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对人体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醇对人体的危害

1.概述

甲醇又名木醇、木酒精、甲基氢氧化物;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高度挥发的有毒液体,常温下对金属无腐蚀性(铅、铝除外),略有酒精气味,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

2.理化性质

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燃烧热725.76KJ/mol,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 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36.5 %(体积比),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但是不与石油醚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3.相关规定

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在甲醇生产工厂,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空气中允许甲醇浓度为50mg/m3,在有甲醇气的现场工作须戴防毒面具、工厂废水要处理后才能排放,允许含量小于200mg/L的甲醇。

4.中毒概述

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瞻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吸入中毒者应脱离现场,吸氧,应用强心及呼吸兴奋剂。口服中毒者以3%碳酸氢钠小船洗胃,静滴2%-5%碳酸氢钠液纠正酸中毒。眼底病变试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静滴。严重中毒可用腹膜透析或人工肾。

5.毒作用机制

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分布于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且含量极高,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甲醇在体内氧化和排泄均缓慢,故有明显蓄积作用。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甲醇的主要毒性机理为:

1、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2、甲醇经脱氢酶作用,代谢转化为甲醛、甲酸,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致需氧代谢障碍,体内乳酸及其他有机酸积聚,引起酸中毒;

3、由于甲醇及其代谢物甲醛、甲酸在眼房水和眼组织内含量较高,致视网膜代谢障碍,易引起视网膜细胞、视神经损害及视神经脱髓鞘。

甲醇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毒作用。眼房水和玻璃体内甲醇的代谢

物甲醛,可抑制视网膜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视网膜和视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视神经萎缩。甲醇对体内某些氧化酶系统的抑制,影响了正常代谢,使乳酸和其他有机酸蓄积,加上甲醇代谢物甲酸的产生,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6.中毒危害

作用途径身体危害急性中毒症

慢性中毒反应摄入量/致死量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摄入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麻醉作

用;对视神经

和视网膜有

特殊选择作

用,引起病变;

可致代谢性酸

中毒

急性胰腺炎、

心律失常、转

氨酶升高和肾

功能减退,头

疼、恶心、胃

痛、疲倦、视

力模糊以至失

明,继而呼吸

困难,最终导

致呼吸中枢麻

痹而死亡

眩晕、昏睡、

头痛、耳鸣、

视力减退、消

化障碍、神经

衰弱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

失调、粘膜刺

激等

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

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

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

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

亡。致死量为30毫升以

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

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

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

毒性。

7.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原理机制预防

乙醇(服用烈酒)甲醇本身无毒,而代谢产物

有毒抑制代谢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

小苏打(碳酸氢钠)甲醇代谢产生甲酸,用小苏打中和,酸碱

中和

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静滴甲醇代谢产生甲醛,可抑制视网膜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视网膜和视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视神经萎缩

腹膜透析或人工肾严重中毒

8.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9.储存和运输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