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水《凤栖梧》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省九江市泽泉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泽泉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泽泉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

宋词人物乔雨一烟水迷离的秦淮河只能出现在梦里了,没有哪只红袖能拭去你流淌的清泪。

只有在夜静人空的庭院深处才敢吐出你那声重重的叹息。

从此,懂词和不懂词的人,都明白了那一江春水里流淌着的是什么。

可你还是无奈地走了,在一个本该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七夕之夜,在一个本该是丝弦弄音,听那首《霓裳羽衣曲》的七夕之夜,被迫放下了你放不下的书画词曲,喝下了那杯为你预备良久的鸩酒。

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而你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在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找到了真正的永恒。

二在那种冷落凄清的季节里,所有的人都会渴望一种相逢。

思念在分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岸边的棵棵杨柳,盼望着青衫上酒渍斑斑的你,乘一叶扁舟从暮霭沉沉的烟波中驶来,轻诉千种风情。

那晓风残月依旧醉着,你可曾记得执手相看的泪眼,离别里是谁与你浅斟低唱吗?早知道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吟唱你的词,可不曾想到,自从你把士大夫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种流行之后,你笔下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竟成为铭刻古今的爱情誓言。

三那杯你一饮而尽的黄藤酒,谁尝了谁都说是苦的。

默默看着你的那双眼睛依旧流泪,而你的心却如春雨淅沥般地滴血。

渴望相逢又怕相逢,不敢再看那泪光涟涟的眸子。

浸满了泪痕的那条鲛绡依然湿着,而你错莫交织的心情,都写进了一首叫《钗头凤》的词里。

春风又绿宫墙柳,可那双让你魂牵梦萦的红酥手,竟永远地弃你而去,再也不能与你琴瑟相对诗词相和了。

绿蘸寺桥下水波映着你的身影永远孤单,那只飞起了的惊鸿不再回转。

而沈园那座墙壁上的斑斑墨迹已在你心中慢慢地结成了一片永远抚不去的伤痕。

四走近你的词,每每会使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便已隐隐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

那把“吴钩”呢?曾被你无数次在醉后的深夜里挑灯看过的,看那青冷的剑身在昏暗的灯火下闪烁着幽幽的光。

《凤栖梧》阅读原文及答案

《凤栖梧》阅读原文及答案

《凤栖梧》阅读原文及答案
凤栖梧
贺铸
为问宛溪桥畔柳。

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

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

唱断青青②,好去休回首。

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倡条:柳枝青青:借指“杨柳曲”。

8.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相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试题答案:
8. 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和清新之色;本词上阕在写柳时,则手法多样,表现在:①正面描写柳树的动态。

“拂水倡条”,正面直接描写出柳枝随风拂水,轻柔多姿的状态。

②用典。

“几赠行人手”,暗用了“古人离别赠柳”的'典故,点明离别之事。

③比喻。

“叶”如“眉”,“柳絮”如“白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叶和柳絮的颜色和形态。

④拟人。

把柳树人格化,“偏解皱”写出柳叶通人情。

“因谁瘦”写出柳絮飘飞后枝干清瘦的形态。

9. 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离别后的思念和惆怅。

离别之时,如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人对酒长歌,悲伤欲绝,深刻道出离别的伤痛;“好去休回首”一句则满含对友人的劝慰;末尾两句写离别之后,浓郁、茂盛的柳树,在词人眼中稀疏如前,悲伤之中隐着深深的思念。

王庭筠《凤栖梧》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庭筠《凤栖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王庭筠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南去北来人老矣。

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

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①寥落际。

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6.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片首句写“衰柳”“苔满地”,词人面对此等萧瑟冷落的景色,不禁想起三千里外的故国。

“三千里”极言家乡之遥,其中寓有较浓重的哀愁情绪。

B. 古代路边,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憩,也是践送亲友之所。

“短亭依旧残阳里”中的“依旧”一语,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

C. 下片“紫蟹黄柑真解事”属于借景抒情,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纯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D. 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上片以写景起,以写景结,下片结语更是一副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深沉绵渺,悠悠不尽。

17. 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16. A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本题选择A 项,B项,“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错,由下片“劝我归欤未”可知,此时词人并未归去,“依旧”应是暗示词人仍在羁旅之中。

C项,“借景抒情”错,“紫蟹黄柑真解事”一句,词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在某一物上,应属于“移情于物”。

D项,“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物、以景衬情”表述不准确,除了情景相生,此词最重要的手法是用典,使词意更加蕴藉、含蓄。

17. 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情。

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

③借用王粲登楼作赋的典故,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含答案解析

练案3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水仙子渡瓜洲赵善庆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

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这首曲子的前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上片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年行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①,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①河湟地: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一带地区,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4.(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①,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①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5.(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强化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①左绵:地名,代指绵州。

