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教案课题木兰诗课型新讲课时: 2 备课人讲课时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累积文言知识,包含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认识北朝民歌的特色和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学习要点背诵这首古诗。

学习难点认识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自学导航一、检查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帖()燕山()鞍鞯()辔头()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归纳文学知识。

(1)认识花木兰英豪传说,认识讲解① 。

(2)简介乐府民歌的相关知识。

3、朗诵文章,读准节奏。

用简短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报告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二、设纲导学(一)整体掌握1、请联合说明,翻译文章。

2、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归纳主要内容。

(二)要点研读3、认识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写适合的词语:木兰停机()──信心()──参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4、区分这首诗的构造层次:依照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能够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个案增补合作探究学生疏组议论,达成下边内容:1、文章开头为何要写木兰停机惋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假定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谈谈替父参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归纳请梳理本篇课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别句式。

拓展迁徙木兰代父参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那么我们此刻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表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反馈练习( 1)以下加粗字的读音、书写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可汗( kàh án)燕山( yàn)胡骑( j ì)战袍( páo)B.鞍鞯(ā n ji )ān机杼( zhù)红妆( zhā ng)戎机( ji )è C.辔头( pèi)朔气( sù)金柝( tu ò)夜晚( bi àng)D .军帖( ti )ě阿姊( zǐ)云鬓( bìn)策勋( xūn)( 2)下边诗句和原文不完整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A.愿为市鞍马,此后替爷征。

《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木兰诗》被誉为一首具有深厚民族气息和极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导学,带领读者更深入的了解这首诗歌,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一、作者与背景《木兰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乐府民歌。

楚怀王五年(公元620年)出生的刘长卿,是唐代文学史上声名显赫的诗人,也是唐代乐府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担任过唐太宗与高力士的侍从官。

《木兰诗》约创作于公元750年左右,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冬季。

二、内容简介《木兰诗》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子代替父亲从军的故事。

原诗全文共三十一句,共分六个段落。

首开十句,次开七句,其余各开五句,以韵呼应上文。

全篇以平仄相间、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给读者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三、人物形象作为一篇古代诗歌,《木兰诗》塑造了出色的人物形象。

在传统的男性文化体系下,男性征战是理所当然的,而女子则要遵循旧有的规范。

但是,诗歌中的木兰却没有受到性别限制的束缚,她倔强而坚毅地承担家族责任,被塑造成为一位有勇有谋、顽强不屈、懂得自我救赎的女英雄。

木兰的形象与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紧密相连:坚忍、贞操、家国情怀,风骨如松。

四、意义与价值《木兰诗》所隐含的意义和价值非常深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述说个人与家族责任、忠诚与信仰的颂歌。

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有本分和责任。

木兰代父从军之举是为了尽孝。

第二,诗歌表现出女性的尊严和自我实现。

在古代的男主人公和旁观者眼中,女性代表了美貌和柔弱。

然而,在《木兰诗》中,女性被赋予了勇敢与慧商,塑造了出有尊严、自立、顽强不屈的女性形象。

这样的女性形象给代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我们带来了激励和鼓舞。

五、现代意义《木兰诗》对现代社会依旧存在深刻的意义。

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性。

然而,现代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学习重点】(1)复述故事(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资料链接】: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预习课文】: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著我旧时裳傍地走阿姊2. 熟读诗歌【自主学习】:一、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3.学生范读;4.自读体会;5.抽查朗读二、疏通大意。

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3.老师评价纠正4、翻译诗歌【学习过程】:1、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已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叹息的原因:。

木兰想到:表现了木兰: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这首诗详写:略写:。

因为:3.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写高尚情操。

4、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首诗通过表现了5、诗中应用互文修辞的诗句是:它们的意思是:【拓展延伸】:1、例举古今中外的巾帼英雄2、古代描写战争的诗歌很多,请说出三条以上。

【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2)出门看火伴2、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2)愿为市鞍马将(1)将军百战死(2)出郭相扶将贴(1)昨夜见军贴(2)对镜贴花黄机(1)不闻机杼声(2)万里赴戎机3、古今导义词(1)但.闻黄河流水(2)双兔傍地走.(3)策勋十二转.(4)赏赐百千强.4、词类活用(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愿为市.鞍马(3)策.勋十二转5、学习了此诗应积累的成语是:【当堂检测】:见《语文全程伴读》P20面 1--9【课后反思】:。

