手术授权:患者及家属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由患者或家属签署手术授权书,确认手术授权。

4. 手术实施:医生按术前讨论确定的手术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手术安全。

5. 术后处理:手术后,医生应对术后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6. 术后随访:医生应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

四、手术授权管理原则1. 尊重患者权益:患者有权选择是否接受手术,医生应当充分尊重患者意愿。

2. 严格术前评估:医生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指征正确。

3. 多学科协作:医生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术前讨论,确保手术方案科学合理。

4. 遵循医学伦理:医生应以患者利益为重,严格遵守医学伦理规范。

5. 注重术后管理:医生应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六、手术授权管理责任1. 医院负责人应对手术授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手术科室负责人应组织对手术授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3. 医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手术授权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七、违规处理办法1. 对违反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医生,将根据医院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2. 对患者及家属提供虚假信息的,医院有权拒绝为其进行手术,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本医院负责人所有。

制度文号:XXXXX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就是医师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认真遵守,确保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行为,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

一、患者知情权的保障患者手术前必须全面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保障其知情权。

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

患者可以通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来确认已经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同意进行手术。

二、授权代表的指定对于无法表达自己意愿的患者,医疗机构需为其指定授权代表,确保代表能够合法、代表患者进行手术授权。

授权代表可以是患者的家属、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的代理人。

医疗机构应当要求授权代表签署手术授权书,并尽可能征得患者的意见。

三、手术授权书的内容手术授权书是患者或其授权代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重要文件,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1.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2. 手术的具体信息,包括手术种类、手术目的、手术过程等;3. 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医生对这些风险的评估和解释;4.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康复、饮食、活动限制等;5. 医疗机构对手术结果及可能的不良后果的免责声明;6. 签署日期和相关人员的签名。

四、手术授权程序的要求手术授权程序应符合以下要求:1. 医生必须在手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并回答患者的疑问;2. 医生必须确保患者已经完全理解并同意手术,并征得患者的签字确认;3. 在涉及授权代表的情况下,医生必须核实代表身份,并确保其代表患者的合法权益;4. 手术授权书必须由医生和患者或其授权代表共同签署,并由医生与患者或其授权代表各一份留存;5. 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手术授权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手术授权书的保存安全和隐私保护。

五、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心理咨询在手术授权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手术的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向患者或其授权代表做出详细解释。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手术是医疗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授权的必要性、授权管理的原则以及制度的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授权的必要性手术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医疗行为,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在患者面临手术选择时,授权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

通过授权,患者和家属可以获取到关于手术的相关信息,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授权也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权益,减少纠纷和法律风险。

2. 授权管理的原则(1)充分信息披露原则:医生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等信息,确保患者和家属能够全面了解手术的情况。

(2)患者自主选择原则:患者应当有权利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手术,并在授权过程中做出决策。

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协助。

(3)知情同意原则:在授权过程中,医生应当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确保患者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应当包括手术内容、风险提示、后果说明、患者签名等要素。

(4)家属授权原则:对于无行为能力人或病情紧急的患者,家属可以代表患者进行授权管理。

医生应当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征得家属的同意并签署授权文件。

3. 制度的具体实施(1)授权流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授权流程,包括患者初诊、手术咨询、风险告知、知情同意等环节。

在每一环节中,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2)授权文书: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标准化的授权文书,明确手术的目的、内容、风险和效果等信息。

文书应当简明扼要,以便患者和家属理解。

医生和患者或家属需要共同签署文书,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3)授权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授权记录系统,记录每位患者的授权过程和结果。

授权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便于日后的查阅和审查。

(4)持续评估和改进: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术授权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及有创操作标识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临床医务制度三甲评审

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及有创操作标识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临床医务制度三甲评审

市立医院临床医务制度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资料目录: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及有创操作标识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实现麻醉操作权限化管理,确保麻醉的安全有效。

二适用范围所有开展麻醉及镇静、镇痛操作的各级麻醉医师。

三主要内容1根据麻醉医师级别变动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变化,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麻醉权限进行再评估,在履行申请审批程序后,授予该麻醉医师相应的麻醉权限。