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赏析柳【唐朝】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多么愿意来到秋日,伴着夕阳和知了。

【注释】① 心碎的一天:指有鲜花的春天。

【译文】春天,纤细低垂的柳枝随风飘扬。

在快乐花园里,学者和女人就像云朵。

在舞会上,红色的裙子飘浮,绿色的袖子飘扬。

绿色的柳枝似乎和舞者一起跳舞。

既然秋天已经很深了,为什么你(刘)愿意等到秋天!在我面前,只有夕阳照在柳枝上,秋蝉依附在树上呻吟。

【阅读训练及答案】(1)整首诗都是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2)首句中一个____字,形象地表现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与热闹的舞宴结合起来。

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个___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

(一支接一支地跳舞)(3)本来是____,______,诗中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它们,此与第一句中的逐字一样,又使柳枝由被动变为主动。

(夕阳照柳枝,秋蝉在柳枝上啁啾)(4)用现代散文的语言表达如何肯到清秋日一句的含义。

(既然秋天如此郁闷,你(刘)为什么要来秋天!)(5)后两句中,虚字运用得很精妙。

第三句如何、____连用,感叹语气更加强烈,结尾句已带、_____,更是层层推进。

(肯来了,又把它带来了)(6)诗人通过荣枯变化的秋柳想表达什么?(感觉很晚,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叹不已。

)7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4分)试着分析这首诗中对比的表达。

(4分)9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7)答: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8)答:前两句写的是春天的柳树追逐东风,在五彩缤纷的春日和熙熙攘攘的月游园里的舞会上与舞者共舞;最后两句写的是秋天的柳树、秋天的夕阳和秋天蝉鸣的哀思。

多么沮丧和凄凉啊。

春天柳树的繁盛反映了秋天柳树的衰败,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柳树的哀悼。

凤栖梧的阅读答案

凤栖梧的阅读答案

凤栖梧的阅读答案凤栖梧的阅读答案「篇一」《凤栖梧》阅读题及答案《凤栖梧》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

凤栖梧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杷疏狂图一醉②,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危楼:高楼。

②图:考虑、打算。

《凤栖梧》阅读答案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伫倚危楼——极目远眺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8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9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

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凤栖梧》鉴赏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唐代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②,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③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⑤减心情。

(注)①本诗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

②发:开花。

③舌涩:指言语不流利。

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④不道:不是说。

⑤衰病: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景象,最后两句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

B.颔联“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异曲同工,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

C.第四句中“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D.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写,白雁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A(2)以乐景写哀情。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的景象。

渲染了清新明丽、生趣盎然的氛围。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仕途不顺的忧闷心情,以乐衬哀,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解析】【详解】(1)A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不准确,有喜爱,但主要表达的是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2)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

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

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柳永《凤栖梧》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永《凤栖梧》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凤栖梧[北宋]柳水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①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②终不悔,为伊消得③人憔悴。

【注】①疏狂:狂放不羁。

②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③消得:胡云翼先生《宋词选》释“消得”为“值得”。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词的首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自然引出了下面“黯黯生天际”的怀远之情。

B.“黯黯生天际”写词中主人公心系远方恋人,而远方恋人此刻是否也春愁正浓呢?C.“草色烟光”一句描绘了草色青青,日光斜照,烟波浩渺之景,此山此水都令人伤情。

D.主人公登高远跳愁绪更浓,借酒浇愁却“强乐还无味”,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E.词作上阕运用借景抒情,下阕采用的是叙事抒情,结句则直抒胸臆,三者结合,强化了相思之情的表达。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词作和王国维分别借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14.CE(C项,“烟波浩渺,此山此水”理解欠妥,词句中并未写出山和水;E项,下阕还化用古诗词来抒情。

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15.①词作借这两句诗表现了词中主人公对伊人的一片痴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消得”二字,都可以看作词中主人公对爱情始终不渝、至死靡他的决心。

②王国维借用这两句词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学问要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

(每点3分,共6分)。

最新《凤栖梧》同步练习

最新《凤栖梧》同步练习

《凤栖梧》同步练习一、判断题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一词中的名句。

()答案:√2、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这首词所描绘的景物主要是暮秋之景。

()答案:×3、柳永原名三变,又称柳三变,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答案:√4、《凤栖梧》中“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表现了柳永的绝望的心境。

()答案:×5、被称为“怪胆狂情”的“才子词人”的宋代大词人李煜。

()答案:×6、《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这首词整体上采用层层铺叙的手法。

()答案:√7、柳永词较多地反映了歌妓等下层市民地生活及其真实地思想感情()答案:√8、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第一人,有《乐章集》传世,存词二百余首。