语文部编人教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

语文部编人教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这首民歌。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1.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掌握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第一课时自主预学一、作品简介(空白处填空,红字部分识记)《木兰诗》又称《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劝孙,源明子。

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

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

互文简介: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十课 木兰诗1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十课 木兰诗1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十课木兰诗1导学案 课题木兰诗课型新授课时:2备课人授课时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3、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背诵这首古诗。

学习难点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自学导航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机杼()军帖()燕山()鞍鞯()辔头()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归纳文学常识。

(1)了解花木兰英雄传说,了解注解①。

(2)简介乐府民歌的有关知识。

3、朗读文章,读准节奏。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汇报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二、设纲导学(一)整体把握1、请结合注释,翻译文章。

2、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归纳主要内容。

(二)重点研读3、了解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与亲人()4、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幺?个案补充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面内容:1、文章开头为什幺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幺作用?2、假设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归纳请梳理本篇课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拓展迁移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那幺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幺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反馈练习(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汗(kàhán)燕山(yàn)胡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木兰诗【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

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

【重点聚焦】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①勤劳孝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勇敢坚毅,忠孝两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⑤机智、谨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难点突破】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一般的就略写。

作者着力表现的是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承担重任,追求幸福和平生活的思想性格,因此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样安排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走进作者】《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拓展链接】《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10 木兰诗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

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

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其中之一。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溅溅(jiān)胡骑(jì)啾啾(jiū)朔(shuò)气金柝(tuò)十二转(zhuǎn)百千强(qiáng)姊(zǐ)霍霍(huò)著(zhuó)云鬓(bìn)傍(bàng)地2.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jì胡骑转:zhuǎn 转向贴:tiè昨夜见军贴qí骑马 zhuàn 转动 tiē X贴强:qiáng 百千强jiàng 倔强qiǎng 勉强3.作者《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4.文体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木兰诗》导学案一【学习准备】(3 分钟) 说说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二【学习目标】(1 分钟)1、掌握作者作品2、读准字音,反复朗诵,体会诗歌语言特点3、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全文,理清结构。

三【新课探究】(26 分钟) 整体把握( 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1、作品介绍:《木兰诗》又名( ),选自( )朝( )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它和《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10 分钟)2 听课文朗读,学生看书圈点。

3、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4、在小组内比读互读互评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唧( )唧鞍鞯( )辔( )头戎( )机著( )铁衣可汗( )( ) 机杼( ) 军贴( ) 燕山( )朔气( ) 金柝( ) 红妆( ) 胡骑( ) 傍地走( )5 读准节奏,可用/ 线划节奏。

A.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重点研读(16 分钟)(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2 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 段)第二部分(第4段)第三部分(5—6 段)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四【巩固练习】(3 分钟)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勤劳孝顺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c ---- 勇敢坚强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d ——机智、谨慎——花木兰形象:五【课堂小结】(2 分钟)六【达标测评】(5 分钟)1、给粗体字注音:唧唧( ) 军帖( ) 帖花黄( ) 可汗( )( ) 鞍鞯( )( ) 辔头( ) 鸣溅溅( ) 燕山( ) 胡骑( ) 鸣啾啾( )2 形近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朔杼柝析塑抒拆3 文学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 )( )代( ) 编的( ) 卷二五,这是( ) 时北方的一首( )七【课后作业】1 把文学常识整理在课堂笔记上。

《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引言:《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广为传颂。

它讲述了中国古代一个女子替父从军,以身代父,最终荣归故里的故事。

这篇文章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木兰诗》并学习其中的文化精髓。

一、基本目标本次导学案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木兰诗》的内容,文化背景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本次导学案旨在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思维导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木兰诗》,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木兰诗》|-内容:替父从军,身世一直得到保密|-比较:女儿代父亲从军,男女平等|-结尾:父子相认,木兰回家|-历史背景:唐朝,边疆战争频繁,官兵不足|-文化价值:勇敢、忠诚、家国情怀三、课堂引导1. 女权观念:在中国古代,女子在社会地位上一直处于被动态度。