2麻醉医师能力评价:2.1麻醉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一年一次。

2.2评价标准:2.2.1能胜任本级别麻醉相关技术操作,且相关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规定的范围,可授予相应级别麻醉权限。

2.2.2预申请高一级别麻醉权限的医师,除能胜任本级别麻醉相关技术操作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2.2.2.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麻醉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业麻醉的准入资格者;2.2.2.2在参与高一级别麻醉中,依次从辅麻到主麻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麻醉5例者;2.2.2.3承担本级别麻醉时间满两年度;2.2.2.4承担本级别麻醉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

2.2.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取消或降低其麻醉操作权限:2.2.3.1医师年度考核成绩不合格者;2.2.3.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2.2.3.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3工作程序:3.1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制定科室麻醉医师权限范围,提交医务科;3.2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授权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3.3符合申请高一级别麻醉权限的医师,填写《麻醉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交本科室主任;3.4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科;3.5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评估,提交授权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3.6对取消或降低其麻醉操作权限的医师,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报医务科提交授权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3.7授权管理委员会签批;3.8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3.9医务科备案。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授权管理制度手术授权是医疗机构为确保手术安全、满足患者知情权和自主决策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为规范手术授权过程,保障患者权益,本文将介绍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一、手术授权的定义与目的手术授权是指医生与患者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经患者或其合法代理人书面同意,医生方可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

手术授权的目的在于:1. 保护患者权益:患者有权知情,作出自主决策,手术授权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内容、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做出知情的、自愿的决策。

2. 提高手术安全:手术授权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进行制度化管理,降低因信息传递不畅、误解等因素导致的手术风险。

二、手术授权的程序与内容1. 手术前沟通:在手术前,医生应当与患者或其合法代理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全面介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手术风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的康复等内容。

2. 书面授权:患者或其合法代理人应在明确理解手术信息后,签署书面授权同意书。

书面授权同意书应包括手术项目、相关知情内容以及患者签字、日期等信息。

3. 授权回执:医务人员应当将手术授权同意书妥善保管,同时应提供授权回执单给患者或其合法代理人,作为双方共同授权的书面凭证。

三、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1.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开展手术授权管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知情能力和沟通技巧,确保手术授权操作规范。

2. 内部审查: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审查制度,定期检查医务人员的手术授权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3. 监督与评估:卫生主管部门应对医疗机构的手术授权管理进行监督与评估,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确保手术授权的规范实施。

四、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手术授权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包括授权率、授权程序的规范性、手术前沟通的质量等指标,以及相关患者满意度等反馈信息。

通过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手术授权管理制度,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手术医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建立按细化种类取得手术权限的申报制度,熟练掌握一种,授予一种手术权限,实施动态化管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一、明确手术分类标准:按照我院开展的具体手术类别,将手术分为甲、乙、丙、丁类。

要求相关科室的各级人员掌握手术分类标准,对照手术分类标准申报手术权限并操作,低一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 %方可开展高一级别的手术种类。

二、明确手术权限申报及审核程序:申请人完成规定手术例数后,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决定是否上升助手级别。

申请术者时要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注明完成手术病历号;撰写手术体会,内容包括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的认识等;填写《手术权限申报表》后交科主任,科主任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则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医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手术权限审批条件,结合本人围手术期水平、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申报条件:1.低年资住院医师二年后可担任丁类手术术者、丙类手术助手。

丙、丁类手术从二助、一助依次分别完成该种手术五例方可上升一个级别,由科主任将手术完成情况登记在《手术分级授权情况表》中,并签署意见。

丁类某种手术一助例数完成后,申请丁类该种手术术者权限,填报《手术权限申报表》。

低年资住院医师年资满三年,丁类手术完成80%,并完成丙类某种手术助手例数可申请担任丙类该种手术术者,首次担任该种手术术者时需有上级医师指导。

2.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丙、丁类手术术者和部分乙类手术术者。

参与乙类手术时,依次从三助、二助、一助做起,各级别完成手术例数五例后,科主任将手术完成情况登记于《手术分级授权情况表》中,并签署意见。

申请担任乙类某种手术术者时,需填报《手术权限申报表》。

首次担任该种手术术者时需有上级医师指导。

手术相关制度

手术相关制度

附件1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分级授权制度1.根据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高风险技术操作授权制度》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和授权管理。