()答案:√二、选择题1、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A、亡国之痛B、伤春惜时C、缠绵的情思D、情场失意答案:C2、“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出自()A.晏殊的《鹊踏枝》 B.苏轼的《定风波》C.柳永的《凤栖梧》 D.李煜的《浪淘沙》答案: C3、下列不属于柳永的词句是()A.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B.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C.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D.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答案:C4、宋代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词人是( )A、秦观B、周邦彥C、柳永D、晏殊答案:C5、《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A.李煜 B.秦观 C.晏殊 D.柳永答案:D6、()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A、晏殊B、周邦彦C、柳永D、晏几道答案:C7、“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柳永的()A、《雨霖铃》B、《八声甘州》C、《望海潮》D、《凤栖梧》答案:A8、词坛有“怪胆狂情”的“才子词人”之称的词人是()A. 柳永B. 李煜C.秦观D. 苏轼答案:A9、下列有关柳永的说法正确的有()(以下为多项)A.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B.他扩大了词的题材C.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D.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答案:ABD10、《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这首词中,作者本质上是要抒写对()A.春日匆匆的无奈B.无限缠绵的情思C.报国无门的悲愤 D 诚挚不渝的爱情答案:BD11、下列词句出自柳永作品的有()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B、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021学年高中语文高考真题【含解析】 【八】

2021学年高中语文高考真题【含解析】 【八】

2021学年高中语文高考真题【含解析】【八】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10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

(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②鹁鸠:即斑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白朴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

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直接抒发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B.“地迥无尘”“一片闲云”则是通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C.“浑过了”中“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意,用于句中就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做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 “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 最早见于《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 扬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 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 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 如“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那么, “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 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 杨树叶圆、树高、枝挺, 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

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 因炀帝姓杨, 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 即使此传说确凿, “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 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 我们发现, 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

因此, 古代文学作品中, 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

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 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 也带来了春的喜悦。

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 “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 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

古人喜欢种柳, 无论家中庭院, 还是河畔池边, 遍植柳树。

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 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东禅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东禅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东禅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9分)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

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

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时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

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

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

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

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

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

《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

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

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含解析1

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含解析1

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综合试题含解析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诗经》中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诗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在我国肆虐时,日本向我国捐赠了抗疫物资,在防护服包装箱上题写了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结合《无衣》全诗,分析日本捐赠方题写这一诗句想表达的意思。

(3)《关雎》与《无衣》都使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歧路”的意思是;“在歧路”点出了题目中的“________”字。

(2)请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做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别母沈明臣老母三年病,儿仍千里行。

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

未别泪先下,问归难有声。

厨头有新妇,数可向藜羹。

注释:•藜羹:(lí gēng )指用藜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1)请解释诗句“问归难有声”中“归”的意思:________(2)“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说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受?5.诗词赏析: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四课时练习:第4课柳永词两首二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四课时练习:第4课柳永词两首二含答案

第4课柳永词两首(二)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C.顿挫缓急厚重波动涌3。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群之中,物欲横流,谁料得到何时何地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②既然这样,经过努力使其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能量,就成为人之不选之眩③坦然走过荆棘,就必然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④料不到又必须承受,承受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

⑤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更在于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

⑥虽然阶梯的旁边充满荆棘,但在阶梯尽处却充满鲜花。

⑦这时候的磨炼对生命来说,已经变作美丽的阶梯。

A.①④⑤②⑦③⑥B.⑤①④②⑦⑥③C.①⑤④②⑥⑦③D.⑤①②⑦④⑥③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2023柳州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柳州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柳州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一细节描写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破阵子”是本词的,词的作者辛弃疾是派的代表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凤栖梧
[北宋]柳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①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②终不悔,为伊消得③人憔悴。

【注】①疏狂:狂放不羁。

②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③消得:胡云翼先生《宋词选》释“消得”为“值得”。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首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自然引出了下面“黯黯生天际”的怀远
之情。

B.“黯黯生天际”写词中主人公心系远方恋人,而远方恋人此刻是否也春
愁正浓呢?
C.“草色烟光”一句描绘了草色青青,日光斜照,烟波浩渺之景,此山此
水都令人伤情。

D.主人公登高远跳愁绪更浓,借酒浇愁却“强乐还无味”,真是“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E.词作上阕运用借景抒情,下阕采用的是叙事抒情,结句则直抒胸臆,三
者结合,强化了相思之情的表达。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词作和王国维分别借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14.CE(C项,“烟波浩渺,此山此水”理解欠妥,词句中并未写出山和水;E
项,下阕还化用古诗词来抒情。

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15.①词作借这两句诗表现了词中主人公对伊人的一片痴情。

“衣带渐宽终不
悔”的“终”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消得”二字,都可以看作词中主人公对爱情始终不渝、至死靡他的决心。

②王国维借用这两句词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学问要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

(每点3分,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