但《木兰诗》中,木兰毅然决然地决定代父从军,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化解了国家的危机。

请问你们在这个故事中看到的是什么?你们觉得木兰代替父亲从军的行为反映了哪些女权观念?2. 家国情怀:《木兰诗》的主人公木兰,是一个非常有家国情怀的女儿。

在百般阻挠和困难中,她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为了国家的大局,她毅然选择代父从军。

请问,这种家国情怀在中国文化中有何重要地位?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家中都应该要有哪些家国情怀呢?3. 文化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了战争的时期。

边疆战争频繁,致使官兵不足,这也是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请问,这种历史背景是否也反映出了中国长期以来抵御外敌的勇气与决心?4. 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木兰诗》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塑造出了一个坚韧、勇敢、坚持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

与现实中的女性形象相比较,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精神内涵呢?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以便更好地在现实世界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四、课堂互动通过以上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木兰诗》的文化背景、主题思想和英雄形象等。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木兰诗》学案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木兰诗》学案

第二单元10 木兰诗(学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学习纪要】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

要通过学习本诗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体感悟】作品介绍: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属于叙事诗,又叫《木兰辞,》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乐府: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

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写作背景:《木兰诗》这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民歌是可以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赞颂之辞。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的北魏统治期间(386——557)。

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木兰诗》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1.X读。文。
三、翻译课文。
1.自主翻译。
2.小组合作交流。
3.发布仍解决不了的疑难,师生交流。
4.准确掌握文中疑难的字词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内容。
5.概括文章内容。
四、再读课文。
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相关知识。
2.检查备习情况:引导交流作者、出处以及字词的正音。
(1)独立翻译:画出自己翻译不出的疑难字、词、句。
(2)组内、组间交流。
(3)准备报告。
5.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并积累。
6.用最简单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7.文言文朗读和翻译方法总结归纳。
8.带着情感再读课文,感知故事和人物。
1.学生搜集的文学常识介绍纷繁复杂,教师指导信息筛选,检测明确必须掌握的知识。
《乐府诗集》教师强调本文是北朝民歌。
3.学生对鞍鞯、辔头、胡骑等字的音读不准,教师强调正音。
4.学生评价朗读不规X,引导围绕方法评。
5.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词和文言现象。
6.学生可能概括语言啰嗦。教师明确概括要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作业
1.熟读课文,试背诵。
板书设计
字音 准确
读文 节奏 译文 通顺
2.翻译句子。
(1) 愿为市鞍马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整理文言词语。
4.本文的文意疏通。
5.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研 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思读课文
初步探究
视频导课。
一、备习检测。
1.作者及课文出处。
2.文中生字词的读音。
二、朗读课文。
四. 【自主备习案】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和方法目标:正确朗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导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导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过程设计预习导学1、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

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燕山(yān)鸣溅溅(jiān jiān)鸣啾啾(jiūjiū)胡骑(jì)戎机(róng)金柝(tuò)著我旧时裳(zhuó ) 傍地走(bàng)3、参照课文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什么 )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 集市 )胡骑( 胡人的战马 ) 万里赴戎机(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 ) 策勋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出门看火伴( 同伍的士兵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愿做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动弹 ) (眯着眼)4、辨析加横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木兰诗》
课题:第10课《木兰诗》
一、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句修辞方法。

2、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诗歌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二、学习重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中考要求: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
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
热烈、质朴。

掌握一个词:但
①仅;只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之水鸣溅溅②只是;不过。

欧阳修《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③徒然;白白。

班固的《汉书食代志下: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
以所人工商之贡但赊之。

④只管;尽管。

《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新课知识:
一、常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
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你不认识的字词,重点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可汗
..()机杼.()胡骑.()阿姊.()军帖...()朔.气()鞍鞯
()金柝()辔.头()傍.地()
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当.户织()看火.伴()旦.辞爷娘去()对镜帖.花黄()除了老师列出的字词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字词应该掌握?请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