2.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外科组负责手术医师资格定期考核和考核标准制定,医务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手术医师资格审定、授权审批及准入后的动态监管。

3.每一位手术医师必须经过手术医师资格考核和授权后,方可实施其相应权限的手术。

4.手术医师资格授权管理程序为:科室申报医务科资格审核高风险技术考评委员会考核医务科资格授权医务科定期业务能力评价医务科资格再授权.5.严禁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对违规的手术医师将给予降级手术权限或取消手术1~3个月处罚。

6.根据医院手术医师授权目录,手术室协助医务科严格审核手术通知单中术者权限,对越级的手术通知单不予以安排手术。

7.实行手术医师年度业务能力评价与再授权档案管理,对发生医疗事故或手术相关医疗纠纷≥2次/年的手术医师,将根据严重程度,给予降级手术权限或取消手术资格3~6个月处理。

附件2术前讨论制度1.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

2.术前讨论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经治医师有重点地介绍病情,提出自己或医疗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确定最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3.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临床诊断、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术前准备、拟实施手术方式、手术风险评估、手术风险与利弊、是否需分次完成手术等。

4.术前讨论至少要在患者术前1天完成,讨论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5.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讨论制定的诊疗方案。

并将讨论结果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后记录于病历中。

6.急诊手术时,由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紧急术前讨论,明确手术目的、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附件3术前知情同意管理制度1.根据医院《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相关制度》的基本要求,制定本项制度.2.手术前应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与患者、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进行知情同意谈话,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经由主刀医师同患方谈话,并有科主任签字认可.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医师)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行为,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手术的质量和安全,许多医疗机构采取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本文将介绍这一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方式以及其在提升手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

一、背景手术是医疗工作中最复杂、最精细的一环,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一次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了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支持外,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医生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每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应运而生。

二、目的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手术质量:通过定期对医生进行能力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手术的质量。

2.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对医生的能力评价,确保每位医生都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手术,减少手术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3.规范医疗行为:通过制定明确的手术分级标准和操作规范,帮助医生正确理解手术的风险和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减少潜在的操作失误。

三、实施方式手术分级管理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分级标准:医疗机构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手术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手术类型、手术难度、手术风险等方面的指标。

2.能力评价:医疗机构会定期对每位医生进行手术能力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临床技能测试、手术模拟训练、操作视频评估等。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手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风险判断和处理能力等。

3.再授权:根据医生的能力评价结果,医疗机构会向符合要求的医生再授权手术操作。

再授权的方式可以是书面授权、电子授权或现场授权等。

医生需要定期更新授权以确保持续符合手术要求。

手术医生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生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生授权管理制度一、前言手术医生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技术骨干,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处理手术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手术医生授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医院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手术医生的授权管理,加强对手术医生的管理,提高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确保手术医生的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

二、授权管理的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3、相关标准的要求4、手术医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三、授权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手术科室的手术医师。

四、授权管理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2、依法依规原则3、技术能力原则4、医疗质量原则5、安全防护原则五、授权管理的程序1、确定授权的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制度(2)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3)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4)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和职称2、授权的方式(1)直接授权:直接由手术科主任或者手术主刀医生授权(2)委托授权:由医院设定机构或专业委员会授权(3)特殊授权:特殊情况下,可以由院内专家评审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3、授权的程序(1)手术科室提出申请(2)手术医生本人提交个人资料和相关证明材料(3)医院设定机构或专业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核(4)审核通过后,签署授权书(5)公示和备案4、授权的周期(1)申请一次性授权:一次性授权期限不超过3年(2)申请多次授权:多次授权期限为5年,每2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合格后可以继续授权六、授权管理的评估医院设定机构或专业委员会定期对授权手术医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手术质量2、工作经历3、专业技能4、职业操守5、职业发展评估合格的手术医生可以继续获得授权,评估不合格的手术医生将取消授权资格。

七、授权管理的监督医院设定机构和相关专业委员会对授权手术医生开展监督工作,包括:1、定期检查授权手术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和工作状况2、收集病例资料,分析手术医生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3、接受病人投诉,对授权手术医生进行调查和处理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八、授权管理的奖惩1、授权手术医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重大成果或者作出贡献,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2、授权手术医生严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影响了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将取消其授权资格,并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九、授权管理的意义1、增强手术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2、规范手术医生的行为,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3、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4、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十、授权管理的保障1、医院设定机构、专业委员会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职责意识,积极参与授权管理工作2、医院领导要加强对授权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确保授权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3、手术医生本人要加强学习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十一、授权管理的落实1、要加强授权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手术医生都能认识和掌握相关规定2、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数据库和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授权管理效率3、定期对授权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不断提高授权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十二、结语手术医生授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再授权制度与程序

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再授权制度与程序

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再授权制度与程序摘要医院的有创操作手术需要有切实的授权制度和程序的支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再授权制度及其程序,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创操作手术的授权流程。

介绍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即指需要在患者身体内进行的手术,如胸腹部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和妇科手术等。

这些操作手术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可能会涉及到重要器官和重要组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有创操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医院必须有切实的授权制度和程序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医院有创操作手术再授权制度及其程序。

有创操作手术授权制度医院有创操作手术授权制度是医院针对有创操作手术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在这个制度之下,所有的有创操作手术都必须得到授权并得到审查。

这个授权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术前授权、术中授权和术后授权。

术前授权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病历审查和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筛查,明确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术中授权主要是对手术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术后授权主要是对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患者的安全,并纠正手术过程的不足和问题。

有创操作手术授权程序有创操作手术授权程序是医院的有创操作手术授权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流程。

授权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应该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和医学影像资料,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以决定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术前讨论:在手术前,医生应该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商讨和沟通,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程序、风险和后果,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术前审核:在手术前,医生应该将手术计划提交医院的手术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以确保手术计划符合医院的规定和要求。

4.术中监控:在手术中,医生应该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发现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5.术后评估:在手术后,医生应该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患者的安全,并纠正手术过程的不足和问题。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1.考核组织:医务部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考评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2.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1)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至少为每 2 年度评价一次。

(2)评价标准A.对本级别科室已经开展手术种类完成 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B.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 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②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③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医院医疗纠纷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④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 5 例以上者。

C.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①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②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③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④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 2 次或 2 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⑤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 2 次或 2 次以上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⑥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3.评价程序(1)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考评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目录进行梳理、讨论,划定考核目录,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提交医务部审核。

手术医生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与程序

手术医生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与程序

手术医生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与程序1. 背景为了确保手术医生的合理授权和再授权管理,促进手术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规定与程序。

2. 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原则- 授权与再授权应基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进行评估。

- 授权与再授权应遵循适当的程序与规范,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 授权与再授权应根据手术医生的分级进行管理,以确保高风险手术由有丰富经验和资质的医生执行。

3. 手术医生分级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能力,将手术医生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1. 初级手术医生初级手术医生为新入职的医生或刚获得执业资格的医生,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能,但经验相对较少。

3.2. 中级手术医生中级手术医生为具备一定经验和技能的医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常见手术,并在复杂手术中担任助手角色。

3.3. 高级手术医生高级手术医生为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生,能够独立执行复杂手术,并在手术中引领团队。

4. 授权与再授权程序4.1. 授权程序- 医院管理部门与相关专科部门共同制定手术医生的分级标准和评估指标。

- 初级手术医生需由高级手术医生担任指导医师,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带教后,经专科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晋升为中级手术医生。

- 中级手术医生需经高级手术医生推荐,并经过专科部门评估合格后,方可晋升为高级手术医生。

4.2. 再授权程序- 手术医生的再授权需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核,以确保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与岗位要求保持一致。

- 再授权程序应包括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情况、手术操作技能的实践能力和手术风险的评估等内容。

- 若手术医生在再授权评估中未达到要求,应进行进一步培训或降低其手术医生级别。

5. 管理与监督-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手术医生授权与再授权的管理程序,并监督实施。

- 相关专科部门负责评估手术医生的资质和能力,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支持。

- 手术医生需自觉遵守授权与再授权管理规定,不得超越自身能力从事超出授权范围的手术。

医师手术授权与动态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授权与动态管理制度

实用文档
医师手术授权与动态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授权与动态管理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也可以保障医生的权益。

在医疗行业中,手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必须要有授权,并且需要进行动态管理。

医师手术授权是指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必须要经过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才能进行手术。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手术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如果医生没有得到患者的同意,就会涉及到医疗纠纷,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必须要得到患者的授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

动态管理制度是指医生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为患者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如果医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就会导致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医师手术授权与动态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也可以保障医生的权益。

在医疗行业中,医生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进行手术。

因此,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必须要有授权,并且需要进行动态管理。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也可以保障医生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
为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措施,达到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审批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考核组织
医务科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
(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两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达到完成本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
(2)承担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
(3)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
(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三、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
(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4)承担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
(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若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四、评价程序
(一)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提交医务科审核。

(二)医务科复核认定后,再次授予相应手术级别。

(三)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需书写述职报告,并填写《手术医师级别晋升审核表》,经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讨论通过后报医务科审核。

(四)医务科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评估,授予高一级别手术权限。

(五)对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的医师,经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讨论后,形成书面意见,报医务科讨论通过,授予相应级别的手术权限。

(六)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七)医务科备案。

五、监督管理
(一)医务科履行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二)对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并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一、手术前管理制度
(一)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必须及时完成与手术相关的各项准备和必要的各项检查,如有输血可能的病人,术前须检查肝功、乙肝五项、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抗体等;如有不利于手术的情况,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请其他科室会诊。

(二)实施手术前必须与病人或法定代理人谈话,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可能发生的问题、对策等,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法定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自己签字,并且病人家
属或授权代理人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为争取时间,可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决定,同时报告科主任,最后由医院法人授权的医务科负责人或主管副院长批准后实施,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新开展手术应在医务科申报备案,经讨论批准后施行。

(三)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要进行术前讨论。

特殊、重大、复杂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新开展的手术、致残手术须报医务科批准备案后实施。

术前仔细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记录在电子病历及术前讨论记录本上,术前讨论记录本按要求上报医务科检查。

(四)术者或第一助手的安排,须按手术分级管理及手术权限准入制度执行,重大手术须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并有病历记录。

(五)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须于手术前一日开好手术医嘱,填好手术通知单送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特别强调必须做好双侧器官患侧手术部位的体表标识。

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特殊器械,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完好。

(六)手术医师或第一助手、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须于术前一日或手术开始前填好《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并签名。

(七)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执行,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用药时间要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二、手术中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接病人时,必须核对病人姓名、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项目,并要求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前将假牙、饰品及其他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

(二)参加手术的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有关规定。

(三)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如果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由低年资医师或实习医师参与手术时,仍由上级医师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如在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四)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患者,不得擅自离开患者。

(五)手术中如需要更改原定手术方案、或术者打算切除术前未确定的脏器、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必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六)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识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手术结束时应当核对纱布、器械等物品并记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

(七)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

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
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

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八)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术中输血,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九)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毫升时,需要术中追加使用抗菌药物,麻醉医师负责提醒手术医师追加用药,术中追加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用药时间必须在麻醉记录单上记录。

三、手术后管理制度
(一)手术后,术者或第一助手负责开医嘱。

手术记录应当由手术者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急诊手术的手术记录应于手术终止后及时完成。

手术记录须做到准确、真实、全面。

手术记录除记录一般项目外,还须记录出血及输血、补液情况,器械及纱布使用情况,引流管放置情况及标本去向,必要时须有图示。

对需要研究的病例,应组织讨论,总结经验。

(二)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患者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患者,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患者恢复标准确定患者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患者实行术后24小时随访且有记录。

患者由麻醉师护送回病房,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接病人、交待注意事项。

病房接收人员应核对病员姓名、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后医嘱等情况,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三)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查房并记录。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

(四)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执行。

(五)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体措施到位,大型手术要关注“深静脉栓塞”的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